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美國石油與頁岩天然氣產能創新高,造成未來2016 ~ 2025 影響 - 俄國財政轉弱、美元轉強、天然氣發電效率上升、電動車產業成新主流 ( U.S. oil and shale gas strong production, causing future impact from 2016 to 2025 )

頁岩氣開採進步 美估2037年不需進口原油
美國頁岩天然氣超有競爭力, 將影響整個
能源使用比重, 甚致將大幅讓美國能源使用
方式改變

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年增 80 座,再創新高,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報告指出,北達科他州與德州油田開採量增加,預估 2037 年美國無再須進口原油。《彭博社》報導,能源資訊署發言人 John Krohn 表示,這是該署在年度能源報告中,「首度」預期對石油進口消費量,可在 23 年後「達到零」。

此份預估報告的難度,在於分析師必須精確算出幾千英呎下,到底容納多少原油、採收技術如何快速進步,以及油價開採是否符合成本。

《FWBP》報導指出,能源顧問 Schork Group Inc 總裁 Stephen Schork 認為,10 年前美國天然氣來源來自進口,「但目前看來用量已可供出口」,在未來幾年內,狀況會如何改變,還有待討論。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樂觀報告指出,美國國內原油平均日產量 20 年後將增至 1300 萬桶,但若開採技術沒有重大突破,保守預估也會有 1000 萬桶。目前美國石油進口量已從 2006 年的 1300 萬桶,減少至 500 萬桶,一切都得歸功於頁岩氣開採技術大幅進步。

美國頁岩油及頁岩氣對世界之影響越來越大

頁岩油及頁岩氣的廣泛開採和大規模應用,將對現有的以石油和煤炭為主體的能源消費結構帶來巨大衝擊和改變。

美國油消耗下降但美國原油產能增加

  頁岩油革命正在重新界定全球能源格局,正如國際能源署在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所說的那樣,美國能源開發具有深遠意義,北美以外地區和整個能源行業都將能夠感受到其影響。隨著非傳統油氣產量的大增,美國能源產量的增長將加速國際石油貿易轉向,對傳統能源生產國以及由此產生的定價機制都會產生壓力。未來我們將一一感受這些變化。

2017年美國將成最大產油國

這麼有競爭力之美國天然氣未來將出口
國際能源署去年11月發布的報告預計,美國將在2017年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該組織還預測美國距離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目標已經很近,而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國際能源署的此番預測與其之前發布的報告形成鮮明對比,此前的報告稱,沙特將保持全球最大產油國地位直至2035年。

  國際能源署預計,美國石油進口將持續下降,北美將在2030年左右成為石油凈出口地區,而美國將在2035年左右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美國目前大約20%的能源需求依靠進口,但以凈進口量計算幾乎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這與其他多數能源進口國呈現的趨勢迥然不同。”

  這份報告表示,美國到2015年將以較大的優勢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到201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隨著國內的廉價供應激發工業和發電行業的需求,美國到2035年對天然氣的依賴將超過石油或煤炭。( 註:一旦, 美國石油及天然氣都成為全世界主控者, 蘇俄能源出口將受打擊經濟也受害, 那時蘇俄又要進口許多糧食, 我懷疑俄侵略烏克蘭極可能是一種戰略, 因為蘇俄許多糧食穀物進口來自烏克蘭 )。

未來交通電力時代將因廉價之電力、電池及充電技術而啟動

Elon Musk: The Future Is Fully Electric 

Interviewed at The New York Times's Dealbook Conference today by Andrew Ross Sorkin, who repeatedly questioned Musk, the CEO of Tesla Motors, about three recent fires in Tesla automobiles, Musk largely shrugged off headlines on the accidents as "misleading" and the number 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He said no Tesla recall is in the near future.

In the more distant future, he had broader predictions.

"I feel confident in predicting the long term that all transport will be electronic," said Musk, who is also founder and CTO of SpaceX, the space rocket company that's contracting with NASA. He paused slightly. "With the ironic exception of rockets."

Musk says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s ground transportation will be fully electric, powered by efficient batteries, and that "we are going to look back on this era like we do on the steam engine."

"It's quaint," he said. "We should have a few of them around in a museum somewhere, but not drive them."

Whatever happened to flying cars?

"I kind of like the idea of flying cars on the one hand, but it may not be what people want," he said, adding that noise pollution could be an issue--as might interfering with sight-lines of city skylines.

Extending electric transportation to the skies, though, might be possible, and--yes--Musk even has a plan for it.

major blocking issue to e-Car is battery, charging time and cost
"I do think there's a lot of possibility in creating a vertical-takeoff supersonic transport jet. It could come from a startup," Musk said, admitting that if he has another company in the future, "which will happen no time soon," he'd be open to building electric supersonic aircrafts. He even has a design in mind--inspired by the Concorde.

( 註:美國大部份的電力來自於燃燒石油燃料。 那麼需要插電的電動車如何產生效益呢? 如果我們在通用電力公司(General Electric) 現代化的天然氣發電渦輪燃燒, 如果我們在通用電力公司(General Electric) 現代化的天然氣發電渦輪燃燒, 我們會得到百分之六十的能源效率。 如果同樣的能源我們在汽車的內燃機燃燒, 我們只能得到百分之二十的能源效率。 而原因在於,我們在發電廠中可以提供 非常多提升燃料價值的方法。 而原因在於,我們在發電廠中可以提供 非常多提升燃料價值的方法。 而原因在於,我們在發電廠中可以提供 非常多提升燃料價值的方法。 我們還可以將浪費掉的熱能 重新送入蒸氣渦輪並成為二度電力的來源。 重新送入蒸氣渦輪並成為二度電力的來源。 因此,當我們採取了任何降低(能量)傳輸的所有手段, 即便是使用相同來源的燃料,在發電廠產電燃後 用來充電動車,我們都可以得到兩倍以上的好處。 )

Volvo Develops Battery Technology Built Into Body Panels ( 新的節能車蓋念 )

A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has developed a revolutionary, lightweight structural energy storage component that could be used in future electrified vehicles.  There were 8 major participants with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ICL United Kingdom as project leader. The other participant were: Swedish companies Volvo Car Group, Swerea Sicomp AB, ETC Battery and FuelCells, and Chalmers (Swedish Hybrid Centre), Bundesanstalt für Materialforschung und-prüfung BAM, of Germany, Greek company Inasco,  Cytec Industries also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Nanocyl, of Belgium. Also known as NCYL.

The battery components are moulded from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carbon fiber in a polymer resin, nano-structured batteries and super capacitors. Volvo says the result is an eco-friendly and cost effective structure that will substantially cut vehicle weight and volume. In fact, by completely substituting an electric car’s existing components with the new material, overall vehicle weight will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15 percent.

According to Volvo, reinforced carbon fibers are first sandwiched into laminate layers with the new battery. The laminate is then shaped and cured in an oven to set and harden. The super capacitors are integrated within the component skin. This material can then be used around the vehicle, replacing existing components such as door panels and trunk lids to store and charge energy.

Doors, fenders and trunk lids made of the laminate actually server a dual purpose. They’re lighter and save volume and weight. At the same time they function as electrically powered storage components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place standard batteries currently used in cars. The project promises to make conventional batteries a thing of the past.

Under the hood, Volvo wanted to show that the plenum replacement bar is not only capable of replacing a 12 volt system; it can also save more than 50 percent in weight. This new technology could be applied to both electric and standard cars and used by other manufacturers.


汽車大廠福特近年來在汽車科技上不斷嘗試突破,先前《科技新報》報導福特試驗以光雷達(LiDAR)自動駕駛原型車,在 1 月的 CES 大展上,福特又有創新之舉,與專供高轉換率太陽能電池的 SunPower 合作,推出太陽能充電電動車的原型車。

以往我們常看到各種太陽能車的比賽,但車體都要極度的輕量化,只能塞進一個人,而車頂則要盡量延展,增加受光面積,而變得奇形怪狀,但是福特的 C-MAX Solar Energi 太陽能充電概念原型車,卻是跟一般汽車沒兩樣,只有車頂裝上 SunPower 的 X21 高效能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換率再高,這樣小的面積不也是聊勝於無嗎?

福特想到一個聰明的解決辦法,就是推出聚光車棚,與一般的棚子構造一樣,只不過棚面換成聚光透明材質,因此成本不高,當車子停在聚光車棚底下,車棚能把更大面積的太陽光聚光到較小的車頂太陽能電池上,因此提高了充電效率,而福特還內建自動駕駛系統,讓車子能自動對準陽光聚焦處,如此一來,太陽能充電 6 小時,可以行駛 21 英哩,約 33.8 公里
Sun energy green car will happen before 2016

C-MAX Solar Energi 是改裝自 C-MAX Energi 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因此萬一太陽下山車子又沒電了,還是可靠汽油開回家,但是若未來廣設太陽能充電聚光車棚,停車購物時,就停在聚光車棚底下充電,不僅省油,還沒有電費開支,福特估計,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充電的電力消費高達 75%

而聚光車棚也比一般充電站更容易推廣,目前電動車面臨充電站不足的困境,但要廣設充電站,則受到許多阻礙,包括商業上的困難,如擁有 12450 座充電站的 ECOtality 於 2013 年 10 月破產,之後由 Car Charging Group 接手,NRG Energy 要廣設充電站的計畫也遇上許多障礙,原本計畫 2013 年底裝設超過 1000 座充電站,結果只裝了 110 座,達成率才 10%。

對汽車大廠來說,缺乏充電站自然打擊電動車的發展,但是充電站有高額的固定投資問題,與電網的連結與收費等等考量,要推動不是一時三刻能辦到,與其等待,不如乾脆跳過這個環節。

納米炭纖素高能蓄電池發展前景看好

    一種采用超微細材料的新型電池,已剛剛問世兩年就受到全球的高度重視,那就是納米碳纖素電池。這種電池采用納米碳管制成纖維,再制相應的編織布,經處理後可制電池的正、負極板。電鋅液為無水有機高分子電解液,能制成容量大、單體電壓高的電池(3.8V),而比能量可達230wh/kg以上。充放電次數1000次至1200次,采用這種碳纖素材料的表面積比可達2000平方米/克,所以納米碳纖素電池體積特別小,只有普通鉛酸電池的1/16,重量是其的1/7—1/10,而比能量是近世出現的锂電池的近兩倍,而且取材方便。
US Dollar Index will surge up due to US energy import decreasing and
deficit decrease

  納米碳纖素電池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大,可廣泛應用于微電子學上,外徑為1mm、長度3mm的貼片電池可廣泛應用于電子手表、無線電收音機、電視、電子儀器、通訊、手機BP機上,可替代許多電解電容器,而體積大大縮小。美國近期制成的能放在人體血管裏的超微型馬達,裝上納米碳電池,可疏通人體血管裏的腦血栓。一只微型納米碳電池可做成0.6mm大小,和計算器上的相結合,就成為太陽能儲備電池。可以這樣預計,納米級電池在電子上的應用兩年內可達上萬億美元。 ( 註:目前近量產納米碳纖素電池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大約鋰離子電池三倍容量,一個 2000 mAh 納米碳纖素電池充電電流可高達 15A ~ 20A,因此最快可在6分鐘充飽,將使電動車超越汽車成為全球最大產業 )

分析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與摩爾定律極限 ( The future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the limits of Moore's Law )

張忠謀:摩爾定律將死 但物聯網應用帶來新機會

台積電(2330-TW)(TSM-US)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半導體業遵循的摩爾定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將死,「苟延殘喘」個5、6年就不適用,但物聯網等應用需要半導體支持,因此將延續產業發展與帶來新機會。

張忠謀說,半導體業過往遵循的摩爾定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差不多「要死了」,估計就算還可以苟延殘喘個5、6年之後就不適用。但他反問,難道接下來半導體業就沒有事情做了嗎?

他認為,半導體業不會因此完蛋,這是因為物聯網等相關應用仍需要使用大量晶片,需要半導體支持,且將延續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帶來新機會是下一個「Big Thing」。

他也這麼說,過去半導體每年發展僅成長約3至5%,但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需求帶動使高通、聯發科和台積電繳出雙位數、甚至接近20%成長的成績單,就是掌握了商機,而半導體處在這生態系的基層,不管物聯網是誰成功,都會需要半導體支持。

他也說,Google、蘋果、亞馬遜、思科及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及華為等,是已經跟上下一個「Big Thing」趨勢潮流的業者,估計未來5到10年,將成為這個新產業的「紅人」。

台積電籲大同盟合作,延續摩爾定律極限

台積電(2330)2013供應鏈管理論壇於12日在新竹登場,由新任共同執行長暨總經理劉德音進行專題演講。劉德音表示,繼台積20奈米製程於下月正式量產之後,下一世代的16奈米FinFET製程因要採用雙重曝光(double patterning)技術,成本壓力可說前所未有,至於再下一世代的10奈米由於將開始導入EUV(極紫外光)微影製程,成本的壓力將更大。因此他也呼籲在場的供應鏈夥伴與台積一同努力,以延續摩爾定律的極限。

不過他也特別強調,即使面臨種種技術困難與成本壓力,台積依然認為,EUV( 相較於multiple e-beam )仍具備較多好處,因此在未來的3~4年仍會是台積發展的主流製程。

劉德音細數台積電近年在先進製程產能、技術上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很重要的因素即是得力於供應商的力挺。劉德音指出,台積Fab 14已經展開20奈米量產準備,這是台積先進製程歷史上量產速度最快的一次(steepest ramp in TSMC history),為此他也特別感謝供應商的支持。他並指出,16奈米FinFET製程將緊接在20奈米一年之後量產,接著則進入10奈米階段,台積在技術、成本上面臨的挑戰,自從量產20奈米製程SoC(系統單晶片)後就越來越艱鉅,他盼供應商能與台積合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Intel Semiconductor of 3D tech. will move 10nm in 2015, TSMC will
face Intel a very competitive technology on 2015

劉德音並喊話,表示台積大同盟(Grand Alliance)匯集所有夥伴的創新能量,而這也是台積先進製程在產能與良率上都能維持高檔表現的原因。他重申,台積的成功必須仰賴大同盟的優勢,台積希望與供應鏈夥伴一同成長,維繫長遠的合作關係。而即使摩爾定律屢屢遭到挑戰,外界質疑10奈米可能就是摩爾定律的極限所在,不過劉德音表示,相信台積大同盟優秀的半導體人才齊聚,一定能夠成功突破、延展摩爾定律,台積與供應鏈夥伴也會「合作共創雙贏」(collaborate and win together)。

劉德音表示,從董事長張忠謀(見附圖)回鍋擔任執行長的2009年~2013年的4年期間,台積的RD投入增加了5倍,而台積營收也維持穩定成長,這些都是與供應商努力合作才能達成。而台積大同盟是成立於相互信賴的基礎,他相信台積的成功靠著與大同盟夥伴攜手合作,將會有光明的未來(The future is very bright)。

不過,台積大同盟的大家長張忠謀,12日則是因另有行程而未能出席年度供應鏈論壇。

巴克萊:蘋果採用台積電20奈米不是一次消費

外資巴克萊證券在台積電(2330-TW)(TSM-US)法說後出具分析報告,維持目標價160元不變,同時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在該報告中點出,從台積電的回應中推論,蘋果採用台積電20奈米不是一次性的消費,也使台積電在高階手機每台銷售貢獻從去年10.8元進一步提高到13.9元。

台積電昨法說釋出了6大亮點,除了第2季營收季增21.5至23.5%與毛利率/營益率同步成長,也包含20奈米製程現正密切配合2大重量級客戶。外資機構分別推論,這2大客戶就是蘋果以及高通(滲透了三星的新機核心),也是台積電今年要達成「逐季成長」的一大助力

而陸行之在最新分析報告中寫道,維持台積電優於大盤與目標價160元不變。台積電指「一個20奈米的主要客戶在2015年將是同時採用20奈米SoC與16奈米FinFET+製程」,這意味著,蘋果採用台積電20奈米不是一次性的消費,而台積電正是通過這兩個製程同時提供給蘋果取得更多的市占。

他也指出,台積電16奈米FinFET+相對20奈米SoC具備降低30%功耗、能效增40%,同時就與競爭者所宣稱的14奈米FinFE不相上下,因此,在高階手機每台的銷受貢獻從去年10.8元進一步提高到13.9元,是得利於蘋果 AP/指紋辨識感測器等訂單所致。

他也看好台積電來自於6大類別應用需求所驅動2014年的強勁增長:4G LTE基礎建設、4G LTE智慧手機升級;32位元演進64位元;CMOS感測器;MEMS;指紋辨識;NFC(尤其在智慧型手機應用的IC客戶)。該機構也預估台積電今年業績成長超越晶圓代工年成長14%數個百分點達20%。

跳脫製程技術極限思維,3D IC再續摩爾定律

隨著摩爾定律開始遭遇瓶頸,半導體產業對於該定律的發展亦產生質疑,催生3D IC的興起。尤其高昂的先進製程成本,已讓SoC功能整合不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利用立體堆疊的3D IC,將成為延續摩爾定律的重要關鍵。

英特爾(Intel)創辦人之一的摩爾(Gordon Moore)在1965年預測單一矽晶片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月將會增加一倍(圖1),這就是著名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原由。幾10年來,全世界半導體的發展大致都不脫摩爾定律的預測,但製程技術改進已近極限,如何維持定律中的成長速率,或許答案就在三維晶片(3D IC)。

摩爾經濟學風行數十年

摩爾定律在半導體領域已經形成一個所謂的摩爾經濟學。這個經濟學不僅使其成了英特爾的發展方針,也是全世界半導體領域很自然的追求目標。即便全球半導體技術藍圖(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也一直都是跟隨著摩爾定律。此外,台灣的產、官、學、研也都是以摩爾定律為半導體相關領域研究與政策制定的圭臬。

摩爾定律改變半導體業界,也改變資訊科技(IT)產業。光是在Google Search裡面可以至少發現三百四十八萬筆摩爾定律的資料。其實,摩爾定律只是一個發現,也不是一個科學定理,至少摩爾當初在他的文章內並沒有說這是一個定律。

摩爾定律最初也只指出元件數目會每18個月增加一倍,但並沒有說頻率和效能也會增加一倍。有趣的是,摩爾一開始是說12個月會有一個半導體新世代,到了1975年他自己把時間延到24個月,18個月是其他人幫他改的。最後,摩爾的文章根本也沒有談到微處理器的變化這件事。儘管如此,摩爾定律仍神奇地靈驗了40多年。

摩爾定律雖然應驗了40年,但至少在20年前,就有學者開始計算或是討論它的死亡日期。1980年代,從光學微影(Optical Lithography)的角度來看,摩爾定律應該在400奈米(nm),也就是0.4微米(μm)左右就要停止,這是因為當初所使用的曝光機台的光波長約是436奈米(G-line),所以根據物理的基本概念,特徵尺寸(Critical Dimension)在400奈米就應該停止。

當然,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提升機台效能,使用更小的波長到365奈米、248奈米與193奈米。這讓摩爾定律得以再繼續存活20年。但是,從表1中可以看到,曝光機台的光波長自2003年就沒有再進步,雖然目前有加入所謂的水浸潤式微影(Water Immersion Lithography)技術,但已經快使用光所有可以用的製程技術。

摩爾定律促成SoC蓬勃發展

摩爾定律的發展推升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a Chip, SoC)的出現,回過頭檢視系統單晶片的優點,過去以來都認為它可以降低成本、執行效能增加、降低耗電量、體積縮小以及增加可靠度。當然,因為要達到一個IC具有所有系統的功能,就必須在布局(Layout)、時序(Timing)與訊號整合度(Signal Integrity)上付出時間(人力)與金錢(EDA工具)的龐大代價。

但是,系統單晶片早在2003年的國際固態電子電路會議(ISSCC)中也已經被英特爾的一位架構(Architecture)主管Jay Heeb宣告死刑,從那時候開始,大家才開始認真的討論到底摩爾定律還可以存活多久?何時會中止?因此,各家市場分析公司與學者開始從技術與經濟的觀點上嚴肅的討論摩爾定律的終點。

從表2可以看得出來,若是從技術的觀點來看,大約是在2014~2018年間,若是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大約是在2020年。有學者認為,若是量子力學可以用在積體電路,到時候電子是一個電晶體的最小單元,那麼摩爾定律可以撐到2035年。著名的市場分析公司則認為,2009年英特爾的凌動(Atom)晶片是最後一顆符合摩爾定律下的晶片。

圖2是賓州大學教授謝源(Xie Yuan)所提出的半導體發展微笑曲線。可以看到系統單晶片之前,都是透過離散元件將射頻(RF)、混合訊號(Mixed Signal)、Ceramic/Glass等元件以一到數個IC整合在一起,直到系統單晶片出現,似乎有了一統江湖的味道。因為,夢想中的單一晶片似乎可以將所有的半導體技術整合在一個晶粒當中。

這的確是一個夢想,也很難達到。主要的原因是光罩與製程的價格實在太高,除非是財力雄厚的公司,否則根本玩不起系統單晶片。這個曲線似乎也在呼應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於1992年所提出的獲利微笑曲線,系統單晶片看來並不是可以獲利的最好技術,可能是最差的技術。別忘了摩爾第二定律--Rock's Law,也就是雖然元件增加兩倍,晶圓價格並不會增加兩倍,相對的晶圓製造費用可能是兩倍。所以,英特爾在2003年便提出SO3D--System-in-3D-Package的概念,至此,系統單晶片就已經不是IC設計市場上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Package, SiP)、PoP(Package on Package)等所謂的三維(3D)堆疊系統。

當摩爾定律遇到3D IC

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摩爾定律不只是技術問題,它是半導體經濟問題,所以牽扯到太多的供應鏈、公司,乃至國家的穩定問題,所以設備或是材料商都會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更多的技術,讓這個推動能力可以繼續存在。

由於傳統的193奈米光源早已經大於關鍵尺寸(Critical Dimension, CD),也就是超過物理極限,若是要繼續微縮,就必須要在光源、曝光技巧或光罩準備上做出努力。表3是設備商KLA-Tencor針對各個產品若是要達到可以延續摩爾定律,該公司所認為應有的搭配技術。

可以看出,在2010年,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品雖然進入了3x奈米的製程,也最早引進3D IC的必備技術--矽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這是因為DRAM要求的容量太大,雖然微顯影技術可以做出尺寸,但面積太大導致良率下降,所以不得不使用TSV。

相對地,NAND因為本身儲存單元可以朝著立體化進行,也就是由浮動閘極(FG)進入到電荷捕捉記憶體(Charge Trapping Memory, CTM),所以可讓摩爾定律在不依賴TSV的情形下繼續存在。

在微處理器(MPU)產品的部分,因為可以認定是邏輯含記憶體的產品,所以微影製程的微縮可以撐得比較久一點。但是,到了22奈米,除了加上高介電質金屬閘極(HKMG)外,TSV也是必備的。單純的邏輯製程,也是在22奈米必須要用到TSV。總之,到15奈米左右,TSV應該是摩爾定律維持有效必備的技術之一。

2011年,英特爾為了延續摩爾定律,推出所謂的三閘極(Tri-gate)的3D電晶體(圖3)。對於這個製程,英特爾早就在2002年就已經發展,意味著將完全擺脫二維(2D)平面電晶體結構,這是因為閘極有三個面。但是,這個三個面的電晶體結構並不是3D IC,頂多只是3D電晶體。

很清楚地,摩爾定律雖然受到挑戰,但畢竟它是經濟層面的問題。當人類溫飽問題已經解決,過去的電子科技也不符合需求,那麼人類的需求更不會只是在摩爾定律,而是希望擁有更多摩爾定律,或者希望超越摩爾定律,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要發展3D IC的技術。

其實,3D IC在90年代被稱之為VIC(Vertically Integrated Circuits),或CUBIC(Cumulatively Bonded IC),或是所謂的3D Integration。從堆疊這個名詞來看,至少可以有下列不同的堆疊方式:

  • 電晶體堆疊
    • 電晶體堆疊(Transistor Stacking)是將電晶體做成非平面(Non-planar)的電晶體。例如平面式雙閘極電晶體(Planar Double Gate Transistors)、Flexfet、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英特爾的三閘極電晶體及Gate-all-around(GAA)FET等等。
  • 封裝層次的堆疊
    • 封裝層次的堆疊(Package Stacking)將不同形式的封裝,再以另一個封裝堆疊起來,例如系統封裝、SoP(System on Package)、PiP(Package in Package)、SCSP(Stacked Chip Scale Package)、CoC(Chip on Chip)、內藏元件(Embedded Device)等。
  • 裸晶堆疊/晶圓片堆疊
    • 裸晶堆疊/晶圓片堆疊(Die Stacking/Wafer Stacking)將不同的晶粒或晶圓片針對Die-to-Die、Die-to-Wafer或Wafer-to-Wafer用鍵合

(Bonding)的方式接合。這其中又包含了一種稱之為無接觸型3D IC(Contactless 3D IC)。

利用晶片層的堆疊來減輕IC中擁擠的程度,早就不是什麼新的構想,這種想法在業界至少已經有30年的時間。但是,過去一直可以在平面製程或設計工具上努力,達到摩爾定律的需求。

目前,逐漸有人考慮到利用第三維來創造3D IC。如圖4所示,也就是透過高度的堆疊來整合不同的IC。不同於3D封裝裡面的元件是離散的,都是在元件的周邊利用打線(Bonding Wire)相接,3D IC則是一個獨立的IC,透過垂直與水平整合來大量提高整合密度。

除此之外,3D IC因為多了一度的自由空間,因此,不管是在電路的合成階段,或在系統整合階段,3D IC可以讓電路的呈現更為彈性,可以讓矽智財(IP)的再使用性更大為提升(圖5)。

透過TSV技術讓摩爾定律持續有效,也就是讓摩爾經濟可以持續創造價值,是未來幾年內會看到的。這樣的結合讓更多的創意產品可以產生,不管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都可以添加更多的功能。(本文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國家資本主義-中國創造之大泡沫將於 2015 ~ 2020 崩潰? (Country Capitalism - China Created A Big Economic Bubble Will Crash Around 2014 ~ 2020?)

中國城市之房價所得比是全球最高

與持續火爆的土地市場相比,中國大陸各地房市今年1月的成交量均出現大幅下滑,在中國新年期間也遭遇「馬上冷場」的淒涼氣氛。面對這個情況,中國獨立財經評論人士牛刀表示,中國房地產將面臨全線崩潰。

近日陸媒紛紛報導,2014年1月房市一開局,各地成交量就遭遇「寒潮」。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現巨幅下滑,其中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降五成,深圳新房成交量降七成,二手房自去年底開始成交量持續下降,1月成交量降兩成;廣州市1月31日至2月6日,7天內僅網簽成交62套單位,比去年新年同期下降1/4;在同樣的幾天中,上海市則僅成交119套房地產。

據《新京報》2月7日報導,這已是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價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專家表示,係受市場走勢不確定性、房貸收緊等因素影響。市場方面的數據也顯示,2月分市場將難有作為。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2014年1月廣州僅32盤入市,同比大跌36%,全新盤降七成;而2月廣州新盤新貨更少,僅12新盤入市,環比降六成。

專家:陸房地產面臨全線崩潰

中國人均水泥消耗量成長速度是全球最高最快
業內人士認為,一線城市「逆週期」1月頻現地王,或將對周邊區域的價格上漲帶來預期。一位券商房地產行業分析師稱,現階段大部分地王房價已超過區域內在售的房價,如果房企需求達到正常的利潤率,目前市場售價需要在一年內再漲50%,否則地王入市的風險將非常大。

獨立財經評論專家牛刀日前發表博文〈中國房地產面臨全線崩潰〉一文,指出中國房地產的操盤手此時仍然停留在2009年4兆(人民幣,以下同)基礎貨幣大印鈔、13兆無抵押貸款的時候,想用地王提升房價上漲的預期,根本就是黔驢技窮的典型特徵。

牛刀分析說,好不容易賺到一點錢付頭期款的農民工,都進場來買房了,這些最後為泡沫買單的人都進場了,也意味著離泡沫破滅已經不遠

中共黨媒:房價將大跌

2月8日,中共黨媒罕見刊文〈專家稱中國房地產泡沫崩潰時間就在今明二年〉,此文來自《上海證券報》。同時新華網也將此文發表在房產欄目的正文中,表明房地產方面問題的嚴重性和時間的緊迫性。
中國工業化及都市化進入成熟期

文章稱前不久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演講中說,中國離房地產崩潰時間還有一些日子,通過微調還可以調節。此話引起外界擔憂,作者認為「現在無論是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都是災難性的。也就是說房地產業已經把中國經濟逼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文章認為中央政府唯一能做的是微調、穩定一二線城市的高房價,並藉改革收入分配體制,增加民眾收入提高其購買力,最終使得房地產泡沫達到軟著陸。

茅於軾:房地產泡沫必破裂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房價有泡沫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破,過段時候房價要逐漸往下掉。」就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稱通過微調還可以調節,茅於軾認為沒有用,泡沫肯定要破,房價肯定要往下掉。各地常出現的地王現象,就是房地產泡沫,泡沫破裂前房價還是往上漲,等破了、房價掉下來了,大家就傻眼了。

《經濟學人》:中國房市泡沫化

據《經濟學人》最近的報導,中國的房產市場令人擔憂,一些富商巨賈如王石和李嘉誠,都已經對房產的泡沫化現象採取應變措施。分析師指出,中國房市有一大部份的買主其實來自地方政府、銀行及國營企業,並非民間需求。儘管如此,中國未來仍照樣計畫在144個城市興建200個新市鎮。
中國房產及企業的泡沫化同時發生

在中國,樂觀的人似乎認為,中國的房價可以永遠上漲,他們所持的理由是,中國正歷經史上最大的「都市化」進程,成群往城市移居的農民都需要住所,而住在80年代住所的中產階級,也急切希望搬到更高級的公寓。因此,中國在過去10年遇上了一波房地產熱潮。

中國今年前3季度住宅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5%;70個最大城市中有69個新房價格也較同期上漲。上海、深圳和北京房價的漲幅都超過20%。

儘管中國房產表現不錯,但一些房產大亨卻似乎越來越不安。中國最大住宅開發商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說,中國的房市已經泡沫化,中國首富大連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也表示,中國部分地區可能已有房產泡沫的現象,就連一向看好中國的香港首富李嘉誠,也已經開始出售他的大陸房產。

中國地方政府為了推動「未來」的經濟活動,在某些地區如遼寧的「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展開不動產建設。然分析師表示,那個「未來」還沒來臨,但是成排的建築已形成「鬼城」。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最近也批評這些「巨大資源浪費」的建案。儘管如此,中國仍照樣計畫在12個省份的144個城市,興建200個未來市鎮。

看壞中國房市的人並不認為災難會立即發生,美奇金投資咨詢公司研究主管楊思安表示,泡沫可能需要長達5年的時間才會破滅,而屆時房價預估會下跌40%。另有分析師指出,較小城市的房產泡沫,還不足以嚴重威脅中國整體的經濟表現。

中國“住房自有率全球第一”真相

在住房問題已經被公認為當今中國人最沉重的生活負擔之一時,中國卻在最重要的住房指標上名列“世界第一”,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拿來說事

在最近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上,有一個詞正被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官員和專家等房地產“利益關聯者”掛在嘴邊。這就是“住房自有率”。
中國自住率世界第一其實是指房子私人擁有率? 不是指住者有其屋

和“房價收入比”一樣,居民的住房自有率是衡量評價一個國家和地區居住問題解決的好壞、住房政策正確與否和房地產市場導向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在最近有關房地產的“理論和輿論”的爭辯中,總是能看到這樣一個表述:“中國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 6月26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的一位官員在某全國性的經濟周刊上發表文章稱,“我國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已居世界第一,'居住必買房'是危險導向”。在他看來,“30%的人有財力支持買房居住,房地產市場就相當不錯了,其餘的70%應是租房群體”。

在住房問題已經被公認為當今中國人最沉重的生活負擔之一時,中國卻在最重要的住房指標上名列“世界第一”,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拿來說事。如此的反差,使人不得不產生疑惑。

誰製造了住房自有率的世界第一

有關資料顯示,“中國住房自有率全世界最高”一說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當時在包頭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建設部的一位副部長宣布,中國的“城鎮家庭80%擁有住房,農村100%有住房,住房自有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中國人“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的“美名”從此而來。

然而,中國中央政府和統計局的網站上並沒有任何資料表明,中國曾經取得過“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國家統計局也沒有對住房自有率進行過任何全國范圍內的專門統計調查。

在國際上,“住房自有率”是個基本的通用名詞,指居住在擁有自己產權住房的家庭戶數佔整個社會住房家庭戶數的比例。在建設部網站上(見建設部的“房地產統計報表制度”),中國的“住宅自有率是指報告期末,自有(私有)住宅的建築面積佔實有住宅建築面積的比例”。它的計算公式是:“住宅自有率(%)=自有(私有)住宅建築面積÷實有住宅建築面積×100%”。

但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即“住房自有率”等同於“住房私有率”,“自有”就是“私有”。但事實上,“住房自有”是指住在自己購買的住宅中,而住房私有,則是除了住在“自有房”外,還要加上租賃其他私人房產來解決居住問題的人群。這兩者在國際標準中是完全不同、相差甚大的不同概念。

據建設部的考察報告,法國、荷蘭和英國的住房自有率分別是55%、50%和70%,但各自的住房私有率卻分別高達83%、67%和80%。若按照建設部網站上的算法,那麼法國和英國的“住房自有率”就都在80%的世界一流水平之上,住房保障搞得較好的荷蘭的“住房自有率”也在67 %。

第二,國際上通用的住房自有率,一般都是按以擁有自己住房的家庭戶數為單位,來計算具體的比率。 “中國標準”則採用的是私有住房建築面積佔全部住宅建築面積的之比來推導出具體的比率,以面積之比取代戶數之比。

我們可以以100戶家庭、每房均為1​​00平方米房型來舉例,看看建設部標準和國際慣例下計算出來的住房自有率各是多少。根據現有狀況我們來做一個模擬假設:

在社會最富有5%的家庭中,戶均擁有3套住房,合計15套房,1500平方米;
在社會較富的15%的家庭中,戶均擁有2套住房,合計30套房,3000平方米;
在社會一般的40%的家庭中,戶均擁有1套住房,合計40套房,4000平方米;

此外,有40%的家庭是無房戶,其中有10%通過國家的廉租房解決居住問題,合計10套房,1000平方米;另外30%是通過向私人租房居住,合計30套房,3000平方米。

根據以上的數據,按照國際上的通行算法很簡單,60%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不管他有幾套),住房自有率為60%。
中國沒有戶口的都市居民比率非常高, 一旦移出房市會崩盤?

如果按照中國現行的算法,只要是私人住房都在“自有率”的名下,那麼在這總計125套、12500平方米中,只有10套房1000平方米為公房,其他都為私房,那麼“中國標準”下的“住房自有率”就高達92%(私房面積11500平方米÷住房總面積12500平方米)。這個“標準”一變,就使中國人在住房狀況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一下子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如果按照國際上的算法,但用面積之比替代戶數之比,那麼在上述情況下的“住房自有率”也可“提高”到68%(前三項之和的8500平方米÷總量的12500平方米)。

這裡還需指出的是,在“中國人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之中,還有著海外和國際友人的貢獻。在中國目前的統計中,除了中國內地公民外,“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在華外國僑民、外國人所投資建造、購買的住宅建設面積之和”也記在了中國內地居民的名下。

自有房屋比例在短短幾年里大幅下降

2003年10月,曾經第一個宣布“住房自有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建設部官員又宣瞛i擔洩俺欽蛩接兇》空甲》孔芰康 85%以上,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達到74%左右”這兩個基本數字,但在有些專家、開發商和官員的嘴裡,這個數字仍然高達85%以上

今年4月底在北京召開的一次國際研討會上,建設部的一位總經濟師在會上公佈,我國“居民私有住房的比例已經達到72.8%”。兩相對比,不難發現,僅僅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私有率就從當初的85%,大幅下降到現在的72.8%,降幅高達12.2個百分點。

現實的狀況也驗證了這一點。這幾年在高房價的影響下,城市中靠租私人住宅來解決住房問題的越來越多。據了解,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靠租房來解決居住問題的人已經佔了整個城市統計人口中相當大的比例。城市“租房一族”中的絕大多數(90%以上),都是通過租賃私人住宅來解決的。

按照較保守的估計,如果建設部總經濟師公佈的住房私有率的數字是真實的話,那麼,在當今房地產市場兩極分化越來越加大的情況下,居民的住房自有率至少要比住房私有率低15個百分點。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按照比較樂觀的估計,我國城鎮現有的住房自有率也只有57.8%左右。
一個接一個泡沫, 中國泡沫將於2015 ~ 2020破滅?

這樣的估計,在一些城市的統計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2005年初,上海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蔡旭初在上海市政府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對外公佈,上海市家庭擁有房屋的比例為69%。也許這個數字只算了上海的“戶籍人口”,未加權進數以百萬計在上海打拼、為上海GDP做出巨大​​貢獻的“統計上的上海新增人口”,所以到去年底上海的住房自有率還比較高,但其住房自有率下降的幅度和全國的基本一致。按照上海當地的房地產業內人士的話,上海家庭住房自有率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內,從82%降到了75%,然後再次下降到69%,幾年時間里共計降了13個百分點,下降的幅度比全國的12.2的百分點稍高

僅僅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中國的住房自有率就下降了十多個百分點,這個數字集中體現了中國住房問題現狀的嚴峻性。

高水平背後的真相

對我國房改發展的歷史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被不少房地產商時常拿來“說事”的中國城鎮住房較高的自有率,很大程度是來源於“房改房”的餘蔭,而不是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及住房政策導向的結果。

在國內住房商品化進行最早的廣州市,曾經對該市的居民住房狀況舉行過調查。據媒體引自廣州市統計局城市抽樣調查隊的調查,到2002年底,“廣州有83.7%的居民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與1997年相比增加了27.7個百分點”。但在這其中靠購買了商品房來擁有自己住房的,僅僅只有“7.1%的家庭”。佔廣州市居民中大多數的“64.9%的家庭”,是靠“買了房改房”才擁有自己的住房的。另外,還有“11.7%的家庭擁有原有的私房”。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廣州市還是當時全國商品房市場化程度最高和推行最早的城市之一。廣州的情況如此,全國其他城市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上證月線突顯中國股市2166上檔層層賣壓, 而中國房產及企業的泡沫化同時發生
有房地產“大腕”之稱的任志強在2005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認“全國城鎮家庭擁有住房的主要來源為房改房,2003年底房改房佔全部住房總量的67.54%”。

所有這些數據,不管是來自微觀的還是宏觀的,不管是出自“正方”還是“反方”,不管是科學分析還是想“說事”的,都無法迴避一點,就是中國城鎮居民住房的高自有率,很大程度上是當年突擊福利分房的產物。由開發商主導的房地產市場提供的商品住房,對中國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的“貢獻”,只占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作為現在城市供房主體的商品房及房地產市場,對提高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的影響和作用,已經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

中國房地產在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洞”。福利分房的結束,就意味著自有率下降的開始。作為提高中國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絕對主力”的福利分房,其“衝擊波”的餘威到2002年底後基本上已是“灰飛煙滅”。商品房市場對住房自有率的作用又是少到可以“忽略”,但中國每年新增的城鎮人口卻在以2000萬的速度高速增長。
近期銅價大跌危機是否是中國泡沫前兆?

據國家統計局的年報,到2002年底,中國的城鎮人口為5.0212億,城鎮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39.1%。到了2005年底,全國的城鎮人口已增長到5.6212億,已佔全國總人口的43%。也就是說,三年時間全國的城鎮人口增加了6000萬。在這6000萬的新增人口中,不僅基本上沒人可以“享受”福利分房,而且,買得起房地產市場提供的商品住房的只是其中極少數。在全社會70%人買不起房的人當中,新增人口至少占到其中的90%以上。他們和城市中因拆遷而失房、因貧困而賣房維生的中低收入者一起,構成了城市中新的浩浩蕩蕩的“無房大軍”。在城市中基本上沒有公房出租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靠向私人租用住房來解決居住難題。

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從城區的老房破屋,到邊遠的城郊結合部,到處都充斥著新的租房大軍的身影。一旦城市的租房市場絕大多數只能由私人來提供,那麼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和私有率的差距,將會被大大拉大。

中國住房保障面臨“大考”

中國居民住房問題的嚴峻性還不僅於此。如果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的導向不調整,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可能還將繼續下滑。據國家統計局的年鑑,2003年全國城鎮實際銷售的商品住宅為2.977885億平方米,2004年為3.381989億平方米,2005年估計為3.5億平方米。另外三年間全國銷售的經濟適用房為一個億平方米左右。這三年全國城鎮實際銷售的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加在一起11億平方米左右,相當於全國城鎮居民每年可以從市場上獲得3.67億平方米左右的新建住房。

按照城市改造“拆一建二”的慣例,其中的一半(1.83億平方米)用於拆遷戶(由於還有其他方面大規模的城建拆遷,這些供應顯然和拆遷戶的實際需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在剩下的1.84億平方米中,絕大多數(約75%)還是被有經濟實力進一步改善住房條件的“老市民”中“有房一族”買去的。城市中的“無房戶”們如果可以買到新增住房的25%就相當不錯了。

原物料出口占出口百分比
也就是說,按照樂觀的估計,全國城鎮每年被以新增人口為主的“無房戶”所買走的商品住房,只有0.46億平方米。按照每人需解決30平方米住房來計算,也就只能解決153.3萬人的住房問題。僅僅把它和全國城鎮每年新增的2000萬人口做個比較,就會發現全國每年城鎮至少新增1847萬買不起住房的“無房人口”,占到了城鎮全部新增人口的92.33%。如果再把因拆遷和生活貧困而失房的人口加在一起,全國每年新增的“無房人口”要達到2000萬,到2010年這5年新增的無房人口就會增加到1個億。

從建設部經濟師的講話中可以看出,現在全國城鎮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不到60%(樂觀估計為57.8%左右)。據測算,到2010年我國的城鎮人口將達到6.85億人左右。這5年新增的1億“無房人口”,就將使我國的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在60%不到的基礎上再下降14.5個百分點。屆時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將只有43.3%左右

“居者有其屋”的文化取向

當然,住房自有率也並不是衡量一個國家住房政策和房地產市場好壞的惟一和“非此即​​彼”的標準。一個國家的住房自有率,除了有政府的住房政策和房地產市場的因素以外,還和一個國家的住房保障體係以及國民遷徙和就業的習慣有關。

在歐洲一些傳統社會黨領導下的高福利國家,保障體系成熟而周全。對很多的中等以下收入的群體而言,與其自己買房,不如租賃國家和政府提供的“國有房”要來得實惠得多。這樣的話,可以用更小的成本來解決住的問題,為什麼還要自己花大價錢去買房呢。

何況,歐美人歷來有經常遷徙和異地就業的習慣。在歐盟內,一個國家的人為了取得更好的工資和收入,到另外一個國家去工作發展是很平常的事。在北美,收入相對較低、稅賦較重的加拿大人,就有不少南下到美國謀發展。至於在本國內異地就業,對歐美人來說就更是家常便飯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房往往就成了拴住發展機遇的“絆腳石”,住房自有率低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關鍵在於,這樣的低住房自有率,不是由於買不起房或者住房保障體系的欠缺造成的,恰恰相反,正是由於住房保障體系的健全、房價的平穩以及較低的房價收入比,使得國民在解決居住問題時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花更少的錢租賃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在房價只是一般人家庭年收入的2至6倍情況下,買房相對輕鬆而便利,但找一個好的工作卻並不容易,何苦買房把自己“套”住呢。

但對中國人和華人來說,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居者有其屋”、“安居樂業”等這些千百年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使華人社會圈對住房特別地在乎。對民眾而言,有居則安、有產則寧。同樣,“民富則易治、民有產則畏法”也成為中華歷史久遠的一種統治文化。

在新加坡,“居者有其屋”是被作為國策而大力推廣實施的。從建國伊始,政府就大力建造組屋(相當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並以極低的價格提供給本國85%的國民,使得新加坡的居民住房自有率一舉達到了90%以上,從而真正成為世界上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就連歐美國家的華人家庭,傳統的文化和觀念也使得他們更傾向於自己買房居住。據不久前的報導,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華人家庭自住房擁有率在76%,高出當地人的67%。”

所以,在中國人和華人的圈裡,買房居住是千百年積累下來的居住傳統和文化觀念,絕不是什麼一時興起的“過度的住房消費慾望”。中國人的“居者有其屋”的住房觀念沒有錯。問題的實質在於,由開發商主導的房地產行業“不健康、不規範”,使得很多人除了“留守”在過去的“福利分房”外基本上沒有改善住房的可能。在缺乏正常的製度性的住房保障體系下,中國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就成了一個單純的衡量住房政策和房地產市場導向好壞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中國的住房政治,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歷史性抉擇。

中國鐵礦砂需求縮,BDI跌破千點關卡

BDI 將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經濟衰退輕重, 因為中國GDP是否真實?
3月下旬以來,中國港口鐵礦砂庫存水位偏高,讓中國鋼廠開始對鐵礦砂進口活動急踩剎車,國際鐵礦砂交易市況因此急轉直下,嚴重打擊散裝船舶交易需求。大型的海岬型船舶(Capesize)運價領頭下挫,昨(14)日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已連跌15個交易日,回檔到989點位置,是BDI今年以來首度跌破千點整數關卡。

今年Q1期間,中國鐵礦砂進口需求旺盛,一度推動BDI達到超過1600點的年度高峰,不過這波需求卻在3月下旬反轉向下,自3月24日以來,連續15個交易日走跌,累計跌幅超過38%,來到今年新低的989點,其中尤以海岬型船舶的跌幅最兇,BCI指數在同期間的修正幅度達到55%,主要就是受到中國鐵礦砂進口活動放緩的打擊。

據了解,中國港口的鐵礦砂庫存在Q1期間已經堆高,使得3月下旬以來進口活動急踩剎車,不僅拖累海岬型船舶運價,連帶地包括巴拿馬極限型船(Panamax)與超級極限型(Supramax)等中小型船舶的訂船交易量也急凍,整體散裝航市走勢轉趨疲軟。

業界人士認為,先前一波鐵礦砂進口高峰,並非受到實質需求推動,而是做為鋼廠融資的抵押品之用,因此一旦庫存堆高、去化不易,短期內要見到礦砂重新啟動補貨的動能並不容易,讓BDI跌破千點整數關卡。

就目前各船型現貨運價來看,海岬型船舶日租運價約略高於1萬美元,仍明顯優於去年同期不到5000美元水平,巴拿馬極限型船舶日租運價約6300美元,則遜於去年同期的近9000美元水準;相對地超級極限型船舶運價則約在9600美元左右,與去年同期水平大致相仿。

展望今年散裝航市後續發展,業界人士指出,直到中國港口鐵礦砂庫存明顯下降之前,BDI均缺乏快速反彈動能,而就國內散裝航商與BDI牽動狀況來看,旗下現貨船舶居多的裕民(2606)受傷可能最深,而相對地新興(2605)、中航(2612)等則因仍有中長期合約保護,受到BDI拖累狀況相對輕微,除非中國鐵礦砂回補動作遲至Q3仍無法開啟,才會對新興、中航等航商的船舶換約工作造成重大影響。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