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應該鼓勵觀光建設,不是住宅、豪宅,這樣的內需GDP成 長才會帶來較長遠之GDP成長率 |
管中閔指出,今年台灣排名退步主因是經濟表現不佳,當前經濟表現主要受制於國際經濟情勢,「整體說來,台灣在各指標表現上,有進有退,不能因為整體排名退步,就認定台灣表現很差。」
他舉例,在「經濟表現」這一大項的細項中,台灣在物價控制的排名由第六名掉到第24名,實際上,去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是1.93%,維持在2%防線內,「物價排名差,是相較歐盟許多國家處在通貨緊縮、比較出來的結果。」
在今年IMD報告中,最讓管中閔有感觸、認為政府最應警惕之處,就在於國內企業抱怨人才外流,以及金融法規鬆綁不足,「這兩個因素困擾企業經商,政府必須要努力處理。」
應該利用人民幣開放建立台灣成為亞洲金融地位,央行需調高 人民幣定存利率讓它超過2%,自然能學新加坡利用人民幣鼓勵 歐、美、日富人觀光移民台灣,這樣之GDP成長比每年『都更』 花政府經費補助實際。 |
受國際景氣復甦乏力影響,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四小龍,除南韓連三年維持22名外,另三小龍排名均退步。
IMD今年將台灣、大陸、南韓、瑞典、瑞士等九國列為「贏者群」,昨天經建會特別搬出這一點,說明台灣競爭力表現並不差。贏者群主要是指在1997至2013年之間進步五名以上的國家;台灣曾在2009年排名落至23名,2011年表現最佳排名第六,去年第七。經建會形容近四年台灣表現最佳。
IMD競爭力評比,有三分之二比重仰賴去年統計表現,另三分之一取決於企業回覆問卷情況。據了解,IMD與協助調查的經建會在今年第1季共發出320份問卷,調查對象是在台的跨國企業與國內排名2,000大的企業,最後回收問卷數約50份。
台灣 M1B 成長驚人,中央地方暗地鼓勵炒房但經濟表現平平
台灣自 2006 開始 M1B 就一直成長,2008 金融海嘯後,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成長,2009 大幅貨幣寬鬆 M1B 大幅成長,到2010 台灣 M1B 成長超過 2.5兆,當年 GDP 成長率跳升至 10.72 % ,由於面對大陸、東協投資優惠稅率之競爭,營所稅也降至 17%,當年民間投資率也拉最高;
2005 ~ 2013 M1B 成長率遠超過經濟成長率將接近2004 M1B之一倍,同時房貸+建貸也大幅成長 |
台灣 M1B 拉高、經濟成長率升高時,整個政府支出於產業升級比重卻是下降的,整個政府支出於人事、退休相關之整個經常性支出卻一直成長,根據主計處資料,2012 中央支出於經常性支出比重已經拉高超過 90%,按照行政院早期的 ECFA 及 FTA 計劃喧導文章,是要增加相關產業升級補助費用,來鼓勵產業升級,但實際執行之結果是政府支出於產業升級比重是下降的;
M1B 拉高沒做好防堵資金流入房市,加上中央、地方用都更、五都升格暗地鼓勵炒房,因此,台灣房地產價格的漲勢驚人,由信義房屋所統計的房價指數,全台平均漲幅一倍,台北市最大平均漲幅更是超過150%的水準,而 M1B 跳升期間也是房價跳增時期,資金跑到房地產。當絕大多數背負房貸的台灣人,貸款負擔率都大幅攀升,尤其是台北市,2010年以後,平均45%的收入都要支付房地產貸款,根本無力於其他非必要性的民間消費。
M1B 拉高資金流入房市,台灣購屋住宅貸款快速攀升,12年來從2.4兆台幣增加到5.3兆台幣,買房置產興盛的結果,帶動營造業建築貸款增加,而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其他民間消費貸款等項目則被嚴重排擠。也就改變了台灣 GDP 結構,內需消費之 GDP 成長來自於房地產就會升高,如何讓 M1B 拉高資金投資進入企業、新創公司創造就業率成為政府最大課題?
台灣 GDP結構改變了,內需消費 GDP 占超過 54%,由上面分析知道一大部份內需消費 GDP出於房地產,然而由房地產抽得的稅卻占總稅收比率最低的,還創造極大房貸泡沫,這就是中央、地方用都更、五都升格暗地鼓勵炒房之結果,許多高官、立委也都想利用這次 M1B 拉高刺激經濟之際,將資金流入財團手上之房地產裡,這主因就是台灣的稅制來自立委、財政部,而立委、官員績效卻與台灣產業無關,造成中央、地方為了刺激經濟,就運用都更、五都升格暗地鼓勵刺激房地產,帶動營造業建築、購屋住宅貸款快速增加,並推動觀光,這就台灣所謂的『在地經濟』。
分析
- IMD每年根據「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四大項目,評比各國競爭力。其中,「政府效能」與「基礎建設」與政府人事、退福經常性支出比重、政府支出於經濟建設比重及政府受人民肯定之支持度有關,剛好政府經常性支出比重創歷任最高、政府支出於經濟建設比重歷任最低、政府受人民肯定之支持度也是歷任最低,行政院應該提出改善計劃。政府經常性支出泡沫造成危機就是每2~3年要增稅一次,民間投資率就會越來越低,勞工薪資成長率也就停滯,最後當然經濟成長率亞洲倒數。
- 台灣 GDP結構改變了, GDP 結構及投資率看,前幾年投資率過低、產業升級緩慢、政府人事及退休經常性支出成長過高,中央加地方經常性支出已經超過2.3兆,M1B 拉高但資金大幅流入房市,企業投資率低,會造成台灣未來 GDP 成長率會持續低靡,這就會表現在「經濟表現」、「企業效能」上,這也是行政院應該提出改善計劃的重點;
- 當中央、地方用『都更』、『五都升格』暗地鼓勵炒房來刺激經濟,雖然 GDP 在內需消費成長了但資金大幅流入房市,台灣購屋住宅貸款快速攀升,營造業建築貸款增加,GDP 成長來自於房地產就會升高,房價就會大漲;房價大漲,民間貸款負擔率都大幅攀升,台北市2010年以後,平均45%的收入都要支付房地產貸款,其他的民間消費就會下降。一旦,QE 緊縮及利率上升後,台灣房貸+建貸超過台灣GDP 54% 的泡沫就會破滅,發生本土型金融風暴, GDP 成長來自於房地產內需部份就會消失,GDP 成長率就會大幅下降,失業率也會上升;
- 台灣房價大漲,面對不景氣的時候,市場對於房地產的投資會不斷增加,許多投資中新創企業者就很容易把整個資產拿去購買房地產然後出租的念頭,這時房地產是安全的投資項目。所以經濟越停滯,反而房地產投資越有吸引力,若付你薪水的人,自己靠經營也賺不了多少錢,他自然不會提供你好的工作,員工難以有收入成長;我親自看見週遭有錢億級的朋友將 98% 資金投入房地產,不僅難以創造就業率、還增加企業房租之企業成本,加上最低稅賦制及台灣稅制不鼓勵投資開公司養員工反鼓勵養房,大量的錢流入房地產;
- 央行匯率策略也很奇怪只讓台幣過強 M1B成長,造成有錢人更不願意投資出口產業只去投資房地產,房價大漲民間貸款負擔率大幅攀升,民間消費就會下降,景氣復甦遲緩,勞工薪資也就停滯,而公務員卻加薪、政府經常性支出浮濫奇怪現象,央行匯率策略讓台灣經濟走緩,政府產業升級支出過低又讓台灣競爭力轉弱,真搞不懂意這政府做什麼?難道,央行、總統、財政高官都只跟房地產、金融業財團掛勾?
- 總統、立委、財政高官更奇怪是,面對三星一直來台灣挖人才與台灣競爭,竟不思考如何對抗,真是奇怪的政府,用盡所有理有透過學者:[ 公平正義 ] 口號,破害台灣競爭力,難道,台灣最有科技貢獻的勞工不值得用高額獎賞制度來鼓勵嗎?政府應立法讓台灣產業早期的靠分紅配股保留2% ~ 3%,讓許多投入產業年輕人成為科技新貴並留住人才。能吸引人才到台灣,經濟才能振興。
- 依照稅制計算 1. 一位富人有房產投資一公司又擔任 CEO : 最大稅率 17% (營所稅) + 10% (盈餘保留稅)+ 40%(最高綜所稅) + 10% (遺產稅)... 2. 另一位富人只投資房地產 : 最大稅率遺產稅 10% + 房稅 ( 0.01 ~ 0.02% ) * 45年 = 11.9% ; 若還考慮富人有兩位孩子,每年 200萬房子分割給孩子,等於富人超過 2 億之房地產才抽遺產稅 10%;當然大家炒房地產, 不投資開公司養員工,更不用說還有中央、地方用『都更』暗地鼓勵炒房來刺激經濟,這稅制根本是害台灣、製造下一泡沫;
- 從新加坡第二季 GDP 成長率要居亞洲最高位置,可看出稅制、鼓勵企業加薪、富人移民、政府支出之經濟助益的政策遠勝於台灣之 ECFA 、FTA 效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