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全世界 IPO 市場出現高檔?

Marketing MapImage by miss_rogue via Flickr
由全世界 IPO 金額數量發現全世界IPO市場 ( World Wide IPO Market Index ) 已經出現高檔振盪,總投資金額高點似乎已過,要注意第三季發行之金額,注入資金數量來判斷經濟遲緩情況。但是由美國 IPO ( US IPO Market ) 金額數量發現美國市場還在成長。

儘管The FTSE Renaissance IPO Composite Index 已經出現高檔振盪,美國 IPO ( US IPO Market ) 金額數量持續成長但仍然不夠,美國經濟刺激政策力道似乎不夠,談甚麼防止通貨膨脹調高利率還是太早。畢竟,新創公司是可以加速就業率之鑰匙,由2011富豪人數大漲8.3%計及財富總額迅速膨脹了10%來觀察,已經超過了以前2007年的峰值,就業率之鑰匙仍在政府對投資新創公司的獎勵投資條件。利用未來遺產稅刺激經濟投資激勵之優惠,將可以使富豪願意投資公司養人賺錢,經濟成長時失業率才易下降。


就以台灣而言,投資豪宅幾乎可抵減60%遺產稅,而投資新創公司卻不一定能賺錢,投資新創公司成功平均報酬超過300%,新創公司前三年雇用新員工成長率約200%,新創公司投資率上升失業率才易下降。但政府對於投資新創公司之獎勵之優惠真的是少之又少。只會抽稅之財政部對經濟成長與降低失業率是毫無幫助。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救失業之重點在於獎勵投資的減稅優惠上

Official presidential portrait of Barack Obama...Image via Wikipedia

近來一系列疲軟的美國經濟數據又向奧巴馬政府施加壓力,尤其失業率再次上升,更是將成為2012年總統改選中共和黨壓制奧巴馬的利器,并且看二戰后美國的歷史,當失業率高於7.2%時,總統連任的可能為零。綜合媒體6月14日報導,如果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想要說服美國民眾他有能力將美國經濟帶回正軌,有能力再掌美國政府大印四年,那么,他需要盡快制定出令人信服的創造就業計劃。

近來,美國的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尤其是5月失業率升值9.1%,令人更加擔心美國會否接連發生第二次經濟衰退。并且民意調查顯示,人們十分擔心美國的經濟狀況,而共和黨方面更是以此為矛頭直戳民主黨軟肋,意在2012年將奧巴馬頂替下臺。大部分民意調查顯示,奧巴馬將在2012年的改選中打敗所有共和黨競爭者,但是遲遲不決的財政問題正在削弱他的領導勢力。路透與艾普索斯(Reuters/Ipsos)本月的調查顯示,60%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經濟處在錯誤的軌道上,汽油價格上漲,持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且住房市場仍然疲軟。

在13日進行的第一輪2012年總統改選候選人提名角逐中,共和黨候選人抨擊奧巴馬在管理美國經濟上的失敗。分析人士認為,處於領先地位的前馬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Mitt Romney)成功商人的身份將勝過奧巴馬在經濟領域中的表現。縱覽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美國歷史,當美國的失業率高於7.2%時,沒有哪一位總統能夠連任成功。

奧巴馬政府艱難地找到了其經濟信條,不再將責任推到前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身上,因為這樣做并沒能令美國民眾信服地望著白宮的領導能力,轉而將重點放在美國所要面臨史上最大的挑戰上。

白宮稱,在回應最近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上,奧巴馬不會改變其經濟策略。白宮發言人柏莎琪(Jen Psaki)前一周稱,“上個月公布超出預期的就業數據的那天,總統所說的話與上個周五所說的沒什么不同。一個月前,他沒有因為一點點的勝利而沾沾自喜,現在更不會。”

她稱,奧巴馬將繼續研究美國經濟已經取得的進步以及還有哪些應盡而未盡的工作,這其中包括了美國制造業已經實現的增長,同時還要制定有效措施削減赤字,研究計劃刺激美國經濟增長。13日,奧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會見了由企業高管組成的就業委員會,該委員會給出了一些刺激就業增長的提議,包括簡化繁瑣的程序,增加貸款,加大能源效率型投資。

但是投票者要的是顯著的成效,因為共和黨堅持要削減政府支出,控制預算赤字,要通過另外一項經濟刺激計劃或者支出計劃,奧巴馬將在國會與共和黨進行一場艱難的戰斗。



在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領域浸淫多年的前職訓局就業服務組組長賴樹立,最近接任職訓局主任秘書,對民眾關切的失業率問題,他有獨到見解,認為唯有從源頭的教育制度改革著手,推動學歷認證雙軌制,才能讓人力供需逐漸趨向平衡,解決問題。

 賴樹立大學畢業後就進入職訓局工作,經歷完整資深,除未出任過外勞事務組組長外,職訓局主要的基層業務,他幾乎都接觸過,尤其近年他相繼擔任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組的組長,工作十分吃重。由於金融海嘯後,如何壓低失業率,就成為職訓局的最重要任務之一,面對從政院以下各級長官幾乎是每日緊盯失業率,讓原本下班後都會與同事打桌球健身的賴樹立,最近兩年幾乎沒有一天準時下班過,昔日熟悉的桌球也只好「封拍」,但他仍然認為,這份工作,讓他有機會貼近觀察失業問題,對於失業者感受的人情冷暖也有比其他人有更深刻的體會,因此甘之如飴。

 賴樹立直言,台灣近年失業率問題,有一部分肇因大學教育的供給多過需求,也導致大學生成為台灣失業率最嚴重的特定族群。只是大學教育供需失衡,絕非僅降低大學招生名額就可以解決,因為台灣重視文憑學歷的傳統觀念,導致即使能力相近,但是大學生與專科畢業生的起薪就是有所差別,父母自然捨不得小孩不唸大學。

 因此,要扭轉人人都擠大學窄門的觀念,就要從教育制度改革著手,德國實施的學歷雙軌制就是方案之一,因為技職體系與一般大學體系的畢業生,只要能力相近,就能夠有相同待遇與出路。儘管改革教育制度絕非簡單事,但是賴樹立只要有機會就會推廣他的想法,並藉著全力投入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體系,希望藉著一批批完成輔導、重新迎向職場的結訓訓者,讓越來越多人看見「技職出頭天」。

 賴樹立甚至身體力行,鼓勵不少親朋好友的子女都選擇技職體系就讀,甚至他的兒子若是想唸技職學校,他也不會阻止。他笑著說,在少子化的年代,考不上大學比考上大學更來得稀奇,大學畢業已經不是人生成功的保證,唯有一技之長,才是變動的年代足以安身的保證。


誰算有錢人?他們過得怎麼樣?他們到底把錢都投到什麼地方去了?

你很可能會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感興趣。

你也許想知道在這種經濟環境下﹐誰的日子過得不錯?或說富人都怎麼理財?說不定你還能從中學上幾招。

當然﹐你也有可能只是好奇而已。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請你看看咨詢公司凱捷(Cap Gemini)和美林財富管理公司(Merrill Lynch Wealth Management.)聯合發佈的年度最新《全球財富報告》(World Wealth Report)。跟往常一樣﹐這份報告十分吸引人。

如今﹐富豪不光是以人數計超出以往任何時候﹐而且在財富總量上也堪稱歷史之最。可投資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數去年大漲8.3%﹐至1,090萬人﹐其財富總額迅速膨脹了10%﹐至42.7萬億美元﹐超過了以前2007年的峰值。經濟不是衰退了麼?哪裡有什麼衰退!

北美高淨值人士擁有的資產額達11.6萬億﹐大漲了9%。亞洲富豪的淨資產超過了歐洲富豪﹐躍至世界第二的位置。

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超級富豪表現更為突出﹐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的財富總額去年大漲了近12%。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我們都可以去給富豪當男管家或女幫傭。這簡直就是英國電視系列劇《樓上樓下》(Upstairs, Downstairs)的真實再現。真美好哦!

那麼﹐富豪到底把錢都投到哪裡了?答案竟然是﹐撤出對沖基金﹐重新進入股市。

那些黃金大泡沫的說法可信嗎?我要說﹐全是胡言亂語。據最新調查顯示﹐富豪只把其財富的5%投入可替代投資品中﹐這類投資品既包括黃金和大宗商品﹐也包括對沖基金。這一比例低於2006年的峰值10%﹐甚至低於2009年末的6%。另外﹐在可替代投資品中﹐22%的資金都投向了大宗商品。也就是說﹐大宗商品投資僅佔富豪財富總額的1%。

我之前說過、現在還想再說一遍的是﹐如果真像我不斷聽到的那樣﹐我們確實處於“黃金泡沫”中﹐難道不應該有更多的人擁有黃金嗎?投資公司International Value Advisers的Charles de Vaulx等一些真正精明的投資者堅持認為﹐無論何時﹐每人都應有約5%的資金放在黃金當中﹐但是﹐就連富豪對黃金的投資也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 ....


金融環境

根據歷年國際競爭力評比報告,整體而言,台灣極具國際競爭力與發展潛力,其高度競爭力與創新能力,係源自優異的科技基礎建設與優秀之人力資源。國際貨幣基金(IMF)2010年4月就台灣2010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將躍增6.5%,居亞洲四小龍之冠。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於2009年9月發布「全球競爭力排名」,在133 個受評國家中,我國排名12。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年5月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將台灣的投資環境評比總分70分,全球排名第4名,較2009年相比進步1名。而在2009年世界銀行於9月公布之「2010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0)最新評比結果,在183個受調查國家中,台灣經商容易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排名46。這些都是台灣總體競爭力提升的最佳佐證。

台灣科技業與製造業具競爭優勢,是全球第二大資訊硬體生產國。半導體、光電、資訊、通訊等產品全球市占率超過七成,晶圓代工業產值占全球67.4%,與下游的封測業,皆位列全球第一。台灣21.5%全球產值的IC設計業與高比重的TFT-LCD產值均居世界第二,以及PC產品產值居全球第三位。由國際各項評比指出,台灣不單目前經商條件優異,展望未來經商環境亦有高度評價。經濟學人智庫 EIU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國家預測」報告指出, 2008至2012年台灣經商環境排名亞洲地區第5,在全球60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8。
台灣所具備的良好投資環境,是經濟強勁成長的支持力量。台灣亦是投資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的關鍵入口。

台灣政府致力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具國際水準的金融環境,以支援國內各產業的發展。同時,台灣亦積極 提升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優勢,協助台灣邁向亞太金融中心的目標。其重點在於讓台灣成為亞太的集資中心及資產管理提供者。透過更嚴謹的公司治理、與國外簽訂資訊共享合約、加強取締 內線交易、改善金融機構的懲戒制度、推廣創新的金融產品等措施,台灣的金融業已逐漸與世界接軌,達到國際水準。
銀行業

台灣整體社會的資金動能相當充沛,2009年儲蓄率達28.1%,「超額儲蓄率」升高到11.3%,創22年來新高,且台灣的銀行存款總額達新台幣27.1兆元。2009年,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及租賃業產值占GDP比重15.5%;同時,台灣對外持有之國際投資部位總額達8,778億美元,亦創歷史新高,台灣的銀行從事金融服務之零售與批發,服務範圍廣泛多元化,其中包括存款、抵押貸款、信用卡、貿易融資、企業財務管理、籌資活動、證券承銷。許多世界級企業龍頭肯定台灣 市場的發展潛力。
外匯

2010年4月,台灣外匯存底高達3575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四,相較南韓及菲律賓的外債占GDP比重接近40%,台灣外債比率在25%以下,顯得相對安全。而台灣的銀行體系在2009年貸款占存款的比率不到90%,與超過130%的南韓相對具有更充裕的存款,本國銀行逾放比1.6%,低於合理上限2%,資本適足率11.9%,高於合理下限8%,顯示對外支付能力良好。外匯由台灣中央銀行外匯局及指定銀行負責管理。台灣已大幅放寬其外匯管理制度。外匯交易金額超過 新台幣50萬元以上時,當事人須於交易銀行填寫申報書向央行通報。單筆匯款金額在新台幣50萬元以下者,可免填申報書。

分析

  • 台灣的銀行存款總額達新台幣27.1兆元,為甚麼民間投資率還這麼低?答案當然是投資激勵之優惠不夠。
  • 如今﹐美國富豪不光是以人數計超出以往任何時候﹐而且在財富總量上也堪稱歷史之最。可投資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數去年大漲8.3%﹐至1,090萬人﹐其財富總額迅速膨脹了10%﹐至42.7萬億美元﹐超過了以前2007年的峰值。甚麼美國民間投資率還這麼低?答案當然是投資激勵之優惠不夠。
  • 美國與台灣財政部是否有問題,既然美國與台灣都利用未來錢舉債刺激經濟,為甚麼不能利用未來遺產稅刺激經濟?只要沒有刺激投資激勵之優惠,富豪不投資公司養人賺錢,那來高經濟成長。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第二次金融危機的時機

Chart of the components of United States publi...Image via Wikipedia

雷曼兄弟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次貸危機導致其所持有的金融產品成為壞賬,是因為它在次貸產品上賭得太多了。除了賭次貸產品,雷曼還賭信貸違約掉期。「信貸違約掉期」的英文是credit default swap,簡 稱「CDS 」,是一種轉移定息產品信貸風險的掉期安排,雷曼在CDS上涉及的金額高達8000億美元。資本市場本就是豪賭,雷曼更是豪賭。資本市場是所謂槓桿融資,也就是有少量自有資金然後成倍借錢。華爾街的平均「槓桿」比例 是14.5倍。 破產原因:2006 油價高漲美利息調高超過4.0%,導致美國次房貸惡化, 2007 受到美國次房貸影響,就裁員1000多名了,結構債大量對他國發行,2008年,油價每桶漲超過120$USD,貝爾斯登出售水餃股後,雷曼的股價就跌了48%,第二季的財務表就虧了28億美元了,結構債持續大量發行,第三季的財務表又虧了39億美元,就在這一季,第三季的財務表公布的第五天就破產了。


就在雷曼兄弟轟然倒塌之前﹐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最後一個泡沫的頂點之時﹐華爾街公司賬本上的風險金融衍生品的價值達到驚人的183萬億美元。這是美國經濟總量的13倍。如果這聽起來令人覺得瘋狂﹐它確實如此。從那時起﹐我們恐慌不已地進行了四年所謂改革﹐並重歸財務審慎。那麼﹐現在這個數字又是多少呢?248萬億美元。我不是開玩笑。哈﹐多麼美好的時代!

槓桿率高到了瘋狂的地步。

還在找“信貸泡沫”嗎?我們正身處其中。每個人都知道聯邦債務堆積如山﹐也明白國會有可能不會提高債務上限。但這僅僅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今年一季度﹐美國公司總計借債5,130億美元﹐其借債速度是去年秋天的兩倍﹐當時公司債已經在飆升。渴望收入的儲蓄者幾乎會買入任何一只債券。難怪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大幅下跌。“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之類的話可以到此為止了。美國非金融企業整體深陷債務泥潭﹐債務規模高達7.3萬億美元。這創下了歷史紀錄﹐在過去五年中這一數字增長了24%。如果你再算上家庭債務、政府債務和金融部門的債務﹐債務水平至少高達50萬億美元。槓桿率越高﹐風險越大﹐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常識。

實體經濟仍然蕭條。

第二輪量化寬鬆除了降低匯率並沒有什麼明顯功效。失業率遠遠高於官方公佈的數字(例如﹐就連勞工部文件中用小號字體做出的說明也都承認﹐每四個中年男人中就有一個沒有全職工作。真是令人吃驚!)。我們的經常項目赤字每年高達1,200億美元(自1990年以來一直沒有盈餘)。房價在下跌﹐樓市沒有復蘇。實際工資增長停滯。是的﹐生產力正在上升。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也抑制了就業機會的增長。


1. 我們還在總結上次金融危機帶來的教訓。美國房地產泡沫真的是由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巴尼•弗蘭克(Barney Frank)、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和“自由派”等造成的嗎?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講。我不禁要問,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西班牙也曾有過巨大的樓市泡沫呢?那竟然也是美國國會少數黨成員弗蘭克造成的嗎?如果是,他是如何操作的呢?愛爾蘭、英國、澳大利亞的巨大房產泡沫又是怎麼回事呢?全是弗蘭克所為?東歐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泡沫呢?我簡直要笑出聲了,然而數以千萬的人們目前都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這種說法之所以受到推崇,其目的就是掩蓋真相,讓真正的罪魁禍首可以逃之夭夭。這種辦法很奏效。

2. 無人被查處。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首席執行長富爾德(Dick Fuld)和金融公司Countrywide首席執行長莫茲羅(Angelo Mozilo)等高管及其他很多人在“觸礁”前,早已套現了數億美元從而“安全著陸”。貪婪的貸款機構和狡猾的抵押貸款機構輕易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不義之財。然而,這些人不僅沒有入獄服刑,甚至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安然無事,逍遙法外。一般來說,在2000年至2008年期間,你越不守規矩,享受到的待遇就越好。所以毋庸置疑,下一幫人還會這麼幹。


分析
  • 所以,五訊息值得注意, 1. 通膨, 2. 有商品超漲, 3. 利息調高於3.5%, 4. 金融公司大量裁員, 5. 結構債大量對他國發行。
  • 雷曼兄弟破產之前兆是油超漲,聯儲將利息調高於4.0%,導致美國次房貸惡化及雷曼兄弟獲利不佳進而虧損。以上所有現像都有發生於雷曼兄弟上。
  • 不得不懷疑,美國有暗中之黑手再搞金融風暴。


Enhanced by Zemanta

全球食物價格趨勢

Phlobaphene is the red pigment present in the ...Image via Wikipedia

OECD與FAO聯合報告稱,食品價格未來十年預計將高於過去十年,因農產品產量下滑同時,需求不斷增長,且庫存重建之前,價格上行風險仍大於下行風險。

綜合媒體6月17日報導,經合組織(OECD)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聯合發布的年度農業前景報告中表示,食品價格2011到2020年預計將高於過去十年,因農產品產量下滑同時,需求卻在增加。該報告稱,全球農業產出2011年到2020年期間預計將年增1.7%,遠低於2.6%的過去十年增速,其中,多數農作物的產量增速都將放緩,含油類作物與顆粒類谷物放緩幅度最大,因此重要農作物的產量增幅放緩也將繼續令國際食品價格漲勢承壓。2011年農作物收獲狀況十分關鍵,但重建市場供需平衡還需一段時間。在農產品庫存重建之前,仍具有很高價格上行風險。

FAO數據顯示,食品價格2月已漲至歷史高位,芝加哥玉米期貨過去12個月上漲73%,小麥上漲48%,大米上漲27%。

芝加哥玉米價格6月漲至歷史高位,因玉米作為食品、飼料以及酒精原材料的需求已超出產量增幅,且原有庫存也在減少。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全球玉米庫存2011年到2012年度預計將連續第三年下滑,并創5年來低位,因需求將達到歷史峰值;全球大豆庫存預計將連續第二年下滑,并創18年來低位。

而FAO預計全球人口2050年將從2010年預期的69億人增至92億人,這將需農產品產量相應增加70%。

OECD與FAO在報告中重申此前預期稱,扣除物價因素的農業大宗商品價格2011到2020年將高於過去十年。

報告稱,其實,農業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有積極一面,即刺激該領域投資增加,來提高產量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而過去幾十年農作物實際價格不斷下滑。但農業大宗商品價格預計將在短期內從2011年的歷史高位回落,因收獲季節將至,產量增加抑制了相關農產品價格漲勢。

該報告還預計,玉米均價2011到2020年預計將較過去10年上漲20%,家禽價格同期將上漲30%。而現有已有農作物生產成本上漲、產量增幅放緩的信號出現,因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水與土地利用壓力也在加重。并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也已向食物鏈傳遞,目前全球諸多國家出現食品價格通脹趨勢,降低了貧困人口的購買力,并加劇了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穩定與食品安全的擔憂。

而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因素除農產品與能源市場關聯程度不斷加強之外,最重要原因還是不可預測的天氣狀況。2010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大火與干旱、美國的過量降雨均表明天氣因素對市場走勢的影響程度,而農產品主要出口國因收獲減少而出現的產量下滑則是農產品國際價格波動的首要原因。盡管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仍不確定,但氣候變化確實在改變天氣模式。

報告稱,未來農產品價格上漲風險將高於下行風險,天氣因素導致的產量波動預計成為農產品未來價格波動的關鍵助推器,而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投機活動近期內將可能放大這種價格波動,盡管尚無決定性證據證明對長期價格波動的影響。該報告還指出,東歐、亞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區的人均食品消費2011到2020年預計增長最快,其中,對植物油、糖、肉類以及奶制品的需求增幅最大,因這些地區人口經濟收入顯著增長。人口增加與中印兩國收入增長都將強勁支撐大宗商品需求增勢。

而撒哈拉南部地區的食品缺口預計將擴大,因該地區的人口增速已超出國內食品產量,若未來無法實現供需平衡,必將帶來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壓力。全球以及多數貧困國家的人均收入預計將增長50%,食品需求增幅勢必將更大。伴隨收入增長,人口飲食結構也將改變,未來10年肉類與奶制品的人均需求將增長,而小麥需求將下滑。

另外,作為酒精原料等的農產品使用規模也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因高油價將刺激生物燃料需求進一步擴大,且部分國家已開始鼓勵生物燃料的使用。2020年,包括玉米在內全球顆粒谷物產量的13%、植物油產量的15%、蔗糖產量的30%預計都將用於燃料制造。受越南出口增長影響,大米貿易2011年到2020年預計將增長,且越南屆時將可能超過泰國成為全球大米最大出口國。巴西2010年預計仍將是最大食糖出口國,而中國則將成為食糖最大進口國。

俄羅斯與其他前蘇聯國家可能將繼續在小麥與顆粒谷物出口市場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并預計俄羅斯、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的小麥出口總量2020年將占全球小麥貿易的30%,而過去十年為18%。美國在全球小麥貿易市場中的份額屆時將從25%下滑至18%。

盡管阿根廷與巴西的大豆強勁增勢已終止,但該地區的含油作物、谷物以及牲畜產量將繼續穩固增長。


極端的氣候在全球發威,世界糧食主要產區陷入「水深火熱」,食物價格飆升的情況蠢動。

雖然目前還不到北半球農作物主要生長季節,但由於美國玉米存量逼近15年低點,玉米期貨價一年來飆漲一倍,小麥價格也比去年同期成長55%。聯合國警告,全球食物成本4月繼續上揚,過去10個月來有九個月上漲。商品支出增加,也迫使麥當勞等食品製造商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Rabo AgriFinance食物和農業研究部門副總李代爾預測,如果情況惡化下去,玉米有可能漲到每英斗8美元的天價。

國際小麥價格高漲,國內麵粉漲聲再起,麵粉廠商昨(10)日接獲麵粉公會通知,6月1日起,每袋22公斤裝的麵粉將大漲30至60元不等,屆時高筋麵粉將調高至680元的天價,刷新國內麵粉售價新紀錄。

行政院副院長陳昨日表示,未來即將面臨的糧食危機,將是「安靜的海嘯」。農委會將推動「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期望我國糧食自給率2020年能提高至40%,與日韓相當。美國路易斯安那和田納西等州正與洪水搏鬥,因雨水過量,玉米種植速度只有去年的一半。但在此同時,堪薩斯州的小麥田遭受199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侵襲,德州農人也殷切期盼天降甘霖。

但在此同時,西澳和中國的農作物同受大旱威脅,法國和德國的乾旱天氣,以及英國遇到至少352年來最熱的4月,都嚴重威脅歐盟的農作物收成。不到一年前,俄羅斯三分之一小麥遭50年難得一見的大旱毀掉、導致全球食物價格飛漲,如今看來,情況有重演的跡象。

中國大陸北方旱象也有擴大跡象,尤其以河南及安徽最為嚴重,安徽小麥受旱面積超過六成,加上全中國小麥病蟲害發生面積較去年增加34.4%,4月小麥及玉米等糧價持續上漲。


Enhanced by Zemanta

黃金產量趨勢 ( Gold Production Trend )

Gold Key, weighing one kilogram is used to acc...Image via Wikipedia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崔建國昨(15)日表示,最近幾年中國的黃金需求呈現爆量增長,為滿足市場需求,預期中國今年黃金產量至少會比去年增長10%以上。路透報導,崔建國昨天在礦業與財富論壇上表示,近幾年中國出現的黃金投資熱潮仍在持續發燒,讓中國的黃金需求仍處於供不應求的「井噴」階段。

 他並預期,由於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並未改變,下半年國際金價將繼續維持高位運行。此外,人民幣持續升值、美元波動、歐洲債務危機以及利比亞動盪局勢等因素,都將推動金價上揚。市場人士則分析,黃金中期前景仍看漲,但中國嚴峻通膨問題、歐元區債務危機以及美國和中國經濟放緩、美國債務上限等問題,將導致黃金走勢動盪;經濟憂慮可能導致股市和商品的大量清倉,促使投資者轉向避險資產,從而推升金價。

 中國最大國有黃金生產企業-中國黃金集團稍早曾表示,去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為571.5噸,高出產量176.62噸。預計3年內中國的黃金年產量將達400噸,需求在700噸。2007年中國超越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第2大的黃金消費國,僅次於印度。自2004年以來,中國每年都在提高黃金產量。2009年中國黃金產量為313.98噸、2010年中國黃金產量達340.88噸,較上年增長8.57%,再創歷史新高。

 昨天,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黃金國際發布公告,表示其在中國內蒙古的長山壕金礦,在4、5月實現了礦產金25,385盎司,超過2010年同期的13,324盎司,激增長將近1倍。因此,中國黃金國際將長山壕金礦今年的目標黃金產量,由12萬盎司提高到12.5萬盎司。中國黃金國際的控股股東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後者在中國黃金協會所評出的2010年度中國黃金銷售收入、礦產金10大企業中,雙雙排名第1。



道瓊斯通訊社報導,俄羅斯黃金工業家聯盟6月29日公布,1-5月的黃金產量為59.1公噸或190萬盎司,較去年同期增加9.2%。其中,金礦商的黃金產量年增11.21%成為49.508公噸,來自廢金屬回收的黃金產量年增15.32%成為3.661公噸,來自冶煉以及其他金屬企業的黃金產量則是年減7.48%成為5.936公噸。俄羅斯是全球第五大黃金生產國,該聯盟預計今年俄羅斯黃金產量可望自去年的201.3公噸增加至205-207公噸。

波灣媒體《Emirates 24|7》6月29日報導,科威特財金中心(Markaz)資深研究副總拉格胡(M.R. Raghu)認為,金價至年底以前將達到每盎司1,700美元價位。拉格胡表示,金價去年總共上漲30%,而今年至今只上漲5.5%,他認為金價全年應可以有20%的上漲幅度,至年底應還有15%左右的上漲空間,預計可以達到1,700美元價位。
拉格胡表示,在美國經濟復甦力道脆弱、歐洲深限債務危機,以及亞洲國家通膨持續攀高等因素的影響下,金價仍有上漲的空間。且不同於白銀或石油等商品,金價的波動與其他商品相比要小得多,將令金價具備持續上揚的潛力,這主要是因為黃金的持有者非常廣泛,包括個人、機構、避險基金乃至於中央銀行等。


全球各大黃金礦業​​公司警告說,儘管金價已飆升至創紀錄的每盎司1100美元以上,但未來數年內,全球黃金產量仍很可能恢復長期下降的趨勢。金價近期上漲,上週創下歷史高點每盎司1122.85美元,其主因在於美元疲軟,以及隨著投資者尋求購買實物資產以躲避金融危機,巨量資金流入以黃金為基礎資產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分析師們昨天表示,在價格上升、產量停滯多年後,黃金產量在今後一年有足夠的增長空間。 這一點和美元的任何一次反彈都可能導致金價出現回調。


不過,更長期的供應制約可能對金價構成支撐。 “供應不會成為決定性因素,但總體來說應會對價格提供支撐,”貴金屬諮詢機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的高級礦業分析師威廉·坦卡德(William Tankard)說。GFMS估計,2009年全球黃金產量將上升3.7%,達到2502噸,增量部分將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強勁產能。 坦卡德說:“但這只是黃金產量下降趨勢的一個中斷點,而不是要轉變為長期上升趨勢。”

蘭德黃金資源公司(Randgold Resources)首席執行官馬克·布里斯托(Mark Bristow)說,短期內任何礦山的產量增加都將是“人為的”,源自因高價而重新啟動的邊際項目。 “我們將看不到多少使產能保持活躍的金價回調,但在根本層面上,金礦儲量基礎的質量和數量均在走下坡路,” 布里斯託說。

分析
  • 以人民幣國際化、美債、歐債泡沫化趨勢看,未來10年黃金仍是保值主要商品。
  • 再以世界產能持續下降,中印黃金需求持續增加,黃金價格長期高檔可能性很高。
  • 黃金價格未來一年決定於歐債、美債是否持續增加與惡化,全球央行以黃金避險之比率及印度、中國需求。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人民幣國際化方向

The Back of One Yuan Bill of RMB, 5th VersionImage via Wikipedia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接受,並發揮計價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藏的功能,即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衡量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的標準有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三方面:一國貨幣貿易結算功能的國際化、金融交易職能的國際化、價值儲備職能的國際化。即實現從結算貨幣到投資貨幣、再到儲備貨幣的職能。要讓人民幣成為區域性投資貨幣,前提是必須要實現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目前我國人民幣僅在經常項目下實現了自由兌換,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還沒有實現。
2010年初,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表示,外匯局將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有選擇、分步驟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活動的限制,有序拓寬對外投資渠道,協調推動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指出,2010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逾5000億元,約佔同期對外貿易總額的2%,較2009年增長了約48倍。截至2010年末,境外企業在試點地區共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逾1800個,賬戶余額近500億元。2010年6月以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境內試點地區由上海和廣東省的4個城市擴大至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境外地域由港澳、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跨境交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業務擴大至所有經常項下,出口試點企業由試點初期的365家大幅增加至67724家。《報告》指出,未來將從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人民幣在跨境投融資中的作用、推動人民幣標價產品市場開放發展等方面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


新華網三亞4月14日電(記者鄭瑋娜 賀萌)在金磚國家領導人見證下,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成員行14日在海南省三亞市共同簽署《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

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說,這對進一步促進金磚國家的務實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根據協議,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巴西開發銀行、俄羅斯開發與對外經濟活動銀行、印度進出口銀行和南非南部非洲開發銀行等五家成員行將在以下四方面加強合作:

——穩步擴大本幣結算和貸款的業務規模,服務金磚國家間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

——積極開展項目合作,加強金磚國家在資源、高新技術和低碳、環保等重要領域的投融資合作;

——積極開展資本市場合作,包括發行債券、企業上市等;

——進一步促進成員行在經濟金融形勢以及項目融資方面的信息交流。

陳元說,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去年4月15日正式成立。一年來,各成員行相互合作交流,通過開展項目融資與貿易融資,積極推進金磚國家在投融資領域的務實合作,對推動成員國經濟發展和經貿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哈繼銘表示,像中國這么一個大國,貨幣國際化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但最主要的是更多的好處,比如可提高國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使國際儲備貨幣分散化等;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條件已經具備。

據經濟參考報7月4日報導,中國經濟50人論壇、新浪財經和清華經管學院聯合舉辦的新浪·長安講壇第196期日前召開。論壇特邀專家、高盛(中國)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哈繼銘發表題為“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探索”的主題演講。哈繼銘在演講中說,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條件已經具備,而且進行國際化可以給中國帶來多方面的好處。更重要的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所以當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可謂正當其時。


什么是人民幣國際化?哈繼銘借用時下流行的電影語言來形容,叫“讓人民幣飛”。所以,所謂人民幣國際化,就是讓人民幣飛得更高更遠。

他表示,有的企業趁著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想辦法讓人民幣流出境內,在外面套一個比較低的利息再讓它流入境內,或者說是為了規避國內宏觀調控可能帶來的貸款上的收緊影響,而將人民幣流出去,這都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初衷。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是能夠讓這個貨幣出去之后,在境外繞好幾個圈,成為在境外貿易上的交易工具,成為投資上的主要貨幣之一,甚至是一種結算的工具。

如果說國外的央行能夠把人民幣作為它的外匯儲備之一,就更加理想。一旦人民幣進入一個國家的央行里面,它就跟基礎貨幣掛上了鉤。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基礎貨幣在負債方,包括央行的存款和現金,在資產方它就是外匯儲備和國內信貸。如果人民幣成為外匯儲備的一分子,跟基礎貨幣掛上鉤,它就可以通過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影響該國的整個經濟。

探討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概念之后,哈繼銘繼續談到人民幣國際化命題成立與否的問題。他說,這個問題其實在幾年前,尤其是在2008年、2009年的時候,我曾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但是直到今天,在這方面的認識還不是很一致。有的人認為,人民幣何必國際化,國際化又有什么用處呢。甚至有的人認為我們是不是具備了國際化的條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很低,這樣的國家發行的貨幣能國際化嗎?一般有儲備貨幣的國家,就是它的貨幣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國家,無論是美國、歐盟、英國、日本,人均GDP都比中國高很多。

對此,哈繼銘強調,一個國家的貨幣能不能國際化,并不在於這個國家人均收入的多少,而是主要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本國的總體經濟規模、通貨膨脹率、匯率的穩定性或者波動性、國家金融市場的規模。

經濟規模越大,這個國家的貨幣就越有資格成為儲備貨幣。如歐元的崛起,就跟歐共體的形成有關。日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也是跟它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的經濟騰飛有關。英國那是歷史遺留問題,它過去曾經經濟規模很大,所以英鎊也一直是儲備貨幣。

今天,中國的GDP哪怕不用購買率評價來衡量,單用市場匯率來計算,也已經排到第二位,超過了日本。經濟總量已經從1978年改革初期的占全球1.8%,到了去年占全球9.3%。

出口總量中國更是全球第一。如果經濟規模用凈出口來衡量,中國已經從1978年占全球的0.8%,到今天占全球的12%。而且在亞洲區域內,對許多周邊國家來說,中國是最大和最主要的貿易伙伴,也是當之無愧的出口最大國。

再看另外幾個指標是不是滿足成為儲備貨幣的條件,比如通貨膨脹率是不是過高。一個國家如果通貨膨脹率過高,那它的貨幣就很難成為儲備貨幣,所以通貨膨脹率一定是要溫和的。

中國過去十年的通貨膨脹率平均是1.56%,比美國還低,比歐元區和英國也低,當然比日本高,因為日本是通縮的。所以從通貨膨脹率指標來看,中國也夠資格。

從匯率波動指標,匯率標準差來看,中國過去十年平均是0.14,是相當穩定的。當然后五年匯率有一定的波動,而這主要是因為人民幣盯住了美元,美元跟其他貨幣波動造成了人民幣的波動,但總體來說人民幣匯率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不像有些拉美國家,匯率幾年可以升值很多,又在幾年內可以貶值很多,那樣的國家可能經濟規模很大,但它的貨幣很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另外,談到資本市場的情況。中國的股市這幾年規模在不斷擴大,排名在美國之后,和英國相差無幾。也就是說從這四個條件來看,人民幣基本上都滿足成為儲備貨幣的條件。“所以我覺得人民幣的國際化是具備了可行性的。”哈繼銘說。


中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央行前行長)戴相龍26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是「理所當然」的事。他並預計,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大概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戴相龍說,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十分之一,外匯儲備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國也是最大的金融債權國,「這樣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是理所當然的,這不僅對中國有利,對於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也是有利的。」

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戴相龍認為,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經常項目可兌換為基礎,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第二個階段,擴大對境內外合格投資者投資聯動,全面推進國際貨幣的雙向流動,使人民幣成為全球重要的投資貨幣;第三個階段是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在戴相龍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是有數量標準的,量變才能質變。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關鍵一步是「要達到世界儲備貨幣的一定比例」,他說,「這個比例應該是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比如10年以後,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達到15%,世界儲備貨幣中人民幣就占到15%,這才算得上真正的儲備貨幣。」

要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三步走」,戴相龍認為,需要15年到2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希望到2015年人民幣應該成為SDR(特別提款權)的重要貨幣。」

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一旦成為SDR籃子貨幣,將使人民幣在交易市場廣泛使用。在目前的SDR一籃子貨幣組成中,只有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

戴相龍表示,中國過去的金融改革主要是防範風險,今後,改革的重點應轉入國際化,圍繞人民幣的國際化進行利率、匯率改革,使更多的中國金融機構走向全球。

他同時提出,中國應大力發展香港等地人民幣離岸市場,並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

分析
  • 我認為中國應加速發展香港等地人民幣離岸市場,並到2015年把人民幣成為區域性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
  • 太晚實現反道失去人民幣成為區域性儲備資產之誘因。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8月到期的美元國庫券測試美元強度及後QE2之策略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tands with Federal R...Image via Wikipedia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如美國債務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財政部設定的最後期限前上調,美國主權債評等將被置於負面觀察名單中。屆時美國各州和市的評等將受到影響。惠譽表示,如果財政部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時支付票息,惠譽可能將美國主權債評等置於"局部違約"檔。另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億美元國庫券不能全額被償付,惠譽將把相關債券的評等從"AAA"調降至"B+"。債務違約風險或成為美元面臨的最大威脅,美元反彈或遙遙無期。

美國公布了經濟褐皮書,褐皮書顯示經濟繼續擴張,但是步伐減緩,工資增長仍然溫和,房地產市場同樣疲軟,而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抑制了消費支出。總的來看內容并無多大新意,在褐皮書公布后股市略微下跌,而美元繼續持穩。


美國知名分析師梅勒迪斯·惠特尼在2010年12月份曾預期美國將會有50至100個市政債券將發生違約,涉及違約債務金額將達到數千億美元,從此惠特尼成為了詆毀者最常攻擊的目標之一,他們聲稱惠特尼極大地夸大了地方政府財政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在周三再次接受CNBC采訪時,惠特尼堅持了她的預期,盡管她表示,債務崩潰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美聯儲褐皮書稱,12個地區聯儲的報告顯示,自上次報告發布以來,經濟活動總體上持續擴張,不過為數不多的一些地區顯示經濟活動有所減緩。

褐皮書稱紐約、費城、亞特拉大和芝加哥聯儲地區成長放緩,但達拉斯聯儲報告成長加速。許多地區5月制造業成長放緩;消費者支出持穩,但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支出意愿;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中斷令給經銷商的新車減少,令汽車銷售下降;5月房屋建造和地產銷售顯示出廣泛疲弱的狀態。褐皮書稱投入價格繼續攀升,尤其是大宗商品,基於原油的產品以及工業金屬等的價格;5月就業市場逐步改善,薪資增長溫和,具備特殊技能人才的供應出現部分短缺。

褐皮書對於美國經濟的樂觀看法與數名美聯儲高官的觀點相一致,令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復甦形勢的擔憂情緒有所放緩。這樣的市場環境將令美元獲得支撐。
  
堪薩斯聯儲(Kansas FED)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表示,盡管面臨沉重債務負擔,但美國經濟在各個方面均有所成長。
  
聖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表現將於第二季度回暖的預期是合理的。另外,美國經濟并沒有疲弱到需要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地步。
  
對於進一步刺激措施一事,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二的講話也并沒有對其做出明確暗示,這意味著市場所魂牽夢繞的第三輪量化寬松仍然遙不可及。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表示,美元在金融危機期間受益於經濟衰緩的沖擊,但這樣的聯系可能正走向重點,因美國出現額外經濟刺激舉措的前景已極為黯淡。根據該行的數據統計,自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產后,過去兩年來,美元漲跌大致與美國經濟數據呈反向態勢,但今年美元匯率隨弱勢經濟指標一并走弱。
  
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元因全球投資者尋求避風港的欲念而走強,但之后風險偏好情緒隨經濟復甦漸入正軌而升溫,美元也因此滑落--經濟刺激政策極大地鼓舞了市場人氣。

花旗集團駐紐約的外匯分析師Steven Englander在一次采訪中談到:“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利好美元的假設似乎過於武斷。在過去兩年中,美國經濟顯示出疲軟跡象時,政府往往會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應對。”

他補充道:“即便目前失業率仍高於9%,我們認為美聯儲不會再次采取2009年那樣的經濟刺激措施。”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6.9%,并在5月4日觸及2008年7月以來的低點72.696。根據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美國經濟數據錄得2008年12月以來最差表現,2008年12月正是作為金融危機導火索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發生后的三個月。

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十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Jens Nordvig表示,因預計美聯儲(FED)仍將維持利率在記錄低點,美元弱勢料在今年持續,但若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則美元可能走強。Nordvig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G10貨幣中,處於升息周期國家的貨幣,如澳元和加元兌美元的升幅預計將領先於其它貨幣。他認為,推動美元走軟的因素,諸如低利率,高企能源價格以及結構性疲弱的資本流動依然完好無損。不過Nordvig指出,弱勢美元的觀點面臨如下風險,即一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急速放緩,則高風險資產可能會遭受打壓。


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週三(6月8日)發出警告,美國債務水平不斷攀升,正接近爆發一場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羅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債務正在飛漲。在過去3年中,美國政府花費了大量金錢,而美聯儲不斷地印刷美元。可是下次再出現問題時,他們該如何應對?他們不能再令債務成倍增長,也不能再大量印刷美元,因此下次碰到的問題要嚴重得多。”

羅傑斯相信,即使國會與政府未能就上調債務上限達成共識,政府也不會在8月關門。 但他認為,政府需要大幅削減支出,特別是軍費方面的支出。

他說道:“美國在全球的150個國家有軍隊,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在這方面的花費過於龐大。”他還表示,他持有中國股票,並認為人民幣較美元更加安全。

他指出:“美國債務正在飛漲,美國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的最大的債務國,但沒有人再願意借錢給美國了。”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週三表示,如美國債務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財政部設定的最後期限前上調,將把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屆時美國各州及各市的評等將受到影響。

惠譽表示,如果財政部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時支付票息,惠譽可能將美國主權債評等列入“局部違約”檔。 另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億美元國庫券不能全額償付,惠譽將把相關債券的評級從“AAA”調降至“B+”。 但惠譽也表示,該機構相信美國最終將達成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羅傑斯對於美元地位發出警告稱,當英鎊失去了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後,英鎊貶值了90%,美元也將如此。

羅傑斯還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提出尖銳批評,稱其就任美聯儲主席以來“沒有任何一件正確的事情,只知道印刷美元。”他表示,在美聯儲6月結束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之後,美聯儲仍不會罷休,其仍可能會以新的名目印刷鈔票。


金融時報周一報導,美國一位匿名銀行高層透露,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都準備在8月減持美國公債,且減少依賴美國公債做為擔保品,以預防如果美國朝野之間無法在短期間達成提高舉債上限共識,可能在金融市場引發動盪。他們的策略是增加現金部位,以取代美國公債作為衍生金融商品與其他交易的擔保品,近而減少金融系統對美國公債的倚賴。

 這名銀行高層指出,「我們計畫8月初降低對美國公債使用,並增加手中現金以作為應急措施。」報導也指出,這此些華爾街業者只能做不能說。據了解,美國發行9.7兆美元公債,多數由全球投資者持有,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摩根大通估算,現有美國公債,將近4成約4兆美元作為附買回、期貨與交換市場的擔保之用。

 由於美國公債在金融系統扮演擔保品的關鍵角色,假設因舉債上限的爭議導致債務違約發生,後續在金融市場引發的動盪將很驚人。美債的頂級信評與流動性,意味它支持交易的成本也相對低廉。財政部曾經表示,法定的舉債上限如果無法調高,美國將在8月2日前出現債務違約。華爾街已經警告,該情勢將對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問題。

 摩根大通高層主管,同時也身兼財政部貸款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札米斯(Matthew Zames),4月曾寫信給財長蓋特納,警告「債務違約將引發一波追繳保證金與擔保品折價率加大的浪潮,並進而導致去槓桿操作與放款大幅下降」。

 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贊助的美國財政部市場操作集團(The Treasury Market Practices Group)、紐約梅隆銀行與摩根大通都拒絕就此一報導進行評論。華爾街業者指出,「在美國逼近舉債上限之際,我們將持續關注流動性環境與適當的擔保品折價率。」

分析
  • 由美元ETF趨勢看出,美元反彈極可能結束了,既使再有反彈也不易太強。
  • Obama 經濟政策是要讓美國經濟成長,利率不能提高,美元仍需弱勢。
  • 全球各國央行為了降低美國主權債風險,逐漸調高其他貨幣及黃金比重,由德銀近期續買黃金可看出,以全球浮動資產比率,房地產占55%、債卷占25%、黃金占的比率0.9%,一旦,美債泡沫對全球經濟衝擊很大,其他貨幣及黃金反成主流,黃金占的比率0.9%很低,續漲成為今年重點。既使美元升息,只要美債無法降低,美元仍弱勢。
  • 匯率趨勢原物料與能源趨勢,FXA、SGG及新興股市將是資金重陣。
  • 勿相信美元升息美元會大幅轉強。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七月美股配息( US Stock Dividend ) 接力,低利時代之選擇

Various Federal Reserve Notes, c.1995. Only th...Image via Wikipedia
超低利率時代,許多人都在找尋報酬率不錯、風險低的投資標的,尋找配息安全之美股投資標的成為風潮,讓許多每月需要固定利息收入的資金趨之若鶩。

七月份我選擇幾個配息股來分析,配息股通常要注意
  1. 配息前較易漲,還是配息後較易填息。
  2. 大盤漲時之強度比較,可以比較美股ETF
  3. 財報與配息。


台灣人(及非美國人)在美國沒有社會安全號碼,當他們在美國的銀行或證券商開戶時,要填寫一份W-8BEN 表,來證明其外國人的身份。W-8BEN 表每3年需重新填寫一次,在一般的證券商會主動通知您到期重填,而且每家銀行或券商都會要客戶填一份,無論是否已在別處填過,這是因為各家銀行根據手上的客戶資料,各自向美國政府報稅。

  1. 投資美股的銀行利息,股票資本利得,都是不扣稅。
  2. 美股所配股息, 持有W-8BEN的外人會在配息當時就源扣繳30%稅,會直接從帳戶扣除,拿到手上的配息僅有70%。
  3. 美股ADR配股息通常不用扣30%稅,但有時會因該ADR本國家的稅制而有扣繳的狀況。
  4. 若未填寫W-8BEN表或者過期未補填,賣股票的資本利得會被扣30%稅。
  5. 每年3月底券商會寄一份 1042-S 表 1042-S 表會清楚紀錄去年整年度所配股息BOX 1: 01 不用扣30%股利稅(非美國公司) 06 有被扣30%股利稅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女性經濟崛起 ( Female Economy Booming )

Around the Way Girl
Image via Wikipedia
女性經濟崛起 ( Female economic stand-up )

近年,女性在公共領域逐漸出頭天,Nancy Pelosi從1987年自加州第八選區眾議員參政,成為歷史上職位最高的女性聯邦官員,從2007年至今為國會眾議院議長。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 以外交專長成為Clinton政府也是美國史上首位國務卿,Condoleezza Rice以其蘇聯專家的身份在Bush政府任內擔任國務卿一職;Hillary Clinton不僅曾是高薪律師,卸下第一夫人身份後,不僅選上紐約州參議員,還能與男性角逐總統一職,現為美國史上第三位國務卿;Meg Whitman 和Carly Fiorina這兩位女性不僅參與加州選舉,而且還是億萬富豪,這在幾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事,女性不僅有自己事業的一片天,還能在公共領域與男性一較高下。

女性角色的重要性不僅在「職場上」有越來越重要份量,對於「經濟」與「企業運作」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從「就業數目」來看,2009年3月在「非農產業」中首次女性工作者的數目高於男性,2010年第一季的勞動人口中,女性也是高於男性,現在女性與男性在非農業產業的勞動力已幾乎是各佔50%。

從「薪資水平」來看,1970年代只有約4%的已婚女性賺的「高於」配偶或「一樣」,平均來看,女性在同樣職位的薪資僅是男性的八成,但在2008年已有超過35%的已婚女性賺的比先生還多,甚至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在主要的大都會中,未婚或無小孩的女性賺的錢平均是男性的108%。例如加州首府Sacramento是全美排名前五名未婚女性薪資高於男性的都市,平均薪資是男性的116%;女性和男性薪資差別最大的地方在Atlanta,多了21%。

伴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昇,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僅是支配著家裏金錢的流向,他們有工作能力後也有更多花的是「自己」的錢。根據統計,有85%家庭的購物決定是落在「太太」的身上,不同於男性的購物「鎖定特定目標→比價→下手」的購買方式,女性往往是更「全面性」的「參考」、「評比」、「比價」。女性也比男性更願意去「分享」物品的購買和使用的結果,例如在Facebook上62%的分享是來自女性。聽著「建議」心動購物的也佔著很高比例,「女人錢很好賺」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

從族群的角度分析,亞裔女性賺的錢也是所有族群女性中最高的。這樣的趨勢與現象,也影響了一些企業的經營策略,例如電腦產業的設計不再是黑色、銀色這種「男性」(或中性)的顏色,手提電腦的外殼開始有各種紅色、粉色甚是小花的色彩,吸引女性族群的目光;健康保險業針對著買保險有80%是女性的趨勢,也將產品內容調整多些吸引女性的產品;知名保養品公司針對亞洲女性市場開發特定的產品…,亞洲不僅是世界經濟的焦點,亞裔女性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全球職業婦女增加 2007年達12億人 ( There are 1.2 billion female in job market, increase much in the world )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 今天公布的最新報告,全球職業婦女的人數持續增加,過去十年來增加近二億人,總計去年職業婦女人數達十二億人,就業男性則有十八億人。

報告指出,職業婦女從事服務業的人數達百分之四十六點三,超過從事農業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一。統計顯示,去年女性的失業率達百分之六點四,男性則為百分之五點七。

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支領薪水的就業婦女比例由百分之四十一點八,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六點四,在貧窮地區從事危險工作的婦女人數比例,從百分之五十六點一,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一點七。

全球女性勞工人數的地區,以位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最高,其次是東南亞,貧窮的情況仍十分普遍。ILO 兩性平等部主任馬賽爾指出,要達到兩性平等,讓女性獲得進入勞力市場及良好工作機會,至為重要,女性在求職時必須克服許多歧視問題,如果要減少貧窮問題,各國政府不能忽視婦女在勞力市場的潛力。


隨教育程度提升,勞動參與率增加,自主經濟能力增強,社會地位提高,女性對經濟的影響愈顯重要,若干文獻甚至以「Womenomics」反映此等趨勢。2009年8月及9月高盛(Goldman Sachs)及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分別發布研究報告、專論,從不同角度探討女性經濟勢力的崛起。前者探討金磚及新鑽等新興國家隨性別歧視的改善,女性掌控更多的消費支出,經濟影響力大幅提升;後者運用全球調查資料,分析女性市場潛在商機及潛力產業。女性經濟之發展已不容忽視,政府應加速女性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運用,並鼓勵廠商區隔市場,發展滿足女性需求的主軸商品,積極拓銷國內外。
A1gp Grid girl team Chech Rep during A1gp Mala...
Image via Wikipedia

一、新興國家女性經濟影響力提升

2009年8月,高盛( Goldman Sachs )研究報告「錢包的力量」( The Power of the Purse )指出,新興國家經社環境改變,性別漸趨平等,加速女性投入勞動市場,進而提升人力資本、生產力及薪資水準,促使女性擁有更大的經濟影響力。

(一)性別更趨平等

隨著教育、就業、參政等程度提升,以及性別歧視相關法律與社會規範的改善,金磚4國和新鑽11國女性在家庭與市場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及決策權。

(二)消費模式轉變

隨著女性決策權提升,其對商品採購影響力亦顯著增加。女性消費優先順序不同於男性,以改善家庭生活水準之商品和服務為主,影響所及,食品、醫療保健、教育、兒童保育、服裝、耐用消費品和金融服務等消費隨之提高。

(三)性別平等與新中產階級議題結合
  • 目前全球新中產階級(依購買力平價指數計算,年收入6,000至30,000美元)約有17億人,預期2030年將達36億人,其中大約85%集中於金磚及新鑽等國。
  • 隨著性別更趨平等,以及新興國家新中產階級抬頭,綜合二者意謂女性將掌控更多的所得,對於消費者需求極具影響力。未來5年,以中國與俄羅斯表現將最為明顯。

二、女性市場商機龐大

2009年9月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以「女性經濟」(  The Female Economy  )為題,引用波士頓顧問集團(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 )大型調查資料,探討女性市場商機及潛力產業。

(一)市場商機:女性族群所得提高,並掌握消費支出主導權,在全球消費市場中最具成長機會。
  • 估計2009年全球女性總所得約13兆美元,2014年甚至將達18兆美元,遠超過中國與印度GDP的總和(中國及印度2009年GDP分別約4.4、1.2兆美元,2014年將達6.6、1.8兆美元)。
  • 消費者支出中,由女性掌控之開銷,2009年達20兆美元,2014年將達28兆美元。

(二)女性需求與潛力產業:女性消費市場需求雄厚,惟業者潛存刻板印象而忽視,潛力產業亟待開發。
  • 即便女性對於市場支配能力增強,社會地位顯著提升,惟此等趨勢仍未受到產品消費市場的重視,舉如:汽車設計仍強調速度,忽視女性所在意之功能與實用性。
  • BCG調查顯示,食品、塑身、化妝品、服飾、金融服務及醫療保健六大潛力產業,前4者潛藏擴大消費額機會,後2者因女性族群對其服務最為不滿,極具改善空間。
三、研析意見

女性經濟勢力抬頭,女性族群已成為後金融風暴時期,帶動經濟發展、景氣復甦的主要動能之一。近年來,國內女性經濟表現亦有長足進步,舉如:2000至2008年,女性管理與經理階層人數由59,000人上升至82,000人;女性平均每人工作所得(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亦由13,769.5美元增加至23,504.2美元,成長幅度分別為4.2%、6.9%,皆高於男性之0.9%及4.7%,顯示國內女性經濟發展深具潛力。

(一)營造適宜環境,加速女性投入勞動市場

國內高等教育普及,2007年大專院校女學生相對於男學生的性別比例為100:97.6,女學生人數多於男學生。我國女性勞動素質高,惟勞動力參與率卻遠低於男性(2008年女性49.67%,男性67.09%),因此加強營造女性投入勞動市場之環境,以提升人力資本、生產力,帶動經濟成長,為政府當前重要課題。

(二)發展女性需求之主軸商品,並積極拓銷新興市場
  • 隨女性消費能力的提升,政府應鼓勵廠商產品設計考量女性需求,爭取女性市場商機。
  • 掌握金磚4國和新鑽11國女性中產階級消費趨勢,發展主軸商品,加強拓銷。
漢娜羅辛談論到這些令人吃驚的新數據,顯示女性在許多重要要測量基準上都超越了男性,像是大學畢業的比率。這些以美國為中心、或全球化的趨勢,是否為「男性終點」的標誌?或許不是,但此指出了一個值得被討論的社會變遷。( We are now going through an amazing and unprecedented moment where the power dynamic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shifting very rapidly, and in many of the places where it counts the most, women are, in fact, taking control of everything. In my mother's day, she didn't go to college. Not a lot of women did. And now, for every two men who get a college degree, three women will do the same. Wome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ear, became the majority of the American workforce. And they're starting to dominate lots of professions -- doctors, lawyers, bankers, accountants. Over 50 percent of managers are women these days, and in the 15 professions projected to grow the most in the next decade, all but two of them are dominated by women. So the global economy is becoming a place where women are more successful than men, believe it or not, and these economic changes are starting to rapidly affect our culture -- what our romantic comedies look like, what our marriages look like, what our dating lives look like, and our new set of superheroes. ).


分析
  • 發現女性在演藝、財務、會計及行銷較易突出;
  • 全世界最出名又收入高之歌星、演藝人員, 女性是多數;
  • 設計之機型須考慮女性身邊時常需要之物品如皮包、口紅等等;

Enhanced by Zemanta

全球移動通信之趨勢 ( World wide internet trend - mobile & broadband wireless )

Five Mobile SystemsImage by carnero.cc via Flickr

最近一年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異軍突起,雲計算正在形成巨大市場,移動多媒體技術和產業方興未艾。隨著4G時代的到來,這三大領域正在成為移動通信技術和產業的競爭焦點,並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異軍突起

蘋果公司推出iPad使得平板電腦在過去一年中迅速崛起。新華社記者從日前在西班牙迦納利舉行的西班牙電信研討會上了解到,2010年全世界平板電腦銷量達1800萬台,預計2011年將超過5000萬台,2015年將達到2.4億台。
研討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技術和產業專家不約而同地把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放在同一個類別中討論。在他們看來,平板電腦是放大版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是縮小版的平板電腦,未來兩者將融為一體。
他們認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崛起將嚴重衝擊個人電腦市場,改變世界電腦市場格局。據研討會提供的資料,2010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全球總銷量分別為3.2億部和1800萬台,兩者總和略低於個人電腦的3.5億台,但到2013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全球銷量之和將達約8億,是個人電腦的2倍。
專家們認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具有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的優勢,更關鍵的是它們與時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像時裝一樣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這加速了它們的普及。

雲計算勢不可當

關於雲計算,研討會特別安排了分論壇。分論壇主旨報告指出,對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而言,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購買大型計算機,去聘請專業人士,只需要利用雲計算服務就能解決他們的數據處理需求。
利用網絡,雲計算技術可充分整合全球計算機資源,為用戶提供服務。利用這種技術除了可以大大降低計算成本外,還能實現節能減排,因而這一技術目前成為各國信息技術的研發重點。研討會提供的預測數據表明,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將由目前的400億美元上升至2410億美元。歐盟委員會5月16日在啟動一項針對雲計算的公眾諮詢活動時指出,雲計算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預計到2014年,歐洲雲計算服務總收入將達350億歐元。
研討會展示了一些新開發的雲計算服務項目。專家認為,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雲計算將使移動辦公、移動娛樂的功能大大加強,提供雲計算服務將成為移動通信運營商的一項重要工作。

移動多媒體方興未艾

無論修多好的路,都是為了車跑得好。同樣,在移動通信領域“內容為王”仍是基本原則。研討會得出的結論是,移動多媒體內容將成為移動通信的重要增長點。
其理由首先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移動多媒體內容提供了理想的展示平臺。研討會指出,目前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每天使用手機90分鐘,其中60%的時間用於打電話、發短信和使用聊天工具等通信消費,其餘時間用於讀書、聽音樂、看視頻、查地圖和玩遊戲等多媒體內容消費;而平板電腦用戶平均每天使用電腦3小時,有70%的時間都用於多媒體內容消費。
其次是雲計算為文字、圖片和視頻的充分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持。利用雲計算多媒體平臺,可實現各種資源的充分整合,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及時、便捷、海量、高清的多媒體內容。
研討會認為,移動多媒體技術和產業不僅能夠實現傳統媒體和移動通信的融合,還能實現文藝、金融、交通、旅遊、教育、醫療等多行業的融合,為這些行業帶來一系列機遇和挑戰。目前,移動運營商和作為內容提供商的傳統媒體應當加強合作,共同抓住移動通信發展的重大機遇。
移動通信領域的三大亮點相輔相成——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了理想的終端,移動多媒體提供了用戶迫切需要的內容,雲計算提供了支持內容生產和展示的技術平臺。而這三者都需要借4G時代的東風,一旦移動通信的速度比現在提高成百上千倍,信息技術就會像過去十幾年那樣迅速地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分析
  • 無線移動通信之網際網路及數據通信之資料量 2010 ~ 2015 將以 92% 速度在成長。
  • 全球2/3人口使用手機,相當於49億人。
  • 全球移動通信之影像數據消耗之頻寬將占2/3全球手機數據通信量
  • iPhone、Android 仍主導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
  • 智慧型手機軟體商城 Apps Store 將改變整個軟體市場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世界人口2012將達70億,2050預估到90億, 食物漲價成趨勢 - 農業相關 ETF ( Population, food price and investment )

美政府預測 世界人口2012年將達70億

根據美國政府一項最新預測,即使全球社會對天然資源的需求難以滿足,全世界人口仍將在二零一二年達到七十億。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今天公布的預測,目前全世界人口有六十七億,其中美國人口居第三位,次於中國和印度。世界人口是在一九九九年超過六十億,可見得只要十三年時間,就能使全球人口增加十億。美國「人口資料局」的人口統計學家郝伯指出,相較下,全球人口直到一八零零年才達到十億,並在一百三十年後達到二十億。

他說:「開發中國家人口快速成長效應顯而易見。」郝伯說,開發中國家因醫療和營養條件進步,而致其人口在二次大戰之後激增。在此情況下,文化也逐步變遷,使開發中國家有較多女性接受教育並出外工作。

這正使人口成長率趨緩,但許多開發中國家的成長率依然偏高。目前全球人口的年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二上下,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預測,此一成長率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將滑落到百分之零點五。

屆時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接下來五十年,世界人口將增長到九十億——惟有在最貧窮國家的生活水準得到改善後,我們才得以測量人口成長的真實數據。這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是 Hans Rosling 在 TED@Cannes 的演說內容,他使用繽紛的新數據科技,向我們呈現他的新發現。


全球食物漲價成趨勢

根據聯合國(UN)最新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0 Revision」,全球人口將在今年10月底突破70億,距離突破60億大關的時間點僅僅只有12年。報告顯示全球人口可能會在2100年攀升至101億。

聯合國報告顯示,中國大陸人口將在2030年左右觸頂,約達14億。歐洲人口將在2020年左右達到巔峰(7.4億人)。印度人口預估將等到2060年才會達到最高水準,約達17億。
紐約時報報導,聯合國最新報告預估中國大陸人口將在2100年降至9.41億。另一方面,美國因拉美裔移民生育率較高且移民人口較多,總人口可望從目前的3.11億升至2100年的4.78億。
部分貧窮國家生育率下滑速度不如預期,加上美國、英國、丹麥等地生育率些微上揚,促使聯合國將2050年全球人口預估值調高1.56億至93億。
日經新聞3月初報導,2010年人口普查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0月1日為止日本人口總數為1.2805億,僅較2005年增加288,000人,成長率(0.05%)創歷史新低。人口成長停滯令日本潛在經濟成長率從1980年代的4.5%左右下滑至目前的0-1%。

相較於日本與歐洲即將面臨的人口老化問題,印度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則是擁有較高比例的年輕人口。德勤全球(Deloitte Touche Tohmatsu)科技媒體電信集團預估印度將在2025年成為全球第5大消費市場,預估到2020年年度出國旅遊人數將達5千萬。印度預估將在2030年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在非洲大陸部分,預估2050年這裡的年輕人(15-24歲)將佔全球同年齡層的29%。

Thomson Reuters報導,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總裁Mark Carney 3月26日在美洲開發銀行(IDB)年會上指出,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都市化以及中產階級人口的暴增可能會導致商品價格榮景延續數十年,貨幣政策決策官員不應指望原物料價格可以在不久後走低。

澳洲媒體報導,貝萊德(BlackRock Inc.)執行長Laurence D. (Larry) Fink 1月31日在雪梨表示,農業與水資源將會是未來10年最棒的投資產業,主因為全球新興市場中產階級人口逐漸增多以及耕地面積迅速縮小。他說,這兩項產業的長期表現將會勝過能源,投資人買進之後可以長期持有。


英國樂施會(Oxfam)表示,飽受糧食危機之苦的時代即將來臨,而貧窮人口將首當其衝,並且引發社會動盪。樂施會警告,未來20年之內,人類主食的平均價格將上漲超過一倍,這將帶給人類發展一場史無前例的倒退。

目前全球最貧窮人口的收入有80%花費在糧食上,這些人口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樂施會表示,人類社會正走向永久糧食危機的時代,這也將伴隨著政治動盪。國際糧食系統的改良迫在眉睫。6月1日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預測,2030年前,玉米等人類主食的國際價格可能上漲180%,此價格上漲有一半源自氣候變遷的衝擊。

全球的飢餓人口曾經呈現幾十年的穩定減少。然而近年來,由於糧食需求大大超過了生產,飢餓人口急遽攀升。自1990年開始,農產量的平均成長率已幾乎減半;未來十年之內,此成長率將下滑至1%。近年來,全球面臨了氣候變遷、自然資源耗盡、土地和水資源的全球爭奪戰、大量轉變糧食資源為生物燃料、全球人口成長和飲食習慣的改變,這些現象帶來驚人的力量,造成窮困人口不斷增加。

樂施會執行長芭芭拉史塔金(Barbara Stocking)表示:「人類正不知不覺地走向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而這些危機原本可以避免。雖然地球的資源足以餵飽每一個人,平均一天每7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挨餓。糧食系統的重整的必要性已不可否認。」樂施會號召了包括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內的G20首長,徵求他們同意糧食市場的新規則。樂施會希望商品市場能有更健全的正式規章,以因應價格變動。

樂施會表示,增加全球的糧食存量已事不宜遲,西方世界的政府也應盡快終結生物燃料政策,這些政策將糧食來源轉換成汽車燃料。樂施會也抨擊企業為賺取利潤而操縱食品價格的現象,特別是穀物貿易、播種及農業化學品(化肥、農藥等等)。繼聯合國上週提出的警告,樂施會也發表報告,表示食物價格很有可能在未來短短幾週之內達到新高,並可能造成開發中國家動盪不安。從今年1月到4月,糧食的全球平均價格在僅僅4個月內就上漲了71%,上漲速度創下新高。

近來,歐洲主要稻作地區發生乾旱,美國也遭暴雨和龍捲風襲擊,今年的穀物產量可能因此不足。世界銀行在上個月警告,自去年6月以來,不斷上漲的糧食價格已將4400萬人口推入貧困深淵。

再以太陽最大輸出能量週期預估,我預估太陽週期是否最大輸出能量點就是2011/7 ~ 2012/8,也就是說 2013/12 ~ 2015 極可能全球的糧食因太陽輸出能量大幅下降而鼓物產量不足,新興國家糧食大漲價產生動亂,加上2011/12 ~ 2012/3美國再度偷偷印鈔,美國極可能用糧食通膨逼中國再調高人民幣與薪資,造成中國壓力。因此,2012/7 ~ 2012/9 全世界極可能將因高溫,新興國家糧食大漲價,預估2013 Q4 ~ 2015 縮QE造成美元轉強會壓制食物漲價成趨勢,2016 ~ 2020 人口成長超過 75億 後加上太陽週期轉變太陽輸出能量將轉弱,將啟動另一波食物漲價趨勢

分析表格 ( Update automatically ) [集合各方資訊]


農業相關 ETF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