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平板電腦將進入加速殺價時代 - 台灣電子產業轉型變化 ( Tablet price drop in speed will make Taiwan PC relative industrial change a lot )

台灣PC相關產業獲利更微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成長,半導體產業反而好

Gartner 發布報告稱,今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將達到1.97億部,同比增長69.8%。相比之下,今年傳統的台式機和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將下滑7.3%至3.15億台,而2017年將降至2.72億台。超移動設備(運行完整案頭作業系統的便攜設備,如微軟Surface Pro)今年的出貨量預計為2400萬部,而2017年將增至9600萬部。

台灣整個出口產業結構與 PC及NB 關係很大,整個上市公司營業額電子業占68.9%,電子業需大幅轉型。由華碩轉型成功之機會看,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迎接全球網路人口成長,也有助於台灣整個半導體產業,台灣沒這麼悲觀。

TSMC 半導體技術對台灣產業未來變化影響很大,TSMC 製程技術時程,若 14nm 明年Q1量產,ARM CPU 計算能力將 4倍,預估消耗功率將降低 3 ~ 3.8 倍,所以只要 TSMC  14nm 製程技術順利量產,Intel 是一定被打敗,整個 PC、Tablet 及 Smart Phone 晶片市場將是 TSMC 與 Samsung 共同分享的時代;但 PC、Ultrabook、NB都將轉成 ARM based 系統加速 cost down,連工業電腦都將加速 cost down,台灣電子產業轉型大幅度展開變化,Samsung 卻擁有一流的記憶體、電池心兩大台廠依賴的產業;也就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將大幅成長,PC相關產業獲利更微薄,利潤會在 TSMC、Samsung、MTK、Qualcomm 及轉型成功的品牌產品公司。

使用習慣改變:PC市場難返榮景的四個理由

iPad average price drop more than 45%
傳統個人電腦(PC)雖然還不至於走到盡頭,但持續走下坡卻是必然的趨勢。為什麼呢?
自從PC走入家庭後,多年來它在家中的地位未曾受到任何挑戰。然而,隨著技術持續創新:筆記型電腦出現、電腦產品的體積逐漸變小、高速無線網路取代繁瑣的線纜以及撥號數據機;加上摩爾定律以及元件的商品化推動電腦的升級換代,這些都不曾撼動PC在家中的地位。PC仍然較其它競爭的運算設備更為強而有力,PC的一些重要任務不是任何設備能取代的。

PC或許可算是工作場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未來的幾年內,大多數用戶仍會把大多數時間花在PC螢幕前瀏覽網際網路、讀取email或觀看視訊。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被賦予了強大的性能, 行動裝置也能達到這些目的,而且還比PC更為方便且直觀。這是用戶第一次開始考慮如何在各種運算裝置之間作選擇──他們終於能買一台看來不再像是工作場所用的工具了。

「員工自帶設備」(BYOD)的現象就是這種抉擇後的結果。首先,新的行動裝置只提供了另一種可讀取與觀看數位內容的方式,仍無法挑戰PC作為生產工具的主導地位。但這種選擇讓員工與企業得以從新的角度來實現生產力,並逐漸發展出一種適合這些新裝置的工作流程。儘管PC在企業領域仍佔主導位置,但幾年前才崛起的一些技術看來更具優勢,即將對於PC市場造成越來越大的衝擊。

這就是為什麼傳統PC將永遠無法反彈、重返往日市場榮景的原因。平板電腦市場爆炸性成長,就是整個電腦產業轉型的第一階段。在此透過以下四個現實情況進一步說明:

用戶偏好多螢幕體驗
User changed behavior in browsing and reading

市場上顯然需要一種兼具所有功能的設備,例如 Surface ProiPad 。但如同Forrester分析師JP Gownder曾經提到,即使是快速成長的行動市場也正變得越來越分散,而難以界定。部原因與用戶更偏好某一種作業系統有關。成本則是另一項因素。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消費者和員工都喜歡擁有多款設備。為什麼?消費者總喜歡選擇最佳的設備,但有時在某些情況下,用戶更喜歡多種設備組合。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趨勢將導致多種裝置搶佔同一市場的激烈競爭;平板電腦市場的迅速成長即造成了PC市場的成長停滯。然而,就單日使用情況來看,平均每個人都會用到智慧型手機來收發email與讀取簡單的內容、以平板電腦來玩遊戲以及觀看視訊,並用傳統PC來完成工作。

當新的手機平板(phabelet)以及8吋Windows 8平板裝置上市,這種裝置多元化的現象還會更加顯著。行動裝置不只比購買新的PC更便宜,也更能提供具吸引力的新功能,讓用戶持續定期地更新其行動裝置。傳統PC面對的現實是:雖然仍然擁有很大的空間,但重要性降低及其更高的價格,讓用戶少了願意為其經常更新款式的誘因。電腦在這個多螢幕的生態下仍將持續存在,但它最好的時光已經遠離了。

平板電腦將持續搶佔PC市場
User behavior and market changed

事實上,新設備取代PC的程度是有限的。例如,Adobe公司準備為攝影玩家推出iOS版Lightroom。但iPad Mini的螢幕太小,並不適合以這種應用程式進行大量繁瑣的照片編輯任務。當軟體轉移至基於觸控介面的平台時,還能保有其細緻的功能嗎?行動裝置在處理大多數的傳統任務時,仍然面臨種種困難;在許多情況下,例如進行編程或建立檔案時,採用滑鼠和鍵盤的作業仍較觸控螢幕與手指作業更有利。

然而,除了許多商務人士喜歡用平板電腦來收發電子郵件或瀏覽共享文件,平板電腦也讓醫師加速診斷患者的作業,讓現場工作人員在沒有筆記型電腦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任務,零售業能更迅速進行交易。在可預見的未來,PC仍是職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PC市場受到各種裝置的侵蝕也會持續下去。

無論是否透過微軟或Windows 8的協助,平板電腦市場都將超越PC市場。看看 iPad推出才3年,而即使平板電腦目前僅滲透到一小部份的企業領域,但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展現如此成績已經令人印象深刻了。隨著技術的進展,更有利的應用程式和工作流程即將出現,讓平板電腦有朝一日將進一步襲捲工作場所。

平板電腦才剛起步

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只是蠶食傳統PC市場的第一波新技術。接下來,包括Google Glass等可穿戴技術即將來臨。現在也幾乎可在任何裝置上加入感測器和處理器等新技術。就像觸控技術改變了運算領域,包括語音或基於手勢的介面等正開發中的技術也將如此。此外,電視和電腦將逐漸融合,成為一些不再僅限於提供現有功能範圍的產品。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這對PC帶來什麼樣的含義呢?新技術將會從現有設備中吸收更收任務──除了筆記型和桌上型電腦以外,也可能包括智能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但即使是最深遠的影響也不至於使早期裝置間的原有任務重新分配,而是催生出新的應用類型。這些應用可能有賴於擴增實境的分析,以及透過雲端到巨量資料後端連結的普遍感測器資料分析。這些尖端技術將如何發展,目前還很難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新的應用和設備類型都不至於扼殺PC,但也不會對PC市場帶來任何好處。

科技巨擘調整策略因應未來

業界主要的科技廠商已經坦承PC市場復甦的機會不太。從微軟公司對於小型平板的興趣增加、更多裝置打算採用英特爾晶片(它曾經是Windows和PC的代名詞),都是最佳的指標。此外,如三星、惠普和Acer等OEM廠商已經選擇採用更多樣化的Chrome OS、Android與Windows系統了,他們不再打造僅基於單一平台的裝置。

戴爾公司私有化的決定也是另一種跡象,顯示該公司必須改變其僅依靠PC業務的策略──PC目前仍有獲利,但並不足以一家大型公司的成長。戴爾同時也開始投資於虛擬化和雲端產品,以減緩企業必須在單一作業系統下標準化基礎架構的要求。總之,這些業界巨擘展現一個多樣化運算時代已經來臨。

事實上,Gartner公司預計在2017時,大約有50%的企業都將實施BYOD計劃。雖然不見得所有的計劃都受到企業用例或生產力提升的影響,但這一趨勢再次說明了消費者多元選擇的重要性。

預計這些選擇只會越來越多,而且多種裝置的理念已經成為當今運算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消費者和企業將持續尋找新的工作流程以及解決原有問題的新辦法。儘管這種發展態勢將不致於使PC在短期內完全消失,但可以確定的是──PC市場再也回不去了!

分析
  • 華碩轉型成功之機會看,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迎接全球網路人口成長,也有助於台灣整個半導體產業新成長,台灣沒這麼悲觀。
  • TSMC 製程技術時程,若 14nm 明年Q1量產TSMC 半導體技術對台灣產業未來變化影響很大,台灣半導體產業將大幅成長,PC相關產業獲利將更微薄。
  • 這就是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大幅成長後,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被賦予了強大的性能, 行動裝置也能達到瀏覽網際網路、讀取email或觀看視訊之目的,而且還比PC更為方便且直觀。由於PC價格高於平板電腦太多、攜帶不夠方便,導致PC、Ultrabook、NB難有成長,價格部份須 PC 晶片龍頭 Intel 去改善,問題是 Intel 3D 電晶體製程不易改善成本,那電子產業低價化革命結果就是 ARM、TSMC、Samsung、Qualcomm、MTK 加速殘食 Intel 市場,大恐龍魚 Intel 遇一群超級食人魚及兩大巨魚時代要來了。
Enhanced by Zemant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