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台灣長期財政問題在那裡?


Impossible Mission 2025
Image via Wikipedia
 2.6兆退休金黑洞 全民埋單!

台灣三大退休基金,本該是所有勞工退休生活幸福的保障。但這三大基金,一個不足2,500億元,一個將在2025年破產,最後一個則是超過8成的人領不到。由政府負責管理的台灣三大退休基金,資金加總超過一兆元。政府就像是一家全國最大的投信公司。它不僅強制全台灣每個人每個月都得「定期定額」加入它旗下的三檔退休基金,讓它成為全台灣規模最大,卻也是管理效率最差的投信公司。

這三大基金,其一,勞保基金。現在全國符合勞保老年給付資格的人超過一百萬人(年滿五十五歲、勞保投保年資超過十五年者),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說,這百萬名勞工的勞保退休給付總額高達七千億元,但目前撲滿裡只有四千五百億元,少了二千五百億元。勞保局總經理史哲也同意這項說法。也就是說,現在所有符合勞保退休資格的人,若全部退休,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領不到勞保老年給付。

其二,另一份應該由企業雇主每個月為勞工「定期定額」,提撥薪資的二%至一五%的勞工退休基金,更是只有超過十分之一企業提撥,超過八○%以上的人根本領不到這筆退休金(指舊制)。

其三,不僅勞工沒有保障,握有全國六十萬軍公教人員退休金的退撫基金也拉警報。因為原始設計的提撥率不足,使得每月流入的退撫基金不足,後來在國軍精實案、公務人員優退影響下,提早退休軍公教人員大增下,使得過去四年間潛藏負債大幅攀升,九十三年的退撫基金未提撥退休金負債(潛藏負債減掉已提存退休基金)竟攀升至七千零三十一億元。

一份登上國際學術期刊SSCI的論文,擊破六十萬軍公教人員的退休美夢。由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張士傑所做的〈不確定下的退休基金價值評估:應用隨機及動態監管系統〉研究顯示,如果以過去九年,退撫基金平均四%的年報酬率計算,未來軍公教人員的退休人數加上領取年限,退撫基金最快將在二○二五年正式破產。


退撫基金、勞保基金破產的背後,牽動深層的社會負擔。在勞保基金、退撫基金的規定中,都有一條規定寫著:不足額部分由「國庫撥補之」。「簡單說,就是退休基金破產,全民埋單。」政大風管系副教授王儷玲指出,未來基金不足,政府將由國庫撥補,就等於從所有納稅人的所得稅上開刀。

軍教長期沒有繳稅造成嚴重政府負債

財政部:100年預估可達1.6兆,台灣每年1.6兆稅收.1兆花在軍公教(140萬人)剩下0.6兆才花再百姓身上(2150萬),平均每年台灣稅收預算.軍公教每人分配到70萬.而百姓每人卻只分配到2萬多。

軍公教VS百姓.稅收每年每人分配到的比例 30 VS 1 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嚴重不公稅收分配嚴重不公.長久下去.台灣赤字過大.貧富差距過大.也不用拼經濟了等破產了。

這 0.6兆是含地方交通建設及地方補助,扣掉地方交通建設及地方補助將低於總稅收之12%,而軍公教今年才真正繳稅,所以我也不贊成增加稅收,要增加稅收應該由軍公教先增加稅收比率,而不是增加會影響投資率之相關稅務。

每年一兆台幣軍公教花費又不繳稅及每年 1% ~ 3%軍公教花費成長率形成政府長期債務主因,但兩黨政治長期乎略這問題之嚴重性,只敢吵18%事件,真正國家債務根源就是軍教花費大又不繳稅;以軍公教福利這麼好,應該由軍公教薪資扣多一點,做為軍教退休基金才能補足軍公教人員長期虧欠之稅金,以我初估每年一兆台幣軍公教花費10%稅收,三十年來虧欠政府稅金超過 2.5台幣,影響台灣長期財政甚大。而依經濟成長率不變,只要加扣軍教退休金強迫退休金五年後既可逐年調降軍教退休金由薪資撥扣比率,到時既達到軍教退休金自足狀態這麼簡單強迫軍公教退休金存款就能解決之事沒人做

分析

  • 政府必須正視每年一兆台幣軍公教花費又不繳稅及每年 1% ~ 3%軍教花費成長率形成政府長期債務主因
  • 台灣由於以前軍教長期沒有繳稅,累積之軍公教人員退休金黑洞越來越大,由於這事會造成嚴重之長期債務,必須解決。
  • 建議政府必須扣軍教退休金至 15%,強迫軍公教退休儲蓄 ,以補齊30年未繳稅造成之財政負數,也讓軍公教活得有尊嚴 , 年老退休活得好 , 提高軍公教退休金  ,以勞工薪資長期緩漲之情況,普遍比軍公教薪資低, 軍公教退休金至 15%,只要五年後既可逐年調降軍公教退休金由薪資撥扣比率,到時既達到 軍公教退休金自足狀態 , 同時啟動企業效法高  退休金制度 。
  • 如果,今年軍教開始繳稅,預計多徵收 800億稅金,加上2012  預計超徵收 800億稅金 ,今年預計總徵收之稅金接近 2 兆台幣,整體財政會轉好。
  • 但整體財政仍需刺激經濟成長,依財政部昨(9)日修正去(100)年全國稅收總額達1兆7,646億元、超徵687億元,營所稅 + 營業稅 + 貨物稅 + 綜合所得稅占  66% ,因此,全國財政約 70% 靠經濟成長及投資率,勞工工作機會與調薪幅度也與經濟成長及投資率關係最大。
  • 要調高地方自已抽稅權限  降低中央補助 ,這樣地方政治才會集中於經濟事務上, 全國經濟成長及投資率才易提高。


Enhanced by Zemanta

低價多核心智能手機及平板的出現 - 分析與評論


English: Nvidia Geforce Ti 4600 Graphics Proce...
Image via Wikipedia
聯發科發表最新殺手級晶片MT6575,應用於Android 4.0智慧型手機

IC設計大廠聯發科今(14日)發表專為主流智慧型手機設計的第3代晶片MT6575,其高度整合1GHz的ARM CortexTM-A9處理器、3G/HSPA行動寬頻傳輸,四核心架構並支持Android 4.0最新 的Ice Cream Sandwich作業平台。

該晶片可支援包括720p高解析度的影片播放與錄製、8百萬像素照相機及整合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的PowerVRTM SGX Series5 的3D圖形處理器(GPU)。根據第三方軟體測試,該晶片在瀏覽器應用程序效率可提升35%,線上遊戲應用方面,其超高效能在支援3D圖形處理反應的速度也高達20%以上。

ARM行動解決方案部門總監Laurence Bryant指出,將高效能的 Cortex-A9 整合進多種Android-base相關智慧型應用是ARM處理器架構的特色,去年已有多款高性能的智慧型手機採用此款處理器,而隨著Coretex-A系列處理器被更平價的主流手機所採用,將可顯著提升使用者體驗。

此外,MT6575也具備獨門雙卡雙待功能,除了讓消費者無需再擔心在進行資料傳輸時漏接電話(無論是哪一張SIM卡),且支援熱插拔功能(Hot swap),讓消費者能在不關機拔除電池的情況下即可換、裝 SIM卡。

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表示,「我們相信MT6575將可幫助客戶在短時間內,於強調性價比的主流智慧型手機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目前搭載該款晶片的手機已獲得許多指標客戶採用,預計將在第1季底陸續出貨。


自ipad橫空出世,把這個平板市場引導到一個潮流、時尚、便捷、實用的常用的移動物聯網終端。 一時間採用各種不同芯片,不同操作系統的平板接踵而至。 在CES2011展會上清一色的都是平板電腦,當然主流的幾乎都採用android操作,芯片大多采用samsung、ti、高通、因偉達等國際芯片大佬,當然作為本土ic廠商瑞芯微電子(rockchip )也帶了他們高端平板芯片解決方案RK2918,絲毫沒有輸給這些大佬的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款來自深圳平板電腦方案設計公司--佳音時代科技研發的基於rk2918平板電腦。 這款內部代碼為GM2907B的平板,採用瑞芯微RK2918雙理器, 基於CORTEX A8 雙核架構, 主頻高達1.2GHz,加入了gpu芯片。 完憤怒的小鳥、切西瓜、3d極品飛車非常流暢。 支持1080P全格式高清視頻播放,集成WIFI、GPS、重力感應系統、加速度傳感器、電子指南針、陀螺儀等功能,在模具方案預留了內置3g的方案,可以說這是一款高配的平板電腦,一點不亞於ipad的性能..

下面看看這款產品具體參數:

1.1 功能列表
  • 1024*768高清分辨率顯示屏(電容+電阻)
  • 1.2GHz Cortex A8 + DSP雙核架構
  • 1080P全格式高清視頻播放
  • 支持YouTube等在線視頻,最高可達1080P
  • WIFI 、GPS、重力感應、加速度傳感器、電子指南針、陀螺儀感應器(Gyroscope Sensor)
  • USB 2.0接口,並支持OTG功能
  • 可通過第三方軟件實現視頻通話功能
  • HDMI高清輸出接口
  • 支持HTML5 視頻播放
  • 可選內置3g功能
1.2 產品特性
  • Cortex A8 1.2GHz, Android 2.3
  • 3D 遊戲- 內置高性能GPU圖形處理器,可流暢運行Android平台的各類主流3D遊戲
  • 1080P 高清WebM和VP8 -採用全球首顆支持WebM VP8硬件解碼芯片,可以流暢支持YouTube等在線視頻播放

ARM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至3,310萬英鎊,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1%至1.378億英鎊。

據道瓊斯通訊社1月31日報導,英國芯片制造商ARM Holdings PLC周二(1月31日)宣布第四季度凈利潤大幅增長,得益於市場對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強勁需求,與此同時,ARM還表示,預計第一季度營收將符合市場預期。ARM宣布,對於截至12月31日的三個月,其凈利潤同比增長11%至3,310萬英鎊,上年同期為2,970萬英鎊。

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1%至1.378億英鎊,高於1.236億英鎊的預期值,而其上年同期的營收為1.139億英鎊。按照美元計算的營收增長21%至2.17億美元。展望未來,ARM表示,預計第一季度營收將符合2億美元的市場預期。假若宏觀經濟環境并未大幅惡化,ARM預計2012年全年利潤至少會符合8.6億美元的市場預期。

ARM 表示,第四季度利潤獲得提振,這歸因於25份處理器數使用授權的簽署,授權針對一系列的應用,包括智能手機、移動計算機、服務器和智能卡。其技術版權費收入的快速增長同樣提振了公司業績。

ARM同樣宣布,扣除稅費與特殊項目之前,其第四季度利潤增長45%,大約為6,900萬英鎊,好於5,580萬英鎊的市場預期。

ARM周一(1月30日)收盤價為597便士/股,按此計算,其市值為81億英鎊,其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中累計上漲12個百分點。ARM還宣布了2.09便士/股的年終股息,其2011年總股息為3.48便士。

分析
  • 今年會出現 4.7 Inch 169$ Android 多核心手機嗎?我認為這是極可能達到之目標。
  • 同時,今年也會出現 7 Inch 199$ Android 4核心平板,價格與功能進步之速度超乎想像。 會對 iPAD 產生衝擊嗎? 因為我預估的是賣價不是成本。
  • 台廠面臨如何在這快速變局裡找到差異化及創意、有價值之通路、產品定位。
  • 這快速變局裡需要有強的競爭力,如何找到獲利空間?
  • 連 Window 8 都進入 ARM 多核架構,Intel 價值在那裡?
  • 如果,低價多核心智能手機及平板出現高成長 ,零件利潤影響最大是觸控屏及機殼部份之成長。要選 Apple 及  低價多核心智能手機共同零組件上遊;


Enhanced by Zemanta

Window 8 的反擊 - 分析與評論

Windows 8 Desktop Concept
Windows 8 Desktop Concept (Photo credit: louisvolant)
微軟:ARM晶片、x86/64晶片架構Win8 PC將同時上市

微軟(Microsoft Corp.)視窗產品部門總裁Steven Sinofsky 9日透過官方部落格「Building Windows 8」宣佈,內建ARM晶片(出自Qualcomm、NVIDIA、德州儀器)、x86/64晶片(出自英特爾、超微)的Windows 8個人電腦(PC)預計將會同時上市。他說,這兩種晶片架構的PC使用者體驗(從登錄到Windows Store)是相同的;視窗應用程式商店「Windows Store」內的Metro式軟體可同時支援ARM架構Windows(Windows on ARM;WOA)以及x86/64的Windows 8。
Sinofsky透露,WOA將包括名為「Office 15(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的消費者專用全功能辦公室軟體,其特點為具備觸控功能且耗電量較少,並且提供完整的文件相容性。此外,WOA也支援檔案總管、Internet Explorer 10(IE 10)等視窗桌面體驗。

Sinofsky指出,支援x86/64晶片架構的測試(beta)版Win 8作業系統軟體將在本月底開放下載。他表示,x86版Win 8達到下個里程碑的時候將會擴增語言支援版本並將會對特定軟體開發商/硬體廠商提供測試版Win 8 PC。


Windows 8 新功能總整理

今天凌晨微軟在 Build 2011 上宣佈了 Windows 8 的開發者預覽版即將開放下載,同時為我們介紹了許多它的功能,以及給了我們動手玩的機會。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繼續滾動看下去,或是想要省點時間的話,也可以繼續閱讀我們在這一篇裡列舉出的幾個重要的新功能喔~

  1. Internet Explorer 10(IE 10)允許使用者在傳統 Windows 模式或 Metro 式的 UI 兩種模式間自由切換。
  2. 所有的 Windows 7 軟體都可以直接在 Windows 8 上跑。
  3. 安全性更新通知被最小化到了登入頁面的右下角。
  4. 更新過的工作管理員會將未在螢幕上執行的 Apps 暫時 suspend 住。
  5. 全新的「Reset and Refresh PC(重置與刷新 PC)」功能讓你可以很容易地把電腦抹乾淨並還原。
  6. Windows 8 將內建 HyperV 虛擬化軟體。
  7. 多螢幕將支援橫跨螢幕的單一桌布,以及各螢幕獨立的工作列。
  8. IE 10 將支援多點觸控。
  9. 強化了放大鏡功能。
  10. 選用的雙拇指輸入模式。
  11. Mail、Photos、Calendar、和 People 等 App 提供 Metro 式的更新。
  12. 個人化設定可以在多台 Windows 8 裝置間同步。
  13. 就算是 Lenovo S10 也跑得動 Windows 8。
  14. Metro 式的軟體不是在 Windows 上的「皮」,而是和普通 Win32 軟體平行,可以直接和 Kernel 溝通的程式。
  15. Windows Store 將同時販賣 Metro 式和 Win32 軟體。
  16. 內建 NFC 功能的 Windows 8 裝置將可以用 Tap-to-share 功能分享內容。
  17. 登入會使用以相片為基礎的系統。
  18. Windows 8 將內建防毒程式。
  19. 平板用的 Windows 8 不會是個獨立的版本;Media Center 版似乎也不是。
  20. 目前還不清楚 Windows 8 會有幾個版本(Home、Pro、etc)。
  21. Windows 8 會支援 ARM 架構,但開發者預覽版是 X86 限定的。


分析

  • 微軟的 Windows 8 提供的應用程式商店,軟件巨頭將首先給開發商,微軟所謂的“行業標準”的任何收入的70%的分享,並保持30%抽庸 -同樣的像蘋果iPhone App商店最初提起。 但是,一旦收入超過 $ 25,000,分享轉變成 80-20的應用程式商店。提供成功開發的更大的削減正是微軟試圖與蘋果電腦和手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式前谷歌的Andr​​oid開發人員與財政激勵措施吸引競爭的最新跡象。但微軟的 Windows 8 應用程式商店 App 還很少。
  • 許多人已經習慣 iOS 及 Android 的人機介面,Windows 8 是否取得超過 15% 使用者喜歡成為疑問?
  • 行動閱讀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除了智慧型手機的便利,讓我們可以無時無刻閱讀新資訊,iPad的出現也逐漸取代了傳統書籍及NB的地位-許多使用者已把睡前最好的黃金閱讀時間留給了iPad了!不管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上之行動閱讀、行動上網、行動社交、行動遊戲成長率都非常高,最大影響是書籍、網購、電腦、遊戲機、交友等趨勢改變影響是不可逆的趨勢。Window 8 如何趕上來成為疑問,因為 iOS 及 Android 的功能與應用新增變動速度太快了。
  • 當我們不需要寫程式、 快速寫文章及腹雜的軟體功能時,我們可能只要一台 iPAD ,妳會發現 Window 8 反擊的強項突然間消失了 。
  • 我認為  Window 8 最強部份仍是在 PC、NB,智能手機及平板都是剛起步,台廠可以有出期量,但要與 iOS 及 Android 比市場占有率,還離很遠。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巴西總統盧拉的承諾 - 給台灣總統的啟示 ( Brazil President Lula hint to Taiwan officer )

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35th President of t...
Image via Wikipedia

巴西前總統盧拉的承諾 ( Brazil President Lula commitment )

1945年10月,男孩出生於巴西伯南布哥州的一個農民家庭。
     
因家裡窮,從4歲起,他就得到街上販賣花生,但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上小學後,他常和兩個小伙伴在課餘時間到街上擦鞋,如果沒有顧客就得挨餓。12歲那年的一個傍晚,一家洗染舖的老闆來擦鞋,三個小男孩都圍了過去。 老闆看著三個孩子渴求的目光,很是為難。
 
最後,他拿出兩枚硬幣說:“誰最缺錢,我的鞋子就讓他擦,並且支付他兩元錢。”那時擦一雙皮鞋頂多20分錢,這十倍的錢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三雙眼睛發出異樣的光芒。

 “我從早上到現在都沒吃東西,如果再沒錢買吃的,我可能會餓死。”一個小伙伴說。

 “我家裡已經斷糧三天,媽媽又生病了,我得給家人買吃的回去,不然晚上又得挨打……”另一個小伙伴說。 
Lula's Java Ring
Lula's Java Ring (Photo credit: webmink)


  男孩看了看老闆手裡的兩元錢,頓了一會兒,說:“如果這兩元錢真的讓我掙,我會分給他們一人一元錢!”

男孩的回答讓洗染鋪老闆和兩個小伙伴大感意外。男孩說:“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已經餓了一天了,而我至少中午還吃了點花生,有力氣擦鞋。您讓我擦吧,我一定讓您滿意。”

老闆被男孩感動了,待男孩擦好鞋後,他真的將兩元錢付給了男孩。而男孩並不食言,直接將錢分給了兩個小伙伴。幾天後,老闆找到男孩,讓男孩每天放學後到他的洗染鋪當 學徒工, 還管晚飯。雖然學徒工工資很低,但比擦鞋強多了。

男孩知道,是因為自己向比自己窘困的人伸出援手,才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從此,只要有能力,他都會去幫助那些生活比自己困難的人。 後來他輟學進入工廠當工人,為爭取工人的權益,他21歲加入工會,45歲創立勞工黨。


  2002年,他提出“讓這個國家所有的人一日三餐有飯吃”的競選綱領,贏得了選民的支持,當選總統。

  2006年,他競選連任,又再次當選總統,任期4年。

  8年來,他踐行“達則兼濟天下”的承諾,使這個國家93%的兒童和83%的成年人一日三餐都得到了食物。 而他帶領的巴西也從“草食恐龍”變成了“美洲雄獅”,一躍成為全球第十大經濟體。沒錯,他就是2010年底任期屆滿而卸任的巴西前總統盧拉。

分析
  • 台灣總統與部長們是否承諾“讓台灣所有人都有工作,讓台灣投資率持續上升”,“讓台灣有錢人喜歡投資開公司養員工再創造經濟奇蹟”,我認識許多台灣有錢人都很善良,他們也很希望在台灣投資 ,也時常找小創業公司看看新主題,也常常聽到他們提及新加坡的投資許多新創公司政府提供之優厚條件, 他們發現台灣對於新創公司投資,政府不僅沒什麼鼓勵,反而許多負面之稅法處份,例如,對未上市及興櫃公司進行最低稅賦制抽稅,好像投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是暴利, 政府卻沒考慮投資十家未上市約一、二家可以賺錢,其他大都虧錢而且無法上市,而未上市公司投資大都屬於長期投資, 政府不僅沒什麼鼓勵長期投資,反而打壓投資未上市之投資人, 台灣真的很其怪,大幅抽稅卻不考慮打壓投資未上市長期投資之投資人,等於打壓投資率,也就是打壓勞工工作機會,而抽到的稅收又有80%用在軍、公、 教及交通建設上,政府自從實施這稅率後,國內投資人投資台灣有持續下降之勢,真的很奇怪;
  • 2011全國稅收 超徵687億元,台灣稅收持續成長,預估2012 稅收將再成長6% ~ 10%, 沒有任何稅收短缺問題,如果再考慮人民幣定存業務產生之營所稅增加,應該可以再成長7% ~ 12% 。
  • 台灣存款持續創亞洲新高,但投資率卻是仍低迷, 台灣儲蓄率18年新高 投資率4年新低 。
  • 台灣之有錢人只把錢放在銀行或投資國外發行之連動債商品,不僅製造金融問題,真正投資效益產生之經濟成長及降低失業率功能無法發揮。
  • 台灣總統與部長們是否真的有承諾,許多有錢人、雇主、勞工對政府信心不足,因為政治人物一向沒有信用,只會抽稅、奪取政治利益及運用媒體,卻沒有真正了解台灣投資率竟然是四小龍裡面最低的,逼使台灣250萬勞工必須離鄉背井到大陸工作,這是台灣總統與部長們最大恥辱,將近31% 台灣勞工在投資率低迷下離鄉背井到當台勞, 台灣總統是何其殘忍讓如此多台灣勞工長期身家分離,就因為政府不再視提高投資率是他們職責。

Enhanced by Zemanta

台灣現任政府最大問題是什麼? 很會抽稅卻無法激起有錢人投資開公司


去年全國稅收 超徵687億元

財政部昨(9)日修正去(100)年全國稅收總額達1兆7,646億元、超徵687億元,兩項數據均為歷年新高;100年稅收較99年增加1,424億元、年增率達8.8%,堪稱大豐收。至於今(101)年稅收展望,副統計長許瑞琳表示,預算數訂為1兆8,225億元,比100年實徵稅收還多,目標能否達成,端賴國內及全球經濟復甦情況而定。

他說,目前看來歐債危機漸有改善可能、美國經濟緩步復甦、大陸經濟仍然成長,除非有突然巨變發生,今年稅收應可持樂觀態度。

由於農曆年前部分稅款未及辦理繳庫,經過整理後,統計處將去年12月稅收修正為1,096億元,較先前公布時增加217億元,其中營業稅增加124億、綜所稅增加29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增加22億元等較多。財政部每年1~2月份會對前年度全國稅收,做最後整理修正;民國99年增加90億、98年增加114億、97年增加48億,去(100)年增加217億元,是近年來最多的1次。

經調整修正,100年全年稅收1兆7,646億元,為歷年最高,超徵687億元。其中營所稅增加815億,年增率28.5%;綜所稅增加383億,年增率12.6%;營業稅增加157億,成長5.8%;貨物稅增加141億,成長9.4%。


遺贈稅則因99年有王永慶家屬繳納遺產稅,奠高基期,以致去年減少167億、年減率41.3%。證交稅減少106億、減幅10.1%。

今年1月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只有15日,全國稅收僅934億元,較100年同月減少218億、減幅18.9%。許瑞琳認為,未來將1月與2月稅收合併比較,從稅收觀察經濟發展會比較明朗。今年1月貨物稅減少3億,與當月新車掛牌數僅4萬783輛,比前年同期減少1萬2,527輛有關。

財政部國庫署昨天也公布「奢侈稅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指出,奢侈稅以支應社會福利為目的,目前優先浥注財務較差的國民年金;去年6至12月共計徵收奢侈稅22億元,已全數撥交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專戶。

台灣福利支出不高

台灣//2012社會福利預算為951.7億元【9年度的預算,3258.3億元,表面上看起來是增加了,但實際上是多出105億、補助台北市、高雄市積欠勞保、健保費的補助款,真正的社會福利預算才3153.3億元,比上個年度少了2.91%】。

而且,許多地方之福利支出,一般勞工都用不到,勞工根本感覺不到社會福利支出好處,勞工與雇主繳這麼多稅,根本感覺不到對自已有幫助。

台灣稅收支出之不公平


財政部:99年課稅收入1.5兆  100年預估可達1.6兆,台灣每年1.6兆稅收.1兆花在軍公教(140萬人)剩下0.6兆才花再百姓身上(2150萬),平均每年台灣稅收預算.軍公教每人分配到70萬.而百姓每人卻只分配到2萬多。

軍公教VS百姓.稅收每年每人分配到的比例 30 VS 1 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嚴重不公稅收分配嚴重不公.長久下去.台灣赤字過大.貧富差距過大.也不用拼經濟了等破產了。

這 0.6兆是含地方交通建設及地方補助,扣掉地方交通建設及地方補助將低於總稅收之12%,而軍公教今年才真正繳稅,所以我也不贊成增加稅收,要增加稅收應該由軍公教先增加稅收比率,而不是增加會影響投資率之相關稅務。


富人稅不能規避資本利得問題

一場歐債風暴,吹垮了歐美國家的財政,卻催出了「富人稅」的世界共識。全球都在談對富人加稅,台灣也不例外。

馬總統與新任財長劉憶如雖都同意稅制需要合理化,但反對課稅要有「身分」之別,認為稅制不該分化階級,窮人、富人都要公平課稅。誠然,租稅制度不能因人而異,確屬不容置疑的道理;但在台灣,課稅的階級待遇,其實並非來自身分,而是來自「所得」。長期重課勞動所得、輕縱資本利得的結果,富人獲得遠較窮人更多的減稅籌碼,豁免繳交與其財富相稱的稅捐,這才是當前稅制最受詬病的問題。

馬總統取得連任後,合理化稅制以改善國內所得分配惡化趨勢,已成各方期待在其第二任任期內,能夠有所作為的首要施政要務。新財長劉憶如二月六日走馬上任後,強調稅制改革動向仍在思考部署階段,但已宣告會將「富人稅」納入優先考量。不過,與富人財富息息相關,享盡巨大減免利益的資本利得徵免問題,馬總統與劉部長則一致表明不會輕易開徵。資本利得是關乎富人稅負的關鍵,政府不能一再避談,甚至斷然封殺理性討論的空間,馬政府若無法擺脫過去的包袱,其所謂的稅制化改革也不可能脫離既有的框架。

台灣其實不必另創「富人稅」,只須探究富人真正的繳稅情形,並從中尋求改革之道。馬總統日前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直言反駁競選期間民進黨對稅制欠缺公義的指控,更以九十七年度的報稅資料舉例指出,在全台約五百四十萬個申報戶中,適用百分之四十最高稅率、年所得淨額在四百零九萬元以上的最富有家庭占百分之零點七,但扛下了全國百分之四十七的所得稅收責任,顯示富人繳稅並不算少,外界不宜批評富人不繳稅。

這個統計乍看之下,似乎各界真是誤會富人了,但實際上是馬總統忽略了這個數字存在的最大盲點,因為它沒有包括免稅所得。百分之零點七的極富家庭,繳交全國近半數的所得稅,僅是說明了「課稅所得」的納稅分布狀況,並非「全部所得」的納稅分布;而「課稅所得」因為各式各樣的減免理由,其實遠低於「全部所得」,於是有很多應課但未課的稅。何況,依我國所得稅制累進課稅的精神,所得愈高、稅負愈重是極其自然的道理,藉此做為富人稅負並不輕的辯解,自是難以服人。


 那天和幾位小有錢的朋友聊天,原先他們都將65%資金投入房地產,因為奢侈稅導致手上一堆現金,本來勸勸他們拿5%投資率一些新創業公司,造福勞工又有機會大賺,本來很有興趣,看了幾家公司,準備5000萬投資金額投入,反正房地產與貿易已經賺這麼多錢,最後卻因為問會計師未上市股所得稅一事,考慮很久將金額縮到500萬,原來就因為受到政府對未上市及興櫃公司實施最低稅負制的影響,因為投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賺超過 600萬就要科稅,賠錢時政府也不管,投資未上市風險高,朋友說政府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所賺的錢用最低稅負制科稅等於阻止有錢人開公司養員工,培養新創業公司之機會。

問題是所謂高稅收之得利益80%都是支出至軍公教人員及交通建設身上,軍教人員 101 年才開始繳稅怎麼能享受至38年來一般勞工及雇主繳之稅形成福利,一般勞工是靠私人投資開公司養員工得利,一般勞工連勞健保福利大都是私人投資開公司之老闆供獻,政府稅收補貼勞工連勞健保福利逐年下降,徵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稅阻止許多有錢人投資新創公司應屬於打壓創造勞工就業機會,等於打壓勞工利益。

許多政府官員像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只看見眼前投資稅率之影響,卻沒看見徵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稅阻止許多有錢人投資新創公司應屬於打壓創造勞工就業機會,等於打壓勞工利益。

因為 95 年通過最低稅賦制,根本沒想過有錢人開新公司都是屬於未上市公司,許多投資未上市之投資人,這些不喜歡炒作股票喜歡開公司長期投資公司養員工,所以一投資都是幾千萬,因為投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賺超過 600萬就要科稅,等於處罰喜歡開公司養員工長期投資之台灣人,影響投資率與勞工工作機會之大遠超過政府想像。


準財長還未上任,就先澄清開徵資本利得稅的傳聞;金管會也發布新聞稿指出,總統並無這項指示。所幸台股在選後氣勢正旺,沒有造成民國七十七年課徵證所稅時狂跌的風暴。

無獨有偶,日前法國總統宣布八月將開始課徵金融交易稅,德國也為了是否跟進,國會吵得不可開交。此刻,台灣因馬總統無連任壓力,正可放手實現理念,歐洲則因歐債問題亟待解決,都將矛頭指向金融與資本市場。

對於金融交易或者證券交易所得是否徵稅,當然存在討論的空間。但是若以徵稅作為一種打擊投機的手段,具針對性,那不僅忽略稅賦本身公義的本質,也無異是對市場自由運作的干涉或無形管制。

台灣在民國七十七年宣布實施證所稅時,存在打擊當時過熱投機風氣的背景;今日德法兩國,則是以限制投機資本大規模流動,預防金融風險,避免市場劇烈波動等諸多理由,將課徵金融交易稅正當化。把「遏止投機」當做理由本身是可笑的,市場會直接明確的反應這種思維的荒謬:當時台灣十九天的崩跌,或者德法反對徵稅者擔憂的市場萎縮、資金的出走,甚至交易的地下化。

評論
  • 全國稅收總額達1兆7,646億元、超徵687億元,而投資率仍低及失業率仍高,如果加上無薪假屬於失業率一部份,國內失業率已經竄升至5.5%,而不是4.3%,馬政府似乎搞不清楚目前台灣就業環境仍嚴峻,投資率仍低迷。
  • 稅收公平正義而言,要先看稅收支出給誰,如果軍公教占稅收支出占70%最大,應該要先調高軍公教綜合所得稅才公平,總不能一再用健全台灣政府財政之名持續欺騙全國人民 , 大幅增收勞工與雇主稅金,卻一再隱瞞國家財政真正問題: 軍公教人事及退休經費負擔過重 。
  • 房屋部份有奢侈稅既可,實價科稅恐怕造成房市崩盤,經濟衰退,以美國房市崩盤造成經濟衰退及消費指數下降程度,又逢歐債危機未除,不宜躁進增稅。由台灣總房貸 4.8兆貸款,可承受之房價跌幅約 35%,一旦,跌破35%重要價位線,就會造成銀行虧損之風險,客戶付不出貸款時就轉成銀行虧損大拍賣,造成房市崩盤,進而形成類似美國之金融風暴。
  • 我也不贊成證所稅 , 因為對台灣資本市場與投資環境沒幫助,如果抽證所稅賠錢是否也退稅 , 台灣資本市場與投資環境本來就比較差,一旦徵證所稅股市大跌散戶最倒楣,投資率會極速下降及失業率會上升 , 未上市及興櫃會籌資困難,許多公司倒閉,許多勞工會失業 , 台灣還這麼多人期待有工作,就是你馬政府財稅政策無法刺激有錢人投資,造成投資率不足,以致勞工薪資緩漲,今日請不要再用健全台灣政府財政來欺騙勞工與人民,所謂健全台灣政府財政只不過是多收稅養更多軍公教人員,尤如希臘一樣養一堆軍公教人員,投資率及經濟成長不足形成高負債 , 勞工要搞清楚 , 所謂健全台灣政府財政只不過是多收稅養更多軍公教人員,勞工與雇主根本分不到任何福利,勞工與雇主由政府得到之福利是我們繳的退休金及勞保金,政府由稅收補進去已經降到小於5% 。
  • 政府首要任務:改善投資率及失業率,如何應付歐債經濟衰退危機;徵富人稅、暴利稅都是屬於緊縮經濟,也不會有什麼社會正義,因為台灣稅收80%都是支出至軍公教人員及交通建設身上,美其名政府軍事費用其實超過80%軍人薪資與相關費用之支出,徵富人稅應該加上減稅獎勵條款如在台灣投資一新創公司養100名員工,增稅部份可變成刺激投資率及就業率之減稅關鍵因素,台灣現在是缺投資率及就業率,以台灣公債利息這麼低,外債這麼低,根本不是減債最佳時機。
  • 總之,台灣 ECFA 利多才真正開始,但遇到歐債危機,德國裁取歐洲緊縮開銷之策略,將重創台灣第一季GDP成長率 , 第一季投資率會降新低,多少人期待政府能讓經濟成長率提升至5.0%  ,很可惜政府根本沒有刺激投資率之法寶,反而一步一步走上緊縮之路。由一月份許多公司衰退超過15%看出 ECFA 利多仍不敵歐債危機之衝擊,也就是說 ,台灣現在仍是缺投資率及就業率。
  • 台灣儲蓄率18年新高 投資率4年新低,所有數據是符合當今台灣現況,有錢人由於政府獎勵策略太少、投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賺超過 600萬就要科稅等稅制都直接間接造成 當今台灣投資率過低及勞工工作機會不多,存款過多利率低,反而會變像去投資連動債、房地產,造成金融問題。
  • 更嚴重問題是有錢人投資開公司創造就業率之稅率遠高於有錢人投資房地產,難怪薪資不漲、房價漲、失業率是四小龍最高。
  • 依目前台灣經濟現況,只要開放人民幣國內定存業務,銀行至少增加幾兆 人民幣國內定存業務及換幣利潤,就可以多產生幾百億稅收,怎麼可能稅收不足? 更何況台灣投資率是四小龍最低的,加稅結果會讓降低勞工工作機會 。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歐元區未來將半解體? 德國對付歐債方式太緊縮了

EPP Sumiit 15 May 2006
Image via Wikipedia

索羅斯:紓困希臘 救不了歐盟

投資富豪索羅斯預測,即使希臘國會12日通過緊縮方案,虛弱的經濟成長與持續的政治衝突仍將粉碎歐洲的經濟聯盟。
索羅斯接受CNN電視台訪問時說:「歐盟,特別是那些負債沈重的國家,此刻面臨的是失落十年的威脅,或許還不止十年,因為曾經遭逢房市景氣與銀行業危機等類似情況的日本,如今已經25年沒有成長。」

他說:「這樣的情勢會在歐盟內部製造緊張,結果可能摧毀歐盟,這是真正的危險。」

索羅斯表示,希臘國會12日即將表決的預算、薪資與退休金削減方案,「長期以往未必能發生作用,但當然能在希臘陣線上買來另六個月的平靜。」

希臘病況一直被誤診

他說:「希臘的病況一直被歐洲當局誤診,未來仍將是歐洲的頭痛問題。」他表示,歐洲聯盟曾是大家渴盼的目標,如今倒像是一種懲罰。

希腊國會投票最新緊縮方案 通過可能性較大

English: Silvio Berlusconi, Prime Minister, Ba...
Image via Wikipedia
希臘總理巴帕德莫斯的臨時政府10日已同意必要的預算削減措施,以換取歐元區財政部長批准援助方案,預算削減案12日將在國會進行表決。索羅斯說,美國經濟「有若干復甦跡象」,這和頁岩油的出現,以及多年的低薪資上漲率降低了製造成本,都有局部的關連。他說,歐巴馬總統的政績「好壞參半」,值得有第二個任期。

中廣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記者丁飛 實習記者李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希腊今年要還多少錢,這裡有一張時間表,3月還175億歐元,5月還101億歐元,看來至少上半年,就有270多億要還。而這其中,3月20號到期的這145億,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希腊未來的“定時炸彈”。

為什么,因為希腊到現在,還沒有錢來還這筆債。而今天,希腊國會即將投票,如果通過了最新的經濟緊縮方案,或許,歐盟和歐洲央行願意借錢給它。如果通不過,歐元區可能將不再歡迎這個國家。

管人借錢有多難,問問希腊就知道。別以為現在離3月20號還款期還很遠,希腊人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歐元區第二輪援助資金1300億,沒有它,3月20號可能就是希腊破產的日子。好在,拖來拖去,希腊聯合執政的三黨還是就新的緊縮方三個月前臨危受命的總理帕帕季莫斯對拿到這筆錢,信心滿滿。

帕帕季莫斯:現在需要盡一切代價讓新經濟政策得以通過,以便得到援助款,那些持不同意見者不應該留在政府里。

不過看來,帕帕季莫斯還是過于樂觀。借錢講究妳情我願。可是輪到希腊,它必須面對的處境就是:妳不情我不願。作為債主,三方集團,也就是歐盟、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絕不會輕易拿出這個大數目。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很快提出了附加條件。

容克:在我們撥款之前,不能再有分歧了,歐盟已經不能再忍受希腊不停的改變承諾,他們在這兩周里一遍一遍的修改緊縮方案,現在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強有力的執行。

歐洲大佬們的意思是,想借錢,希腊必須先證明自己。怎么證明,就在今天。今天,希腊國會將開始投票,決定是否通過這個新的、符合三方集團要求的緊縮方案。通過了,錢可能就到手了。通不過,希腊可能也別在歐元區混了。

看來眼下,要還錢,衹有一條路,就是借錢。要借錢,也衹有一條路,就是國會通過方案。不過隱憂有兩個:第一,希腊民眾不買賬。從前天到昨天,希腊上演了48小時的罷工運動。要借錢,就得降低私營部門最低工資、裁剪上萬名公務員,希腊人不同意﹔第二,黨派之間有矛盾。除了近期的6位政府高官先後辭職,就連執政三黨內的人民東正教陣線也宣布,不會投支持票。

國內的反對黨希腊民主聯盟:現在,這些政治領導人配不上希腊人民。

低效率的政治談判、超憤怒的罷工人群,高壓力的國際環境,多變數的黨派之爭,進退兩難的希腊政府,今天能不能抓住這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為激活第二輪救助方案打開一扇大門,專門研究歐洲經濟的社科院教授陳新的判斷是:能。

陳新:總的來說,這次國會最終能通過第一輪計划,為什么?首先執政黨三黨聯盟已經達成一致,這是最關鍵的,然後國會一定意義上在程序對三黨合作組織達成了一個意見,有一個確認,而執政聯盟三黨在國會占的席位是252席,希腊國會總的席位是300位,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帶講,如果需要半數以上通過,得150票,對於現在252票綽綽有余,所以,儘管各方有各方的聲音,但最後這個法案通過的可能性應該講還是挺大的。

不過,誰都知道,這衹是第一步。從2008年到現在,無論給希腊輸多少血,給希腊多少次機會,它的經濟畢竟一直衰退中。換句話說,通過了,救命的錢就能到手嗎?4月的大選,如果執政黨變了,說的話還算不算數。

陳新:即使是星期天希腊的國會通過這個方案,也並不意味著希腊能夠順利的拿到新的一輪的救助,因為在談判的最後一刻,三架馬車這邊又附加了一些額外的條件,據我們分析,它一個主要的考慮是因為希腊4月份會進行新一輪的大選,如果新的政府上台之後對整個債務危機或者緊縮方案是一種什么態勢現在還不是很明朗,如果新政府在這個事情上再出現反復,有可能會影響救助方案的實施。

看來,希腊債務危機,下一步怎么走,下一集怎么演,還真不好說。總之,先等待今天的答案,再說。


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 )周二(2月7日)表示,不希望看到希臘被迫退出歐元區,並警告這會引發不可預見的後果。默克爾在德國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與青年座談時表示,歐元區不單是一個經濟項目還是個政治工程,“我不會迫使希臘離開歐元區”,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不可預見的。

默克爾還表示,根據她所掌握的資料,希臘也沒有說要退出歐元區。默克爾認為,希臘必須進行艱難的改革。她強調,希臘需要明白,歐盟所要求的改革並不是外在的強迫,這也是希臘自身擺脫當前困境的良好途徑。

默克爾是在希臘政黨領袖推遲周二會議後作出以上表述的。據悉,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 Lucas Papademos )周二再次推遲與支持其聯合政府的政黨領袖磋商,主要因為政府和國際債權人對交換第二輪紓困金援的條件談不攏。

希臘總理辦公室發言人稱,帕帕季莫斯將於周三和政黨領袖會晤磋商,而不是原定的周二晚間。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主席巴羅佐( Manuel Barroso )周二亦表示,希望希臘留在歐元區內,並稱這對歐元和歐洲的未來至關重要。


歐洲有一條出路,在這裏跟大家說,因為今天他們跟我講希望講一些新的觀點。我說我有一個觀點,歐元貶值,如果現在我講這個的話,歐洲央行他們一起研究的話我覺得就是謝天謝地了。如果歐元不貶值,首先意大利解決不了,希臘解決不了,整個歐洲債務解決不了。唯一的出路意大利離開,歐盟不會解散,歐元區也不會,就是薩科奇提出來的好的歐洲繼續前進,另外一個歐洲是另外一個速度,是雙輸歐洲,歐元開始貶值。我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上講過,中國有句俗話叫救急不救窮,你不能老躺在我身上,歐洲那麽厲害,全靠發展中國家,富人依靠窮人,這個從道義上講不過去。我們現在不是太窮,現在市場地位沒有給我們,放開經營沒有給我們,高新技術產品也沒有給,現在打貿易仗讓我支持你,那時候我在達沃斯論壇上講的時候我說,我說達沃斯論壇9月1日在大連開始,如果明天開始評級機構再下降15到16個歐洲銀行的話,歐洲債務還會厲害。現在有一條辦法,如果歐洲央行或者IMF出手買歐洲技術,買歐洲的國家主權債券的話,中國政府我們建議可以適當的有選擇的,兩個形容詞非常重要,適當的、有選擇的買一些。前提是歐洲央行或者IMF,這兩個到目前為止是唯二的三級信用等級是最好的3A級。這是我想講的歐洲債務,對於我們明年的出口是很大的影響。

分析

  • 索羅斯的預測跟我預估一樣,當希臘過度緊縮之結果是 GDP 大衰退,但希臘所欠的債是不變的,以致希臘主權債信評將更差,每次希臘主權債到期都要與投資人談減記,歐元仍強勢無法刺激經濟,德國這種要求過度緊縮作法根本是導致希臘經濟大幅衰退接近崩潰。這些GDP 大衰退及希臘的債值不變之事將在2013被看見,那時德國將面臨希臘是否留在歐元之問題。
  • 希臘緊縮只是開始,再來是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之緊縮,也同樣面臨GDP衰退及債務總值不變之問題,因此德國這種要求緊縮卻提不出刺激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經濟成長之作法,只是拖時間而已,當然歐盟成立組織買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公債,是緩和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公債值利率上升之作法,但卻沒有刺激到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經濟成長。
  • 如將房貸計入債務,全球總債務是大於資產價值,通縮時資產價值將大幅滑落,債務總值卻是不變,因此德國這種要求過度緊縮作法極可能造成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之通縮,導致銀行倒閉。
  • 沒想到西班牙這麼快導致銀行既將倒閉,西班牙首相拉霍伊盛贊歐元區財政部長周六(2012, 6月9日)的決定,稱為西班牙銀行系統提供的一千億歐元的援助金是歐元的勝利 ,這也只是拖時間而已,我認為過度緊縮之結果就是經濟衰退、房市崩盤及銀行倒閉,德國這做法是有問題的,應該是砍政府支出增加民間投資,緊縮及刺激要同時進行,否則只是拖時間而已,歐元早晚半解體。
  • 台灣在歐盟對付採取過度緊縮之際,決對不可過度加稅,如加入富人稅一定附加投資台灣加富人稅之經濟刺激作法,才能讓更多有錢人更支持政府加入投資台灣開公司養員工,創造台灣經濟新春天,不要像主計處只能公佈今年經濟成長率3.9% ,如果台灣官員都是這麼不努力,大家為什麼要繳稅,難道台灣官員不知道稅收有70% ~ 85%都是軍公教政人員薪資,唯有刺激台灣國內投資率,台灣人民與勞工才能受惠,才能繳更多稅維繫軍公教政之政府與軍公教體系。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歐盟會放棄希臘嗎?

Deutsch: Bozen-Bolzano — Banca Nazionale del L...
Image via Wikipedia

工會激烈抗爭 希臘紓困貸款 還有三關要過

幾經延宕,希臘聯合政府各黨派九日終於喬定財政撙節方案。但歐元區其他國家對內容並不滿意,認為希臘還不夠格取得一千三百億歐元第二回合紓困貸款,並開出三條件要希臘限期辦到,否則貸款免談。不過歐洲央行已鬆口暗示,會間接援助希臘。而為了抗議撙節措施,希臘工會十日發動大罷工,群眾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

歐盟輪值主席、盧森堡總理楊克,九日在歐元區財長會議後表示,希臘必須在十五日前完成三大條件,歐元區財長才會在當天集會討論批准貸款事宜。首先,希臘國會須在十二日前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歐盟和歐洲央行核可的新撙節暨改革措施。其次,希臘須再額外削減三億二千五百萬歐元開支,達成今年減赤目標;第三,聯合政府各黨領袖應提出「堅定政治保證」,承諾落實各項撙節措施。

     儘管歐元區尚未接受希臘方案,但歐央總裁德拉吉九日透露,該行考慮把持有的希臘公債獲利轉至歐元區成員國,再由各國挹注希臘。這筆約一百廿億歐元的款項,對希臘的財政漏洞不無小補。

     歐洲央行禁止直接對成員國融資,德拉吉表示:「如果歐銀把資金給各國政府,這是貨幣融資。如果把部分獲利分配給注資歐銀的各成員國,這就不算貨幣融資。」歐銀先前以三八○億歐元,買進帳面價值五百億歐元的希臘國債,並持續獲得部分債券的利息。

     歐盟專員雷恩九日也指出,希臘政府和民間債權單位的債務減記協議,基本上已達成共識,下星期可望獲得批准。民間債權人同意把持有的希債價值減記五○%,並把舊債轉換為卅年期、平均利率低於四%的新債。

     不過,對承受逾二○%失業率、連續五年經濟衰退苦果的希臘人來說,更嚴苛的撙節方案已令他們忍無可忍。兩大工會十日發動四十八小時罷工,醫院、學校、銀行和大眾運輸設施全面停擺。群眾齊集首都雅典國會前的憲法廣場,高呼「抗議裁員減薪」,「拒絕低頭」等口號,有群眾投擲汽油彈,並且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


標普再下重手 調降義大利34銀行信評

標準普爾(S&P)繼上個月將義大利信貸評等調降2級後,當地時間10日再度調降義大利34間銀行的信評。

標普繼1月13日將義大利信貸評等自A調降2級,下調為BBB+後,當地時間10日再下重手,調降義大利34間銀行評等,包含義大利聯合信貸( UniCredit )、聯合聖保羅銀行( Intesa Sanpaolo )、國民勞動銀行( 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梅迪歐銀行( Mediobanca )等多家規模相當大的金融機構。

標普表示,義大利最大銀行聯合信貸和第二大的聯合聖保羅銀行,信評都由A調降為BBB+,第三大銀行西恩那銀行( 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信評由原本的BBB+調降為BBB,三家銀行展望都是負向,標普表示,由於義大利對外公共債務高,外部融資能力減弱的風險提高,因此預期義大利銀行業未來幾年的獲利能力會持續減弱。

分析

  • 下週歐債及信貸評等降級問題將連連衝擊市場,亞股會受衝擊而測支撐;
  • 歐債問題在德國領導之下將面臨風險,2012/2/10 台指期及EWT ETF發現大幅出貨修正之狀況,大家要小心。 
  • 德國過於加強緊縮反而造成信貸評等下降。
  • 我用自已分析建議 EWT ETF 持股投資分析世界礦產基金預估美股、亞股、債卷整體配息投資策略
  • 這次由 世界礦產基金預估 先修正,預估要看 世界礦產基金預估表之組合是否止穩,因為德國態度會讓支持歐元之持有者擔心,大家對歐盟信心下降 , 讓大家認為歐會放棄希臘。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影響台灣勞工就業機會最大之稅法是什麼? 稅改團體不知道嗎?

    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台灣創業投資率這麼低?銀行存款累計超過23兆台幣,竟然投入開公司養員工之創業投資率這麼低,到底投資環境出了什麼問題?其實新創業公司前三年平均雇用之員工之成長率超過 100%,成功之公司更是年營收成長率超過80%,年雇用之員工之成長率超過 200%,最能解決當前台灣經濟衰退及失業率問題。

    天和幾位小有錢的朋友聊天,原先他們都將65%資金投入房地產,因為奢侈稅導致手上一堆現金,本來勸勸他們拿5%投資率一些新創業公司,造福勞工又有機會大賺,本來很有興趣,看了幾家公司,準備5000萬投資金額投入,反正房地產與貿易已經賺這麼多錢,最後卻因為問會計師未上市股所得稅一事,考慮很久將金額縮到500萬,原來就因為受到政府對未上市及興櫃公司實施最低稅負制的影響,因為投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賺超過 600萬就要科稅,賠錢時政府也不管,投資未上市風險高,朋友說政府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所賺的錢用最低稅負制科稅等於阻止有錢人開公司養員工,培養新創業公司之機會。

    5000萬投資通常可以創造 25 ~ 50  新雇用之員工之成長,政府最低稅負制竟然真對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人,而沒有對房市投資人科最低稅負制,難怪 M1B 很高時,房價漲勢驚人,就業率上不來,基本根源就是政府對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制,等於傷害整個能創造高就業率之台灣創業之未上市及興櫃公司,而所謂稅改團體只是軍公教政人員組成之高稅收之得利益團體,徵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稅應屬於打壓創造勞工就業機會,也不會有什麼社會正義,因為台灣稅收80%都是支出至軍公教人員及交通建設身上,美其名政府軍事費用其實超過80%軍人薪資與相關費用之支出,台灣現在是缺投資率及就業率,應該鼓勵投資未上市及興櫃公司。

最低稅負停看聽 賣未上市股票 先算稅負再簽約

     近年來不管是企業互併、外資來台併購,或私募股權基金來台收購股權等,時有所聞,會計師提醒大股東、法人注意,未上市櫃股票交易,不再適用證交法免稅,均須按時價核定售價,大股東在簽訂讓售契約時,必須事先考慮最低稅負及國稅局對交易價之認定標準,以免獲利遭到侵蝕。

     不願具名的會計師表示,國內企業整併風氣興盛,除了受到國際潮流影響下,也有一些未上市公司或傳統產業,因考慮轉型不易,若有上市櫃公司、私募股權基金、外資法人願意吸收,透過股市本益比的乘數效應,買、賣雙方都可蒙利,是以讓售股權的情況也就蔚為風尚。然而受到實施最低稅負制的影響,股權交易不再適用證券交易免稅,相關的稅負問題,造成不少衝擊。

     必須事先考慮最低稅負

     會計師表示,從去年四、五月間即不斷接到詢問轉讓持股的最低稅負問題,由於這類的問題還會陸續發生,因此,會計師提醒納稅義務人,必須事先考慮稅負的問題,避免簽訂讓售契約後,才發現完稅後的獲利不如預期,而孳生買、賣糾紛。

     會計師表示,股權移轉須注意的稅負問題,個人股東部份,如果屬於上市櫃(興櫃)股票,則沒有最低稅負制的問題,只有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才須計入最低稅負制,且個人股東如果沒有稅務居民身份,也不必適用最低稅負制。法人股東方面,則不管轉讓上市櫃或未上市櫃股票,都必須適用最低稅負制,惟境外法人則免適用。

     由於個人最低稅負制稅率二○%,會計師表示,原本以為獲利四十元,經過最低稅負制後,只剩三十二元,因此,轉讓前就必須把稅前、稅後的獲利差異考慮清楚。

     此外,對於未上市、櫃股票交易價格的認定,會計師強調,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施行細則的規定,和傳統觀念認為以「淨值」為交易價格並不相同,而是必須參酌該股票交易日前三十日,有該筆交易成交量之五○%至一五○%的範圍,判定交易價格,沒有相當交易量的成交價格時,才能以淨值做成交價。

什麼是「最低稅負制」?

為了達到租稅公平的目的,立法院94年三讀通過了「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並自95年起實施「最低稅負制」!「最低稅負制」是近四十年來中華民國政府第一次的加稅案,而且還是針對有錢人而來。 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去年適用最低稅負制的申報戶只有約2000戶,但繳繳稅額就達到40億元,佔了全國總稅收的4%,最低稅負制的實施的確讓國庫充實了不少。不過無論您自認為是有錢人也好,或沒錢人也罷,都建議您要多少了解一點什麼是最低稅負制;因為您無法判斷自己什麼時侯就會變有錢或飛黃騰達,或者你想在報稅季節學點將來可能用得上的專業,你都應該好好研究最低稅負制。

題是所謂高稅收之得利益80%都是支出至軍公教人員及交通建設身上,軍公教人員 101 年才開始繳稅怎麼能享受至38年來一般勞工及雇主繳之稅形成福利,一般勞工是靠私人投資開公司養員工得利,一般勞工連勞健保福利大都是私人投資開公司之老闆供獻,政府稅收補貼勞工連勞健保福利逐年下降,徵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稅阻止許多有錢人投資新創公司應屬於打壓創造勞工就業機會,等於打壓勞工利益。


最低稅負制影響個人大於企業

最低稅負制今年上路,影響到底有多大?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葉維惇表示,新制對享受免稅所得及投資抵減較多的個人和企業影響較大,尤其對個人的影響大於企業。
台北市國稅局長張盛和、建業法律事務所律師劉興源及葉維惇昨(15)日在財富人生論壇中剖析最低稅負制(即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三人均強調,該條例的實施在於維護租稅公平,更甚於稅收的增加。

葉維惇估計,受到最低稅負制影響的個人僅約6,000人,企業也不過1,000家到2,000家,影響層面不大。他說,兩稅合一之下,公司階段無論繳納多少稅負,在個人股東階段課稅時都可以扣抵,但最終繳稅人都是個人股東,因此對個人的實質影響較深。

個人報稅時,必須先計算出綜合所得淨額,然後再分別計算出綜合所得稅和所得基本稅額,兩者從高認定。後者是由綜合所得淨額加計調整各項免稅的所得,再減去免稅門檻600萬元乘於稅率20%而來。

葉維惇提出一些有趣的數字說,如果個人綜合所得淨額是1,000萬元,計算所得基本稅額時,加計調整的所得額未達1,272萬3,500元,就不會被課到最低稅負,這也讓現場聽眾有人安心,有人則開始擔心。

其實,最低稅負制仍有租稅規劃的空間,以未上市(櫃)員工分紅配股必須納入最低稅負的稅基為例,將來未上市(櫃)的員工分紅配股可以改為用面額等值跌價發放,讓員工以等值面額認購這些現金增資股票,就不會被課到最低稅負。

葉維惇指出,未來個人投資股票,標的將由未上市(櫃)公司改為上市(櫃)公司,且將透過成立境外控股公司(國外法人)進行各項海外轉投資,包括看好台灣股市時,以境外控股公司的資金(外資)投資台股,都不會被課到最低稅負。

政府也宣示,最遲至99年,海外所得將納入最低稅負。但劉興源表示,國稅局對人民在國內所得的掌握已經很困難,國外所得的掌握更不易。葉維惇補充,查海外所得是國稅局的技術問題,但申報與否則是納稅人的風險問題,以過去的例子來說,通常是被人檢舉才會被課到稅。

劉興源指出,我國最低稅負制是參考美國替代性最低稅負制的精神而來,但是美國實施將近50年以來,已經考慮廢止,理由是民眾因此花在所得稅申報的時間比原來高出一倍以上,而且大都要靠稅務代理人或專家幫忙才能解決稅務問題。

張盛和表示,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是國內十餘年來唯一對民眾加稅的法案,也是對租稅減免浮濫的反撲,目前散見於各部會的租稅減免法律高達30多種,透過最低稅負制這麼一個特別法的實施,就不必再回過頭去慢慢修改那些法案。

多政府官員像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只看見眼前投資稅率之影響,卻沒看見徵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稅阻止許多有錢人投資新創公司應屬於打壓創造勞工就業機會,等於打壓勞工利益。

番茄可以減肥、抗癌 ( how to use tomato to make you healthy? )

Tomato slices
Image via Wikipedia
研究新發現 番茄可以改善肥胖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吃番茄對健康有所助益的一種新效果。他們研究結果顯示,在番茄中含有一種可降低血液中脂肪,改善肥胖症狀的成分。這一由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在今天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

    研究人員在番茄中發現了一種可以促進分解脂肪的成分。他們用這種物質對肥胖的白鼠餵食了四週後,發現白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降低了30%。而這種物質在經過加熱的番茄果汁中的含量,比生番茄中含量更多。研究團隊還將對這種成分進行後續研究,希望可以用於預防肥胖以及研製營養食品。

番茄營養成分

蕃茄( Tomato )屬茄科,又名西紅柿。富營養,稱為金蘋果。經專家研究,地中海西西里人較長壽與蕃茄有關。

蕃茄營養豐‧價廉物美取食易

Grape tomatoes.
Grape tomatoes. (Photo credit: Wikipedia)
蕃茄內含有益於人體吸收的果糖、葡萄糖,多種礦物質和豐富的維他命,可蔬果兩用,生熟均可食。又維他命P的含量最豐富,含有機酸,帶酸味,台灣民間叫「甘仔密」、「臭柿子」。蕃茄中含有穩定的化學物質,雖經高熱烹調,做蕃茄汁、罐頭都不易破壞蕃茄紅素,價廉物美,取食容易。同時加工的蕃茄汁、醬,或不加鹽的罐頭,經測試,蕃茄紅素增3~4倍,紅透的蕃茄含量最多,是防癌抗癌聖品,生食時所含維他命C較豐。在100公克生蕃茄中,含蛋白質0.8公克、脂肪0.3公克、碳水化合物22公克(蘋果含量的一半),鈣8毫克、磷24毫克、鐵0.4毫克、鉀300毫克、胡蘿蔔素0.37毫克、維他命A 8毫克、維他命B1  0.94毫克、維他命B2  0.03毫克、維他命B6  0.6毫克,屬低熱量食物;含有硼、錳、銅微量元素,是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食用纖維0.4,促進腸蠕動。;另含硒有多重防癌、抗癌效應。

蕃茄之蕃茄紅素為防癌物質

蕃茄中含胡蘿蔔素量並不多,但其中所含的蕃茄紅素(是胡蘿蔔素的一種),具有多重生物效應,如有抗氧化、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和凋謝,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作用及分裂等。內含的維他命A、B、C、E(果色愈紅含量愈多),與蕃茄紅素一起作用時,能抑制自由基對細胞染色體基因的損壞。1999年美國統計:多吃蕃茄的人,平均罹癌率可降低四成;據台大醫學院生化所研究,多吃蕃茄可以大幅減少攝護腺癌、胃癌、腸癌、卵巢癌、子宮頸癌、乳癌的發生率。蕃茄中含有葉酸,可抑制細胞訊號傳遞,而不易分裂繁殖。蕃茄纖維素含量中等,可促進腸蠕動;維他命A功效為抗皮膚老化及老人斑。

蕃茄為養生聖品

蕃茄含有榖胱甘肽,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抑制酪氨酸梅的活性,可促進皮膚、內臟色素減退或消炎,預防老人斑及衰老、增強胃酸(胃酸過多者可少吃),及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人若在飯前吃易感覺飽,能減少其他食物進食數量,一般飯時或飯後吃可助消化吸收。蕃茄內含有檸檬酸和蘋果酸,能分解體內脂肪以減肥。罹患口腔炎者,或口乾舌燥、黏膜病變等,吃一些蕃茄或蕃茄汁對黏膜組織有所幫助。因含酚酸(Phenalic Acids),中和亞硝酸鹽致癌物質,產生去除致癌因子或酸鹼平衡。服藥或藥物治療時,損耗體內維他命及礦物質,可藉此調節或補充,是老少咸宜的食物。老人宜少生食,以防腸蠕動慢不消化。

蕃茄的吃法:

一、 羹湯:將蕃茄燙水去皮,與牛肉或牛肉湯燉煮至軟,加些洋蔥或洋芋到某一程度的濃度(清湯或濃湯)即可。
二、 蕃茄泡菜:選蕃茄紅透者1`2斤,洗淨後燙水去皮,剖開放入有蓋玻璃罐中,加鹽、冷開水少許、薑片、紫蘇椒、花椒少許做為泡水,另將胡蘿蔔、高麗菜切塊洗淨、晾乾(不能有生水)後放入泡水中,略滴一些酒蓋好,等候2~3天,見蘿蔔變紅後取用。
三、 蕃茄燒豆腐(或蛋),選紅透蕃茄中型1~2個,切碎加蒜頭、鹽,一起炒,再放入豆腐(或蛋)一起絞碎,煮熟後再放蔥末,均勻後起鍋,若作燴飯加碎肉、蛋、青椒或芹菜一起,拌飯吃,很可口。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新加坡 FTA及鼓勵國外有錢人移民台灣 才是重點,為美牛爭議不值得

Singapore Flyer
Singapore Flyer (Photo credit: chooyutshing)

南韓積極簽FTA 台灣呢?

南韓與歐盟本周一宣布,雙方就自由貿易協定(FTA)獲致協議,預期最快明年上半年可生效。南韓自2002年與智利簽署FTA後,即全面展開FTA談判,先後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新加坡、東協等簽署的FTA已生效,與美國所簽署的FTA正待兩國國會批准,與印度FTA談判今年2月已達成協議。南韓如此積極,是怕在FTA盛行的大勢中被邊緣化。然而南韓的出口產品與台灣有高度重疊性,而今南韓除中國大陸與日本外,世界主要市場的關稅門檻幾已消失;可是台灣呢?

台灣自第一次政權輪替後,出口產品在主要國家進口市場占有率即每下愈況。如1999年我們出口最大市場的美國,台灣產品在其進口市場占3.43%,高居第七位;但至去年腰斬到1.72%,退出十名以外。其次在歐盟及日本進口市場占有率,同時期也分別自2.77%與4.12%,降到1.55%與2.86%。即使現為我最大出口市場的中國大陸,台灣產品在其進口市場占有率,同時期亦自11.28%降至9.13%。在這九年間國際貿易市場發展相當蓬勃,貿易額平均每年增加12.4%,可是台灣出口每年才增加8.4%;因此台灣出口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自1999年的2.19%,去年降到1.59%。

過去九年台灣出口在國際市場如此慘敗,除前任政府不務正業,搞意識形態外,台灣未能及時與主要貿易夥伴國簽署FTA,應為關鍵因素之一。以我們出口重要競爭對手的南韓與新加坡為例。南韓於2006年3月與新加坡簽訂FTA生效;在之前的2003-05年南韓與台灣對新加坡出口每年增加率幾相同,分別為20.9%與20.4%,但協定生效後的2006-08年,南韓對新加坡出口每年增加率躍升到30.1%,台灣則大降至13.2%。再看南韓於2007年6月與東協簽訂FTA生效之前的2004-06年,南韓對東協出口每年增加16.6%,簽署FTA後的2007-08年增加率大幅提高到24.0%,而台灣對東協出口增加率,同時期卻自20.1%,大降至11.8%。顯然南韓簽署FTA後,對該兩市場台灣產品已產生排擠作用。而且南韓與中國大陸自2006年11月開始,對雙方簽署FTA有關事項進行共同研究,至去年6月已進行五次會議;一旦簽署FTA,南韓出口產品到中國大陸,絕大部分可享受免稅,而台灣產品出口大陸,目前平均關稅率是8.94%,將對台灣造成極大傷害。

至於新加坡是全世界簽署FTA最多的國家之一。在2003年新加坡出口尚低於台灣,但近五年來其出口增加率高達18.6%,是台灣的1.7倍。因此新加坡2004年出口即開始超越台灣,去年更超出三分之一。加以東協10+1(中國大陸)FTA明年初生效,而東協近年已升至我出口第二大對象,超過美國,僅次於中國大陸。我對中國大陸及東協出口,已超過我總出口的一半以上;該兩地區簽FTA後,產品往來完全免稅,台灣若不能參與,對我衝擊之嚴重可想而知。

為突破此一困境,政府正在推動的「經合構協」(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能否及早簽署,則是關鍵所在。雖我政府日昨證實進度沒有落後,但仍要到明年才能簽署。我們不了解,既然稱為「架構協議」,其內容應該是幾條原則性規定及早期收穫計畫,列出比較有迫切性雙方早期降稅貨品項目及時程表,有那麼困難嗎?我們建議儘早與對岸協商於今年內簽署,細節列入後段再談。更重要的是,政府應展開全面FTA諮商,包括新加坡、美國、歐盟與東協,在與對岸簽署「經合構協」後,接連與上述各國及地區完成FTA簽署,以利於台灣經濟的向上提升!


務實面對美牛爭議

台灣總統大選底定,隨著「陳江」配新內閣名單的出爐,執政團隊在讚賞與認同下走馬上任。馬政府背負沈重的託付,宣示以大刀闊斧的方式進行改革,誠如要改善國內貧富差距、尋求公平正義與開拓國際空間等等議題。然而,接踵而來的挑戰正考驗著新政府的智慧,例如美牛進口的問題,將影響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的進程。因此,新政府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必須立即探討務實可行與解決的方案。

據媒體報導,本月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來台討論美台安全合作與經貿各項議題,並關切懸宕已久的美牛問題。受訪時表示美國牛肉是台灣追求更廣泛貿易自由化的一步,顯見重啟美台「貿易暨投資協定(TIFA)」會議,美牛問題是關鍵因素,若妥善化解美牛爭議,不僅有利TIFA談判,甚至幫助台灣提早加入TPP,對改善經濟結構,創造貿易自由化影響重大。然而,面對美國要求放寬進口美牛使用瘦肉精,政府如何在經貿關係與食品安全上達成共識?確實是個兩難的情況。

回顧美牛爭議歷史事件,是在於2003年12月美國爆發了人類的第一宗狂牛症-新型庫賈氏症(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簡稱vCJD),又稱為海綿狀腦病變(BSE)。因此,我國隨即將美國公告狂牛症疫區,禁止美國牛肉進口。然2005年我國在有條件下開放30個月齡美牛進口;2009年台美簽署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中又開放同月齡帶骨牛肉,雖然政府強調風險已降至極低,且條件也較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範嚴格,但由於缺乏向消費者積極溝通與宣導,導致引發起國內輿論界的一陣撻伐。

如今再度面對美牛瘦肉精解禁的問題,其不僅影響消費者健康的風險,同時也將衝擊到國內畜牧業的發展,更牽扯到未來台美貿易談判的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提供相關單位參考:

一、參照國際標準:國際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又稱食品法典,簡稱CODEX)即將於七月份召開國際會議,為瘦肉精在人體合理殘留量取得共識,我國應可做為參考標準。

二、表明文化差異:觀察我國飲食文化偏好動物內臟,有異於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國家不吃內臟的習慣,而內臟積存之瘦肉精殘留量更為肉質殘留量一倍以上。為了國民的健康,我方必須有責任表明自我立場。

三、加強宣導:食品安全涉及專業的問題,一般民眾可能不甚瞭解。因此,政府必須加強民眾對科學檢疫的認知,清楚告知相關單位將以「專業思考」和「風險控管」為國人健康把關,降低消費者心中的疑慮與恐慌。

四、嚴格管制:例如日本同意美國牛肉進口,但只限定在特定美系量飯店販售,控制通路。另外,歐盟也禁止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所以美國專門飼養不含瘦肉精的牛肉賣給歐盟,可做為我國之借鏡。

針對美牛爭議,即將上任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指出,美牛問題牽涉到農委會、衛生署與外交部等單位,未來必須進行跨部會小組討論才能有具體的作法。至於衛生署提到從國際經驗來看是否解禁或訂定瘦肉精殘留標準,鄰國日本採取的是「國外准用、國內不用」的雙軌模式。我國仍必須考量對產業與食品安全的衝擊,加強與畜牧業溝通,保護豬農生計並為國人健康把關。

美牛問題再度浮上臺面,影響的不僅僅是國內食品安全問題,更影響到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腳步。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面對未來台灣與各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美國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希望雙方可以透過友好溝通解決歧見,開拓經貿自由化空間,進而提昇我國農業的競爭力,創造台灣農業一片新天地。

分析

  • 新加坡是全世界簽署FTA最多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簽訂FTA之名字問題易解決,美牛爭議很難處理,既使同意美國牛肉進口,也不代表我們進的了「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
  • 香港不買瘦肉精美牛,經濟表現遠比台灣好,馬總統經濟成長方向有問題,只努力觀光、作秀是無用的。而且, 巴西、南美、東歐進口關稅非常高,簽 FTA 效果大,許多南美與美國有關稅互惠協議,美對美進口關稅超低勝過南韓對美關稅,台灣應拉攏南美。
  • 為什麼不談台、加、南美 FTA? 加拿大出口美國許多是零關稅,半成品進加國, 成品再進美國
  • 台灣應該加速台灣、日本東歐、巴西、印度、印尼 FTA,美國 FTA 反而不能快,因為美國關稅低,美國電子產品進口關稅大都低於3.6%,與美國談判難度高美國農產品進口會強壓台灣農產品  而東歐、巴西、印度、印尼有進口關稅高於10%,當然是與日本東歐、巴西、印度、印尼泰國、澳洲、中東沙國及科威特、土耳其、墨西哥談雙邊投資及關稅較有利 。
    • 印尼電子產品 12.5% ~ 5%,大部份10%
    • 印度電子產品 10% ~ 2.5%,大部份7.5%
    • 波蘭電子產品 21% ~ 3%,大部份9.0%
    • 匈牙利電子產品 25% ~ 5%,大部份10.0%
    • 日本電子產品 4.5% ~ 0%,大部份0%;( 與美國很接近 )
    • 巴西電子產品 20% ~ 6%,大部份16%
    • 泰國電子產品 10% ~ 1%,大部份10 ~ 5%
    • 菲律賓電子產品 15% ~ 1%,大部份10 ~ 5%
  • 台灣如何拓展全球經貿關係,增加投資降低它國對台灣之關稅是重點之一 , 那就要靠FTA;
  • 因為美國關稅低,TIFA 美國讓 1% 電子產品,台灣要讓出整個農產品市場,還會害到台灣肉類加工出口之農產品信譽,反而傷害台灣;
  • 另一重點是如何讓國外有錢人移民台灣 , 國外有錢人移民台灣可以增加內需消費市場,也可以引進國外有錢人商業關係,創造許多台灣新的全球經貿人脈關係 , 新加坡是全世界經貿人脈關係做的最好的,就是靠國外有錢人新移民。
  • 大陸與巴西有錢人可以觀光移民,一次觀光移民 5年,沒有像台灣這麼呆的國家,拒絕 有錢人觀光移民,應該盡快引進人民幣定存業務,讓台灣外幣定存業務之利息拉高,治安優良,吸引有錢人來台觀光移民。
  • 台灣建設要以引進有錢人觀光移民、 有錢人子女觀光遊學移民為主,各大學也要以引進國外著名之分校為目的,也就是一趟4年遊學移民可以讀書同時進修國外著名之分校學分,減化將來進入國外著名學校之門檻 ,讓有錢人子女觀光遊學移民深感台灣遊學移民之優勢。
  • 政府各部門要很努力,台灣經濟成長才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