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臺灣股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臺灣股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美國關稅戰及AI泡沫化,美股大跌走空嗎?台股崩盤災難來臨? (Will the US stock market plummet and go bearish due to the US tariff war and AI bubble? Is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crash coming?)


美國的關稅戰及AI市場的泡沫化問題正對美股造成顯著影響,導致市場出現大幅下跌。美國股市近期的劇烈波動,特別是因為 DeepSeek 的出現和相關的AI泡沫化擔憂,確實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報導,DeepSeek 的技術突破可能會改變AI市場的投資邏輯,並引發對於AI產業未來需求的質疑,這使得投資者對於科技股的信心受到影響,導致美股出現大幅下跌。

目前台股正處於趨勢線跌破 22,000 點至 23,800 點的箱型底部震盪整理區間,短期量能不足,也代表著權值股沒有表現機會,但內資法人,尤其是投信,有護盤的任務在身,也進入 Q2 作帳行情的準備,正悄悄進行逢低買進的動作。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表示,造成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美國即將於 4 月 2 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不過,最新發展顯示美國政策可能有所轉彎,川普改口說,可能會對許多國家去做減免,此外,產業關稅方面,汽車、半導體晶片、木材、製藥等產業都不在第一階段實施名單中,這些利空因素正在逐步釐清中。

另一個市場憂慮來自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蔡崇信對 AI 產業泡沫化的警告。他指出目前 AI 領域存在的問題包括:投資規模過於龐大,全球科技巨頭已投入上千億美元、建設過程中缺乏客戶、以及可能存在重複下單的風險。

現階段 AI 產業,確實有法人估計,可能會經歷如同 2000 年網路泡沫時期的調整,但這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當年是先由大量資金湧入光纖網路建設,雖然初期無法轉化為營收和獲利,當時看似過度投資,但最終這些資本支出,成為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泡沫破裂雖然淘汰了部分公司,但技術發展趨勢,更加成長,透由市場重新給予合理估值,這也是當前台廠必要面對的課題。

從長期來看,優勝劣汰後真正活下來的公司將引領未來趨勢,現在的 Google、Amazon、Meta,他們都是從當年的. com 泡沫活下來,而且持續變得更大的族群。這一次的 AI 也會有一樣的現象發生。接下來會是很殘酷的競爭態勢,優勝劣汰會是一個殘酷的過程,誰能夠活下來,誰就可以變成接下來 AI 世代的領頭羊。

美股的下跌原因

  1. 關稅政策影響: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了市場對於貿易戰升級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不安情緒。

  2. 通膨數據超預期:最新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顯示,通膨壓力仍然存在,年增率達到2.8%,高於市場預期,這使得市場對於美聯儲的利率政策產生疑慮。

  3. AI泡沫化的警告: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警告,AI產業的投資可能過度,形成泡沫,這一言論引發了市場對於AI相關股票的擔憂,尤其是對於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的影響。

台股的下跌原因

  1. AI泡沫化的警示: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對於全球AI數據中心建設的快速增長發出警告,指出這一現象可能導致泡沫化的風險。他提到,許多企業和投資基金正在大規模投資於數據中心,但這些項目往往缺乏明確的客戶基礎,甚至在未獲得使用協議的情況下就開始籌資。蔡崇信表示,這種投機行為讓他感到擔憂,並指出目前的建設速度已經超過了AI的實際需求。

  2. 外資撤出與台股崩盤的影響:隨著AI泡沫的擔憂加劇,外資對台股的撤出也在持續進行。根據報導,台股近期面臨著外資的連續拋售,這使得市場情緒變得更加低迷。蔡崇信的言論引發了市場對AI相關股票的擔憂,導致台股AI族群的表現疲弱,並可能進一步影響整體市場的穩定性。

  3. 關稅戰的影響: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宣布將於4月2日起對非美製造汽車徵收25%的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擔憂。雖然這些關稅與AI伺服器產業並無直接關聯,但市場普遍擔心其可能對相關供應鏈造成的潛在影響,導致許多科技股的股價大幅下滑。例如,伺服器大廠緯穎的股價在短時間內下跌了5.47%。
    此外,市場對於川普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感到不安,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對科技股的信心下降,進一步加劇了股市的波動。根據報導,近期美股四大指數均出現下跌,尤其是科技股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
  4. AI泡沫引發台股AI sever、AI 散熱的擔憂: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市場對於AI相關股票的投資熱情高漲,然而,這種熱潮也引發了泡沫化的擔憂。許多分析師指出,AI市場的競爭加劇以及投資者對未來增長的過度樂觀可能導致泡沫破裂的風險。例如,華爾街的分析師已經開始下調對AI伺服器出貨量的預測,並對相關公司的股價表現持悲觀態度。
  5. 市場反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近期美股出現了顯著的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一日內下跌超過7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隨之下滑,顯示出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經濟數據和政策走向持謹慎態度,這使得市場情緒變得更加低迷。
    總結來說,美國的關稅戰和AI市場的泡沫化問題正對美股造成壓力,導致市場出現大幅下跌。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便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
    美國的關稅政策和AI市場的泡沫化正對全球股市造成顯著影響,尤其是美股和台股。近期的市場動盪主要源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於4月2日起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及某些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擔憂,尤其是對科技股和AI相關企業的影響。

美股的下跌趨勢

美股在最近幾天出現了顯著的下跌,四大指數均受到影響。特別是科技股,因為市場對於AI泡沫的擔憂加劇,導致許多知名公司的股價大幅下滑。例如,Nvidia和微軟等AI相關股票的跌幅均超過5%。此外,最新的通脹數據顯示核心PCE物價指數有所上升,這使得市場對於美聯儲未來的利率政策感到不安,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台股的崩盤風險

台股方面,市場同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尤其是AI供應鏈相關的股票表現不佳。台股在近期的交易中出現了大幅下跌,許多AI相關企業如緯創和廣達的股價均遭遇重挫,這反映出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分析師指出,台股目前正處於震盪整理的底部區間,若無法突破22,000點的支撐,可能會進一步下探,甚至出現崩盤的風險。

結論

綜合來看,美國的關稅戰和AI泡沫化的擔憂正對美股和台股造成壓力,導致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及政策變化,並考慮市場的潛在風險,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保持謹慎的投資策略將是明智之舉。

分析
  • NVIDA、AI server 股都已經噴出回檔,由於DeepSeek 新的LLM模式算力需求將降低80%,如果其他LLM模式也優化,許多AI server 使用比將降低,現階段約接近歷史AI算力正常平均高水位,調整AI算力,AI產品相關產品訂單值得注意。
  • 台股也已經噴出回檔,跌破週線趨勢線。川普目標是美債重組再重建美元,美國經濟政策改變了,台股投資人盡可能收回投資,放在銀行定存6個月,將專注生活或行銷業務。也就是外資看的更遠,在川普沒上來就已經預估川普會上,美國國債,經濟政策會改變,所以,川普上來後,今年三個已經出貨超過 6400億,所以今年極可能出貨 1.5兆台股,大趨勢改變了
  • 美國川普政府已經立法,銀行可以發行加密貨幣穩定幣,也就是美國國債、美元、經濟政策會大幅改變,左派及深府也極可能逃亡,而MAGA成功的影響將是巨大
  • 日本低利率時期結束,借日幣資金回流。
  • 根據過去經驗,最佳之投資價值投資法則長期投資退出市場時期,台股投資人盡可能收回投資,放在銀行定存6個月,將專注生活或行銷業務、斜槓創業,閱讀幾本投資理財值得長期品味、學習的書籍,學習投資及行銷心態、品德、智慧,做公益。
  • 臺灣景氣對策分數已經高檔超過13個月,接近上次景氣對策分數高檔時間飽合期,再來又有 6 ~ 13月回檔 ?
  • 仔細觀察AI產品相關之股票,認為ˇ月開始是很重要起點,股票 如 TSMC、AI server、NVIDIA、SuperMicro、Microsoft、META、Google、Tesla 值得注意趨勢改變。

Related articles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中國高成長結束了,簽ECFA後台灣總債務達GDP之124.4%、GDP成長率落到亞洲倒數,台灣應以創新、產業升級及刺激投資率來尋找新市場 ( China already ended with its high growth rate GDP period? )

中國高度成長結束了 大前研一:台灣應以全新視野尋找新市場

台灣在過去20年,很多企業在前10年是依靠中國低廉的人力來發展,之後的10年則是鎖定內需市場,但是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則是認為,中國經濟高度成長結束了,其他國家不應仰賴中國的高成長來促進自己的成長;他提醒台灣,現在是好時候,應以全新視野看其他市場,尋找中國之外的新市場。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與東元(1504-TW)集團會長黃茂雄進行趨勢對談,暢談全球新局,大前研一指出,一般預估2014年中國經濟成長率仍有7%,但實際上只有5%,因為電力成長只有5%,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高度成長結束了,現在中國領導人要面對及解決的重要課題是貧富不均、貪瀆及專制獨裁等,財富分配不均是中國最重要的問題,必須要找到解決方法。

大前研一表示,台灣過去20年在中國發展,前10年是依賴低廉的人力,後10年是看中龐大的內需市場,在中國經濟出現降溫下,現在是好時候看看除了中國以外的市場;他說,日本也很喜歡台灣的產品,另外還有美國、歐洲、印度、中東等市場,台灣應該以全新視野尋找市場。

大前研一強調,兩岸從簽署 ECFA 之後走到現在的服貿僵局,台灣應該用全新視野去看其他市場,雖然可能失去語言優勢,但是相信台灣在未來10年會再找到發光、發熱的新市場。
中國大陸總負債 2012 達到GDP 277%, 到達 2014 就會超越德國, 預估到 2016 極可能與義大利一樣成為高負債國 

大前研一:台灣年輕人對未來的焦慮,正是台灣的力量!

正當台灣為服貿、核四進行街頭運動,年輕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與不安時,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指出,台灣對前景不明焦慮,正是驅動台灣的力量,而中國年輕人失去奮鬥目標,中國經濟高度成長已結束。

大前研一從兩岸年輕人來看,以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學生擔心,若簽了服貿後,未來會失業、沒有未來。他認為,就是台灣人對就業、未來或經濟走向與前景的焦慮,形塑了台灣的力量,激勵台灣人比別人拚三倍,使得台灣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台灣競爭力成為亞洲第一。他認為,無論是台灣個人還是企業競爭力,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都是無法匹敵。

反觀中國大陸,大前研一表示,現在中國年輕人都沒有像以前的人那麼積極,因為政府已安排好了,中國大陸政策每年加薪15%,中國年輕人不必有奮鬥的目標。他表示,以近期去中國大陸,「看到年輕一代,已不像過去了,沒有追求成功的渴望,年輕人都不積極」,中國年輕人沒有台灣年輕人焦慮,也沒有台灣年輕人的努力。

大前研一表示,中國大陸經濟高速成長期已過,中國GDP今年約7%,但他因中國電力成長只有5%,認為中國今年GDP恐怕只有5%。台灣企業過去25年,前10年靠大陸低廉的人工,後15年靠大陸內需市場而成長,但現要思考向中國以外的市場,如美、歐、印度、中東、非洲等。

大前研一表示,中國現在要面臨的,包括貧富不均、政府專制獨裁、城鄉差距等問題,這些都是目前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未來即使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中國也要自己去找到解決的方法,才能解決不確定性與焦慮。

後ECFA時代,台灣嚴重衰退,靠台積電等公司及新創產業持續投資建設台灣渡過難關
2014~2015 台灣比亞洲其他國家經濟差?

後ECFA時期,中國負債大幅上升,台灣面對許多嚴肅問題,更要看清只有建設台灣,以創新、產業升級及刺激投資率來尋找新市場,才有未來,以下是台灣要面對:
總之,馬政府應該從 2012 ~ 2013 主要趨動、投資建設台灣之因素,尋找到創新的產業、台灣自立自強之道,勿過於依賴處心積慮想傷害台灣之中國大陸,國民黨更要記取大陸中共之目的是弱化台灣進而一國兩制,依附極權之大陸中共必然滅亡,這就是為甚麼簽ECFA後,台灣經濟更弱;

建立台灣長遠經營成長之投資環境、良性民意橋樑、有益台灣成為亞洲有能力富人移民台灣才是台灣未來成長穩固之關鍵,致於兩岸關係仍需要更多理性溝通,本質上,大部份台灣人對中國大陸是分離之感情,主因就是大陸中共只會口口聲聲威脅台灣、吸收台灣資金、弱化台灣而已,根本從來沒有關心過台灣人生活;

( 引用:2014-2019經濟大懸崖:如何面對有生之年最嚴重的衰退、最深的低谷 )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M1B、M2年增率續加速並創2年多新高,2014 元月台股資金行情?

M1B、M2年增率續加速並創2年多新高 寬鬆政策拚拉升景氣

台灣央行甫公布11月台灣M1B、M2年增率持續加速,已連續14個月的時間持續呈現「黃金交叉」線型,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今(26)日對此表示,M1B、M2年增率持續加速並創下2年多新高,反映市場上資金充沛,股市資金動能無虞,也可看出,在經濟情勢不佳下,貨幣政策略偏寬鬆,以提供充裕資金方式營造利於低迷景氣回溫的環境。

11月狹義貨幣供給M1B較上月增加0.41%,重新恢復成長態勢,廣義貨幣供給M2月增0.34%,連續第7個月增加;元大寶華指出,就年增率而言,M1B由上月的8.58%持續加速至8.85%,創2011年3月後新高,而受到銀行對公營事業及民間部門放款與投資加速成長,以及外資持續淨匯入影響,M2年增率由上月的5.99%持續加速至6.05%,創2011年8月後最快紀錄,持續逼近6.5%目標區上限。


另外,M1B連續第14個月高於M2年增率,呈黃金交叉狀態,且缺口放大至2.8個百分點,M1B、M2日平均餘額也分別以13.1兆元、35.2兆元續創新高,反映市場上資金充沛,股市資金動能無虞。


觀察前11月,在外資淨匯入與銀行授信成長下,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7.16%及4.69%,其中M2持續處在央行2.5%-6.5%的目標區內,反映市場資金足以支應經濟活動所需,且略高於目標區中值4.5%。元大寶華指出,此反映在經濟情勢不佳下,貨幣政策偏寬鬆,以提供充裕資金促使景氣回溫。

資金行情助攻,春節前上看8800(康和投顧提供)

受到FOMC會議結果將在台北時間週四凌晨公佈,投資人觀望氣氛濃厚,週二晚間的歐美股市呈現小幅震盪,週三台股亦不例外,週三全天震幅不到45點,外資持股比重較高的半導體權值股,如台積電(2330)、日月光(2311)和聯發科(2454),周三股價跌幅皆超過1%以上,壓抑台股無法突破10日均線(8381.91點)反壓,終場台股下跌3.89點或0.05%,收在8349.04點,成交量能則小幅放大至734.36億元。

 在全球金融市場接籠罩在QE是否在本周退場的不確定性下,投資人觀望,股市波動不大。在考量財政協議尚未在參議院過關、且2014年美國依舊將面臨舉債上限的困擾下,本週FED執行QE退場的機率不高,因此就台股而言,資金行情仍將推升台股,預期農曆年前,台股可望上看8600~8800點。不過須留意12月中下旬將是外資休長假時期,資金動能將趨緩,預期此段時間台股將在8400點附近上下震盪,待來年開春後,資金行情點燃台股多頭火苗,而後指數上攻,因此就中長線的操作上,建議可逢低建立持股部位。在類股的選擇上,首選金融權值股,建議可逢低建立中長線持股。(康和投顧提供)

( 註:過去 M1B 大漲後通常有一波台股資金行情,這次又要看央行操作了,自已經驗裡投資大賺期間也是在M1B 大漲後,政府如何做是重點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