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外資重塑美國的經濟面貌,重新投資美國之分析

English: Mercedes-Benz C-Class (W204)
Image via Wikipedia

重新發現美國的好!外資重塑美國的經濟面貌 改變南方產業結構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外資投資的重心,而現在這樣的領先優勢還將會持續擴大。


自 2008 年以來,外資對德國、法國、日本、南韓的直接投資開始陷入停滯,2009 年歐洲的外國投資更是下滑 36%,相對之下,美國卻在 2010 年外資投資成長了 49%,當中多數來自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總投資額高達 1940 億美元,是史上第四高紀錄。

▇外資重新看到投資美國的內在優勢

《Forbes》報導指出,外國資本正在重塑美國的經濟面貌,將財富和收入移轉至不同的區域,不過這樣的改變對美國人來說並非新鮮事,畢竟美國最早是英國的殖民地,整個 19 世紀也多倚賴歐洲資本建設從鐵路到運河等設施,若非歐洲來的資本,美國的城市發展進度恐怕會慢得多。

時至今日,這樣的模式又再度確立,外國又重新發現了美國的內在優勢,幅員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廣大且還在擴張的消費市場以及相對可預測的司法系統,另外,美國的人口結構與日本、韓國、德國等迅速老化的社會相比出現十足的反差,美國的出生率和大量移民使得人口結構年輕許多,中國雖然也有類似的優勢,但是中國威權的政治體制會使得投資者卻步,不願意棲身於這樣的政權下。

而這股投資熱潮並非一股腦的集中於科技業或是房地產,反而是更專注於基本工業建設,這對美國這樣一個大且資源豐富的國家可說是最適合的,其中新興能源領域在 2009-2010 年吸引了超過 3 倍總額約 200 億美元的資本,部份的資金注入可再生能源產業,但當中絕大部分資本還是投入不斷擴張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

「頁岩革命」是最受外資青睞的投資選項,來自中國、法國、西班牙的能源公司都在俄亥俄、科羅拉多、密西根砸了大筆投資。

▇ 外國汽車公司大舉投資

這股投資熱潮中,最重要的或許就是工業投資激增,在 2009-2010 年一年之間增加了 300 億美元,多數集中於化學、汽車、鋼鐵以及運輸產業,主要是在投資環境友善的美國德州以東南部。

Mercedes-Benz C111 Prototype / Mercedes-Benz F...
Image via Wikipedia
這些外資,特別是跨國企業,並非傻瓜,他們不若美國國內企業有一些國內負擔歷史因素要背負,他們選擇投資的產業和地方就是以他們的企業利益為優先,例如汽車業的 Mercedes-Benz、Volkswagen、Nissan、Toyota、Kia 等外國車廠都紛紛至美國南方設廠,或是擴大投資。

這些都不是無關緊要的投資,平均建廠成本都要超過 10 億美元,而且這些外國企業代表的是製造業更好的薪資水準,並帶來就業機會,且還將會帶動其他相關零件供應商、汽車製造業也跟進設廠。

在未來 10 年內,這些投資將會改變美國的產業結構。現在阿拉巴馬州和肯塔基州汽車生產量已經與密西根州並駕齊驅了,且根據美國勞工局數據,密西根州在汽車業從業人士數量當中以 18.1 萬領先,其次則是印地安納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和阿拉巴馬州。

▇ 工會組織弱勢 交通網便利


modern architecture  in Asakusa Tokyo Japan
modern architecture in Asakusa Tokyo Japan (Photo credit: Retinafunk)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外資公司經理任職於 Ford、Toyota 的 Taylor 認為,這是因為美國南方的工人還未變得與美國中西部工人一樣,也就是工會組織還未強盛、還不夠成型。

在東南方,工會對公司而言肯定是小得多的問題,以阿拉巴馬州為例,雖然汽車工人近幾年來人數大增,但是當中僅只有 7100 人隸屬工會,參加率約 10%,低於美國全國 12% 的平均值,德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等州更低於 5% 以下。

除了工會問題之外,美國南方鐵路、公路交通網更為強大,使得產品銷往主要市場更為方便、運輸成本也更低,因為能源成本可以降低,此外,南方許多港口城市近幾年來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

美國東南方近幾年來還成為了汽車業的研究中心,多家大學提供獎學金和學位致力研發汽車科技。

▇ 相對可靠的雇主

美國東南方汽車業的整體影響近幾年來或許還無法充分體會,但是其長期願景非常遼闊。過去美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 GM、 Chrysler 多將錢花在研發耗油的卡車和休旅車上,但相較之下,這些外國車廠,特別是  Volkswagen 、 Honda 、 Toyota 、Kia 則在研發可靠、省油的車輛方面有長期的經驗; BMWMercedes-Benz 則是主攻奢侈品市場,尤其是年輕人階層。

這些跨國汽車公司在全球擴展市場,經歷無數大小戰役考驗,再加上他們與鋼鐵以及其他相關產業的合作關係,他們是非常成功的競爭者,並且也是可靠的雇主。根據美國商業部統計,已經證明這些外資公司較不易出現裁員的狀況,且往往還提供更高的平均工資。

然而,也有些人譴責這些外資投資的作為,例如《American Prospect》的 Harold Meyerson 就認為這些外資公司特別是歐洲企業,是來「貧民窟」給工作,現在美國已經是歐洲人眼中找便宜勞工的地方了。

Meyerson  指出,正確來說,這些公司一般多投資在南方「非工會會員保障就業」的州,以避免和工會產生糾葛,他們通常也避開環保規定嚴格的州。

但儘管如此,這些外資公司對於東南方長期缺乏穩定、高薪、技術性工作,處於落後地為的州來說,還是相當友善的。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新的就業機會不會支付 UAW 頂級合約所保障的高薪,且缺乏工會保障這些當地的工人容易處於不當的管理壓力下。但是對於這些一個小時薪資 8 美元就已經是非常好待遇的州,一個外資工廠的入門級工作,不但可以學習到技術,起薪更是由 14 美元開始,對他們而言不啻是天降甘霖。

當然,依然還是會有些人譴責這些外資公司所帶來的危害,甚至攻擊他們為新殖民主義,然而海外投資激增也可被視為,再次確認了美國有些地方還是能夠提供就業機會給銀行家、電腦人才以外的人。


重新擁抱制造業回到實體經濟 美國對華投資下降成定勢?

美國總統奧巴馬力挺制造業的表態,與美資制造企業對華投資同比下降的新聞相疊加,引發了業界的關注和擔憂。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國制造業的相對成本優勢正在減弱,美國促進制造業的一些政策不但使美國本土企業回歸,甚至吸引了部分中國制造業企業的注意。雖然商務部等部門日前表示,美國制造業回歸尚不能判定為趨勢,但研究、梳理其回歸的機理,對判斷未來趨勢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大背景是,不僅對華,美資正在全世界收縮。

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對外投資數據表明,美國整體對外投資規模也在縮減。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直接對外投資金額,從上個季度的930億美元降至865億美元。經濟分析署(BEA)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再投資收益減少,以及純公司間債務投資減少。

美國商務部此前發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企業稅後利潤環比增長6.9%,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幅則高達30.2%,顯示金融危機以來的“再工業化”戰略逐步生效,此戰略意在重回實體經濟,讓工業投資在美國國內重新集中。而對中國而言,由于美國在華投資企業,制造業企業數量及投資金額佔比較大,如果美國制造業投資持續回流,可能會造成美國對華投資持續下降的隱憂。

本報記者通過對中國商務部網站公布的數據整理計算發現,目前美資在華投資,並投產開業的企業共有14652家,投資總額為4466億美元。其中,制造業企業數目為9514家,佔總數的65%,投資總額為3112億美元,佔總數70%。

“在中國工資水平年均增長17%、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中美工資差距正在迅速縮小。”波士頓咨詢集團高級合伙人哈羅德‧瑟金對記者指出,由于美國南部的一些州政府具有更靈活的工會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刺激措施,這些正吸引著制造業的回歸。那些勞動力需要相對較少、產量有限的產品如家用電器、施工設備,最有可能回歸本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不僅在鼓勵本土制造業企業回歸,也開始務實行動,以吸引各國在美國投資制造業。

本月15日,美國商務部前任部長駱家輝稱,有必要從聯邦層面上大力推進,吸引投資。這項旨在提振經濟和創造就業的“選擇美國”計劃,他指出,是一個政府針對工商界呼聲的直接回應。

以美國南部密西西比州為例,本報記者在其網站上發現,除了推介其優良的物流港口及基礎設施,密西西比州還出台了一系列的多重鼓勵項目,包括貸款、資助、債券和減免稅收,可按照各企業的特殊需要提供合適的優惠條件。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海外代表處通力合作,與新企業密切溝通,度身定做項目計劃書,並由專人協調進行一站式審批,以確保項目如期在預算內交付使用。

5月4日,一份由美國亞洲協會和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基辛格中美關系研究所聯合推出的名為《敞開門戶——充分利用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報告建議,美國兩黨應聯合向中國發出歡迎中國對美投資的明確信息,同時在聯邦政府系統形成統一機制,鼓勵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確保投資符合美國需求。



分析

  • 美國資本淨流入大幅上升,意味美國景氣會上來,那更說明 Obama 及聯準會策略成功,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歐洲是否學美國刺激經濟之作法值得注意?
  • 汽車銷售總額快接近 2007年3月歷史高峰, 汽車業興起意味就業率將大幅增加;
  • 美國公債值利率大幅上升,紛紛投入股市及高收益債卷;
  • 更大影響是3兆美債到期,無法直接實施 QE3,必須用迂迴之路線,讓 50% 到期債透過 迂迴之QE3 達到解決,同時壓低美國公債值利率;
  • 更說明,馬總統很少刺激經濟之做法是錯誤,大陸內陸、美國南方及新加坡都大幅提供優惠之投資條件在搶世界之長期投資做落當地,只有馬總統最保守,根本不符合選民期待,大家期待 633 ,才會再給馬總統四年,請馬英九自已想清楚;
Enhanced by Zemanta

台灣20年內恐破產 - 分析 (Taiwan will suffer a government finance crisis within 20 years)

台灣成希臘第二?政府四大基金20年內恐破產

台灣將步上希臘後塵?根據《今周刊》研究發現,從政府各部門現有所公佈的數字推算,台灣預計在民國120年,政府所掌握的四大基金,包括郵政儲金基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將完全破產,而台灣更將在民國122年成為全球最老國家。

《今周刊》指出,依據現有資料顯示,五年後台灣勞動力人口將開始減少;七年後,四大基金之一的軍職人員退撫基金將首先破產,而教育人員退撫基金則開始入不敷出;民國109年,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也同樣入不敷出。

而緊接著於民國113,台灣人口平均年齡比現在的日本更老,到民國116年教育人員退撫基金將破產,民國118年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破產,而在民國120年,身障人口達到240萬人、平均每18.5人就有一人需要長期照顧,更重要的是台灣牽動數百萬勞動人口的勞保基金將在這一年破產,到民國124年,勞保基金虧損將突破新台幣1兆元。

《今周刊》分析,人口對經濟的衝擊將會是首要「地雷」。人口老化造成勞力短缺,經濟成長恐怕只能期待「保二」,國內消費主力減少,連鎖效應將衝擊到內需產業。而且稅收不足,但每逢選舉卻反而大開社福支票與降税,加上人口老化所帶來的沉重社福支出,將讓原本已經不足的稅收拖垮財政。

勞保責任提存不足是怎麼算的?明明政府每年支出虧損是來自於
政府經常性支出,勞工每年繳的勞保基金都有盈餘、勞工繳的稅
也遠超過政府支出給勞工的勞保補助,政府到底把勞工繳的稅和
勞保費用到那去?
事實上,從民國65年開始,政府不斷將公債發行上限從歲出總預算的25%一路調升到124%,民國90年甚至明訂「中央為彌補地方稅收損失之舉債,可不受《預算法》公債收入不得充作經常支出之用的限制」。《今周刊》認為,這樣的情況正如同政黨惡鬥的希臘與義大利,兩國人口老化程度不若日本,但在債務爆發的前十年,希臘與義大利對於老人福利相關的社會之出占比都比以完善老人福利著稱的日本還高,分別高達10%、11%。

隨著台灣民主化、政黨競爭激烈,政府債務餘額自從政黨輪替之後快速竄高,至民國一百年的現在,政府認定的債務餘額已經高達新台幣4.9兆,逼近《公共債務法》的上限規定。

《今周刊》強調,這次研究所採用的數據,分別來自行政院經建會、行政院主計處、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行政院勞委會勞保局、內政部戶政司、川誠精算顧問公司。如果全球經濟在未來五到十年溫和崩壞,台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恐面臨經濟不振、稅收不足、財政惡化、債務破表等問題,而一步步成為希臘第二。

馬總統知道台灣財稅至退休福利問題在那裡嗎?

希臘觀光收入遠大於台灣,公務員退休替代率也低於58%

現在歐洲經濟愁雲慘霧,南歐國家的債務問題越滾越大,追根究柢就是想要享有北歐的高福利政策,但是經濟不景氣、政府無力收稅、民眾避稅逃稅,所以只能「以債養債」。而北歐因為經濟較好、稅金收得高,勉強還可支撐。

     另一個問題是「公務員龐大的支出」。公務員薪資極為優渥,但效率低落,而政府不提升工作效率,反而用增加公務員的名額解決問題,如此惡性循環之下,歐債風暴越演越烈。舉個例,南歐和英國都是公醫體系,台灣的醫療是「財團法人化」,導致我們有些醫院被稱為「血汗醫院」,醫護員工非常辛苦;相較於南歐,醫管鬆散,工作效率奇差,人事成本偏高,但紅包仍然滿天飛。

     再則就是「老年人口的問題」,在台灣,二○一○年平均壽命已達七九.二歲,而且每年還在以○.二~○.二五歲增加中,現在我們是六五歲退休,平均每個老年人還要活十五年,而就業人口大約從二十五歲開始工作。換句話說,正在工作的人除了要養老年人十五年之外,還要養下一代的二十五年,總共是四十年。而我們從工作到退休最多也是四十年,台灣實際退休年齡平均是五五.六歲,生產人口少,扶養人口比節節上升。
希臘降低國債,其實就是降低政府開銷,砍公務員數量及福利大減

     歐洲國家碰到老人養老問題後,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第一,「延長退休年齡」,像德國強制退休年齡就想修法延到六七歲,但相反地,這兩年也多佔了年輕人進入職場的缺。第二,「嚴格退休資歷」,六五歲是強制退休年齡,譬如原本是五十歲可以開始退休,要慢慢往後延長到五五、甚至六十歲。第三,「工作年資滿四十五年才可拿退休金上限」,以台灣來說,二十五歲開始工作、工作滿二五年或五十歲就可以退休,年資及年齡加起來滿七五~八五就可領月退,工作滿三十五年就達退休金或月退上限。但看看歐洲,現在已經要延長到滿四十五年才可拿上限。第四,「縮減退休年金」,以台灣勞保來看,是用工作最後五年的平均投保薪資來計算,所以勞工們到最後五年開始增加投保薪資,這樣是不合理的現象;而國外為了解決此類狀況,就將年限拉長,甚至用終身投保薪資來計算(當然要加計利息及通膨指數),以節省國家支出。

     但是,這些改革引起了南歐各國,甚至英、法等經濟大國的罷工事件。希臘也由於國債問題全面縮減國家支出,實行公務員裁員、減薪,減退休金等措施,但引發的大罷工規模也尤其龐大。而這些問題什麼時候會發生在台灣身上呢?估計是在二○二五年,民國一一四年,因為那時候老年人口將會超過二○%,希臘的問題將會在台灣上演。 ......

葉金川的看法是,替代率上限應逐步降為八○%,滿年資年限從三十五年逐步延到四十五年,一八%優退利息也應逐步調降。我預估要降至 70% ~ 65%,否則很危險。



勞工無法由繳的稅得到福利及維繫勞保



分析
  • 政府財政惡化主因是: 1. 軍公教薪資裡面扣至國民退休儲備金太少; 2. 過去超過三十年累計之軍公教未繳稅部份形成之債務;3. 經濟成長率及投資率過低;4. 地方經費開銷效率不足 5. 根本無法負擔軍公教 95%替代率之退休俸 6. 公務人員過多 軍公教薪資裡面扣至國民退休儲備金太少造成每年數千億軍公教退休俸由稅收補足,依照預估之退休軍公教逐年增加趨勢軍公教退休俸形成很大政府財政壓力;很明顯軍公教薪資扣至退休福利必須大幅提高,稅收支出至勞工退休福利須增加,才是均富
  • 總統根本搞錯了,合理化稅制未必『均富』,合理化稅收支出分配才能均富, 總統請勿一再欺騙人民, 中華民國之稅收制度本來就是累進制, 稅收制度本來就是均富設計,但我國之真正造成貧富問題是稅收支出分配之不公平,但全國總歲入(稅收+其他政府收入)  1兆7,646億元 , 軍公教支出約1 兆1 億元含薪資,18%優惠存款一年利息支出金額約 768億元  ,其他幾乎是中央對地方、補助各縣市、一般性補助、計劃性補助款項,真正用在勞工與弱勢族群少之又少,大家自已仔細思考你一年用多少政府稅收?所以, 馬總統之合理化稅制不是『均富』,這是欺騙人民的;
  • 全國軍公教人事花費 1 兆1 億元含薪資、退休俸2千九百多億, 18%優惠存款一年利息支出金額約 768億元 ,如果 2012 後每年退休軍公教人員比率是2% ,新進軍公教人員比率也是2%  全國總歲入(稅收+其他政府收入) 1兆7,646億元成長比率是0.5% ,假設政府執政四年經濟成長率是4.0% 以上,依上表模擬政府財稅 2025年  全國軍公教人事花費將占全國總歲入 88% 以上,如果每年退休軍公教人員比率是2% ,新進軍公教人員比率是逐年遞減  ,依上表模擬政府財稅 2025年  全國軍公教人事花費將占全國總歲入 78% , 如果由軍公教加扣15%退休儲金補足全國軍公教退休俸財務黑洞,則 2025年  全國軍公教人事花費將占全國總歲入 72% (超過總稅收),由整體稅收與分配得知真真台灣財稅問題既 :   全國軍公教退休俸財務黑洞是無法由全國稅收去補足, 全國軍公教人員數量必須遞減,整體稅收才會平衡,增稅來解決全國軍公教退休俸財務黑洞是不可行的
  • 也就是說,政府增加軍公教人員來降低失業率是不可行,財政會惡化更快
  • 政府增加稅收來解決軍公教人員逐年增加之費用, 也是不可行,因為稅收增加率根本比不上軍公教人員逐年增加費用之成長率
  • 整體台灣投資環境正在因為整個 軍公教人員花費占稅收比重過高及軍公教人員退休奉因這幾年人員退休、新增遞補而加速惡化,如果原有制度不變,2016年就將升高至稅收之74.6% ,正是希臘財政惡化之翻版  也是執政黨將再度失去政權之關鍵問題;
  • 政府財稅專家皆公教出生之學者大都主張增稅 , 因為他們需要維繫本身公教利益,但負作用已經產生,針對實際分析發現96年開始通過對未上市公司增最低稅負制後,台灣民間投資率就持續下滑,既使政府已實現兩岸三通、ECFA 及降低營所稅至17%, 台灣民間投資率都未見明顯成長,因此增稅之 負作用已經產生, 增稅無法改善財政,唯有堵住 軍公教人員花費產生之財政巨洞才能有解,而且要加速經濟成長稅收才能大增
  • 依照表內對台灣未來10年之經濟及財政模擬,最有效之避開破產之方法是:1. 軍公教加扣15%退休儲金補足全國軍公教退休俸財務黑洞;2.  全國軍公教人員數量必須遞減 ;3.   軍公教退休俸替代率上限應逐步降為5○%;4. 維持經濟成長率高於 4.0% ;5.  維持總稅收不低於 1兆5千五百億;
  • 台灣公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 54歲,軍人平均退休年齡 44歲,退休俸又是90% ~ 95% 薪資,怎麼比歐洲平均退休年齡 63歲還優厚啊?而台灣繳稅最多之上班族勞工在2008退休年齡被延後至65歲, 那台灣政府財政不是早晚破產? 那台灣政府財政破產誰最衰,當然是現在新進未超過15年的軍公教人員及年資未超過15年的勞工最衰,增稅及降低退休就由你們開始。政府其實是苛待上班族勞工:
    • 目前以國家 GDP 成長率貢獻及稅收貢獻,公務員都遠比勞工低,社會及退休福利卻比勞工高3倍以上,在國家稅收支出上既使扣掉軍公教薪資總支出,國家稅收支出給軍公教也遠高於勞工社會及退休福利支出。而勞工人口比上軍公教人口是 7.2 倍,也就是說每位勞工一生至稅收支出之福利比上軍公教低了 21倍,非常不公平。
    • 勞保基金不足不是政府財政問題,而是政府稅收支出分配問題,政府稅收支出分配給勞工僅有4.08% ~ 6.0%,其他83%都給了軍公教,政府需調高勞保費補助比例至20%及調高政府對勞工退休基金支持就可以解決問題,只要將公教人員退休年齡延後至58歲,不能提早退休,既可有足夠經費可解決問題。為什麼馬總統可以幫公務員加薪且恢復軍公教18%?一談到勞保福利就說政府沒錢?最簡單計算,勞工每年繳的綜所稅一年約3000億 占稅收24.5%,而政府支出給勞工之勞保及就業補助 685億 占中央政府支出之3.08%,怎會是政府只將稅收去補助退休俸及18%優惠定存而不去增加勞保補助?
    • 勞工勞保補助先被政府砍至10%,然後2008年勞工退休年齡又被延到65歲,而公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53歲,政府支持公教退休俸是法定保障,勞保當然也要法定保障馬政府不能財政有問題時,就叫公教學者、主計處在今週刊媒體說政府沒錢要砍勞工勞保退休福利,今天政府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用媒體及公教學者鼓吹"不保障勞保給付"。
    • 更離譜是勞委會是變相虧空勞工退休金給付,為什麼要廢勞委會由勞工自組勞退工會接管? 經查證發現勞委會把拿來護盤更拿來支付非退休及老年給付如生育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職災醫療給付、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支出。政府怎可以拿勞工老人退休儲備去支付其他社會福利,這勞保的錢90%都不是政府稅收支出啊!我們已經勸馬總統勿輕信勞委會提出之改革事項,勞委會問題很大
    • 台灣許多學者根本亂提增稅可增加賦稅/GDP比率建議,根本是錯誤的,賦稅/GDP比率低是因為工廠、公司在海外,三大稅少兩大稅是另一主因,由分析發現,台商降低台灣勞工使用率,大幅移至海外,對稅收是很大傷害,而且,廠商移出將大幅降低賦稅/GDP比率最近又發現另一個造成賦稅/GDP比率低是主因:就是政府人事、退休俸、18%等等經常性支出過高,由於許多政府經常性支出是很低稅率,但卻占GDP比重;
    • 等於勞工、雇主繳稅給政府當軍公教福利,犧牲產業升級、勞工勞保福利、整個台灣年輕人未來,而全民還要背負他們留下之債務 , 這是錯誤的制度,不但讓勞工覺得不公平也讓公務員蒙羞;
  • 台灣勞工要覺醒,不要被政府『租稅健全』所騙,現任政府『租稅健全』等於持續利用增稅掩飾軍公教花費過高又不扣足夠軍公教人員退休儲蓄金造成財政危機  , 請参考 台灣是收稅分配最不公義之國家 ;  最後還是多鼓勵勞工去總統 facebook 鼓勵他要增加稅收支出對勞保的照顧,畢竟馬總統終身都是公務員,也搞不清楚他終身都是勞工及雇主在養他,卻忽略真真照顧他的族群,台灣稅收支出給勞保補助低於政府稅收支出之3.0%,是全球最低的,造成勞工只是繳稅工具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美國意外出現復甦、歐洲印鈔,聯儲 QE3 可能會以其他方式出現

BANKRUPT!
BANKRUPT! (Photo credit: SS&SS)

美國復甦 高收益債分紅

美國就業與製造數據喜訊頻傳,意味著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景氣復甦動能轉強,其復甦腳步頻頻優於預期。昨日全球股市,除英國股市受債信評等降評收黑外,歐美股市上演慶祝行情。

當歐債危機已明顯淡化,預期歐洲的消費動能也可望回升,加上中國、印度均開始貨幣寬鬆政策來刺激景氣,這些需求會讓通膨升溫。然而在經濟成長中伴隨溫和的通膨是一個健康的現象。

富邦基金經理人官湘玲指出,分析過去10個年度不同等級債券的風險報酬,可發現高收益債報酬率高於股票、但波動度較股票低。

柏瑞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經濟好轉的情況下,企業基本面好轉成為高收益債券價格的強大支撐,並且抵消了利率上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高油價會造成市場波動,但經濟的回升將有利高收益債,溫和通膨與高收益債價格是同向而行的,投資人也應該留意本身風險承受度,分散布局各種債券。


The Clyde
The Clyde (Photo credit: roblz.com)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由於歐洲國家、美國還有其他一些國家缺乏緊縮支持還債的決心,世界可能步入印鈔時代。余永定強調,若負債者依靠通貨膨脹方法將債務「脹沒」,中國等債權人就將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這種局面下,中國必須加快經濟調整速度,避免掉入「陷阱」。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17日在北京舉行。余永定在論壇上對歐債危機進行了分析。他表示,日前,歐洲確認4400億歐元救助基金,但如果加上意大利,需要解決的負債總額達33440億歐元,「總而言之是個錢不夠的問題」。

余永定表示,在這種局面下,歐洲央行面臨著一個巨大的誘惑:改變立場,採取美國歷次做法,直接和間接地購買歐洲國家債券。雖然歐洲央行一直在向市場解釋,其近來的一系列操作不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只是公開市場業務。但在余永定看來,歐洲央行所採取的策略和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的界限已經比較模糊。他表示,歐洲央行這種做法對中國的影響值得深思。

DSC_4307
DSC_4307 (Photo credit: crowdyke)
余永定指出,世界很可能已經進入一個中央銀行印鈔票時代。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最大的「債權人」,中國只有面對現實,加快自己的調整速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免陷入各種各樣的陷阱。

對於援助歐洲事項,余永定表示,中國必須採取既積極又慎重的做法,等待歐洲「把自己的房子收拾乾凈」。此後,中國才可以提供直接和間接的幫助,並且量力而行。


歐洲央行2月29日再度出手,宣布啟動1%的超低利率無限額3年期再融資招標,有800多家銀行投標,融資規模超過5295億歐元。這是該行自去年12月以來進行的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分析認為,此次變相“量化寬松”之舉將繼續加大歐元區銀行業流動性,也有助于進一步緩解歐債危機。


美國就業與製造數據出現意外成長,資本淨流入大幅上升






如果是強勁之美國復甦發生,QE3 怎麼出現? 當然不是 QE3,QE3 目的是壓低美債息及應付將到期3兆美元之舊債,全球進入資金行情;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政府應該有更精準之食品檢驗中心

These are the common British cuts of beef. Bas...
Image via Wikipedia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16日坦承義美公司在3月初以高志明名義,主動致函給總統馬英九,提供檢驗數據以供政府參考,這也讓陷入「圍豬救牛」爭議的府院暫時鬆了一口氣。總統府稍後表示,府方4日晚間收到國內某媒體電子郵件,內容提及義美食品公司檢驗室驗出豬肉含沙丁胺醇,府方幕僚當天即向總統馬英九報告,總統指示立即交行政院處理。

總統府方面表示,府方是在4日晚間10時許,收到一封來自國內某媒體的電郵,內容提及義美檢驗室於2月29日檢測購買自某傳統市場肉攤的肉品,應該是屬於同一條豬的7種不同部位的樣品,檢測結果7項肉品均含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其中又以豬肝的殘留含量為最高。

總統府指出,府方幕僚收到後立刻向總統報告,隨即接獲指交由行政院處理的指示,幕僚也在當晚電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次日上午,總統府幕僚群邀請陳保基、衛生署長邱文達一起交換意見,並將相關資料轉交陳保基,隨後再以正常公文程序送達行政院。

A photo of noodles and beef
Image via Wikipedia
高志明則是在16日發表聲明指出,義美實驗室有關瘦肉精檢驗標準,基於廠商自主管理的要求,採用相對較為嚴謹0.2 ppb 為偵測極限。聲明指出,義美立足台灣數十年,長期大量採購本土農產品,也累積了長期的食品安全檢驗的經驗,因此安然度過三聚氰胺、塑化劑等風暴,如今對瘦肉精所引發的民眾食用危機,同樣抱著與各界齊力付出共同解決問題,及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應用多年來深耕台灣的專業,為當前的農業困境及消費大眾、餐飲業者、銷售通路,尋找出路及解決方案。

聲明指出,義美公司在3月初確實曾以本人名義主動致函總統,提供檢驗數據以供政府參考,希望 總統能儘速調整,建構「安全食品‧維護國人健康」及「營造農漁民公平的經營、競爭環境、與 消費者能安心享用食品的信心」。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引爆的「瘦肉豬」風暴,今(16)日傳出最新發展,該份檢驗報告,是由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高志明以個人名義送交總統府。高志明也在身分曝光後發表聲明,強調自己出於善意,希望馬政府能讓國人重拾對食品業的信心,如果傷害其他業者,願意致歉。

行政院長陳冲今日坦言府院有收到檢驗報告,署名人是義美總經理,因此認為是義美總經理高志明。高志明隨即透過義美公司發聲明,承認確曾在3月初將數據送交總統府,是以個人名義呼籲馬英九,應該讓國人重拾對食品業的信心,如果造成通路商、養豬業者的困擾,高志明也願道歉。

不過,爆料者蔡正元卻否認資料來自高志明,還說給他資料的人不是義美公司的人;羅淑蕾則說,她認識送驗者,名叫「Peter」,這名「Peter」不只把資料給蔡正元,連總統府、《壹週刊》以及很多立委都有收到,不過「Peter」絕對不是高志明。

《蘋果日報》加碼爆料,流出義美檢驗報告的「Peter」,是義美食品高家的老四高志遠,高志遠目前在越南從事高爾夫球袋的生意。同一件事,出現如此多版本的說法,也讓民眾看不懂,當事者究竟是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還是只想打「迷糊仗」?

評論

  •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以個人名義將該份檢驗報告送交總統府,凸顯政府食品檢驗中心技術之落後,竟不能檢驗低於2 ppm 以下之食品添加物,而台灣媒體竟然拿這事來當政治秀,許多低於2 ppm 以下之食品添加毒物,就已經比10ppm美牛瘦肉精還毒,難怪國人得腫瘤比率偏高;
  • 希望馬政府能讓國人重拾對食品業的信心,意思是要嚴加檢驗與嚴格之標準,更意味更精準之食品檢驗中心;
  • 國人不要只在這事件上表演政治秀,應該要求嚴加檢驗與嚴格之標準,只要沒有嚴加檢驗,任何嚴格之標準都是無意義,國人健康是需要嚴加檢驗與嚴格之標準去維持,嚴加檢驗與嚴格之標準缺一不可;

Enhanced by Zemanta

政府若要油電確定雙漲,應以非民間電費調漲為主

IMG_6128.JPG
IMG_6128.JPG (Photo credit: AllenChen168)

油電確定雙漲 小老百姓生活難過

媒體連日報導「油電雙漲將陸續上路」,經濟部日前回應純屬媒體臆測,但今日蘋果日報再度報導,油電價將確定調漲!

外傳經濟部與台電研議電價在今年分2階段調漲,漲幅在25%至30%之間,預計民生用電5月初先漲2角,10月再漲2角。內閣首長昨日已向馬英九總統報告「油電價調整方案」,初步規劃電價將分2波調漲,國內的家庭電費將漲14.4%,全台家庭每戶一年要多付近2000元電費。油價緩漲機制也擬調高門檻,國內油價將一次漲足。

對於油電將雙漲,恐帶動一波物價上漲潮,民眾生活確定將會更加難過。

陳冲:電價若漲是回復正常機制

行政院長陳冲今天表示,要不要調漲電價,台灣電力公司電價諮詢委員會,會依法定程序處理;若決定調漲,是回復正常機制,不能解釋為漲價。

陳冲上午赴立法院院會備詢,對於是否調漲油價、電價,他在立法院議場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以電價為例,過去台電採取吸收的方式,那是一種緩漲機制,現在如果讓電價合理化,不能解釋為漲價,而是回復正常機制。

經濟部長施顏祥接受採訪也指出,有關能源價格調整還在研議,研究方向需兼顧經營成本、照顧弱勢及產業競爭力、節能減碳,目前沒有確定的時間表。


傳油電雙漲 立委籲先穩經濟

油電雙漲方案在立法院國是論壇成為話題,台聯立委林世嘉表示,監察院應調查台電、中油;國民黨籍立委羅明才呼籲,政府要先穩定經濟,別讓民眾覺得新內閣什麼都要漲價。
根據媒體報導,經濟部與台電研議「油電價調整方案」,初步規劃分二階段5月與10月調漲,估計各類用電平均調幅2成到2成5。另外,調漲方案還包括基本用電110度以下不漲、110度到330度減半調漲。

立法院今天上午舉行國是論壇,台灣團結聯盟立法委員林世嘉發言時表示,油電分別要在5月與10月調漲2成到2成5,讓民眾相當痛苦;而台電、中油都說虧損嚴重,國營事業績效這麼差,台電、中油董事長應撤職懲處,監察院也應調查這些國營事業。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羅明才表示,媒體報導經濟部研究簽訂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報告竟是10年前的資料,令人匪夷所思。國民黨籍立委羅淑蕾則說,她向經濟部調閱簽訂TIFA的研究報告,卻是10年前的報告。另外,羅明才呼籲政府先穩定經濟,別讓民眾認為新內閣上任後,什麼物資都要漲。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李桐豪表示,他認為可以開徵空屋稅,但經濟部說用電110度以下不漲,「但110度以下真的是人民生活用電嗎?」呼籲電價費率不應由政府來決定,應建立由民間、消保會、公平會等團體組成的委員會,來決定各種民生費率。國民黨籍立委羅淑蕾說,現在很多食品都含有瘦肉精,家庭主婦每天提著菜籃到菜市場買菜時,牛、豬、鵝肉都不敢買。

台灣電價憑什麼漲?


台灣供電穩定、電價便宜,是Google看上台灣的原因之一。正面看待,是對台灣投資環境的肯定。

但宏碁董事長王振堂直截了當地說,「這不是椿好生意。」因為,這不只是用台灣全民的錢去補貼,更會將資料中心產生的巨量排碳,留在台灣。

「資料中心的耗電很恐怖,但真正幫台灣創造了什麼?收到電費而已,」師大管理學院院長陳文華也說。台灣電價之低,聲名遠播。

去年底,台日投資協議簽署,重啟日本對台投資熱潮。搶在這之前,到台灣投資的日商台灣住電鋼線,在向總公司分析來台灣設廠的優勢裡便說,台灣有低得驚人的電價。

「如果日本一度電是一元,那中國是○.六,台灣只要○.二元,」總經理葉田茂喜比較。

台灣的民生電價,平均一度二.七六元,在主要國家中,只比產油的馬來西亞稍高;工業用電二.三六元,也比大多數國家都低。

台灣的電價,有沒有條件這麼低?

把「浪費」當習慣

眾所周知,台灣要水沒水,要油沒油,能源九九%全靠進口。小小台灣,甚至是全球第三大煤炭進口國。低電價對企業的影響,是很少人把「節能」當一回事。「節能減碳主要為了形象,純就成本效益來講,沒有誘因」,一家半導體大廠,負責社會企業責任(CSR)的主管,明白告訴《天下》。

談到台灣電價,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直喊,「太便宜、太便宜了。」

低電價對民眾生活的影響,顯而易見。你是不是也在過這樣的生活:

冬天,連續的濕冷天氣,衣服連晾都不晾,洗衣機洗完,直接丟進烘衣機裡轉三小時。夏天,冷氣無休止地運轉。熱水瓶,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插著電,溫度設定在九八度,持續沸騰。

這類在很多國家都視為浪費的行為,卻是台灣人的「習慣」。

一位台電資深員工的姪子,是間上櫃公司的創辦人,家裡的空調全年沒關過。連身為親人的這位台電資深員工都忍不住說,「電費應該漲價。電費太低,不只造成浪費,更是劫貧濟富。」


分析

  • 油漲價是全民負擔;
  • 基本上是工業用電太便宜,建議大幅提高工業用電電費,非民間用電超過73% 全國發電量,建議大幅提高非民間用電,不建議持續鼓勵太便宜之工業用電; 
  • 因為,台灣已經不再鼓勵重工業, 太便宜之工業用電無助於產業升級;
  • 中油、台電績效被受質疑,主因乃是許多經營成本遠高於民間,政府早該整頓民營化,讓經營成本與績效更公開。

Enhanced by Zemanta

NFC 智能辨識之趨勢

English: iPhone 4 with a pingping NFC sticker
Image via Wikipedia

等不到蘋果幫iPhone 4配NFC沒關係,日本軟銀自己動手比較快

在日本,NFC(RFID)的使用已經是相當平常,日本電信廠商甚至會要求手機供應商必須直接內嵌NFC晶片,隨著iPhone在日本熱賣,卻不可能要求蘋果幫iPhone4強制升級NFC,為了更融入日本當地生活,軟體銀行乾脆自己動手比較快。軟體銀行推出當地主要的電子錢包服務商FeliCa的NFC晶片iPhone4貼卡,尺寸幾乎佔滿整個iPhone 4的機背(當然不會笨到貼到相機)。

不過這張貼卡就跟台灣的悠遊貼卡一樣,只是單純貼在機器後面,並不能與iPhone 4連動,所以也別期待這張貼卡在未來可以拿去掃瞄NFC標籤然後把訊息傳給iPhone。這張貼卡售價是2980日幣,大概是一千台幣上下。(如果在台灣乾脆把悠遊卡切邊貼在iPhone4背蓋算了...)

補充:剛看了一下主站那邊的回應,許多讀者回文覺得這破壞了iPhone 4原有的美感,不過筆者想說的是,如果你的生活已經被方便的手機內建NFC電子錢包制約,那沒有辦法使用電子錢包將會讓iPhone 4流失一部分的客源的。只能說因為日本當地電子錢包已經融入手機必備功能,若不在這樣的環境,也會無法理解這張貼卡的價值。(不過貼上去真的是質感大失...算了,很多人的iPhone4也被保護殼包的死死的,裝了保護殼也一樣看不到蘋果本來的設計。)


飛利浦半導體(Philips Semiconductors)總裁兼執行長Frans van Houten日前預測,到2010年,有半數新的無線手機產品將含有嵌入式近場通訊(NFC)技術。NFC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可以使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雙向互動。

Frans van Houten預期,支援NFC的耳機將在2007年大量推出。目前已有少數採用飛利浦NFC晶片的諾基亞(Nokia) 3220手機供貨中,而且在德國與法國也有一些NFC測試正在進行。諾基亞一直非常看好NFC,並相信NFC一旦普及將會為行動廠商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早在2004年,在德國就曾經有大約200名用戶以該款採用NFC技術的諾基亞3220來購買車票,並能夠透過當地公共網路進行付費。

對於NFC技術和應用,許多的關注焦點是集中在它能夠利用銷售終端執行非接觸式的付費。但Frans van Houten強調,非接觸式付款是NFC所能提供的多項功能中的一小部份,此外還包括簡化藍芽和WiFi等通訊距離較長的無線技術的配置。他還表示,用戶將能夠從內嵌NFC技術所取得的廣告訊息以非接觸方式下載資訊,譬如音樂會或體育賽事等。

根據Frans van Houten的說法,NFC是一項安全的技術,採用了智慧卡中較先進的安全功能。他說,採用NFC技術的無線設備,也可以選用設置密碼方式來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護。此外,NFC應用在歐洲相當火熱,雖然Frans van Houten並不願意說其投入程度遠超過美國,但他認為,歐洲將會迅速採納NFC技術。


近場通信 NFC是在此刻獲得了相當的興趣很多。 NFC是一種數字通信通過身體接觸的方式 - 例如攻的公共交通網絡或辦公室的入境卡系統。 

Posterscope的同事跑了這項運動,“X戰警:第一類幾週前-你可以挖掘到海報下載拖車和更多信息。 在日本,他們一直在使用幾年NFC的現在,因為他們的NFC芯片往往依賴付款細節,他們可以使用優惠券和支付。 

一位同事給我發麥當勞從去年的這個例子 : 

“”Kazasu券“,是一個忠誠度計劃在日本推出的麥當勞餐廳與DoCoMo的合資企業的一部分。 

用戶下載空中就像他們已經從日本麥當勞的高流量的網站,該網站的客戶訪問手機和電腦都做優惠券。 而是業務員的手機屏幕上顯示的優惠券,並以現金支付,客戶可以將他們的訂單,贖回他們的優惠券和支付的標籤都只是一個或兩個水龍頭自己的錢包手機。 客戶可以衝線甚至離家前等待他們的手機,而在他們的食物和飲料的訂單。 

在日本的近4000家麥當勞餐館都配備有接觸的讀者。 據日本媒體報導,簽署了450萬用戶的Kazasu券報價少於18個月後,2009年8月,該方案的推出。“ 


繼Google、RIM、Nokia之後,市場傳出Apple將發表的最新手機將具備NFC功能,蘋果並與相關銀行及美國最大簽帳卡公司FDC洽談合作,手機大廠、電信公司及金融卡公司接續相挺,將引爆電子錢包新趨勢,而國內手機支付才要起步,未來國內相關概念股成長性亦將成市場焦點。

台廠生產近場通訊設備及零組件公司包括矽智財(IP)的力旺(3529)、無線射頻標籤(RFID)IC的聯傑(3094)、讀取辨識設備的欣技(6160)、精技(2414)及精聯(3652)、條碼機的鼎翰(3611)及提供手機電子錢包服務的電信三雄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

蘋果將於台北時間10月5日凌晨發表新一代的iPhone手機,除具備聲控功能之外,NFC應為最受矚目的新功能,業者指出,NFC的IC是採用高通基頻結合NFC的晶片,而高通的NFC晶片即是採用力旺的Neo EE矽智財IP,而力旺的IP也授權給博通,力旺成為台廠中間接受惠的蘋果概念股,昨(3)日股價更一度拉上漲停72.2元,IC設計中的聯傑所生產的無線射頻標籤IC,未來也將為NFC概念中的一環。

此外,蘋果最大競爭對手Google更早一步宣布Google Wallet的啟用,凡是Google的用戶可透過Spirit特定的手機付款機制,未來將推廣至其他的Android手機。另一手機大廠RIM所推出的新款黑莓機Blackberry7的新機,也搭配了NFC功能。

國內發展電子錢包也不落人後,電信三雄計畫合資公司搶進行動付款市場,未來將與手機廠結合,推動小額付款的電子錢包市場,進一步結合信用卡、悠遊卡及SIM卡三卡合一的認證平台,所以中華電信、台哥大及遠傳也晉升為電子錢包概念股。

其他台廠如生產讀取辨識設備的欣技、精技、精聯,未來將生產讀卡機端的辨識功能設備,另外,台灣的耕興及KY晨星也參予了NFC論壇會員搶進手機電子錢包商機。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現代的成功人 - 由『管理未來』開始

Future management
Future management (Photo credit: Lars Plougmann)

    經濟世界變遷不斷,在資訊型的社會中,學習與文憑掛帥,知識工作者與服務業勞工全面成為勞動主力,明確的任務與績效評估、不斷的回饋與主動負擔責任的渴望,是後商業社會最明顯的特徵,這正是有意願「管理未來」的人,最大的自我與環境的挑戰。

Prepping for the Future of KM session
Prepping for the Future of KM session (Photo credit: Choconancy1)
假設這是一個多角化經營的公司,上面有一個總公司,下面有很多不同的事業部,每個事業部在不同的產業、不同的生存空間各自有各自的產銷。總體策略所關心的問題是,現在有四個事業部,將來要不要變成三個或五個?要增加哪些,減少哪些?資源的分配、彼此的支援與綜效(synergy)如何?在組織制度上創造哪些機制來實現綜效?事業部如何劃分?電子和通訊究竟應該切成一個還是兩個?組織如何區隔與切割?不同的切割一方面代表資源分配的原則,一方面造成每個一級主管的主管領域不同,績效指標不同,各有優缺點。

事業層面的策略制定是,你的企業今天長得什麼樣子?你希望將來長得什麼樣子?你為什麼希望長那樣?如果要這樣,今天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才可以變成將來理想的樣子?你構思很多策略的方案(alter-native),來讓你從現在這樣,變成未來理想的樣子。這句話的關鍵辭是「樣子」,一個事業也有描述其形貌的構面,這就叫做事業策略的策略形態。

企業事業的策略形態可以用以下六大構面來描述:

  • 產品線的廣度與特色。在這個產業,你的產品與別人的比起來,是多還是少?你所提供的特色是什麼?便宜?創新快?服務好?
  • 目標市場的區隔與選擇。你是根據什麼標準在區隔?地區?或消費者的所得?
  • 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產業價值鏈裡面的價值活動,你的公司負責哪幾段?研發?倉儲?原料?還是銷售?
  • 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與同業比,你相對而言,比較大還是小?在哪方面你發揮了規模經濟?
  • 地理涵蓋範圍。你是地方性的公司,還是全球性的公司?你的價值活動是聚在一起,還是分開?
  • 競爭武器。和競爭者比,你有什麼競爭優勢?

    金融理財層面的策略制定是,今天你的理財長得什麼樣子?你希望將來長得什麼樣子?你為什麼希望長那樣?如果要這樣,今天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才可以變成將來理想的理財樣子?你構思很多策略及分析的方案(alter-native & Analysis ),來讓你從現在這樣的理財,變成未來理想的的理財模式。這句話的關鍵辭是「理財模式」,一個金融理財也有描述其形貌的構面,這就叫做金融理財策略的策略形態。

金融理財的策略形態可以用以下六大構面來描述:

  • 金融產品線的廣度與特色。在這些金融產品,你了解的產品有多少?
  • 金融產品分析。同一時間,你能分析多少產品?能在那些金融產品發揮你賺錢理財模式?
  • 金融產品涵蓋範圍。你了解的是地方性的公司分析,還是全球性的公司分析?
  • 賺錢模式裡。你有幾種「理財模式」及了解各模式優劣?
  • 技術分析都了解了嗎? 那幾種你最喜歡用,成功率多少?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