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國之亞洲策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國之亞洲策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中國為首的亞洲開發銀行至中國南海造島擴張工程 - 突顯中國大陸極權資本主義擴張、侵略戰略及大泡沫 ( China AIIB finance lead to build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 expansion project - highlights Chinese mainland expansion and invasion strategy )

為時已晚 歐洲加入亞投行骨牌效應擴大 華府急跳腳 ( 中国は、南シナ海の島の拡張プロジェクトを構築するためにアジア開発銀行が主導 - 中国本土全体主義資本主義の拡大と侵略戦略を強調 )

英國《金融時報》週一報導,繼英國後,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大歐洲國家宣佈,將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 (AIIB)。對此,美國週二呼籲國際盟友,對於加入以中國為首的亞洲開發銀行應該三思。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已不限於亞洲地區,美國霸權勢微令華府深感焦慮。美國近年來一直反抗迅速成長的中國交外與經濟影響力,《路透》的報導認為,美國在歐洲的盟國接二連三的參與由北京所主導的經濟援助機構,對美國來說是外交上的一大打擊。

歐洲國家參與 AIIB,反映出各國亟欲搶食快速成長的中國經濟大餅。事實上,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國際貨幣基金 (IMF) 原先應就一些改革事項進行表決,讓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管理中有更多的發言權,但是美國卻不積極展開改革,甚至是因循拖累,令歐盟和亞洲國家政府感到不悅。英國率先西方國家加入 AIIB,骨牌效應擴大可想而知。

但華府對於 AIIB 這間新的投資銀行抱持疑慮,質疑其管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安全是否能維持高標準。美國財政部長 Jack Lew 對美國立法機構表示,他希望任何國家在承諾加入這個組織前,應該先確保其管理適當。Lew 對共和黨主導的國會表示,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正在挑戰美國對國際金融機構的領導權,他敦促國會盡快進行 IMF 的改革。

英國媒體報導指出,華府對倫敦的評批顯然是「酸葡萄」,因為美國就算想加入 AIIB 也沒辦法,因為必須獲得國會的同意。

德國財長 Wolfgang Schaeuble 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的共同記者會上表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將成為 AIIB 的創始會員國之一。在聯合聲明中,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外交與財政部長表示,將確保新的機構在管理、安全、負債和採購政策上,遵循最佳的標準和措施。

歐洲重要的財政中心,盧森堡的財長也確認,該國已申請成為 AIIB 的創始會員國。

AIIB 是北京在去年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目標為帶動亞洲的交通、能、電信和其他基礎建設的投資。AIIB 被視為以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對手。歐盟發人言表示,成員國參與 AIIB,可以確保解決全球的投資需求,也為歐盟企業帶來機會。AIIB 被視為是中國擴展在亞洲地區的「軟實力」,可能藉此削弱美國透過其亞洲策略強化在亞洲的軍事與經濟影響力。世界銀行通常是由美國的提名人所管理,而且對 IMF 影響力最大的也是美國。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指出,南韓和瑞士也都開始考慮加入 AIIB。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不對申請加入的國家發表評論,他只重申,AIIB 將是一個「開放、接納、透明以及負責的」機構。在歐巴馬政府第一任期主導美國參與多邊發展銀行的美國財政部前官員 Scott Morris 表示,美國正在為拖延 IMF 改革、批評 AIIB 而不是合作改善現有機構而付出代價。

中國已表示,3 月 31 日是接受 AIIB 創始會員國申請的期限。到目前為止,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日本、澳洲和南韓都還沒有提出申請。澳洲總理 Tony Abbott 表示,將在週末做出最後的決定。南韓則是表示,仍在與中國和其他可能參與的國家討論中。

而中國在亞洲最大的對手日本,則是主導亞洲開發銀行,對其影響力最大。一般認為,日本可能不會加入 AIIB。但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彦則是向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表示,兩個機構曾進行相關討論,且可能會合作。中尾武彥指出,雙方已開始分享經驗和知識,一旦 AIIB 成立,雙方就會合作。

美議員稱應阻止中國南海造島擴張工程

美國幾名資深參議員對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工程表示警覺,並稱美國應就此制定正式應對策略,延緩或阻止中方的舉動。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和鮑勃·考克,以及民主黨參議員傑克·里德以及羅伯特·梅南德茲,致函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和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表達了上述想法。

路透社特稿引述這封信函說,如果美方不制定一個全面對策,「美國以及盟國伙伴的長遠利益將面臨相當的風險」。這些參議員表示,中國在南海群島的島礁上填海造地並大興土木,使其有能力擴張軍力範圍,此舉「不僅對美國和(亞太)區域利益,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利益構成直接挑戰」。

信件說,過去一年來,中國在南薰礁(Gaven Reef)上填海造地,其面積已增長28公頃(約11.4萬平方米),而赤瓜礁(Johnson Reef)已成為一個面積約25公頃(約10萬平方米)的島嶼。去年8月以來,永署礁(Fiery Cross Reef)面積已增長11倍。信函還說,儘管有其它國家在現有島礁上動工建設,但中國的作法正在改變島礁面積、結構和土地性質。

這封信還說,中國將人造島礁軍事化的任何企圖都將帶來「嚴重後果」,並可能使北京壯膽在南海宣佈設立新的防空識別區,就像2013年在與日本的對峙中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一樣。起草這封信函的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美國應當制定「具體的對策」,「以減慢或阻止中國在南海島礁填海造島的活動」。

中國聲稱對南海90%的島礁海域擁有主權,但菲律賓、越南、台灣、馬來西亞和文萊也對南海部分島礁提出領土主權主張。中國對南海的「九段線」主權主張近來也受到鄰國的挑戰。

中國近來在南海海域的一系列行動,包括在中越爭議海域架設鑽井平台,在南沙群島岩礁上開展填海造島作業等,引起周邊國家的強烈關注。中國此前拒絕了菲律賓、越南和美國就其填海造島工程的外交抗議和指責,並表示「這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之內的行為」。

據報道,中國在南海六個島礁正進行填海造島的擴建工程,修建碼頭和儲藏設施,甚至包括機場跑道。但專家認為,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不會顛覆美國的區域軍力優勢,但卻可以使北京有能力向東南亞縱深海域投送軍力。

搶搭「一帶一路」政策商機!住商展店至蘭州、烏魯木齊

中國倡導「一帶一路」發展的政策議題正夯,國內不動產經紀業單一品牌最大業者「住商不動產」更是領先業界在「路上絲綢之路」中主要通過的西安、蘭州和烏魯木齊等重要大城市插旗,透過授權方式,已將住商分店拓展至蘭州、烏魯木齊,住商機構目前在中國總店數已達450家,隨著陸續授權,目標要擴展至700家。

住商機構董事長吳耀焜表示,台灣房仲業經過多年發展,數量上已經達到飽和,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質的改變,因此,除了住商台灣共有593家、住商中國 450家,去年起新品牌「大家房屋」推出,全台快速開出49家分店,使品牌流通成交率提升7.25%,在大平台整合下,住商「千萬經紀人」成長幅度也達15%。

住商強調,要透過多品牌、多層次經營來提高市占,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進一步指出,下半年將是產業關鍵一役,必須統合管理降低成本、對外增加曝光度,提高流通速度,以增加加盟店營運效能。住商在中國共有450家店,有逾200家分店位在上海,70-80家位於昆山,而目前跟上一帶一路發展的西安,已透過授權方式開出30餘家,蘭州2-3家,烏魯木齊1-2家。

中國不會告訴你的「亞投行」與「一帶一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泡沫投機誕生

中國之資金行情靠歐QE及負利率、美QE結束之0.1%低利率、
「亞投行」與「一帶一路」
、滬港通,將資金再度吸入中國大陸,
創造
資金行情
關於「亞投行」與「一帶一路」,談論者多半視為中國為了更加增進對亞洲的影響力,或是增進美中角力中的中方優勢而成立的組織與計畫。但我認為這兩項計畫對中國的意義,更勝上述兩點。

我打算提出一種不同的觀點,來解釋「中國崩潰論」為何沒有成真。並進一步談「亞投行」與「一帶一路」兩項政策的意義。...

這個觀點是這樣的:「中國政府在這二十年來,經營中國經濟的方式,是把中國當成一門『投機事業』。」一個正常的「投資事業」跟一個「投機事業」最大的不同,在於「投資事業」看重的是建立良好與健康的「基本面」。透過健康的基本面,使這個事業能夠持續而穩定的製造產出。而中國如果打算朝向這樣的方式經營,「整頓國營企業貪腐、金融呆帳亂局、縮短貧富差距」整這些項目,就應該成為中國政府最主要的努力目標。

中國政府有做過相關的努力嗎?有的。從這二十年來,林林總總的「建設大西部」、「解決三農問題」、「唱紅打黑」各種政策口號,可以看出中國政府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然而,從這兩年的各種指標來看,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可說是全部都「付諸東流」。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的「改革」,都是在「維穩」的前提下在進行的。因為如此,所有的改革在接觸到「政治結構」的問題時都要轉彎。更有甚者,「改革」、「打貪腐」淪為派系鬥爭利用的工具。平常沒事的時候,一說要改革,各個派系就像黑幫面對掃黑專案時一樣,弄些小弟或是天兵出來湊數。而當派系展開死鬥時,「改革」與「打貪」就成為讓大頭中箭落馬的子彈。這點在薄熙來、周永康的事件中已經展現的非常清楚。

既是如此,把中國當成一個「投資事業」好好經營的路,自然是走不通了。而中國之所以至今仍維持不墜,就在於另一條路的成功。那就是將中國當成一個「投機事業」來經營。而投機事業的經營方法,就是先製造某些「噱頭」,讓市場對該事業產生獲利的「預期心理」。接著利用這樣的預期心理,引誘市場上的資金不停的集中投資。只要這樣的「金流」不斷,就算公司實質獲利再差,體質再壞,公司都不會垮。

然而隨著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全球經濟局勢,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國,即將面對嚴重的問題。過去推動金流的力量,在2008年後都開始慢慢熄火。2008年金融海嘯所揭露的,是中國有可能是當今世界「最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這項弱點。中國經濟過分依賴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產業鏈,將使得中國一旦遭遇跨國市場波動,就會使中國經濟元氣大傷。而中國政府在發現這件事情後,開始逐步調整,希望振興「內需市場」取代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然而從三年前(2012)的經濟數字來看,恐怕這樣的期望還是落空的。中國開始轉向內需市場後,「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的成長率反而創下新低。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在2014年,外資普遍看壞「13億人口的廣大市場」,造成外資出走潮。中國雖然拼命讓人民幣貶值,希望藉由出口或是吸引國際熱錢逢低買進人民幣,來帶動金流。但這樣的做法,只是在延緩死亡的時間。

就在這個時間點,中國提出了「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兩項震撼性的跨國計畫。若是以正常的國家經營來說,在中國經濟不穩的這個時間點,提出這兩個計畫,並不是一件合理的行為。就如同王丹先生日前的投書,這麼做可是在「耗盡國力」「一帶一路」與「亞投行」使中國吸金的噱頭,從「中國市場」擴大成為「亞洲市場」。因此就算各國外資看衰中國,仍會得到一個新的「獲利預期」,那就是整個「亞洲市場」。... 持續閱讀

中國「一帶一路」吸金已經開始往亞洲開始

中國「一帶一路」需要許多海外資金來彌補,當然是維繫資金行情
最佳策略
至於「一帶一路」的構想,較明確的政策輪廓起緣於中國2013年9-10月份期間,習近平出訪中亞與東南亞時,向各國提出以中國古代的絲綢陸上古道與水路貿易路線為架構,關於周邊區域貿易整合與交通連結的計畫。2014年12月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三個經濟帶發展構思納入重要的新政策方向,該政策成為全球關注焦點,CNN特製專題介紹,而近期的中國二會與博鰲論壇結束後,中國官方正式對外發佈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遠景與進一步內容。

中國政策多頭行情續熱,建議可繼續適度佈局陸股:2014年博鰲論壇宣佈的滬港通政策,帶給陸股谷底翻身的資金行情,如今,2015年的博鰲論壇再次拋出具創意的「一帶一路」新政策,可望帶給中國新經濟型態與新契機,同時培養新產業、新經濟帶發展,並保有舊基礎建設產業續活的商機,後勢可期,投資策略建議可繼續適度佈局陸股。

基金對策:歐義銳榮中國股票基金              

基金重點佈局大型國企股及金融股,掌握大盤主流。義大利當地第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歐洲第五大金融集團Intesa Sanpaolo成員,入股中國鵬華基金,深耕中國在地市場。近期中國的焦點政策-「一帶一路」與「國企改革」計畫,將為中國傳統產業帶來重大機遇與翻身機會,基金聚焦此趨勢的布局更添投資效益。

美銀美林、CSIS警告:「一帶一路」對中國恐弊大於利

美國銀行美林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及華府主要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警告,中國試圖藉由「一帶一路」計畫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及跨境貿易活動,來減緩國內經濟成長轉弱卻更穩定所伴隨的衝擊,恐怕會是弊大於利的策略。中國「一帶一路」即「絲路經濟帶」及「21 世紀海上絲路」兩計畫簡稱,目標建構從中國至中亞、南亞、中東及歐洲的鐵公路與海上運輸網,以刺激區域經濟平衡。但《CNBC》週日 (12 日) 報導,美銀美林發布報告指出,「一帶一路」不太可能解決中國長期經濟成長的問題,因為它並未處理國內消費的議題。

此外美銀美林點出,部分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經常帳赤字龐大,且經濟基本面也不良,因此是高風險的債務國。換句話說,北京是冒著承擔更大的違約風險,來提供這些國家資金及融資計畫。美銀美林解釋,若中國以目前匯率將人民幣與某國貨幣換匯,讓該國以這批人民幣金購買中國的鐵路設備,但中國卻不立即以該國貨幣購買該國產品,一旦該國貨幣貶值,中國便面臨部分違約的曝險。

分析
  • 中國聲稱對南海90%的島礁海域擁有主權,但菲律賓、越南、台灣、馬來西亞和文萊也對南海部分島礁提出領土主權主張。中國對南海的「九段線」主權主張近來也受到鄰國的挑戰。事實上,這是違反了聯合國海洋公約 200 海浬經濟海域之舉動,中國高鐵外交及中國南海「九段線」策略,中國大陸為了石油海域之經濟利益不惜與東協爭海權,其勢力終將以軍事或經濟勢力侵略控制東協
  • 中越南海爭端起於中國中海油公司重型拖船牽引的HD-981鑽井平臺緩緩駛過南海時,越南或許並沒有想到它最終被放置在距離其海岸線120海哩(222公里)的地方,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200海哩的排他性分界規範,中國已經進一步擴充南海資源,將來與東協紛爭將不斷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做法是危險並具挑釁性的,但中國很清楚只要東協未團結對抗中國,產生海外華人利益與東協民族利益之爭受傷的是東協國家及海外華人,對中國無傷甚致有利,東協反華不直接反中剛好破壞東協經濟,有利於弱化東協各國;( 註:東協若再不團結,反中不反華,將弱化東協南海相關國家,進而被中國控制 );
  • QE結束美元升息前從,中國近期賣美債擴大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 (AIIB)陣營,企圖從人民幣金融力量再進一步降低美元漲勢之力道,人民幣國際化進度加快、QE結速前大買美債,都是中國金融戰略,但中國大陸創造之大泡沫能靠人民幣金融戰略來渡過呢?
  • 中國為首的亞洲開發銀行籌資對中國高鐵、中國通訊產品、中國建商等產業幫助較大,對台商幫助較小,對台灣而言仍然易造成資金流出及降低台灣民間投資率之憂慮,台灣股市資金低靡及台灣民間投資率遲緩要先解決;中國倡導「一帶一路」發展真正目的會吸收台灣、新加坡、韓國、歐洲、澳洲資金去幫中國的中國高鐵、中國產品鋪路,台灣得到好處卻很少,所以台灣應該限制大陸台商來台灣借貸金額,將台灣大量資金用在產業升級和新創業戰略拉出台灣領先之優勢,中國大陸做太多損及台灣對自已戰略有益的事如中國的“九段線”戰略就造成中越南海爭端及越南台商大量損失,中國大陸常做這種害台商的事;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中國與中亞國家加速合作,俄羅斯卻因低油價、盧布暴跌及烏克蘭問題進入危機 - 中國勢力深入中亞及俄 ( Russia crisis speed up China force into Central Asia and extend China force to Europe )

面向中亞 中國抬頭,俄羅斯低頭

不到10年前,沒什麼人會去質疑,中亞的新獨立國家會將巨量石油和天然氣供給送往何處,它們的能源基礎建設和市場皆是由俄羅斯主導。然而到了今日,當有新礦區加入供給,油管卻是朝東方通往中國。本周,習近平於出訪中亞之際,簽訂了各項能源交易並承諾大舉投資,這次訪問之後,沒有人會懷疑,誰才是中亞的新經濟強權。

土庫曼原已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給者,習近平在此參加了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田的啟用儀式,中國自土庫曼進口的天然氣可望增為3倍。而在哈薩克的300億美元交易中,則包括數十年來全球最大新油田的股份。習近平還與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一同公佈了150億的石油、天然氣及鈾礦交易。

此區的5個國家之中,中國已經是其中4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唯一的例外是烏茲別克)。據中國國家媒體報導,中國與中亞的貿易額去年達460億美元,為中亞國家在20年前脫離蘇聯獨立之時的100倍。雙方雖然都沒有這麼說,但中國在中亞的地位日增,代價即為俄羅斯的地位下滑。

俄羅斯仍舊掌控中亞大多數的能源出口,但在此區的相對經濟影響力也在減低。數年來,俄羅斯一直將中亞視為自家後院,堅持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石油和天然氣,並加價再出口。正因為如此,哈薩克和土庫曼才會想要投向中國的懷抱。

不過,俄羅斯和中國還是十分在乎中俄關係。俄羅斯希望能從中國的強大經濟中獲取利益,中國則視俄羅斯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盟友。由此觀之,中俄既會相互競爭,也會相互合作,至少目前是如此。莫斯科的中國專家卡辛(Vasily Kashin)表示,中亞國家會藉由中俄競爭取得最大利益,俄羅斯也已經接受此事。 ... 持續閱讀

中國與哈薩克簽署180億美元訂單,確定雙方產能合作架構

中國與哈薩克敲定180億美元大筆訂單,中國總理李克強力推的中國與哈薩克簽訂產能合作框架,可謂雙方在第一時間找到了契合點。

  李克強從與哈薩克馬西莫夫總理的大小範圍會談、共同出席中哈企業家委員會活動到共進晚宴,再到和哈總統納紮爾巴耶夫長達1個半小時的深談,李克強總理在14日的活動中和哈領導人深入交流,介紹中哈產能合作會給雙方帶來的巨大利益。按照初步規劃,180億美元資金將主要由哈薩克通過自籌或向國際機構貸款籌集,剩下的缺口中方將以貸款形式提供支持,主要用於幫助雙方企業參與這項計劃,由此敲動的合作“蛋糕”遠不只180億美元。

  分析師建議關注中國的基礎工程公司包括中成股份(000151)、北方國際(000065)、徐工機械(000425)、中國中冶(601618)、中國交建(601800)、柳工。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達成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中國央行在其網站上發布消息稱,已與哈薩克斯坦央行達成一項人民幣70億元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這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下是央行聲明:

經國務院批準,2014年1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在阿斯塔納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同時簽訂了新的雙邊本幣結算與支付協議。雙邊本幣互換規模為70億元人民幣/2000億哈薩克堅戈,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雙邊本幣結算與支付協議簽訂后,中哈本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大到一般貿易。兩國經濟活動主體可自行決定用自由兌換貨幣、人民幣和哈薩克堅戈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結算與支付。

盧布保衛戰失敗:俄羅斯可能遭遇前蘇聯式突然崩潰

俄羅斯央行的大幅加息之舉未能遏止盧布匯率暴跌,有外媒稱,俄羅斯有可能遭遇前蘇聯式的突然崩潰。但也有外媒注意到,許多俄羅斯人並沒有將該國遇到的問題歸咎於普京。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說,俄羅斯經濟似乎正滑向普京在這個國家當權15年來的最動盪時刻,隨著投資者對俄羅斯基本制度的信任迅速消失,俄羅斯未來將何去何從這一根本性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這種恐懼感是由盧布匯率的直線下挫引發的,盡管俄羅斯央行周二晚間決定大幅加息以遏制本幣貶值,但盧布兌美元匯率還是在僅僅兩天之內就下跌了17 %。報導說,外界一直認為普京政權的基礎是他與俄羅斯民眾間一項心照不宣的交易:普京保證俄羅斯獲得經濟繁榮和穩定,而俄羅斯人則對該國不存在真正反對黨的局面持默認態度。而現在,普京這一方似乎開始失信了。

報導說,俄羅斯的一些最高經濟官員周二稱,俄羅斯人不得不適應生活水平下降的現實。零售商們周二說, 一些俄羅斯人開始搶購汽車和家電等大件商品,這喚起了俄羅斯人對1998年金融危機的痛苦記憶。俄羅斯政府預計,年底時該國的通貨膨脹率將突破10%,而俄羅斯經濟明年將陷入衰退。但報導也說,許多俄羅斯人周二表示,他們沒有將俄羅斯當前遇到的問題歸咎於普京。一名購物者說,現在除了工資不漲,什么都在漲,但我們俄羅斯人是習慣了過苦日子的。

英國《衛報》報導說,在盧布匯率繼續大幅下跌之際,許多眼見著自己的積蓄在不斷縮水的俄羅斯人以冷笑話來發泄心中的挫折感,一些人則開始搶購商品。但報導也注意到,盡管盧布匯率屢創新低,但俄羅斯人的情緒總體上依然平靜,幾乎看不到什么恐慌跡象。報導援引一名退休金領取者的話說,她沒有存款,所以也不必擔心財產貶值,但她也抱怨說自己每月12,000盧布的退休金越來越不禁花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說,隨著盧布保衛戰的失敗,俄羅斯有可能遭遇前蘇聯式的突然崩潰。報導說,在俄羅斯央行通過大幅加息來遏止盧布崩盤的努力失敗后,俄羅斯已經喪失了對其經濟的控制,它有可能被迫采取前蘇聯式的外匯管制。報導援引俄羅斯央行副行長sergei shvetsov的話說,目前形勢嚴峻,這種噩夢般狀況即使在一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瑞士投行swissinvest的anthony peters說,雖然俄羅斯人民面對困苦生活時的堅忍是出了名的,但也要提防他們耐心耗盡的那一刻。報導援引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lubomir mitov的話說,如果俄羅斯的外匯儲備降至3,300億美元以下,鑒於該國的龐大外債規模以及各種壓力的匯集,俄羅斯將步入險境。截至本月初,俄羅斯的外匯儲備為4,160億美元。

報導說,過去一年里盧布兌美元已經貶值了56%,這導致俄羅斯gdp縮減至1.1 萬億美元,從而使得以美元計價的俄羅斯外債相當於該國 gdp的至少70%,這在評級機構眼里已經達到高危水平。南非標準銀行的tim ash說,俄羅斯主權債務的評級降至垃圾級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高鐵技術輸出 打造中歐陸海快線

中國的鐵路技術輸出有新的嶄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與塞爾維亞、匈牙利和馬其頓總理會面,同意共同打造「中歐陸海快線」。李克強今天與三國總理,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一起見證合作建設鐵路的簽署儀式。據了解,400公里長的匈塞鐵路,將在2017年中旬完成,未來「中歐陸海快線」將會以此為基礎,持續延長升級。最後這條快線將南起希臘的彼里夫斯港,北至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途經馬其頓和貝爾格勒,建成之後將為中國和歐洲的貿易交流,開闢一條新的便捷航線。李克強今天在哈薩克與俄羅斯總理梅維迪夫會面,也討論到,願與俄國加強高鐵合作。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15)日上午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會見俄羅斯總理麥維德夫時指出,大陸方面願同俄方擴大兩國能源合作,並加強兩國高鐵合作,研究好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鐵建案。

新華社報導,李克強表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和各領域合作,目前情況良好,希望中俄高鐵合作工作組,能加緊研究莫斯科-喀山高鐵案相關問題,並儘早提出總體合作方案,以發揮中俄在俄國遠東地區的合作互補優勢。李克強說,陸方願擴大向俄國遠東地區投資,參與遠東跨越式開發區建設,中方也願同俄方探討在非資源領域,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互利合作。

李克強指出,陸方願同俄方及相關各方一道,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繼續朝著有利於地區安全和發展的方向前進,並共同辦好明年在大陸舉辦的「第二屆中俄博覽會」和在俄羅斯舉辦的「葉卡捷琳堡國際創新工業展」,針對兩國總理兩個月前在莫斯科舉辦「中俄總理第19次定期會晤」,兩國政府正在積極落實該會晤所達成的合作共識。

俄羅斯總理麥維德夫表示,雙方的重點合作項目正在穩定的推進,俄方願進一步加強兩國在油氣、核能、水電、金融、科技創新、航空製造、航太等領域,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合作,俄方也願同陸方加強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合作,以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除了中亞四國外,最重要的會員國即是俄羅斯,2015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年度峰會,也將在俄國境內的烏法(Ufa)舉行。

中國政府網報導,本屆的年度峰會的東道主哈薩克總統納紮爾巴耶夫,也在當地時間15日會見了包含李克強和麥維德夫在內的各會員國總理、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和大陸籍的地區反恐機構執委會主任張新楓。


分析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大過剩時代:中國、新興國家改寫全球經濟也創造自已的大泡沫 ( The Age of Oversupply : China and emerging countries to rewrite the global economy has also created a large bubble of their own )

  『大過剩時代:失控全球化後,治好世界經濟焦慮的成長解答』這本書是我覺得很值得研讀,因為作者指出當今全球經濟最大問題:生產過剩、資金廉價、借債成長,若中國、新興國家、已開發國家不一起開會解決,當QE停止時,其他弱經濟成長區域必然仍會實施QE,全球將面臨下經濟遲緩、債泡沫,當QE停止美息升高時,中國大陸、新興國家之高收債必然會有倒閉的,因為廉價資金將逐漸減少,前一陣中國大陸銅債、中國鋼鐵企業債面臨無錢還款,就是剛開始狀況,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策略是全球大過剩時代主因,因為中國大陸訂定的GDP成長率年增7.5%計劃經濟根本是用房屋過剩、房價泡沫、太陽能產業泡沫、LCD產能過剩、鋼生產過剩等等許多全球性生產過剩之大泡沫累積出來的,若中國大陸不降低利率、刺激消費、減稅來提高自由消費在GDP成長率占之比重,QE停止美元升息時,中國經濟硬著陸機率很高,這大過剩泡沫破滅時來臨的就是大通縮的來臨。

人們消費有限,存款不足,卻又能便宜借錢?廉價資金全球流動,卻都投射向泡沬活動?
年輕世代正在呼救,他們沒工作!為什麼企業生產更多,卻沒新的人力需求?

這些新崛起的成本廉價資金,最後落腳的地方並不是一個秘密,至少是在美國這端的大西洋。幾乎美國的每一個單位,都背負了債務,每一個人,從失業的家庭廚師到美國財政部,乃至於地方市長到企業執行長等等,大家都參與了這場盛宴

「全球化已改變了所有事」,這句話我們已經聽了上百萬次。不過,多數人不了解的是,這些改變,其實遠遠超出了把電話服務中心設立在印度,或是把工廠設置在中國等。

生產過剩:中國大陸無法自拔的漩渦

如果中國的貿易產品繼續充斥國際市場的話,那麼它將面臨著無休止的貿易爭端。而問題在於,中國沒有辦法阻止這一發展,因為它的工業深深陷在長期的生產過剩問題中無法自拔。

目前當政的中共領導人把刺激國內消費看成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溫家寶在2003年接任總理一職時就宣布,將拉動內需作為中共政府推動經濟長期發展的一個基本方針。如今8年已經過去,看起來北京在這方面還是失敗了。去年,中國居民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跌到33%的低谷。

生產能力遠遠大於居民消費能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老百姓不消費。恰恰相反,從絕對數字來看,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消費市場,居民消費總額已經從2003年的7000億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萬億。所以,那些知名品牌紛紛爭相把自己的產品送到中國商店的貨架上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是最貧困的中國農村家庭,現在也至少買得起冰箱、空調和彩電。 儘管如此,中國人的消費熱情仍然不足以消化那些如潮水般從中國工廠里湧出來的產品。

  2010年,中國居民的消費總額和工業生產部門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價值之間仍然有著5000億美元的差距。就拿彩電為例:中國全國彩電的銷售量從2000年的100萬台增加到了2010年的4000萬台;但同時,彩電的產量卻是從2000年的300萬台猛增到了2010年的1.18億台。類似的現象也在許多其它工業領域普遍存在。即使在相對新興的行業如汽車製造、電子晶元、太陽能等領域,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也要快於國內需求的增長。預計到2015年,國內和國外的汽車製造商的生產能力將達到3000萬輛,而國內市場則只能消化其中的2300萬輛。

  而就在短短几年之前,中國的汽車生產還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狀況。 這種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之間的差距導致大量工廠將減少對其生產設備的利用。2010年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的生產設備利用率僅有70%到75%,也就是說,大約四分之一的生產設備是閑置的。而在一些基本原料領域如鋼、銅和各種塑料材料的生產部門,這一閑置率甚至會高達50%。而在印刷電路板、太陽能電池板等新興產業也是如此。這一狀況造成的結果是,工業企業的利潤率常常低至3%,而一些企業還在為扭虧為盈而掙扎。

中國的特殊國情造成生產過剩無法通過正常競爭機制來糾正

  數字就先列舉這麼多,下面讓我們試著來解釋一下這種現象。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中,生產能力過剩和低利潤的問題可以得到自我矯正,因為只有最具有革新能力、最有效率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而在中國則不是這樣。當然,很多問題嚴重的企業還是破產了,或是被更大的集團併購,但是這並不足以糾正普遍的生產過剩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中國一直是許多跨國企業的生產中轉站,所以他們的生產量大於中國市場的需求量也是符合邏輯的,因為還有很多產品是銷往世界其他各國的。

  其次,許多企業為了滿足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的需求量,也大幅提高了自己的生產能力。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中共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本國企業,以幫助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 許多處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國家出於各種不同原因也都遇到過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中國的特別之處在於:一方面,它的市場規模巨大,即使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它仍然可以享有巨大的相對廉價和勤勞能幹的勞動力儲備。
滬港通開放海外及香港民眾投資大陸股市,該計畫期待更多資金來帶動大陸股市,好讓大陸股市許多高檔
套牢資金能出脫等待美元升息時轉成美元資產?因此,需注意上證未來未來6個月內是否突破3413
  他們將繼續成為吸引外國投資者的巨大磁石--他們既可以利用中國作為出口中轉站,又可以隨著居民購買力的增加相應提高自己的產品銷售額。 另一方面,國家對本土企業的支持造成了失衡局面。是的,北京的確多次表示過要控制生產能力過剩的決心。但是出於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擔憂和減少對外國企業依賴性的決心,政府還是繼續為中國工廠注入大批的資金,並通過出口補貼政策來幫助他們將產品銷往國外。而地方政府則常常會走的更遠。一些經濟不那麼發達的二線省份正在傾其全力地追趕沿海省份。河南、安徽和重慶地方政府採取各種中國越是想通過投入大資本來擺脫自己在經濟上的落後地位,就越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中國將繼續為促使脆弱的經濟結構恢復平衡而掙扎,同時又越來越依賴於變化無常的國外市場。更多納稅人的錢將流向那些不能盈利的工業企業,或是讓國外的消費者享受大量的廉價產品。這一切將會帶來巨大的政治代價,因為中國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指責成一個"貪婪的、一切通吃的"市場,它也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美元將再突破續強, 明年將往上攻七年美元高點
辦法來拉動經濟增長,包括優惠的貸款,免費租用的土地,還有提供包括員工食堂在內的整套工廠設施。

「供給過剩」vs.「需求不足」

QE結束強勢美元將造就美股榮景
如今我們已都知道,海耶克輸的一塌糊塗,凱因斯大獲全勝,從此以後政府堂而皇之站上經濟舞台當主角,以財政和貨幣等公共政策來「精密調節」(fine tuning)經濟景氣。儘管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消失是不是凱因斯政策奏效,仍然沒有定論,但政府創造有效需求卻迄今都一直被認同,近年日本「安倍經濟學」和美國聯準會(Fed)的「量化寬鬆」(QE)就是典例。不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卻昭告世人,「供給過剩」依然存在人間,而歐債危機掀起的「撙節」vs.「成長」,又是早年海耶克和凱因斯論爭的翻版。

只是,三○年代的金融風暴肇因是美國華爾街的大炒作,是Fed濫發貨幣所致,1980年代以來的各次金融風暴,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表面上是美國次貸危機所點燃,實質上是「新興經濟體(以金磚四特別是「中國」,以新重商主義理念施行「超廉價商品」出口賺取超大額外匯,致全球資金泛濫,終而重演「供給過剩」,而且是「超大過剩供給」,如今還在肆虐全球。能不能再用凱因斯的老招式來應對呢?
BDI on 2015/3/23 已破底, 全球通縮勢力越來越大
國為代表)」,

分析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施羅德 2015年全球金融市場10大預估 - 看 2015 投資方向及人民幣戰略 ( 2015 world wide Investment and RMB as world wide important changing in strategy )

施羅德 2015年全球金融市場10大預估 看多美元、美內需股
美元將再突破續強, 資金持續往美, 明年將往上攻七年美元高點
施羅德投信今日舉辦投資論壇,並邀請施羅德亞洲多元資產團隊主管高倫博士(Richard Coghlan)出席,針對2015年的金融市場做出10大預測,包括持續看好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有利美股表現、原物料價格仍面臨壓力、中國GDP成長減速、澳洲恐陷入衰退,以及歐洲可以勉強度過難關等。

高倫博士第一點預測指出,在美國就業率與失業率改善,經濟環境持續回溫的情況下,美國將持續復甦,同時也預估明年將會開升息的第一槍,時間點則大約是在夏季左右。同時升息也會有利美元指數的走升,因此目前他們團隊是看多美國內需股票,以及美元,並放空其他貨幣。
油價仍是會持續降價,美元持續強勢美頁岩油持續增產
再來第二個預測,受到美元走強與需求減少供給增加,全球原物料價格會持續疲軟,若以石油價格來看,美國的頁岩油不斷提高產能,抑制了油價漲勢。此外像是鐵礦砂、銅等工業用金屬,也由於需求降低,但供給並沒有減少的情況下,價格也會維持低檔。

第三個估是中國GDP成長減緩,高倫表示,中國房市價格走低,且衰退幅度相當大,因此降低中國經濟成長。同時中國又是外銷市場,因此走升的人民幣不利於出口,恐怕近期美元不斷升值的情況下,人民幣也會為了不與全球大多貨幣走反向,進而貶值

亞洲部分,高倫的第四個預測,是認為澳洲將會陷入衰退,澳洲上次衰退市1991,不過之後中國房市開始大進展,使澳洲獲得拯救,但是現在沒有當初的刺激,加上澳洲礦業投資佔GDP比例已經來到高點,即將有下跌的情況。未來澳幣恐怕會持續貶值,目前相對看好防禦型的澳洲公債。

第五個預測則是認為歐洲這次會驚險度過難關,近日歐洲銀行勉強度過壓力測試,主管機關對銀行有掌控的。不過歐元區經濟情況持續轉弱,弱勢歐元恐怕會持續走弱,高倫預估5年內歐元兌美元匯價恐怕會來到1:1的水準,但短期並不會下跌如此迅速。

若看新興市場,高倫的第六個預估提到,新興市場表現迥異,由於原物料價格走跌,因此相關輸出國會遭受衝擊,但有利原物料進口國。譬如巴西就因為農產品價格走低,而受到衝擊,南非也因為貴金屬疲軟表現不佳。相對看好有貿易盈餘、體質較佳的國家,像是台灣、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等。
油價將崩盤至 60 USD/barrel ?
第七個預測為日本會持續大力推動貨幣措施,認為未來美元兌日圓匯率高於118,且政府不只推動寬鬆政策,同時也修改退休基金的配置,皆有助於日圓進一步貶值,並產生有正面影響。因此日本股市有領先跡象,日本股市今年會有上漲可期
滬港通仍是短期資金行情?

在投資上,第八個預測提到,美國內需股票優於外需股,主因美國國內經濟表現較好,且小型股的獲利源自國而非國外,所以認為小型股表現會比大型股好。再加上現階段小型股股價落後大型股,因此正好提供進場的機會點。

第九個預測是汽車將因為能源價格走低受惠,高倫分析當油價下跌15%後,在各個類股連續12月表現平均值中,汽車相關股票漲幅最大,所以要做多汽車、汽車零件股。且目前汽車相關股也落後大盤,是進場的好時機,並看壞公用事業未來12個月表現。

最後第十個預測,高倫認為金價會持續走低,由於黃金價格是相當題材性的商品,且與利
滬港通資金比重仍低?
率表現呈現反向走勢,因此若美國升息,黃金價格將不會有好表現。
  1. 美國就業率與失業率改善,經濟環境持續回溫,升息也會有利美元指數的走升;
  2. 美元走強與需求減少供給增加,全球原物料價格會持續疲軟;
  3. 中國GDP成長減緩,中國房市價格衰退幅度相當大。人民幣也會進而瞬間貶值。
  4. 澳洲將會陷入衰退,未來澳幣恐怕會持續貶值,目前相對看好防禦型的澳洲公債。
  5. 歐元區經濟情況持續轉弱,弱勢歐元恐怕會持續走弱。
  6. 新興市場表現迥異,原物料價格走跌,相關輸出國會遭受衝擊,有利原物料進口國。
  7. 日本會持續大力推動貨幣措施,認為未來美元兌日圓匯率高於118。
  8. 美國內需股票優於外需股,主因美國國內經濟表現較好,小型股表現會比大型股好。
  9. 汽車將因為能源價格走低受惠。
  10. 金價會持續走低,美國升息,黃金價格將不會有好表現。
人民幣國際化進度加快,正是中國大陸面對QE結束之戰略 : 面對美元升息
RMB 國際化之成度到2015 ~ 2016 將超越10%, 超越歐元許多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成思危在『人民幣國際化之路』研討會暨成思危先生新書《人民幣國際化之路》發布會上表示,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大陸有三項工作要做:匯率制度改革、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資本專案開放,並提出十年基本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安排。

根據證券日報報導,在匯率制度改革上,他提出採用『靈活的人民幣匯率目標區制度』,設立雙目標區,在硬目標區內匯率基本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在軟目標區內貨幣當局在必要時可適當進行幹預。並提出分初建階段、調整階段、合一階段三個階段逐步擴展這兩個目標區,最終達到基本上實現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的目標。
滬港通開放海外及香港民眾投資大陸股市,該計畫期待更多資金來帶動大陸股市,好讓大陸股市許多高檔
套牢資金能出脫等待美元升息時轉成美元資產?因此,需注意上證未來未來6個月內是否突破3413,若突破
3413 仍要注意中國大陸相關產業之成長率如智惠型手機、進出口成長率、BDI來確認中國大陸GDP成長率
之真實性
由於中國大陸經濟戰略及經濟成長率太強,造成中國大陸 M2 過高、總債務/GDP達到 277%,這金融與經濟架構下,中國大陸不斷吸收海外資金,不斷透過人民幣國際化將中國大陸企業債包裝成商品賣向海外,以防止美元升息美元急升產生之傷害,也讓美元金融武器揮刀時顧及其他國家受傷產生之全球經濟衰退;
另一中國大陸經濟戰略

中國將出資4百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這一基金將向"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瓶頸」。

習近平是在北京舉行的「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係對話會」上做出上述宣佈的。正在訪華的孟加拉國總統哈米德、老撾國家主席朱馬里、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緬甸總統吳登盛、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柬埔寨首相洪森、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赫塔爾、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梅津採夫出席了這次對話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