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2013 第一季景氣先前指標可由無薪假、觀光類股營收、Google 網頁搜尋拜訪率預估得知

2013一月份無薪假人數增加,顯示油電雙漲策略對景氣有害

放無薪假 增4家419人

下週就是農曆春節,卻還有近四千名勞工面臨無薪假的困境。勞委會最新統計,截至一月底,通報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有五十三家、人數三七九七人,分別較半個月前的統計增加了四家及四一九人。

勞委會表示,半個月前統計通報實施無薪假的四十九家事業單位中,目前已有三家恢復正常工作,但新增七家,導致本期實施家數較一月中增加四家、達五十三家。本期實施無薪假人數則有三七九七人,較一月中增加四一九人,增幅十二.四%。

全國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表示,雖然經建會公布去年十二月景氣燈號出現久違的「綠燈」,但從近幾期無薪假人數都在四千人上下徘徊的情況來看,顯示就業市場與景氣循環並非完全正相關。

智盛全球公司因財務發生問題,積欠員工薪資及實施無薪假

智盛全球公司因財務發生問題,積欠員工薪資及實施無薪假,桃園縣勞動局以已依規裁罰,並以業者事先未和勞工協商為由,駁回無薪假。勞工已向縣府申請調解。

勞動局表示,生產觸控螢幕薄膜的智盛全球,因全球經濟籠罩一片低迷,導致電漿電視市場需求萎縮等因素,轉而投資電容式相關材料產業,但轉型初期效益不彰導致財務困難跳票,存款不足3億2千多萬元,玉山銀行員工薪資轉帳帳戶突被凍結。

縣政府勞動局說,智盛公司於2月8日通報實施無薪假,期間自2月8日起至3月7日止,對象包括本勞269人、越南外勞33人共302人,但事先並未和勞工協議,工資如何發放也無協商,程序不完整,他們隨即決定退回不核備。

智盛全球公司指出,已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送案申請紓困,經濟部已受理。

勞動局表示,目前業者正積極募集資金已跟三家廠商洽談,如能談妥,該公司300餘名勞工的工作權就能獲得保障。

觀光類股營收月增率僅少數成長,其他皆衰退且不如去年,政府卻一直放利多

觀光產業也下滑

受惠於政府上調來台陸客團與自由行每日人數上限的利多加持,觀光股中晶華(2707)、國賓(2704)、六福(2705)等連鎖飯店集團,以及夏都(2722)度假酒店等飯店族群,近期股價表現搶眼。

 法人認為,政府調高每日參團或自由行來台陸客人數總量,以及星馬港澳加上日本遊台旅客持續增加,將使平價與中價位旅館飯直接受惠,而訴求國際商務旅客的高檔觀光飯店也將因為平價與中價飯店住房接滿後產生的泛流效應推高住房率。而旗下在各不同城市有各級旅館的晶華、國賓與六福旅遊集團,因可分眾滿足不同客層住房需求,故股價後市可期。

 陸客、日客等遊台旅客總量增加,受惠最多的是陸客與旅行團占比較高的平價與中價旅館飯店,故晶華、國賓、六福、夏都等觀光股指標性飯店集團,去年住房價(平均房價)量(住房率)齊漲,使總體客房收入較前年再上層樓,並帶動去年全年營收成長。

 為搶攻住房商機,晶華已在日前宣布將再招募400位飯店新血,以因應將在今年底陸續新開出的台大捷絲旅、高雄捷絲旅、花蓮捷絲旅、礁溪捷絲旅與台南晶英酒店的人力需求。

 而國賓飯店集團除旗下全新飯店品牌amba意舍在台北西門町站穩腳步後,也將持續在國內拓點展店。除此,國賓館外餐飲新品牌1Bite 2 Go & Deli也將以不同店格發展連鎖。另外,為搶攻外人來台旅行的伴手禮商機,國賓也投資工廠並布建通路推出「國賓特級燕窩禮盒」,預估年銷售目標10萬瓶,未來追求每年倍數成長。

 展望後市,法人認為,擁有多品牌旅館飯店與各式餐飲業態的觀光飯店集團,都將因入台遊客人數總量增加而帶動營運,並推升股價再上層樓。


觀光類股1月營收出爐,因消費力下滑加上去年1月份春節基期高,今年1月餐飲業營收表現普遍不如去年同期,與上月相比也多呈下滑趨勢,不過王品(2727)、瓦城、國賓等業者表示,今年春節餐飲表現不俗,對第1季表現仍持樂觀態度。

王品旗下11品牌,去年全年台灣增加56間分店、大陸增加6間分店,1月底兩岸達279間,王品昨(18)日公布1月份合併營收11.26億元,年增5.51%,月減約5%,其中台灣部分營收8.7億元,年增2.01%;大陸地區營收2.6億元,年增19.38%。

王品表示,去年12月節慶多,跨年4天連假後,消費力下滑,加上去年1月有春節長假,基期高,所以1月成長幅度不高,不過進入2月春節長假開始,消費力明顯回升,表現亮眼,分店單日業績較一般假日多出1倍以上,對第1季表現樂觀。

瓦城旗下3品牌,共46間分店,1月營收1.57億元,年減22.66%,月減9.25%,瓦城表示,今年農曆旺季遞延至2月,包括年節聚餐、年菜外賣、與團圓宴等,從訂位表現來看,今年春節表現較去年增加兩成,消費力道旺盛。

國賓1月營收2.78億元,與去年持平,較上月下滑1.13%,國賓表示,去年同期有春節加持,今年1月餐飲表現相對較弱,客房部分也因為遇到商務客淡季營收較低。與上月相比,客房部分仍淡,不過餐飲卻因為多了尾牙、春酒挹注而成長。

F-美食1月份合併營收1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較12月下滑4%,其中,大陸地區元月份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6%,較前一月份下滑6%。

Google 網頁搜尋拜訪率開始下滑


Google、 Bing以及Yahoo 為美國造訪者使用率最高的搜尋平台。不過除了美國、俄羅斯與中國外,大部分的國家主要的搜尋引擎仍以Google為主。

憑藉追蹤 Google 網頁搜尋拜訪率,可以預知消費者路徑,能讓搜尋引擎更廣泛使用,依據各個國家的不同表現,可以察覺出各搜尋引擎的各類表現與不同等級的市佔率。研究發現,消費者在使用Google時,喜愛搜尋科技與網路等資訊服務,勝過烹飪、運動與房地產。同時知道景氣動態。

根據我既時消費經濟研究與追蹤,Google 網頁搜尋拜訪率是有關的。

由圖分析,很明顯看見歐債危機時全球Google 網頁搜尋拜訪率整個掉下來,然後反彈至2012/12,緊接就回檔後2013/1再反彈,然後自2013/2開始就一直下滑。

分析
  • 2013 第一季景氣並不如政府說的這麼樂觀,許多內需相關都下滑,要極為小心。
  • 全國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表示,雖然經建會公布去年十二月景氣燈號出現久違的「綠燈」,但從近幾期無薪假人數都在四千人上下徘徊的情況來看,顯示就業市場與景氣循環並非完全正相關。
  • 再由 Google 網頁搜尋拜訪率整個掉下來,自2013/2開始就一直下滑看,要極為小心,2013 第一季景氣極可能不如政府預期。再檢驗 Pchome.com.tw、news.chinatimes.com,很確認許多勞工過年後到海外工作,網頁拜訪率下降;
  • 由去年馬總統選後,到處看見馬政府政策:軍公教加薪 3%、勞保費調漲5.88% ( 由勞保費率8.5%漲至9.0% )、油電高漲、軍公教非法制之福利支出如年終慰問金及節慶退休獎金小砍、18%改革受阻、全民共體時艱,根本很難看見馬政府政策能振興經濟,除了看見馬政府持續『放話經濟』外,根本沒進步。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瑪丹娜 能成為全世界最佳銷量的女歌手 - 產品與品牌觀念相似 ( Music star strategy to success like a brand start up )

    瑪丹娜( Madonna Louise Veronica Ciccone ,1958年8月16日-),她因在音樂界裏建立了大眾的形象在Time雜誌評為上世紀中首 25位最有權力的女性。瑪丹娜亦不斷改變自己的音樂風格和形象,在音樂界有一個很高的地位,是全世界任何時候擁有最佳銷量的女歌手,賣出 3億片音樂。 

    評論家均表揚她多變化的音樂作品為人們帶來了光明。若仔細研究瑪丹娜 ( Madonna ) 成功的方式,真是與品牌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相似,由她個人特質看:
  • 強烈野心與無懼;
  • 堅持與決心;
  • 不斷依自已優點尋找合作忠誠夥伴,修正路線達到成功;

瑪丹娜自已提出成功 6 個秘密:Madonna’s 6 Secrets to Personal Branding Mastery:

  1. Stand for something : I stand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doing what you believe in, and going after your dreams. ~ Madonna; 堅持自已夢想:我主張言論自由,做你相信的事,追求你的夢想。
  2. Always deliver : ”We never had to cancel a show before,” she says in a low, doleful voice. “Never, never, never.” ~ Madonna; 永遠展現演出:“我們從來沒有在表演前取消演前出,她說:”既使在低,寂寞的人潮聲音中。瑪丹娜說  “從來沒有,從來沒有,從來沒有停止演出”
  3. Be clear about what you want : A lot of people are afraid to say what they want. That’s why they don’t get what they want. ~Madonna; 要清楚你想要什麼: 很多人都害怕,說出他們想要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 瑪丹娜
  4. Be a work in progress : I am my own experiment. I am my own work of art. ~ Madonna; 是一個持續進步的內涵:我是我自己的實驗。我是我自己的藝術作品。 〜瑪丹娜
  5. Don’t be afraid to bloody a few noses : Better to live one year as a tiger than a hundred as a sheep. ~ Madonna; 不要害怕幾個血腥拼鬥:活著像一隻一年老虎遠勝活了一百歲的一隻羊。 〜瑪丹娜
  6. Don’t be afraid to break the rules : I wouldn’t have turned out the way I was if I didn’t have all those old-fashioned values to rebel against. ~ Madonna; 不要害怕打破規則:如果我沒有反抗所有那些老舊式的價值與風格,我也不會變成這樣的我。 〜瑪丹娜

在由她奮鬥過程之路徑,幾大特性:
  • 堅持自已夢想;
  • 持續尋找合作忠誠夥伴,讓自已夢想創作能達到她期望之作品;
  • 持續尋找合作夥伴,產生自已新路線之作品,打破各種社會規則;
雖然,她為了成功犧牲許多,也許,許多女性不恥,藝術奮鬥過程就是如此坎坷。一個品牌要成功也是要經過下列幾大策略:
  • 堅持自已夢想與理想;
  • 持續尋找合作忠誠夥伴,讓產品能達到人們期望之極致;
  • 持續尋找合作夥伴,產生自已品牌路線
  • 打破規則,創造新規則,領先對手;
  • 生意模式最佳化;


瑪丹娜成功的故事

Related articles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美加大量生產石油,石油不會枯竭?未來中高油價下汽車及交通影響之分析 ( When will the crude oil energy cease from the analysis ? )

世界石油快要用光了嗎?  ( Crude oil will end ? )
 
二十一世紀開始後,石油探勘方面出現了一種流行的恐懼,這種恐懼也助長了和整體全球安定有關的焦慮。這種世界石油快要用光的恐懼有一個名字,叫做石油峰值。這種說法主張世界已經接近或到達石油產量的最高峰,不可逆轉的產量下降已經開始或即將開始,後果會很悲慘。一位主張石油峰值理論的人寫道,「空前未有的危機迫在眉睫,石油工業、政府、國家經濟都會陷入一團混亂。」和後果有關的其他警告包括「戰爭、饑荒、經濟衰退、人類甚至可能滅絕。」石油峰值的日期通常會往前推,過去大家認為,石油峰值會在二○○五年感恩節前來臨,接著有人預測,「無法跨越的供需鴻溝」,會在「二○○七年後」開始出現。然後有人認為這種鴻溝會在二○一一年出現;現在有人說:「二○二○年前會出現重大的峰值風險。」

石油峰值理論具體表現了「科技末日/機會末日」的觀點,認為石油生產方面不會有重大創新,世界上沒有重要的新資源可以開發。

和未來石油供應有關的意象中,高峰可能是最著名的意像,但高原是比較適於預測未來供應的意象。高原代表世界石油產量還會繼續成長幾十年,然後開始走平,變成高原狀態,時間大約是在二十一世紀中期前後,然後產量會開始逐漸減少。

:由於油頁岩、油砂等非傳統石油的大幅生產因此石油專家稱的石油頂峰(Peak Oil)將延後10年 ~ 20年,油頁岩與碳質頁岩的主要區別是含油率大於3.5%。油頁岩經低溫干餾可以得到頁岩油,頁岩油類似原油,可以製成汽油、柴油或作為燃料油。除單獨成藏外,油頁岩還經常與煤形成伴生礦藏,一起被開採出來,在化石燃料中它的儲量折算為發熱量僅次於煤而列第二位。利用油頁岩、油砂生產的成本增加,油價不易大跌。

美國5年後料超越沙特 膺全球最大產油國
美加之非傳統石油真的比 OPEC 多嗎?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表的報告估計,美國在2017年的石油日產量將超越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上月,沙特的原油日產量為980萬桶,美國為670萬桶。IEA的全球石油前景報告估計,美國的日產量在2020年升至 1110萬桶,2025年回落至1090萬桶。屆時,沙特的日產量分別少50萬桶及10萬桶。

不過,IEA首席經濟師 Faith Birol 在記者會上指出,美國在2017年的石油日產量,料已經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

但報告指出,沙特在2030年的日產量將重新超越美國,屆時的產量分別是1140萬桶及1020萬桶。

:「Peak Oil Is About Price, Not Supply」文章裡提出一個啟人深省的觀點,他說:關鍵不在於「傳統石油 +非傳統液體燃料」會不會跨越產能顛峰,而在於它的價格能否支持全球經濟的持續成長,再依油頁岩、油砂等非傳統石油的生產成本,石油價格慢慢攀高極可能將是常態,油頁岩、油砂等非傳統石油成為美國主要交通能源是不易產生低油價。

到底還有多少石油(Petroleum )?
全球每日生產 7000萬桶石油,美國產油比率還低

石油高點論者質疑石油公司、政府及美國地質探測等單位公布的資料不可信,前BP石油公司總工程師吉伯特(Jeremy Gilbert)說,每家石油公司的計算標準都不同,美國證管會雖有設定回報石油蘊藏的規定,但是美國及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僅只應卯而已,資料不盡可信;吉伯特說:「其他國家標準更不清不楚。告訴你科威特有七五○億桶蘊藏的人,也不知道數據是那來的。」石油高點論者指出,兩伊戰爭導致一九八○年代石油價格直直落,伊朗與伊拉克這兩個OPEC成員因戰爭而故意在石油存量上潺水。
未來若每桶石油都在100~ 110美元,中高油價能撐住美國經濟嗎?

這些因素,令人懷疑OPEC是否能繼續滿足世界對石油的需求,目前OPEC成員供應全世界百分之四十油源,而非OPEC國家則自一九八○年代末期就儘可能的大量產出,羅傑斯認為到二○一○至二○一五年間,非OPEC國家的石油產量將達到高點,自此石油將無法填補供需間的差距。

OPEC 國家中最受關注的是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石油產量最大,也是油價的推動者,它的油源來自七個主要油田,而三個最大的油田已生產逾半世紀,尤有甚者,謠傳其中最大的 Ghawar 油田已經採用注水的方式來榨出更多油量。西蒙斯在研究過石油工程組織的文件後指出,沙國國營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有虛報石油蘊藏的習慣,因此他認為沙國的石油會比想像中提前採罄。
美國能源使用比率中,石油占37%的比率過高,對經濟有害

羅搩斯表示,一九七○年代 OPEC 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曾造成的石油危機,算是示範演習,當時只有美國的石油產量已達高點,而現在包括秘魯、阿根廷、挪威、剛果及墨西哥都已超過油產高點,他預測加拿大、中國、婆羅乃及馬來西亞的油產也都在高原期,產量隨時都會下滑。

羅傑斯說,新發現的油田如墨西哥灣、安哥拉或巴西的油產或許可略為改變高點來到的日子,但是作用有限;他說,想以新發現的油源來延遲高點來到的時間其實沒有什麼意義,譬如:即使烈馬油田有三億桶蘊藏量,以目前全界的耗油速度來算,不到一星期就用盡了

西蒙斯指出,如果需求穩定,錯估石油存量,譬如蘇俄在一九九○年代的減產,現在看來也不許是壞事,他說,二○○五年石油生產量超過一九九○年百分之十六,但是超出的量並非來自新發現的油源,而是現有產油國的增產,世界上買車的人愈來愈多,石油需求只會增不會減。
美國汽車與交通使用之石油占比率過高,其他國家除巴西外交通使用之石油比率也是過高


  • 美國能源使用比率中,石油占37%的比率過高,對經濟是有害的,美國及全世界都須思考如何改變交通使用之能源:汽油之比率,美國必須領導全球降低石油能源使用比率每年6%,直到降低 30% 全球石油生產量,也就是每日 5000萬桶石油產量,甚至降低超過 50% 全球石油生產量,讓石油儲量能夠再讓人類使用120年,相信人類會更有時間發明出更新能源維繫人類高度文明,降低 30% 全球石油生產量讓油價降低至每桶80美元以下,對全球經濟成長幫助才會大;全球石油消耗量過大之主因是汽車耗油量造成的,如果大量使用柴油電混合、電動車,石油消耗將大幅減少
  • 現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石油儲藏量?已經探明的大概為1萬1500億桶。雖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但以目前的開採速度計算,地球上的石油儲量只夠滿足全世界石油消費需要41年。世界石油儲藏量主要分佈在中東、拉美、歐洲、非洲、亞洲與北美。按儲量大小計算,前10個國家為沙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墨西哥、美國與中國。其中沙地阿拉伯的探明儲量最大,佔世界總儲量的25%,可以開採90年以上。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則可分別開採100年以上,美國按目前的產量計算只能開採10年。據美國能源部門估計,今後20年內,世界石油還能供求平衡,但20年後就要面臨缺油的局面。雖然中東仍是世界最大的供應者,波斯灣仍將供應全球石油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但是沙地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現新油田,很多舊油井已經灌水。
  • 也就是說,如果全世界石油消耗量不變,增加油頁岩、油砂等非傳統石油頂多讓全世界石油消費延長至60年,全世界石油消耗量是必須下降,否則,人類經濟與文明都將受阻。若未來中國、印度、美國持續將石油消耗量占這麼高,依全球能源的趨勢 ( Global Energy Trend ) 分析,不到 10 年石油價格就讓全球經濟無法成長。


新的汽車產業是很重要

Tesla 推新車 力拚虧轉盈
美國只有 1% 原油用在發電

美國純電動車製造商Tesla汽車公司首款鎖定大眾市場的5人座電動轎車Model S,周五開始交運,其的銷售狀況將決定Tesla能否就此轉虧為盈,或者只能繼續在政府紓困下苟延殘喘。

     創辦線上支付系統 PayPal 致富的億萬富豪馬斯克( Elon Musk ),在2003年創辦Tesla,但在此之前僅推出過一款車─售價近 11萬美元的雙人純電動跑車 Roadster。Roadster的獨特性雖吸引許多不在乎價格的名流,如知名男星喬治克隆尼,卻無法扭轉 Tesla 從創辦來就不曾獲利、虧損總額已近8億美元的逆境。

     Model S是Tesla推出的第2款車,也是該公司首款鎖定大眾市場推出的5人座純電動轎車,但加上聯邦稅負優惠後,其單價仍從4萬9,900美元起跳,約和 Lexus RX 油電混合車同價。Tesla 寄望推出價格僅及Roadster之半的車款,搶攻較大眾化市場。

     專業汽車市調機構 IHS 的分析師林蘭(Rebecca Lindland),不看好 Tesla能達到明年售出2萬輛 Model S 的目標,原因是日產純電動轎車 Leaf 從前年底上市迄今,也才共賣出不到3萬輛,而 Leaf 售價又比 Model S 便宜近半。

     Tesla聲稱已有超過萬人下訂金預購 Moedl S,預期今年可賣出5,000輛。但是,這些訂金是可退還的。Tesla周五從其加州工廠交運第1批Model S。

     創辦人馬斯克這個月在年度股東會上表示,對Moedl S達到銷售目標及公司在明年就轉虧為盈「有高度信心」。除售價外,Model S的賣相還有其他障礙,包括美國沒有充電網絡,當車主耗盡電力時,不能像油電混合車那樣有汽油引擎作為備援。

     另Tesla在全美僅有14個店場,銷售及維修都極為單薄。Roadster故障時,Tesla現有作法是讓技師到車主家中服務。Tesla雖嚴重虧損,主要靠能源部的貸款存活,但其股價較2年前IPO時的每股17美元則已上漲近倍,目前在32美元左右。

混能慳到盡 BMW ActiveHybrid 5

寶馬(BMW)5系(F10)本身已擁有很多節能科技,若要進一步降低耗油量,似乎混能化(Hybrid)是最可行的方法。今次測試的ActiveHybrid 5,動力核心由直六TwinPower Turbo引擎和電動馬達組成,總馬力達到340hp,但耗油量與5系的直四引擎版本相若,廠方公布的平均耗油量僅6.4-7.0L/100km,即日起已在港登場。

兩年前的日內瓦車展上,BMW Concept 5 Series ActiveHybrid首次亮相,相隔兩年,量產版本終於登場。ActiveHybrid 5的動力核心建基於535i的306hp直六引擎,配合40kW電動馬達和Hybrid系統,總馬力、扭力輸出分別為340hp/5,800rpm和45.9kgm/1,200-5,000rpm,比起535i多出了34hp和5.1kgm,但是每100公里的平均耗油量由8.4L下降至6.4-7.0L,減幅高達兩成。目前寶馬還有ActiveHybrid 7和ActiveHybrid X6兩款混能型號,同樣搭配了V8引擎,與ActiveHybrid 5的直六TwinPower Turbo不同。

兼備全電動功能

ActiveHybrid 5搭載了一副高效率Full Hybrid系統,有需要時可以全電力驅動,最高時速60km/h,做到零耗油、零排放;廠方指出ActiveHybrid 5在滿電狀態下以35km/h平均時速行駛,純電力驅動的最大續航距離為4km,若果需要更大動力,引擎會自動介入,與電動馬達同時發功,0-100km/h只需5.9秒。

由於天雨關係,今趟在清水灣道相當「節制」,以50km/h左右的平均車速行車,只要保持車速平穩,每當落斜時,引擎便會自動關上,上斜時又會再度啟動,介入過程非常流暢、毫不突兀,電量充足的話,停燈位、塞車慢行以至公路巡航都可以純電力驅動,節省不少汽油。另一方面,Driving Experience Control是ActiveHybrid 5的標準配置,在ECO PRO模式下,除了引擎的動力輸出和波箱換檔時間都奉行節能為上外,而且會更頻密使用純電動模式,做出6.4-7.0L/100km的超低耗油量。

尾箱空間稍稍下調

外觀上,ActiveHybrid 5與標準版5系大致相同,只是輪圈改用專屬的星形款式,配合C柱和車尾的ActiveHybrid 5徽章以作識別;不過內櫳就有顯著分野,由於尾箱預留了位置擺放電池,空間比535i小一點,還好仍有375L,安放大型行李篋仍綽綽有餘。目前ActiveHybrid 5的售價為$952,000,比535iA M Sport Edition只多了$87,000,以一款大型混能房車而言,升幅只屬「輕微」。

未來高效能汽車耗油量將下降,未來Hybrid混能耗油量已經可以達 20km/L,也就是提高至200%結能效能,要達成全球節約石油能源 50% 是極有機會,本來應該是柴油配電動車會最省油,可能因為柴油配上電動之效能還不足,全球未來6年後油價極可能每桶 120 ~ 130美元,大幅減少石油消耗是很重要


  • 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應該很適合台灣大幅推廣,但台灣政府並不熱衷,由其是電動機車應該要大幅替代污染嚴重的機車,台灣政府也奇怪,機車排煙致癌物是非常高的,竟然沒有開始推廣,只要都會區電動機車大幅替代污染嚴重的機車,空氣可以好幾倍,發展觀光業才有特色,健保消耗在空氣污染產生之醫藥支出會大幅減少馬政府真的很怪,只會一直要求人民繳稅給政府體系亂花,既不要求中油提高效率來降低油價及天然氣價格,也不願意大幅更換成電動機車提高都市空氣品質,經濟搞不好、國營單位效率差、都市空氣品質也差,這政府什麼都不行,只會拼抽稅砍勞保福利
  • 未來高效能汽車耗油量將下降,若各國政府節約石油能源當成目標,要達成全球節約石油能源 50% 是極有機會,各國政府是否立法去改善都市空氣品質及節約石油能源才是關鍵
  • 全球未來6年後最快3年後,油價極可能每桶 120 ~ 130美元,大幅減少石油消耗是很重要,提高都市空氣品質,將大幅推展節能油電、電動交通工具是很重要的,否則,順差將減少,GDP 成長率下降。
  • 人類走上高油價未來,食、衣、住、行都會有許多改變,首先是汽車與交通,再來就是節能電器節能照明、節能通訊裝置、節能半導體技術替代能源、節能建築、節能電動馬達之應用與開發,來維繫人類再文明 200 ~ 500年。以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電動大眾捷運發展看,人類並不會因為石油逐漸高價而斷送文明。
石油枯竭會發生什麼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