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台灣怎會成為勞工薪資成長倒數之國家? ( why is Taiwan salary level flat a long time without growth ? )

經建會對於台灣勞工怎會薪資停滯之說法

先拿民國81年至88年(1992~1999)的數字來看,該8年期間,名目經常性薪資的成長率平均是5.2%,實質成長率平均為2.5%;至於平均薪資方面,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8年平均為5.4%,實質成長率平均值則為2.7%。到了民國89年至96年(2000~2007),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平均值降為1.2%,實質成長率平均值亦降為0.3%;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平均值降為1.1%,實質成長率平均值同時降為0.2%。由以上的數字可以看出,台灣的薪資水準遲滯不前,並不是一短期現象,而是一長期趨勢。

到了民國97年至100年(2008~2011),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平均值續降為0.4%,實質成長率平均值亦續降為負0.9%;,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平均值為1.9%,實質成長率平均值則是降為負0.4%。

如果用薪資增減金額來看,81年至88年,名目經常性薪資8年增加新台幣11,029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增加6,291元;名目平均薪資增加13,961元,實質平均薪資增加8,210元。到了89年至96年,8年期間名目經常性薪資之增加滑落到3,267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增加則滑落至848元;名目平均薪資增加亦是減為3,572元,實質平均薪資增加更是減為592元。最近4年(97年至100年)名目經常性薪資之增加只有539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則是縮減1,225元,名目平均薪資增加1,335元,實質平均薪資則縮減865元。以上數據,亦可看出,台灣的薪資水準不振,實是長期趨勢。

薪資成長遲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亞洲國家薪資都成長, 只有台灣不行, 而且, FDI 超低亞洲排名比菲、馬、泰、越還低

台灣薪資成長遲帶不前成為一長期趨勢,其原因可說是錯綜複雜,不只一樁。一般人的認知,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不好-當然,景氣不好,企業主怎麼可能調薪!就像計程車駕駛常說的:景氣不好,大家都下來開計程車;上、下班時段一過,滿街都是空計程車跑來跑去。

如就經濟成長率來看,民國81~88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為6.1%,89~96年平圴為4.4%,97~100年為3.4%,其走勢和平均薪資、經常性薪資可說是一致的。
薪資成長和經濟成長還有一個相當顯著的相關性,那就是:台灣經濟下挫時,薪資成長跟著下滑,等到景氣回復時,薪資回升的速度卻相對緩慢。例如民國89年台灣經濟成長率5.8%,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為2.49%,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2.68%。到了90年(2001年)經濟成長率驟降為負1.7%,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隨之降為0.24%,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亦降為1.58%;而在91年,雖然經濟成長率回到5.3%,但是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進一步跌至負1.02%,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亦進一步跌至0.75%,直至民國96年,二者都未能回到89年的水準。

貿易條件惡化夾殺薪資成長空間

所謂貿易條件係指出口價格對進口價格的相對關係,表示一單位出口貨品能換取進口貨品的單位數,當一單位出口貨品可換取的進口貨品增加,代表貿易條件改善;反之,代表貿易條件惡化。台灣是一個天然資源缺乏卻又是以出口貨品帶動經濟成長的經濟體,過去長期間,一方面遭遇進口包括原油在內的原物料價格上漲,另方面在全球化架構下,自1990年代以來新興成長中經濟體快速發展,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台灣出口貨品價格受到抑制,在左右夾殺之下,薪資自然難以成長。

就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而言,81~88年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為1.0%(若不計88年,則平均值達2.4%);到了89~96年,該平均值降為0.2%;97~100年,該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值降為負1.7%。另看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81~88年該指數年增率平均僅1.3%;到了89~96年,平均值上升至4.7%;97~100年該平均值仍達3.5%的水準。另外單就國際原油價格來看,布蘭特原油在81~88年的平均價格僅每桶17.4美元,至89~96年平均價格升至每桶42.1美元,到了97~100年平均價格更高達每桶87.4美元。從出口貨品年增率下挫及進口貨品價格年增率上升的走勢,我們可以知道台灣的貿易條件惡化,而就在這長期的趨勢中,台灣的勞動薪資遭到往下修正的壓力。

產業大量外移、產業結構改變,造成薪資提升乏力

產業外移、產業結構改變,對薪資成長的衝擊可說是最直接的。政府於民國79年開放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至89年5月,累計核准赴中國大陸投資金額153億美元;至97年5月,累計核准金額達到690億美元,8年間增加了5.3倍。就在這8年間,台灣廠商所接外銷訂單交由海外生產(以中國大陸為主)的比重由12.2%上升至46.1%;尤其是資訊通信產品,海外生產比重從23.0%跳升至84.3%。就在產業大量外移的過程中,公司關門家數直線上升。在81年至88年間,台灣公司關門家數平均每年是21,989家,而在89~96年間,平均每年關門家數高達37,806家,增幅達73%。

相對於公司關門的是公司新設,81至88年間,平均每年新設公司家數是47,280家;至89~96年,平均每年新設公司減至39,027家,減幅達17%。就在公司關門增加、工作機會流失,以及設公司減少、新增工作機會不足的一推一拉之下,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成長的動能自然是不見了。在產業外移的過程中,台灣的產業結構跟著發生重大改變,產業集中度提高、產業結構往中游和上游發展、產業往資本密集領域遷徙,種種產業結構失衡的現象使得勞動需求減少,影響基層勞動力薪資水準的成長。

政府政策亦可能造成薪資成長緩慢

依據某些學者的看法,政府若干造成企業僱用勞工成本增加的政策,也可能影響薪資成長。例如民國84年實施全民健保、94年實施勞退新制,皆會增加僱主負擔員工的成本,企業在因應策略上可能會預留非薪資空間,衝擊薪資難以大幅度成長。
另外,在教育政策上造成大學擴充過快、過量,社會上中、低階層人力短缺、高階人力過剩,產業人力供需結構失衡,也是影響薪資成長的重要因素。

推升薪資成長

振興經濟是推動薪資成長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這是一項中、長期要持續推動的工作,而其主要的策略方向包括:
  1. 扶植新興產業發展,吸引僑外投資與台商回台投資,厚植整體產業發展能量。
  2. 調整產業結構,促使產業往多元化發展,並使上游與下游產業、科技與傳統產業、工業與服務業等均衡發展。
  3. 促使產業升級,強調研發創新、高附加價值生產、自有品牌等整合發展,提升經濟活動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4. 減少對進口能源與大宗原物料的依賴,包括推動節能減碳、新能源的發展與應用、農業結構的調整等,降低國際物價上漲對台灣生產成本的衝擊。
  5. 縮短人力在學訓考用之間產生的落差,促使產業界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充足人力,勞動力則可以找到適當的工作。
ECFA無路用 我41年來FDI首見赤字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十四日公布年度統計手冊顯示,二○一一年台灣外國直接投資(FDI)出現四十一年來首見的赤字十九.六二億美元;去年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上路不僅沒有替台灣帶來預期的外商投資效應,同時台灣商品出口金額反而落後於日、韓等主要競爭對手。

根據二○一二年UNCTAD統計手冊,台灣FDI自馬總統上任後逐年遞減,從二○○八年的五十四.三二億美元,二○○九年近乎腰斬至二十八.○五億美元,二○一○年繼續縮減至二十四.九二億美元。

ECFA未帶來磁吸效應

去年ECFA正式上路,台灣FDI卻不增反減,出現一九七○年以來首見的負十九.六二億美元,意謂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金額比「匯出」金額還少,ECFA並沒有帶來馬政府宣稱的西進中國市場跳板的外資磁吸效應。

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十一月下旬的說明,去年台灣出現FDI負值,主因為幾件外商大規模金額匯出,如私募基金凱雷投資有線電視獲利了結、英屬維京群島商荷邁特轉讓萬寶開發、美國AIG保險出售台灣據點、美商大都會公司轉讓中國信託金控等,匯出金額高達五十五億美元。不過,馬總統上任前兩年,台灣FDI均超過七十億美元,二○○六年達七十四.二四億美元,二○○七年更創新高、高達七十七.六九億美元。

FDI 連北韓都贏不了

相較於東亞鄰國,去年台灣FDI輸給主要競爭對手,南韓FDI四十六.六一億美元、香港八三一.五六億美元、新加坡六四○.○三億美元,連北韓都有○.五五億美元。

除了台灣之外,去年FDI負值的國家,包括日本的負十七.五八億美元,以及葉門、蘇利南、安哥拉、埃及、瑞士、卡達、巴布亞紐幾內亞與荷屬聖馬丁(Sint Maarten)等,台灣負十九.六二億美元排名全球倒數第二,僅次於安哥拉的負五十五.八六億美元。

另外,台灣去年商品出口三○八二.五七億美元,也不如日本的八二二五.六四億美元、南韓的五五六六.○二億美元、香港的四二八七.三二億美元或新加坡的四○九五.○三億美元,在亞洲四小龍中又是敬陪末座。UNCTAD定義的FDI三大內涵,包括:外資企業股權併購投資( equity capital )、在投資國獲得利潤的再投資收入(reinvested earnings),以及企業內資金貸款(intra-company loans)。

由 FDI 實質投資金額分析

  臺經濟主管部門澄清:2011年台灣FDI仍呈正增長;昨天,有媒體報道稱,台灣2011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出現4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臺當局“經濟部”今天表示,如扣除4大外資股權轉讓,去年台灣吸引FDI金額仍凈流入31.7億美元。據台灣“中央社”報道,臺“經濟部”表示,媒體報道引用的聯合國資料,實際來源於台灣“中央銀行”境內外收支賬本數據,而當外商投資匯入總金額低於總匯出金額時,FDI就會呈現為負值。

  臺”經濟部“稱,2011年島內有4大規模因外商轉讓股權而匯出款項的事件,它們是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凱雷集團轉讓大富媒體公司、美商AIG將南山人壽出售潤成公司、國泰集團轉讓佳誼實業、美商大都會公司轉讓中信金控。上述4大轉讓事件合計匯出資金約為55億美元,若剔除這部分資金,台灣2011年仍吸引FDI凈值31.7億美元。報道稱,臺”經濟部“指出,今年1至10月,外商在臺投資實際金額為94.44億美元,預計全年將達100億美元。也就是說,我們用 2011 經濟部最樂觀之FDI金額仍凈流入31.7億美元與新加坡 640億美元,怎麼也比不過?台灣仍是全世界外資直接投資金額非常少的國家。

   台灣經濟以投資率、就業率其實是亞洲很衰敗國家,客觀比較:

台灣 ( 2011)
  • 人口:2300萬
  • 外資直接投資金額:31.7億美元
  • 失業率:4.6% ~ 4.7%
  • 勞工外地工作:約 300萬
  • 輸入運用之外勞:約 25萬
  • GNP Per people:約 19888美元
  • 台灣2012 FDI 55.5 億美元 ( 經濟部投審會資料 ),約占 GDP 1.19%,證明馬政府領導之台灣公務員能力是亞洲倒數的,就如李明博說的許多政府組織是沒作用,馬政府領導之政府組織及政府經常性支出太多無用單位;
新加坡 ( 2011)
  • 人口:250萬
  • 外資直接投資金額:640億美元
  • 失業率:2.0% ~ 2.1%
  • 勞工外地工作:約 3萬
  • 輸入運用之外勞及移民:約 300萬,新加坡還要增加 170萬
  • GNP Per people:約 49370美元
  • 2012 FDI ( 外國直接投資金額 ) : 793 億美元, 占 GDP 29.7%,證明新加坡公務員能力是台灣二十倍以上,新加坡很清礎 FDI 及民間投資率才是公務員經濟能力表現; 
香港 ( 2011)
  • 人口:706萬
  • 外資直接投資金額:901億美元
  • 失業率:2.0% ~ 2.1%
  • 勞工外地工作:TBD
  • 輸入運用之外勞及移民:TBD
  • GNP Per people:約 34049美元
台灣政府普遍不為投資率努力確實是常態,普遍不為就業率努力確實也是常態,造成台灣工作機會減少,逼著大幅勞工在大陸、東南亞工作,由台商得知之訊息約 300 萬白領勞工在國外工作,其中有一半是國外國內兩邊飛,台灣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白領勞工輸出國。


很明顯勞工薪資與下列相關:
  • 外資直接投資金額:新加坡、香港都遠高於台灣,GNP 也是遠比台灣高;FDI 越高勞工薪資提升會越高,因為,外商都給較高之薪資;若以十年 FDI 累計,台灣差新加坡約 2500億美元外商投資,將近7.5兆的外商投資,台灣薪資怎可能贏新加坡呢?經濟部投審會整批公務員都要更換,換成勞工經理人應該遠勝於公務員,十年 FDI 累計遠低於新加坡、香港、東南亞許多國家,而且是產業外移金額最大之國家,造成賦稅率低、勞工薪資停滯;( 這項應該記入整體公務員及官員薪資調升調降之指標 )
  • 民間投資率要高,勞工薪資才能提升;以整體稅率看,台灣在亞洲投資競爭力也不強;也建議政府應該辦『民間投資照顧勞工獎』鼓勵有錢人投資養台灣勞工一起為台灣未來努力;
  • 產業結構:台灣好像不歡迎外商,產業升級也緩慢,經濟部及投審會是關鍵?筆者也聽過許多外商報怨經濟部投審會根本拖延它們來台投資申請案,真正問題是公務員未將薪資及退休俸與經濟成長率、投資率連結,造成公務員只在乎自已福利。
  • 就業率:新加坡就業率最高,雖沒有像韓國一樣之科技及品牌,GNP 也是遠比韓國高,就業率高之新加坡其綜所稅、營業稅就會台灣收的多;台灣就業率低,相對綜所稅、營業稅也就少,賦稅率 ( 總稅收/GDP )也就低,台灣是亞洲賦稅率最低國家,也就是說,台灣產業外移嚴重、勞工輸出嚴重、就業率低、投資率,四大稅收都減少,賦稅率、薪資當然低。( 這項應該記入整體公務員及官員薪資調升調降之指標 )
  • 政府獎勵創業投資:新加坡獎勵創業投資項目比台灣多;
  • 整體公務員及官員薪資調升調降之指標:應包括就業率、失業率、外資直接投資金額、民間投資金額、GDP成長率、政府歲出給勞工福利之比重、國債/GDP比率,總統、官員及公務員未達 KPI 標準應大幅減薪,才不會讓民酯民膏白白浪費在沒有的政府部門上,該鏟除之政府部門就該殺掉,像李明博大力砍除3/5政府單位,韓國才能成為全球成長率最高之出口大國,政府稅收才能大幅增加,總統及官員才會真正為經濟努力,而不是演『拼經濟』秀。
  • 『政府人事及退休福利等經常性支出成長太快』會導致『賦稅/GDP比率』越低、國家財政加速惡化、增稅、漲水、漲糖,台灣會導致『賦稅/GDP比率』只有12.6%,其中一主因就是『政府人事及退休福利等經常性支出』占 GDP 比重太高但稅太低例如 政府退休18%支出計入政府支出也成為GDP一部份,但這部份綜所稅稅率是很低的;造成政府刺激企業及外資投資率不足,由台灣 "FDI/GDP" 更明顯看出投資率不足與政府經常性支出占歲出比重過高有關,因此,勞工薪資成長倒數之另一重要主因是馬政府領導之台灣公務員爭取FDI能力是亞洲倒數的
  • 許多政府組織根本不是人民需要之服務功能,既不能幫助調升投資率、也無法增進食安及地下管線安全,而且,許多政府組織都是用來消耗人民繳的稅收及盯人民繳稅、罰款的,該刪除許多無用的政府組織。
更糟是政府不重視勞工退休福利,美國將稅收之 15% 支出補助失業勞工,而台灣政府歲出內僅由低於3%約695億用於勞保費補助及勞保基金,台灣政府25年內調漲軍公教退休俸累計 246%,而勞工勞保退休給付不僅政府歲出未增加給勞工,還將勞工退休年齡由55歲延至65歲,台灣政府嚴重苛待勞工狀況是非常世界上少有的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全球PC出貨創5年來首見旺季萎縮 - 分析 ( Why does PC market drop ? )

Q4全球PC出貨創5年來首見旺季萎縮 惠普擴大超越聯想
Asus Tablet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DC 周四 (10 日) 發布初步統計,去 (2012) 年第四季全球個人電腦 (PC) 出貨量較一年前下滑 6.4%,但市場龍頭惠普 (HP)(Hewlett-Packard)(HPQ-US) 與排名第二的聯想 (Lenovo)(0992-HK) 相較,市占領先幅度則較前季擴大。

IDC 最新調查顯示,上季全球 PC 出貨量由前年第四季的 9591 萬台減至 8978 萬台,減幅大於原本預期的 4.4%,且創 5 年多來首度年終旺季銷量下跌。顯示微軟 (Microsoft)(MSFT-US) 去年 10 月底推出的新作業系統 Windows 8,未能刺激買氣,消費者寧願購買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

其中惠普上季 PC 出貨量較一年前減少 0.6% 至 1500 萬台,但全球市占反由去年第三季的 15.8% 增長至 16.7%。反觀聯想,上季全球出貨量雖較一年前增加 8.2% 至 1410 萬台,但市占卻僅由前季的 15.6% 略升至 15.7%。

排名第三的戴爾 (Dell)(DELL-US),上季全球出貨量竟較一年前銳減 20.8% 至 948 萬台,所幸市占僅由前季的 10.7% 略跌至 10.6%。台灣兩 PC 大廠宏碁 (Acer)(2353-TW) 與華碩 (Asus)(2357-TW) 分居第四及第五名位置。其中宏碁上季出貨量較一年前銳減 28.2% 至 695 萬台,跌幅居冠;全球市占由第三季的 9.4% 降至 7.8%。反觀華碩,上季出貨量較一年前增長 8.2% 至 665 萬台,增幅居冠;市占由 7.2% 上升至 7.4%。

IDC 分析師 Jay Chou 指出,雖然去年第三季 PC 市場焦點放在清理 Windows 7 庫存,但第四季初步調查顯示,這並未明顯帶動 Windows 8 銷售。PC 產品生態圈並未適當全方位開拓最新 Wintel 平台的優勢。

機構預測Windows電腦份額今年將下滑至65%

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近日預測稱,受蘋果iPad以及Android平板電腦的衝擊,今年Windows個人電腦市場份額將由72%下滑至65%。

  Canalys稱,Windows電腦的出貨量將減少5%。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筆記本產品銷量不佳,以及Windows 8係統的推廣不力預期的影響。Canalys指出,臺式機、上網本與平板電腦的總出貨量在2012年第四季度減少了約10%。

  Canalys表示,從2014年到2016年,個人電腦行業中的產品將趨向採用混合外形。成熟與高增長市場上的消費者對帶有觸摸屏的新PC設計越來越感興趣。Canalys還預計,2012年到2016年間,平板電腦市場將以年均37%的增速增長。出貨量將達3.89億臺,佔整個個人電腦市場59%的份額。

  此種增長將由蘋果iPad、iPad mini、低成本的靠內容補貼的Android產品、以及微軟Surface Pro等基于Windows係統的混合PC產品推動。Canalys認為,混合外形將為平板電腦帶來附加值,更大程度地增加其工具能力,並會促使消費者從筆記本轉移至平板電腦。

  “從收發郵件,上網等用途看,Wintel電腦會將不再成為人們的第一選擇。Windows 8係統的發布沒有振興2012年的市場,料在2013年也不會有積極效應。這款產品與此前版本區別過大,大多數消費者會因需要重新學習而選擇拒絕它,”Canalys的分析師稱。

PC為何賣不出去?

我終於明白平板電腦為何如此暢銷了。我在年底假期間送出了一台平板電腦,但也收到了一台平板電腦,從那時起,這台平板電腦就一直與我形影不離了。然而,我最後發現自己仍然在PC上花費最多時間,也完成了最多的事情,而平板電腦充其量只能做為一種補充的角色。
在為兩台平板電腦以及PC進行設定時,我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觸控螢幕,而且也對 Window 8 感到傷腦筋。我大概花了比平常更多三、四倍的時間,才能在小尺寸的平板電腦觸控螢幕上輸入文字,而且還錯字連篇,有時甚至還必須重複好幾次觸壓平板上的命令鍵才行。此外,我也沒法在PC上的 Window 8 上找到任何熟悉的選項,所以我的 PC 執行效率也不高。因此,對於IDC發佈全球PC在第四季的銷售量下滑,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

根據IDC的研究報告,2012年第四季的全球PC出貨量約8,980萬台,較2012年同期下滑6.4%,比原先預估下滑4.4%的數字表現更差。分析師歸納出貨量下滑的部份原因在於消費者期待市場上推出更新且功能更酷的電腦。但我並不認同這個看法──我在去年12月買的PC已經搭載了更大的螢幕、更時尚的外觀,重量也變得更輕巧了,但其價格約相當於一台 iPad mini 。而且在為其進行安裝與客製化過程中,它複雜地幾乎讓我放棄了。

IDC的分析報告還指出:

「儘管 Windows 8 作業系統在本季推出,象徵著PC產業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力並未快速提振日益下滑的PC需求;此外,面對競爭的設備以及持續的經濟衰退,PC市場持續退居二線。因此,2012年第四季也出現了過去五年來在年底假期的銷售旺季首次見到衰退的情形。」

「PC市場從2012年以來面對接二連三的挑戰,導致第四季業績低迷的結果,並未讓人感到太過於驚訝。IDC先前即已預測到2012年下半年可能出現的窘境。包括消費者以及PC供應商與經銷通路的關注焦點也不斷地被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持續成長的需求轉移。此外,對於在Windows PC上使用觸控或是在平板電腦上使用觸控的問題,也減緩了對於PC採購的商用支出。」

「雖然第三季的重點在於出清 Windows 7 的庫存,但初步研究顯示這並未明顯提升第四季的 Windows 8 設備銷售,」IDC資深研究分析師表示。此外,「供應商均致力於推動以觸控為中心的PC,而忽略了其它可能帶來更穩定、可靠且高效用戶體驗的更多功能特色。因此,當 Windows 8 發展得更成熟,加上其它相應變數如 Ultrabook 的價格下滑時,我們預期在2013年可望看到PC市場需求重現。」

我認為選擇PC或是平板電腦,並不一定是一種非此即彼的決定。透過定價策略就能讓消費者擁有兩種裝置。平板電腦在很多方面仍然比不上PC的作業效率。我就是一些在去年買了PC後打算再買平板電腦的消費族群。但平板電腦用戶多半將它用於娛樂與行動通訊應用。因此還有一大群的PC用戶,他們並不想要買一台看起來或使用起來像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的PC。

我認為,PC/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市場正著眼於尚未準備好要買哪一種裝置的跨界融合用戶。但即使 Windows 8 變得再怎麼簡單易用,我也不想要一款以觸控為中心的PC。我瞭解 Windows 打算成為智慧型手機、平板與PC的單一平台,但它不能只顧著迎合觸控功能的發展趨勢。如果PC市場將希望寄託於使 Windows 8 市場成熟來刺激PC銷售,那麼就像IDC說的,它在2013年仍面對著更具挑戰性的市場。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2008 ~ 2013 亞洲區域性競爭新局面:投資優惠「吸金」 ( Asia new competitive situation on the benefit for investor relative to new venture )

促創業與天使投資人灑錢 馬來西亞祭退稅優惠「吸金」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創業投資退稅

馬來西亞政府為鼓勵創業及幫助初創公司能夠取得更多發展資金,從而推行多項刺激政策,但政策實施非短期能見效。包括近期大馬政府推出的「退稅」政策立意良好,但專家指由於資金排擠效應等因素,政策要收到廣泛迴響恐需數年的時間。

目前馬來西亞國內初創公司,多向鄰近的新加坡募集初期營運資本。

《華爾街郵報》報導,大馬政府在去年 9 月即推出個人在兩年內投資新創公司比例達三成以上者,可享有退稅優惠。近期大馬政府也成立一機構,為一些出資給小型初創企業的天使投資人,提供專業輔導與協助。

馬來西亞負責投資國內初創公司的公營機構 Cradle Fund Sdn. Bhd.,目前手上僅管理 1.5 億馬幣(約 5 千萬美元)的資金。

儘管專家認為不會這麼快收到成效,但據外電報導,馬來西亞政府提供的退稅優惠,在吸引國內民間投資方面確實已出現一些成效。舉例來說,一家位於吉隆坡的資料傳輸暨寬頻服務上市公司負責人 Wei Chuan Beng 表示,他過去就以個人名義投資初創公司 700 萬馬幣,而退稅優惠實施之後,他更打算加碼投資國內初創公司。

一家專營網路汽車仲介的 Auto Discounts 創辦人 Teoh Yew Jin 指出,國內銀行一向不願放款給網路科技公司,於是 2010 年公司草創初期,他向公營的 Cradle Fund 申請注資 50 萬馬幣,以召募更多的員工並擴展業務。當時,在馬來西亞創業維艱,沒有擔保品,銀行是不願貸款給 Auto Discounts 這般網路公司,再者,他經營的網站價值亦難以衡量。所幸 2011 年該公司取得一家零售集團的青睞投資剩下五成所需資金,而在去年九月被成功整併到 iCar Asia 這家在澳洲上市的公司。

The Cradle Fund 機構執行總監 Nazrin Hassan 在接受《華爾街郵報》訪問時指出,退稅優惠並非支持初創企業的萬靈丹,但這樣的政策確實能奠定國內初創企業健全發展的風氣。另外,為了促進國內投資初創公司的金額成長,Cradle Fund 在 12 月成立「馬來西亞天使投資人聯誼會」,負責召募登記及訓練有興趣投資初創公司的個體戶。

過去幾年,馬來西亞國內創業風氣不如歐美興盛,國內新公司成立家數成長速度要達到如英美國家的水準,仍有好多年的路要走。Cradle Fund 執行總監 Nazrin 表示,雖然投資初創公司的退稅優惠措施已上路,恐也要耗時五至七年才能見效,私人創業投資才會興盛。尤其是一些低風險性資產的蓬勃興旺發展,如房地產,也會排擠掉國內初創公司取得投資資金的機會。因此,刺激投資初創公司的措施實屬必要。

大西部火車頭 動力靠台商 ( 重慶吸引台商 )

山城重慶,近來也吸引台商前仆後繼湧入。台商引入的IT產業,將讓重慶從中國第三大重工業城,蛻變為大西部的新發展重鎮。
重慶即將從中國第三大重工業城,主力產品汽車、機車,在二○一五年之前,要靠台商帶起IT產業,GDP翻一翻,成為大西部火車頭。

五月底,長江剛脫離罕見嚴重枯水期,南岸的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由市長黃奇帆領頭舉辦「投資採購大會」,對惠普(HP)、思科、IBM、超微、TNT天遞等資訊物流大廠招商。其中的重頭戲,正是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為主角的「兩岸電腦周邊產業重慶峰會」。這將是一場翻轉中國內陸與沿海發展的重要會議。

為了替中國裝上這顆新引擎,重慶市二○○六年開始就對美商惠普頻頻招手,開出各種優惠,目的是讓惠普在新加坡的「亞太計算機中心」轉到重慶,如此營業額也可以算在重慶帳上。

「惠普帶進台廠的雛型已經有了,」拓墣上海子公司總經理李大衛觀察。

有重慶市政府撐腰,惠普破天荒下達動員令,要台灣代工廠進入重慶西永鎮。二○一五年前,產能要達八千萬台,新增產值四到五千億人民幣。

重慶西永最大優勢在速度。

去年底黃奇帆在一場對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的關鍵簡報,特別強調兩年後重慶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只需十四天,而且保險費用比海運低。

郭台銘轉頭詢問幕僚,「目前富士康煙台廠海運要幾天?」幕僚回答,「最快十九天。」郭台銘眼睛一亮,加速確定富士康到西永的投資計劃,今年五、六月第一台幫惠普代工的小筆電即將出貨。不僅到歐洲快,重慶到東南亞國家的時間僅需五、六天,與珠三角相當,比上海快上七天。

重慶靠西永 西永台商佔一半

負責重慶招商大任的外經貿委IT商務處副處長李海明指出,台商決定西永發展。為了拉攏台商,西永招商團隊甚至把原本的園中「科技創新區」直接改名為「西永台灣工業園」。

目前宣布進駐的廠商有三十餘家,台商超過一半。但目前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仍是空中花園。「西永微電子園區?沒聽過。」不管向五星級飯店的侍者或計程車司機詢問,得到的答案都一樣。

坐車到現場,眼前看到的仍多是黃沙一片。「其他地方產能都還填不滿,怎麼會想來擴廠?」一位電子大廠代表表示。這種景象也讓李大衛質疑,這些進來的台商是不是來圈地的?甚至可能是重慶市政府用市中心的精華地段來交換西永微的開發。

「單靠惠普不行,西永沒有三年起不來,」台商私底下透露,大家在沿海的產能都過剩,先過來是怕被惠普抽單,並趁機先圈地。鴻海、廣達、英業達的基地都是一、兩千畝起跳,也有中小企業台商用一畝八萬的低價,先圈了兩百畝。

但目前實情是,還不需要這麼大的產能。李大衛分析,對電子組裝廠來說,人事成本只佔一成不是主要考量,沿海與內陸租稅都一樣有優惠,差異不大。最重要的是零組件成本,特別是上游不進來,運費勢必增加。

目前鴻海、英業達最積極。李大衛分析,鴻海因為第一次搶到惠普訂單,因此格外主動。而英業達是電子大廠中唯一一家尚未有第二基地,且去年佔英業達主力的商用機訂單掉很兇,今年要趕緊靠消費機型搶回來。
......

重慶為了吸引台商,大幅降營所稅 ....,造成台灣投資率在 2008 ~ 2012成為全球倒數幾名。

菲律賓大幅運用減稅鼓勵投資

克里斯蒂諾:菲律賓用減免稅收鼓勵投資新能源
菲律賓大幅運用減稅鼓勵投資

第一我們有假期,比如說7年的稅收假期,包括新增投資,但是不超過3次,另外還有進口品的免關稅,所有需要新能源的設備機械,有10年的關稅免收,還有就是延期3年的虧損可以到7年,大家可以降低我們這方面的虧損。 也非常有助於你們的公司長期的在菲律賓生產和運營。 當然還有企業稅率,繳納10%的收入。 一般來說我們的收入價格是一個固定的時期。 除了七八年的稅收假期,我們還有稅率,享受假期以外我們所得稅以外還繳納7%的稅收。

還有一些其他的對開發商的獎勵,其中還包括加速折舊,0%的增殖稅率,探信用的免稅。 可以從這個教授中免除稅收。 另外國內資金設備和服務的稅收信用等值與100%的關稅和增值稅。

關於一些非財政的獎勵呢? 也有以下一些內容。 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投資標準。 就是在電網系統上對於再生能源電力的強制使用。 除了以外還有上網電價回購補貼。 我們對於電網系統的運營商進行優先購買和傳輸和支付。 我們有關稅,有有限連接到電網。 比如說有一些石油為基礎的和燃煤的發電站,你們公司和這些比起來有很多優惠和先行購買的待遇。 還有一些其他的特別的待遇,我們有普遍收費的免除,這是菲律賓的一個特定的好的待遇。 對於發電機的自身消費有普通的免除。 我想強調這一點這些內容免除收費其實是非常好的利益。 我們也考慮到新能源生產高昂的成本,我們希望能夠降低這些成本。 所以說在菲律賓這些服務的層面,都希望減少免除普遍收費,使菲律賓成為吸引人的投資地。

新加坡投資政策是亞洲相當優惠,所以外資投資金額是全世界排名前幾名

新加坡鼓勵投資政策
Singapore more encouragement in investment

    新加坡鼓勵投資政策吸引了大批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跨國財團來新投資、興辦企業。吸引投資的領域分別為:資訊電子、生物化學、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高增值行業等。新加坡吸引外商投資的措施涵蓋面非常廣泛,除1975年經濟擴展獎勵法中規定的稅收優惠外,還包括資助研究與開發事業、補助培訓就業人員等。

    1、鼓勵投資的具體措施

    1) 避免雙重徵稅協議及投資保障協議的簽署: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期間,新加坡又分別與埃及、以色列、立陶宛、蒙古、馬來西亞、阿曼和斯洛伐克簽署並修改了《避免雙重徵稅協議》。截止到2006年7月,新加坡共簽署了30多份《投資保障協議》,其中與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亞是在 2005年分別簽署的。

    2) 資本援助計劃: 對能在經濟方面和技術方面為新加坡帶來特殊利益的投資項目企業,以有銀行保證為條件,新加坡可以為之提供低息的長期貸款

    3) 對研究與開發事業的優惠措施:研究開發支出可以雙倍從應課稅收入所得額中扣除;用于研究與開發用的機器與設備可以加速折舊;用于研發的投資可以從應課稅收入所得額中以特殊形式扣除

    4) 人力資源:新加坡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素質,從而使經濟從過去依靠轉口貿易轉變為現在的依靠高技術產業發展經濟成為可能,其中教育和訓練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又與新加坡政府重視增加教育、培訓投入有關。新加坡政府除每年由國家撥款發展教育外,還制定了一項獨特的政策,即從1979年起,通過向企業集資建立技能開發基金。政府規定,企業要為工資每月不滿 750新元的職工向國家繳納相當于該職工工資 1%—4%的技能發展基金,由新加坡生產力局掌管此項基金。這項基金的設立,一方面,使廣大職工有可能得到提高技能水平的訓練機會,以便通過技能的提高相應地增加工資收入。另一方面,它實際上是對雇主的一種強制性徵稅,迫使雇主減少雇傭技能低的職工,重視對這類職工的培訓,以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新加坡政府的巨額投資,獨特的籌集辦法有效地推動了人力培訓的發展。此外,新加坡政府還推出一項“海外培訓計劃”,即要求凡資本在百萬元以上或雇員在50人以上的外資企業,招聘新職員,必須派到投資者或技術先進的外國企業進行實習、培訓,其差旅費和生活補助由新加坡政府提供。

    5) 為吸引跨國公司總部入駐的優惠:分別設立了特準國際貿易計劃、商業總部計劃、營業總部計劃和跨國營業總部計劃,對不同性質的總部實行不同的獎勵。

    6) 投資信息、統計數據及相關出版物的公布:經濟發展局每月公布《新加坡投資新聞》,對新加坡投資環境進行定期更新。

    7) 行業限制:與其他東盟國家不同,新加坡並不明確規定鼓勵外資投資的領域或行業部門。但總的來說,新加坡不大鼓勵外商投資裝配型工業部門,而是歡迎能引進“新技術”的投資。

    8) 股權限制:除對國家安全構成影響的敏感型部門外,新加坡政府允許外資可以擁有一個企業的100%的股份。

    9)當地含量限制:根據世貿組織的 TRIMS協議要求,新加坡政府在投資問題上不存在本地含量要求。

    10) 出口要求限制:據世貿組織的TRIMS協議要求,新加坡政府不要求外資企業負有出口比例要求。

    11) 雇用外籍人員限制:依照新加坡國內移民法辦理。

    12) 政府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與研究機構、大學、政府部門在新加坡聯合研究開發的所有項目或企業自身進行的研發項目提供財政支持:1.對研發項目和被認定為高技術項目的資金援助最高可達項目總成本的50%;2.對符合條件的研發中心或項目的設立,政府可通過某種方式提供優惠貸款。

    13) 新加坡特殊產業政策:

    a. 除與國防有關的某些行業和某些特殊行業外,基本上給予外資國民待遇。

    b. 特殊行業政策如下:

    (a)對食品檢驗、衛生檢疫、家電安全檢測等項業務不對外資企業開放,外資檢驗企業多為一般出口貨物的檢驗。

    (b)對外資銀行管理較嚴,並將其分為五類:特準全面性銀行、一般合成性銀行、限制性銀行、特準岸外銀行和一般岸外銀行。

    (c)本資和外資對本地保險公司增持股份至5%或20%時,均需經金融管理局同意。

    (d)外國公司可以新元在新股票交易所持牌,但所籌的新元須存于新的銀行或兌成外幣匯出。

    (e)到新加坡設立分所的外國律師事務所須向新加坡檢察總長提出申請,獲準後向公司和商行注冊局登記。

    (f)在審批商業、外貿、租賃、直銷廣告時,要求外商所屬國政府給予新加坡企業同等的市場準入機會。此外,廣告內容須報新聞藝術部審批。

    14) 科技獎勵措施: a. 該措施是為了在新加坡從事科學研究的公司設立的補助金。b. 凡從事競爭力強及戰略科技研究的公司可享受項目支出的50%為補助金,期限 5年,每年以1000萬新幣為限額。c. 補助金額取決于公司對新加坡科技貢獻的大小及研究領域或學科。新加坡科技局在審核科技成果後給與補助金

    15) 特準石油交易商: 新政府為了把新加坡發展成為具有競爭力優勢的國際石油中心,每年向具有全球網絡及良好業績的石油制品公司收取10%的所得稅,享有 5年稅務優惠。

    16) 凡享受先鋒稱號的企業,其資金投資于經批準的有利于創新科技及提高生產力的先進科研項目(本國境內尚無從事相同行業的公司) ,可減免 26%的公司所得稅。 政府根據不同的項目分別給與5-10年的優惠期限。

    17) 凡企業享有先鋒科技成果的企業,在獲得出口獎勵後,在原基礎上增加投資以擴大再生產,仍可在5年內減免至少15%的公司所得稅。

    18) 外商在新加坡任何銀行匯出利息、利潤、分紅、提成以及從投資所得的其它經常性收入沒有限制;所的利息予以免稅

    19) 無資本利得稅:新加坡政府不實行資本利得稅,免徵財產稅;若是政府核準發展的行業,則在新加坡地區給與12%的優惠產業稅。

    20) 對投資生產設備的外國貸款利息免徵所得稅

加坡投資政策要點解讀
Singapore Underwater world for travel beautiful spot

    新加坡對外資準入政策寬松,無投資方式上的限制,除與國防相關行業及金融、保險、證券等少數特殊領域需向主管部門報備外,絕大多數產業領域對外資的股權比例等無限制性措施,外資可以很方便參與。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制定了特許國際貿易計劃、商業總部獎勵、跨國營業總部獎勵等多項計劃以鼓勵外資進入。根據新加坡2010年長期戰略發展計劃,電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學、工程、物流等被列為獎勵投資領域。

  新加坡公司規定可注冊的公司類型有:1.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東所承擔的責任以其所擁有的、以出資或尚未出資(如適用)的股份為限;2.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股東所承擔的責任受限于公司結束營業時其個人所同意擔保的相關部分公司財產;3.無限公司:公司股東承擔無限責任。

  外國人在新加坡申請注冊的公司至少有兩名董事,其中一位董事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或工作準證持有者。新加坡公司成立後6個月內,必須委任注冊的會計事務所人員作為公司的審計師,還必須委任一名公司秘書,負責處理及時呈交公司法令所規定的報告和表格給商業注冊局注冊官,並負責妥善保管公司的名稱和會議記錄等事宜。

  外國承包商在新加坡承包工程首先要在新注冊分公司、個人所有或合夥制的企業,並向新加坡建設局申請相應的建築資質。對于從事某些特定行業工程的承包商(如電力及通信工程承包商),其人員或企業必須獲得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方可進行資質評定。外國承包商可承攬與其建築資質相符的工程項目,無禁止領域。新加坡政府工程建設嚴格實行國際招標制度。建築承包商只能按照新加坡建設局審定的資質等級所批準的工程類型及范圍進行投標,不得跨級、跨范圍投標。私人建設項目允許採用公開招標、有取勝招標、邀標或議標等多種方式。

小額創業移民解析

    移民專家指出:到新加坡注冊公司的要求和經費均不高,只要申請人具有好的商業理念,並經新加坡有關當局認可,移民新加坡那麼就很容易獲得簽證,屆時再轉換成綠卡即可。

  投資移民新加坡的突出優勢在于投資者在申請成功後即可獲得無條件永久居民身份,無需坐“移民監”,投資者可以常駐國內,兼顧國內外的業務。

  新加坡取消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而我國亦承諾在2012年1月1日前對97.1%的新加坡進口產品實現零關稅。有專家分析,“新加坡移民這將非常有利于現今流行的新加坡小額創業移民”。

  移民專家指出:新加坡投資移民的考核準則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

  首先,對投資移民者的企業規模第一次作了明確的要求,移民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在更短時間內申請成功; 同時,也對那些沒有創業背景經驗的高級管理人才提供了在新加坡投資定居的機會。”

  新加坡不斷努力吸引全球各領域的商業領袖和企業家,並致力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營商環境等一站式服務,在加上新加坡移民監是對移民無要求的。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其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貿易協議,這些都將有利于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投資移民新加坡不少有意投資定居新加坡的申請人認為,新加坡低廉的稅收制度、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優美的生活環境是他們最看重的。

  同時,新加坡新出臺“650萬人口發展計劃”,打算再吸納170萬人口,這對于新加坡投資移民來說是一大喜訊。

我上半年FDI 開發中國家倒數第5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吸引外人投資金額十八億美元,在四十三個國家地區中排行三十二名,在開發中國家是倒數第五;相較之下,香港、新加坡位居前七大外資流入國,中國、美國兩大經濟體分居冠亞軍。

僅優於斐、柬、菲、孟加拉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週二發表「二○一二年世界投資趨勢監測報告」,今年上半年台灣吸引的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金額為十八億美元(約五二七億元台幣),在聯合國統計的四十三個國家地區中排名三十二,在二十個開發中國家中則排名倒數第五,輸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埃及,僅優於南非、柬埔寨、菲律賓和孟加拉。聯合國將歐盟、北美、澳洲和日本以外的國家列為開發中國家。

報告指出,中國擠下美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外資目的地,是二○○三年來首見,香港則是以四○八億美元排名第三,但包括中國、巴西等金磚國家的FDI流入量均下降,美國FDI流入跌幅又大於中國。

另外,今年上半年全球FDI金額下降八%,總金額六六八○億美元(約十九.五兆元台幣),因流入美國和開發中大型經濟體的金額減少,而日本是最不受外資青睞的市場,今年上半年流出十七億美元,表現最差。

台灣外人直接投資慘 聯國報告賞馬政府巴掌

馬執政四年 僑外投資腰斬

〔記者盧永山、高嘉和/台北報導〕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日前發表的二○一一年世界投資報告中指出,台灣去年吸引的外人直接投資(FDI)不如北韓、只贏安哥拉。經濟部辯稱是一年數值無法真實反映全貌,但投審會統計數字拆穿經濟部謊言,馬政府主政四年多來,僑外投資從扁政府時代高峰腰斬只剩一半不到,核准赴中國投資卻屢創新高。

去年FDI金額 竟為負592億元

根據這份報告,去年台灣FDI金額為負十九.六億美元(台幣五九二億元),在全球二一一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二,僅優於安哥拉的負五十五.九億美元。

外國直接投資包括企業併購、設立分公司及股權收購等投資活動,代表外國投資人對特定地區長期經濟發展的信心。報告顯示,去年台灣的FDI金額是負十九.六億美元,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中表現最差,連政治封閉的北韓都有五千五百萬美元外資流入。去年日本的FDI金額負十七.六億美元,全球排名到數第三。

去年美國FDI金額達二二六九.四億美元,居全球之冠,第二名為中國(一二三九.九億美元);新加坡以六四○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六,南韓去年FDI金額為四十六.六億美元。

根據UNCTAD公佈的FDI吸引指數,未來三年最吸引FDI的前五大國家或地區分別為香港、比利時、新加坡、盧森堡和愛爾蘭。

經濟部還拗 係屬個案性質
World Wide FDI Inflow

針對這份報告,經濟部辯稱「二○一一年外人直接投資錄得負值,主要為金融風暴,諸多業者態度轉趨保守並縮小跨國布局投資規模所致,係屬於個案性質」;還硬拗「外人直接投資每年流量波動甚大,一年數值無法真實反映一國外人直接投資全貌。」

但根據投審會連續性統計(僅公布FDI匯入、未公布匯出),近十年來僑外投資在扁政府主政年代的二○○六、二○○七年達到一三九.六九億美元、一五三.六一億美元最高峰;換馬英九主政後,卻一路最重慘跌到三十八.一一億美元,只有扁政府高峰時的三分之一不到,就算今年前五月也僅二十億美元出頭,還是在相對低檔。

相較僑外投資大減,馬主政四年來放行企業赴中國投資金額卻創高。在二○一○年突破百億美元、達一二二.三億美元新高,去年再度改寫紀錄,達一三一億美元。

擁抱租稅協議 享低稅賦待遇

根據投審會統計,近20年來,台商對外投資金額1291億美元,光大陸就占765億美元,相當6成資金都去了大陸。也就是說,雖然台灣已經與25各國家簽訂租稅協定,但台商最主要的投資地區就是大陸,也因此與大陸簽訂兩岸租稅協議,已成為政府不能再拖延的當務之急。

     在亞洲,台商南進投資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台灣都已經簽署租稅稅定,台商投資享有合理低稅賦待遇,而投資最密切的大陸地區,台商卻還沒有得到合理的低稅賦待遇,要與跟大陸已簽定租稅協定的98個國家的企業競爭,台商未戰就先居於劣勢。

     兩岸租稅協議有哪些好處?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國際稅務合夥人段士良表示,簽訂後,未來除股利、利息及權利金等被動所得的扣繳稅率有望降低外,企業在兩岸造成的重複課稅問題也可望獲得解決。

重複課稅風險 可望消除

     段士良說明,以香港、新加坡以及澳門為例,這3地都與已經與大陸簽訂租稅協定,這些地方的企業在大陸投資所獲股利、利息以及權利金收入,也享有優惠稅率,分別都是5%、7%以及7%,而台灣因沒有與大陸簽署租稅協議,在這3個被動所得上面,台商就必須適用大陸10%的扣繳稅率。而未來兩岸租稅協議簽訂後,應該就可以享有比現行更好的優惠稅率。

     同時,目前常見台灣企業因與大陸關係企業間的交易,遭大陸稅局進行移轉訂價調整而導致集團的重複課稅,未來兩岸租稅協議簽定後,當企業遇到一方稅局移轉訂價調整時,可要求另一方稅局進行相應調整。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移轉訂價合夥人徐麗珍強調,企業還可以申請雙邊預先訂價協議,使兩岸稅局於協議涵蓋期間內,先將台灣企業與大陸關係企業間的交易訂價原則和計算方法確定下來,避免經營上稅務的不確定性以及潛在的移轉訂價紛爭。

     對很多台灣公司來說,兩岸交易非常頻繁,台灣已與25個國家簽訂租稅協定,但與主要貿易國以及投資國都沒有租稅協定,比如美國、日本等。

第3地間接交易 恐須更改

     段士良認為,過去一些不願意跟台灣簽署租稅協定的國家,實際上並非貿易量不夠大,而是因為考量政治因素,當這些因素消除後,預期就會有更多國家積極與台灣進行租稅協定的簽署。

     兩岸租稅協議簽訂以後,台商以前的交易模式以及投資架構會有影響。段士良指出,企業需注意未來要適用兩岸租稅協議,前提是交易雙方均為協議締約方居民企業,因此台商過往透過第3地間接進行交易的模式恐須先作更改,否則可能無法適用協議優惠。

     至於個人方面,由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直把台灣個人的大陸所得視為中華民國來源所得,這就造成某種程度的雙重課稅,如果說兩岸租稅協議通過了,那就有可能對兩岸關係條例作出修改,對於一些兩岸工作者,雙重課稅的問題就會降低。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