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緩和復甦帶動國內出口,中經院昨天發布明年國內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預測值為百分之三點零三,高於主計總處上月底公布的百分之二點五九;但中經院也預警,台灣恐面臨經濟成長低迷的「新常態」。
中經院指出,明年內需將溫和成長,預期民間消費成長約百分之一點七三,民間投資則成長百分之四點二四。出口成長率估為百分之三點七一,高於進口成長率的百分之二點七三;加減之後,出口淨值仍扮演國內經濟成長的支撐力道。
不過,中經院也再度下修今年GDP成長率預測值為百分之一點七二,較主計總處的百分之一點七四還低。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說,全球經濟正進入「U型復甦」,只是目前還停留在U型底部的盤整階段,成長動能較為疲乏。
他說,政府財政拮据「已經沒有招了」,不太可能再以擴大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加上高學歷失業改善程度恐有限,實質薪資無法成長,預期明年國內失業率仍達百分之四以上,明年內需疲弱的態勢變化不大。
不過,劉孟俊指出,歐美經濟復甦腳步漸穩,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後,美元應會升值,有助我國出口;加上中國大陸三中全會也列出許多改善經濟決策,使得國內出口連帶好轉,這也是中經院對明年GDP成長率預測值比主計總處樂觀的主因。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則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向上趨勢不變,歐債危機基本上已解除,但要擔心產業趨勢與貨幣趨勢。他預期QE明年三月退場,但「明年美國關水龍頭,歐元區在洩洪」,歐元可能會走向寬鬆;至於黃金恐與大宗原物料一樣持續往下。
憂產業轉型 馬總統:落後韓國 須急起直追
馬總統今天出席「台灣經濟的未來與挑戰」論壇,他指出台灣面臨轉型發展的瓶頸,除了應該加快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外,在國內轉型方面,也應該發展「利基型服務業」、開拓新興市場,並且佈局第三波進口替代。馬總統強調,只要方向抓對,就像已故行政院長孫運璿當年看中資通訊(ICT)產業的前景,投入心力,就有機會成功。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舉辦「台灣經濟的未來與挑戰」論壇,邀請台、港、中政經學界代表,針對兩岸、人才、產業和能源等四大議題進行討論。馬總統在出席致詞時指出,孫運璿當年看出勞力密集產業已發展到瓶頸,因此引進、開創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如今台灣又面臨產業轉型的階段。他指出,台灣應該發展「利基型服務業」增加產值。馬總統說:『現在大概69~70%的GDP是來自服務業,但是產值並不高,換句話說品質、空間還有很多,怎樣把這方面改善就很重要,包括文創、國際醫療和觀光....』
另一方面,台灣也必須開拓新興市場,除了傳統的歐美之外,還應該開拓如穆斯林地區和東協國家;此外,台灣也應該布局「第三波進口替代」,馬總統說,政府在3年前已經商定發展10種基礎工業技術,他形容「就如同糕餅店有自己的麵糰」,就可以有很多發揮空間。
馬總統強調,台灣在許多市場已經輸給韓國,如果不急起直追就無法回到過去的地位,不過他也對台灣有信心,強調「只要方向抓對,就有機會成功」。
貿協王志剛:經濟解悶 先化解歧見
馬任內,中油瓦斯漲幅竟是 100%,超過許多國家,經濟怎會好? 更好笑是中油說2007 ~ 2008 因為扁政府緩漲,還有5.6台幣未漲, 問題是 5.6 才占當年瓦斯價格 1.2%,再怎麼漲也不可能漲到100%? |
換句話說,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恐不再是3%至4%,保2%要成為常態;不過,經建會副主委陳小紅表示,還是以3%至4%為努力目標。這幾年來一直在協助台商開拓外銷市場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王志剛則認為,儘管當前台灣經濟好像陷入困境,但扣除外在國際經濟不佳因素,台灣仍大有可為,關鍵在於台灣要不要自由化?而不是只單單爭論兩岸服貿協議的效益。
王志剛以新加坡、香港為例指出,鄰近都有一個馬來西亞、中國這樣的大國,如果小國的自由化不足、開放不夠,就無法力抗強國的磁吸效應。
其中,以新加坡做得最為成功,全面開放下,不僅是經濟成長率名列前茅,也吸引不同頂尖人才,創造就業機會,就業率及國民所得傲視各國。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昇也說,台灣一定要做「經濟解嚴」工作,未來 3年是台灣關鍵期,各國都是在商言商,台灣能不能營造一個企業成本更低及更便利的經營環境,才是外商是否投資台灣的根本因素。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強調,經濟、產業、能源、勞工、環保是環環相扣,目前朝野、政府部會各自為政、互相掣肘,不先解決歧見,取得共同的願景目標,台灣經濟前途堪慮。
府院拍板 示範區 明年新增投資210億
總統府昨(15)日拍板「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擴大版內容,這次修正示範區五大創新產業,其中教育創新為新增亮點,透過實驗試點法規鬆綁,台灣可開放國內外私校創辦世界級的管理學院,培育更多人才。預估示範區將帶動明年民間投資新增210億元,創造就業達1.3萬人。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表示,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將於本周由政委薛琦召集相關單位審查,規劃方案也將於週四行政院院會討論,至於特別條例草案則安排於下週四在行政院院會通過後送立院審查,以期於明年立院新會期完成三讀。
江揆昨率閣員赴總統府報告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與會的還有洪秀柱、黃昭順、楊瓊瓔等多位黨籍立委。江宜樺表示,此次修正方向就是宣示台灣致力推動開放及參與國際經貿組織決心,並加速推動台灣朝向「自由經濟島」目標邁進。
總統馬英九裁示指出,我國貿易競爭對手開放程度領先我超過十年,推行示範區,台灣能在最短時間與國際接軌,成真正自由經濟島。修正方向他完全支持,指示政院在法案修正前,成立宣導專案小組,訂定全面宣導計畫,針對國會、媒體、國內外產業、基層做通盤完整溝通宣導。
這次修正規劃方案,以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與教育創新等5大創新重點,取代「4+N」,原列於示範區4項重點經濟活動的「產業合作」改列為推動策略,融入五大創新重點。另鑑於虛擬示範區易生混淆,管中閔說:「以後示範區只有實體示範區與指定試點示範區,不再提虛擬示範區,金融及教育皆屬指定試點示範區。」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創新令不少高層振奮。政院表示,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因法令規章限制,無論在校務(師資薪資)、招生員額(陸生、外生)、修業期程、學費自主、學位授予、人事財務等都缺乏彈性,國際化程度亟需提升。
未來將透過實驗試點,推動教育制度全面鬆綁,高層說,新設大學或私校轉型均可,強化跨校或國際合作,可與學研機構或企業合作,讓哈佛等國外教育制度在實驗區示範落實,若能成功是一大突破,可比照大陸設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或世界級管理學院。
金融服務則透過業務分級與差異化管理方式,放寬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發展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開放OBU及DBU等多項業務及商品,估計5年可引進國內資金約3,000億元,銀行業及證券業營收可分別增300億元及400億元。
國際健康以推動「國際健康產業園區」為重點,區內設立國際醫療專辦機構,鬆綁公司法人可為醫療社團法人之社員,放寬具醫事資格董事比例,外國人可任董事長等;區內鼓勵設置生技研發機構,帶動醫療(含重症治療)、生技、藥品、復健、養生等關聯健康產業發展。
經建會預期,示範區政策推動下,可帶動明(103)年民間投資增加210億元、提高國內生產總額達300億元、創造就業達1.3萬人,自由貿易港區貿易值也將在104年突破1兆元以上。
由2011~2013經濟成長模型看,2014台灣GDP成漲超過3%仍需靠刺激投資及消費
明年台灣仍面臨結構性問題,產業轉型期仍未結束,在支撐經濟成長的C(消費)、I(投資)、G(政府)、X-M(貿易順差)之中,估計明年國內消費市場變化空間不大,投資是否比2012水準高值得觀察,政府雖有「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及『桃園航空城』,但國際大公司参與投資之情況不明,雖然企業貿易獲利表現應該會改善,但是在 C、I、G 三項表現仍有許多變數的情況下,明年GDP一定會比今年好是假設縮QE不至造成美國經濟衰退,所以政府需要再加油。
在支撐經濟成長的結構 C(消費)、I(投資)、G(政府)、X-M(貿易順差)之中,請参考下表,X-M(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占 6.4% + 3.3%、外資投資占14.7%、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占54.1%、政府支出占19.2%,公司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 + 外資投資 + 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就占整體 GDP 78.5%;
由上市公司 2013 獲利率看,整體獲利率仍不易提升,小幅提升可能性較高;台灣電子業占上市公司整體營收降至 60.7%看,金融業整體營收升至6.99%,內需產業整體營收升至16.08%,刺激投資、產業升級、品牌能力之提升才有助於GDP之提升;
分析
- 台灣在支撐經濟成長的結構 C(消費) 54.1%、I(投資) 14.7%、G(政府) 19.2%、X-M(貿易順差) 6.4% 之中,政府能加速經濟成長只有 C(消費) 54.1%、I(投資) 14.7% 是可以靠政府政策,因為,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I(投資)成長會帶來建材、內需提升,這就2012東協運用投資優惠創造優於台灣成長率之主因,希望期待政府「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及『桃園航空城』真正能帶來更多投資成長;至於,X-M(貿易順差)之提升需要提高台灣公司營益率,公司營益率要品牌力、國際行銷創新、技術升級、產業升級去達成,政府如何激勵企業成為另一重點,明年最大威脅是縮QE下,新興市場、美國經濟衰退;
- 在內需成長上,要加緊控制國營單位造成物價上漲及減少台商外移,才能刺激內需消費成長,馬總統任內國營單位漲幅是歷任總統最高的,主因是國營單位長期腐敗,海外採購及國營單位高層清廉度倍受質疑,由中鋼及國小校長貪污事件都可看出整個公教及國營單位高層清廉度是很有問題的;
- 只有 ECFA、服貿是無法救不了台灣經濟,體質要夠強開放才能有正面作用,所以刺激企業投資、減少產業外移才是關鍵,最明顯例子: 就是2013 TSMC 技術與產能增加商機也明顯幫助台灣 GDP成長,但 ECFA 開放觀光,對整個上市公司造就觀光餐飲業成為台灣新主流,問題是對 GDP 貢獻不大, 稅收增加不大,而且,ECFA也進入後期連觀光成長區塊也是亞洲非以陸客成長高,港澳來台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14.52%,新加坡成長16.91%,馬來西亞增加14.1%,韓國則增加25.82%;陸客來台人次較去年成長(小成長);
- 根據台灣經濟成長的結構,可整理出:下列可促進經濟成長的方向;
- 政府「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及『桃園航空城』要真正讓投資率上升,2014外資、陸資、台商投資台灣金額可達到 1 兆台幣,才能明顯對台灣經濟成長產生可觀貢獻;
- ECFA、服貿簽約,仍要加強東協、南美 FTA,越多 FTA 合約才能增加 TPP談判籌碼;
- 如何讓歐、美、日、中、中東之富人投資台灣及觀光移民台灣,要盡快立法,才有助於台灣經濟成長;
- 要立法留住台灣企業人才,要讓台灣企業留住人才,還能拉住海外人才,台灣企業產業才易升級,連大陸企業如華為都用股票留住人才,我不知道台灣官於及立法院只為了抽稅而讓韓國大陸來挖台灣人才,結果是會台灣企業競爭力下降獲利減少,進而稅收減少;
- 控制國營單位服務及產品之上漲如中油、台電、台糖等產品價格壓制,降低油價、瓦斯、電價是促進內需消費經濟最佳手段;國營事業年終獎金應該與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連動,如果未達標,就集體懲罰,才能鼓勵國營事業提高效率降價。
- 獎勵國際大公司參與「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設立研發中心及『桃園航空城』;
- ECFA 進入後期,該受益產業已受益,進一步應多開放大陸投資台灣公共建設,讓祖國真正做台灣有公益的建設,兩岸關係才會更優化,大陸對台投資金額若達到每年 2000億台幣,台灣各縣市才能看見大陸對台灣貢獻;
- 若遇縮QE要刺激消費經濟,『星國鼓勵企業加薪政府出4成』比消費卷好上幾十倍帶動經濟之效果, 星國實施這『鼓勵企業加薪』,讓星國 GDP成長率由第一季 -0.7% 提升至第三季 5.4%,台灣應該學新加坡,官員及公務員薪資直接與GDP成長率連動,當經濟衰退時政府才有更多資金刺激投資。
- 要多鼓勵台商往國際化專業化品牌走,過去台商海外投資約 1800億美元大都集中製造業及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工資拉高、人民幣升高後等於台商競爭力大幅減弱,這就是政府策略錯誤過份集中於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