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美債泡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債泡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金融海嘯至歐債風暴將導致未來美債新危機

In January 2009,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Image via Wikipedia

市場度過了極度動盪的第五週。瑞士央行突然宣布與歐元掛鉤,歐洲央行調低增長預測,奧巴馬( Obama ) 拋出4470億美元的就業計劃,伯南克的講話了無新意,歐洲央行高管 Stark 出人意外地辭職,市場傳出希臘週末違約,美國提高紐約及華盛頓的反恐警戒,G7 財長會議毫無實質性成果。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在虛怯的投資氣氛中,資金湧入國債市場避險,美、德、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同告跌破2%大關,股市繼續探底,債市走牛,美元上揚,商品疲軟,黃金則在高位震盪。

歐洲局勢嚴峻,希臘兩年期國債利率飆升,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國債CDS也大幅上漲,各大銀行股暴跌,資金市場銀根緊張。筆者認為希臘最終違約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只是歐洲領導人何時拔除生命維持器的問題。但是無論希臘是違約還是被踢出歐元聯盟,並非歐債危機的終結,這樣做勢必令市場競猜“下一個希臘”,直至拖垮整個歐洲金融體系。

歐洲央行調低增長及通脹預期,暗示加息週期已經結束。儘管通脹壓力猶存,經濟步入衰退的風險變得更大。目前歐洲貨幣當局並未給出減息的時間表,筆者認為年底前後一次過或分兩次降息50基點,政策利率回到之前的1%的水平的可能性頗高。

奧巴馬的“美國就業行動”,在許多方面仍缺少細節,而且計劃本身必須得到國會兩院的批准。在減稅問題上,共和黨議員估計不會有大的反對,不過開支總數會縮水。這項計劃的發力,主要聚焦在2012年,為大選謀算,可能給明年的美國經濟提供1-1.5個百分點的增速。

本週重要數據不多,焦點仍在歐債危機。週二英國八月CPI,估計0.5%/4.4% vs 上期的0.0%/4.4%,英格蘭銀行有可能重新啟動QE計劃。週三美國八月零售,0.3% vs 0.5%。週五密執根消費信心指數,56 vs 55.7 。


無論以哪個國家的主權信用作為支撐發行全球貨幣,注定會失敗。要化解這個問題,必須對整個國際貨幣發行制度進行根本改造。

據香港商報8月22日報導,8月17日,在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調降后幾天,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表達了對美國經濟的信心。盡管拜登此行給中國大派美債安心丸,但美債陰影能否就此掃除?美債危機將如何演變?美元主導的貨幣體系是否就此瓦解?世界經濟會否再次探底?這些疑惑仍然無法解答。


對話主角

《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

香港商報記者顧安安

美元體系 注定會崩潰

香港商報:您在2008年美國爆發次按危機時,就預言了美債危機的發生。如今美債危機果然爆發了,現在問題雖然暫時得到解決,但能不能保證不再出現違約風險?

宋鴻兵:美債會不會再次出現危機,這是由美元設計制度決定的。從長遠來看,美國債務危機暴露出的問題將徹底葬送美元體系。美元作為全世界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基礎,全世界未來的經濟發展和貿易結算都依賴於美元,美國需要向全世界輸出美元,才能保證經濟的發展,但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都高於美國自身經濟的成長速度和規模,這就是問題。事實上,由於美債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快於財政稅收的增速,導致出現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矛盾,因為以國家主權信用為擔保的美債要及時還本付息,但是如果外在的需求量太大,就迫使美國經濟不得不高速增長,而其國內的GDP增速或國內的稅收跟不上這一需求,其結果就會使一個無限增長的國債和一個有限增長的財政稅收之間發生尖銳的沖突和矛盾,最後體現的形式就是在國家財政稅收總量之中償還國債的比重越來越高,這就是制約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所以,美債和以這種國債為抵押發行美元的這套體系最終是支撐不了的,一定會走向崩潰,這是邏輯上的必然,不能透過美國經濟的發展、技術革命來解決,這是個天生的矛盾。盡管現在達成了協議,提高了2萬億美元的上限,這個問題還會出現,實際上這也是個新版的“特里芬”難題。未來每次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就會遭受一次重大的沖擊,這是由美元發行制度本身所決定的。無論以哪個國家的主權信用作為支撐發行全球貨幣,注定會失敗。要化解這個問題,必須對整個國際貨幣發行制度進行根本改造。

必須推出超主權貨幣

香港商報:那么國際貨幣發行制度如何根本改造呢?

宋鴻兵:這個發行制度改造的核心出發點就是作為全球貨幣儲備的資產必須要超越主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與主權掛鉤,以自己的主權信用或者國家債務做擔保的話,總有一天會面臨跟美元同樣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出現一個超主權的貨幣,跟主權國家自身的信用沒有關系,它只與全球經濟增長相對應。現在有幾種解決思路,第一種就是黃金,因為黃金天然就有超主權性質,它不屬於任何國家,不依附於任何主權國家的信用。除此之外,還有人提出特別提款權,我曾經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貨幣化,它也是超越主權,不屬於任何國家主權范圍之內的概念。或者可以把主要國家的貨幣做成一個貨幣籃子,實現世界貨幣儲備的多元化。但即便是多個國家主權信用所組成的貨幣籃子,也會面臨跟美元同樣的問題,只不過程度要輕一些,維持時間會長一些,因為它比美元體系會顯得平衡一些。

香港商報:您剛才提出美元體系必將崩潰,一旦它崩潰了,誰來接棒呢?

宋鴻兵:美元體系的崩潰,意味著以主權信用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思路根本就行不通,所以任何國家的貨幣都休想取代美元。危機到來之前,全球必須找到一個新的解決思路共同進行改革,否則全球貨幣體系將陷入混亂,而且還會維持很長時間。

金融危機根源:美國高度負債

香港商報:顯然美國不可能放任美元地位下滑,更不可能讓美元體系崩潰,在您看來,在采取很多措施無效或者收效甚微的情況下,美國還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或行動來挽救本國經濟?

宋鴻兵:美國的財政收入中,國債占越來越大的比重,如果全年稅收中超過50%的部分拿去支付國債利息,這種沉重的負擔會使美國政府越來越沒有力量做其它事,軍事、教育、醫療各方面的支付能力都會極度萎縮。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加大向全世界透支財政赤字的融資規模,包括加速貶值美元,而這一切又會受到世界各國越來越強烈的抵制,美國國債很可能提前被各國拋棄。那時就會對美國造成更大的壓力,迫使美國不得不改革。而美國要改變,也是美國利益和各國利益博弈的過程,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獲得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香港商報:這個過程需要多久?

宋鴻兵:這就很難說了,很可能最後是以危機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股市的暴跌,實際上華爾街就是在以危機的形式來倒逼美國政府盡快推出QE3,這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時,華爾街以崩盤來威脅美國國會。其實未來也是一樣,就是如果在崩潰的威脅之下,各國必須要做出某些妥協,到時候就看誰能對別人產生更大的制約,誰就能占上風。

香港商報:難道QE3是唯一解決辦法嗎?

宋鴻兵:當然不是。在我看來,量化寬松政策是一個錯誤的思路,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QE1和QE2的失敗以及說明了這個問題。如果還會有QE3的話,結局注定還是會失敗。主要原因是大家沒有去解決這次金融危機最核心的問題,也就是美國高度負債的問題。正因為如此,各國政府無法拯救自己的危機。所以削減負債規模,削減負債和GDP的比例,這實際上是各國都應該采取的最主要的解決危機的辦法。但是,這種減少負債的過程是異常痛苦的,往往意味著經濟的嚴重蕭條和衰退,所以各國都不愿承受。好比現在中槍受傷,勇敢的人可能會忍痛把子彈挖出來,然后上藥包扎,傷口才會逐漸好轉。但如果怕疼,不愿意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把子彈挖出來,僅是用繃帶把傷口纏起來,這個傷口永遠都好不了,是在拖延問題,今后化膿發炎的可能性更大,最後解決危機的成本也更高。美國由於占據了世界儲備貨幣的優勢地位,自己不愿意承受這種痛苦,而是通過美元貶值,把痛苦轉嫁到債權人身上,這是美國現在解決問題的根本思路。這種思路無異會激起所有國家的聯合反對,這就是為什么會有“貨幣戰爭”的概念。

一旦推出QE3 人民幣將持續被動升值

香港商報:一旦美國推出QE3,將令人民幣處於怎樣的境地,升或是降,幅度多大?

宋鴻兵:量化寬松政策的基本原理就是輸出美元,美元像洪水一樣向全球奔涌而去,所有國家都不得不承受美元的流入,這個過程將推高所有主要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匯率,也包括中國。所以我們看到,最近人民幣兌美元的比價不斷攀升,就是這個道理。各國目前都沒有辦法,想要和美國保持一個平衡比例,就得不斷地吃進美元,但是越買美元,未來被套牢和虧損的可能性越大;但如果不買入美元,本幣就必須被迫升值,這是遊戲的基本規則。而且,這種持續被動升值未來只能延續下去,直到中國的資產泡沫被戳破。

香港商報:美債危機下,人民幣浮動利率呼聲漸高,但近日央行顧問夏斌說,人民幣在8-9年內不會自由浮動,這是出於什么考慮?您的看法呢?

宋鴻兵:我想中國不想讓人民幣過快升值,以減少損失。人民幣過快升值,將帶來幾個問題。第一,從外部看,美元貶值,必然帶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國的外匯儲備購買力會隨之下降;第二,對內來看,目前基礎貨幣投放是以美元資產為抵押,如果抵押品的價值在下降,那所發行的貨幣本身的價值就值得懷疑了。這個時候,中國的貨幣就會陷入一個自然的貶值傾向,這就是通貨膨脹。從這兩方面看,都是通脹壓力。歷史證明,任何國家作為美國的債權國,其貨幣兌美元升值,一定意味著國內儲蓄直接被美國掠奪了。所以從這點看,人民幣快速被動升值,短期的確存在很大問題。但是長期看,如果兌美元不升值,政府會被迫持有越來越多的美元,損失將更大。所以美國這招,你接是輸,不接也是輸。我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人民幣匯率浮不浮動的問題,浮動,從短期看虧損,不浮動,從長期看也虧損。

外儲解困辦法很多

香港商報:如何減少這種虧損呢?

宋鴻兵:我覺得要換一種思路來看問題。在現階段匯率應該保持穩定,再利用現階段匯率穩定所換回的時間,做相應的美元資產的調整,把虧損的資產變成盈利的資產。在逐漸把美元資產比例進行大幅調整之后,人民幣再相對美元自由兌換,才能既避免短期損失,又讓長期的傷害不算太嚴重。

香港商報:在您看來,持有大量美債的中國,外匯儲備現在是否應該做相應調整?如何做優化配置?

宋鴻兵: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我們龐大的外匯儲備,在國際上無論買什么東西都顯得錢太多,與我們能買到的資產而言,這些錢過剩了。在我看來,中國持有的美元在美國是買不到足夠的核心資產的,一些重要公司的股權,或者森林煤礦等硬資產,人家都會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加以拒絕。除非是那些歐美夠不著的國家,比如中東、非洲等國家,我們可以去填補一下空白,但這一規模顯然不足以消耗中國的外匯儲備。我覺得另外一種方法是向內使用。實際上在過去三十年中,外資在中國收購了很多核心資產,在十幾個行業中已經處於產業鏈的主導和支配性地位,那么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在海外花不出去,為什么不在國內把這些外資所占有的股權進行回購呢?我想這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既可以把核心資產收回來,又可以重新獲得這種核心命脈的控制權,由於這些行業往往高度壟斷,所以也可以保證收益。當然,這需要強大的政治意愿和膽識,同時需要足夠的政治智慧。所以,外匯儲備其實有很多種用法,我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之一,這需要我們換一種思路來看待現在外儲的困境。

警惕危機第三波 利率飆升美債被拋棄

香港商報:到時金融危機就會演變為“貨幣危機”了?

宋鴻兵:每次推出量化寬松政策都會引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外匯儲備國的資產損失,如果美國永遠想以這種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的話,會激化與各國的矛盾,最終可能加速債權國脫離美元資產。美國現在每一天需要國際上給其融資50億美元,才能保證經濟和政府的運轉,當各國都不再借錢給他,美國經濟立刻就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不均衡的狀況。如果美國一直這么做,總有一天到了某個拐點,大家會一起反彈,也就是不愿再持有美元資產。到那個時候,美國國債將會面臨“危機第三階段”,即利率飆升,美債遭到大量拋售,收益率急劇飆升。并且在我看來,這一天的到來并不是漸變的,很可能是突發的,以某一事件,或者說達到某一程度之后會突然迸發出來。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到來,但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香港商報:您所說的在逃離美元的國家中,也包括中國嗎?

宋鴻兵:當然也包括中國,因為最後所有國家,只要是美國的債權國,都會被這個過程折磨的異常痛苦,而且也會越來越清醒。現在不愿意拋棄美元,因為還有顧慮,還有幻想,但當你理解了危機的發生機制,理解了美元一定會走向崩潰的話,你會發現其實越早離開它,損失越小。

中國無力救世界

香港商報:美債危機后,是否可能進入G7 國家評級接連被調降的“多米諾遊戲時代”?

宋鴻兵:導致全球經濟危機的是貨幣問題,貨幣不穩定,天下都不穩定。連美國的主權信用都被調降,那一切皆有可能,歐洲主要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可能都保不住,屆時可能是新一輪危機爆發的起點。

香港商報:如果全球經濟陷入新一輪的衰退,曾在2008年以4萬億巨大的一攬子救市計劃拯救了世界經濟的中國還能再次扮演“超人”角色嗎?

宋鴻兵:我認為中國還是先挽救自己吧。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國采取的救市力度是全世界最強的,現在產生了很多副作用。如果歐洲各國陸續被調降信用評級,新一輪危機來到的話,將把中國逼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境地,如果不采取新一輪財政救市措施,保增長的目標將無法實現。如果救經濟,通脹問題、資產泡沫問題也將隨之而來。這些問題將更加惡化,甚至可能激起潛在的更多問題。所以,這兩者如何權衡,這個難題已經把中國逼到了困境,連拯救自己都顯得勉為其難,或者說非常吃力,更別說拯救其他國家了。


評論

  • 金融海嘯導致美國超過數百家銀行倒閉,冰島破產。
  • 希臘主權債將倒閉,將導致多米诺骨牌(domino),全世界主權債投資人開始檢視債務國負債比率,主權債發生信心動搖之債務國將命臨像希臘主權債命運。
  • 美債2011年11月到期須延展期限之美債大增,投資人一樣會擔心全世界最大主權債 : 美債。
  • 大陸需加大人民幣結算國家範圍,將金磚四國、台灣、東南亞商品皆以人民幣定價,降低歐元、美元再度發生金融風暴產生貿易停滯之風險。
  • 美國只剩持續借錢刺激經濟提高GDP,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需要的是另一波來自政府的經濟刺激計畫。伯南克及 IMF 主席拉加德皆如此表示。然而共和黨國會議員希望刪減赤字,而民主黨員也隨之起舞。歐巴馬推出的規模達 4470 億美元的就業促進計畫,可能難以全部通過國會,最終版本將是規模縮小之刺激經濟刺激計畫。一旦美國經濟衰退GDP下降,債信疑慮將再起,這惡性循環已開始。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第二次金融危機的時機

Chart of the components of United States publi...Image via Wikipedia

雷曼兄弟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次貸危機導致其所持有的金融產品成為壞賬,是因為它在次貸產品上賭得太多了。除了賭次貸產品,雷曼還賭信貸違約掉期。「信貸違約掉期」的英文是credit default swap,簡 稱「CDS 」,是一種轉移定息產品信貸風險的掉期安排,雷曼在CDS上涉及的金額高達8000億美元。資本市場本就是豪賭,雷曼更是豪賭。資本市場是所謂槓桿融資,也就是有少量自有資金然後成倍借錢。華爾街的平均「槓桿」比例 是14.5倍。 破產原因:2006 油價高漲美利息調高超過4.0%,導致美國次房貸惡化, 2007 受到美國次房貸影響,就裁員1000多名了,結構債大量對他國發行,2008年,油價每桶漲超過120$USD,貝爾斯登出售水餃股後,雷曼的股價就跌了48%,第二季的財務表就虧了28億美元了,結構債持續大量發行,第三季的財務表又虧了39億美元,就在這一季,第三季的財務表公布的第五天就破產了。


就在雷曼兄弟轟然倒塌之前﹐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最後一個泡沫的頂點之時﹐華爾街公司賬本上的風險金融衍生品的價值達到驚人的183萬億美元。這是美國經濟總量的13倍。如果這聽起來令人覺得瘋狂﹐它確實如此。從那時起﹐我們恐慌不已地進行了四年所謂改革﹐並重歸財務審慎。那麼﹐現在這個數字又是多少呢?248萬億美元。我不是開玩笑。哈﹐多麼美好的時代!

槓桿率高到了瘋狂的地步。

還在找“信貸泡沫”嗎?我們正身處其中。每個人都知道聯邦債務堆積如山﹐也明白國會有可能不會提高債務上限。但這僅僅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今年一季度﹐美國公司總計借債5,130億美元﹐其借債速度是去年秋天的兩倍﹐當時公司債已經在飆升。渴望收入的儲蓄者幾乎會買入任何一只債券。難怪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大幅下跌。“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之類的話可以到此為止了。美國非金融企業整體深陷債務泥潭﹐債務規模高達7.3萬億美元。這創下了歷史紀錄﹐在過去五年中這一數字增長了24%。如果你再算上家庭債務、政府債務和金融部門的債務﹐債務水平至少高達50萬億美元。槓桿率越高﹐風險越大﹐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常識。

實體經濟仍然蕭條。

第二輪量化寬鬆除了降低匯率並沒有什麼明顯功效。失業率遠遠高於官方公佈的數字(例如﹐就連勞工部文件中用小號字體做出的說明也都承認﹐每四個中年男人中就有一個沒有全職工作。真是令人吃驚!)。我們的經常項目赤字每年高達1,200億美元(自1990年以來一直沒有盈餘)。房價在下跌﹐樓市沒有復蘇。實際工資增長停滯。是的﹐生產力正在上升。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也抑制了就業機會的增長。


1. 我們還在總結上次金融危機帶來的教訓。美國房地產泡沫真的是由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巴尼•弗蘭克(Barney Frank)、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和“自由派”等造成的嗎?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講。我不禁要問,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西班牙也曾有過巨大的樓市泡沫呢?那竟然也是美國國會少數黨成員弗蘭克造成的嗎?如果是,他是如何操作的呢?愛爾蘭、英國、澳大利亞的巨大房產泡沫又是怎麼回事呢?全是弗蘭克所為?東歐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泡沫呢?我簡直要笑出聲了,然而數以千萬的人們目前都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這種說法之所以受到推崇,其目的就是掩蓋真相,讓真正的罪魁禍首可以逃之夭夭。這種辦法很奏效。

2. 無人被查處。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首席執行長富爾德(Dick Fuld)和金融公司Countrywide首席執行長莫茲羅(Angelo Mozilo)等高管及其他很多人在“觸礁”前,早已套現了數億美元從而“安全著陸”。貪婪的貸款機構和狡猾的抵押貸款機構輕易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不義之財。然而,這些人不僅沒有入獄服刑,甚至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安然無事,逍遙法外。一般來說,在2000年至2008年期間,你越不守規矩,享受到的待遇就越好。所以毋庸置疑,下一幫人還會這麼幹。


分析
  • 所以,五訊息值得注意, 1. 通膨, 2. 有商品超漲, 3. 利息調高於3.5%, 4. 金融公司大量裁員, 5. 結構債大量對他國發行。
  • 雷曼兄弟破產之前兆是油超漲,聯儲將利息調高於4.0%,導致美國次房貸惡化及雷曼兄弟獲利不佳進而虧損。以上所有現像都有發生於雷曼兄弟上。
  • 不得不懷疑,美國有暗中之黑手再搞金融風暴。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8月到期的美元國庫券測試美元強度及後QE2之策略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tands with Federal R...Image via Wikipedia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如美國債務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財政部設定的最後期限前上調,美國主權債評等將被置於負面觀察名單中。屆時美國各州和市的評等將受到影響。惠譽表示,如果財政部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時支付票息,惠譽可能將美國主權債評等置於"局部違約"檔。另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億美元國庫券不能全額被償付,惠譽將把相關債券的評等從"AAA"調降至"B+"。債務違約風險或成為美元面臨的最大威脅,美元反彈或遙遙無期。

美國公布了經濟褐皮書,褐皮書顯示經濟繼續擴張,但是步伐減緩,工資增長仍然溫和,房地產市場同樣疲軟,而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抑制了消費支出。總的來看內容并無多大新意,在褐皮書公布后股市略微下跌,而美元繼續持穩。


美國知名分析師梅勒迪斯·惠特尼在2010年12月份曾預期美國將會有50至100個市政債券將發生違約,涉及違約債務金額將達到數千億美元,從此惠特尼成為了詆毀者最常攻擊的目標之一,他們聲稱惠特尼極大地夸大了地方政府財政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在周三再次接受CNBC采訪時,惠特尼堅持了她的預期,盡管她表示,債務崩潰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美聯儲褐皮書稱,12個地區聯儲的報告顯示,自上次報告發布以來,經濟活動總體上持續擴張,不過為數不多的一些地區顯示經濟活動有所減緩。

褐皮書稱紐約、費城、亞特拉大和芝加哥聯儲地區成長放緩,但達拉斯聯儲報告成長加速。許多地區5月制造業成長放緩;消費者支出持穩,但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支出意愿;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中斷令給經銷商的新車減少,令汽車銷售下降;5月房屋建造和地產銷售顯示出廣泛疲弱的狀態。褐皮書稱投入價格繼續攀升,尤其是大宗商品,基於原油的產品以及工業金屬等的價格;5月就業市場逐步改善,薪資增長溫和,具備特殊技能人才的供應出現部分短缺。

褐皮書對於美國經濟的樂觀看法與數名美聯儲高官的觀點相一致,令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復甦形勢的擔憂情緒有所放緩。這樣的市場環境將令美元獲得支撐。
  
堪薩斯聯儲(Kansas FED)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表示,盡管面臨沉重債務負擔,但美國經濟在各個方面均有所成長。
  
聖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表現將於第二季度回暖的預期是合理的。另外,美國經濟并沒有疲弱到需要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地步。
  
對於進一步刺激措施一事,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二的講話也并沒有對其做出明確暗示,這意味著市場所魂牽夢繞的第三輪量化寬松仍然遙不可及。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表示,美元在金融危機期間受益於經濟衰緩的沖擊,但這樣的聯系可能正走向重點,因美國出現額外經濟刺激舉措的前景已極為黯淡。根據該行的數據統計,自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產后,過去兩年來,美元漲跌大致與美國經濟數據呈反向態勢,但今年美元匯率隨弱勢經濟指標一并走弱。
  
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元因全球投資者尋求避風港的欲念而走強,但之后風險偏好情緒隨經濟復甦漸入正軌而升溫,美元也因此滑落--經濟刺激政策極大地鼓舞了市場人氣。

花旗集團駐紐約的外匯分析師Steven Englander在一次采訪中談到:“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利好美元的假設似乎過於武斷。在過去兩年中,美國經濟顯示出疲軟跡象時,政府往往會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應對。”

他補充道:“即便目前失業率仍高於9%,我們認為美聯儲不會再次采取2009年那樣的經濟刺激措施。”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6.9%,并在5月4日觸及2008年7月以來的低點72.696。根據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美國經濟數據錄得2008年12月以來最差表現,2008年12月正是作為金融危機導火索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發生后的三個月。

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十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Jens Nordvig表示,因預計美聯儲(FED)仍將維持利率在記錄低點,美元弱勢料在今年持續,但若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則美元可能走強。Nordvig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G10貨幣中,處於升息周期國家的貨幣,如澳元和加元兌美元的升幅預計將領先於其它貨幣。他認為,推動美元走軟的因素,諸如低利率,高企能源價格以及結構性疲弱的資本流動依然完好無損。不過Nordvig指出,弱勢美元的觀點面臨如下風險,即一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急速放緩,則高風險資產可能會遭受打壓。


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週三(6月8日)發出警告,美國債務水平不斷攀升,正接近爆發一場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羅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債務正在飛漲。在過去3年中,美國政府花費了大量金錢,而美聯儲不斷地印刷美元。可是下次再出現問題時,他們該如何應對?他們不能再令債務成倍增長,也不能再大量印刷美元,因此下次碰到的問題要嚴重得多。”

羅傑斯相信,即使國會與政府未能就上調債務上限達成共識,政府也不會在8月關門。 但他認為,政府需要大幅削減支出,特別是軍費方面的支出。

他說道:“美國在全球的150個國家有軍隊,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在這方面的花費過於龐大。”他還表示,他持有中國股票,並認為人民幣較美元更加安全。

他指出:“美國債務正在飛漲,美國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的最大的債務國,但沒有人再願意借錢給美國了。”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週三表示,如美國債務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財政部設定的最後期限前上調,將把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屆時美國各州及各市的評等將受到影響。

惠譽表示,如果財政部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時支付票息,惠譽可能將美國主權債評等列入“局部違約”檔。 另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億美元國庫券不能全額償付,惠譽將把相關債券的評級從“AAA”調降至“B+”。 但惠譽也表示,該機構相信美國最終將達成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羅傑斯對於美元地位發出警告稱,當英鎊失去了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後,英鎊貶值了90%,美元也將如此。

羅傑斯還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提出尖銳批評,稱其就任美聯儲主席以來“沒有任何一件正確的事情,只知道印刷美元。”他表示,在美聯儲6月結束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之後,美聯儲仍不會罷休,其仍可能會以新的名目印刷鈔票。


金融時報周一報導,美國一位匿名銀行高層透露,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都準備在8月減持美國公債,且減少依賴美國公債做為擔保品,以預防如果美國朝野之間無法在短期間達成提高舉債上限共識,可能在金融市場引發動盪。他們的策略是增加現金部位,以取代美國公債作為衍生金融商品與其他交易的擔保品,近而減少金融系統對美國公債的倚賴。

 這名銀行高層指出,「我們計畫8月初降低對美國公債使用,並增加手中現金以作為應急措施。」報導也指出,這此些華爾街業者只能做不能說。據了解,美國發行9.7兆美元公債,多數由全球投資者持有,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摩根大通估算,現有美國公債,將近4成約4兆美元作為附買回、期貨與交換市場的擔保之用。

 由於美國公債在金融系統扮演擔保品的關鍵角色,假設因舉債上限的爭議導致債務違約發生,後續在金融市場引發的動盪將很驚人。美債的頂級信評與流動性,意味它支持交易的成本也相對低廉。財政部曾經表示,法定的舉債上限如果無法調高,美國將在8月2日前出現債務違約。華爾街已經警告,該情勢將對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問題。

 摩根大通高層主管,同時也身兼財政部貸款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札米斯(Matthew Zames),4月曾寫信給財長蓋特納,警告「債務違約將引發一波追繳保證金與擔保品折價率加大的浪潮,並進而導致去槓桿操作與放款大幅下降」。

 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贊助的美國財政部市場操作集團(The Treasury Market Practices Group)、紐約梅隆銀行與摩根大通都拒絕就此一報導進行評論。華爾街業者指出,「在美國逼近舉債上限之際,我們將持續關注流動性環境與適當的擔保品折價率。」

分析
  • 由美元ETF趨勢看出,美元反彈極可能結束了,既使再有反彈也不易太強。
  • Obama 經濟政策是要讓美國經濟成長,利率不能提高,美元仍需弱勢。
  • 全球各國央行為了降低美國主權債風險,逐漸調高其他貨幣及黃金比重,由德銀近期續買黃金可看出,以全球浮動資產比率,房地產占55%、債卷占25%、黃金占的比率0.9%,一旦,美債泡沫對全球經濟衝擊很大,其他貨幣及黃金反成主流,黃金占的比率0.9%很低,續漲成為今年重點。既使美元升息,只要美債無法降低,美元仍弱勢。
  • 匯率趨勢原物料與能源趨勢,FXA、SGG及新興股市將是資金重陣。
  • 勿相信美元升息美元會大幅轉強。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全球貨幣的供應量 ( Global Money Supply )及泡沫之趨勢分析 - ( US M1 surge up fastest in history to solve the deflation issue )

English: Money Supply of Eurosystem, composed ...
Image via Wikipedia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GDP規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於是大家就開始計算中國GDP規模超過美國的時間,保守的估計到2030年超過美國,樂觀的估計2020年即超過美國。本人認為GDP超過美國恐怕不需要10年時間,因為我們的 GDP 統計有很大的遺漏,很多服務消費都沒有納入到統計範圍內,既然現在大家都認同居民收入被大幅低估,那麼消費同樣被大幅低估。中國的汽車銷量全球第一,中國的遊客遍佈全球,中國居民的奢侈品消費(包括在海外購買奢侈品)肯定也是全球第一;中國的商店普遍在晚上九點後打烊,中國人在晚上創造的GDP遠遠超過美國。

不過,大家恐怕還沒有太注意的一個現象是,我們的貨幣供應量M2早已經是全球第一,8月份M2達到68.7萬億,而美國目前的M2為8.6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8萬億,中國的M2竟然超過美國大約10億人民幣。中國的廣義貨幣M2(現金加定活期存款總額)為何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全球第一呢?這恐怕與這些年來M2的增速較快有關。過去10年,中國年均M2增速在18%以上,而美國等發達國家都是個位數的增長。

M2的高速增長與我國資産規模和經濟活動規模的增長是相關的,但我國的M2占GDP比重達到180%(假設今年的GDP達到38萬億),而美國只有60%左右。這說明中國的M2高增長與資産規模的擴張有更大的關係,比如,美國M2的增速在過去20多年中基本與GDP的增速保持同步,而中國則大大超過GDP的增速,也超過GDP增速加CPI大約6個百分點左右。這被麥金農等經濟學家成為“中國貨幣之謎”,即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沒有引起通脹;我覺得謎底就是資産價格,尤其是土地價格、房地産價格的急劇上漲。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4畝,美國人均接近10畝。在經濟高增長、中國又挑起為全球提供消費品製造的重擔,把面積不大的沿海地區用作世界工廠,同時還要解決富人和全國各地過來的打工者的居住問題。於是,土地價格、房價都大漲,政府通過拍賣土地,也獲得了可觀的收入,有的沿海城市,政府拍賣土地獲得的收入都要超過財政收入,中國的土地交易量、房産交易量都是全球第一,這就帶動M2 急劇上升。這樣的情形也同樣在耕地相對人口稀少的工業大國日本和韓國發生過,日本和韓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都小於1畝。如日本、韓國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年均增速分別為20%(1967-1973年)和34%(1966-1988年),明顯高於中國目前的水平,因此時至今日,日本和韓國的M2占GDP比重也比較高,分別為159%和147%。
US M1 surge up fastest ( automatic update )

不過,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日韓已經過了M2的高速增長期,他們都已經進入了全球富裕國家的圈子中,而中國人均GDP只排在全球100名國家之後,致富的路途遙遠,貨幣規模卻已經是全球第一了,M2/GDP也都超過了日韓。雖然這其中有外匯占款導致M2過於龐大的因素,但計算一下,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約占了M2的27%,不算太多。而我國政府對M2的增長率的控制目標卻一向是17%,如果按此增長率,則10年之後,M2的規模將達到340萬億。即便是降至15%的增長率,也會達到285萬億,這就相當可怕了。但這不是沒有可能,如韓國從1966年到1988年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年均M2增長幅度竟然達到34%。而中國經濟目前還是處於發展潛力很大的階段,城市化率只相當於日本60年代水平,經濟再保持年均8%的十年增長似乎不成問題。但日韓人家在步入發達國家經濟水平時,M2/GDP只有100%左右,而我國還沒有富,M2/GDP卻已經達到180%了,照此增長速度發展下去,屆時,全球的貨幣都將被人民幣所淹沒。

是否人多地少經濟發達的地方,很多稀缺資産都會被炒得飛上天呢?比如說日本房地産泡沫破滅前,一個東京可以換半個美國。而中國的房地産在過去10年中也已經漲了5倍以上,城鄉住宅總市值接近100萬億,占GDP的比重大約為290%,而美國目前只有200%左右。我們再看一下過去十年古玩、藝術品、珠寶等的漲幅,几乎也上漲了10倍以上。所以,在這片國土上,什麼稀缺,什麼屬於小品種,什麼就可以被炒作,包括大蒜和生姜。包鋼稀土是一家上市公司,去年年初的價格大約是7.5元,前段時間最高被炒到77元,一年多時間價格漲了10倍!因為貨幣實在太多了,貨幣在尋找稀缺資産,就連貨幣本身也可以被炒作,據說1980年版的50元面值的人民幣,目前的市場價被炒到5000元,收益率達到100倍,說明存銀行遠不如把現金壓箱底,壓得越久越增值。

但是,泡沫終究要破滅,M2的膨脹的結果是貧富差距的拉大,靠買房賣房發財的富人在M2中的占比越來越大,而把養命錢都存到銀行裡的普通百姓的財富在M2中的比重卻越來越低。於是,政府也越來越關注貧富差距問題,並承諾為此去改善,這也引起了部分富人的恐慌,於是,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去海外移民,去購買海外房地産。由此而提出的一個疑問:假如人民幣一旦可以自由兌換,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那麼我國居民究竟是更願意持有人民幣,還是更願意持有美元?

目前,大家都沉浸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但事實的情況是,目前上海一套130平方米的公寓房,可以換美國紐約附近新澤西州的一棟別墅。如果M2再膨脹,恐怕去美國買房的人會越來越多。我們可以發現,曾經M2增速超過30%的韓國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貨幣大幅貶值,在美國08年的次貸危機中,韓元又大幅貶值。因此,我擔心的是,中國M2已如此大規模,且還會繼續大下去的情況下,未來人民幣將承受巨大的貶值風險。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Federal Reserve , 簡稱Fed)週四發佈的最新一週貨幣供應報告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截至5月30日當週的M1貨幣供應量增加217億美元﹐至1.961萬億美元﹔M2貨幣供應量增加126億美元﹐至9.018萬億美元。

以上是截至5月30日當週貨幣供應量的初步數據﹐有待修正。




全球都在印鈔票?

由 Dollardaze.org 得知,經濟成長與全球化國際貿易之結果,出超國與入超國都必須同時增加貨幣供應量,造就全球化貨幣的供應量 M0 ( 現金 ), M1 ( M0+活期存款 ), M2 ( 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儲蓄存款 ), M3 ( M2+私有機構和公司的大額定期存款 )之增加如下表:

全球財富增加速度高於人口成長率,因此只要大家相信美元、歐元與人民幣,全球經濟仍持續緩步成長,這就是印鈔機之功能,基本上貨幣是信仰之系統。只要大家相信各國印鈔機產生之債務都可以在未來償還,這貨幣之信仰系統就不會崩盤,一旦大家不相信某國之貨幣,該國之( M3 - M0 )*K 之金額會突然間至市場中蒸發,許多人倒閉,這就是錢消失了的秘密,本來就是資本運作與借未來錢所產生之經濟活動當然萎縮、停滯。


  1. 當經濟大幅成長時,許多人貸款、融資、銀行信貸,全球貨幣寬鬆M1、M2、M3成長,而泡沫破時銀行會停止信貸、縮減貸款、縮減融資,錢就這樣消失,因為這些錢本來就不是你的。所以,美國是很怕泡沫破時產生通縮,因此 QE1 至 QEn 才會一直演下去,直到經濟強復甦,才會調高利率;( 2013/7/9 : 當QE開始縮減,利率就會慢慢上升,資金就會流回美國,美元就轉強 )。
  2. 許多錢都是流通週轉產生的,當泡沫破時許多信用流通之額度會下降,因此一下子流通週轉資金下降,大家不敢接受太大客戶信用流通之資金額度時,信用流通之錢就這樣停滯,因為這些錢本來就用信用換來之資金流通額度。
  3. 如下表全球浮動資產比率,房地產占55%、股票+期貨占19%、債卷占25%,一旦,泡沫發生房地產、股票+期貨、債卷加起來是99%,將發生資產價格大跌,對全球經濟衝擊很大,同時許多人倒閉,銀行信貸、融資、貸款都縮水。全球浮動資產比率中,黃金占的比率0.9%很低,值得研究這問題,黃金不只是投資 還是另一種形式的貨幣
  4. 根據未來趨勢分析書上預估,2010 ~ 2050 全球股市債市有12 ~ 18次崩盤,房市有3次大跌,我預估所造成之金融風暴有6次。
  5. 全球流入房地產之資金占55%,因而日本、美國及歐洲過去10 年皆出現巨大房市泡沫,加上流入房地產之資金65%是房貸,加上家庭負債激增;一旦泡沫破裂,建築業崩盤,負債累累的家庭也跟著縮減消費支出。日本、美國及歐洲過去30年皆舉債造經濟也形成國債泡沫,流入債市資金超過25%,往後十五年正是全球主權債一一走上違約時候,市場資金將逐漸由房市債市流出。




分析與評論

  • 當歐債惡化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除非歐洲銷減經費,最後世界緊縮起點嗎?
  • 當其他各國仍以美國為最大消費市場,而歐債惡化之小國極可能會被遺棄,直到債惡化國主權債都有抵押資產,這將發生債惡化國抵押之國家資產被占領之狀況;
  • 一旦發生世界緊縮, 全世界貨幣 ( Currency ) M2會下降而全世界消費下降時期來到,意味全世界投資債權基金將逐漸被人們避開,投資好的公司、原物料、強勢貨幣及黃金成主流;
  • 以目前全球浮動資產比率,房地產占55%、債卷占25%,而房地產貸款比率超過60%,全球許多主權債償還能力下降情況,金融災難發生時房地產出問題機率越來越高;
  • 我認為:台灣人應以全新角度看大陸,以大陸M2大於美國M2角度看,大陸內需市場將變大且民主將醞釀,這才是我們的最大商機。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羅傑斯預測:美國正在逼近一場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 除非美國縮減軍費

Federal_Debt-VS-TaxesImage via Wikipedia

投資大師羅杰斯表示,美國正在逼近一場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他沒有做多任何美國資產,而是持有商品和中國股票,他將伯南克稱之為禍根,并預言QE3將以其他名目重回舞臺。

傳奇投資大師、羅杰斯控股公司(Rogers Holdings)董事長吉姆•羅杰斯(Jim.Rogers)美國當地時間6月8日表示,美國正在逼近一場比2008年還要殘酷的金融危機。

羅杰斯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這個國家的債務正在飛速增長,過去三年,美國政府的花銷大的驚人,美聯儲(FED)持有的債務也大的驚人。“如果再度出現問題...會是怎么一種情形?到時候,美國政府不可能繼續將債務翻兩番,美聯儲也不可能再印刷那么多鈔票。因此,下一次危機會更加殘酷。”這位投資大師認為,如果國會無法在8月份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政府不會關閉,但需要“以大手筆”削減稅收和開支,尤其是軍事開支。他表示:“我們在全世界150個國家都有駐兵,這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反倒是在不停制造敵人,掏空我們的腰包。”

羅杰斯表示,他“沒有做多任何美國資產”,同時還在做空美國科技股。他現在持有中國股票以及商品,聲稱樂見白銀以及黃金價格下跌,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拿起電話指示交易人員增倉”。他表示現在持有中國股票、其他貨幣以及商品,并稱人民幣將成為比美元更加安全的貨幣。“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負債規模正在接近極限。你愿意借錢給一個花錢無度卻又對此無動於衷的國家嗎?不,你肯定不會!”
羅杰斯指出,英鎊喪失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之后,價值跌去90%,美元將重蹈覆轍。他表示現在也持有美元,并且會等待其升值,“如果這一幕不會出現,我就會將其拋出,并且承受損失。”這符合他本人的投資理念。

他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稱之為“禍根”,聲稱自從伯南克進入華盛頓之后,“就沒有做對任何事情”。“我真心希望他不要再來一輪量化寬松措施,但他所知也僅此而已,他只知道無度印鈔。”

羅杰斯預言,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6月末結束之后,美聯儲不會收手,會變著法子(以其他名目)出臺QE3。“他們必將讓量化寬松重回舞臺,因為伯南克和華府都非常擔心經濟更加低迷。2012年總統大選日益逼近,華盛頓肯定會繼續大量印鈔。”

分析與評論

  • 取代美元 ( US dollar ) 的地位將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除非美國縮減軍費,問題的關鍵是 "根本沒有這樣的貨幣 ( Currency ), 最後仍然以一籃子貨幣為起點;
  • 當其他各國仍以美國為最大消費市場,而美國持續維持全世界>25%貿易總額,美元 ( US dollar ) 的地位將是持續維繫住,直到大家不敢買美債時美元會巨貶如英鎊歷史;
  • 全球以美元 ( US dollar ) 的儲備貨幣之比率仍然超過 55%,取代美元 ( US dollar ) 的地位將可能在 2015之後發生;
  • 2015 後發生取代美元 ( US dollar ) 的貨幣 ( Currency )是全世界消費極速下降時期,意味美國消費大減;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宋鴻兵那一場鴉片與白銀的戰爭 - 分析看2011理財

Book Cover for Complicated Chinese Edition of ...Image via Wikipedia
2007年,一部名為《貨幣戰爭》的書使得留美多年的宋鴻兵名聲大噪,“一夜成名”幾乎成了其給人的第一印象。 兩年後,宋鴻兵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書《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以三百年的時間跨度,全面闡述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排擠、衝突、聯合與製衡。
2011年1月宋鴻兵再次推出第三部力作:《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將目光集中到了中國,從金融方面解說中國近代史。 除了用金融的名義拷問中國近代史,新書中還有一條“白銀”的線索貫穿全書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金融高邊疆。

在已經過去的2010年,“貨幣戰爭”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局勢的流行詞。 那麼面對國際貨幣戰爭的硝煙逐漸瀰漫,中國究竟該如何應對? 老百姓又該如何應對愈演愈烈的通脹危機? 宋鴻兵攜其“戰爭系列”,以盛世危言之姿,試圖給出答案。

歷史上的戰爭“金融資本突擊力量遠比船堅砲利的帝國海軍更具威力。”

在《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中,宋鴻兵以金融的角度梳理了中國現代史,並得出“清帝國的敗亡,金融先於軍事”的結論。 “鴉片貿易的首要戰略目標是顛覆中國的貨幣體系,而這一戰略的製定和執行都源於倫敦金融城。鴉片戰爭實際上是英國的金本位與中國的銀本位之間的一場戰略決戰” 。 宋鴻兵認為,在喪失金融高邊疆控制權的情況下,中國的貿易定價權、工業自主發展的定位權、政府的財政稅收權、軍事與國防的開支權將逐步淪喪。 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西方列強的待宰羔羊。 中國圍繞貨幣產生的戰爭,第一次發生在1935年。 彼時國民黨法幣改革,與白銀掛鉤,正在經歷經濟衰退的美國為了加大出口,通過收購白銀提高幣值,使中國貨幣升值,妄圖提高其購買力,繼而進口美國商品,但由於中國作為貨幣的白銀大量流出,導致中國嚴重的物價暴跌,通貨劇烈緊縮,並沒有給美國帶來任何好處。
法幣改革統一了中國的貨幣,卻加速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戰爭一旦爆發,外匯立刻短缺,法幣的基礎遭到嚴重削弱。 蔣介石不得不依靠英美貸款,才能穩定貨幣,堅持抗戰。 英美充分利用了蔣介石的困境,以外匯平準基金為平台,以外匯貸款為條件,一舉奪走了中央銀行的大權。
此時,美國、英國和日本為要求法幣與其掛鉤,產生了一系列貨幣戰爭,“可以說法幣戰爭的結果是導致中日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抗戰勝利後,四大家族利用貨幣手段,無情地掠奪了大後方與淪陷區的財富,盡失民心。 當時正處在恢復經濟的關鍵時刻,貨幣穩定本該壓倒一切,宋子文卻在一個錯誤的時機,推出了一個錯誤的貨幣政策,這就是外匯自由化,其後果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和法幣信用的崩潰,最終葬送了蔣家王朝。 ”而美國貨幣國際化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其鑄幣稅”。 宋鴻兵認為,美國這樣做是弊大於利的。 “現在所發生的一切正式拉開了一場系統性危機的序幕。13.8萬億美元國債,利息支出4100億美元,國債是財政支出的第三位,當一個國家的財政本息超過財政支出的40 %後,國家將會滅亡,而美國將在2035年達到這一數字”。

金融高邊疆“金融高邊疆,是金融安全,國家利益的外圍,否則國家金融是沒有安全的。”

19世紀末,美國人馬漢首先提出了“制海權”的概念,認為“控制海洋就是控制世界”。 1921年,意大利人杜黑提出“制空權”的概念,提出“掌握制空權就是勝利”。 時隔60年,美國陸軍中將格雷厄姆又提出了“制太空權”的“高邊疆”理論,堅信“控制外層空間就可以稱霸世界”。
無論是製海權、制空權,還是“高邊疆”理論,歸根到底強調的是控制範圍和控制能力。 從西方文明的視角看,有人類活動而沒有被控制的地區都是需要征服的“邊疆”。 基於此,宋鴻兵提出金融高邊疆理論。 “日本金融的歷史,遠比大多數中國人想像的更久遠、更先進。三井家族的金融從業經歷,比英格蘭銀行還早10年,比山西票號早了100多年;日本現代銀行體系的建立,比中國領先了30多年;日本中央銀行的成形,比中國早28年;日本的統一貨幣日元,遙遙領先中國的法幣70多年;日本在亞洲最早確立了金本位的貨幣基石;日本的金融網絡,完全控制了本國的經濟體系;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幫助本國貿易商一舉奪回了定價權。
宋鴻兵指出,日本成功地守住了金融高邊疆,擊退了外國金融勢力的染指,這正是日本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關鍵前提。 “日本最終發現了銀行信用的秘密,在金銀貨幣有限的情況下,以金融的高倍槓桿,充分調動起全國的資源,撬開了近代工業化的大門。”

反觀中國,宋鴻兵發現,早在抗戰時期,根據地就開始了以“物資儲備”發行貨幣的金融創新,“這種貨幣在完全沒有金銀外匯做儲備的情況下,保持了幣值和物價的穩定,這在當時世界普遍採用以黃金儲備來發行貨幣的情況下,堪稱驚世駭俗。中國共產黨的貨幣實踐遠比西方的貨幣理論更前衛”。
然而宋鴻兵指出,當前困境在於,人民幣監管清算遲遲未見所動。 “美國的金融監控非常嚴格,任何一家銀行與朝鮮、伊朗等國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髮生交易,美國都能監控到,隨之將其劃入黑名單。而中國在這方面的部署卻幾乎為零,我們的企業只要離開中國,去任何地方進行金融博弈的每一分鐘都在別國牢牢的監控之下,我們的每一筆金融交易都在美國和歐洲的監控之下。”
“人民幣的國際化,並非只是將貨幣放出海外這樣簡單,人民幣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是國家利益之所在,哪裡就是貨幣當局監管的新邊疆。”從中央銀行創造的貨幣源頭,直至最終接受貨幣的客戶終端;從貨幣流動的綿密網絡,到結算的清算中心;從金融票據的交易市場,到信用評估的評級系統;從軟性的金融法律制度監管,到剛性的金融基礎設施;從龐大的金融機構,到高效的行業協會;從復雜的金融產品,到簡單的投資理財,金融高邊疆保護著貨幣血液從中央銀行心臟,流向金融毛細血管乃至全身經濟細胞的完整高效的循環系統。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白銀很可能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投資機會,我更建議買實物白銀。”
白銀在50多種語言中都與錢是同義詞。 白銀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是主要的貨幣。 自鴉片戰爭至清末的50多年時間中,屢戰屢敗的中國,各種不平等條約簽了1000多條,累計賠款總額達到10億兩白銀。 一貫喜歡金幣的西方人為什麼不首先掠奪中國的黃金呢? 為什麼鴉片不被推銷到印度、非洲、美洲,偏偏賣到中國來呢? “這是特別為中國設計的鴉片戰爭。”宋鴻兵如是說。
宋鴻兵認為,美國所啟動的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終將以失敗收場,其後果必將推動黃金價格繼續走高。 在他看來,未來黃金價格還有巨大的上漲空間。 除繼續關注黃金的投資潛力外,白銀的重要投資價值也將逐步體現,有望為投資者帶來驚人的回報。
“世界貨幣要重回金本位,黃金的價格漲到一萬美元是非常保守的數字。”宋鴻兵曾經在《貨幣戰爭》一書中指出,美元體係可能發生重大危機,並提出未來黃金可能會重新貨幣化。 時隔四年,黃金價格經過持續上漲,價格為2006年時的3倍。 對於未來黃金價格的走勢,宋鴻兵認為,金價達到1萬美元/盎司並非沒有可能。
他的觀點是,美國經濟的根本問題在於負債率過高,負債增速遠遠超過了GDP增長的速度,而能夠持續繁榮的動力來自於向其他國家低成本負債以推動資產價值。 這個模式的核心在於資產價格要無限上漲,但最終會面臨自己的債務越來越高,造成資金流斷裂。 “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戰國時代”。
同時,宋鴻兵也提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白銀具有重要的投資價值。 “歷史上,白銀就是貨幣,無論在中國、美國、英國都一樣。白銀在美國用到上世紀60年代,這個歷史傳承和慣性是存在的。”

白銀擁有較大的工業需求,包括新能源、手機、液晶、電池等產品都存在對白銀的需求,隨著環保新能源的廣泛使用,這一需求還將大比例增加。 與此同時,白銀的產量有限,“白銀比黃金更具投資價值。黃金與白銀曾經的歷史比價是1:16,現在為1:60。白銀比黃金更稀缺,工業用途更大。白銀儲備是黃金的五分之一,換句話說白銀比黃金稀缺得多,從未來全世界的儲量看,白銀可開發的時間是12.3年。”未來,白銀貨幣金屬屬性還可能凸顯,為投資者帶來驚人的回報。 “如果黃金繼續不斷的上漲,白銀會上漲得更快。”


分析與評論

  • 宋鴻兵指出白銀是今年長期投資標的。
  • 2011 最普遍問題是通膨與抗通膨,理財重點有三大重點: 1. 匯率趨勢;2. 原物料與能源趨勢;3. 美股多空
  • 操作上,長期投資商品之部位與短期套例商品之平衡,如何維持短期套例商品穩定獲利,讓長期投資商品之部位不致隨意出脫,而達到獲利高峰。
  • 台股商品如何更簡化成運用 0050、0051、EWT、ADR、外資權值股及多空選擇權單之套利操作,達成穩定獲利是關鍵
  • 高科技一定要看營收獲率成長率。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美國會把台灣通膨搞的很嚴重 - 將來彭總裁會被勞工罵

Financial District@Manhattan, New York 纽约曼哈顿金融区Image by Yang and Yun's Album via Flickr

面對各方對量化寬鬆政策的質疑,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近來頻上火線,親自為其政策辯護,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周五指出,柏南克周日將在其「60分鐘」節目中,解釋其6,000億美元的第2輪量化寬鬆行動(QE2),而且他也會表示,不排除進行發動QE3的可能性。
  CBS 此一聲明是在週五下午發出,因此促使美股在尾盤獲得支撐,而維持上漲,美元則是應聲下跌。

 此一訪問是在11月30日預先錄製,然後將在周日美東時間晚間7時播出。

 根據CBS周五的聲明指出,柏南克將在訪問中解釋,聯準會為何要決定要以6,000億美元購買國庫券的原因。他並且將解釋此一政策並不會引發通膨,且他也不排除擴大購買國庫券的可能性。聯準會在11月3日宣布發動第2輪量化寬鬆行動,也就是所謂的QE2,以支撐經濟復甦與創造就業,並且避免通縮風險擴大。

 然而QE2也在國內外引發極大爭議。在國內方面,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此舉能否振興經濟,根本就是未知數,而且會導致通膨升溫。在國際方面,包括新興國家與德、法等國的領袖都質疑此舉會導致美元貶值,在全球引發熱錢狂潮與資產泡沫。

 也就因為來自各方質疑聲浪高漲,迫使柏南克一再親上火線,為其政策辯護。這是柏南克第2次登上「60分鐘」節目,他第1次上此一節目是在2009年3月,當時是為解釋聯準會在金融風暴時的作為,包括容許雷曼兄弟倒閉與對美國國際集團困。

 8月以來,市場即預期聯準會將發動QE2,而現在市場有關聯準會將進行QE3的預測之聲也在不斷擴大,高盛曾表示,6,000億美元的規模太小,要全面振興經濟至少需要4兆美元


中央銀行25日公布今(2010)年10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M2,其中被視為股市資金動能指標的M1B年增率連續10個月下滑,來到10.05%,不過,央行強調,M1B日平均餘額超過新台幣11兆元,而且持續增加,股市資金動能充裕。

根據央行統計,由於去年比較基期較高,今年10月M1B年增率降至10.05%,M2則因銀行放款與投資持續成長、外資呈現淨匯入,年增率上升為4.8%,這也是自今年5月以來連續6個月上升;累計今年1至10月M1B 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16.26%及4.48%。

雖然10月M1B年增率持續下降,不過,央行說明,10月M1B日平均餘額已突破新台幣11兆元,仍維持高檔,也較9月增加258億元,顯示市場上資金依舊充沛。

至於10月底證券劃撥帳戶餘額及外國人新台幣存款帳戶餘額雖然也都較9月略減,不過,央行表示,證券劃撥帳戶餘額還有1.3兆元,仍在高點,外國人新台幣存款帳戶餘額也還有2558億元,顯示外資仍然看好股市,資金動能充裕。

若進一步觀察M1B與M2近年來的變化,其實去年4月M1B與M2出現「黃金交叉」後,M1B與M2年增率連續上揚,今年因比較基期較高,M1B年增率已連續10個月下滑,M2年增率連6個月上升。

對於外界擔心一旦外資匯出加劇,M1B年增率下滑速度變快,M2若維持上升趨勢,今年底前M1B與M2可能出現「死亡交叉」,影響股市動能?對此,央行表示,兩者目前還有5.25個百分點的差距,要出現死亡交叉「機率不高」。

此外,根據央行統計,10月底主要金融機構放款與投資年增率由9月底的5.29%上升到5.96%,這也是2006年7月以來新高,顯示景氣復甦,金融機構對民間與政府放款幅度增加。另外,由於新台幣近來狂升,10月外匯存款2.5兆元是歷史新高。


外資看好台股漲勢,選舉期間的11月份低調壓寶,匯入資金淨額14億美元,金管會統計,截至11月底,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加上陸資累積淨匯入台灣1,612.73億美元,一掃過去多個月來的資金流出陰影。

 國際熱錢湧向新興市場,台灣因兩岸紅利特別受到青睞,台股蘊含大量中概股成份,在五都選舉的政治干擾去除後,兩岸協商勢必再度大步跨前,激勵股市再出現一波新的漲勢,為外資重壓台股的驅動力。

 金管會表示,11月間外國機構投資人(FINI)及大陸地區投資人(陸資)投資國內證券辦理登記情形,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完成登記145件,境內外國機構投資人完成登記1件;華僑及外國自然人(FIDI)投資國內證券辦理登記,境外華僑及外國自然人完成登記14件;境內華僑及外國自然人完成登記74件,件數有持續增加趨勢。

 外資今年來對台股持續熱中,至11月30日止,全體外資及陸資積極雙雙買進上市和上櫃股票。上市股票部份,累計買超1,943億元,就交易部位來看,買進股票金額約48,762.63億元,賣出金額約46,819.59億元;上櫃股票部份,累計買超42.45億元,就交易部位來看,買進1,933.76億元,賣出1,891.31億元。


國內十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爐,年增率1.53%,創下今年三月以來新高,主要是受到蔬果及水產品及乳類產品等食物類價格明顯上揚的影響。累計今年一到十一月的CPI年增率0.94%,今年民生物價還算穩定,但是明年廠商可能會慢慢把原物料上漲的部分轉嫁到下游,預估明年全年CPI為1.85%。

國際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已經開始反應到國內的物價上,主計處公佈十一月的CPI年增率達1.53%。其中,蔬果及水產品及乳類產品等食物類漲價明顯,較去年同期上漲3.65%;受到景氣回升,部分成衣折扣較去年減少,加上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衣著類項目的年增率上漲1.58%。此外,業者反應成本,部分美容保養用品、旅遊團費都出現上漲。這些因素導致十一月的CPI年增率創下今年三月以來新高。

主計處科長吳昭明表示,目前看來,零售端漲價幅度不如上游漲幅來得大,這是因為大部分廠商為了顧及市場競爭力,採取漸進方式慢慢把成本轉嫁出去,所以今年一到十一月的CPI年增率上漲0.94%,民生物價還算穩定。明年的預估值則為1.85%。吳昭明說:「明年全年的CPI,我們預測是1.85%,會比較高一點,顯著一些」。

十一月進口物價指數漲幅則有2.89%。吳昭明表示,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其實上漲了9.63%,但因為台幣這段期間升值幅度大,吸收了部分進口物價上漲的幅度,使得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漲幅漲幅縮減。


針對美國可能啟動的第三次貨幣寬鬆政策(QE3),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QE3後果很大,整個亞洲都需要某種程度的資本管制;至於台幣是否要堅守卅元匯價,她認為,「匯率要順勢而為,否則會造成國內物價有上漲壓力。」

 這是繼行政院副院長陳冲之後,另一位對央行死守卅元匯價提出質疑的財經官員。不過,劉憶如也強調,由於熱錢炒作對台灣出口的直接傷害影響太大,央行和財政部都有一些策略推出,還有部分因應措施在研擬,以防堵熱錢。可能的作法是對投機性資金採取策略防範,不會讓它變成一些炒作資金。

 劉憶如指出,如果錢進來亞洲,因為資金很多,總是要尋求比較好的標的,可是投資有長期、有短期,如果是中長期到亞洲參與一些建設,那當然歡迎,但如只是為了炒匯炒股的熱錢,各國都會謹慎以對,也比較不歡迎這樣的資金。

 而QE3議題發威,也讓新台幣升勢再起,昨日盤間一度狂飆超過六角,直奔卅.一一元,馬英九防線再度失守。終場央行出手,一口氣摜壓近五角,終場新台幣以卅.六二五元,小升一.二角作收,升幅居亞幣之冠。

 劉憶如說,如果美國真的啟動QE3,等於只顧美國不管亞洲各國,是很不負責任的作法,也很過分,不足以作為世界的準備貨幣。此時防範熱錢的方法,就不能完全照過去交由自由市場決定,亞洲各國央行應聚在一起採取同步管制措施,其中由日本或大陸主導的可能性比較大。

 劉憶如說,對待熱錢的方法包括放任貨幣升值、干預及設立門檻。其中放任的方式不可能,因為對出口的直接傷害太大,亞洲國家包括台灣在內,在干預及設立門檻方面,都有一些著墨。劉憶如認為,匯率政策應該順勢而為,否則會造成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順勢是順整個亞洲的勢,若美元兌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都在貶,台幣就要順著潮流讓美元貶;若美元兌各國貨幣沒有貶值,台灣也不用跳出來說台幣要升值多少。


分析與評論

  • 央行一定要大幅限制炒匯炒股進來之資金 , 否則快來不及了, 看見M1B增幅, 太嚇人了 已經增加超過 11兆, 彭總裁不要亂搞啊, 將來會被勞工罵死 健保漲價 油漲價 房子大幅漲價 股票漲 只有薪資沒甚麼漲 勞工會罵死彭總裁 ;
  •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主席柏南克很顯然與金融財團掛勾 炒作國際匯率 高盛是這次最大獲益金融財團之一,台灣房價肯定被 QE1, QE2, QE3 炒成三年又漲一倍, 台灣勞工可能 QE2, QE3 最大受害者,美國勞工也將受害,還好我有投資黃金 黃金應該會漲到 2200 ~ 2400> 央行一定要大幅限制炒匯炒股進來之資金 ,否則快來不及了,看見M1B增幅, 太嚇人了 已經 ;
  • 台灣勞工將會在 2012 發出最大怒火,因為台灣央行的政策是擋不住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QE3,資金炒高房價加上匯率大漲後對台灣勞工與產業傷害甚大,也將造成2012是台灣大幅勞工與無殼族抗議,大陸必須調高再工資讓出口代工費跟著漲價,逼使亞洲也輸出通膨至美國,逼使美國調高利率,亞洲熱錢就會離開;
  • 政府不能一直想著拉高股市、低利率、調高健保費、調高油價、調高水價及高房價,這些對台灣一般勞工是沒有幫助,因為員工配股時代已經過去,許多勞工沒有公司股票,因此高股市、高健保費及高房價只有增加勞工反感,拉高股市及高房價不等於經濟成長,尤其投資率不高時更明顯;
  • 美國則更離譜,造成金融海嘯之高盛、AIG、雷曼等金融財團中只有雷曼倒避,產生之問題卻要子子孫孫之稅金來負擔,而QE1 ~ QE3 之金融炒作利潤卻由高盛等金融財團分走,通膨與國債之壓力都壓在勞工身上,難怪人們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老闆是美國金融財團,更慘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印更多美元不等於失業率會下降,QE1有效不等於QE2及QE3有同樣效果;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將面臨監督 - 分析與討論

Ron Paul, member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Image via Wikipedia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主席柏南克上任近五年來來幾 乎每天忙得焦頭 爛額, 不過 期中選舉後共和黨控制眾議院 後,他的苦日子才真正來降。
批評央行政策不遺餘力的 德州共和黨眾議員保羅(Ron Paul),即將出任眾院國內貨 幣政策小組委員會主席,專責 監督柏南克。這個過去鮮為 人知的小組委員 會,未來可能 常在報刊媒 體上曝光。 如果情 況允許 , 保 羅會 毫不猶豫廢除聯準會及美國目 前的貨幣體系,改用黃金為貨 幣。不過保羅說,他只是希望 民眾多關心聯準會政策的負面 影響,而且他相信選民會開始 注意這個問題。他說:「五年 前他們根本不會去聽,現在會 了。自從市場崩盤以來,我們 已成功讓聯準會變成議題。」 保羅也矢言把聯準會政策納 入國會監督範圍。

眾議院去年通過該法案,但 最後簽署立法的金改法刪去了 這一條。「這當然不容易通過 ,聯準會的影響力很大。但這 條法案還沒死透,比我預期還 有進展。」

保羅也計畫讓聯準會決策官 員裡的異議派有更多發言機會 ,例如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 裁何尼(Thomas Hoenig),他 表示:「讓願意表達觀點、說 明他們何以持反對立場的人發 表意見,會很有意思。」部分經濟學家憂慮,保羅出 任該職可能不利於聯準會發揮 功能,束縛其刺激經濟能力。

Potomac研究公司資深顧問 、前聯準會官員葛蘭里說:「 從保羅的立場來看,聯準會沒 一件事辦得好。他可能扭轉輿 論對聯準會的支持,但聯準會 若沒有輿論的支持,很難推動 政策。」富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西爾 瓦也說:「在促進成長與維持 物價穩定的雙重任務之間,聯 準會微妙地兼顧兩者。但保羅 恐怕會偏廢一邊。」

保羅不認為他有辦法迫使柏 南克下台,或是改變聯準會的 政策,雖然他很樂意見到這樣 的結果。「目前的環境很難令 柏南克下台,但一兩年後就不 一定了。」


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班14日說,美國必須以行動控制預算赤字攀升,否則將面臨債市危機。

美國削減赤字委員會聯席主席鮑爾斯(Erskine Bowles)與前美國參議員辛普森將在12月1日針對負債與赤字提出報告,預料將建議透過稅賦與減少支出等選擇,於2020年前達到刪減赤字4兆美元目標。葛林斯班表示,眾院早晚會通過類似的版本,但可能在債市危機發生前,或是發生後。

葛林斯班說,赤字不斷上升可能嚇壞債市,造成長期利率飆高,招致二次衰退惡果。(路透)



USD/JPY
傳言中國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及新興市場國家將採取更多資本管制措施,抗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貨幣政策引發輸入性通貨膨脹,導政上週五亞洲股市走軟,中國滬綜指數重挫逾4%,創十四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拖累大宗商品全線下挫,而且歐洲債務危機損及投資人風險偏好,高收益貨幣承壓令日圓受益,美元兌日圓滑落81.66低點。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於首爾舉行兩天高峰會,誓言避免貨幣競相貶值,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並允許面臨鉅額資本流入的國家採取管制措施,整體上G20會議不算成功,但承諾在明年上半年討論衡量各國間失衡情況的參考性準則細節鼓舞市場,而且美國11 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 69.3優於預期,激勵美元兌日圓反彈至82.65高點。預估美元兌日圓阻力於82.60-80,支撐於81.80-82.00。
EUR/USD
市場愈發擔心愛爾蘭將成為下一個申請援助的歐洲國家,另上週五歐元區公佈9月工業生產較前月大降0.9%,為去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降幅,而且法國及義大利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分別成長0.4%及0.2%不及預期,並傳聞歐盟已為愛爾蘭準備800億歐元救助金,加劇歐元賣壓,兌美元重挫至六周低點1.3575。隨後愛爾蘭官方否認向歐盟尋求援助,另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歐盟已做好準備應對愛爾蘭金融危機的任何狀況,並傳言有宏觀基金買入歐元,推升歐元兌美元至1.3777高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阻力於1.3750-80,支撐於1.3620-50。
GBP/USD
歐元區二線國家的財政問題提升避險意願,上週五打壓英鎊兌美元至1.5988低點。隨著歐洲領導人表示不會使歐洲外圍國家公債持有人進行債務減計,緩和市場緊張氣氛,提振英鎊兌美元反彈至1.6183高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阻力於1.6150-80,支撐於1.6000-20。


中國在G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反擊美國對人民幣政策的批評,並痛批美國聯準會(Fed)不停「印鈔」恐威脅全球金融體系穩定後,投資人紛紛減少押注人民幣升值預期。

據彭博資料顯示,1個月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R)上週五顯示,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將貶值,是9月14日來首見。3個月人民幣遠匯顯示,人民幣有望升值0.43%,是9月20日來最小升幅。一週前1個月與3個月遠匯顯示,人民幣將分別升值0.4%與1.1%。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11月12日指出,人民幣匯價「被低估」,他預期在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後,「人民幣問題將取得進展」,而聯準會擴大向金融體系注資6千億美元的決定則招致中國、巴西與德國的撻伐。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13日在澳門的一場論壇上指出,中國「不支持」聯準會的貨幣寬鬆政策,因恐導致開發中國家出現「輸入型」通膨。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駐紐約主管Michael Movogratz指出:「中國展現了高超的技倆,將問題由人民幣匯制轉移至聯準會的寬鬆政策。」

11、12日於南韓首爾召開的G20峰會落幕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US-BAC)、花旗集團(Citigroup US-C)與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FR-GLE)均維持人民幣今、明兩年年底預估目標。

新加坡美國銀行新興亞洲外匯與固定收入策略部門負責人畢龍(Claudio Piron)指出:「北京不樂見全球單向押注人民幣,因此從來無意利用G20作為決定匯率的論壇。中國希望召開閉門會議以決定匯率,盼望能夠更加審慎處理匯率問題。」

畢龍預估,人民幣下月底以前有望升值0.6%,達6.6元人民幣兌1美元,明年有望進一步升值3.1%,上看6.4元人民幣。花旗集團估計,人民幣今年底將上看6.55,明年將達6.25價位。

香港興業銀行新興貨幣研究部門主管Cliff Tan指出,中國於6月19日宣佈棄守實行2年之久的人民幣緊盯美元匯制後,人民幣年率化後的升值幅度達7%,「此一升幅中、美雙方均可接受。」

中國鬆綁人民幣後,上海人民幣匯價迄今升值2.9%,達6.6370元人民幣兌 1美元,而無本金交割遠匯顯示,交易商預期人民幣未來一年有望升值2.8%,上看6.4835元人民幣。1個月人民幣遠匯報6.6375元人民幣。據彭博資料顯示,自6月19日以來,巴西幣升值2.8%,印尼盧比上揚2.2%,俄羅斯盧布則持平,變化不大。

彭博追蹤的25種貨幣中,上週僅有2種貨幣走升,人民幣是其中之一。人民幣在11日飆上6.6173元,觸及17年來高點,因中國公佈數據顯示10月通膨激增4.4%,攀抵2年來高點。


分析與討論

  •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QE2 面臨全世界許多國家批評,主要原因是會造成許多新興國家通貨膨脹之問題,中國、巴西、印度、台灣、韓國、蘇俄、德、法都將面通膨之問題,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到明年新興國家通膨與工資調升產生之另一項通膨將回銷美國,美國經濟復甦只靠美元貨幣政策是不能救活,反而讓美國人生活物價拉高,真正獲利卻是那些金融財團,美國人終究會知道真像;
  • 美國必須還要有增加投資率與增加投資房屋之移民法案,讓房市買氣增加,加速消化銀行法拍屋,同時增加投資率,銀行倒閉就會大量減少,景氣才會真真恢復;
  • 只逼人民幣升值造成亞幣升值,大幅圖利美國金融財團來亞洲套利,雖能增加出口,實質上是讓美國人因美元下跌產生之生活負擔,美國人除了用稅金幫那些金融財團產生之金融海嘯敷傷外,還要承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QE2 之進口通膨,而那些金融財團卻利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QE2大撈亞幣升值匯率之利潤,難怪有人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與金融財團關係很隱密,當美國人懷疑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QE2 決定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受人民監督日子越來越近;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伯南克不懂經濟 「一生只學如何最快印鈔」- 分析與評論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onfers with Federal Re...Image via Wikipedia

知名投資大師羅傑斯 (Jim Rogers) 周四 (4日) 批評,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伯南克 (Bernanke) 決定再為經濟體注入 6000 億美元資金,顯示他對於經濟概念的理解薄弱。羅傑斯於英國牛津大學 Balliol 學院發表演說時抨擊:「不幸地,伯南克不懂經濟、不懂貨幣,也不懂財務。他只懂得印鈔票。」

他甚至說,伯南克一生的事業,都建構在研究印鈔之上。「只要給他一台印鈔機,他會盡其所能讓它以最快速度運轉」。他指出,讓自身貨幣貶值,向來行不通。羅傑斯重申,投資人應該將資金投入「實體」資產,例如金屬及農產品。他並建議在場學生,應該放棄投入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圈的事業計畫,轉而學習農業及礦業。

多國財長批美不負責

 南非財長昨亦批評美國的QE2決定,破壞G20領導人努力維護的多邊合作精神,令包括南非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深受其害。

 法國等歐洲官員紛表示憂慮,擔心最終會損害歐元區復甦。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前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猛烈譴責美國QE2只會對其他國家製造更多問題,不會解決美國本身的問題。下周在韓國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上,德國將會與美方認真討論。朔伊布勒稱,希望美國可以迅速和有效地解決本身的大問題,但只是看看德國的成功經驗,便知道擴大赤字不是解決的方法。

 巴西財長曼特加昨日狠批QE2形同「從直升機上撒錢」,對美國經濟毫無作用,唯一效果是美元貶值,令美國在國際貿易更具競爭力,因此強烈要求美方修改政策。曼特加指出,中國、印度和巴西已盡責刺激本土消費,發達國家亦該如此。巴西計劃在下周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上,提出討論貨幣戰爭問題。

 沃爾克認為貨幣戰爭的話題言過其實,但同意必須採取措施恢復貿易平衡。他表示,理解部分新興經濟建立外匯儲備,幫助遏止本幣兌美元升值,但過量美元儲備將損害美國經濟。


緊接在美國宣布六千億美元的二次量化寬鬆(QE2)後,日本央行週五政策會議後,宣布五兆日圓的資產買入計畫將包括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政府與企業債券,美日兩大經濟體相繼增加市場資金,能否產生實質效應有待觀察。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在近零水準,表示將從下週開始買入總額三.五兆日圓的政府債券,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央行將買入追蹤Topix與日經二二五指數的ETF與AA等級以上的REIT,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打擊通縮,由於這是央行首次買入REIT,為求謹慎起見,不會考慮BBB等級的投資,此外央行將透過信託銀行買入ETF與REIT以避免對市場進行直接干預,買入金額將限制在個別特定基金的五%之內。

日本央行將原本訂於月中的會議提前在本週舉行,為QE2可能造成的日圓升值結果提早做出因應措施,日圓沒有大幅升值讓日本官員鬆了一口氣,不過經濟學者不排除政府將來擴大資產買入規模的可能。

這次美國聯準會的二次量化寬鬆做法飽受各界批評,投資名人羅傑斯(Jim Rogers)批評官員根本就不懂經濟,他說:「很不幸地,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不懂經濟、不懂貨幣、不懂財政,只會大印鈔票。」

羅傑斯說,柏南克一生事業都以研究印鈔為基礎,「只要給他印刷機,他就會竭盡所能印出鈔票。」羅傑斯認為使貨幣貶值從來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建議投資人買金屬或農產品等實質資產。

分析與評論

  • 根據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伯南克 (Bernanke) 決定再為經濟體注入 6000 億美元資金,表明讓美國完全脫離通縮之機會,讓美元持續貶值,更讓新興國家為了自身出口與幣值緩升絞盡腦汁,美國輸出通膨與日本印鈔,中國、印度、台灣、韓國、新興亞洲國家極可能增加美債、分散外匯,來因應;
  • 中國也將再調高工資,同時控制出口物資,加強進口物資來源,但是仍然無法控制原物料及能源價格上漲,也就是說中國通膨也運用調高工資輸出通膨;
  • 全世界正走向貨幣泡沫,如何保值成為我們重要課題,所以研究這美債與保值之方法;
  • 很顯然,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伯南克 (Bernanke) 決定再為經濟體注入 6000 億美元資金之政策,無法明顯解決失業率、增加投資率、提升美國房市,只有貨幣與利率政策是不夠的;




上面表格集合ETF 如 GLD 、SLV、JJC、UYM、USO 及 DBC、FXA、SGG 做投資分析, 由於,第一次使用 Yahoo.finance, Google.finance API及介面引用之資料,發現只能自己參考,有些Yahoo.finance, Google.finance 資料有誤差.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美日央行加緊“印鈔” 貨幣陷貶值漩渦 - 分析與評論

台湾台北市にある中央銀行本行ビルImage via Wikipedia

從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和日本這兩大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步伐明顯放慢。在財政政策受到國內政治因素和財政赤字壓力雙重束縛的情況下,美日更傾向於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美日央行競相“開閘放水”,對世界經濟來說,可謂禍福難料。

  8月30日,日本央行罕見地舉行緊急貨幣政策決策例會,主要研討近期日元總體持續升值背景下日本的貨幣政策走向問題。會後,日本央行宣佈,將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

  而此前,美聯儲也曾表示,鋻於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美聯儲將採取“非常規”的寬鬆貨幣政策,以支援經濟增長。

  實際上,正是由於美聯儲“印鈔”,部分導致日元升值;而日元升值,再回過頭來導致日本央行“印鈔”。借由匯率這一傳遞鏈,美日央行開始競相“開閘放水”。

  曾經有人戲言,如果有需要,美聯儲完全可以用直升機將成捆的鈔票撒向華爾街。但鈔票畢竟是鈔票,並不等於實際的財富。貨幣政策的作用終究有限,如果美日央行過度迷信貨幣政策的魔力,這對世界經濟不是好事。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日央行的基準利率早已接近零的水準,所謂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基本上都是“非常規手段”,主要是央行直接“印鈔”,購買金融機構持有的證券,或者以金融機構持有的證券為擔保,以接近零的利率從央行借得資金。

  美日央行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出發點可能有誤。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其經濟增長乏力,都有結構性因素。以日本為例,其經濟還沒有真正從上世紀90年代泡沫破裂後的陣痛中完全走出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過去一二十年,日本央行的基準利率最低,但日本經濟照樣並無太大起色。在國際金融危機前,反而是由於所謂的“中國需求”,日本經濟一度迎來小陽春。這也充分說明,對於結構性經濟問題引發的經濟增長乏力問題,貨幣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對於美國來說,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依據也不充分。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政府刺激措施效果減退後,私人投資和需求未能順利接棒。更深層次原因則在於,經由國際金融危機,美國過度依賴舉債消費的經濟模式需要改變,在此期間,美國經濟增速很可能難以快速回到危機前的水準。

  雖然當前全球範圍內通貨膨脹壓力並不大,甚至一些國家還面臨輕微通縮壓力,但美日央行迫於政治壓力,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這一舉措從長遠看對價格穩定的影響不容忽視。

  美日央行競相開動印鈔機,還可能帶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投機套利。這一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從美日國內來看,金融機構可以極低成本從央行拿到資金,很多時候,它們並不是向企業或個人放貸,而是從事金融市場投機交易。回過頭來看,2009年全球金融市場不可持續地報復性反彈,既與投資者信心復蘇有關,也與充斥在發達國家金融體系當中的充足流動性脫不了干系。第二,從國際上看,美日央行實行“零利率”政策,拉開了與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差,將可能推動大批投機資金進入後者市場,進而製造所謂的“熱錢”投機問題

從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和日本這兩大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步伐明顯放慢。在財政政策受到國內政治因素和財政赤字壓力雙重束縛的情況下,美日更傾向於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美日央行競相“開閘放水”,對世界經濟來說,可謂禍福難料。

  ....

不過,最近的貨幣政策放鬆,則明顯屬於是遭到以美元為首的貨幣貶值競賽中的被動選擇,可以說與刺激經濟有關,但核心在於配合整合財政擴張,共同抵禦日元兌美元的強烈升值。

  事實上,當近日美聯儲會議發出公告,決定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繼續購買到期的美國政府債券時,全球的經濟學家們已經預期到,經濟增長前景低迷、貿易收支嚴重逆差和財政收支嚴重赤字的美國,將要拉動新的全球主要貨幣貶值競賽。有意見認為,隨著美元貶值給其他主要國際貨幣的壓力增大,比如日元和歐元,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將不得不在不久的一段時間內,被迫放鬆貨幣供應,來緩解短暫經濟週期內,日本經濟或者歐洲經濟尚無法消化的本幣兌美元升值問題。

....


中國貿易順差持續擴大

中國5月份連續二個月大幅貿易順差,這表示歐美仍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出口國。中國貿易順差的擴大,使中國政府面對歐美等貿易夥伴,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持續升高,而人民幣升值又將降低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中國5月貿易順差達到195億美元﹐遠高於12位經濟學家預估的88億美元,顯示歐美國家對中國商品仍有增無減。

中國貿易順差恐不會因升值而減少

依過去一般的觀念,貨幣升值將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並進而降低雙方的貿易失衡。這是在對方進口減少,並增加出口才會產生的現象。然而,現實的情況絕不會都是一樣的。事實上,就算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商品對歐美各國來說還是相對便宜,他們要到哪裏找,比中國商品便宜的地方進口?如果他們找不到替代商品(替代中國的商品),原本該進口的數量,仍然不會有所減少,畢竟中國出口的,大多以民生消費品為主。

所以,假若中國的進口數量,沒有跟著人民幣升值而增加,而出口數量也未跟著人民幣升值而減少的話。可以想見,中國的貿易順差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隨人民幣升值而增加。

...

人民幣停止與美元的連動

中國人行6月19日宣布,準備中止人民幣與美元的連動。國際資金開始轉進人民幣,甚至亞洲相關貨幣,外銀預估人民幣兌美元至少有6%至7%的升幅。

人民幣升值帶動亞洲股匯雙漲

一國的貨幣被預期會大幅升值時,不但會吸引大量資金進駐,更會帶動週邊國家的貨幣投資。尤其是像對沖基金這種像惡狼似的投機資金,只要聞到血腥味,就會吸引一堆狼群覬覦。

韓元光是6月14日至6月18日一周升值即達3.6%,創一年來最高漲幅。菲律賓披索兌美元匯率亦上漲1.6%,而印度盧比亦走升1.4%。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南韓與台灣股市該周即吸引約20億美元海外資金注入。

這些熱錢多數雖是為了貨幣升值而來,但他們不會僅是將資金停泊在那裏乾等,像台灣央行也不允許,這些資金只為台幣升值而進來。因此,多數熱錢為了更佳的投報率,他們也會趁股市低檔時逢低買入,以便進一步獲取股市裏的價差,股匯雙賺,何樂而不為?

人民幣消費力取代美元消費力

各位不知有沒有看過香港精品店(像是GUGGI,LV等)經常大排長龍,而這些長龍排的幾乎都是中國人。若到中國內地,也可以發現,一些價格跟台灣差不多的商品或是食品,大陸人買起來可是毫不在意價格,各大百貨公司經常人滿為患,當地百貨公司的商品價格一點也不比台北便宜。

...


熱錢狂潮源源不絕湧進,促使亞洲股、匯市今(6)日連袂上揚,新台幣盤中一度衝破31元大關,勁升4.23角,市場傳出央行正密集關切外商銀行及大戶拋匯的主因,以了解是否有人為炒作;直到最後一盤,央行終於出手,將台幣壓回到31元以上,終場以新台幣31.132兌1美元作收,守住31元大關,台北外匯經紀成交量達10.49億美元。

新台幣今日在外商銀行拋匯、外資匯入推升下,盤中衝破31元的彭淮南防線,勁升4.23角,午盤暫收30.829元,刷新了金融海嘯以來的2年新高紀錄。

市場因此傳出,央行開始關切美元賣單的動向,尾盤也不出市場所料,將新台幣拉回31元的關卡。

而國際美元指數也持續下跌,來到77.59點;而在亞洲匯市方面,儘管日本央行於昨日宣布降息,但美元走勢疲軟仍推升日元上揚,尾盤升值1.5角,暫收83.06日元;韓元尾盤也升抵1118,升幅達5.1元;泰銖更升破30元大關來到29.99。

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新台幣9月以來升幅高達2.65%,但還是落後韓元、星幣、泰銖、菲律賓披索等亞幣,顯示央行買匯阻升的力道強勁,但是亞洲貨幣升值之勢難以抵擋,央行在各方考量下應該不會逆勢而為,未來仍會慢慢放手,讓台幣慢慢向市場靠攏



分析與評論

  • 美日都以“印鈔”來刺激經濟,美國更是要“印鈔”防止房價再跌以避免二次衰退,人民幣與其他亞幣成為主要升值區域,這將造成台灣、韓國等國家之資產泡沫。
  • 如果外資流進台灣,台灣外匯存底持續增加,M1B持續高檔,台幣實資升值率遠低於鄰國,也意味台灣有很大資產泡沫。
  • 而台灣這大資產泡沫將反應於股市與房地產,而最危險仍是房地產,因為銀行超過 65% 業務資金比重是房貸,一旦發生房價崩盤,應該也算台灣金融風暴。
  • 人民幣推升與其他亞幣成為主要升值區域,這將造成亞洲等國家之資產泡沫,然後亞洲國家之資產泡沫看誰最大,破滅是會垮
  • 美日都以“印鈔”來刺激經濟,也是輸出泡沫至資金流入國家,其實是團結要讓人民幣升值,而中國會用緩升因應,由於中國大陸也要抑制通膨,人民幣緩升成為定局,如果美元貶值持續帶動美國出口經濟成長,美元緩貶成為主趨勢;
  • 人類正走向貨幣泡沫,多重泡沫時代,每幾年有些泡沫要破滅,甚麼是保值資產?這會激起許多出口國家央行要有許多保值資產,因為累積太多外匯;
  • 對於中國因應之道是運用物資儲備方式將許多需要進口之基本物資進口儲備,以降低外匯存底及貿易順差,同時調節物價;
  • 造成外資熱錢源源不絕流入台灣,資金尋找停泊港灣,紛紛「錢」進公債、國庫券、央行定存單等固定收益商品。台灣房市精華區的不動產交易狀況熱絡內政部統計處發現,今年1至8月全國土地買賣移轉公告現值交易總額,累計達1.41兆,已追上2005至2008各年全年度總額,業者預估今年全年交易上看2兆,刷新歷史新高。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美國與歐洲經濟政策將決定大蕭條發生之時間

Official presidential portrait of Barack Obama...Image via Wikipedia
歐巴馬將宣布減稅提議 受惠者省稅2000億美元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8日將宣布擴大一項廠商稅務優惠計劃,讓美國廠商全額注銷2010年和2011年在廠房和設備方面的投資。估計,在今明兩年里,此項優惠措施將讓美國廠商省下約2000億美元的稅款。

共和黨人無意愿協商 計劃能否通過不明朗

預料奧巴馬周三在克利夫蘭發表講話時將公布此一消息。該計劃還有待國會批準,但隨著11月國會中期選舉來臨,共和黨人根本沒有意愿協商,因此該計劃通過的前景并不明朗。 .......


  西元1929~1941年,這是一段讓人無法忘懷的歷史;這是一個讓人想起來就會感到顫慄的記憶;這是一個隨時會變成惡夢,並讓人從睡夢中驚醒的時代。

  1929年10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黑色星期一」,當天,股指暴跌了13%。接著第二天,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迅即拉開,道瓊指數一瀉千里,暴跌了22%。美國乃至全球歷史上最恐怖的一次大危機就此拉開了序幕,樂觀的人們迎來了長達十年的經濟大蕭條時代。

  在這個景氣低迷的時期裡,有5000萬人失業,不計其數的人流離失所,僅美國在3年內,就有超過10萬家企業破產。全球工業生產下降32.7%,並直接倒退至20~30年前的水平。目睹現今全世界金融不安、經濟混亂的情勢,本書將可為讀者提供一個可以冷靜洞察現今動盪經濟局勢的依據和觀點。

1929年10月中旬,美國前總統胡佛向無限樂觀的美國人民宣布:征服貧窮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我們有機會沿襲過去8年的政策繼續向前,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頭。”言猶在耳,10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黑色星期一”,當天,股指暴跌13%。接著第二天,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迅即拉開,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暴跌22%……美國乃至全球歷史上最恐怖的一次大危機就此拉開序幕...


全球共同面臨的大問題,是通貨緊縮的時代來臨了!美國本週將公佈CPI消費物價指數,預料將創下60年來最大降幅,而德國製造業也創下1991年來最糟的生產力;物價下跌、企業利潤大減、大裁員的情況,現在正在全世界發酵,經濟學家甚至預言,最快在2011年,全球恐怕進入大蕭條時代。 現在時機歹歹,每個人都看緊荷包,因為沒有錢,所以大家不敢消費,一位洗衣店業者表示,「我們現在必須要先關店一陣子,希望風暴趕快過去。」從零售業到服務業,生意一落千丈,另一位工廠人事部主管指出,「沒有辦法,我們必須要裁減人力。」 從歐美到日本正吹起裁員潮,這些現象正在全世界每一個國家上演,經濟學家Paul Farrel甚至預言,全球將在2011年再次進入大蕭條時代,關鍵就在於現在通貨緊縮的現象已經發生。

什麼是通貨緊縮?依照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薩謬爾的定義,就是「價格VS.成本普遍下降」,而另一個定義就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連跌2季,而這兩個現象都已經浮現。以美國為例,從信貸危機爆發的8月開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2個月下跌,本週將公佈的10月CPI指數預計將下滑到-0.8%,將創下60年最大降幅。

而全球央行也都預警到全球進入通貨緊縮,打出降息的強心針;中國在美國降息之後,全面宣布跟進閃電降息2碼,韓國更史無前例地一口氣大降3碼,就連日本央行也調低已經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英國更是史無前例一下子降息6碼。 英國首相布朗更在週一警告,英國物價可能長期而全面的下滑,明年將進入通貨緊縮,布朗說,「我已經在本週末看見了IMF主席的評論,他非常強烈的認為,緊急的全球刺激方案是絕對需要。」通貨緊縮問題嚴重,1990年代的日本就有過整整10年的沉痛經驗,而這個沉痛經驗正在全球發生 .......


在1929-1933年大蕭條年間,股市下跌大約百分之九十,而美國經濟則萎縮了三分之一,失業率從百分之三點二飆升至百分之二十五點二,美國24,000間銀行中有三分之一倒閉。這雖然僅僅是部分數據,對大蕭條影響的規模之大卻可窺一斑。

當 我在INSEAD爲MBA學員講授宏觀經濟學課程時,我總會和學員討論經濟大蕭條,並以簡潔而樂觀的一句作結語:大蕭條永遠不會再次發生。
我深信這一點是基於一個廣泛的共識, 即大蕭條是由於一系列的政策失誤所造成的, 而經濟學家們已掌握了運用何種政策以避免經濟大蕭條。

不幸的是,我不得不改變這種樂觀看法。這並不是因爲我們所學的是錯誤的,也不是因爲我們沒有從經濟大蕭條中吸取教訓。而是政黨紛爭及各種選舉議題使政府把70多年前的深刻教訓拋之腦後, 我們的樂觀看法也隨之逝去。

經濟大蕭條最大的教訓是什麽?我總結出來的觀點是:貨幣政策和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準確的說:良好的貨幣政策未必會加快經濟增長速度-- 畢竟人類的新思想、新點子、新産品及更有效的增產方法都有助於年復年地提高我們的收入。但糟糕的貨幣政策卻可以很容易地破壞經濟的發展。這對於富國和窮國,都是一樣的。 ....


傳奇投資大師羅傑斯 (Jim Rogers) 周三針對市場發展提出新預測,指長期而言歐元可能無法以貨幣形式存在,英鎊接下來幾年內將大幅貶值,而目前全球二大資產泡沫,是美國公債及部分中國不動產。 .... 羅傑斯認為,美國經濟保證會出現二度衰退,時間點在 2012 年;而這回情況將更嚴重,因為對抗衰退的子彈已經用盡。 .....


熟悉中東情勢的專家說,明年七月前,以色列就會空襲伊朗的核子設施,而機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而會出現這種風聲,研判應該是對先對伊朗施壓,希望伊朗改變政策,而相信美國接下來也會有動作。最新一期美國《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文章,題目是「不回歸點(The Point of No Return)」,由大西洋月刊的專欄作家、也是中東事務專家高德柏格(Jeffrey Goldberg)撰寫。

高德柏格在文中寫道,伊朗如果不顧國際勸阻,執意研發核武,美國總統歐巴馬可能以軍事行動對付伊朗,而更可能的是以色列出動約一百架F-15E和F-16戰機,以空襲方式摧毀伊朗的核武設施 ....

分析與評論

  • Obama 政府很清楚,一旦,通縮發生再怎麼救經濟都是 8 ~ 15 年才救得活,這就是為甚麼他著急一直想一些刺激經濟方式,美國能選擇通縮嗎?日本經濟就是最重要實例,發生通縮後日本政府至今都無法恢復;
  • 歐洲已經選擇緊縮政府開支,如果美國也選擇緊縮政策,全世界無疑地進入第二次經濟衰退,而且,美國極可能進入通縮;
  • 全世界如果沒有新的經濟體出現或新興國家 GDP 沒有大於全球 GDP 之 60%,美國千萬不要進入通縮,否則,全世界無可避免地進入第二次經濟衰退;
  • 美國如果必須靠戰爭減緩失業率與經濟衰退,Obama 政府應該也會做;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羅傑斯:美國別再印鈔救市!黃金無泡沫憂慮 - 分析與評論

NANJING, CHINA - JUNE 28:   International inve...Image by Getty Images via @daylife
億萬投資大戶羅傑斯 ( Jim Rogers ) 周一 (30 日) 表示,美國若欲經濟復甦,必需停止再印鈔票,而是採取財政緊縮政策,如同歐洲政府的因應做法。羅傑斯接受《CNBC》訪問時指出,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伯南克 (Bernanke) 主張印更多鈔票、花更多錢救市,無視美國如今已是全球史上負債最大國家。他寧願讓歐洲人來掌管 Fed,因為「至少他們知道,該如何嘗試為未來鋪路」。

羅傑斯重申,應該讓財務陷入困境的經濟體能夠宣告破產,如同對待經營不善的企業。根據過去數千年的歷史,能夠解決事情的方法,是宣告破產後再重組,才能重新開始。儘管會經歷一段痛苦期,但之後可重生。

如果只想讓問題往後拖,用印鈔票來解決眼前困境,就像美國政府目前的作為,「在過去不曾成功,未來也不會成功」。

在各國央行「讓資金淹沒全球」的同時,羅傑斯表示,當前唯一還能投資的標的只剩實質資產,無論是白銀、稻米或天然氣。別奢望貨幣證券能幫你賺錢。

針對大宗商品走勢,羅傑斯不認為黃金市場正在醞釀泡沫,但不排除未來出現的可能性。他預期未來 5-10 年,貴金屬市場才會出現瘋狂搶購,因為現在持有黃金的投資人仍太少,無法稱之為泡沫。

羅傑斯還透露,他對於農產品走勢抱持多頭看法。因為亞洲 30 億人口當中,大多數在過去 100 或 200 年當中,並未擁有非常好的生活水準,而這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改變中。他點出可可價格將持續表現相當良好。

至於匯市,羅傑斯認為目前貨幣是難以投資的資產類別,因為在全球財政大規模不平衡的情況下,預期未來 2-3 年匯市將相當動盪。他仍然最偏好歐元,其次是日元,因為「有許多技術性因素」,令他樂觀看好日元走勢。



傳奇投資大師羅傑斯 (Jim Rogers) 周三針對市場發展提出新預測,指長期而言歐元可能無法以貨幣形式存在,英鎊接下來幾年內將大幅貶值,而目前全球二大資產泡沫,是美國公債及部分中國不動產。

羅傑斯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歐元區可能在未來 15-20 年便會瓦解。他澄清自己現在也持有歐元,但根據歷史經驗,雖然也存在過其他貨幣結盟,不過沒有一個存活;歐元區也不會例外。近來由於希臘爆發倒債危機,而開啟一連串歐元區主權債務憂慮,導致歐元面臨相當壓力。不過歐盟財長本周會議已同意,在希臘需要時提供金援紓困。

但羅傑斯認為,若歐元國真的出手救希臘,將削弱歐元的基本面;一旦下個政府又來請求特別通融,歐元的力量便會自內部削弱。他甚至會選擇讓希臘破產,因為如此一來,大家才會認真看待歐元此一貨幣。話題轉向英鎊,羅傑斯指出英鎊的問題,肇因於英國「巨大的負債及龐大的貿易赤字」。而該國二項重要財富─北海油田及倫敦的金融樞紐地位,規模皆正逐漸縮小,放眼望去也沒有可以取而代之的新財源。他並補充,自己並未持有英鎊。

羅傑斯表示,現今大部分西方國家貨幣的體質,都非常可疑。他看好 20 年後人民幣可能會取代其他貨幣,.... 羅傑斯指出,目前全球有二大泡沫:美國公債與中國城市及沿海不動產。不過他並未放空美國公債。

羅傑斯認為,美國經濟保證會出現二度衰退,時間點在 2012 年;而這回情況將更嚴重,因為對抗衰退的子彈已經用盡。此外,他自 2008 年 11 月起,便未再買進任何股票,而專注投資大宗商品。今日他仍重申其金價預估,認為在未來 10 年內將飆漲至每盎司 2000 美元,尤其因為全球各地貨幣貶值;而金價在未來 10 年內,每年將以 6%-7% 的速度上漲。

羅傑斯補充,石油也是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商品,因為全球已知供應源正逐漸減少。他同時提醒,目前棉花價格較歷史高點還差 70%,而糖價也較歷史高點還低 80%。羅傑斯表示,儘管商品市場可能會形成泡沫,但時間不會是在 2019 年以前。


■前言

幾乎每兩年來台一次的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過去對於台股始終抱持觀望的態度。他認為過去的台灣,受限於兩岸政策的影響,不確定的政治風險過高,所以對投資台股興趣缺缺。

不過,○六年五月再度來台時,羅傑斯的態度有了些許變化,他不但詳細地詢問隨行記者,與觀光旅遊的相關上市企業,並且表示「假使未來開放陸客觀光,對於台灣相關產業一定大有幫助!」即便如此,他仍是台股的局外人,遲遲未進場。兩年過後的今天,羅傑斯態度有了一八○度大轉變,不僅買進台股,還大力地推薦。

今年三月,羅傑斯在接受本刊獨家訪問時,首度表示看好台股行情,尤其看好選後行情,更重要的是,羅傑斯出手了,生平第一次買進台股,為兩岸開放與三通題材預先做好準備。除了購買指數股票型基金以外,他也投資航空等與兩岸往來密切的產業類股。

而他對於台股的後勢看法,有如他看待中國股市一樣,希望未來一路向上成長,永遠沒有賣出的機會!為了搶先了解這位投資大師的最新看法,《今周刊》特別於吉姆.羅傑斯即將來台前獨家專訪,請他談談對台股以及兩岸關係的見解,以下為專訪內容摘要: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聽說你在前些時候買進了台股,這是真的嗎?

吉姆.羅傑斯答(以下簡稱答):是的,你說的沒錯。我最近確實買進了台股,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投資台灣市場。我買了台灣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就是投資台股的大盤指數。

■買什麼?指數型基金與三通概念股

問:為什麼選擇投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答:我認為任何人想投資一個國家或是任何標的,以投資指數作為進場的第一步,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當你開始要踏入一個市場,還不是非常熟悉當地的產業時,投資當地的指數其實風險較低。我可以說,投資指數對於大多數投資人,在多數時點下,都會是最佳選擇。因為,依照過去的經驗看來,指數的表現往往會超越購買單一個股的報酬。

問:除了ETF以外,你還有買進其他類股嗎?選股的策略為何?
答:我除了買進台股的指數型基金,也持有一些航空公司的股票,另外還投資一些與中國貿易往來密切的企業。我曾說,我相信在大選過後,兩岸關係會更加和諧。假使兩岸能有更多合作,實現三通直航的政策,台灣的經濟一定會比現在還好,股市自然也會跟著上漲。

問:對於台股的後勢你有什麼看法?打算長期持有嗎?
答:說真的,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行情走勢。但我的原則是,不論購買什麼股票,只要市場一直呈現成長趨勢,我絕對不會賣出手中的股票。事實上,我希望我永遠不必賣掉它們!台灣與中國若能持續進步,我大可不必賣掉兩地的持股,或許有一天,還可以將這些股票留給我的孩子。

■怕什麼?中國飛彈瞄準的是全世界

問:不過就在不久之前,媒體報導中國設有上千枚飛彈瞄準台灣,這讓你對於兩岸關係還會這麼樂觀嗎?
答:中國不僅是將飛彈瞄準台灣而已,他們也瞄準了其他地區。依我看來,在選舉過後,中國和台灣才要展開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和平關係,所以不必因為飛彈問題阻礙兩地的經濟合作與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發布最新警號,預警義大利、日本、希臘、葡萄牙這 4 個發達國家,政府債務水平已接近極限,瀕臨爆煲邊緣,危機隨時一觸即發,建議必須採取大膽激進削減財政開支措施,方可制止債務失控膨脹。 IMF 同時點名美國、英國、愛爾蘭及西班牙,形容他們的財政緊絀問題「步入危險區域」。香港《大公報》報導, IMF 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直指債台高築的發達國家債務風險嚴重,包括希臘、日本、義大利、葡萄牙等 4 國,債務已接近極限水平,同時提到美國及西班牙債務緊絀問題嚴峻。不過 IMF 另一份報告則指出,信貸風險指標或反映市場存在反應過敏現象,意謂歐洲目前違約風險實被市場高估。IMF 周三連環發放 3 份報告,提供的訊息頗令市場感到混亂,一方面警告發達國家債務風險有惡化跡象,令一方面低調處理希臘違約機會,並指市場對歐洲違約形勢過於敏感。

《華爾街日報》引述由 IMF 經濟員撰寫的報告,對 23 個富裕國家作出分析,結論是除了之前提到的希臘、義大利、日本及葡萄牙,另外還有冰島,形容這些國家臨近「債務極限」。報告中有一論點引起外界注視, IMF 經濟員以「步入險境」來形容美國、英國、愛爾蘭及西班牙的財政狀況。

IMF 的報告響起對美國及英國債務警號,其實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早已作出預測,英國政府 2010 年負債將佔 GDP 的 77% , 2014 年料升至 100% 。標普曾經警告,如果英國無法抑制財赤,可能下調其評級。據美國財政部向國會提交報告,聯邦政府負債已突破 13 兆美元,未來 5 年可能升近 20 兆美元,估計到 2015 年負債規模可能達到 19.6 兆美元,佔 GDP 的比重將高達 102% ,其中公共債務為 14 兆美元,是 GDP 的 73% 。日本方面, IMF 經濟員奧斯特里稱,雖然日本大部分國債由本土投資者持有,但這不能永遠持續,因為日本人口老化將令到儲蓄減少。今年投資者特別關注主權債務情況,歐洲的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後,連帶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債息急升,歐元地位受到動搖,分析指歐盟及 IMF 達成 1 兆美元援助計劃,有助降低借貸成本。當評級機構標普調低愛爾蘭信貸評級後,愛爾蘭債息一度跳升至 5 月來最高,投資者擔心愛爾蘭政府援助銀行業,進一步加重財赤負擔。

儘管 IMF 經濟員報告提出風險警告,...。IMF 報告還指出,負債水平距離極限尚遠的國家,包括澳洲、韓國及丹麥。但再看 IMF 的預測實在不能令市場釋懷, IMF 估計到 2015 年, G20 發達國家債務水平將升至 GDP 的 115% ,相比之下, 2007 年只有 78% 而已。

分析與評論

  • 非常肯定 羅傑斯 ( Jim Rogers ) 想法 : 在各國央行「讓資金淹沒全球」的同時,羅傑斯表示,當前唯一還能投資的標的只剩實質資產,無論是白銀、稻米或天然氣。當各國一直利用貨幣來刺激經濟最後結果是貨幣價值稀釋與通貨膨脹。
  • 在美債還未到GDP 的 110%時,可以時常注意銀、金、銅、穀將是第四季重要投資標地,將有許多機會
  • 美債泡沫破裂之效應 : 全球消費冰河的開始或美國經濟大蕭條將於 2013 後發生之可能性較高,如 歐巴馬增兵阿富汗政策 分析與評論:美國如果不縮減軍費、醫療 、降低太空計劃經費,美債將於2013爆破,也就是2010 ~ 2012 極可能是通貨膨脹期,2013後全世界將面臨美國經濟大蕭條與美國保護主義,也是全世界經濟衰退開始。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美軍證實欲出兵 伊朗:革命衛隊將全力反擊 - 分析與評論

The One and Only EastImage by lrargerich via Flickr

美軍證實欲出兵 伊朗:革命衛隊將全力反擊

據鳳凰衛視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證實,美國有攻打伊朗的計劃,但他非常關注出兵可能帶來的影響,認為出兵伊朗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並在中東帶來難以估計的連鎖反應。對於馬倫的言論,伊朗革命衛隊回應指,如果美國犯下錯誤,伊朗革命衛隊將會全力反擊。

香港文匯網訊緩引該報導指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當天證實,美國確實有攻打伊朗的計劃,但是這項計劃只是備而不用,他認為攻打伊朗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並且在中東引起難以估計的連鎖效應。馬倫此話一出,伊朗革命衛隊副指揮賈瓦尼,立即透過國家通訊社表示,如果美國犯下任何一點微小的錯誤,伊朗革命衛隊將會全力反擊,並將使波斯灣安全局勢受到損害。

就在一個星期之前,前中央情報局局長海登對媒體表示,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似乎是無法避免的;而先前也有美國軍方人士透露,如果對伊朗的制裁失效,不排除取軍事行動。


 新一波的中、美較勁,並未隨著美、韓聯合軍演結束而落幕;美國正著手對伊朗進行新的制裁措施,很擔心中方不買帳而令制裁無力;此外,中國外長楊潔篪正在古巴進行訪問,中國在拉美增強的經貿力量說明,這處「美國的後院」似乎正發生變化,美國學者甚至直指:「美國的古巴政策是地球上最蠢的政策。」

 伊朗核問題所帶來的國際制裁,勾起中美展開新一回合的外交戰。中國外交部已對歐盟單邊制裁伊朗,發表不贊成的聲明,此一聲明,令美國憂心,深怕中國在制裁伊朗問題上與美方抗衡。

中不贊成對伊單方制裁

 美國派遣國務院高級官員分赴亞洲、南美和中東,說服各國對制裁伊朗採取一致行動,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不贊成歐盟對伊朗實施單方面制裁,我們希望有關各方堅持外交解決方向,通過對話與談判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中美立場相左似乎呼之欲出。

 此一微妙氣氛伊朗也巧妙善用。正當美國就制裁伊朗向中方施壓,伊朗保守派背景的半官方通訊社密集撰發波斯文和英文電訊,報導中國和伊朗的經貿和能源合作。

 伊朗石油部副部長向國際揚聲強調,伊朗和中國油氣領域合作總數達400億美元。中美雙方對伊朗高調的張揚,還沒有正式的反應,不過外界已經嗅到中美在伊朗問題的角力,此際各方對此的報導都可能給外交戰增加新變數。

美國不希望中國填空

 除能源外,中資企業還活躍於伊朗的建築業,計畫為伊朗修建連接德黑蘭與裡海的高速公路。

 美國政府負責國際及商務的高級官員克里斯多夫說,「儘管聯合國通過制裁伊朗決議案,但中國正饑渴地在伊朗能源領域投資。制裁措施未能改變中國對伊朗的(投資)行為。」美方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在「負責任的國家」(指西方國家)離開伊朗的時候,美國不希望中國去「填補空白」。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日訊(鄭輝)伊朗石油部副部長Hossein Noqrehkar Shirazi上週六在德黑蘭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中國對伊朗石油和天然氣部門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400億美元。不過,今年上半年伊朗對華石油天然氣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卻大幅減少30%。Hossein Noqrehkar Shirazi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對伊朗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投資大都流向了上游資源開採部門,累計已經超過290億美元,對下游石油化工和精練部門的投資僅為100多億美元。他說,中國已經提議參與伊朗境內7個石油化工廠的建設與經營。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但是由於受到國際制裁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大幅減少。Hossein Noqrehkar Shirazi說,伊朗目前仍然是向中國出口原油最多的10個國家之一,但是同時也是今年前六個月唯一一個對華石油出口大幅減少的國家。他說,今年上半年伊朗向中國出口了902萬噸原油,合每天6612萬桶,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了30%。

中國在2009年成為伊朗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當年伊朗對華原油出口貿易創下212億美元的歷史記錄,超過了此前三年的總和。事實上,中國發展與伊朗的貿易關係是近年來的事。15年前中國與伊朗幾乎沒有貿易往來。官方數據顯示,西方制裁對中國發展與伊朗的貿易關係提供了方便,中國不僅成為伊朗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而且也是向伊朗出口商品最多的國家之一。2009年中國出口在伊朗進口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例高達13%。

分析與評論

  • 這事請是必須非常注意,因為美國主要目的是在伊朗石油能源掌控,就如同美國入侵伊拉克主要目的也是石油能源掌控,如果伊朗石油能源上不能在美國掌控,被中國與蘇俄控制了,等於美國能源日後將無法完整掌控;
  • 美國能源政策是不願被中國、其他國家與蘇俄掌控;
  • 許多人以為美國入侵伊拉克、金融海嘯、兩房退市都與中國經濟發展無關,我很懷疑這一點,沒有美國入侵伊拉克與布希大量儲備進口石油,布希政府有辦法控制油價讓它漲到140美元/桶,沒有金融海嘯讓中國刺激內需如何能讓中國體驗『泡沫』、沒有兩房退市如何讓創造中國千億美元損失;
  • 如果,沒有美國施壓於歐洲國家,歐洲國家會一起一至對中國人民幣上調施壓嗎?美國是以自已戰略利益、失業率、經濟利益決定方向,不是人道主義
  • 今日中國已經對伊朗石油和天然氣投資超過400億美元,如果蘇俄與德國也持續加強對伊朗投資,那會導致美國很難伊朗軍事制裁,美國在 2011 Q1 攻擊伊朗,明顯符合美國戰略;
  • 中國、台灣必須非常警惕,美國與南韓演習也許就是試探北韓與中國,如果美國出兵伊朗時,北韓是否干擾;
  • 驚慌與危機正是大機會,所以我們要警惕的像非洲獅子在旱災來臨之前站注最重要湖泊,讓大象也進入獅子手掌盤算中
  • 黃金與油價須注意,它是戰爭先行指標;



GOLD:

OIL:


Enhanced by Zemanta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宋鴻兵-近期金融形勢 : 分析與評論

G20 External DebtImage by GDS Digital via Flickr

我認為在危機判斷上,尼爾弗格森比魯比尼更深刻,這不是因為我和弗格森更熟,事實上我始終認為弗格森和蒙代爾等都是世界貨幣派,弗格森更是羅家的學術代言人,老蒙每年來中國10幾趟四處遊說,核心就是統一貨幣有理。 弗格森的觀點更有歷史縱深感,和他交流是能夠領悟很多東西的,但我認為他的動機有問題。

  剛才看到魯比尼發表文章說泡沫必然而且已經破裂,危機並未結束而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老魯並非始終如一,記得去年5月在韓國數字論壇上老魯曾大談世界經濟復甦如何值得期待,他是主題演講,我是論壇演講,我們的觀點截然相反,我認為金融海嘯第二波難以避免,在晚宴上他曾調侃我要把末日博士拱手相讓。

  IMF 看著西班牙經濟越來越不順眼了,其實我在央視的直播節目中反复提到西班牙就是下個危機爆發點,其規模是希臘的5倍,7月之前就會見分曉。 因為它的十年國債很可能出現被拋售的局面。 葡萄牙也在劫難逃。每當我看到券商和基金的所謂分析報告時,都不禁仰天長嘆,這些毫無全球戰略視野的股市評論究竟要害死多少人才能明白最基本的道理呢? 不理解世界統治精英的人脈關係和思維方式的人根本無法理解金融市場的波雲詭異,而付出代價的永遠都是普通股民。 金融圈的朋友們對危險如此麻木的盲目樂觀情緒令人擔憂。

  危機倒逼改革,製造和放大危機是加速改革的不二法門,這一過程將是殘酷甚至是血腥的。 危機之後的歐洲將不再是同樣的歐洲,更大的主權信用危機將陸續爆發,總有一天這一危機也將衝擊中國,中國將被迫交出部分金融主權,而被抽離了貨幣發行權的政府,僅僅是維持金權專政的工具而已!

  美元最終會與歐元一起消亡,關鍵是美國人民不會同意的,所以美元的危機必不可免。 國際銀行家有了美元這種世界貨幣還不夠嗎? 答案是不夠,因為還有200種主權貨幣,美元對其他國家的貨幣只能間接發生作用,這個財富蛋糕切得很不爽嘛。我還可以大膽預言,歐元會完結嗎? 斷然不會! 因為這是國際銀行家50年奮鬥成果的結晶,是未來世界貨幣寶貴的試驗田。 最後所有主流學者的意見會高度統一,結論就是:罪惡的不是統一的歐元,罪惡的是不統一的歐元區國家的財政! 很多人誤以為是美元暗算歐元,其實未必,統治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本是一群人!

  剛看新浪新聞:諾獎得主斯賓塞:歐洲財政主權的完結。 觀點:“目前身陷財政失衡與主權債務危機困境的歐元區擁有強大而自主的中央銀行,但同樣面臨財政分散、並在政治上僅實現了部分統一的現實”。 真是妙得很,眾口一辭的大合唱:消滅貨幣主權,消滅財政主權! 問題是,最終的集權在誰的手上? !

  我本人從不是悲觀主義者,關鍵是準確判斷形勢,冷靜分析,我們不幸趕上了80年來最大的危機,我們又有幸碰到了80年來最大的機遇。 勝敗只在一念之差。

  人類的本能是渴望安全和成就,但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現實卻是殘酷而冰冷的,如果不能保護自己,或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這些人會本能地傾向於接受利好的消息而屏蔽掉所有壞消息,無論問題有多麼嚴重,他們的接收系統都是封閉的。 這就是為什麼金融海嘯會給這麼多人帶來傷害的重要原因。

  天真的投資者們相信經濟真的在復蘇,投資暴利機會再次重現,一切都會回到2006年的光景。 而在我看來,世界正來到1929年大危機之後的1933年轉折點,那時世界經濟再度惡化陷入第二輪危機。 2007年危機之後的4年,美國股市可能跌回8500點,甚至更低。 持有長期價值投資信念的投資者將成為市場中矚目的祭品。

  IMF將成為世界中央銀行,它將監管世界各國政府的財政、稅收政策,而SDR(特別提款權)將會殭屍復活成為世界統一貨幣的有力競爭者。 中國在上交全部金融主權之後,會得到最多10%的小股東地位。 嘿嘿,大股東們分不分紅就全看別人的心情了。 SDR將會用黃金作為部分支撐,主要原因是各國主權信用已經爛透了。

  2012到2014年美國將會迎頭撞上9.6萬億美元的還債高牆,從而觸髮美元信用大危機,而英國和日本的主權危機會來得更快些。 人們不需要太多的想像力就能看到一場類似目前歐元體系的重大問題,2-3年後各國媒體的通欄標題將是“世界各國都需要統一的貨幣、財政和稅收紀律”,否則誰也無法單獨擺脫危機。

  看看魯比尼今天的說法吧:“魯比尼警告稱,若不能統一執行相同的財政紀律,歐盟可能解體”。 所謂“統一執行相同的財政紀律”的實質就是統一財政和稅收體系,貨幣、財政、稅收乃是構成國家金融主權的三大要素。 歐洲統一了,世界統一貨幣和世界政府的理想還會遠嗎? 危機倒逼改革,而危機是可以被策劃的!

  就國內情況而言,政府為了控制資產泡沫而打壓房市,股市受國際金融形勢的製約而難以大幅反彈,過剩資金必須要尋求出路,政府必須也只能打開壟斷行業,從而疏導虛擬逐利資本向實業投資轉化,以創造就業,刺激經濟發展。 過剩資本的另一個避風港就是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這與世界各國的情況類似。

  黃金 ( Gold )看漲的主要原因就是7500億歐元拯救計劃中的主要部分(約5000億歐元)仍將以發債的形式解決,更大規模的負債 ( Debt ) 將進一步動搖歐元乃至整個紙幣體系的信用。 德國各銀行的金幣銷售量從半年前的日均2000-3000盎司,飆升到目前日均銷售50000盎司。 資金正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從紙幣資產向貴金屬資產轉移。

  歐元危機的最終結果就是迫使歐洲各國進一步放棄國家主權,達成財政、稅收的一體化,統一受歐洲中央銀行的“監督”,而歐洲央行是超越各國主權政府、不受任何民主選舉制度約束的不折不扣的私有中央銀行,從奧巴馬、沃克爾、英國首相、IMF最近的表態看,一個歐洲合眾國將崛起於主權債務危機的廢墟之上。

  我們掌握的信息表明: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債問題可能在今年6月底以前暴露出來,其中6000億歐元的兩牙1期國債被壓在歐洲中央銀行手中,套現出來的10年期國債將在此時遭遇沉重拋壓,近期黃金、歐元、美股、港股、上海股市震蕩的根源就在於此。 望廣大投資者當心風險。

分析與評論

  • 如果,美國想持續經濟成長靠人民幣升值根本不實際,唯有美國持續刺激經濟,否則,經濟一定再進入衰退;
  • 除非發生通縮,黃金 ( Gold )與重要物資將來也看漲;
  • 要讓世界經濟成長,唯一路徑就是再製造一次泡沫,美元貶值是最容易達成,如果透過人民幣升值或亞幣升值只是將泡沫移到亞洲房地產、貨幣,無法取代美國持續刺激經濟之經濟成長率;

Reblog this post [with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