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從女工到Google總經理(真的很感人~) >> 感想

記得臺北玩具店-「孔雀行」嗎?這是那女兒的故事
從北一女到台大外文系,史丹福MBA畢業...擔任過數家知名外商公司的高階主管,目前是Google台灣、香港區的業務總經理,張成秀,這位業界人士眼中的傑出女性,攤開她的履歷表,就像是一幅台灣企業菁英的完美速寫...然而頂著卓越成就的光環背後,張成秀卻有一段令人意外的坎坷童年,父親破產自殺,哥哥送進精神病院,很難想像這樣慘綠的成長歲月,居然造就出她開朗正面的處事態度...她的故事充滿動人的淚水,而透過她的積極向上,如今淚珠都幻化成一顆顆美麗的珍珠...
 
張成秀出生於香港,一歲來台灣,父親是玩具貿易商,還曾當選過工會理事長,小時候的她家境優渥,是個令同學羨慕,擁有各式新奇玩具的小公主。未料一場石油危機的浩劫,讓父親公司周轉不靈,甚至破產入獄,家裡的經濟狀況頓時急轉直下,小公主從雲端掉到了泥沼,開始過起欠債、躲債,被親友瞧不起的悲慘童年

玩具公主變打工妹

我印象很深刻,那時爸爸被關在龜山監獄,我和媽媽哥哥先坐了很久的公車到火車站,再坐火車到龜山,然後又搭好久的黃包車才到,我和哥哥們那時都很小,一路上睡得亂七八糟,口水流滿地。」
 
出獄後的父親,事業仍然不見起色,就在張成秀11歲那年,父親選擇在美國總統福特造訪大陸,台灣面臨空前危機之際,留下遺書死諫抗議美國的背叛,然後從中華路的商場樓上一躍而下,留給家人許多未解的難題。
父親驟逝隔天,債主就上門討債。為了經濟,媽媽得去洗碗、掃廁所,一肩扛起養家育兒的重擔,時常忙到半夜還要替人洗衣,洗到手都潰爛發腫。「那時我們家前面有家雜貨店,每次媽媽要米或是醬油、鹽巴,都會要我去拿,那位老闆看我是小女孩,也知道我們家的狀況,就很好心的讓我賒帳,等到爸爸過世後,別人都來我們家要帳,但唯獨他沒有,他知道我功課還不錯,就讓我成為他兩個低年級小孩的家教,用這個來抵債。」就這樣,小學五年級的張成秀已開始當家教,還立志要進北一女和台大外文系。
 
人家考上北一女是放鞭炮慶賀,張成秀卻被第一學期五千元的學費陷入長考,親戚們要她選擇念免費的師專,但她的心中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I can do more.”。 「我很感謝當時我 國中的老師,他一直很關心我,考完高中時他特地跑來我家,告訴我媽媽說我可以讀書,就把一個信封交給她,裡面正好是五千元,那是一個國中老師要存好幾個月才能有的錢,他就把它給了我。」
 
天使在身邊

張成秀一直覺得上帝總會在她身旁安排許多貴人,就像天使一般,無論碰到多艱難的環境和狀況,總會有出路。「隔了好多年,當我有能力可以把學費還給那位老師的時候,他堅持不收。他也是一位基督徒,並告訴我說:『當年我做在妳的身上,就知道有一天妳一定也會做在別人身上。』」為了順利求學,她還利用暑假期間去電子工廠當女工,大學時代也當家教,申請助學貸款支付學費。
 
不曉得他們家狀況的人看到張成秀,總會認為她一定是出身名門望族,才有如此優秀的學業成績和優雅談吐。其實父親的自殺,一直是心中最大的陰影,諸多的疑問與不諒解,從此伴隨著她成長,「面對父親」這件事,成為人生中極艱難的課題。父親的死讓大哥沈迷小說、二哥精神出問題,張成秀則選擇努力做個讓人看得起的人。「我有幸在高中的時候認識上帝,一個用完全的愛來愛我們的主,所以無論碰到何種困難,都是靠著對上帝的信心,才能走下去。」
張成秀的母親也是位愛主,並始終以丈夫和孩子為重心的傳統女性。張成秀能一路從頂尖學府到擔任外商公司高階主管,母親熱心且榮神益人的身教,扮演著不可抹滅的重要角色,也造就她從不因理想遙不可及而放棄追求。「我母親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媽媽,即便我家的經濟狀況有多差,她還是每天早晨四點鐘起來幫我們準備早餐,別的家庭可能就是吃個稀飯、麵包什麼,但我媽媽堅持一定要煮三菜一湯,所以我和哥哥們都長得高高大大,我想這就是原因吧!」張成秀特別懷念每天晚上陪媽媽洗衣服的日子,她認為媽媽規律地用洗衣桿拍打衣服的聲音,就像是大自然撫慰她們心靈的樂章,陪伴她們走過無數個夜晚。

不服輸一路打拚
 
「我母親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總有辦法可以想。」她遺傳到母親樂觀積極的個性,她的同事最喜歡她親切的笑容和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念史丹佛申請實習工作面試時,主考官問她:妳的學經歷看起來一路平順,是什麼動力驅使妳勇往直前?」原本準備好要談論自己豐功偉業的她,在聽到主考官突如其來的問題後愣住了,接著母親的臉浮現眼前,張成秀忍不住在主考官面前哭了出來,因為她一切的努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母親過個好日子。
 
和母親有如此親密關係的張成秀,在聽到母親出車禍變成植物人時,毫無考慮立刻就訂了機票,從美國飛回台灣。「當時我移民到美國,很希望媽媽能過來享享福,但她始終放心不下生病的二哥,總是來美國住了一個月就飛回台灣,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好害怕,深怕再也沒有孝順她的機會。」

化妝的祝福
 
當時張成秀媽媽的情況非常危急,有十幾處骨折,昏迷指數是3但她卻不放棄,還跑到北京去找當年醫治主播劉海若的醫生,並辭掉在美國高薪的工作,舉家遷台,全職照顧母親。為了讓母親得到完全的陪伴與照顧,她親自研究看顧病人的方法,甚至由日本引進可以幫助媽媽開口說話的氣切器,每天在媽媽的病床邊和她說話,就像是小女兒撒嬌,一點一滴地協助母親恢復意識。歷經三年的努力,原本插在母親身上的胃管及尿管一一拔除,最後順利拔掉母親身上所有的插管。
母親的病除了讓張成秀意外多了很多和母親相處的機會,也解開了和父親心中的結。因為要照顧母親,她和哥哥有很長的時間待在醫院,有一次哥哥向她吐露父親過世時,她從不知道的事。「原來爸爸要自殺那天早上,還跟大哥一起到公車站,在人生的最後旅程,邀請大兒子共乘一段公車,其實他對家庭是十分不捨的。」這段往事讓張成秀哭成淚人,這才發現自己其實是懂父親的。「我回想起父親當年的創業精神和勇於挑戰的個性,就跟自己一樣,父親當年會選擇走上這條路,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肝有問題,可能不久於人世,所以才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除了對國家做一點貢獻之外,也希望這樣子能讓我們往後的日子好過一些,能夠申請補助什麼的,爸爸眷顧家人的心,也和現在的我一樣。」

家,永遠第一位

張成秀事業上的傲人成績,無須贅言,包括拿下微軟「遠東區Windows95最佳上市獎」,或是加入台灣大哥大推出「Fun心預付卡」,不僅造成其他電信業者紛紛跟進,現在台灣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仍然來自兒童預付卡……這一切都比不上她對家庭的愛和重視,只要家人有需要,她會毫不留戀自己的舞台,選擇與家人站在一起。
 
「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我爸爸好像只有一次牽著我去上學。我爸爸很高,有一百八十公分,我那時候是幼稚園吧,我牽著他就像是在吊單槓一樣。後來自己當媽媽,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我的女兒有數不清的記憶,是媽媽牽著她的手,帶著她一塊兒上學。」
 
過了一段時間的家庭主婦生活,張成秀選擇Google重返職場舞台,還出了本自傳,但其中不是講她的豐功偉業,而是她原本認為自己最不堪和破碎的過往。
「這些原本都是碎片,是我生命中不可碰觸的禁忌,但藉由這次出書,我把它重新整理拼湊起來,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它能榮神益人。」
 
 
聖經上說:「流淚撒種的必要歡呼收割。」看著張成秀臉頰上的淚水和嘴角彎彎的笑容,我們知道她已經真正走出幽谷,滿有信心迎接下半場人生。









主是信實的,愛主並行他的道必蒙恩典。

引用: YouTube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原物料ETF、能源ETF、大宗物資ETF 組合 3



上面表格集合幾種原物料(>80%)、能源(<10%)、大宗物資(<10%) ETF,內含XLB、IYM等之 ETF,這些是值得注意,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我們比我聰明 - 分享自己閱讀之心得 ( Team work with cloud is an optimized way to react our future )


我們比我聰明是一本講如何經營 WEB2.0、WEB3.0 及網路社群經濟的書,我覺得很值得深思,畢竟網路集智之很重要之企業力量。
  
它是教我們如何從集眾智慧互利達成相互討論發展出這裡網友與雲端計算之集體智慧。How to make virtual team work with cloud computing in optimized team work intelligence is a key trend to a optimized team to keep more effective way to capture the trend, my blog is a way to realize this skill for close web friends here.

這是第一本教企業如何從群眾智慧獲利的書。 也是第一本集結社群智慧來創造並發行的書。 當Amazon新書上線時,你是否曾在該網站寫下個人書評? 維基百科成立以來,你是否曾擔任編輯修改或增加各類條目? 也許你並不自覺,但這類行為正是「群眾外包」的最佳寫照, 而群眾外包正是讓企業愈來愈聰明的作法! 「我們」比「我」聰明?這是什麼怪書名? 為什麼能獲選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This is why I selected this book as a way to combine with cloud computing intelligence here to help us to find the trend and create a vision of trend in future.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貨幣 ETF 組合 3



上面表格集合幾種貨幣 ETF,內含英鎊、南非幣相關之 ETF,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如何培養富翁? - 我的感想 ( How to cultivate millionaire? )



   看了蓋茲之小時候故事,我真的佩服他這麼小就有如此多夢想與事業遠景之概念,這是蓋茲成功之先天因素,當然他父母能讓孩子『完成孩子夢想的心胸』,確實給予蓋茲非常大鼓舞。



比爾蓋茲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3件事

比爾蓋茲從微軟退休後將心思放在非營利組織,而他在LinkedIn上寫了一篇文章表示他這些年來從股神巴菲特身上學習到3件事。
1.不只是投資:

大家想到巴菲特都想到投資,並停在那裡。但是巴菲特其實有一整套關於企業的思考框架值得學習,比如說企業的「護城河」--競爭優勢,此外股東應該要認為自己好像是擁有整家公司,要去看公司未來的發展性決定是否值得,並學會忽視市場而非盲從,因為你想要在股價被低估時買進。

2.善用你的平台:

很多企業領袖會寫信給股東,但是巴菲特特別有名。除了他的幽默感以及人們認為這封信會幫助他們投資的更好之外,也因為他願意坦白說清楚以及直率的評論股票選擇權和衍生性金融商品等。他不害怕選邊站,就像他支持富人稅,即便這跟他自身的利益有衝突。比爾蓋茲說是巴菲特啟發了他開始每年寫信給股東關於組織的表現,而一年一次花時間坐下來解釋不論好壞的成果,是非常有幫助。

3.知道你時間的價值:

不管你有多少錢,都沒辦法買更多的時間。巴菲特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的行事曆不會填滿沒用的會議,但是他對於信任的人會非常慷慨的分享他的時間。他會給波克夏中親近的顧問他的電話,他們可以打電話給他。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四月第三、四、五週操作策略 (ETF投資, 美股投資, 全世界ETF投資)





雖然,美國對經濟振興方案開始激起經濟回溫,金融業問題之聲音將延後至六月後,下週行情仍然需要注意國際經濟回溫是否持續,美債、美元泡沫之憂慮將轉變成溫和通貨膨脹之驚喜,預估通貨膨脹之憂慮將再2010第二季升高,房地產價格低迷之問題將因通膨舒緩, 而許多強勢股已經50MA上升。我以選擇之做多組合來操作,上週績效持續成長。下週振盪氣氛會非常濃厚,是否形成振盪走高之通道將是持續觀察重點。
不要再看經濟衰退 要看經濟回溫之後 之通貨膨脹 這一次經濟回溫之後 將是百年難得一見之 整體之溫和通貨膨脹,臺灣極可能是這次經濟回溫速度最慢的,因為大陸延海出口經濟被大陸新勞動基本法影響到,這將影響到臺灣出口之零組件也就是說臺灣出口經濟,臺灣又不會利用CPA與自由貿易中心將部份大陸延海出口公司轉移至臺灣,這政府都不做對臺灣大成長之政策,只做小餅那能救臺灣經濟。
這些投資組合做多組合調整為 Google, Apple, UYM, ... EWZ, SSO, EWY 及 EWT. 利多組合部份是世界級利基公司與趨勢向上之強勢ETF商品,2008十二月,2009一.二.三月仍然持續穫利之世界級利公司, 這些多頭組合每週調整以降低風險,這週多方組合增加。
暫時停止投資做空避險組合是 SKF, ... 及 SCO;將部份ETF減少, 必須等待做空避險組合底部背離,多頭組合形成頭才能再進入組合。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宋鴻兵:預警金融海嘯第二波 >> 看法 ( 美債泡沫? 弱勢美元? )

2009年04月09日

他預言,歐美金融市場的確存在著繼續惡化的可能性,金融海嘯第二波必將爆發。 在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中國應該充分解放思想,確立中國未來的發展模式,在即將到來的“戰略拐點”上勃然而興

文•本刊資深記者劉亮

今年2月下旬,在環球財經研究院成立的新聞發布會上,宋鴻兵闡述了“金融海嘯第二波即將到來”觀點。 宋鴻兵站在台上演講的時候,台下的工作人員卻將此前發給記者們的新聞稿收了回去,理由是要對新聞稿中的錯誤進行修改。 會後,《中國新時代》記者了解到,新聞發布會主辦方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擔心宋鴻兵的預言和高層“保持信心”的要求不符。

宋鴻兵曾經在《貨幣戰爭》一書中,成功地預測出歐美國家將爆發金融危機。 靠《貨幣戰爭》一“戰”成名之後,2007年年底,宋鴻兵從美國回到了中國。 這之後,他一直在做關於全球經濟走勢的研究,希望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一個獨特的觀察全球市場的視角。

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宋鴻兵進一步預言,歐美金融市場存在著繼續惡化的可能性,“金融海嘯第二波”將於今年二三季度到來。

“金融海嘯第二波”的預言經媒體迅速傳播、放大,讓本來就被經濟危機弄得惶恐不安的人們,再一次繃緊了神經。 而事實上,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宋鴻兵演講的題目是:“確立中國模式,迎接戰略拐點”。

聯絡“中國式學派”

文質彬彬的宋鴻兵,講話邏輯清晰。 回顧《貨幣戰爭》一書的寫作,宋鴻兵總結,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在美國“遊學”14年的經歷。 如今,《貨幣戰爭》一書已經在國內累計發行了上百萬冊,成為近幾年來,在金融領域難得一見的熱門圖書。

1994年,宋鴻兵赴美留學,拿到碩士學位之後,先後在美國某公關公司、醫療業、電信業、信息安全業和聯邦政府等機構工作過。 2002年之後,宋鴻兵又進入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先後在這兩家公司擔任高級諮詢顧問。

由於對世界金融史感興趣,赴美留學之初,宋鴻兵就開始著手整理世界金融的發展脈絡。 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一些金融大鱷操縱資本市場,狂斂財富的事件給宋鴻兵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宋鴻兵產生了懷疑。

宋鴻兵認為,單憑一家或幾家對沖基金,很難做到橫掃整個東南亞,橫掃多個主權國家的金融體系,這背後肯定有人協調多家對沖基金聯合行動,肯定有一定的協調機制和信息傳遞機制,並進行了精心佈局和精心準備,宋鴻兵試圖破解這其中的潛規則。

於是,他利用在美國多個行業、多家機構工作的機會,認真了解美國社會的運作方式,同時到浩如煙海的政府文獻、法律檔案、私人信件和報刊文章中,去搜尋各種與西方重大金融事件相關的信息,試圖梳理世界金融發展的脈絡和邏輯。 為此,宋鴻兵犧牲了很多周末休息的時間,甚至也包括睡眠時間。

雖然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一書中描述了掌握貨幣發行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對世界金融體系的掌控和操縱,引起了很大爭議,遭來了一部份人的質疑,但宋鴻兵在該書中,也準確預言了次貸危機將爆發,以及次貸危機的性質和爆發的大概時間。

2007年年底,39歲的宋鴻兵從華爾街回到了北京。 回國發展,這無疑是宋鴻兵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戰略拐點。 宋鴻兵告訴《中國新時代》記者,“決定回國,現在看來,這無疑是一項正確的選擇,當時我覺得需要一個團隊,共同來研究全球的經濟、金融問題,這樣才能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不是留在國外,繼續單打獨鬥。”

宋鴻兵回國之後,先是擔任了宏源證券結構融資部總經理。 2009年年初,他又開始擔任新成立的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 利用這個新的平台,宋鴻兵試圖聯絡國內年輕的經濟學人,用中國人的智慧、中國式的思維,來研究全球的經濟和金融問題。

如今,經常參與環球財經研究院活動的有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等青年經濟學家,宋鴻兵將其研究團隊稱為“中國式學派”。

預警金融海嘯第二波

談到回國的感受,宋鴻兵表示,最大的感受是變化快,在中國呆三個月相當於在美國經歷一年,在中國呆一年相當於在美國呆好幾年。 在快速變化之中,產生了大量的機會,但也難免會心浮氣躁。 為此,宋鴻兵要求自己靜下心來研究問題,並且讓自己的研究對於投資者的投資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數月之前,宋鴻兵受國內某照明設備生產商之託,幫助其預測市場發展前景。 宋鴻兵認為,受經濟危機影響,到2008年年底,歐美消費市場對於照明產品的需求將會銳減90%。 該生產商當時將信將疑,結果宋鴻兵一語成讖,其後歐美國家受危機影響,大幅度減少了對該產品的進口,進口額度幾乎下降到往年的10%,與宋鴻兵的預測驚人地吻合。 該廠商由於及時根據宋鴻兵的判斷調整了市場策略,從而避免了一場災難。

2008年8月,宋鴻兵首次提出了“金融海嘯第二波”這個概念,與《貨幣戰爭》一書遭到的質疑類似,對於會不會出現第二波金融海嘯,國內的經濟學家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然而宋鴻兵卻堅持認為,金融海嘯必然將會出現第二波。

宋鴻兵認為,美國現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為代表的美國商業銀行體系已經資不抵債,正在瓦解。 半年前,花旗銀行的股票還是每股20多美元,2月底花旗銀行的股票價格已經下跌到了1.95元。 正是由於美國政府大力托市,才避免了商業銀行體系的全面崩潰。 如果說金融海嘯第一波以擊倒了房地美、房利美以及三大投行為主要標誌的話,那麼金融海嘯的第二波就將以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的破產及這些銀行的國有化為標誌。

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美國金融危機是由於缺乏流動性導致的危機,宋鴻兵卻觀點鮮明地指出,這次危機的真正根源是支付危機。

宋鴻兵的理由是,目前美國的國內外債務總量已高達53萬億美元,潛在的社保醫保虧空更是高達107萬億美元,而美國的年GDP僅有13.5萬億美元。 二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美國人佔目前美國勞動力總數的三分之一,約7700萬人。 這些人將從今年開始退休,當退休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時,美國政府的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體係將會出現日益嚴峻的支付問題。 事實上,這些美國人的退休帳戶在此次金融海嘯中已經虧損了40%。 因此,“美國龐大的債務‘堰塞湖’已經不堪重負,如果洪水不從次貸大堤上漫頂,也必然會從信用卡貸款或汽車貸款處決堤。”

宋鴻兵進一步解釋,對金融市場進行分析並得出金融海嘯第二波必將爆發的判斷,是其團隊研究的結果,就技術層面來看,他們堅定地認為,歐美金融市場的確存在著繼續惡化的可能性。 世界金融市場正逐漸逼近風暴的風眼,這既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惟恐天下不亂”。 他們做出如此判斷並且告訴大家,目的是為合作夥伴和廣大投資者提供盡可能準確的分析,提醒大家注意國際金融市場存在的各種潛在風險。

創中國模式,迎接變局

對於預言金融海嘯將繼續惡化,將給民眾帶來信心危機的說法,宋鴻兵反駁說,“在目前動蕩的國際金融市場上,信心確實比黃金更重要,而建立信心的基礎是對危機的本質和發展趨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信心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不確定性,只要把握住危機的變化趨勢,排除不確定性,就一定能建立起實實在在的信心。”

儘管預言歐美經濟將進一步下滑,但宋鴻兵仍然看好中國經濟。 宋鴻兵表示,2009年,當全世界都在金融危機的寒風中顫抖時,中國的經濟卻仍然在發展,雖然中國無法在這場危機中獨善其身,但中國社會所內含的經濟增長潛力並未受到實質性傷害,因此中國對於未來發展應該有更多的信心,應該有更多的雄心壯志。

全球經濟已經持續20多年處於繁榮與亢奮當中,突然遭遇了百年難遇的金融海嘯,無論如何,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重大轉折,無論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以怎樣的方式結束,世界經濟都再也不會回到從前的格局。

宋鴻兵在演講中提到,危機之後的世界將是一個“週天子”日漸式微和“五霸七雄”興起的新時代。 歐美國家雄霸世界近500年的歷史將在21世紀中葉劃上句號。 世界財富創造中心和經濟金融中心,將逐步向亞洲地區轉移。 在這個歷史重大機遇期,誰能率先從衰退中復蘇,誰就能爭得世界財富流向、人才匯集、科技創新的戰略性先機;誰能有效地把握這個歷史機遇,誰就將是未來世界文明新的中心。

宋鴻兵認為,現實的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中,不僅有各國政府正式簽署的各種條約和協議,更多的是大量沒有也不可能寫在書面上的“潛規則”。 一些中國人天真地以為,只要熟背WTO條款,巴塞爾協議之類的顯規則,就能理解西方社會運作的真實情況,這是不現實的。

在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變革時期,中國應該充分解放思想,拋棄任何阻擋中國贏得這次歷史機遇的思想禁錮,確立中國未來的發展模式,迎接戰略拐點。 宋鴻兵還表示,通過政府已經採取的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振興計劃,中國社會將迅速建立起堅實的信心基礎,從而使中國經濟能夠穩定健康地持續增長,並對世界金融市場的平穩貢獻力量。 中華文明也必將在即將到來的“戰略拐點”上勃然而興。

在採訪的最後,《中國新時代》記者問宋鴻兵,金融市場是零和博弈,有輸家就一定會有贏家,但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們看到所有的東亞國家虧了,石油國家也虧了,歐洲的銀行體系虧得更慘,美國的銀行體係也虧得一塌糊塗,整個金融市場都在虧錢,那麼誰賺錢了? 宋鴻兵表示,要回答這個問題,得等到這一輪金融海嘯基本結束之後,要看那些實物資產、金融資產究竟掌握在誰的手裡。 誰廉價獲得了更多的資產,誰就是本輪金融動蕩的最後贏家。


我認為必須密切注意 SKF, SRS, UYG, URE 走勢,在UYG, URE 未形成頭部,馬上發生之機率不高,更何況SKF已經跌破100且無任何背離之反彈指標下,沒有馬上發生之概率。

臺灣股票三月份營收、總營收、月增率與同期年增率



    臺灣三月份營收、總營收、月增率與同期年增率, 取前二十大營收之公司做統計,其中以營建業恢復最快,光電業反彈力道大於半導體業。
預估成長率強的公司將持續營收反彈至五月底,要注意歐、美、日有許多加工廠房之公司穫利大衰退如 Nokia 等,這些歐、美是否進一步動作?同時要注意大陸、美國與歐洲持續經濟刺激之動作。技術線形短期回檔 有些股測試20MA、有些股測試40MA有守再反彈。特別要注意同期年增率小於-43%又已反彈之個股,季報時極可能有壞消息。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印度ETF、非洲ETF Set 1



上面表格集合這部拉格之印度及非洲 ETF ( PIN, EPI, IDX, EZA, GAF, AFK ),再對照全美世界性 ETF 總整合,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替代能源 ETF Set 1 自動分析表



上面表格集合這部拉格之美國及世界性替代能源 ETF,再對照全美世界性 ETF 總整合,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我們能源未來: 太陽能源 - 一本值得參考的書



從德國的舊礦場到印度的小農莊,在許多我們已知或未知的世界裡,
再生能源早已不是政策與技術的問題,而是市場經濟的邏輯……
當全世界都渴望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期待以綠能產業再啟經濟發展,
選擇源自於太陽、乾淨的再生能源,
就等於選擇過一種舒適、低耗能的優雅生活;
也就是選擇用更積極踏實的腳步,走向不枯竭的未來。


引用: BOOK.TW

我看了這本書,還蠻適合一般人研讀,我把自己研讀心得放在上面投影片中,知識分享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Darlene Zschech - Here I Am to Worship 歌詞

English: Detail of Religion mural in lunette f...
Image via Wikipedia
Light of the world
You stepped down into darkness.
Opened my eyes, let me see.
Beauty that made this heart adore You
Hope of a life spent with You

Here I am to worship,
Here I am to bow down,
Here I am to say that You're my God
You're altogether lovely
Altogether worthy,
Altogether wonderful to me

King of all days
oh, so highly exalted
Glorious in heaven above
Humbly You came
To the earth You created
All for love's sake became poor

Here I am to worship,
Here I am to bow down,
Here I am to say that You're my God
You're altogether lovely
Altogether worthy,
Altogether wonderful to me

I'll never know how much it cost
To see my sin upon that cross
I'll never know how much it cost
To see my sin upon that cross
I'll never know how much it cost
To see my sin upon that cross
I'll never know how much it cost

Here I am to worship,
Here I am to bow down,
Here I am to say that You're my God
You're altogether lovely
Altogether worthy,
Altogether wonderful to me

Here I am to worship,
Here I am to bow down,
Here I am to say that You're my God
You're altogether lovely
Altogether worthy,
Altogether wonderful to me

I'll never know how much it cost
to see my sins upon that cross


我們是這樣贊美主,阿門!

Enhanced by Zemanta

Dixie Chicks Love Songs In Player [ ディクシー·チックスは、のプレーヤーで曲を愛し ]

Dixie Chicks is very famous female country star, let we enjoy her more classical country song; She are also an American country music band which has also crossed over into other genres. The band is composed of founding members Martie Erwin Maguire and Emily Erwin Robison, and lead singer Natalie Maines. [ Dixie Chicks 彼女はまた、他のジャンルに渡ったアメリカのカントリー音楽バンドである。]










Related articles

Josh Groban MV - You're the Only Place Lyrics



Seems like our love is on a road to nowhere fast
All my life I thought a love like this would last
But every road can hide a corner we can't see
I had a vision that I woke up by your side
I felt you breathing and our souls were intertwined
But who controls love's destiny? Not me.

We had it all right in our hands,
We had the space to fly and still a place to land

So I'm calling out, I'm calling out to the only one
Who can save us from what we've done
Don't leave me hanging on
I'm reaching out and praying you'll come back again
It's just darkness I'm living in
And you're the only place my heart has ever been.

Maybe I'm young and in the ways of love naive
Maybe I'm desperate for a reason to believe
There wasn't any way I thought that we would fall.
I've seen perfection in a rainbow in the sky
I've seen a child make the coldest grown man cry
But loving you I thought was greater than them all.

We had it all, just you and me
Now there's a doorway to my heart without a key

So I'm calling out, I'm calling out to the only one
Who can save us from what we've done
Don't leave me hanging on
I'm reaching out and praying you'll come back again
It's just darkness I'm living in
And you're the only place my heart has ever been.

Wherever you are right now
Come back and show me how you feel
Becasue I'm lost without you here

Calling out, I'm calling out to the only one
Who can save us from what we've done
Don't leave me hanging on
And I'm reaching out and praying you'll come back again
It's just darkness I'm living in
Cause you're the only place my heart has ever been.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Web2.0 音樂網站的市場分析

iPod 5th Generation white.Image via Wikipedia


經過一年以上測試Web2.0 音樂,可以確認Web2.0 音樂是趨勢,而且,越是寬頻越是容易推廣,問題是Web2.0 音樂之經營模式一直沒有大突破,都是以廣告與社群方式、結合 Amazon, Warner 賣下載之音樂,運用可以植入部拉格之方式,由喜歡之網友之網路方式擴充,由我網路資料之趨勢,下載之音樂市場參與率仍然遠超過Web2.0 音樂參與率,但是,Web2.0 音樂參與率成長率遠高於 iTune 下載之音樂成長率 。

其實,我以 Deezer、iMeem、LastFM、Finetune 測試結果,Deezer 本來是成長率最高,因為合法性似乎還沒有完全國際性,很快地,Deezer 成長率受阻;iMeem 因為與 TimeWarner 之 Warner Music 及 Amazon 經營模式結合,很快成為第二大Web2.0 音樂網站;LastFM Web2.0 音樂網站是音樂最廣網站,因為市場推廣之問題,高成長率區域還未出現;Finetune 也因為,市場推廣與使用限制之問題,高成長率區域還未出現。

 以我分析,經營模式必須結合大音樂媒體內容公司如 iTune、Amazon、Warner、Sony 等等,同時結合廣告、社群評論、代銷優惠之CD、代銷歌星書籍與融入各手持裝置等等,增加收入才能長遠經營之道。


Reblog this post [with Zemanta]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Nature Photography Seminar From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




你如果喜歡照相與旅遊,可以去參加 
 National Geographic : Photography Seminar

引用: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 Web Site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領你預見未來: 一本提升能力之好書 > 來推算未來 ( How to get profit from future ? )



跳躍到未來 

    混亂不是無法管理,只是並非一蹴可幾。在這快速變遷、彼此環環相扣的年代,管理的不二法門就是往前看,研究未來的改變趨勢。只要在問題發生之前,用心研究外在趨勢,一定可以掌握未來。

    以全球知名的諾基亞公司(Nokia)為例;也許你現在使用的正是該公司生產的手機。其實,電子產品原本並不是該公司的本業。諾基亞於一八六五年創立時,是以生產橡膠鞋和造紙為主業,但該公司預見未來的動盪,於是全心規畫未來,也因為策略奏效,今天大家才有品質優良的手機可用。

    一九八○年代,諾基亞當時的執行長約瑪.歐里拉(Jorma Ollila)面臨棘手的策略難題。因為當時公司最大的客戶蘇聯,似乎岌岌可危,即將崩潰瓦解。

   因為遠見,諾基亞才能轉型成功。歐里拉認為,社會和科技瞬息萬變,公司如不採取行動,只有坐以待斃。諾基亞將面臨嚴峻的競爭,而且主要的客戶即將消失。正如同其他龐大遲鈍的企業,諾基亞必須提早因應未來。歐里拉仔細研究科技和冷戰結束後世界的轉變,然後進行一場精心設計的豪賭。他觀察未來的趨勢,發現當時微處理器體積小、功能強,而且美蘇緊張關係解凍後將帶動全球商務的蓬勃發展,從中發現了電訊產業的商機。

    分析大勢之後,歐里拉要求公司全心發展一項產業──電子通訊業,尤其是行動電話。這是一項大膽冒險的決定。諾基亞曾於一九二○年代跨足電纜和塑膠業,一九五○年代進軍電子業。事實上,諾基亞一九七○到八○年代開始生產行動電話,但在歐里拉深謀遠慮的領導下,諾基亞於一九九一年出售其他大部分的事業,孤注一擲在以微處理器為主的行動電話產品上。由於掌握趨勢,讓諾基亞在行動電話需求急速擴張的年代獨占鰲頭。即使有破產的風險,諾基亞最終仍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公司營收和芬蘭政府的稅收相當。諾基亞勇於接受轉型的挑戰,並且高奏凱歌。


領你預見未來是一本能提升你我能力之好書

結合作者觀點:未來幾大趨勢

  1. 全世界人口將逼近70億 (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be close to 70 billion );
  2. 歐、美、日老人人口邁向新高 ( Europe, America, Japan and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owards the new high );
  3. 美債將邁歷史新高,美十年債殖利率是否創新高 ( U.S. debt will be a step to a record high, the U.S. 10-year Treasury yield rate highs, due to this fear, Feb continue to drive QE forever );
  4. 經濟衰退,既使經濟再溫和回升,全世界需求對應之製造業產能不可能回到以前水準 ( Recession, even if the economy to a modest rebound in the corresponding demand worldwide manufacturing capacity can not return to the previous level );
  5. 替代能源與節能將是持續 ( Alternative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will be continued );
  6. 原油產能已經到高原期 ( Crude oil production capacity has reached a plateau, due to this reason, US start to use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crude oil from oil Shale );
  7. 未來醫療科技將使成醫療成本持續下降 ( Medical technology will enable future health care costs continue to fall );
  8. 全世界溫室持續,今年南極冰幾乎全部溶化 ( The worldwide greenhouse continued, almost all the melting Antarctic ice );
  9. 新環保引導生態效益觀念 ( New environmental guide the concept of eco-efficiency );
  10. 生化與基因工程,許多疾病都將有救,人類壽命延長工程在未來二十年可能突破 (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many diseases will be healed, human life extension projects is likely to break through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
  11. 奈米科技應用增加 ( Increase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
  12. 資訊科技將普及至未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人類網路溝通距離越來越抽象、快速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extended to un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abstract huma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istance, fast );
  13. 比較令我懷疑是 QE 真正目的,除了解決到期美債外,在投影片還有寫出其他觀點。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從搖籃到搖籃 - 很好的一本書



Chapter 1 問題出在設計 A Question of Design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設計出來的體系是每年將百萬頓的有毒物質排放到大自然中、消耗並浪費無數的資源、產生無數的廢棄物、千篇一律的風格則破壞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樣性、也破壞了生物多樣性。
  然而這不是一個刻意導致的結果,而是一個悲劇性的選擇,一開始的設計,就是錯的。

Chapter 2 減少破壞,並不會變好 Why Being “Less Bad” Is No Good?

  為了彌補這樣的錯誤,過去環保人士喊出了3R的口號:Reduce減少、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但有毒物質依舊排放、資源依舊消耗。所謂的生態效率,只是在延緩死刑,將產品的生命週期,拉長兩倍、三倍,但終究是條從搖籃到墳墓的路途。

Chapter 3 生態有效性 Eco-Effectiveness

  生態效率是不夠的,比較不壞、並不會變好。我們需要的是生態有效性,如果我們能蓋一幢可以自然呼吸、保持涼爽、吸收太陽能、並讓動植物生長的房子呢?這樣人們還會嫌棄都市裡過多的房子破壞生態嗎?

  我們可以從一開始設計時,就去思考能重覆使用一百次的紙張,而不是為了回收紙槳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看了這本書真的可以讓自己思考方式再創新,也希望自己思考產品也能找到綠色商機又能貢獻週遭。

四月第一、二週操作策略 (ETF投資、美股投資、世界ETF投資)





    雖然,美國對經濟振興方案開始激起經濟回溫,金融業問題之聲音將延後至六月後,下週行情仍然需要注意國際經濟回溫是否持續,美債、美元泡沫之憂慮將轉變成溫和通貨膨脹之憂慮,房地產價格低迷之問題將因通膨舒緩, 而許多強勢股已經50MA上升。我以選擇之做多組合來操作,上週績效持續成長。這週振盪氣氛會非常濃厚,是否形成振盪走高之通道將是持續觀察重點。
    這些投資組合做多組合調整為 Coca-cola, Google, Apple, Xilinx, Wal-mart, ...UYM, EWZ, DBO, USD 及 EWT. 利多組合部份是世界級利基公司與趨勢向上之ETF商品,2008十二月,2009一.二月仍然持續穫利之世界級利公司, 這些多頭組合每週調整以降低風險,這週多方組合增加。
    暫時停止投資做空避險組合是 SKF, ... 及 SCO;將部份ETF減少, 必須等待做空避險組合底部背離,多頭組合形成頭才能再進入組合。
    我操作上,指標只要沒有超買與乖離率沒有過高,就可以擇短線回檔指標背離剛向上時間點進場,如果可以續抱會抱,如果振盪則選擇當沖。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全美世界性 ETF 總整合 ( US All ETF of World Wide Investment )



上面表格集合這部拉格之美國 ETF(ETF for US)、亞洲 ETF(Asia ETF)、歐洲拉美其他區域(Europe, Latin, Other ETF)、債券 ETF(Bond ETF)、能源物資 ETF(Energy, Goods ETF)、 做空避險 ETF(Shrot ETF)、 貨幣 ETF(Currency ETF),再對照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Asia, China Selective ETF Set 2



操作上,只要看 FXI, GXC, PGJ, HAO, TAO, FXP 平均投資組合做多/做空那一邊較強及週平均績效,再對照 DOW,Nasdaq,區域型ETF指標與參考表格,指標只要沒有超買及週平均績效可以,就可以擇短線回檔指標背離剛向上時間點進場,如果可以續抱會抱,如果振盪則選擇當沖。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美財長:7000億美元紓困資金 只剩1/5 >> 看法 ( 美債泡沫? 弱勢美元? )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國會去年10月批准的7000億美元金融紓困資金,目前只剩餘1350億美元,如果需要,將要求國會提撥更多資金。

蓋納29日接受ABC電視專訪時表示,歐巴馬政府擁有大量資源落實各項措施,協助因次貸危機飽受打擊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重建,至關重要。他說,「就尚未動用的資金而言,約還有1350億美元。」他指出,這個數字包括銀行已借入但無需用來克服當前危機,而可能歸還的款項。

蓋納說:「那是合理的保守估計,讓我們擁有大量資源可推動廣泛方案,協助金融體系恢復提供信貸。這種資源非常重要。」他還說,政府將會「迅速且盡可能審慎」運用剩餘資金。蓋納另外接受NBC電視專訪,他表示,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將在下半年落底,奠定明年開始復甦的基礎,他希望美國擁有更強勁、持久的復甦,而不是無法持續的人造榮景(artificial boom)。

美國經濟在2007年12月步入衰退,去年第四季成長率萎縮6.3%,失業率飆高至8.1%。

蓋納對擔心美國經濟的人喊話,「要對國家的未來樂觀」,但他也說,恢復成長之路不會一路順暢,擺脫衰退需要一段時間。

我的看法

要注意7000億將於六月份將用完,它將影響到甚麼? 基本上美債泡沫導致 油、基本原料、黃金價格上揚,不是美元崩塌。 

郎咸平:萬億美元,難救美國經濟 >> 看法 ( 美債泡沫 )

從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各國都出台了救市措施。 從2009年新年開始,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救市方案並提列了巨額資金,你認為這些資金對於挽救美國的經濟會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根據彭博通訊社的報導,美國政府承諾未來將撥出的救市金額已經高達8.5萬億美元,這個驚人數額意味著什麼,如此的資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呢? 難道金融海嘯的第二波到來了嗎?


就在09年的一月左右,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裁任志剛在香港發表談話,他提醒香港老百姓注意,第二次金融海嘯衝擊已經開始,而且第二次將大過第一次。 當然沒有人希望這事情會發生,我們也都希望事情能儘早解決,經濟能盡快的恢復,可是在這個時刻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問題,在面對問題之前你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第二次金融海嘯有多大。


還記得2008的發生金融海嘯之後,美國政府在10月、11月份立刻提列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奧巴馬總統上任之後也提出了8190億美元救市方案。 美國政府提列的7000億美元目前已經用了3500億,而這3500億當中95%都用在金融系統中,也就是把這些錢直接向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注資,目前註資的銀行等差不多有200家,其中AIG注資了378億美元,花旗銀行注資了250億美元。 同樣三大汽車公司也陷入困境,美國政府也從這7000億裡提列了1144億美元,相信剩下的3500億美金左右的資金也會陸續用在金融機構中。 奧巴馬總統所提列的819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其中三分之一用在減稅,因此只剩下6000億不到的資金是要用在經濟實體的救助方面,而且這個6000億美元還要除以三,因為是一年提列2000億美元,也說是在未來的三年當中每一年美國政府只能夠支出2000億美元來救助實體經濟。


奧巴馬的救市能不能幫美國走出陰影


奧巴馬提出救市方案的資金是遠遠不夠的,最近我找了一些比較聳人聽聞的資料。 根據彭博通訊社的統計,在奧巴馬提列的819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當中,美國政府承諾未來將撥出的救市金額已經高達8.5萬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字包括2.3萬億美元用來發放貸款,但是他說抵押的資產價值幾乎為零,3萬億美元用來購買破產機構的股權,而這些機構的淨值是負的,剩下的3.2億美元是用來為這些瀕臨崩潰邊緣的金融衍生產品做擔保。 加在一起就是8.5萬億。 而這8.5萬億是以下機構出的,美國中央銀行出5.255萬億美元、美國的聯邦存款保證銀行(這個銀行是為美國老百姓存在銀行里面的錢做擔保的,只要銀行倒閉,美國聯邦存款保證銀行就是把錢還給老百姓,也就是它是美國政府的保險公司)出1.788萬億、美國財政部1.147萬億、美國的住房管理局0.3萬億,加在一起是8.5萬億。 這個8.5萬億的概念就是美國從18世紀建國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重大項目支出的錢加在一起,以今天的價值來計算也不過只有8.1萬億。 我按支出金額講給大家: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美國的太空探險
第三、越戰
第四、伊拉克戰爭
第五、羅斯福新政
第六、朝鮮戰爭
第七、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八、美國80年代銀行危機
第九、阿富汗戰爭
第十、馬歇爾計劃
第十一、海灣戰爭
第十二、美國內戰
第十三、美國獨立戰爭
第十四、美國1812年對西班牙的戰爭
第十五、購買路易西安那州


以上是美國歷史上15起最重大的事件,以今天的價值來算才花了8.1萬億美元,可是美國政府這一次為了拯救次貸危機就要花掉8.5萬億。 這個錢從哪裡來? 美國的GDP也不過14萬億。 也就是09年大年過後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現在沒有人知道情況有多嚴重,這些都是彭博通訊社所發布的數據,而8.5萬億當中的3.1萬已經在用了,因為很多是不需要透過國會來批准的,可以直接印鈔票來用,這就是目前的現狀,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衝擊。


美國經濟惡化的原因


根據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一切基本上就是一個泡沫消費的問題。 美國第三季度的GDP下跌0.5%第四季度下跌3.8%,其來源是消費大幅下降,第三季度下跌3.2%,第四季度下跌3.4%。 消費下降這麼快,原因就是美國政府與美國金融部門、金融資本、金融炒家的一個結合體,誤導了美國民眾的消費,這麼多年來政府金融資本不斷地誤導。 他們告訴老百姓,要放心大膽的消費,銀行體係有很多的錢支持消費,一點也不要擔心。 透過政府與銀行金融資本不斷運作的結果使得美國的消費形成一個全面的泡沫化,而這個泡沫化的消費使得銀行整個債權大幅擴張,擴張的錢基本上就是美國政府不斷發行國債給中國、俄羅斯或者是中東的國家,籌集幾萬億的資金拿回金融體系,透過銀行體系的運作再發出去,這麼多債務發出去的結果使得全世界的產能擴張,包括美國的企業,但是就在這個裡面產生重大了的問題。 那就是有一項叫做次級債,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當次級債的所有人還不起房屋貸款的時候次級債開始爆炸,而爆炸的結果是幾乎衝毀了美國所有的泡沫消費,進而就是銀行向其包括中國在內的其它國家發的國債所注入到銀行的錢幾乎化為泡影。


我不是簡單的說次級債造成的,而是這種政府透過銀行、金融資本所炒作的美國泡沫消費導致了這一切,而泡沫消費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次級債,而次級債的所有人一旦還不起錢的結果就造成了整個金融體系、消費體系的崩潰,使美國所有的銀行全部栽下去。 因為銀行不只是藉錢叫你買房子,他還借出大量的錢叫你買汽車、冰箱、電腦,這一切都是這麼發生的,所以銀行信用大幅膨脹的結果是很多債權收不回來,造成全面的潰敗,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原因。 第一次只是簡單的次級債問題,當次級債的所有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那些曾經購買過次級債等等衍生性金融產品的銀行產生重大危機,所以美國政府提列7000億美元的目的就是給那些曾經購買過這種有毒的資產的銀行提供幫助,把這些有毒的資產全部買掉。 可是到了2009年2月,我們發現情況不是這麼簡單,它更爆炸更擴大,所謂爆炸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美國整個國家整個泡沫消費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真正原因,而泡沫消費是美國政府以及金融資本所鼓勵的,這個泡沫消費已經惡化到你的房子一漲價之後也是可以抵押掉再去消費,這種創造出來的泡沫消費使得全世界包括中國跟美國在內都形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不要把這個看的太簡單,嚴重的產能過剩和泡沫消費背後都有銀行的資金在運作。 形成這麼大的泡沫消費,就是要向銀行借錢,你形成這麼大的產能過剩,包括三大汽車公司、佔了中國GDP35%的出口,也是由銀行來支持的,所以泡沫消費的背後是銀行的債權,產能擴大、產能過剩的背後也是銀行債權,但是因為次級債的衝擊,使得泡沫消費大幅萎縮,其結果是還不起債,進而銀行虧損,企業由於賣不出產品,就倒閉了,又回過頭來衝擊銀行債權,所以泡沫消費的爆破回頭衝擊銀行債權,企業的倒閉回頭衝擊銀行債權,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開始。 為了救助第二次金融海嘯,美國政府必須提列8.5萬億美元。


我們需要向美國學習嗎?


在2009年初我們又提出十大產業的振興計劃,包括鋼鐵、汽車、石化、造船、紡織出口、裝備製造、有色金屬、電子企業、輕工業等,扶持的政策是第一提振出口,第二擴大消費,第三信貸支持,第四稅收減免、產業升級,第五企業收購與兼併,第六企業研發。 對於信貸支持我們千萬要小心,當美國發生次債危機之後,美國銀行有沒有介入信貸支持? 沒有,因為美國政府不願意把銀行推向第一火線。 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透過提升消費把產品吸收掉,否則情況不容樂觀,所以對我們十大產業的提升計劃,這個計劃本身是非常正面的。 其實坦白告訴大家,美國政府的水平跟我們也差不多,我就以奧巴馬的政策為例,奧巴馬提了的8190億當中,除了三分之一是減少稅收之外,剩下的6000億大部分都做企業發展,產業升級都沒有,基本是企業研發,他在做新能源、互聯網、新材料的開發,因此奧巴馬每年提列2000億美元幹的是企業中長期應該干的事,至於企業短期應該怎麼做,沒有一個明確有政策;小布什所提列的7000億美元已經用了一半其中95%是救銀行,剩下的錢也要救銀行,後面的8.5萬億基本上都是救銀行,所以拿中美兩國做比較,中國還拿錢做點實事,他們什麼實事都沒有做,只是在收拾殘局,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去幫助那些因為泡沫消費所影響到的債權,因為企業產能過剩所倒閉所影響到的債權,美國政府在救這一關,如何救實體經濟,目前沒有明確的計劃。 所以我這麼看起來,對於美國對金融海嘯能否有所作為我高度懷疑,我都不敢想像美國政府的下一步是什麼。 按目前美國政府所推出的政策來看,它能夠把銀行體系給救活了就謝天謝地了,我甚至都不期待如何讓美國經濟重新恢復到往日的光榮,想想看,過去的光榮是泡沫消費所造成的光榮,你需要那個再回來嗎? 這是全球一體化之後,一連串錯誤所造成的現象,這就是所要面臨的狀況。

注意道瓊, 金融股及金融ETF下波反彈高點與下跌低檔:

基本上我的看法,要注意道瓊下修,然後小波反彈 決定這波 DOW, 金融ETF反彈幅度與放空型金融ETF如SKF是否突破101,這樣就能看準下次投資轉折點與經濟局面。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鄭焜今: 金融修道 - 全球金融路線圖(一)>> 我的看法 ( 美債泡沫 )

問:金融全球化的未來會有戲劇性的變化嗎?

答:不妨從近期全球金融的激變過程,找出一些未來的轉變契機。

全球金融路線圖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合作大於對抗,合作是基調,偶有對抗。 第二種合作對抗並存。 第三種對抗大於合作,金融大戰是主調。 本文先探討第一中模式。

說明:做一個比較形象化的比喻,假使有一塊長方形的土地,上面有兩億的軍隊在廝殺,你認為有可能嗎? 一般人一定認為不可能,但是啟示錄卻認為有可能,猶太人是最相信啟示錄的,他們也會接受此種說法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但相信此種說法,並且正努力地付諸實踐中,那就是金融大戰。 所謂的長方形土地就是電腦的顯示器,兩億的軍隊就是全球進行金融操作的總人口,包括股市、期市、匯市的參與者,加起來總數達兩億人應屬合理的估算。 如果說猶太人是國際大資本家的核心人物,那是一點也不為過。 也許一般人跟猶太人做大生意的機會不多,但任何人一旦跟猶太人做大生意,就會發現猶太人有一個拿手絕活—大佈局,並且在佈局過程中做到不留痕跡,讓人不知不覺走進他們精心設計的局中,等到發現時已別無選擇,只好無奈地接受他們的條件,簽下合同。 道德經說:善行無轍跡,猶太人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傑出民族。

再打個比喻來說,假如全世界只有一個民族真正讀懂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並且運用的神乎其技,大家一定往自己臉上貼金,認為非中華民族莫屬,其實這答案是錯的,真正的答案是猶太人。 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一定有他相當獨到的地方。 他們不但善於做超長線的大佈局,還會跟最聰明的人合作,一起干大事—官商合作。 他們找誰來合作呢? 那就是安格魯撒克遜人,安格魯撒克遜人是全球最善於深謀遠慮的民族,不是善於深謀遠慮,哪來的大英帝國。

大家都曉得,美國歷屆總統都有個共同的特徵:WASP。 W代表白種人,AS代表安格魯撒克遜,P代表清教徒。 在歷史上,不是WASP而當上美國總統的只有肯尼迪總統以及目前的奧巴馬總統,尤其奧巴馬總統幾乎完全否定了上述的規律。 英、美、俄統治精英都以這一傳統而自豪,並且自認為自己是無敵於天下,直到這次的次貸危機才進入夢醒時分,發覺不利用巧實力,無法走出危機。 透過國債大泡沫來挽救次貸泡沫,是別無選擇的唯一選擇。 美國未來五年要發行五萬億的國債,如果沒有其他大國的堅定支持是絕對辦不到的。 在大國中,英、歐、日、俄皆已在次貸風暴中受了重傷,唯一未受重傷,並且大力支持美國者,只有中國,於是,希拉里的巧實力外交正好可以大顯身手。 世界最高權力本來是美國的專利,如果誠心讓出一部分權力讓中國來分享,讓G2變成一種現實,中國才有可能真心幫美國渡過這一場危機。 中國把次貸危機轉變為和平崛起的重要契機,也是一種十分偉大的政治藝術。

中國目前最需要提升的是全球原材料的定價權,不要每次都當冤大頭,一直被算計;同時在國際事務上,中國的發言權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如果美國不從中阻礙,還進一步開路,中國的國際地位勢必大幅提升。 在歷史上想獲得政經主導權、資源定價權、最高話語權,往往要透過戰爭的勝利才有可能,如今只要跟美國共度金融危機,就有可能得到相同的成果。 中國政府自然應把握這一千古良機,加上中國傳統文化的重義輕利,以天下為己任,自然不會太計較外彙的可能損失會有多少,並且未來是否通脹和美元是否大貶,也有部分學者不以為然。

如果照以上的情節來發展,那麼全球金融路線圖就會逐步浮現出來。 中國、美國、猶太人共同合作,主導人類的大未來就變成很有可能。 這是人類歷史的偉大突破,因為東方和西方終於真正合作起來,美國沒有必要把未來可能超越自己的第二號國家當成假想敵,千方百計透過金融大戰來矮化對方,把對方搞得元氣大傷才肯罷手。

日本就是因為在1980年代末期搶奪世界第一,並且喊出口號:日本第一。 結果口號還沒有喊響,就被美國擺平並且到今天還躺在地上喘息。 當時美國祇用兩招:提高資本充足率和低利率政策,就讓日本引爆房地產泡沫。 1991年蘇聯也被美國透過震盪療法將蘇聯肢解。 日本和蘇聯因為急著想當老二,威脅老大的霸主地位,就被老大擺平。 未來如果中國因為國力升級,變成老二,是否也會面臨相同的命運,難免讓人捏一把汗。 反之,如果美國發覺能拯救美國脫離次貸危機者,非中國莫屬,它還會一如既往地對老二痛下殺手鐧嗎? 答案當然不可能,在次貸危機下,不但不能傷害老二,還要善待老二,請老二多幫忙呢!

美國進行全球化的金融大戰,一向是跟國際大資本家的猶太人合作無間的,沒有猶太人的大力幫忙,金融大戰不可能進展那麼順利,未來幾年,中美兩國共度百年不遇的金融風暴時,猶太人自然是合作的一方,而不是對抗的一方。 如此一來,全球的原材料價格就會趨於穩定,不會大起大落,金融風暴的驚濤駭浪也會大為減少。 從這個思路來猜想未來全球金融路線圖,你就會發現一個嶄新的金融局面即將出現,人類和平的曙光就更加透亮了。 東西方相救如左右手是否有可能? 如有可能,未來全球金融路線圖會有什麼驚人的變化,且看下回分解。

我的看法:

美國帝國主義不是省油的燈,次貸危機進而兩房問題、雷曼倒閉、AIG問題、許多商業銀行問題也沒有讓美國倒閉;因為美國是世界中央銀行角色,當然可以用美債來壓制次貸之延伸金融泡沫,綁架世界各國經濟,如果歐洲、中國、日本、蘇聯、南美國家膽敢大量拋售美債,讓我美國美元泡沫化提早發生,到時巨幅原物料通貨膨脹與美元外匯損失,就足以讓歐洲、中國、日本、蘇聯及南美國家倒閉,大家一起陣亡。

因為兩房問題、雷曼倒閉金融海嘯,歐洲、日本、蘇聯及南美國家已經都快流血不止,只剩中國自救,而穫利了結之『離岸基金』,應該識機想將資金深入資源、能源,掐住中國、美國與世界需求之源頭。

由澳洲礦業大不願意賣給中國就可以看出,世界金融與資源戰如此激烈。

其實,中國難道沒有看出美國並沒有消減軍費與太空科技經費,還大量出兵阿富汗;美國也沒有害怕聯儲自購美債,讓美元貶值,難道美國不害怕美元大幅貶值與通貨膨脹,我認為美國已經計算過,歐洲、日本、中國都還沒有準備好,如果再發生美元大幅貶值之原物料大漲,中國、歐洲、日本死的比美國快,所以中國、歐洲、日本因應策略很重要。

基於以上推斷,中國發展與刺激經濟之建設必須在 能源、替代能源、食物、水質源與太空之能源科技而不是大量消耗資源之地方硬體高樓之建設,這樣才能防止美國一旦金融問題舒緩後,能源、替代能源有發展時,大幅壓低美元讓原物料大漲來殺中國、歐洲、日本之經濟,逼迫中國、歐洲、日本乖乖買美債,防止美元泡沫化提早發生。中國、歐洲、日本你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