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戰爭與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戰爭與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全球長期債務不易出售: 如何衝擊美元霸權金融武器 - 助推黃金成為主要金融資產 ( Global long-term debt is difficult to sell: How to attack the US dollar's financial hegemony - Promoting gold to become a major financial asset )

美元霸權與黃金金融推論 2025~2035

美元霸權與黃金之間的關係歷史悠久且複雜,涉及經濟、政治及市場動態的多重因素。
美元霸權的歷史背景
 1. 布雷頓森林體系:
    • 1944年,美國憑藉其龐大的黃金儲備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當時,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形成了一種穩定的國際貨幣秩序。
 2. 美元與黃金的脫鉤:
    • 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這一事件被稱為“尼克松衝擊”。此後,美元不再需要黃金作為支撐,轉而依賴美國的經濟實力和信用。
黃金的角色與影響
  
1. 避險資產:
    • 黃金被視為終極避險資產,尤其在經濟不穩定或地緣政治緊張的時期,投資者往往會轉向黃金以保護資本。這使得黃金的需求在某些情況下與美元的需求呈現出相互依賴的關係。
 2. 央行的黃金購買:
    • 隨著美元霸權的挑戰加劇,許多國家的央行開始增持黃金,以對沖地緣政治和金融風險。這一趨勢反映了對美元依賴的減少以及對黃金的重新評價。
    • 助推黃金成為主要金融資產。
當前的市場動態
 1. 美元與黃金的負相關性:
    • 傳統上,美元走強時黃金價格往往下跌,反之亦然。然而,近年來出現了黃金與美元同時強勢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和央行大量購金所驅動。
 2. 去美元化的趨勢與全球長期債務不易出售:
    • 隨著全球經濟多極化的發展,許多國家開始尋求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進一步推動了黃金的需求。特別是在中國、俄羅斯等國,黃金儲備的增加顯示出這一趨勢的明顯。
    • 2025/9/2~2025/9/22 全球政府債券市場遭遇賣壓,英國和法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2日盤中分別衝上1998年和2009年來最高,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躍上2011年來最高水準,凸顯對主要國家管理財政的信心動搖。分析師警告,「財政支配」凌駕「貨幣支配」的時代來了!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薩拉維洛斯說:「依我們之見,Fed現在無疑受制於財政支配愈來愈強烈的風險。」他表示,市場最近反應淡定,對這種風險「太自滿」,令人訝異。分析師指出,「財政支配」時代已來臨,從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的例子都可見端倪,中國也面臨這個期債務不易出售問題
美元霸權與黃金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演變。雖然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正在重新獲得重視,未來可能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這種變化不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策略,也可能重塑全球貨幣體系的格局。
美元霸權下的世界金融格局 2011 ~ 2020

  金融全球化是一個自然的不可逆轉的歷史過程,是金融自由化和放寬金融管制的必然結果。在金融全球化的進程中,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領跑者和金融全球化的主導者,可謂占盡便宜。美元坐上了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後,便和世界經濟緊緊捆綁在一起。當然,美元這個霸主沒有白當,它善於為美國人謀福利,一旦哪個國家擋住了自己的財路,貨幣升值、金融狙擊、債務危機便成為該國的「常客」。

  利用美元這個強有力的武器,美國不厭其煩地打擊各國,使世界陷入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
印這麼多美元,全球沒發生嚴重通膨,表示當美元緊縮將通縮

  隨著歐元區的形成,歐元的發展勢不可擋,這種態勢讓美國坐不住了。自希臘以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相繼被「傳染」,「病毒」不斷蔓延,歐債危機愈演愈烈

  中國同樣威脅到了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也在各個方面阻礙制約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美國阻截中國的資源收購,迫使人民幣升值

美國控制世界金融的武器除了美元,還會真刀真槍地為自己謀取金融利益。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美國更沒有放過對世界經濟的軟黃金——石油的控制。不單單是石油,糧食、重金屬等資源,美國都要佔據主導地位。

  說到底,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美國操控的大棋局,美國利用其霸權地位不斷地轉嫁危機和尋找經濟增長點。透過增發貨幣、打匯率戰、打貿易戰、發國債等方式,讓世界各國為其行為買單並依此發展其本國的經濟。

國際信評、索羅斯、高盛集團都是美國金融武器合作夥伴,它們目的是鞏固美國利益。二次大戰後全球許多金融風暴它們都有参與,亞洲金融風暴索羅斯更是集結許多金融武器想打垮亞洲經濟、減緩中國經濟成長

美元帝國主義形成與進化 2011~ 2019

     美元帝國主義形成其實是中東幾次戰爭之結果,第一次中東戰爭:於1948年5月15日開戰,以色列人稱之為「獨立戰爭」,阿拉伯人稱之為「大災難」。第二次中東戰爭:於1956年10月29日開戰,又別名為「蘇伊士運河危機」和「西奈戰役」。第三次中東戰爭:於1967年6月5日開戰,以色列稱之為「六日戰爭」,阿拉伯國家稱之為「六月戰爭」。 三次中東以 OPEC 為主國家大敗,中東分列,沙烏地阿拉伯等 OPEC國開始親美,同意OPEC 等國出售石油以美元為交易,所賺取的外匯,OPEC 等國再以美元買美國公債 ( US Treasure ),等於美國可以印美元換物資時代來臨,OPEC的產油國皆因而攫取了大筆外匯,這些數量龐大的資本及其衍生的經濟,美國運用這勢力大幅吸出全世界人才打造最強科技、軍事武力、建立強大美元金融武器,讓美國形成超級強權。

    OPEC 會員國(目前共11國),南美:委內瑞拉,非洲: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中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亞洲:印尼,世界原油蘊藏量將近八成在OPEC會員國,其他非OPEC國如加拿大亦是親美的,因此OPEC的政策動向對國際原油價格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伊朗、伊拉克因背離美元獨一石油外貿,危及油元合約制度 ( Petrodollar ),美國運用許多方式制裁了伊拉克,下一個將是伊朗,大部份OPEC國是親美的,許多政權仍靠美國保護,不太可能放棄油元合約交易制度 ( Petrodollar );

    美國持續印美元換物資及刺激經濟結果,也形成高債務,金融海嘯後,也就逐漸走上美債泡沫之日子,危及油元合約制度 ( Petrodollar ),然而,中國很早看準這油元制度 ( Petrodollar )微妙,經濟改革開放時大幅賺取外匯,再將一半以上之外匯買了美國公債,等於將兩國連在一起,也就是美國大量買中國商品,中國大量買美國公債,讓中國世界工廠之經濟改革開放成功,但由於美國大幅圍堵中國,也讓中國必須加強武力於以有限度制衡,但美國武力仍是世界最強,美元不可能極速崩潰,更何況美國庫存之黃金是世界第一,美元貶時黃金大漲也維持住聯儲財務,油元帝國崩潰它是緩慢的過程,理由是:

  • 大部份OPEC國是親美的,許多政權仍靠美國保護,不太可能放棄油元合約交易制度 ( Petrodollar );
  • 石油能源仍將控制全球經濟,20年內不可能改變;
  • 全球仍依賴石油能原,需要石油就需要美元,需要美元就需要用勞力、腦力、物資出口換取美元外匯,因此,全球持續經濟自由化,連「維他命十國」(VITAMIN)(越南、印尼、泰國、土耳其、墨西哥、伊朗、伊拉克、奈及利亞、阿根廷、南非)及金磚4國等新興國家,大幅發展經濟,最後結果就是全球仍依賴石油能原數量增加,美元需求增加,油元帝國就能持續維持。
  • 美元轉弱只是美國降低債務、刺激經濟之手段,由歐盟制度看,歐元不可能取代美元,人民幣既使國際化也不可能取代美元,所以,勿將美元轉弱看成美元大崩潰;
  • OPEC國大部分放棄油元合約交易制度 ( Petrodollar ),目前還不可能,因為, 伊朗與伊拉克、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相互對立,大家怕伊朗;
  • 美國石油能源利用頁岩油降低進口石油不代表美國期待原油大跌,原油大跌會毀滅美國頁岩油投資,等於摧毀美國能源戰略,因此,美國戰略最怕是通縮,通縮會毀滅美國一切。
  • 印這麼多美元,全球沒發生嚴重通膨,表示當美元緊縮將全球大通縮,也就說這是一個慢半拍「大停滯」
金價暴跌,黃金大戶進場撈金 2013

國際金價昨(16)日上沖下洗,激烈的「多空對鬥」導致市場交易量暴增!根據台銀統計,昨天的買賣量較上週多出3倍。金銀珠寶公會理事長李文欽也指出,昨天除了黃金大戶進場買金,整體實體黃金條塊成交量較平日增加許多,買金與賣金的量比達3比1。

     銀行業者指出,銀行黃金存摺交易量持續升溫,超過平常單日10倍以上,銀行手續費收入增加,但買進比例始終大於賣出。

     金價的激烈震盪,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不諱言,金價暴跌已使全球黃金預測全面失靈,除了原本預期年底會測試的價格,提前在第2季出現外,更嚴重傷害金市的走勢及結構。他說,現在所有的預測都要全面大修,若真的跌到1,200美元,會是最壞情況,代表金市投資需求暫時全面撤離。

     銀樓業者指出,昨天早上國內黃金掛牌賣出價每台錢價位,較上周五下跌近新台幣900元,等於1公斤黃金條塊數天內便宜24萬元,買進2公斤、3公斤黃金條塊,可以省下近50萬、70多萬元,黃金大戶受到吸引,出籠搶實體黃金,平均重量在2公斤以上,業者形容,「下單電話幾乎接不完。」

     到了下午,國際金價回穩,國內黃金掛牌賣出價每台錢回升200多元,每台錢重返5,000元,每公斤黃金條塊也較早上貴了5萬多元,黃金大戶也跟著縮手,交易量縮小。

     李文欽指出,國際金價應先回到每盎司1,370至1,380美元附近,重回短線支撐點,未來至少會站回1,400美元,挑戰長線1,600美元價位。

     楊天立分析,由於先前資金已大幅殺出,金價在技術型反彈時,將面臨兩大關卡,第一道關卡將是1,500至1,525美元,會有第一波賣壓,第二道則是今年來一直無法突破的1,580至1,620美元。

     李文欽指出,觀察黃金期貨市場,多單投資者受影響全數斷頭,「特定空單洗盤機率相當高」,但等待空單賺飽出場,他估計,國際金價應該會回到應有避險資產價位。但短線若再出現震盪,不排除最低挑戰每盎司1,250美元。

:國際信評、索羅斯、高盛集團都是美國金融武器合作夥伴,金價暴跌目的是測試 QE 結束時是否產生通縮、也測試全球匯率、同時逼使中國須大量持有美債以鞏固美國利益,但若打擊過火大量緊縮美元,全球將產生通縮同時毀滅美國經濟,由 "野村:美QE收手 恐重現97年亞洲金融風暴!" ,更看出『美元金融武器』之威力及貨幣型ETF來避險。

Related articles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一中政策』未帶來美國利益產生之問題:美國『一中政策』開始鬆動,台灣『維持現況』

CNN:不清楚川普是否準備廢除一中政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對美國「一中政策」的說法,再度引起北京反彈與亞洲各國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指出,這顯示他不怕激怒中國,但不清楚他是否準備廢除一中政策。川普(Donald Trump)在政論節目「週日福斯新聞」(Fox News Sunday)有關美國為何要被一個中國政策限制的談話,繼與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後,再度掀起輿論軒然大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 川普的說法顯示他不怕激怒中國,除非中方就經貿與北韓等問題回到談判桌。CNN認為,川普11日的談話明白顯示,他有意迫使中方接受新的協議,但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準備廢除自時任總統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之後,做為美中外交關係基石的一中政策。

報導還指出,川普尚未入主白宮,但他已反對並漠視這項政策,並以此激怒中國。網路政治媒體Politico報導,川普認為主導美中關係超過35年的一中政策,並未給美國帶來好處。他對與蔡英文總統通電話的爭議性決定,並未感到需要過度憂心。

報導寫到,強硬面對中國是川普競選的重要政見,他誓言要中方停止操控貨幣,並讓美國的工作機會不再流向中國。他在訪問中再度強調這些說法,並批評中方在南海的擴張行動。

川普不斷嗆中國,原因是……

川普在大選前後,都不斷嗆中國經貿不公,操控貨幣貶值、產品傾銷等,還大嗆中國執行政策前(包括南海、亞太秩序、北韓核武議題未盡到責任等),都沒問過美國,連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後,亦然。

川普這幾天馬不停蹄的「謝票之旅」,亦是一樣照嗆不誤;像6日在北卡羅萊納州除了介紹準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註:國際名聞遐邇的「大將中的大將」)外,就直嗆中國是歷史上最大的工作偷竊國,偷走許多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工作;9日在愛荷華州謝票時,怒嗆中國中國偷竊大量智慧財產權,在根本不是市場經濟體,更不遵守遊戲規則,「是該收手的時候了!」(註:當過愛荷華州州長22年的布蘭斯岱,由川普推選將出任駐北京大使)
川普何以一路嗆中國,他只是狂妄自大嗎?!其實不然。簡言之,就是指中國是一個「法西斯」式的專制獨裁政權,所有的民營大企業,不是「特許」,便是「國營」,等於是一個「國家」與美國個別的民營企業競爭,具有各種優勢的條件,自然容易搞垮或兼併美國民營公司,搶走許多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工作,造成美國經貿不振、經濟衰退等,不一而足。

例如,與川普集團打交道的中國「國家電網」,就是一家為「黨」服務的典型公司,成立於2002年底。在2016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二。

據香港《爭鳴》雜誌2014年10月號,就曾報導《誰的國有企業?》,揭露中共權貴集中貪腐的國企黑幕。指中共竊取政權後,把私有財產變為國有財產;現在權貴們變戲法,把國有財產變為私有,富可敵國。包括江澤民家族壟斷電子通訊業,曾慶紅家族長期掌控石油、能源、化工行業。劉雲山長子劉樂飛藏身中信,暗控金融界。吳官正家族掌握著光大集團,李長春之女李彤是中銀國際控股公司首席執行官等。

而「國際調查記者聯盟」亦在去年4月初公布的「巴拿馬文件」,曾引發全球強烈政治連鎖反應,9名現任和前中共最高領導人的親屬捲入事件。「美國之音」引述《中國數字時代》創辦人兼總編輯蕭強指出,中共權貴階層在海外的巨額隱密離岸資產被曝光,給中國普羅大眾對中國未來和執政黨的信心構成巨大衝擊。這種衝擊是非常深遠的,涉及對中共的統治和對這個體制的信心。
另《爭鳴》2016年7月號還報導,據中共國務院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社會科學院所調查研究數據(部分)披露,中國大陸有財富1億元人民幣或以上的人或家庭(戶)有291.3萬至300萬人(戶),其中億萬超級富豪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六市占有億萬富豪251.53萬多人(戶)。其中中共高層權貴最為集中的北京,億萬富豪人數最多,億元資產以上有57.2萬人(戶),10億元至20億元有6.1萬人(戶),20億元以上有1.1萬人(戶)。

報導並披露,中共紅二、三代家屬八成已經通過經商成為億萬富豪,紅二代家屬經商占78%,紅三代家屬經商占83%。並且這些紅後代們成為億萬富豪速度飛快,紅二代家屬子女經商平均五年以上就能成為億萬富豪。

不久前,經濟學家何清漣教授就在「美國之音」撰文指出,近20多年來,中國權貴資本掠奪公共財與民財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造成貧富差距十分懸殊、財富過度集中的不平等狀況。像港媒就披露,去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習近平先後3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深改組等會議上表示,社會貧富懸殊、嚴重不公、中共官員及家屬不正常暴富,已經對社會制度造成衝擊,中共黨內、社會、政局都不穩定。

同時,北京大學今年初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5》,顯示當前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狀況日趨嚴重。中國約三分之一的財富被頂端1%的家庭占有,而社會底層25%的家庭卻僅擁有社會財富總量的1%左右。

換言之,「又紅又專」才造就中國「高富帥」的勝利組,而紅三代花邊新聞和醜聞不絕如縷,非僅使年輕世代的中國人不平,猶受到世界高度關注:「原來這些人經常出國旅遊、花大錢、超級享受」,就是因為有個『紅專』的父祖庇蔭!」此對川普靠努力奮鬥起家的企業家而言,當然看不慣,無怪會不斷嗆中國共產黨他的好友普丁則是經民選出任總理、總統)!

據最近的對沖基金Kynikos Associates統計,中國淨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減去外債)目前僅剩下1.7兆美元。此顯示中國中國11月份外匯存底一再下滑,外匯儲備已連五降!可說是,川普近來兵不血刃的一項明顯經濟成果!

獲諾貝爾和平獎、還在坐牢的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曾在2006年八月曾發表「中國權貴的暴發戶心態」(原載《民主中國》),就指出:「在國民權利極端匱乏和一切向錢看的中國,…使中共政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經濟政府』,….實質上是讓全民財富和國家資源服務於特權集團的利益,….這種剛剛擺脫貧困生活的大陸富豪的暴發戶心態,最突出特徵往往表現為:一面是用大把花錢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夜暴富,開始還只是向窮親戚展示,現在發展為向先前的富人展示。….更不願像比爾·蓋茨等西方富豪那樣,將個人資產的大量注入社會慈善事業。……如今富貴攀比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價值取向…但富豪們卻喜歡炫耀『我現在比你闊多了』….但面對獨裁政權及其寡頭,他們立刻威嚴掃地,很像長不大的乞丐。

他們媚笑著、屈膝著、哄騙著、收買著,僅僅是為了在掠奪性的權貴資本主義的最後晚餐中爭得一個侍從的位置,多分點兒權勢者們吃剩的殘羹敗葉。」當是其來有自,頗發人深省。

評英川通話 普丁:川普是個聰明人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11月4日針對蔡英文與川普之間的通話,做出了罕見的正面評論。

根據《國際財經時報》的報導,美國政府與學界對川普接聽蔡英文電話的舉動多持負面看法,認為他毫無經驗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反倒是普丁對此有正面看法,認為川普是一個聰明人,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瞭解外交政策的細微之處。理所當然的,北京對川普破壞了尼克森訪問大陸以來建立的美國對華政策原則感到氣憤異常。

尤其蔡英文又被質疑是台獨運動的長期推動者,更難免讓北京高層懷疑川普將破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然而,向來與中國大陸關係友好的普丁卻罕見的在接受俄羅斯獨立電視台採訪時為川普辯護。他首先指出川普過去是生意人與企業家,而現在則是美國這個世界強權的政治與軍事領袖。既然他過去能夠在商場如魚得水,那就意味著川普一定是個聰明人。

普丁指出,假若川普是一個聰明人,那麼他學習政治與外交事務的速度也不會太慢。遲早有一天,川普會瞭解自己每一段言論在政治與外交上可能帶來的責任有多麼巨大。同時,普丁還告訴克里姆林宮的官員做好與川普政權合作的準備。可見普丁有意將與美國在敘利亞還有烏克蘭的衝突拋諸腦後,推動兩國關係的正常化。

瞎咪!普丁也愛台灣?!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來不論是在公開場合,或媒體專訪,都是對川普推崇備至,甚至力挺他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註:普丁一樣直呼「台灣總統」,令國際媒體驚詫)。近日在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接受專訪(註:此乃刻意安排),就直接稱讚川普是絕頂聰明的人,並支持他的台灣論辯看法(Putin calls Trump a smart man and backs him on Taiwan controversy),他認為,川普首次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是自1970末期美國一中政策原則以來的新突破,北京的反彈是可以預期的。對他而言,則是又驚又喜,川普以前是個生意人和企業家,如今他已是在全世界經濟、軍事上稱霸的美國的元首。普丁強調,川普可以在商場上成功,這就證明他是個絕頂聰明人,預期以後美俄之間必然合作愉快。

接著,英國的「衛報」猶引述普丁在克林姆林宮告訴國會議員與官員的話,普丁說,已經準備好與新的美國政府來合作,他提到:「在平等且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始發展雙邊關係並正常化是很重要的」,普丁還說到他想與接下來的川普政府修復關係,撤銷經濟制裁、像是在烏克蘭、敘利亞的意見衝突上拋開歧見云云。

簡言之,川普正改變過去自尼克森至雷根的共和黨「聯中制蘇」政策,翻轉為「聯俄制中」大戰略,川普和普丁更在進行各種的明裏暗裡合作的事宜。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在日前更發表一篇名為「美國對中國及伊朗政策將轉趨強硬」(Trump will get tough with China and Iran)的專文指出,從川普提名的鷹派成員,顯示出他要讓美國在國際間重振雄風的強大企圖心。而川普有意終結美國37年來對北京低聲下氣的「臣服外交」;跡象顯示,這位未來白宮新主人對亞洲問題至為關切。而北京正是一個直接挑戰美國霸權、國際影響力、網路安全防衛,以及經濟成長的國家。中國崛起正好讓美國螽測出其可能面臨衰落命運。基於這類危機意識,讓川普當選後,就和俄羅斯加強合作關係,分進合擊,扭轉頹勢,以使美國再強大!

最近的Politico新聞網站,取得的川普政權交接團隊的內部文件顯示,川普上任首要政策之一就是把中國貼上「貨幣操縱國」的標籤,並和美國貿易代表署、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合作,審查所有外資對美國企業的重要收購案,確保美國投資人於海外獲得平等機會。諸此,將會對中國經濟構成重大的「黑天鵝效應」,最嚴重可能讓中國GDP倒退4.8%。

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的債務約占整個中國企業債務總規模的55%,超過一半。雖然目前國資委正在進行各項改革試點,但在諸多改革中,債務累積不斷虧損是一大難題。

美國商務部長普莉茲克日前公開表示,賦予中國在WTO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仍不成熟」,相關評估須嚴格遵照法律規定的六項標準,而當前也沒有國際貿易法規要求美國須改變反傾銷稅的計算方法。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15年來,係屬「非市場經濟」的國家地位,即是由政府控制匯率和生產活動的國家,貿易夥伴國可據以判斷傾銷行為,並採取反傾銷稅等措施來對抗。

台灣在兩蔣時代「反共抗俄」喊久了,現在卻知道中國,不知反「共產黨的中國」,甚至連國民黨都有「中共統一」的妄想症;而當年的「抗俄」更是不知所云,只是因為中共抱「蘇聯老大哥」大腿,把老蔣的國民黨政權趕到台灣,一併視為「敵人」。如今時遷勢移,蘇聯自解體為俄羅斯後,中共反而追上「老二」地位,讓「俄羅斯英雄」普丁不爽在心裡,雙方於是「貌合神離」,漸行漸遠。

由於早年的蘇聯幫中共得到中國天下,變得貪婪予取予求,自讓毛澤東不滿,於是在1969年召集了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和徐向前四大將領討論對付蘇聯的辦法,提出打美國牌以牽制蘇聯的策略。還主動安排尼克森訪中,建立了「美中聯合制蘇」戰略;美國海軍自此取消了在台灣海峽巡邏的慣例,並開始對中國提供蘇聯的情報;並在1980年的雷根政府時代,轉讓了將近十億美元價值的軍事裝備及六大武器系統,換取中國不與蘇聯結盟的承諾;美國在技術和情報上對於中國的暗中支援,一直是美國政府過去45年來防範最嚴密的機密之一。

1979年美、中建交,與台灣斷交,並以「台灣關係法」維繫美台關係。從中共2013年底不顧美國軍方反對,重新單方面劃分「東海防空識別區」起,以及擴張南海企圖,美國軍方就開始從被動轉向主動,始規劃連結日、韓、台、菲,建立起防範中國力量西進的第一島鏈網,美軍在日韓菲都有基地,台灣則以國內法的「台灣關係法」,軍售防衛性武器和提供訓練及維修等能量。

2015年在美方默許下,日本國會9月19日通過《國際和平支援法》、《自衛隊法》、《武力攻擊事態對處法》等11個相應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保法案,亞洲情勢亦丕變,日本將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而日美合作的範圍,亦將「從平時的海洋監視擴展至廣泛範圍的突發事態應對」。在在顯示美日決心合作共同維持東海、南海、台海的安定與和平。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更在日前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舉行會談,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台前,雙方再次確認美日同盟的重要性,重申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第五條,是美國協防日本的對象。卡特強調,美日同盟今後仍是維持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絕對必要存在的基石,美日同盟關係讓雙方都獲益。顯然歐巴馬政府在移轉政權前,已獲悉川普的態度和企圖心,以延續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

如今川普在與普丁合作下,俄國政經軍事勢力亦將會介入亞太地區,像北韓擁核問題,普丁將會協助美方解決(不讓中共專美於前),而日俄之間目前亦已有所加強關係動作。

台灣與俄羅斯原就有經貿代表處,今後尤須配合美日與俄方合作。像前次宋楚瑜代表蔡總統出席APEC峰會時,與普丁還談及西伯利亞農業開發等事宜,顯然須由小英當局指示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推動,使台俄有更上層樓的發展。

說來有趣,普丁的二女兒,多年前還和一位台灣國安局官員的兒子有一段情。兩人是在莫斯科念大學時認識,後來這位官員退休回國,普丁的二女兒也曾來台灣探望。而這段情誼,係由前國安局上校、前法國特派員李天鐸透露,傳為美談。而今川普和普丁都對台灣印象不錯,英全政府得在這方面加把勁了!

中國與台灣問題其實是中國如何接納台灣

說來有趣,普丁的二女兒,多年前還和一位台灣國安局官員的兒子有一段情。兩人是在莫斯科念大學時認識,後來這位官員退休回國,普丁的二女兒也曾來台灣探望。而這段情誼,係由前國安局上校、前法國特派員李天鐸透露,傳為美談。而今川普和普丁都對台灣印象不錯,英全政府得在這方面加把勁了!

從二次大戰後舊金山合約看台灣問題

中國二次大戰並沒收復台灣,只是聯軍統帥派蔣中正暫時接管,而且按照國際法,台灣割讓脫離中國經滿清朝代經袁世凱再經民國及抗日,已經超過2個朝代,是不再屬於中國; 所以二戰後舊金山合約全球48國家同意台灣這國家應該由台灣人自已決定,既使PRC不同意,也只是一國一票無法改變現實。所以中國過去領導人如鄧小平寄望台灣人決定未來與中國統一也是現實狀況及合理的。

從中共持續打壓台灣及迫害台商看,台灣極可能造成台灣完全遠離中國,原因就是中國沒有意識台灣被割讓脫離中國是如同被中國拋棄,造成台灣損失幾十兆,這種怨氣是長遠難解。在中國如此對台灣敵意下,ECFA簽後中國對台策略錯誤造成台灣經濟衰退嚴重,才造成KMT永遠落入敗部,中國善待台灣,被中國拋棄百年的怨才能消除進而漸走漸近。

趨勢之思考

  • 『一中政策』未帶來美國利益產生之問題,每年又高達3680億美元順差,中國這種違反對它幫助如此大之美國看成敵國是完全錯誤的策略,將對美國領導人及國會產生長遠影響,也就是美國『一中政策』開始鬆動;
  • 『ECFA』未帶來台灣之真實經濟利益產生之問題,將對台灣領導人、台灣政黨、台灣人民思想及國會產生長遠影響,也就是台灣『西向政策』完全鬆動,台灣這樣的歷史環境,在中國特別對台敵意下,其實是完全無助於『維持現狀,走向中國民主聯邦』;
  • 台灣之真實經濟利益仍應該以『維持現狀,兩岸和平』為主,中國領導人應該多給台灣島內中小企業經濟利益,中國善待台灣,被中國拋棄百年的怨才能漸走漸近,他國就難從兩岸的矛盾找到機會。
    • 蔣介石提台灣是托管地書信,說明台灣以『維持現狀』已經是對中國很大善意,中國不要一直迫害你們拋棄100年受傷累累且歷經超過兩個朝代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台灣的華人是你們同血脈的親族,是被中國拋棄100年的親族,勿再用你們教課書欺騙中國的華人。
  • 中國也必須給美國、俄真實經濟利益,來維繫中國經濟利益之發展,未來美、中、俄、日、台都將是『一中政策』開始鬆動之轉變,中國若真心善待台灣,被中國拋棄百年的怨才能消除,許多台灣華人都是被迫當日劇時代之皇民,所以中國需要真心善待台灣人,許多台灣人是不會敵視中國,但也沒有多少台灣人喜歡過中國極權政治下的生活。
    • 美國『一中政策』開始鬆動,將帶動全球『一中政策』開始鬆動,基本上是中國對台灣民主之恐懼造成對台灣過度打壓,反而讓台灣遠離中國。
Related articles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中國為首的亞洲開發銀行至中國南海造島擴張工程 - 突顯中國大陸極權資本主義擴張、侵略戰略及大泡沫 ( China AIIB finance lead to build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 expansion project - highlights Chinese mainland expansion and invasion strategy )

為時已晚 歐洲加入亞投行骨牌效應擴大 華府急跳腳 ( 中国は、南シナ海の島の拡張プロジェクトを構築するためにアジア開発銀行が主導 - 中国本土全体主義資本主義の拡大と侵略戦略を強調 )

英國《金融時報》週一報導,繼英國後,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大歐洲國家宣佈,將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 (AIIB)。對此,美國週二呼籲國際盟友,對於加入以中國為首的亞洲開發銀行應該三思。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已不限於亞洲地區,美國霸權勢微令華府深感焦慮。美國近年來一直反抗迅速成長的中國交外與經濟影響力,《路透》的報導認為,美國在歐洲的盟國接二連三的參與由北京所主導的經濟援助機構,對美國來說是外交上的一大打擊。

歐洲國家參與 AIIB,反映出各國亟欲搶食快速成長的中國經濟大餅。事實上,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國際貨幣基金 (IMF) 原先應就一些改革事項進行表決,讓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管理中有更多的發言權,但是美國卻不積極展開改革,甚至是因循拖累,令歐盟和亞洲國家政府感到不悅。英國率先西方國家加入 AIIB,骨牌效應擴大可想而知。

但華府對於 AIIB 這間新的投資銀行抱持疑慮,質疑其管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安全是否能維持高標準。美國財政部長 Jack Lew 對美國立法機構表示,他希望任何國家在承諾加入這個組織前,應該先確保其管理適當。Lew 對共和黨主導的國會表示,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正在挑戰美國對國際金融機構的領導權,他敦促國會盡快進行 IMF 的改革。

英國媒體報導指出,華府對倫敦的評批顯然是「酸葡萄」,因為美國就算想加入 AIIB 也沒辦法,因為必須獲得國會的同意。

德國財長 Wolfgang Schaeuble 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的共同記者會上表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將成為 AIIB 的創始會員國之一。在聯合聲明中,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外交與財政部長表示,將確保新的機構在管理、安全、負債和採購政策上,遵循最佳的標準和措施。

歐洲重要的財政中心,盧森堡的財長也確認,該國已申請成為 AIIB 的創始會員國。

AIIB 是北京在去年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目標為帶動亞洲的交通、能、電信和其他基礎建設的投資。AIIB 被視為以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對手。歐盟發人言表示,成員國參與 AIIB,可以確保解決全球的投資需求,也為歐盟企業帶來機會。AIIB 被視為是中國擴展在亞洲地區的「軟實力」,可能藉此削弱美國透過其亞洲策略強化在亞洲的軍事與經濟影響力。世界銀行通常是由美國的提名人所管理,而且對 IMF 影響力最大的也是美國。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指出,南韓和瑞士也都開始考慮加入 AIIB。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不對申請加入的國家發表評論,他只重申,AIIB 將是一個「開放、接納、透明以及負責的」機構。在歐巴馬政府第一任期主導美國參與多邊發展銀行的美國財政部前官員 Scott Morris 表示,美國正在為拖延 IMF 改革、批評 AIIB 而不是合作改善現有機構而付出代價。

中國已表示,3 月 31 日是接受 AIIB 創始會員國申請的期限。到目前為止,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日本、澳洲和南韓都還沒有提出申請。澳洲總理 Tony Abbott 表示,將在週末做出最後的決定。南韓則是表示,仍在與中國和其他可能參與的國家討論中。

而中國在亞洲最大的對手日本,則是主導亞洲開發銀行,對其影響力最大。一般認為,日本可能不會加入 AIIB。但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彦則是向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表示,兩個機構曾進行相關討論,且可能會合作。中尾武彥指出,雙方已開始分享經驗和知識,一旦 AIIB 成立,雙方就會合作。

美議員稱應阻止中國南海造島擴張工程

美國幾名資深參議員對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工程表示警覺,並稱美國應就此制定正式應對策略,延緩或阻止中方的舉動。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和鮑勃·考克,以及民主黨參議員傑克·里德以及羅伯特·梅南德茲,致函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和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表達了上述想法。

路透社特稿引述這封信函說,如果美方不制定一個全面對策,「美國以及盟國伙伴的長遠利益將面臨相當的風險」。這些參議員表示,中國在南海群島的島礁上填海造地並大興土木,使其有能力擴張軍力範圍,此舉「不僅對美國和(亞太)區域利益,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利益構成直接挑戰」。

信件說,過去一年來,中國在南薰礁(Gaven Reef)上填海造地,其面積已增長28公頃(約11.4萬平方米),而赤瓜礁(Johnson Reef)已成為一個面積約25公頃(約10萬平方米)的島嶼。去年8月以來,永署礁(Fiery Cross Reef)面積已增長11倍。信函還說,儘管有其它國家在現有島礁上動工建設,但中國的作法正在改變島礁面積、結構和土地性質。

這封信還說,中國將人造島礁軍事化的任何企圖都將帶來「嚴重後果」,並可能使北京壯膽在南海宣佈設立新的防空識別區,就像2013年在與日本的對峙中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一樣。起草這封信函的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美國應當制定「具體的對策」,「以減慢或阻止中國在南海島礁填海造島的活動」。

中國聲稱對南海90%的島礁海域擁有主權,但菲律賓、越南、台灣、馬來西亞和文萊也對南海部分島礁提出領土主權主張。中國對南海的「九段線」主權主張近來也受到鄰國的挑戰。

中國近來在南海海域的一系列行動,包括在中越爭議海域架設鑽井平台,在南沙群島岩礁上開展填海造島作業等,引起周邊國家的強烈關注。中國此前拒絕了菲律賓、越南和美國就其填海造島工程的外交抗議和指責,並表示「這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之內的行為」。

據報道,中國在南海六個島礁正進行填海造島的擴建工程,修建碼頭和儲藏設施,甚至包括機場跑道。但專家認為,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不會顛覆美國的區域軍力優勢,但卻可以使北京有能力向東南亞縱深海域投送軍力。

搶搭「一帶一路」政策商機!住商展店至蘭州、烏魯木齊

中國倡導「一帶一路」發展的政策議題正夯,國內不動產經紀業單一品牌最大業者「住商不動產」更是領先業界在「路上絲綢之路」中主要通過的西安、蘭州和烏魯木齊等重要大城市插旗,透過授權方式,已將住商分店拓展至蘭州、烏魯木齊,住商機構目前在中國總店數已達450家,隨著陸續授權,目標要擴展至700家。

住商機構董事長吳耀焜表示,台灣房仲業經過多年發展,數量上已經達到飽和,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質的改變,因此,除了住商台灣共有593家、住商中國 450家,去年起新品牌「大家房屋」推出,全台快速開出49家分店,使品牌流通成交率提升7.25%,在大平台整合下,住商「千萬經紀人」成長幅度也達15%。

住商強調,要透過多品牌、多層次經營來提高市占,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進一步指出,下半年將是產業關鍵一役,必須統合管理降低成本、對外增加曝光度,提高流通速度,以增加加盟店營運效能。住商在中國共有450家店,有逾200家分店位在上海,70-80家位於昆山,而目前跟上一帶一路發展的西安,已透過授權方式開出30餘家,蘭州2-3家,烏魯木齊1-2家。

中國不會告訴你的「亞投行」與「一帶一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泡沫投機誕生

中國之資金行情靠歐QE及負利率、美QE結束之0.1%低利率、
「亞投行」與「一帶一路」
、滬港通,將資金再度吸入中國大陸,
創造
資金行情
關於「亞投行」與「一帶一路」,談論者多半視為中國為了更加增進對亞洲的影響力,或是增進美中角力中的中方優勢而成立的組織與計畫。但我認為這兩項計畫對中國的意義,更勝上述兩點。

我打算提出一種不同的觀點,來解釋「中國崩潰論」為何沒有成真。並進一步談「亞投行」與「一帶一路」兩項政策的意義。...

這個觀點是這樣的:「中國政府在這二十年來,經營中國經濟的方式,是把中國當成一門『投機事業』。」一個正常的「投資事業」跟一個「投機事業」最大的不同,在於「投資事業」看重的是建立良好與健康的「基本面」。透過健康的基本面,使這個事業能夠持續而穩定的製造產出。而中國如果打算朝向這樣的方式經營,「整頓國營企業貪腐、金融呆帳亂局、縮短貧富差距」整這些項目,就應該成為中國政府最主要的努力目標。

中國政府有做過相關的努力嗎?有的。從這二十年來,林林總總的「建設大西部」、「解決三農問題」、「唱紅打黑」各種政策口號,可以看出中國政府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然而,從這兩年的各種指標來看,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可說是全部都「付諸東流」。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的「改革」,都是在「維穩」的前提下在進行的。因為如此,所有的改革在接觸到「政治結構」的問題時都要轉彎。更有甚者,「改革」、「打貪腐」淪為派系鬥爭利用的工具。平常沒事的時候,一說要改革,各個派系就像黑幫面對掃黑專案時一樣,弄些小弟或是天兵出來湊數。而當派系展開死鬥時,「改革」與「打貪」就成為讓大頭中箭落馬的子彈。這點在薄熙來、周永康的事件中已經展現的非常清楚。

既是如此,把中國當成一個「投資事業」好好經營的路,自然是走不通了。而中國之所以至今仍維持不墜,就在於另一條路的成功。那就是將中國當成一個「投機事業」來經營。而投機事業的經營方法,就是先製造某些「噱頭」,讓市場對該事業產生獲利的「預期心理」。接著利用這樣的預期心理,引誘市場上的資金不停的集中投資。只要這樣的「金流」不斷,就算公司實質獲利再差,體質再壞,公司都不會垮。

然而隨著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全球經濟局勢,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國,即將面對嚴重的問題。過去推動金流的力量,在2008年後都開始慢慢熄火。2008年金融海嘯所揭露的,是中國有可能是當今世界「最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這項弱點。中國經濟過分依賴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產業鏈,將使得中國一旦遭遇跨國市場波動,就會使中國經濟元氣大傷。而中國政府在發現這件事情後,開始逐步調整,希望振興「內需市場」取代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然而從三年前(2012)的經濟數字來看,恐怕這樣的期望還是落空的。中國開始轉向內需市場後,「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的成長率反而創下新低。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在2014年,外資普遍看壞「13億人口的廣大市場」,造成外資出走潮。中國雖然拼命讓人民幣貶值,希望藉由出口或是吸引國際熱錢逢低買進人民幣,來帶動金流。但這樣的做法,只是在延緩死亡的時間。

就在這個時間點,中國提出了「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兩項震撼性的跨國計畫。若是以正常的國家經營來說,在中國經濟不穩的這個時間點,提出這兩個計畫,並不是一件合理的行為。就如同王丹先生日前的投書,這麼做可是在「耗盡國力」「一帶一路」與「亞投行」使中國吸金的噱頭,從「中國市場」擴大成為「亞洲市場」。因此就算各國外資看衰中國,仍會得到一個新的「獲利預期」,那就是整個「亞洲市場」。... 持續閱讀

中國「一帶一路」吸金已經開始往亞洲開始

中國「一帶一路」需要許多海外資金來彌補,當然是維繫資金行情
最佳策略
至於「一帶一路」的構想,較明確的政策輪廓起緣於中國2013年9-10月份期間,習近平出訪中亞與東南亞時,向各國提出以中國古代的絲綢陸上古道與水路貿易路線為架構,關於周邊區域貿易整合與交通連結的計畫。2014年12月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三個經濟帶發展構思納入重要的新政策方向,該政策成為全球關注焦點,CNN特製專題介紹,而近期的中國二會與博鰲論壇結束後,中國官方正式對外發佈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遠景與進一步內容。

中國政策多頭行情續熱,建議可繼續適度佈局陸股:2014年博鰲論壇宣佈的滬港通政策,帶給陸股谷底翻身的資金行情,如今,2015年的博鰲論壇再次拋出具創意的「一帶一路」新政策,可望帶給中國新經濟型態與新契機,同時培養新產業、新經濟帶發展,並保有舊基礎建設產業續活的商機,後勢可期,投資策略建議可繼續適度佈局陸股。

基金對策:歐義銳榮中國股票基金              

基金重點佈局大型國企股及金融股,掌握大盤主流。義大利當地第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歐洲第五大金融集團Intesa Sanpaolo成員,入股中國鵬華基金,深耕中國在地市場。近期中國的焦點政策-「一帶一路」與「國企改革」計畫,將為中國傳統產業帶來重大機遇與翻身機會,基金聚焦此趨勢的布局更添投資效益。

美銀美林、CSIS警告:「一帶一路」對中國恐弊大於利

美國銀行美林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及華府主要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警告,中國試圖藉由「一帶一路」計畫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及跨境貿易活動,來減緩國內經濟成長轉弱卻更穩定所伴隨的衝擊,恐怕會是弊大於利的策略。中國「一帶一路」即「絲路經濟帶」及「21 世紀海上絲路」兩計畫簡稱,目標建構從中國至中亞、南亞、中東及歐洲的鐵公路與海上運輸網,以刺激區域經濟平衡。但《CNBC》週日 (12 日) 報導,美銀美林發布報告指出,「一帶一路」不太可能解決中國長期經濟成長的問題,因為它並未處理國內消費的議題。

此外美銀美林點出,部分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經常帳赤字龐大,且經濟基本面也不良,因此是高風險的債務國。換句話說,北京是冒著承擔更大的違約風險,來提供這些國家資金及融資計畫。美銀美林解釋,若中國以目前匯率將人民幣與某國貨幣換匯,讓該國以這批人民幣金購買中國的鐵路設備,但中國卻不立即以該國貨幣購買該國產品,一旦該國貨幣貶值,中國便面臨部分違約的曝險。

分析
  • 中國聲稱對南海90%的島礁海域擁有主權,但菲律賓、越南、台灣、馬來西亞和文萊也對南海部分島礁提出領土主權主張。中國對南海的「九段線」主權主張近來也受到鄰國的挑戰。事實上,這是違反了聯合國海洋公約 200 海浬經濟海域之舉動,中國高鐵外交及中國南海「九段線」策略,中國大陸為了石油海域之經濟利益不惜與東協爭海權,其勢力終將以軍事或經濟勢力侵略控制東協
  • 中越南海爭端起於中國中海油公司重型拖船牽引的HD-981鑽井平臺緩緩駛過南海時,越南或許並沒有想到它最終被放置在距離其海岸線120海哩(222公里)的地方,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200海哩的排他性分界規範,中國已經進一步擴充南海資源,將來與東協紛爭將不斷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做法是危險並具挑釁性的,但中國很清楚只要東協未團結對抗中國,產生海外華人利益與東協民族利益之爭受傷的是東協國家及海外華人,對中國無傷甚致有利,東協反華不直接反中剛好破壞東協經濟,有利於弱化東協各國;( 註:東協若再不團結,反中不反華,將弱化東協南海相關國家,進而被中國控制 );
  • QE結束美元升息前從,中國近期賣美債擴大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 (AIIB)陣營,企圖從人民幣金融力量再進一步降低美元漲勢之力道,人民幣國際化進度加快、QE結速前大買美債,都是中國金融戰略,但中國大陸創造之大泡沫能靠人民幣金融戰略來渡過呢?
  • 中國為首的亞洲開發銀行籌資對中國高鐵、中國通訊產品、中國建商等產業幫助較大,對台商幫助較小,對台灣而言仍然易造成資金流出及降低台灣民間投資率之憂慮,台灣股市資金低靡及台灣民間投資率遲緩要先解決;中國倡導「一帶一路」發展真正目的會吸收台灣、新加坡、韓國、歐洲、澳洲資金去幫中國的中國高鐵、中國產品鋪路,台灣得到好處卻很少,所以台灣應該限制大陸台商來台灣借貸金額,將台灣大量資金用在產業升級和新創業戰略拉出台灣領先之優勢,中國大陸做太多損及台灣對自已戰略有益的事如中國的“九段線”戰略就造成中越南海爭端及越南台商大量損失,中國大陸常做這種害台商的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