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灣危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灣危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國民黨執政滿六周年,金融淨流出資金達新台幣近4兆元,平均經濟成長率是歷任最低、失業率是歷任最高

首季資金持續外流 

中央銀行昨(20)日公布今年首季國際收支,保險公司加碼海外投資、人民幣轉存款匯出兩大因素,抵銷外資積極加碼台股效應,金融帳淨流出129.5億美元,創下連15季淨流出的紀錄。

但今年首季經常帳順差高達154.9億美元,遠超過金融帳淨流出部位,資本帳支出也僅有2,000萬美元,首季整體國際收支合計仍有順差26.2億美元。

由於昨日剛好碰上馬總統執政滿六周年,連15季金融淨流出、累計流出1,290.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近4兆元),在市場引發議論。此金額換算可興建8.5條高鐵,或68棟台北101大樓。

目前市場最關心的是,高喊要推動金融進口替代的金管會,農曆年後大幅鬆綁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業務,能否有效抑制資金出走潮?

財經官員說,今年首季金融帳雖呈現淨流出,金額也突破百億美元,相較前一季流出金額確實縮減,但是否代表政策效果發揮,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央行統計顯示,今年第1季,金融帳淨流出金額較去年第4季流出金額,大幅縮減34.7億美元。

而去年第4季金融帳淨流出164.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財經官員分析表示,除壽險業大舉加碼國外債券外,國人熱愛投資海外基金、人民幣商品,也是主要原因。也因此,促使金管會加速開放腳步,將OBU業務鬆綁,並準備鼓勵國銀自行研發金融商品,把資金留在台灣。

對於首季金融帳匯出的情況,央行官員進一步指出,主要是保險公司加碼海外投資,使今年首季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114.6億美元,但因為外資積極加碼台股匯入資金,非居民證券投資呈現淨流入48.8億美元,也創2012年第2季以來新高。

兩因素相互抵銷後,金融帳下的證券投資淨流出65.8億美元,較前一季流出金額增加8.2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國人積極投資人民幣的行為,也對金融帳產生影響。國銀吸收人民幣存款後轉存,使金融帳下其他投資的銀行部門統計,淨流出22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近100億美元。

TDR、F股頻出包 還敢推T股,大陸籌資困難都跑到台灣來吸金?

馬政府上台後,誇稱要發展台股成為亞太籌資平台,從TDR到F股,放行上百檔來台吸金,未來還研擬在中國註冊企業來台掛牌、發行T股;先不論這次F-再生(1337)爆發爭議是真或假,馬政府假國際化之名,財經政策萬事以中國為軸心,爽到了承銷商、掛牌企業及簽證會計師等,卻害慘了股民。

先撇開爭議不斷、早已進「冷凍庫」的TDR,到今年1月底止,來台第一上市櫃掛牌的F股,上市有38家、上櫃有22家,合計達60家。以上市家數38家F股為例,占全體上市家數比率約4.38%,從2010年到去年底,F股現金增資共募資669億元,占整體市場現增總額比重達11.85%,顯見F股在台股吸金本事比本地企業還強。

分析這些F股背景,雖頂著「F」的外國企業光環,但7成以上是以中國為生產或銷售基地的台商,來台股募資吸金669億元,卻僅約15%把資金留在台灣投資,其餘資金幾乎全數錢進中國。

不管是F股或TDR,境外企業來台掛牌都有「財報真實性難以掌握」、「承銷商及會計師跨境查核困難」、「若發行公司出問題,跨海求償不易」、「募資後,匯出海外金額龐大」等問題。

但馬政府一向是錯的事就堅持到底,不管先前TDR、F股引發外界多大的爭議與質疑,但一路向西絕不退縮,還仿效香港發行的H股(在中國註冊公司赴港掛牌),規劃讓中國註冊的台商或中企來台掛牌T股,不知是政策愚蠢、還是認定台灣股民多是蠢蛋。

連勝文做門神,金衛在台吸金、聯貸!
原來連勝文是帶大陸公司來台吸金,
自已賺什麼利益呢?大家會有這疑問!

其實是兩座門神。中國大陸的金衛醫療集團,打著醫療的名號,操弄的是資本市場的金融遊戲,賺錢撈大錢,業內相關人士看在眼裡,敢怒不敢言,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最淒慘的,是有苦說不出口的,和金衛同行競爭的台灣生技醫療,特別是臍帶血業者,被大陸強勢地頭蛇金衛壓著打,完全無法開拓中國的廣大市場。甚至,其中有好幾家台資集團,在中國大陸佈點,掛牌營運政府許可執照都拿到手了,還遭到阻撓不能大展鴻圖。

理由呢?擔心公開喊冤要公道會招致麻煩的業者負責人跟我說,金衛集團主席,那位曾經來台和連勝文併肩拍照,霸氣逼人的甘源先生和太太,兩岸三地人盡皆知,何許人也?

政商關係雄厚,國務院人脈、權脈實力堅強,豈止是形容詞?溫雲松加連勝文,溫家寶和連戰的公子,金衛集團的股東,風行草偃,台灣同業小螞蟻,誰有能力反制?所以,香港上市的金衛集團,2011年在台灣發行 TDR,來台灣吸台灣股市的資金、榨台灣股民的心血,倒出一大筆股票,靠著連勝文的站台加持之下,一股11.2元一口氣捧到18.6元,一波波高價賣出,獲金7.8億元,開開心心匯回香港,台灣人像活菩薩,供奉鈔票被套牢,還要被連勝文嘲諷是不知道解套。

金衛這種藉 TDR的發行,在台灣資本市場吸金,撈完一票就跑人,對台灣產業發展毫無貢獻的現象,大多數是中國的企業,立法院預算中心2011年中就以公文書提出糾正,向金管會發出警訊,至今不了了之,台灣資金市場失血,被當成凱子,活該。

TDR入袋7.8億,只是前菜。金衛集團,中國大陸知名生技企業,卻來台灣申請公、民營銀行低利無擔保貸款,更驚人
掏空台灣原來是KMT黨國高層? 大家會懷疑!

中國大陸放款利息利率高,動輒是台灣平均利率的4、5倍;金衛左手在台灣吸取不必提供擔保品的低利低成本貸款資金,右手匯出台灣到較高利率的資本遊戲市場玩槓桿操作。

這種錢賺的真爽快,冤大頭是誰?台灣人,貸不到低利放款的台灣企業。

悲哀。金管會在立委逼迫下,昨天出示資料,證明台灣的9家公、民營銀行,把金衛當神明朝拜的無擔保貸款優惠待遇。

金管會昨天傍晚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本國銀行對金衛曾經辦過2次聯貸,第1次是民國100年的時候,2家公股銀行、6家是民營銀行與外商銀行參貸,貸款金額為5000萬美元,作為資本支出,首次聯貸已經還清。

金管會表示,第2次聯貸則是5家公股銀行、4家民營與外銀參貸,貸款金額是人民幣6億元,做為周轉金之用,擔保品為金衛公司可轉債,已經撥款給金衛公司,金衛去年的營收為港幣10億元,目前還款繳息、履約正常。
央行統計今年首季,國銀對大陸跨國債權餘額,最終風險達
812.71億美元約2.43兆,等於GDP之17.1%,已經遠超過雷曼

金管會是回應立委質詢,才交出這個令人側目的聯貸案例的。立委是昨天(23日)砲轟,金衛TDR向公股行庫聯貸30億元,但金衛股價卻跌價腰斬,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允諾,下班前會查明金衛是否補足擔保品。金管會傍晚表示,金衛聯貸參貸銀行公民營行皆有,並非只向公股行庫聯貸,擔保品為金衛公司可轉債,且目前還款繳息正常。

陳其邁質疑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投資金衛TDR,並且向公股銀行聯貸30億元。立委林淑芬更指出,金衛向8家公股銀行聯貸30億元,貸款時股價18元,現在已經跌到10元以下,「30億元的聯貸已經跌了一半、腰斬!」

曾銘宗回應表示,這是正常貸款,金衛也還在正常還利息,理論上若遇跌價,銀行會要求提供擔保品。在立委追問增加了什麼擔保品後,曾銘宗承諾,下班前會查出來。

真相終於浮出檯面。吸金股市7.8億;低利無擔保貸款前後共45億;外加台灣的生技業者挨打,被排擠無法赴大陸競爭。好威風、好霸道,好會佔盡台灣人好處的金衛集團。金衛有兩大股東,北京的新天域基金;香港的 Evenstar 基金。台灣的 9家銀行合體和金衛攀關係,看上的,不會不是這兩大股東的背後勢力。他們嗷嗷待哺,都揪心企盼赴大陸開展地盤。

新天域的創辦人叫溫雲松;Evenstar 的重要合伙人叫連勝文。這兩家基金公司都創立於2005年。這年,溫雲松的爸爸溫家寶,中國國務院總理;連勝文的父親連戰破冰之旅、訪問中國大陸,成為中共胡溫領導當局的座上客。

門神、國共官二代,兩岸三地通吃。這就是金衛醫療,連勝文引以為傲,拉抬背書TDR的金衛集團。

台灣國銀大陸逾放金額4000萬美元,合庫銀大陸放款980億

金管會統計,截至103年8月底止,國銀OBU及海外分行對大陸地區法人、自然人的授信金額279億900萬美元,逾放金額400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12億,逾放比率為0.14%,尚在可控範圍。

習近平接見統派時幾乎和德國媒體做了呼應,更提和平統一和
「一國兩制」,連勝文也同意嗎?
而對於大陸地區的曝險總額度, 金管會特別予以控管,規定不得超過銀行淨值的1倍,金管會表示,將持續督促各銀行加強相關業務及整體的風險控管,確實執行貸放後的管理。

對於近期鄉民熱烈討論「合庫對大陸企業放款980億元」的消息,合庫銀表示,該行對大陸企業的放款金額約100億元(台幣),至於對大陸的曝險也已降到920億元以下,對大陸曝險主要為存放同業及資金拆放調度。

由野村統籌、國泰世華銀行主辦的大陸企業索力鞋業爆出完成聯貸,取得6000萬美元的資金後就不還款,包含7家海內外銀行放款踩地雷,合庫銀統計,對索力聯貸放款1000萬美元。合庫銀表示,所謂「980億元的曝險」包含存放銀行同業、存
怎麼魏家TDR連勝文也参與? 連家到底是不是有問題?
款、拆放調度、投資及企業放款等資金,對大陸企業的放款只是計算曝險的項目之一,合庫銀對大陸的主要曝險為存放同業以及資金拆借調度,且光轉存銀行同業的人民幣就超過40億人民幣,此外,蘇州、天津兩家分行資本額共16億人民幣,都算在對大陸曝險內。

此外,根據金管會規定,本國銀行對大陸曝險不能超過淨值的一倍,金管會截至8月底統計,合庫銀淨值約1452億元,對大陸曝險約900億,即對大陸曝險約6成,不僅較整體40家國銀對大陸曝險的6成5為低,亦較民營銀行的動輒超過8、9成為低。

分析
引用: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003/409219.htm;
  • 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15&id=67355; 
  •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689458.shtml;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高雄氣爆突顯中央及地方政府長期忽略各縣市石化、天然氣埋管公共安全及埋管監測之相關法令

經部:這條管線 中央、地方都沒在管

經濟部昨天啟動石化管線清查平台,邀集高雄市政府、石化業者與專家開會研商。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說,「據我了解,過去這條線中央、地方政府都沒有在管理」, 這次出事的丙烯管線在廠區外,廠商過去沒特別管理;政府控管方面,因沒影響勞工「勞檢沒管」,沒進行查核過。

高雄氣爆發生後,環保局持續派員在現場用儀器檢測,是否還有殘存丙烯。

杜紫軍說,過去業者自主管理只注重廠內,勞動部的勞檢法規也是針對廠區內。自主管理不是「什麼都不管」,石化業者會定期接受勞安、環保、建築、消防等安全檢驗,政府負責監督,看制度、設備有無按照來,至於是否要設專法監督,則還要再討論;經過此次事件,絕對會要求增加自主管理提升,不能只管廠內,不理廠外。
昨天一百廿分鐘的閉門會議,經濟部會後對外說明,要求業者一周內蒐集管線資料,並參考國外案例,加強自主管理。

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表示,經濟部已要求業者一周內呈報災區、大高雄管線資訊,函覆高雄市政府、經濟部工業局,屆時將再邀請專家學者、廠商判讀,再進一步處理。高雄市政府代表希望業者提供廿四小時流動、壓力等監督動態資訊, 加強安全控管;但與會專家認為不適合,因資訊對公務人員「有看沒有懂,沒有監督功能」。

經濟部能源局強調,二○○三年已建置完成「台灣地區汽油管線圖資管理系統」,要求業者每年更新,包含全台天然氣、石油相關管線資料;但石化管線並沒有在這份系統中,僅有地方政府負責核准、管理相關管線。

經濟部工業局昨天召開「高雄市石化業者原物料輸運管線清查概況研商會議」,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說,地下管線權責問題並沒有獲得釐清,只見經濟部忙於卸責,無法給予明確答覆。她提出以下問題,經濟部都未答覆,包括管線內容物更改要向哪個單位申請?能源局主管瓦斯、石油,不管烯烴類,烯烴類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誰?

高雄氣爆28死,榮化撇責不認帳

高雄氣爆意外造成28死,近3百人輕重傷。被高雄市府點名為丙烯外洩元凶的李長榮化工,事發至今對於相關質疑仍不停工。《蘋果》整理近5天來,榮化回應及市府、雄檢的調查進度。

8/1
高雄氣爆意外,逾3百人傷亡,高雄市府點名丙烯外洩禍首是李長榮化工。榮化下午召開記者會,出示現場照片。發言人潘俐霖強調,初步判斷地下管線外觀完整、氣爆地點距管線10米、輸送管口徑不同,一時半刻很難釐清,配合市府調查。

晚間8點25分,榮化董事長李謀偉出面,向傷亡者及家屬表達關懷,希望盡速釐清是瓦斯、丙烯洩漏或施工誤挖管線所造成。

8/2
榮化上午召開記者會,短短不到5分鐘,發言人潘俐霖照稿念。對於媒體提問,一律回答「手中沒有明確數字,全力配合調查,希望趕快釐清事實真相」,挨批逃避。

高雄市府2點30分舉行記者會,公布初步調查報告,榮化在氣爆當晚8點43分,已經發現輸送管線壓力異常卻沒有通報,在132分鐘內任由丙烯外洩10公噸,導致氣爆。

8/3
榮化發布重大訊息,對於媒體報導高雄市府認定氣爆禍首為榮化,榮化強調,應檢方要求,對於開挖結果不得對外表示意見,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無法對外說明。

下午2點30分,榮化董事長李謀偉親上火線,首度鞠躬道歉。面對媒體詢問「為什麼第一時間沒有回報?」李謀偉強調,按照標準作業程序處理,當時的判斷是沒有漏氣,所有資料已交給檢調單位。李謀偉並指,管線由中油建造巡檢,榮化是後來才接手。

8/4
高雄地檢署追緝氣爆元兇,邀專家勘驗後,確認榮化管線有一處長7公分、寬4公分的完整長方形破裂,疑似為補釘脫落造成,極可能是肇禍漏氣點。

高雄市府要求榮化清除管線內殘餘丙烯,榮化把責任推給檢方,說檢察官可能質疑他們會破壞現場,無法止漏;又稱偵查不公開,不願作其他說明。檢方聞訊駁斥,榮化才改口願意改善。氣爆罹難者家屬組自救會,研議對榮化提告,並提假扣押處分。雄檢研判榮化有意卸責,連夜搜索華運倉儲及榮化公司,查扣丙烯輸送的原始記錄。

8/5
為清查其餘管線是否還有破洞,檢方上午9時即出動多台大型抽水機,將箱涵內的積水抽光,以便進入檢查,並將鋸下的破管送驗。

上午10時,高雄地檢署發出新聞稿,說明有關氣爆元凶的追查狀況。傳喚包括榮化副廠長、華運等相關人員,並複製所有人的手機及部分電腦資料。

高雄氣爆 陳菊:危險管線永不回填

高雄氣爆事件釀重大災難,高雄市長陳菊5日傍晚表示,「災區任何危險管線將永久不能回填、禁止回復使用」。她也強調,為確保市民安全,避免影響重建作業,所有業者務必清除管線內殘留石化原料,安檢不合格之管線,將一律禁用。

氣爆事件進入第六天,針對外界關心管線回填的問題,陳菊鄭重表示,所有危險管線均不能再回復使用。同時,為使重建工程可以迅速、安全進行,高雄市府環保局務必會同交通局、經發局、勞工局嚴格把關,用最嚴謹的管制,保障市民的安全。外來,高雄市區內其他工業管線,也將需送市府申報,進行全面安全檢驗,不合格管線將立即禁用。

根據高雄市政府資料顯示,截至5日為止,81氣爆社會救助專戶已累計捐款金額達10億4仟385萬元。對此,陳菊對外表達感謝各界對高雄的愛心與支持,所有捐助善款,將公開透明,倘有指名捐助對象,將第一時間處理,使家屬感受社會溫暖;對於罹難家屬,陳菊表達感同身受之意,指示高雄市府同仁同步投入協助重建與關懷家屬。陳菊提醒,欲返家清理的災區民眾,一切能以安全優先,避免屋內懸掛物晃動掉落砸傷,或危險物品造成二次危害。

高雄管線扯國安 郭台強:狗屁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日前反對向全民公開地下管線資訊,還端出涉及「國安」的理由。對此,正崴集團董事長、電電公會理事長郭台強批說,這種講法是「狗屁」,因為關係到民眾的安危,人民有知的權利。

郭台強說,三十年前埋的管子,「出事了,過去的就算了,未來比較重要」,但是官員互推、沒有肩膀、「尸位素餐,應該要 do something(有些作為)」。他說,台灣地小人稠,到底需不需要石化業,官員、業者應該出來講個話,整個石化產業政策也需要重新檢討,管線不能再經過住宅區,扯什麼管線不能公布是國安問題,實在扯太遠了。

早知道就不敢高雄置產

郭台強透露,他去中國投資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在中國置產,在台灣過去也只買台北的房子,三、四個月前第一次在高雄置產,就是看好高雄房價只有台北的十分之一,只是沒想到高雄石化管線密布,若早知道,根本就不敢來買房。

郭還說,這次氣爆地點,離他的房子只差了兩條街,他已有心理準備,房價可能要先跌個二十%,實在有點嘔,但會長期持有,甚至考慮再加碼。郭台強表示,政府現在應該公布管線位置給民眾知道,否則請經濟部長來和他當鄰居,才知道那種不安的感覺。

榮化+中油+高市府+包商 轟垮高雄
台灣石化在沒有正確公安監測下,終於在高雄氣爆突顯石化、天然氣
埋管公共安全問題嚴重

高雄大氣爆災難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慘重損害,以及高市公共建設重大損失,禍首除了榮化,台灣中油、20年前承包幽靈箱涵的包商,以及驗收箱涵的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被列為幫凶,三幫凶讓1990年中油申設油管,1994年工務局裝置箱涵,埋下不定時炸彈,轟垮高雄!

今天出版的點名三幫凶指出,民國79年(1990年)中油以更新市區油管名義,向高市府申請。中油在架設地下油管的同時,「順便」夾帶中石化及福聚(即後來的榮化)2條輸送石化氣體的管線。高市府核准中油高雄煉油廠於79年至80年(1990-1991年)在前鎮區凱旋三、四路挖路埋管,由於都市計畫法規定,非公用事業不得架設氣體管線通過市區,中油此舉被民進黨立委質疑是以「上游的合法掩護下游產業的非法」。

今天出版的《蘋果日報》則報導,榮化出事管線埋設,至今23年,檢方昨傳喚3年內承包中油防(鏽)蝕工程的岳軒、金茂公司的郭姓負責人和王姓經理,兩公司是受當初建造前述3管線的中油委託,進行大範圍的防蝕保養,且從未發現異常。成大材料系教授蔡文達說,若每次進行陰極防蝕測試的距離太長,很難發現管線中有3、4公尺是在箱涵裡懸空。

由於該箱涵位置不在檢方所扣的相關管線圖當中,中油堅稱不可能將管線鋪設穿越箱涵,高市水利局也還沒查出箱涵誰蓋的,僅說石化管線不該懸掛在潮濕的箱涵內,所以這個「幽靈箱涵」誰該負責,變成檢方追查重點,決定近期開挖附近路面找管線,看能否從箱涵施作工法等方式,看出端倪,此外,也將擷取榮化管線,與先前截管的鏽蝕程度、管壁厚度進行比較。

管線、箱涵誰先建? 中油:查下去就知道

中油興建的三條石化管線穿越雨水下水道箱涵支管,被檢方列為氣爆肇事關鍵,究竟管線、箱涵孰先孰後?中油表示,當年施工沒有箱涵,「檢察官查下去就知道了!」

中油石化業事業部表示,中油埋設管線如果遇到高的箱涵,會從箱涵底下經過;遇到低的箱涵則從上面,從不會穿越箱涵。中油舉二聖路、凱旋三路南邊數十公尺處的箱涵為例,管線就繞經箱涵底下經過,怎麼可能在另一個箱涵直接穿越。

中油說,石化事業部還保留當年的管線設計圖,凱旋三路、二聖路口管線施工時並沒有箱涵,遑論把管線偷掛在箱涵裡。中油說,管線圖已交給檢方,「檢察官查下去就知道了!」有人懷疑中油承包商「偷工」,中油強調,石化管線埋設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都是超高標準,如果偷掛在箱涵裡,無法通過驗收,施工廠商反而領不到錢。

分析
  • 三十年前埋的石化相關管子,今年在高雄發生氣爆正突顯中央及地方政府長期忽略各縣市石化、天然氣管線公共安全及管線監測之相關法令問題。
  • 大家若不追究中央每年抽走相關業者超過1000億稅收,卻要市民幫政府看業者天然氣是否有漏? 乙烯是否有漏? 早晚台北及其他縣市也會有問題,現在都是靠市民自已在監督,政府還好意思賴! 我們台北市民可做證,台市天然氣管也是靠市民自已在監督,其實是有風險的,但政府就是沒有在管理,只有法令無法既時監測根本談不上安全!!! 中央每年抽走相關業者稅收撥 5% 來做『既時監測』且讓石油及化工相關危險管線勿經住宅區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乙烯是聞的出來但非常危險;
    • 天然氣是聞不出來但也非常危險;
  • 這麼專業的管線的內容物應該是中央統籌管理吧! 台北天然瓦斯管一樣有類似三不管情況, 又不是只有高雄又這問題,台北及各縣市都有這問題,政府執政幾十年根本不重視公安及環保問題,中央只知抽稅、地方只知消耗預算、國營單位只知漲價?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健保老喊窮,「財團法人醫院」卻賺飽飽,健保制度是否有問題?

醫院真窮?財團法人醫院年獲利233億 長庚、慈濟最賺

健保老喊窮,但有些醫院卻是荷包滿滿!醫改會今(25)天公布,分析全台40家營運中的「財團法人醫院」財報發現,8成以上都有盈餘,年獲利總計233億,最會「賺錢」醫院,以長庚逾173億居冠,其次為慈濟、亞東;醫改會更點名,包括為恭、長庚、國泰等7家醫院,盈餘成長,卻不肯花錢改善血汗,人事費反而「倒退嚕」。

健保喊窮,開醫院真的虧本嗎?醫改會下午偕同醫務社工協會與代表14個醫事團體的醫聯盟召開記者會,分析100年財報發現,40家財團法人醫院當中,有32家有盈餘,年獲利總計達233億,但僅有18家須額外繳稅,批評醫療業難怪會被列為第二會賺錢的服務業。

總體獲利金額(稅後餘絀)排行榜前十名,依序為:長庚(173.95億)、慈濟(16.14億)、亞東(9.95億)、彰基(6.37億)、奇美(5.46億)、新光(3.35億)、門諾(3.23億)、國泰(2.81億)、嘉基(1.96億)與振興(1.87億)。

醫改會也直接點名,為恭、長庚、國泰、恩主公、仁愛、亞東以及聖保祿7家醫院,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成長,人事經費比率卻「倒退嚕」,其中以為恭情形最離譜,總體獲利比前一年暴增成長574.87%,人事經費卻是負成長1.4%,稱之血汗不為過;長庚總體獲利也比前一年增加57.13%,人事經費卻同樣負成長1%。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表示,醫院不是不能有盈餘,但財團法人醫院雖然名字有「財團」兩字,且當初不論是企業、宗教或個人所捐助現金、股票或土地,已享有抵稅優惠,依法應該是屬於社會大眾及社區居長的公益資產,盈餘應該用於醫療公益或投注於改善醫事人力。

劉梅君指出,進一步分析,總體獲利前十大醫院中就有5家是企業型,除了吃健保給付的醫務利益,依目前醫療法規定一旦有盈餘必須提撥10%用於公益支出,但醫院靠美食街、利息等非醫務獲利賺更大,雖然這些「業外」收入依法不需要做公益,可既然是靠成立醫院才有此筆收入,就該有社會責任;以長庚為例,總體獲利雖超過173億,但其中來自醫務的利益卻僅有14億。

反之,虧損則以宗教型醫院居多,但醫改會強調,包括恆春基督教、門諾、台東基督教、埔里基督教、耕莘、和信等6家醫院,即便虧損,幾乎全靠捐款才可能有盈餘,但投入醫療公益支出的比率,仍高於所有醫院的平均值。

醫改會呼籲,過去30年來,各類法人醫院數目成長132%,佔全國病床的百分比由16%成長到46%,並吃掉56%的健保給付,又以財團法人醫院成長最快,越蓋越大,要求應比照私校法,修法由衛福部設置、指派公益監察人,審核醫院的財務流向,並統設醫療公益基金,合理重新分配,以杜絕醫院假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

平均每年成長 4% 之健保成本



健保當年通過時就是財團版,目的就是從人民口袋及習慣開一個口讓財團能伸手進來拿

   為什麼健保是一個只有健保法沒有合約的醫療保險呢?因為,它不是醫療保險,當健保局收費不足時,健保局是可以先砍健保支付之醫療內容及範圍,因此,健保局就可以減少虧損,為什麼不縮減支付醫院之醫療費用呢?整個高官、立法體系極可能都是為財團醫院服務的,怎可能讓健保支付縮減到讓財團醫院虧損呢?最明顯例子就是多任健保局局長卸任後都成為財團醫院高層。台灣政府的腐敗極可能已經漫沿至國營、高官、公教高層、總統府體系及健保系統;

下列幾個問題,讓大家了解全民如何被財團醫院綁架狀況:
  • 健保民營化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政府要大力推動?
    • 一方面讓健保體系脫離民意的監督,
    • 一方面讓財團爭食健保大餅,藉此擺脫政府對人民健康照顧的責任。
  • 改制後,立法院如何監督健保體系?
    • 答:健保基金會和民營保險公司將不受立法院監督,面廣大被保險人的醫療保險權益將無法再透過民意代表的監督來影響決策。現在的健保局是隸屬衛生署的國營事業單位,所以人民對健保有意見多多少少可以透過選出來的立委表達。將來健保體制搖身一變,變成了誰也管不到的基金會和私人保險公司,那麼人民就必須獨立與財團控制的健保怪獸奮戰了。最近發生華航基金會「官不官;民不民」的問題,不是如出一轍嗎?
  • 行政院說,健保民營化和多元化之後,可以擴大民眾的參與,讓被保險人對經營提供意見,這是真的嗎?
    • 答:騙人的。行政院所說的「增加民眾參與」,就是多了一個基金會的董事會。而我們進一步看看董事會的組成份子,到底能不能擴大民眾參與?行政院規劃的董事會組成成員,分別包括被保險人代表八人、雇主代表七人、政府官員代表七人、醫療團體七人及學者專家五人組成,董事長由行政院長任命。我們看到的是被保險人代表大約只佔五分之一,況且其代表是由團體推派產生。目前,社會團體的代表性功能還不是很健全,這些團體推派的代表,真能反應民眾的利益嗎?這種設計,如何能擴大民眾參與呢?                                                            在行政院所規劃的改制力案中,基金會董事會為最高決策單位,可以自行決定調整費率的幅度、部份負擔和給付內容,無須行政單位和立法機關核可。也就是基金會董事會有權利決定我們要繳多少錢,及可以得到什麼醫療給付。基金會和保險公司自己去協調怎麼分配我們繳交的保費。保險公司也可以調整醫療給付的內容和部份負擔的數額。如此一來,重要的決策,由少數人把持的基金會董事會和和財團控制的保險公司所決定。缺乏制衡機關,民意無法影響決策,人民的保障在那裡?
  • 為什麼改制後,會損害弱勢群體的權益?
    • 答:我們前面的回答已經指出,改制後全民健保體系將損害弱勢群體的權益。改制後,保費將節節高升,受害最大的,將是經濟能力較差的社會群體。而醫療給付項目的縮水,將使弱勢群體無法獲得必要的、適當的醫療照護,並在階級化的照護體系,受到歧視的待遇。
  • 問:為什麼改制後,保險負擔會加重?
    • 答: 改制後,民營基金會有自主的權力,可以不必經由立法院和政府的同意,自行調整保費。因為基金會有自行調整保費的權力,保險機構不會想要努力去控制成本和改善經營,因為只要財務出現虧損,基金會馬上可以調高保費來因應,因此,保費將節節高升。行政院衛生署辯稱說,將來保險費率變動的條件和現制是一樣的。這完全是欺騙人民的說法。在現制中,立法院制定的健保法規定費率的範圍,行政院在經過精算後,可以在法律授權的範圍內調整保費。表面上看來,道和改制後民營基金會可以自行調整保費的機制相似,其實不然。在現行公辦公營的體制下,承擔保險行政責任的政府,耍調整保費,會受到民意的壓力。健保民營化之後,民意壓力解除了,要調整保費就方便了。這其實正是行政院想要推動健保民營化的目的之一: 藉由民營化,擺脫民意壓力,隨時可以提高保費來應付虧損。

大家會覺得奇怪,若健保有合約依照每一個使用的量來決定月繳保費,不是能解決醫療浪費及更好的醫療保險嗎?醫院財團是不會同意的,那樣會使民眾大量減少使用健保,「財團醫院」之盈收及獲利都將大幅縮水;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 底至2014 QE緩步退場計劃,是否啟動美股景氣行情及新興市場災難? ( QE is shrinking, what is its inference to stock and bond market? )

Fed減碼QE啟動 未來還能減多少?

QE緩步退場,美元 ETF 將轉強
Fed周三宣布減碼量化寬鬆(QE),較偏向是一種文字遊戲。他們的緊縮貨幣政策,其實只是讓寬鬆減少一點。

Fed非常了解,儘管股市與不動產大幅上漲,但經濟仍需依賴持續的振興措施。過去幾個月,那些似乎正面的經濟跡象,其實僅是QE本身轉化而來。少有證據顯示,這經濟改善的趨勢能夠自行持續。

或許是因希望在離開Fed主席職位前,便啟動終結QE的行動,伯南克現在就宣布減碼QE,而非讓葉倫於3月實施。這做法的確讓部份分析師感到意外。100億的減碼QE幅度,讓許多人相信,QE計劃很快將成過去。伯南克在記者會上也說,他預期至2014年底,QE將全部結束。
啟動美股景氣行情?第一、二季應該還會推升美股行情

然而,這項預測可能會很快變調。沒有QE支撐市場,經濟可能將大幅減緩,不動產市場更可能大幅下跌。因而,預期Fed將竭盡全力,讓市場相信QE計劃不會退場。當經濟數據開始讓人失望時,Fed很快將轉向,改為增加每月購債金額。其實,在Fed的會後聲明中,便審慎避免了未來進一步減碼的承諾。Fed僅說,進一步改變購債金額,端視數據而定。這意味QE其實可減亦可加。

更重要的是,Fed用不尋常的鴿派措辭,包裹著似乎是毒藥的減碼決議。Fed保證利率仍將更加寬鬆,且維持時間會更長。他們承諾,零利率將持續至失業率低於6.5%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樣不明確的措辭,顯示Fed似乎希望永遠無需調高利率。

儘管資產累積的速度小幅減緩,但相信Fed的資產負債表將會持續膨脹,其速度足以讓華爾街感到訝異。目前,Fed帳簿上的債券金額已突破4兆美元,別預期他們會縮減這項金額,即使停止增加,也不可能。

因為擔憂減碼QE,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了數年高點。若真的採取緊縮政策,可能進一步大幅推升該殖利率。由於美國使用的槓桿程度,大幅高出正常的經濟體,股市,債市與不動產,極易受到升息的衝擊。若殖利率大幅上升,預期Fed將必須干預,將之壓低。換言之,Fed將發現,讓QE退場,要比進場難得多。

USD index will jump up?

新興市場貨幣本周對美元幾乎全面貶值,因為聯準會(Fed)18日宣布開始縮減貨幣刺激措施,市場顧慮原本投入新興市場資產的資金會退潮。

聯準會宣布1月起把每月購債規模由850億美元減為750億美元,並承諾要維持接近於零的利率。追蹤美元對十大貿易夥伴貨幣的彭博美元指數本周上漲0.8%,是11月1日止最大單周漲勢,其中澳幣兌美元跌幅1.2%,跌幅最大,加幣跌1.1%。

新興市場中跌幅最重的是土耳其里拉,國內外雙重利空夾殺下,本周跌2.6%,20日創下空前新低2.0970里拉兌1美元,一面是因為聯準會縮減寬鬆所致,一面也受國內政局動盪的影響。土耳其央行已放話要擴大干預匯市。土耳其央行今年以來不時進場賣美元、捍衛里拉,並防範通膨失控。


美長期公債 ETF 反彈,短期公債 ETF 下跌,反應市場對 QE 緩退擔心下降;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啟動退場,屋主急售屋。根據房仲統計,除了台北市以外,11月
全台各縣市售屋數量平均增加3、4成,其中又以桃園縣待售物件增加5成最多,顯示屋主擔憂房市景氣反轉,寧願先賣屋換現金,獲利了結心態轉強。

永慶房仲網統計今年1至11月待售物件,發現全台7大都會區的待售物件增加幅度最高的是桃園縣,達50%,新北市增加幅度9%,反倒是台北市屋主惜售心態濃厚,待售物件減少9%。 永慶房產集團房仲網協理高翠屏表示,今年5月開始,美國QE退場傳言不斷,雖然這次QE退場對台灣房市沒有直接性的衝擊,但不少屋主擔憂未來房市景氣變化,提早售屋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 網路待售物件增加數量愈多,代表該區域的屋主,對未來房市景氣的看法愈不樂觀。

永慶房仲網分析全台屋主開價總價,台北市平均總價從1月的3286萬元成長到3662萬元,不到1年開價增加376萬元,是全台各都會區中開價成長幅度最高的區域;新北市從1月的1458萬元成長到11月的1608萬元,增加了150萬元,桃園縣也破了千萬元大關,11月屋主開價總價為1155萬元,成長232萬元。 高翠屏指出,台北市目前不僅土地少、新推案量少,就連中古屋也供不應求,加上屋主看好未來房價增值潛力,惜售心態較強,不僅待售物件減少,開價也居高不下、屢創新高。

印尼 ETF : IDX 成為新興市場指標

美國聯準會確定2014年起讓「QE」(量化寬鬆)緩緩退場,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就大膽預測,到2014年底QE就會「完全退場」;新興市場因為資金撤出,加上利率走升,衝擊最大。至於中國,陶冬則樂觀指出,明年中國是希望與風險並存的一年。

「可能到明年年底前後,會完全退出QE;資金的流向可能由新興市場轉流入美元區。對於新興市場,尤其是新興債市,會有比較大的衝擊。」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強調,超寬鬆時代已經過去,歐洲和日本都會逐漸縮減;全球印鈔活動將步入尾聲。不過距離聯準會升息,還早得很;起碼要到2015年下半年。但QE緩步退場,新興市場第一個倒大楣。

「2014年是希望與風險共存的一年,何去何從取決於改革,取決於風險控制。」由於美元走強,資金重回美國,但隨著利率、工資逐步上漲,再再衝擊新興市場;不過談到中國經濟,陶冬倒是很樂觀。中國經濟從今年第二季到年底為止,都是一路反彈;而明年景氣將由改革與風險並列的R平方主導,只是上半年迎接面對的是機會,下半年恐怕迎接的就是風險。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