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Investment Journa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Investment Journa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美國關稅戰及AI泡沫化,美股大跌走空嗎?台股崩盤災難來臨? (Will the US stock market plummet and go bearish due to the US tariff war and AI bubble? Is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crash coming?)


美國的關稅戰及AI市場的泡沫化問題正對美股造成顯著影響,導致市場出現大幅下跌。美國股市近期的劇烈波動,特別是因為 DeepSeek 的出現和相關的AI泡沫化擔憂,確實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報導,DeepSeek 的技術突破可能會改變AI市場的投資邏輯,並引發對於AI產業未來需求的質疑,這使得投資者對於科技股的信心受到影響,導致美股出現大幅下跌。

目前台股正處於趨勢線跌破 22,000 點至 23,800 點的箱型底部震盪整理區間,短期量能不足,也代表著權值股沒有表現機會,但內資法人,尤其是投信,有護盤的任務在身,也進入 Q2 作帳行情的準備,正悄悄進行逢低買進的動作。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表示,造成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美國即將於 4 月 2 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不過,最新發展顯示美國政策可能有所轉彎,川普改口說,可能會對許多國家去做減免,此外,產業關稅方面,汽車、半導體晶片、木材、製藥等產業都不在第一階段實施名單中,這些利空因素正在逐步釐清中。

另一個市場憂慮來自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蔡崇信對 AI 產業泡沫化的警告。他指出目前 AI 領域存在的問題包括:投資規模過於龐大,全球科技巨頭已投入上千億美元、建設過程中缺乏客戶、以及可能存在重複下單的風險。

現階段 AI 產業,確實有法人估計,可能會經歷如同 2000 年網路泡沫時期的調整,但這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當年是先由大量資金湧入光纖網路建設,雖然初期無法轉化為營收和獲利,當時看似過度投資,但最終這些資本支出,成為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泡沫破裂雖然淘汰了部分公司,但技術發展趨勢,更加成長,透由市場重新給予合理估值,這也是當前台廠必要面對的課題。

從長期來看,優勝劣汰後真正活下來的公司將引領未來趨勢,現在的 Google、Amazon、Meta,他們都是從當年的. com 泡沫活下來,而且持續變得更大的族群。這一次的 AI 也會有一樣的現象發生。接下來會是很殘酷的競爭態勢,優勝劣汰會是一個殘酷的過程,誰能夠活下來,誰就可以變成接下來 AI 世代的領頭羊。

美股的下跌原因

  1. 關稅政策影響: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了市場對於貿易戰升級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不安情緒。

  2. 通膨數據超預期:最新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顯示,通膨壓力仍然存在,年增率達到2.8%,高於市場預期,這使得市場對於美聯儲的利率政策產生疑慮。

  3. AI泡沫化的警告: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警告,AI產業的投資可能過度,形成泡沫,這一言論引發了市場對於AI相關股票的擔憂,尤其是對於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的影響。

台股的下跌原因

  1. AI泡沫化的警示: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對於全球AI數據中心建設的快速增長發出警告,指出這一現象可能導致泡沫化的風險。他提到,許多企業和投資基金正在大規模投資於數據中心,但這些項目往往缺乏明確的客戶基礎,甚至在未獲得使用協議的情況下就開始籌資。蔡崇信表示,這種投機行為讓他感到擔憂,並指出目前的建設速度已經超過了AI的實際需求。

  2. 外資撤出與台股崩盤的影響:隨著AI泡沫的擔憂加劇,外資對台股的撤出也在持續進行。根據報導,台股近期面臨著外資的連續拋售,這使得市場情緒變得更加低迷。蔡崇信的言論引發了市場對AI相關股票的擔憂,導致台股AI族群的表現疲弱,並可能進一步影響整體市場的穩定性。

  3. 關稅戰的影響: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宣布將於4月2日起對非美製造汽車徵收25%的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擔憂。雖然這些關稅與AI伺服器產業並無直接關聯,但市場普遍擔心其可能對相關供應鏈造成的潛在影響,導致許多科技股的股價大幅下滑。例如,伺服器大廠緯穎的股價在短時間內下跌了5.47%。
    此外,市場對於川普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感到不安,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對科技股的信心下降,進一步加劇了股市的波動。根據報導,近期美股四大指數均出現下跌,尤其是科技股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
  4. AI泡沫引發台股AI sever、AI 散熱的擔憂: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市場對於AI相關股票的投資熱情高漲,然而,這種熱潮也引發了泡沫化的擔憂。許多分析師指出,AI市場的競爭加劇以及投資者對未來增長的過度樂觀可能導致泡沫破裂的風險。例如,華爾街的分析師已經開始下調對AI伺服器出貨量的預測,並對相關公司的股價表現持悲觀態度。
  5. 市場反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近期美股出現了顯著的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一日內下跌超過7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隨之下滑,顯示出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經濟數據和政策走向持謹慎態度,這使得市場情緒變得更加低迷。
    總結來說,美國的關稅戰和AI市場的泡沫化問題正對美股造成壓力,導致市場出現大幅下跌。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便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
    美國的關稅政策和AI市場的泡沫化正對全球股市造成顯著影響,尤其是美股和台股。近期的市場動盪主要源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於4月2日起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及某些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擔憂,尤其是對科技股和AI相關企業的影響。

美股的下跌趨勢

美股在最近幾天出現了顯著的下跌,四大指數均受到影響。特別是科技股,因為市場對於AI泡沫的擔憂加劇,導致許多知名公司的股價大幅下滑。例如,Nvidia和微軟等AI相關股票的跌幅均超過5%。此外,最新的通脹數據顯示核心PCE物價指數有所上升,這使得市場對於美聯儲未來的利率政策感到不安,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台股的崩盤風險

台股方面,市場同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尤其是AI供應鏈相關的股票表現不佳。台股在近期的交易中出現了大幅下跌,許多AI相關企業如緯創和廣達的股價均遭遇重挫,這反映出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分析師指出,台股目前正處於震盪整理的底部區間,若無法突破22,000點的支撐,可能會進一步下探,甚至出現崩盤的風險。

結論

綜合來看,美國的關稅戰和AI泡沫化的擔憂正對美股和台股造成壓力,導致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及政策變化,並考慮市場的潛在風險,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保持謹慎的投資策略將是明智之舉。

分析
  • NVIDA、AI server 股都已經噴出回檔,由於DeepSeek 新的LLM模式算力需求將降低80%,如果其他LLM模式也優化,許多AI server 使用比將降低,現階段約接近歷史AI算力正常平均高水位,調整AI算力,AI產品相關產品訂單值得注意。
  • 台股也已經噴出回檔,跌破週線趨勢線。川普目標是美債重組再重建美元,美國經濟政策改變了,台股投資人盡可能收回投資,放在銀行定存6個月,將專注生活或行銷業務。也就是外資看的更遠,在川普沒上來就已經預估川普會上,美國國債,經濟政策會改變,所以,川普上來後,今年三個已經出貨超過 6400億,所以今年極可能出貨 1.5兆台股,大趨勢改變了
  • 美國川普政府已經立法,銀行可以發行加密貨幣穩定幣,也就是美國國債、美元、經濟政策會大幅改變,左派及深府也極可能逃亡,而MAGA成功的影響將是巨大
  • 日本低利率時期結束,借日幣資金回流。
  • 根據過去經驗,最佳之投資價值投資法則長期投資退出市場時期,台股投資人盡可能收回投資,放在銀行定存6個月,將專注生活或行銷業務、斜槓創業,閱讀幾本投資理財值得長期品味、學習的書籍,學習投資及行銷心態、品德、智慧,做公益。
  • 臺灣景氣對策分數已經高檔超過13個月,接近上次景氣對策分數高檔時間飽合期,再來又有 6 ~ 13月回檔 ?
  • 仔細觀察AI產品相關之股票,認為ˇ月開始是很重要起點,股票 如 TSMC、AI server、NVIDIA、SuperMicro、Microsoft、META、Google、Tesla 值得注意趨勢改變。

Related articles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美國 REIT ETF 及房地產 ETF 投資分析 ( US REIT ETF analysis )

美國房地產 ETF已超漲?

上面表格集合 REIT ETF 及房地產 ETF 投資分析.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Related articles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原物料ETF、能源ETF、大宗物資ETF 組合 3



上面表格集合幾種原物料(>80%)、能源(<10%)、大宗物資(<10%) ETF,內含XLB、IYM等之 ETF,這些是值得注意,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臺灣股票三月份營收、總營收、月增率與同期年增率



    臺灣三月份營收、總營收、月增率與同期年增率, 取前二十大營收之公司做統計,其中以營建業恢復最快,光電業反彈力道大於半導體業。
預估成長率強的公司將持續營收反彈至五月底,要注意歐、美、日有許多加工廠房之公司穫利大衰退如 Nokia 等,這些歐、美是否進一步動作?同時要注意大陸、美國與歐洲持續經濟刺激之動作。技術線形短期回檔 有些股測試20MA、有些股測試40MA有守再反彈。特別要注意同期年增率小於-43%又已反彈之個股,季報時極可能有壞消息。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印度ETF、非洲ETF Set 1



上面表格集合這部拉格之印度及非洲 ETF ( PIN, EPI, IDX, EZA, GAF, AFK ),再對照全美世界性 ETF 總整合,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替代能源 ETF Set 1 自動分析表



上面表格集合這部拉格之美國及世界性替代能源 ETF,再對照全美世界性 ETF 總整合,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四月第一、二週操作策略 (ETF投資、美股投資、世界ETF投資)





    雖然,美國對經濟振興方案開始激起經濟回溫,金融業問題之聲音將延後至六月後,下週行情仍然需要注意國際經濟回溫是否持續,美債、美元泡沫之憂慮將轉變成溫和通貨膨脹之憂慮,房地產價格低迷之問題將因通膨舒緩, 而許多強勢股已經50MA上升。我以選擇之做多組合來操作,上週績效持續成長。這週振盪氣氛會非常濃厚,是否形成振盪走高之通道將是持續觀察重點。
    這些投資組合做多組合調整為 Coca-cola, Google, Apple, Xilinx, Wal-mart, ...UYM, EWZ, DBO, USD 及 EWT. 利多組合部份是世界級利基公司與趨勢向上之ETF商品,2008十二月,2009一.二月仍然持續穫利之世界級利公司, 這些多頭組合每週調整以降低風險,這週多方組合增加。
    暫時停止投資做空避險組合是 SKF, ... 及 SCO;將部份ETF減少, 必須等待做空避險組合底部背離,多頭組合形成頭才能再進入組合。
    我操作上,指標只要沒有超買與乖離率沒有過高,就可以擇短線回檔指標背離剛向上時間點進場,如果可以續抱會抱,如果振盪則選擇當沖。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全美世界性 ETF 總整合 ( US All ETF of World Wide Investment )



上面表格集合這部拉格之美國 ETF(ETF for US)、亞洲 ETF(Asia ETF)、歐洲拉美其他區域(Europe, Latin, Other ETF)、債券 ETF(Bond ETF)、能源物資 ETF(Energy, Goods ETF)、 做空避險 ETF(Shrot ETF)、 貨幣 ETF(Currency ETF),再對照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 holding(持股)及自動建議表,就可以加速選擇到自己要投資之標的。

所有測試 Google Spreadsheet, Google Finance API 與 Google Web computing server 之表格, 屬於 自己投資與Web computing 計劃之參考, 請勿當成投資之參考, 更勿複製也不可用於交易目的或諮詢!技術圖如下,參考 Yahoo Finance (每天自動更新) Thanks to Yahoo Finance And Google Finance。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宋鴻兵:警惕美國的人造牛市 >> 我注意道瓊下波反彈高點 ( 美債泡沫 )

宋鴻兵:警惕美國的人造牛市 2009-3-20

最近幾天美國股市連續大漲,華爾街的上空似乎出現了久違的牛市祥雲,交易員歡聲雷動,投資人額手相慶,市場在竊竊私語危機已見底,華盛頓在高唱經濟即將反彈。 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紛紛報出一二月的盈利,巴菲特在抄底,伯南克在打氣。

事情果真如此嗎? 恐怕只有頭腦“簡單”的人才會相信這樣的“G20”政治行情。 沒有美國政府兩次數百億美元的注資,何來花旗和美國銀行的盈利? 這樣的“盈利”如何讓人心裡踏實? 更何況這些“盈利”中均未將未來潛在損失估計到位,它們假設經濟將會迅速繁榮。 這樣的“盈利”同樣不包括美國政府以拯救AIG為名,而實際上將高達千億美元的巨額納稅人的資金變相打入各大銀行的賬戶所顯現出來銀行體系“人造健康色”所產生的“收入”。

美聯儲剛剛公佈將直接動用3000億美元購買美國長期國債,這是近50年以來的頭一回。 實情是,各國中央銀行紛紛拋售美國長期國債,離岸對沖基金在狂拋兩房債券,美聯儲已成為美國長期債券的最后買主。 對於馬上面臨靠至少兩萬億美元國債增發才能挽救銀行系統的奧巴馬來說,這個時機真是糟透了。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美國的長期債券是美國金融體系的生命線,長債被拋棄導緻美聯儲直接介入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通貨膨脹和長期蕭條。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要在G20會議之前要搞出一個“人造牛市”來為奧巴馬拉抬氣勢,在一片牛市大吉的迷幻氣氛中,希拉里才可能給頭暈眼花的各國代表的口袋裡塞進一些美國長期國債。 即將召開的G20大會,不過是美國搞的一場美國債券的超級路演而已。

伯南克的話可信度有多少呢? 2007年初當次貸問題剛露頭時,此公信誓旦旦地保證這僅僅是個小問題。 2007年8月次貸危機正式爆發,此公認定這是一場“孤立的”、“短暫的”、“小規模的”危機,結果危機演變成為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 結果此公仍不認錯,斷定金融危機不可能影響美國的實體經濟,結果我們看到的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房屋沒收率、失業率、各種違約率、企業破產規模。 今天此公又說“美國經濟年底走出衰退”,聽眾還是自己掂量吧。

最近幾日,國內和國際的部分經濟學家又在聯手配合這一“人造牛市”,大唱“讚歌”,面對這一盛景,真不知道是誰的悲哀?

聯想起最近看到國內某權威雜誌一篇《為何經濟學家遭質疑》的短文,文章針對目前部分經濟學家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我們和廣大讀者一樣深有同感。 在當前的危機之中,我們的每一位經濟學家都應該在發表各種言論之前摸摸自己的良心,因為我們的身上不僅寄託著廣大投資人的血汗,更肩負著歷史賦予我們的民族責任。

這種責任不僅是三五年危機中的責任,更應是我們畢生做人的準則。 

我注意道瓊下波反彈高點:

基本上同意宋鴻兵看法,G20 拉抬美股來化解國際壓力, 問題為什麼甚麼資金有如此力量拉動美股? 我認為海外離岸基金也是其中作手,不然僅憑巴菲特、伯南克力量是不夠,他們大量擁有美元資產,全世界最大主力,錢藏於世界無人知道之處,他們才是這次賺盡金融海嘯之鷹。
   再來要注意道瓊下修,然後小波反彈 決定這波 DOW反彈幅度,看準下次投資轉折點。



NASDAQ

DOW

宋鴻兵: 歐美第二波金融海嘯即將爆發無法阻擋 >> 我看 SKF,UYG, GLD, USO/DBO ETF及美元指數方向

Graphic "When Greece falls" presente...
Image via Wikipedia
宋鴻兵:歐美第二波金融海嘯即將爆發無法阻擋 2009-03-13

解說:金融海嘯後遺症逐漸浮現,全球陷入經濟衰退恐慌,《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去年準確預言金融海嘯爆發,近期再度出擊,預言第二波金融海嘯即將在4月至9月間來臨。 《聽風錄》獨家請來宋鴻兵,剖析可能出現的新一輪金融海嘯危機,及展望中美經濟復甦前景。

邱震海:歡迎收看《震海聽風錄》。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目前正在向實體經濟方向蔓延,對於這場金融和經濟危機,世界各國政府都相繼採取了措施,並出台了各自的經濟刺激方案。

4月2號,第二次20國領袖峰會將在倫敦舉行,一些國家的政府為了提振信心,在這時候紛紛宣布本國將在今年下半年率先走出危機。 然而對於這場經濟危機的走向,經濟學家們卻始終眾說紛紜,在各種輿論當中,《貨幣戰爭》一書作者宋鴻兵的觀點尤其令人關注。 按照宋鴻兵的觀點,目前全球金融海嘯只是第一波,第二波金融海嘯即將爆發,而且爆發的時間很可能就在今年的4月到9月之間。

邱震海:好,現在宋鴻兵先生就在我們北京的現場,您好,宋先生。

宋鴻兵:你好,邱先生。

邱震海:第二次金融海嘯聽上去非常的聳人聽聞,這個觀點我們在平面媒體上已經聽了好多次了,這次由你提出,冒昧的問一下,您的根據是什麼?

海嘯板塊擠壓能量逐漸爆發

宋鴻兵(《貨幣戰爭》作者):因為我覺得金融海嘯它類似於自然現象,就好像地震。 當大陸板塊相互碰撞的時候,它實際上是存在一個擠壓,緩慢積聚能量的過程。 但它到了危機爆發時刻,一定是以一種突發的形勢、猛烈的形勢發作出來。 那麼我覺得現在全球金融市場正在積蓄這種力量,我認為它到了某一個時刻,仍然是會以一種猛烈和突然的形勢所爆發出來。

邱震海:如果是以地震來形容的話,您覺得震中到底是什麼? 因為我讀到過您的一個觀點,以上游、下游和中游來比喻,您認為目前各國政府所採取的各種刺激經濟的方案都是在中游和下游做動作,而在上游始終還在洶湧奔濤,那麼這個上游,或者地震的震中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上游危機:美元發行機制問題

宋鴻兵:我覺得很多人在分析這場危機中提出了各種各樣不的觀點,有人說是華爾街的貪婪,有的人說是美國政府監管不利,有的人說是藉貸者非常盲目。 這些東西都構成了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原因。 根本性的原因也就是出在上游,總體說來就是美元的發行機制導緻美元發行過量,從1971年到現在,已經積累了三十多年的這種美元發行機制所造成的美國的債務增加,現在已經增加到一個非常龐大的規模,已經到了53萬億這樣一個非常驚人的規模,就是它的國債和所有的企業和私人的總負債。

那麼這個構成了債務的一個堰塞湖,在這個堰塞湖的上游,實際上積聚了大量的這種壓力。 現在金融系統實際上就好像是一個水壩,就好像是一個堤壩,這個堤壩已經越來越不堪承受這麼大的債務的壓力,紛紛出現了裂口和決堤。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所導致下游洪水的氾濫,那麼這個東西我認為是這場金融危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

各國救市均集中於下游流動性

宋鴻兵:也就是上游,實際上是美國爆發了,從本質上來看應該是一個債務危機,那麼各國救市方法,比如說美國這種救市,它現在主要集中在下游拯救流動性。 但這場危機本質上不是流動性危機,或者它體現出來的流動性危機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核心的問題是上游的支付危機,實際上是支付危機最後導致流動性問題。 那麼從流動性本身來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不可能從根本上緩解上游的支付壓力。

邱震海:您剛才說到支付,以及在上游形成的堰塞湖。 在過去我們知道在去年8、9月份開始,整個的金融風暴到現在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這半年多您覺得堰塞湖在多大程度上面,雖然說不能完全舒緩,但在多大程度上已經有所舒緩?

第二波海嘯將由垃圾債券引發

宋鴻兵:在半年以前我們看到了這種危機,主要是集中在美國按揭抵押貸款市場。 這塊市場的壓力有多大,我們如果舉個形象例子,大概是一個13萬億規模的這樣一個市場。 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一個新的危機的爆發點,實際上是一個更大的,就是美國的地方債券,美國的企業債、美國的金融債、美國的信用卡債和一系列的像消費類貸款、像學生貸款、汽車貸款等等。 這一塊總的規模加在一起是25萬億,它是按揭抵押貸款市場的接近兩倍左右。

垃圾債券總額兩倍於按揭貸款

宋鴻兵:那麼在這個市場上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衍生產品的結構,跟按揭抵押貸款是類似的,規模是更大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說半年以前由次貸問題所引發的整個按揭貸款市場,及其衍生品出現重大危機的話,已經導致了整個全世界金融系統出現了重大混亂。 那麼這一次發生在企業債和金融債這個領域中,出現了大規模違約,將集中發作在垃圾債券這個市場。 垃圾債變類似於企業債中間的次級債,那麼它出現問題,以及它的衍生產品出現重大危機的話,它的發作的規模和它的影響力,我認為將大於去年次貸問題所引發的第一波金融海嘯。

邱震海:對,我讀到過您的觀點,您說如果以海嘯的規模來衡量的話,如果說第一波是60米,那麼第二波有可能是180米,是三倍於第一次的這麼個規模。 具體來說,它的爆發表現的形式可能會怎麼樣? 如果說第二波金融海嘯屬實的話,哪些機構將會成為在第二波金融海嘯當中的犧牲品?

第二波海嘯將衝擊商業銀行

宋鴻兵:我覺得如果第一波主要衝擊的是美國的影子銀行系統,也就是他的投資銀行和跟資產證券化相關的這些機構,包括保險機構、對沖基金。 第二波我覺得它衝擊的重點和中心地區將是美國的商業銀行,不光是美國,包括歐洲商業銀行體系在內的大型商業銀行將是第二波金融海嘯集中衝擊的核心領域。 當然也包括一些大型的保險公司和對沖基金,但是它危機的核心將爆發在商業銀行體系,商業銀行體係將是危機的中心和重點。

邱震海:您還有一個觀點,您認為如果說第二波金融海嘯爆發的話,因為之前您說可能會在今年年初到今年年底,但是現在提前了,而且你準確的預測說有可能今年的4月到9月之間,為什麼是4月到9月?

第二波海嘯為何四月後爆發?

宋鴻兵:這跟我在2007年作出2008年的判斷基本上一樣。 關鍵是抓住問題的最主要的核心的問題的爆發點,如果說我們認為第一波出現問題的核心是按揭抵押貸款中間的次級貸,那麼次級貸爆發實際上是有一個準確的時間表,也就是我們隨著次級貸款,可調息的這種貸款。 這種貸款調息的利率進行調整的時間表,基本上可以非常準確的判斷整個次貸危機爆發的一系列的時間點。

比如說去年2008年6、7、8三個月,這個是我們在2007年底可以非常準確的看出來,到2008年的6、7、8這三個月,這三個月將會有集中的大規模的調息發生。 那麼這種調息將會導緻美國整個家庭的資金鍊斷裂,尤其是次級貸款人。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引發整個固定類收益產品的價格出現定價紊亂,進而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 如果是這種邏輯成立的話,那麼第二波的邏輯是類似的。

三月後垃圾債券違約率將上升

宋鴻兵:我們認為第二波它發生在企業債、金融債這個領域,那麼它的一個核心點,爆發最薄弱環節就是垃圾債。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準確的判斷垃圾債券違約出現的高峰期這個時間段,我們就可以得到類似的概念,就是金融海嘯第二波發作的時間表。 從現在我們所掌握的垃圾債券違約這個情況來看,從今年的3月份,也就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今年的10月份,我覺得垃圾債違約率會上漲300%到500%,到今年10月份很可能突破20%,那麼這個時間段,我覺得醞釀著重大的危機。

邱震海:有一個也許是比較外行的問題,既然像您這樣的專家,目前已經能夠準確的預測到第二波金融海嘯不但來臨,而且將會在4月到9月之間來臨。 現在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或者金融體系,包括各國的政府,有沒有可能做一些什麼事情來防止這個第二波金融海嘯,有沒有可能阻止,乃至推延?

各國刺激經濟方案無濟於事

宋鴻兵:應該說這個是有辦法拯救的,但是我認為現在大家所採取的辦法是沒有效果的,或者說非但沒有效果,很可能會加重危機和使危機複雜化。 我的基本觀點就是,這是一場債務危機。 那麼奧巴馬政府或其他的政府,特別是美國政府,他試圖以藉更多的債務來緩解債務危機,這個我做一個比喻,他就是抱薪救火,抱著柴火去救大火,其最後的結果是將使危機更加複雜化和長期化。 所以這個東西跟政府救市的方式跟方法有著直接密切的關係,如果按照現在這種救市方面的話,我覺得是不會奏效的。

邱震海:好的,非常感謝,我們先休息一下,廣告之後我們繼續討論,包括美國奧巴馬政府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刺激經濟方案,目前有沒有奏效,如果奏效的話,它的成效可能是這樣,它目前的問題在哪裡? 第二波金融海嘯能不能爆發,它如果要爆發的話,它的規模到底如何? 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金融體係將會構成什麼影響,我們如何做好一些預警方案? 廣告之後,我們繼續回來。

宋鴻兵:第二波海嘯料在歐美同時爆發

邱震海:好,歡迎回到《震海聽風錄》。 剛才第一部分我們跟宋鴻兵先生討論了第二波金融海嘯有沒有可能爆發,而且它爆發的時間點,尤其是目前的全球規模的金融海嘯,它的癥結,或者它的震中到底在什麼地方? 有關這些問題,我們繼續請出宋鴻兵先生,您好宋先生。

宋鴻兵:您好。

邱震海:您有一個觀點,您認為目前奧巴馬政府在內的刺激經濟方案都在源頭上出了問題。 比如你有一個觀點說目前由政府出錢來購買銀行的濫資產,其實就等於在洪水爆發的地方的下游去抽水,如果說向銀行注資的話,就如同在加固堤壩,而上游還再繼續下暴雨。 您剛才說在上游其實已經有支付危機導致的許許多多的堰塞湖,那麼難道奧巴馬政府他們那麼多精英,難道看不到這點嗎?

研判危機布什團隊九成出錯

宋鴻兵:如果我們倒回去看2007年小布什團隊,包括他們2007年發表的一系列言論和他們對市場的判斷來看的話,我認為他們判斷,如果我們做一個仔細的比較,應該是90%的判斷都是錯誤的。 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麼奧巴馬團隊能不能比小布什這個團隊做的更好呢? 實際上在我現在的分析判斷來看,我覺得在他這個救市思路是有問題的。

美救市行動未針對支付危機

宋鴻兵:也就是說,他主要的資源並沒有花在解決上游支付危機這個問題上,而是把主要的資源用來拯救下游的這種流動性,也就是說他90%以上這樣的救助方法全部是投向的華爾街,幫華爾街去補窟窿。 但是老百姓和真正的消費者,老百姓納稅人包括企業所承受重大的債務壓力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

邱震海:如果說在上游要補救的話,具體來說應該做些什麼?

宋鴻兵:有人做過估算,也就是把現在美國政府已經投入到金融機構的這種擔保也好,直接注入流動性也好,還有一系列購買它的股份也好,不足資本金,把這些總額加在一起,這已經數万億美元了。 那麼如果把這筆資金直接用到上游去,直接去替納稅人去還錢,去消除這個按揭抵押貸款本質的原因的話,那麼從現在來看,我覺得上游的危機已經得到緩解,關鍵這個東西就涉及到一個公平性的問題。

數万億元應可挽救支付危機

宋鴻兵:你到底是把救助的主要方向放在整個華爾街,放在整個金融系統,還是放在拯救納稅人,拯救消費者,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 在我看起來,如果是拯救銀行的話,實際上不足以從根本解決問題,你解決了一批濫賬,上游的經濟在不斷的惡化,老百姓不斷出現下崗、被裁員,上游的違約將會持續不斷的爆發。

新危機將以增加國債為代價

宋鴻兵:也就是你清理完一批濫賬之後,過不了多長時間,新的一批濫賬又會形成,而且這一系列救市方法都以增加國債為代價,增加政府的負債為代價。 這樣的話,會導致整個上游的壓力會持續不斷的在增加。

邱震海:如果說在上游要拯救支付危機的話,您覺得幾萬億美元足夠嗎? 會不會是杯水車薪?

首先需緩解13萬億按揭貸款

宋鴻兵:這麼說吧,如果美國的按揭抵押貸款是13萬億,如果你能夠有效的把這些債務,有效的得以降低的話,我覺得在我看起來,我覺得能夠比較可靠和有效減低上游洪水的壓力,但是很顯然現在他並沒有這樣做。

邱震海:我們這麼說,如果說從今天開始,從3月10號開始,奧巴馬政府團隊聽了您的話,他部分的把目前用於拯救流動性危機的這些款項,用於上游來治理這個堰塞湖,您覺得在未來幾個月,有可能緩解第二波金融海嘯來臨嗎?

宋鴻兵:應該這麼來講,這場危機積累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的問題,不是說一個短期之內積累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從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美元處在一種無節制的發行狀態,它以前受黃金的剛性制約。

美元危機由來已久

宋鴻兵:那麼在1971年之後,它既不受黃金剛性制約,又沒有國際組織能夠監督它的這種軟制約。 在這兩種制約都沒有的情況之下,我們知道中國經常有一句名言叫“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美元也不例外。 美元的發行到了一種沒有任何人能監督的程度,它就一定會走向這種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樣一種狀態。

那麼幾十年積累下來,美國它是通過實際上是多億美元,實際上是一種鑄幣稅向全世界搜刮這種財富。 那麼這種東西,對它來說,它必須要以增加國債,增加貿易赤字作為代價。 那麼整個這場危機,我覺得它的起源點就是1971年,到現在已經積累了37年了,這個危機已經是非常龐大的危機,它的調整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奏效的,無論是誰,哪怕是羅斯福在世,要想拯救當前這場危機,也不可能是半年,或者是一年,就能把這場危機給徹底解決。

邱震海:現在聽起來,似乎未來幾個月會比較悲觀,您覺得這個第二波金融海嘯,它的來勢洶湧,是一定會來的嗎? 是無可避免的?

第二波金融海嘯無法阻擋

宋鴻兵:我覺得這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如果政府一出面所有問題都可以很快得到解決,這就不是一場危機,只是一場小問題。 它之所以是一場這麼大的危機,就是因為哪怕政府採取了非常正確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時半會就奏效,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邱震海:好,像您說的,如果第二波金融海嘯能夠來臨的話,它的時間點,或者它的爆發有沒有一個標誌,我們知道第一波金融海嘯,它是以雷曼兄弟的倒閉為象徵,或者為標誌的。 那麼第二波金融海嘯,它的來臨它有沒有什麼標誌,還是自然的過渡,還是到時候會有某一個或者兩個,乃至幾個突發事件?

第二波海嘯將以什麼為標誌?

宋鴻兵:我覺得可能現在,在我看來最明顯突發事件就是歐美的一系列大型的商業銀行出現,它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破產保護,像雷曼那樣,要么被徹底國有化。

歐美大批商業銀行將倒閉

宋鴻兵:當然我們看到,比如說美國的20個最大商業銀行,出現三五家,集中的出現三五家被徹底國有化,或者陷入破產保護的狀況之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標誌性的一個事件。 當然也包括歐洲,歐洲很可能也會出現若干家被徹底國有化,這些都可以作為金融海嘯第二波標誌性事件。

邱震海:從美國到歐洲,乃至到日本,乃至到香港或者到中國大陸,整個的連鎖反映,在未來第二波金融海嘯來臨的情況下會怎麼呈現?

第二波海嘯料在歐美同時爆發

宋鴻兵:我覺得現在的第二波的海嘯,以前我們主要是分析美國,但是現在歐洲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很可能金融海嘯第二波存在兩個爆發點,一個是在美國,另外一個是在歐洲,尤其是東歐引發重大的債務危機,導致了貨幣狂跌,最後拖累歐洲的西歐這邊,像德國、奧地利、瑞士這些國家信貸的質量,導致他們的商業銀行體係也出現重大危機。 這兩個爆發點有可能是同時爆發,也有可能是一邊先爆發,把另外一邊給拖下水,或者把兩邊互相拖累,一起進入惡性循環。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我們還不好判斷,到底是歐洲銀行系統可能先出問題,還是美國銀行系統先出問題,那麼有可能是兩者同時出問題。

全球其它地區將受到嚴重波及

宋鴻兵:當歐美同時出現商業銀行重大危機的時候,我覺得對全世界整個金融體係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衝擊和後果。 這樣的話,會使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包括一些南美,包括亞洲一系列國家都會受到危機的衝擊,這個危機的衝擊力很可能比去年更加嚴重。

邱震海:如果說第一波金融危機主要的爆發點,或者它主要衝擊的是投資銀行,像您說的第二波衝擊的主要是商業銀行,乃至保險公司,而恰恰是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將會涉及到千家萬戶任何一個小老百姓利益。 當我們在談各國政府應當採取什麼措施來拯救它的金融體系之前,我們先談談作為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小老百姓,您覺得在面對第二波金融海嘯來臨的時候,有哪些自我救助之道?

商業銀行倒閉儲戶如何自保?

宋鴻兵:應該說金融危機是一個影響社會方方面面的這麼一個重大的一個事件,對於很多老百姓來說,實際上大家是無能為力的,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我覺得應該華爾街,但是現在已經到了這種程度,我覺得作為政府也好,作為老百姓也好,實際上是處在一種相當無奈和無助的境地。

邱震海:具體來說,每個老百姓可能都在保險公司有一定的保險的一個款項,都在每個商業銀行有一定的存款,這些存款和保險具體來說應該怎麼處理?

儲戶存款徹底損失可能性不大

宋鴻兵:應該說由於美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存在,包括歐洲的存款保險制度,我覺得大家存在銀行的存款徹底損失掉,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比如說美國,現在已經把每個賬戶的保險額從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也就是你只要在銀行一個賬戶中存有不超過25萬美元的情況之下,那麼你的存款是安全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大家對這個倒不必太過驚慌。 那麼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像AIG,政府也不能允許它破產,所以說如果出了再大的窟窿,政府必須要用財政來貼補它,或者是直接拯救它,或者把它國有化。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家的保險金出現直接損失,或者存款出現直接的損失,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家的投資是安全的。

政府捉襟見肘可能影響儲戶

宋鴻兵:因為政府最後要拯救它,一定要用其他地方的資金來補救,如果政府現在錢不夠,比如說奧巴馬政府,現在預算赤字是1.5萬億,如果拯救的資金量太大,他錢不夠,他只能通過增發國債。 增發國債如果在市場上銷售不暢,很可能是美聯儲來購買,這樣的話,會導致基礎貨幣投放,或者國債供應過剩。 在這兩種情況之下,實際上都是在稀釋整個美元的含金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大家都是有影響的。

邱震海:好,非常感謝,談完了第二波金融海嘯,尤其在美國、歐洲到日本這些大的金融市風險之後,回過頭來讓我們看到在中國,中國的金融市場,中國未來得金融體系到底存在哪些風險,不要走開馬上回來。

宋鴻兵:中國外匯儲備如何管理風險?

邱震海:好,歡迎再次回到《震海聽風錄》,按照宋鴻兵先生的觀點來說,第二波全球金融海嘯無可避免,而且它未來爆發的時間很有可能就在今年的4月到9月之間。 那麼既然這樣,作為全球最大的一個國家,中國它龐大的外匯儲備,以及中國的金融體系未來如何做一些風險管理? 有關這個問題,我們繼續請出宋鴻兵先生,您好,宋先生。

宋鴻兵:你好。

邱震海:中國目前可以說是除美國之外,最大的一個外匯儲備國家。 按照您的觀點來說,第二波金融海嘯無法避免,這麼大的一個外匯儲備,應該做哪些風險管理?

中國外匯儲備如何管理風險?

宋鴻兵:首先我覺得要從理念上進行修正,我們現在主要是把外匯資產當成一種普通的貨幣,很強調它的流動性,很強調它的安全性。 我覺得從金融海嘯爆發到現在,我覺得這一點應該做一定的修正。 實際上貨幣背後對應的是實實在在的財富,也就是各種各樣的勞動產品和服務,高薪技術和各種礦產資源。 我們應該轉化一種新的思路,就是在危機之中,對於外匯儲備來說,我們實際上要的是真正的財富的控制力,而不是它的一種票面價值。

外匯儲備應加強財富控制力

宋鴻兵:所以在我看起來,真正有效的外匯儲備的管理,應該是你這些外匯儲備能夠對應多少實物的資產,能夠對應多少實實在在的財富。 實際上我們體現外匯管理一個重要的一個功能應該體現在中國外匯管理對世界財富的控制力上,而不是說它的票面價格升和降,所以這個首先需要一定程度的觀念轉變。

邱震海:那麼要做好中國實實在在對世界財富有所控制的話,具體來說應該做什麼?

中國應趁低控制基礎資源資產

宋鴻兵:比如說中國現在應該趁著國際資源價格偏低這樣一個比較良好的時機,大力在全世界,利用外匯儲備這樣一種資源,去控制各種各樣基礎的資源和資產,這個我覺得是當務之急,而且是必須要做的。

中國應同時增加黃金儲備

宋鴻兵:第二,我覺得應當適時和適量增加黃金儲備,因為黃金是硬資產中間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們以前可能過多偏重於美國國債、兩房債券和一系列這種金融類的這種資產,我覺得現在應該關注實實在在的硬資產。

邱震海:具體來說,當第二波金融海嘯即將來臨的時候,您對中國的金融體係有些什麼樣的建議?

中國金融體系存在問題

宋鴻兵:我覺得中國現在存在一個最大問題,一方面中國的儲蓄量非常大,一方面中國很多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這種企業極端缺乏現金,極端缺乏資金。 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應該是大力推動金融創新,這個概念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美國之所以出問題,不就是因為金融創新嗎? 其實不對,我認為美國出現問題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它的債務負擔過度,美國使用了過度的槓桿。

中國仍應大力推動金融創新

宋鴻兵:中國現在的問題是老百姓和企業,它的槓桿比率是比較低的,那麼這麼嚴重的金融危機衝擊之下,中國應該適度放開這個槓桿比率,讓中國的老百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說做到三倍槓桿,它是非常穩定和安全的,那麼這中間需要大量金融創新的這種工作。 對美國來說,它可能是創新過度,但是對中國來說很可能是創新嚴重不足,導致這種儲蓄和實體經濟沒有辦法實現對接。

邱震海:面對金融海嘯,或者說第二波金融海嘯,或者說面對即將來臨的更為嚴寒的金融的冬天,抱團過冬是許多企業,或者許多企業家、許多金融界人士目前放在嘴上的一句話,那麼對中央或者地方的企業來說,要做到抱團過冬,您有些什麼樣的建議?

抱團過冬企業與政府需整合

宋鴻兵:我覺得抱團過冬,在我看來一個最主要的一個思路就是,企業和政府必須要形成有效的一個整合。 也就是政府在很多程度上必須要出面,比如說成立一系列這樣的,比如把國資委相對應的這些國有資產進行整合,整合在一起之後,有一個進行融資的平台,必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公司主體。

政府可牽頭成立融資平台

宋鴻兵:由於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級和地方財政的擔保,它應該是具有信譽度比較高的這樣一個評級。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由它在債券上進行發債,可以募集到大量的資金,可以以比較低的成本募集到大量資金,來幫助這些企業進行過冬,我覺得這個應該是一個各個地方都可以採取的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 其實政府對企業這種救助,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能不能落實資金的來源,能不能有錢,如果沒有錢是拯救不了企業的。 那麼這些企業之間也應該相互形成一種統一體,跟政府綁在一起,形成一個抱團過冬這樣一個局面。 只有通過這個方式,才能有效的使企業也好,政府也好,度過這個寒冬。

邱震海:最後一個問題,你對中國經濟今年下半年的走向怎麼看?

中國經濟走向取決於國際形勢

宋鴻兵:我覺得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它當然是有一定的刺激,但是這個刺激在市場中能不能產生相應的效果,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金融形勢,不完全是中國自己的事情。 比如說國際金融市場和國際整個經濟體系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能夠築底,能夠開始反彈,那我覺得中國這種判斷,基本上就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是國際金融市場繼續惡化和整個周邊的情況不太理想的話,我們很多形成現在這種判斷的基礎,它也就會被弱化掉,所以說最後會怎麼樣,我覺得還有待觀察。

邱震海:好,非常感謝。 宋鴻兵先生認為全球金融海嘯的第二波將來嚴重爆發,而且它的規模將大大超出所謂第一波金融海嘯,屆時可能會有一大批的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倒閉,這一論斷是否正被驗證,人們將拭目以待。 但各國政府和業界,包括個人如何未雨綢繆,做好準備,這似乎並非多餘的提醒。

我看四大ETF指標及美元指數方向

其實,這次次貸引發之金融海嘯以來,SKF, GLD 及 USO 都有最佳穫利時機,自從美政府大力救銀行股,造成 UYG大幅反彈,然而,反彈終將至高點,預計DOW 及 UYG近期修正後再反彈就能知道海嘯嚴重化與擴張程度是否舒緩。還是只能透過溫和通膨轉價至石油、黃金、原料與穀物來演變金融危機型態,未來幾個月方向就會明顯表現出來。唯一要注意 2012 歐債到期日後是走向通縮還是通膨



USO ETF(自動更新)

GLD ETF(自動更新)

DOW Index(自動更新)

UYG ETF(自動更新)

SKF ETF(自動更新)

UYG ETF(自動更新)

美元指數週線:


參考: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1&articleId=13279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黃金的趨勢

Barack Obama and Michelle Obama
Image via Wikipedia

2012 影響黃金的趨勢因素增加

  1. 今年影響因素增加,幾乎由地緣政治、能源、美債泡沫至歐美如何發新債與印鈔之問題,因此,技術分析派之影響因素下降,其他影響因素上升。( Major inference factor ofgold price from political 、energy 、 currency bubble and war, not from gold price chart technical analysis )
  2. 中東政局不安之因素上升,加上美國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 )選舉, 美國與伊朗緊張局勢而未進入戰爭或伊朗逼迫美、英 、 德 、 中 、 日須以武力對制也對奧巴馬( Barack Obama )選舉有利,也對美國經濟有幫助。( Obviously, that Obama can get advantage to keep this tension of Iran on hand to benefit his president election )
  3. 中 、 印 、 俄對黃金增加儲備 是另一影響因素 。( Many countries increase its money reserve to gold )
  4. 歐 、 美印鈔 是影響因素之一 。( Printing money to help Enterprise is needed for capitalism to grow )
  5. 歐 、 美利率仍低,美聯儲已經宣佈至2014都維持低利率。( Low interesting rate is a inference to boost gold and economic )


黃金月線

美元指數週線:

美元指數月線:(由1986 ~ 2009, 自動更新)

Margin Debt Of US: (自動更新)

US Feb Borrowing: (自動更新)

U.S. Gross Federal Debt Held by the Public:

原油價格: (自動更新)

原油日線:

黃金世界產量:

    由於美國金融問題持續困擾股市與金融商品市場,未來兩週趨勢進入另一時期,決定美元、黃金、石油價格何去何從,由全世界市場投資主力思考方式看,只要美國金融災難一嚴重,他們是持續將新興市場資金抽回,所以美元指數會與美金融避險相關商品相忽應,同時黃金小回,一旦美金融避險相關商品漲至高點,黃金另一波漲勢又將發啟,而石油之所以相關是石油產量進入高點,新油田數量減少許多開採成本又提高許多,無法以較低價格出口,加上美國大量發行美元產生美元實質價值下降與OPEC減產,而黃金也面臨相同狀況:產量進入高點,南非二月份已經宣佈黃金生產量持續下降,因此,不管技術面或供需面,黃金還有一段漲幅是確認的;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下兩週是否油、金雙強局勢,代表美元稀釋之疑慮持續升高。

另一影響黃金價格是擁有越多美元資產,需要越多黃金避險,如果全世界市場投資主力太多資產在美元商品,無法以其他商品取代,則必須要有足夠黃金資產避美債泡沫之美元稀釋險。


參考: http://www.investmenttools.com/, Crude Oil ETF ( 原油ETF )U.S. Stock and World Wide ETF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