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美債泡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債泡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中、美影子銀行創造出新經濟型態及高風險 (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create new economic shadow banking economic risk in future )

什麼是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系或者影子銀行系統(Shadow Banking system),是指銀行貸款被加工成有價證券,交易到資本市場,房地產業傳統上由銀行系統承擔的融資功能逐漸被投資所替代,屬於銀行的證券化活動。影子銀行系統的概念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首次提出並被廣泛採用,又稱為平行銀行系統 (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它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 SIVs )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些機構通常從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過杠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複雜金融工具的金融機構。在帶來金融市場繁榮的同時,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和高杠桿操作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脆弱性,併成為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推手。

  目前,影子銀行系統正在去杠桿化的過程中持續萎縮,然而,作為金融市場上的重要一環,影子銀行系統並不會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監管的真空地帶,在新的、更加嚴格的監管環境下發展。未來,對影子銀行系統的信息披露和適度的資本要求將是金融監管改進的重要內容。目前,美國已提出要求所有達到一定規模的對沖基金、私募機構和風險資本基金實行註冊,並對投資者和交易對手披露部分信息。

中國信託資產創兩年最慢增速,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產總規模為12.48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6月30日,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產總規模為12.48萬億元人民幣(2萬億美元),季度環比成長6.4%。隨著中國政府打擊影子銀行,投資者重新評估信託這一高殖利率投資的風險,中國信託資產創下兩年來的最慢增速。

中國信託業協會昨日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截至6月30日,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產總規模為12.48萬億元人民幣(2萬億美元),季度環比成長6.4%。 這是2012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慢增速,遠低於2008年以來的平均年增幅50%。

中國影子銀行從2010年開始出現爆炸式成長,眼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在 努力維持經濟成長並抑制金融系統的風險。海通國際證券經濟學家胡一帆在7月25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信託行業的「清算日」(day of reckoning)即將到來,中國信託產品本季度和下季度將迎來償付高峰期, 銀行將不得不吸收信託產品違約造成的大量損失。

中信建投駐北京分析師曾羽今天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監管機構、銀行和 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控制信託風險,但是只有經濟提速成長,借款人重新站穩腳跟的時候,這個行業的狀況才會真正好轉。曾羽說,中國投資者變得更加厭惡風險,越來越來的投資者將選擇殖利率較低、風險較低的產品。
中國大陸總負債 2012 達到GDP 277%, 到達 2014 就會超越德國, 預估到 2016 極可能與義大利一樣成為高負債國 

6月末,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產總規模比5月末下降2400億元。公告稱這是首次出現月度負成長。中國信託業協會表示,第二季度信託產品的平均殖利率從第一季度的6.44%升至6.87%。

收緊政策

中國1月份避免了首例信託產品違約,當時中誠信託發行的30億元高殖利率產品到期前幾天,購買這款產品的投資者得到兌付。該公司上個月推遲了對另一款產品的償付。

從煤礦企業到房地產開發商的借款人出現兌付困難後,中國銀監會4月份收緊了對新信託產品的規定。李克強希望通過增加銀行貸款、抑制成本更高的影子融資來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進而扶持企業發展,支持經濟成長。

公告顯示,截止2014年6月末存續的12.48萬億元信託資產中,來源於各類金融機構自有資金的投資占比35.26%;來源於以各類金融機構為主體的理財資金的投資占比33.89%;剩余的來自最低投資額為100萬的普通合格投資者。

房地產風險

曾羽說,上半年很多產品出現問題,監管機構對風險發出預警之後,信託公司承受著改善風險控制的壓力,因此他們不得不放緩新產品的發行步伐。而且,過去幾年的增速根本不可持續。

中國信託業協會表示,資金信託投向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占比約為50%, 投向房地產占比為11%。該協會表示,隨著房地產行業風險上升,資金信託投向房地產領域將更為謹慎。

該協會的報告顯示,全國68家信託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約為2750億元, 這凸顯出它們為自己的產品承擔隱性擔保的能力有限。... 持續閱讀.

Why The Downside To The Fed's "All In" Attempt To Spike Shadow Monetary Velocity Is A $4.5 Trillion Drop In GDP

It appears that the one topic pundits have the most problems grasping is the spread between the GDP. A summary which confirms just how prevalent the confusion is, is this terrific post by the Calafia Beach Pundit, terrific not because it is even remotely correct (the post is so blatantly wrong - one wonders if Western Asset Management even expects its current and former asset managers to count beyond 2... M2 that is), but because it demonstrates how self-professed "pundits", whether of the beach variety or not, don't have the faintest grasp of more than merely trivial monetary topics.
segreg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shadow monetary aggregates, overall economic deleveraging and aggregate monetary velocity, and how all that impacts

The basis for the above-mentioned post's argument is that since M2 is growing (which it is for 16 weeks in a row now as we have been pointing out repeatedly), and since M2 velocity has performed a dead cat bounce off its 30 year lows following the complete collapse in M2 velocity after the bankruptcy of Lehman, that GDP has to grow. Period. This argument is so flawed and so one-sided, that its refutation and subsequent elaboration as to what reality truly is, is what this post was at first all about. Yet in refuting the simplistic conclusion of a mainstream pundit's myopic perspective, we uncover something far more troubling: namely that should the Fed fail in stoking consolidated aggregate monetary velocity very quickly, as the shadow liability collapse accelerates, US GDP has the potential to drop by up to $4.5 trillion over the next 3 years.

First, looking at M2, it is indeed the case that M2 has been growing. As the chart below show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10, M2 has grown by $288.7 billion from $8485 to $8773 billion.

The problem, as Zero Hedge readers know all too well, is that M2 is merely a small subcomponent of all practical monetary aggregates, including those derived from the shadow credit system. As the beach pundit certainly should be aware, a far more important aggregate is M3, which the Fed has conveniently decided to eliminate, just so those of the permabullish persuasion can spin factless arguments using the far more easily manipulable M2 as a proxy for money demand. And looking beyond M2 is precisely where the entire argument falls flat on its face.

Since the bulk of credit and monetary growth over the past 30 years has occurred not at the observable M2 level, but at the level of shadow banking liabilities (from $620 billion in 1980 to $21.4 trillion at the peak in Q1 2008), and their monetary representation (be it M3, or our broader custom aggregation), a far more indicative view of GDP as a product of monetary aggregate velocity is that of GDP not to M2, but of GDP to M2 and Shadow Banking, which includes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ic M2 components such as M1 (currency, demand deposits), and retail money funds, savings deposits, and a variety of other deposits, also such shadow components as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GSE capital, ABS issuers, repo money, open market paper, and agency and mortgage pools. The combination of all that is the most definitive and comprehensive representation of money demand available for the US economy.

The chart below shows just how much more of a factor the shadow economy has become of the past 30 years. While in 1980 the ratio of M2 to Shadow banking monetary aggregates was 135%, the resultant surge in shadow debt, and thus shadow money, as a result of 30 years of declining interest rates, led to a M2/Shadow ratio of under 50% in 2008 (black line in chart below).

A complete and valid representation of aggregate monetary velocity has to take all these excess components: anything else is an insult to the intelligence of one's, in this case, readers. Which is where a far more different picture than that presented by some pundit or another emerges.

Note that in the chart below, as credit has become easier to procure, and increasingly cheaper since the arrival of the Maestro, and as cheap credit-derived money flooded the system, the overall broad money velocity (M2 and Shadow Banking monetary equivalents) has collapsed, even as GDP has been growing. In other words, as more and more credit has gotten added to the system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uch new credit has had a progressively smaller impact on true economic growth. And here is the key point that makes a mockery out of the abovementioned "analysis" - even as M2 has grown by under $300 billion, courtesy of QE 1 and QE Lite, shadow banking liabilities and appropriate aggregates have plunged by $2.1 trillion in just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2010! Let's see: +$300 billion compared to -$2.1 trillion. Hmmm.

Let's recall that the prevailing theme of the ongoing depression is deleveraging: at the consumer and at the corporate level (courtesy of sovereign leveraging, and $13.7 trillion in federal debt compared to under $9 trillion three years ago, which makes the cost of deleveraging next to nothing), the current collapse in Shadow liabilities, and associated monetary aggregates will persist for a long, long time. Keep in mind the Fed has little control over this, and this is what most pundits (no matter how self-proclaimed) get teribly confused by. All that the Fed can do is hope to increase the veloc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circulation of M2, and beyond, money.

Which is where things get really ugly.

Contrary to the beach pundit's conclusion that the growth in M2 most certainly portends a pick up in GDP, we present the completely opposite case: namely that the collapse of shadow credit, and the resultant elimination of shadow money, could result in a plunge in US GDP as high as $4.5 trillion over the next 3 years. And what most don't understand (but Blackhawk Ben most certainly does) is that what M2 does over this period is completely irrelevant as shadow deleveraing will be the far more dominant force vis-a-vis GDP.

And what the Fed is trying to do, more so than anything, is to return the M2+Shadow Banking velocity back to traditional levels, far higher from the current 58%. That the Fed has succeeded in raising it by 8% from its all time low 2 years ago, is purely a function of Quantitative Easing. The real question is whether QE2 will have the same success in stoking at least some consolidated velocity and its resultant GDP pick up.

影子銀行系統累積的金融風險

  影子銀行雖然是非銀行機構,但是又確實在發揮著事實上的銀行功能。它們為次級貸款者和市場富餘資金搭建了橋梁,成為次級貸款者融資的主要中間媒介。影子銀行通過在金融市場發行各種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大規模地擴張其負債和資產業務。所有影子銀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彼此之間具有信用和派生關係的影子銀行系統。

  影子銀行的基本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其一,交易模式採用批發形式,有別於商業銀行的零售模式。其二,進行不透明的場外交易。影子銀行的產品結構設計非常複雜,而且鮮有公開的、可以披露的信息。這些金融衍生品交易大都在櫃臺交易市場進行,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其三,杠桿率非常高。由於沒有商業銀行那樣豐厚的資本金,影子銀行大量利用財務杠桿舉債經營。

  在過去20年中,伴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對於信貸的需求與日俱增,美國的影子銀行也相應地迅猛發展,並與商業銀行一起成為金融體系中重要的參與主體。影子銀行的發展壯大,使得美國和全球金融體系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銀行體系的作用不斷下降。影子銀行比傳統銀行增長更加快速,並游離於現有的監管體系之外,同時也在最後貸款人的保護傘之外,累積了相當大的金融風險。

分析
  • 全球貨幣寬鬆程度過去只用 M1B、M2,自從影子銀行壯大後,影子銀行比傳統銀行增長更加快速,美國和全球金融體系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全球貨幣供應需改成影子銀行創造之貨幣供應量+M2,所以全球貨幣寬鬆程度已經是由債延伸之商品在加速
  • 因此當美元升息時,垃圾債泡沫就易破滅,全球經濟隨時受影子銀行風險產生影響;
  • 中國不降低利率讓企業介由正常銀行體系借出資金同時促進內需消費,這情況對中國大陸反而更危險,因為一推企業借債製造『產能過剩泡沫』就如同地方房地產債一樣也是『過剩泡沫』現象中國大陸經濟問題是利率過高內需消費不足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全球債務大幅增加至100兆美元 - 誰的債務負擔最沉重、該注意什麼 ( World Wide Debt Increase 40% - Which Country Will Be A Most Heavy Debt Country ? )


全球超低息環境下,即使發達國,包括美、日和法等均失去最高信貸評級,但債市投資者並沒放棄它們的債券。外電報道,全球債務自從2007年中至今(約六年半時間)大升了四成,至100萬億美元,原因是各國政府為了令經濟從衰退中復甦而大量舉債,加上發達國家不斷推出寬鬆措施,把利率遏至極低水平,公司因此而大量增加發債。\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國際結算銀行與彭博社的資料顯示,全球債務金額現已從2007年中的70億美元大幅增加了30萬億美元,或四成,至100億萬美元,而全球股票總市值則減少了3.86萬億美元,至53.8萬億美元。這個由國際結算銀行於最新季度報告公布的債務數字,其增長率幾乎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倍。

  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市場爆煲,隨後雷曼兄弟破產而引發了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各國中央銀行開始不斷遏抑利率上升,以刺激經濟增長,因而造成發債之風大盛。根據美銀美林全球債券市場指數顯示,各類型債券,由政府以至企業或按揭的息率,平均僅為2厘,遠低於2007年時期的逾4.8厘,高低差幅高達58%。國際結算銀行經濟師Andreas Schrimpf表示,隨?近年間政府借貸大幅擴張,政府(包括中央、州份和地方政府)已成為最大的發債者。國際結算銀行是由全球中央銀行所組成並透過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制定全球的資本準則。
World Wide Debt To GDP Ratio, China Become One of High Debt Country

政府企業債券均大升

  彭博社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資料顯示,可買賣的美國政府債務現行總額,已由2007年的4.5萬億美元大升至12萬億美元的新高,全球企業債券的銷售額在期內亦大升,發行總額已達逾21萬億美元。

  由於恐怕債台高築而令國際投資者敬而遠之,不少國家推行了經濟緊縮政策以削減開支和加稅,不惜為了恢復正常的財政秩序,而犧牲了經濟增長的機會。而在這以前,各國曾大舉發行債務,以擺脫經濟衰退。雖然發債金額不斷上升,但卻未令固定收益資產的投資需求減少。美銀美林的指數顯示,全球債券回報率(包括利率再投資在內)由2007年至今已達三成一。國庫券和機構性債券為投資者帶來了回報率兩成七,而企業債券的回報率則超過四成。

評級雖降債券仍受捧

  即使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和法國均失去了最高的信貸評級,但是,債券投資者並沒因此而放棄它們的債券。相反地,上述國家的國庫券孳息不升反跌,與從前被降級債券的表現大相逕庭。美國國庫券孳息率更在2012年跌至低見1.38厘的歷史新低。

  英國的信貸評級在去年二月遭穆迪投資由最高的Aaa級調低一級,至Aa1,但自從降級以來,10年期政府債券孳息共下跌了2.6厘,曾低見2.9厘。

歐元區出口通貨緊縮
希臘政府債占GDP 132%, 造成經濟長期低迷

雖然面對着這樣和那樣經濟問題的折磨,但是整體而言,歐元區依然是個巨大的出口基地,將各種各樣不同的産品銷售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德國擁有世界頂尖的汽車,法國擁有廣受歡迎的葡萄酒和農産品,義大利不但有食品,還是時尚的前沿。可是,歐洲現在真正的,最有重要意義的出口卻是一種對全球經濟破壞力巨大的東西——通貨緊縮。

  在很多歐洲國家,價格的下跌都已經開始發生。

  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價格下跌簡直是無法控制,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距離他們也只是咫尺之遙,哪怕法國和德國,恐怕也堅持不了太久。可是在這樣的局面下,歐洲央行的決定卻是袖手旁觀。等到他們將來某一天不得不採取行動,恐怕一切都太遲了。

  不過,過去二十年的歷史已經清楚地告訴了我們一件事,即,貨幣政策的變化是會從一個大陸波及到另一個大陸的。十年前,來自日本的廉價資金帶動了全球性的資産泡沫。中國的競爭力造成了全球範圍的價格下跌。量化寬鬆推動了新興市場和其他許多地方的資産價格上漲。

  現在,歐洲的通貨緊縮將要出口到全球了。它已經注定將要讓歐洲的債務危機進入下一個更嚴重的階段,而且也完全可能在其他地方造成一場新的債務危機。

  歐洲央行雖然選擇了無視,但這並不意味着通貨緊縮就不會成為歐洲的重大挑戰。看看一些簡單的數字,一切就昭然若揭。

  塞浦路斯的年通貨膨脹率目前是-1.6%,希臘是-1.4%。整個歐元區的價格年度上漲速度也不過只有0.8%,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來,與通貨緊縮根本就是一綫之隔。若是逐月比較,則情況更加觸目驚心。1月間,除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斯洛伐克之外,全部歐元區國家都出現了價格下跌的情況。義大利的價格更是一個月就下跌了2.1%。

  當然,單單看這一點本身,我們可能還不知道麻煩有多大。

  商品和原料變得更便宜,大多數消費者或許會覺得這是好事也不一定。在健康的經濟體內,這確實該理解為好事,但歐元區不同。具體说來,有兩個原因讓人不能不對現狀擔心。

  首先,歐元區的外圍國家債務水平原本就已經高得難以為繼了。通貨緊縮將會使得他們的問題變得更加難以解決——債務不會變化,但是他們可以用來還本付息的收入卻在持續減少。其次,所有這些國家為了獲得相對於德國的競爭力,還必須訴諸削減工資。在正常的情況下,降薪就已經足夠痛苦了,而在通貨緊縮之下,想要重回競爭游戲,你還必須更多更狠地降薪。當價格下跌發生在不該發生的時候,那所有的麻煩都會指數量級地放大。

  聽起來,這一切似乎也不是什麼新鮮觀點了。除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之外,其實几乎所有人都已經注意到了歐洲正在跌入價格下跌陷阱的這一事實。目前真正的麻煩,或者说真正該提出的問題是:歐元區的通貨緊縮螺旋將會對世界其他部分造成怎樣的影響?

  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架構之下,無論一個經濟體發生了什麼,其影響總會波及到其他的國家。如果影響的源頭是歐元區這樣的重量級選手,那麼其他地方所受到的衝擊顯然將是非常猛烈的——哪怕歐元區確實是在迅速縮減其産出,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單一經濟區。

  迄今為止,受到衝擊最明顯的,正是距離最近的英國。英國本身是個高通貨膨脹國家,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相當時間。英國央行的官方通貨膨脹目標是2%,但是價格上漲的速度往往會衝破他們設定的關口。可是今年,他們卻達成了自己的目標,而且現在甚至還到不了2%。1月間,英國價格下跌了0.1%,目前的年度通貨膨脹率只有1.9%。

  何以會如此?答案只能向英吉利海峽的對岸去尋找。英國是與歐元區連接最為緊密的大經濟體,而他們從歐元區進口了大量通貨緊縮,自然也就不值得吃驚。從歐洲的進口在英國國內生産總值當中佔據大約17%的比重。如果再計入其他間接來自歐洲的商品和服務,則這一比重還將進一步增加。當這些價格下跌時,整個經濟都會受到波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奇怪。

  不過,問題還不僅僅限於英國。事實上,美國的通貨膨脹也在日趨低迷。目前的通貨膨脹年率已經降低到只有1.6%。消費者價格1月間的漲幅只有0.1%,低於12月的0.2%。中國的通貨膨脹率2月間也降低到2%。

  在日本,央行拋出了大量的資金,試圖刺激經濟,但是到現在也只能將通貨膨脹率撐到1.3%,遠遠低於目標。必須指出的是,美國從歐洲進口的東西很少,而中國的歐洲進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兩國何以會受到明顯波及,背后的傳輸渠道還不是特別清楚。只是,這已經不足以改變一個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實,即通貨膨脹率在全球範圍內都在經歷戲劇性的下跌——震中就是歐元區。

  這些國家能夠從通貨緊縮當中得到好處嗎?很難,畢竟,有債務問題的不僅僅只限於歐元區外圍國家。

  英國是發達國家中債務負擔最沉重者之一,麥肯錫公司的一次研究發現,將企業債務、個人債務和政府債務合計起來,英國的債務已經超過了其國內生産總值的500%。英國已經採取了一些方法來削減政府債務,但是預算赤字規模依然可觀。

  如果通貨緊縮成了氣候,這些債務問題就將開始進入失控的螺旋,直至達到造成市場恐慌的水平。

  事實上,哪怕通貨緊縮的威脅沒有出現,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央行都已經在面對一個挑戰——如何讓自己的貨幣政策回歸常態。英國央行做出暗示,2007年以來的第一次加息預計將在2015年實行。美國聯儲則開始縮減他們的量化寬鬆計劃,一旦計劃完成,下一步自然就是加息了。

  不過,若是通貨膨脹率降低到零,甚至開始變成負數,他們顯然就很難繼續這樣的行動了。歐元區的危機目前還依然被限制在十七國單一貨幣區的範圍之內,但是如果他們將通貨緊縮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那就將是一場全球性的危機了。

2014 ~ 2019 中國極可能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大威脅(Herry S. Dent 認為中國將大衰退)
China Debt increase almost 80% from 2008

從1980年起,中國一直是成長最快的最大新興市場國家,現在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與出口國,也創造了金額驚人的貿易盈餘。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人口是美國的四倍,購買力(人均GDP)卻大約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實質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這是中國GDP總值大約仍然只有美國一半的原因。

但是中國有兩大問題,一是中國的負債遠超過1929年股市漲到創紀錄高峰時的美國,二是中國的人均GDP增加的速度不夠快,表示中國不會像美國從1920年代到1960年代那樣,晉身為已開發國家。而且中國仍然沒有建立足敷需要的民主政府或自由市場制度,無法提升到已開發國家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幾十年來,美國得到大量移民和嬰兒潮的強力協助,推動發展,中國卻幾乎毫無外來移民可言,而且50年來出生率一直都在下降。

如果中國在下一次全球金融海嘯中,經歷最嚴重的潰敗,到時候會有什麼後果?我認為中國會碰到最嚴重的挫敗,而且在政府極為強大的控制下,中國可能是最後一個潰敗的國家,但是如果中國帶頭最先崩潰呢?

政府投資和消費者儲蓄是中國房地產泡沫背後獨一無二的動力

你首先必須了解共產主義式資本主義制度的運作方式。中央政府希望創造快速成長,方法是靠著把資金注入地方政府,同時為地方政府的債務提供擔保,好讓地方政府可以借貸極多的貸款,融通本地的基礎建設計畫。地方政府自然有一群自己鍾愛的親信企業和開發商。

中國債務約當 GDP的277%
中國政府也壓低銀行的存放款利率,支持銀行業,鼓勵貸放和營建,但是這樣會造成民間部門產生非常像助長美國次貸危機的影子銀行系統。財富管理業者收取投資人的資金,放在以房地產與基礎建設計畫為擔保的基金中,得到比投資人從銀行所得到殖利率還高的孳息。

從2007年起,中國傳統銀行放款占GDP的比率開始下降,而且從2012年起,幾乎就沒有成長,影子銀行的放款卻飛躍增加,在短短兩年內,就提高到占GDP的60%。銀行業與影子銀行的放款總額已經高達GDP的1.8倍,而且還在迅速成長。對新興市場國家而言,這種比率極高,也高過所得較高和信用較好的大多數已開發國家。

我估計中國的債務總額至少是GDP的2.77倍,而且這種比率還在繼續提高。圖10-12就是債務總額的明細。

這樣我們就得到最少2.77倍、最高可能高達四倍的數字,相形之下,巴西的倍數只有1.52倍,印度只有1.3倍,俄羅斯則低到只有0.78倍。新興市場國家的家庭、企業與金融機構信用沒有已開發國家那麼好,因此凡是超過1.5倍的負債總額應該都相當危險,對新興市場國家而言,是破錶的債務,而且再度顯示中國政府多麼積極地利用過度建設來推動經濟成長。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國會不提高債限、美政府停擺,美股大跌,是機會還是風險? ( Congress does not raise the debt limit, the U.S. government faced the shut-down, U.S. stocks fell, is it an opportunity or a risk? )

美政府停擺一個月 美股將重挫20%至30%

美債上限影響美國,靠債來經濟成長?
投資人注意!美國政府關門,將威脅你的荷包!美國國會僵局持續,已經進入第二週,國會立場仍未見軟化,但已經開始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美股評論專家李洛茲( Barry Ritholtz )警告,若美國政府關閉超過一個月,將導致美股下挫20%至30%。

美國國會預算僵局進入第二週,國會仍然卡關,抬不出解決方案。週一(7日)美股期貨低氣壓籠罩,紛紛走低。

美股評論專家李洛茲警告,若僵局持續3至4周,將對美國今年GDP造成嚴重衝擊,消費者信心重挫,對企業的盈利也會有極大影響。李洛茲指出,目前美國企業普遍盈利仍然處於高點,如果國會僵局影響了企業盈利,預估美股也將重挫20%至30%,影響可能長達一個月,甚至更久。

李洛茲指出,美國國會需要在本(10)月17日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債務違約。若債務違約,就表示美國將不能再借款,屆時美國將只剩約300億美元用來支付國家帳單。美國財政部長盧傑克( Jack Lew )警告,國會不提高債限的後果將相當嚴重,根本就是在「玩火」。

目前,多數投資人都認為美國不會出現債務違約狀況,且就算國會真的無法調高舉債上限,美國也不會放任債務出現技術性違約。

李洛茲表示,國會怎樣爭來爭去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投資人只關注債限危機是否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解決。

舉債上限若不增 美經濟恐衰退

美國未來需要靠減少進口增加出口來成長,否則是有債限危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財經網(CNN Money)報導,比起美國政府關門的預算僵局,經濟學家其實更擔心,一旦國會後續無法提高舉債上限,無可避免將會把美國經濟帶進衰退,造成更深遠的長期衝擊與損害。

CNN Money調查二十二位經濟學家,約半數認為,如果美國國會無法在本月財政部現金用罄前提高國家債限,將無法避免走上衰退。幾位經濟學家則表示,可能會衰退,端視國會在超過最後期限多久時間才會行動。

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CF)經濟競爭力中心主任史耐斯(Sean Snaith)表示,金融市場在高度不確定性下,短期內勢必受到衝擊,但支出削減將會造成更長期的損害,「旨在消除赤字的一次性財政震盪療法,將會削減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五%,造成嚴重的衰退」。

美國財政部上週四的報告拉響警鈴,表示無法提高債限將對經濟造成「災難性後果」,引發比二○○八年金融危機更深的衰退,並伴隨金融市場的崩盤。

CNN Money調查的經濟學家皆認為,不提高債限帶來的威脅,遠比聯邦政府十月一日起的關門更為嚴重,沒人認為單單政府關門就會造成美國經濟衰退。

一旦債限無法提高,經濟學家的擔憂,包括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對美元與美國公債信心喪失、政府大砍支出與債務違約。底特律阿默普萊斯金融公司(Ameriprise Financial Inc.)資深經濟學家普萊斯表示,「沒人能確切知道違約事件出現後情況會如何,我們唯一確定的是會很糟」。

即使不預測會衰退的經濟學家也表示,不提高債限是個很壞的主意。Cohn Reznick會計師事務所經濟研究部門主任歐奇夫表示,只錯過提高債限的最後期限,並不會馬上觸發衰退,但拖得愈久,風險將迅速上升。

部分經濟學家相信,如果國會未能提高債限,美國行政部門將會獨自行動,這雖導致憲政危機,卻能避免金融危機。

宏利資產管理(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錢倪表示,他預期歐巴馬總統將會找到一個充分可行的憲政理由以忽略債限,並能繼續償還聯邦債務而無意外。

由 2012 GDP看美國GDP結構 

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2012年第四季成長年率初值,經過季節性因素修正後為負0.1%,低於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的平均預估值成長1.1%,前一季,美國第三季GDP成長率為3.1%。
美國GDP的70%是消費產生的、政府支出占20.6%

從數據來看,第四季GDP出現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庫存下降1.27%、政府支出下降6.6%、出口則是下滑5.7%。

個人消費支出(PCE)成長年率為2.2%,在前一年基期較高的情況下,比第三季的數據1.6%還高,民間消費支出大約佔美國GDP的70%,所以美國民間消費這個主軸暫時是沒問題的。

企業投資項目在房地產大幅復甦的情況下,竟然還是負成長,主要原因在於民間企業庫存增加金額只有US$200億,遠低於第三季的US$603億,民間企業的整體數據被拉下來,加上2012年十月底Sandy超級颶風襲擊美國東岸,而且美國財政懸崖問題在當下並未獲得解決,這些因素干預了企業投資決策,企業主會傾向等政治和政策方向確立後,才考慮增加庫存或新的投資,在美國民間消費成長穩定的情況下,而且耐久財消費成長驚人(工作穩定才會考慮更換耐久財,否則會繼續使用舊的工具,加減使用),最慢第二季,美國企業就會繼續擴大庫存生產,到時民間投資會在繼續維持正成長。
美國確實在經濟成長,政府支出減少影響什麼?

個人所得持續成長,所以民間消費仍然會繼續成長,有消費就會繼續帶來就業機會,美國國內購買力和國內終端銷售產值(GDP扣除民間庫存投資)情況也是成長的,意味著美國的整體經濟動能才自於美國本身,可以減少國際經濟干預的負面作用。

衰退幅度最大的事是國防支出,下滑22.2%,造成第四季政府支出下降了6.6%,而第三季為上升3.9%,一來一往就是10.5%的落差,不過國防支出是一次性的衰退,後續應當不會再出現,所以不考慮美國增稅的後續影響的話,美國2012年第四季的GDP數據整體來看是相對樂觀的。

美國GDP的70%是消費產生的,而中國GDP中消費占35%

中國GDP有36%是靠政府投資建設,政府歲出只占GDP 13%遠低於台灣
我們具體來看看美國的GDP。美國GDP的70%是消費產生的,就是說,正常的吃喝玩樂拉擡了美國的GDP。那你知不知道中國GDP中消費占了多少?是35%左右,也就是我們GDP組成中消費所占的比例是美國的一半。GDP或者說財富是怎麽創造的?就你個人而言是通過你的辛勞創造的,炒股票、炒房子、工作、打工……就是這麽創造的。對國家來說,財富是怎麽創造的?一個是政府做投資,一個就是消費。我買東西,買多了以後就拉動生產。生產的東西多了,國家就更富裕了,所以消費也是創造財富的方法。那麽我們國家的財富、我們國家的GDP有接近50%是靠固定資產投資創造的,而美國的這個數字還不到我們的一半。
2009後,台灣GDP成長竟是靠內需消費、房地產及政府支出,而中央政府支出有近83%是人事經常性支出很不健康

  什麽叫固定資產投資?就是各位所看到的高速公路、高架路、橋梁和各種高樓大廈。這些加在一起,創造了幾乎高達50%的GDP。也就是說,我們這麽多年的經濟發展,歷來不靠我們老百姓買東西,而是依靠什麽?依靠各地政府拉擡GDP的方式創造。怎麽拉擡?很簡單,造條高速公路就可以拉擡。比如一個城市,如果高架公路建完了怎麽辦?拆掉往地下去建,反正政府做很多項投資,不管怎麽重復都無所謂。我們GDP就是這麽創造出來的,就是政府投資創造出接近國家一半的財富,而美國在這上面的比例是我們一半,在25%左右。這個問題很清楚,就是消費所占的比重太低,因此這是一種不健康的GDP成長。你們再想想我們這麽多的工廠,生產出這麽多的產品,而我們的消費只有別人的一半,消費不了,那怎麽辦呢?就給別人去消費,給外國人消費。

    中國、美國 GDP 比台灣 GDP 結構好,台灣 GDP 有一大塊是靠政府花錢在公務員人事、退休、福利等經常性支出上,中國投資經濟建設拉攏台商、外資投資占 GDP 36%,而台灣是花在政府人事、退休、福利等經常性支出上,而增加之債務是給全民給年輕人又抽到最低稅收,那來什麼『公平正義』?難怪,韓國總統李明博要砍掉60%中央政府單位,因為政府單位政府人事、退休經常性支出產生之稅收、GDP及經濟貢獻是最少;

羅傑斯:政府狂印鈔 榮景黃粱一夢 3年內將爆更大災難!
美股大跌是機會?

知名投資人羅傑斯 (Jim Rogers) 週三 (2 日) 晚間再度發出嚴峻警告,要股市投資人「小心」。因為市場上充斥央行注入的廉價流動性,正激勵歡騰行情;但各國政府負債卻達空前規模。一旦樂觀週期結束,將出現比之前更慘烈的跌勢。

羅傑斯自新加坡接受《 CNBC 》電話訪問時指出,美國股市可能會有不錯的漲勢,但這並非建購在現實之上。他強烈提醒投資人,別忘了現在身處的是「黃粱一夢」,千萬要小心。因為一旦人們開始歡唱「我曾到過這樣的天堂」,就是他知道該離場的時候了。羅傑斯警告,美國股市勢必將遭遇破壞性強大的問題,只是時間早或晚。而這要歸咎於美國聯準會 (Fed) 的量化寬鬆 (QE) 措施,以及全球多國偏好採取的類似貨幣刺激措施。
由 BDI 指數看全球正在復甦

羅傑斯指出,首先,放眼美國歷史,通常市場及經濟都是每 4-6 年就會出現一次走下波。這意味下次就是在接下來 1、2 年,最多不超過 3 年,美國將再度遭遇麻煩,無論造成的原因是什麼。

羅傑斯舉例,之前 2 次走下波分別在 2001 與 2002 年,以及 2007 年及 2009 年,而後者嚴重許多。他警告,因此下一次走下波還會再更嚴重,「因為債務水準如此如此遠遠高出許多。每個國家都正同時繼續增加負債。」羅傑斯指出,這是歷史上首度出現全球所有主要國家都在印鈔票,意味全球漂浮在一大片人為的流動性海洋上。而這個人為海洋某天將會消失,到了那時候,災難將會更嚴重。他重申,這天一定會發生,只是不知道何時。

即便如此,羅傑斯也不認為現在必須急著賣股出場,原因是這些人為流動性仍在。他自己現在雖沒買進美國股票,但也沒放空;因為他擔心,這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大泡沬,所以他現在只是按兵不動觀望。

至於對羅傑斯而言,什麼會是賣股訊號?他表示,若市場在接下來 6-8 個月內翻漲一倍,一如之前完成的功績,那麼他就必須開始思考賣空。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