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via Wikipedia
美國財政赤字急劇惡化,貨幣危機蠢蠢欲動。若歐巴馬的醫保改革在國會攻堅不順利,恐激發市場對美國財政惡化的絕望情緒,引發美元貶值的失控,失控的通膨也將可能迫使美國聯準會 (Fed) 提早升息周期。一旦資金流向逆轉,新興市場有可能面臨一次大洗劫。《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儘管過去 10 年, Fed 前主席葛林斯潘 (Alan Greenspan) 的貨幣政策高速擴張,使美元最終免於崩潰,以至於引發導致這次百年一遇的全球經濟衰退--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減。這個泡沫是美國長期的經常帳赤字而滋生的美元危機所引發。不過,中國有句俗話:「躲得過初一,未必躲得過十五」現在問題來了!
在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運動中,從供給上來看,美國回歸實體經濟「再工業化」是走出危機必經之路,所以歐巴馬要給跨國公司在海外業務的獲利加稅,要去全球化。從需求上來看,調整意味著收縮,所以美國的信貸規模是萎縮的, M3 貨幣供給是萎縮的,經常帳赤字大幅下降了近一半 (與 2008 年的 8000 億美元相比) ,美國家庭的儲蓄率持續上升至接近 2 位數的水平。相對的,中國、日本和石油國家的貿易出超將大幅收縮,海外為美國提供債務融資的能力也跟著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在此輪衰退中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使得財赤上升到最高紀錄。甫結束的 2009 年財年赤字達到 1.47 兆美元,而歐巴馬宣布未來 10 年的財赤將增加 2 兆美元,擴張至累計 9.05 兆美元的天文數字。
美國財赤急劇地惡化,使得一場自我實現的貨幣危機緊隨而至,人們開始對 Fed 保持獨立性並確保長期財政償付能力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懷疑。當美國財長蓋特納 (Timothy Geithner) 要借錢時,不太獨立的 Fed 或將只能被迫購買公共債務。這將促使投資者加速逃離美元。美元可能會重挫,長期利率可能會飆升,經濟重新掉入「硬著陸」的深淵。
這就是美元貶值的全部邏輯。香港《大公報》指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財政政策回歸可持續性,是改變美元弱勢之本。長期來看,美國人改革當下昂貴而又效率低下的醫療保健體系,幾乎是歐巴馬政府降低財赤比率、保持財政負擔可持續性的唯一希望,因為衰退的經濟狀況不容許政府將稅率大幅提高。
如果不改革,美國醫療保障和社會保障體系的財務狀況將會急劇惡化,其中,醫保基金預計將於 2017 年「彈盡糧絕」,社保基金預計於 2016 年入不敷出, 2037年見底。屆時,美國財政將入空前絕望的危機。
今年第 4 季以後,歐巴馬的醫保改革將進入國會的攻堅階段,如果不順利或者最終通過的妥協版本比預期大打折扣的話,都將會激發市場對美國財政惡化的絕望情緒,進而引發美元貶值的失控。
當然,「可控的弱勢美元」或許是當下蓋特納和 Fed主席伯南克 (Ben Bernanke) 最樂見的結果。很顯然,疲弱的貨幣能降低美國出現通縮的風險,並促進全球失衡的調整,美國現在太需要出口驅動型增長了。但前提是,衰退期的高庫存能夠有效壓制住美元貶值所驅動的全球大宗商品的上漲動能。如此一來,弱美元將擊敗高庫存,增加的貨幣將全部直接表現在價格上。美元、美債的拋售狂潮或至,全世界對於信用貨幣的信任若集體崩潰,將導致大宗商品交易所的 ETF 和貴金屬成為最後避險的天堂。
失控的通膨將可能迫使 Fed 提早啟動加息的周期。一旦資金流向發生逆轉,那麼,被推向資產泡沫化的新興市場有可能將面臨一次大洗劫。
分析與評論
- 美國債券到期時刻表看,Fed 只能被迫購買公共債務;
- 歐巴馬的醫保改革將進入國會的攻堅階段,不順利時影響甚巨;
- 大宗商品交易所的 ETF 和貴金屬意已經是成為避險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