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歐盟問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歐盟問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希臘、歐盟、IMF及債權人最後攤牌 - 今年全球金融市場重頭戲 ( 2015 major finance crisis show - Greece debt )

債權人傳提方案 希臘歐盟攤牌

希臘國際債權人同意作出讓步,預期周三稍後時間向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提交一份新建議,以便雙方可以達成協議。

齊普拉斯周三稍後時間會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見面,談論新建議。歐洲政界視今次會議為,雙方最後攤牌時刻。倘若雙方達成協議,歐羅區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繼續在財政上支持希臘。

前1天,國際債權人同意向希臘提出本身的建議。有關建議是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盟主要領袖同意後訂立。法國總統奧朗德認為,距離雙方達成協議可能只有數小時。

消息人士指出,債權人同意讓步的地方包括放寬希臘初步預算盈餘與本地生產總值比
。根據原先援助協議,希臘2015年的初步預算盈餘比率(未計及利息開支前)為3%,但債權人現時同意降至1%;2016年則由4.5%降為2%;2017及2018年分別為3%與3.5%。有關數字與希臘提出的水平仍有一段距離,意味該國一旦同意遵守新水平,需要進一步削減開支,而希臘左翼聯盟政府一直不同意此舉。

另一項債權人的妥協是,不堅持希臘改革退休金,但要求對方同意7月起減少退休金開支,節省金額相當於2015年本地生產總值的0.25%至0.5%,2016年則升至1%。希臘左翼聯盟政府一直不同意改變退休金系統。

債權人的另一項妥協是希臘勞動市場改革。新建議不再要求希臘削減公務員人數,也不須訂立法例讓僱主容易解僱員工,但要進行集體談判制的改革諮詢,而且要保留已完成的改革措施。

希臘提經改 還債跨大步

希臘債務談判出現重大轉捩點。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布萊德塔特2日確認,希臘與債權機構2日已交換「經濟改革計畫」文件,由希臘執行經濟改革以換取紓困資金;雙方尚未達成最後協議,目前仍在進行技術層面的談判。市場對最新談判進度感到樂觀,激勵歐元兌美元一度大漲逾2.54%至1.1196美元。

債權機構「五巨頭」─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歐蘭德、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爾於1日晚間舉行緊急會議,針對「協議條件計畫」達成共識,且交予希臘政府。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也表示,已經向歐盟執委會提出共46頁、內容廣泛的新改革計畫;對此布萊德塔特指出,「債權機構與希臘政府正在交換多項文件,以釐清如何落實歐元區集團2月20日所達成的(落實改革以交換紓困)協議。雙方能交換文件,已經是個好訊息」。

她並強調,技術性會談將一直持續到達成協議為止,「我們目前還未達到此一地步」

歐盟官員指出,債權國已經擬出協議草案,要求齊普拉斯接受。雖不算是「最後通牒」,但歐洲官員表示齊普拉斯交涉的空間非常小,對各項條件只能「接受」或「拒絕」

IMF稍稍軟化立場,不再堅持歐洲方面須明白承諾必要時願意減輕希臘的部分債務負擔。不過拉加德在會議上曾警告,如果希臘不落實經濟改革,以改善預算平衡及提振經濟成長,則希臘將必須進行債務重整

債權機構的計畫中,預料將要求希臘政府在退休年金制度、勞動法律及其他方面執行艱鉅的改革。

分析
Reference
Related articles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歐元區早晚要踢走希臘 - 希臘對歐洲根本毫無價值?台灣退休制度呢? ( Europe will kick out Greece due to the country will not bring any value to Europe, Taiwan Gov. face the same situation as Greece relative to the expense of Gov. people? )

執委:歐央行不接受希臘減債

歐洲中央銀行(ECB)執委會委員科瑞(Benoit Coeure)在今天(26日)刊出的報紙專訪中表示,歐洲央行不會接受任何希臘的債務減免方案。

柯瑞向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表示,「希臘是否需要債務減免,不是歐洲央行說了算,而是屬於政治上的決策」。柯瑞表示,「但是,央行目前還持有不少希臘債券,基於法律上的理由,我們絕對不可能同意減債」。

希臘債務危機期間,歐洲央行購置了大量的希臘債券,目前還有部分記在帳上;減債就等於所謂的貨幣融通(monetary financing),也就是印鈔票來助一國政府脫離債務,這是歐央行嚴格禁止的作法。

希臘25日舉行國會大選,根據97.6%的開票結果,反撙節的希臘「激進左派聯盟」(Syriza)囊括36.4%的選票,大勝總理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所屬「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 Party)的27.8%得票率。


根據官方初步開票顯示,希臘反撙節激進左派聯盟(Syriza)將輕易贏得昨天的國會大選,但可能在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優勢方面有所不足,至少會差上1席。左派聯盟在選舉期間高舉「結束國恥」旗幟,反對目前執政黨撙節支出的政策,此政策因緊縮財政措施,讓希臘民眾苦不堪言。

在對歐洲經濟影響面,彭博報導,本週甫一開始,歐洲投資人最害怕的一個惡夢就成真,不過卻剛好碰上歐版QE點火,帶領歐股衝鋒陷陣,反創下3年來最大漲幅。

希臘內政部開票作業機構官員說,激進左派聯盟將在300席國會拿到149到151個議席;這名官員指出,該機構正式估計激進左派聯盟的席次是150席,但上下有0.5%的誤差。這名官員說:「我們認為激進左派聯盟會一次拿下過半數,但可能得等到所有票開完才能確定是否如此。」
歐洲QE仍救不了 歐豬5國?

根據對部份開出選票的估算,激進左派聯盟料將贏得36.5%的選票,領先總理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旗下中間偏右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的27.7%得票。官方計票顯示,有7個政黨將跨越3%得票門檻,躋身國會,而前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領導的新政黨,則未能跨過此門檻。極右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以6.3%的得票位居第3,中間派親歐盟新政黨「河流」(To Potami)和KKE共產黨,依序以5.9%和5.6%得票,位居第4、第5。

彭博報導,如果希臘或歐陸其他國家的投資人擔心週末的選舉,他們23日並未展現出心中的恐懼,主因歐洲央行宣布祭出量化寬鬆政策(QE),大規模購債後,市場就瀰漫著樂觀氛圍。其中,希臘股市ASE指數瘋漲6.1%,德國、英國與西班牙各國股市不甩希臘激進左翼聯盟民調遙遙領先,也聯袂上漲,漲幅超過0.5%。

外界擔心激進左翼聯盟恐出現壓倒性勝利,希臘股市自去年12月以來就烏雲罩頂,單日跌幅超過2%有6次之多。不過,在歐版QE出鞘後,希臘ASE指數23日收復今年來失土。歐洲央行祭出QE,將砸下至少1.1兆歐元(1.2兆美元)收購資產。道瓊歐洲600指數23日也齊奏凱歌,全週累揚5.1%,創下2011年12月來最大週線漲幅。

澳盛集團(ANZ)外匯分析師塔克(Sam Tuck)說 :「未來的日子將不平靜。希臘目前的處境依然艱難。希臘要留在歐元區,勢必做出更大讓步,但歐洲其他各 國會將如何協助希臘脫困,依然有待協商。」

希臘崩壞的三大關鍵

養不起的政府蟋蟀大軍

希臘政府,是高達八十萬人的公務員「蟋蟀大軍」。希臘人口不到台灣的一半,公務員人數卻比台灣還多近三十萬人。轉捩點,是八○年代老帕潘德里歐總理,推行的「大政府」政策。為的是要穩定四十年來,希臘在外國勢力介入的內戰、獨裁政府的動盪。

希臘政府任用人員的方式,也是「關係」至上。

要進希臘政府工作要考試,但就算考不上,只要跟政府高官有「關係」,照樣能進去做約聘人員,並且在幾年後可「扶正」。每年光養這批大軍,提列退休金、保險金,就耗掉希臘政府年度總預算至少一○%。而且,十年來,公務員的薪水調漲了一倍。甚至在金融風暴前,法律規定五十八歲就可以退休。

許多父母處心積慮,透過關係讓孩子進公部門工作,警察大學、軍校、消防大學等一畢業包準有鐵飯碗的學校,也成了大學聯考的熱門志願。大鍋飯文化,加上「自肥」的立法,在希臘國營事業,也造成嚴重的虧損問題。二○一○年前三季,四十六家國營企業中,有四三%呈現虧損,更有九家負債高過資產,早該宣布倒閉。

而希臘財政部六月公布的欠稅數據,結果更令人咋舌:九十萬自然人與法人,欠政府四一一億歐元的稅金。這個金額,相當於歐盟給希臘第一次紓困金額的三分之一。其中八五%的欠稅,來自五%的個人與法人。逃稅逃得最兇的,以過去只要自行申報所得,不需開收據、發票的醫生、律師為最,甚至水電工。

QE大戰 ECB與德國衝突將愈演愈烈

在歐洲央行與德國的 QE 大戰,在上週四宣佈量化寬鬆後,ECB 看似是贏了。但 QE 是否代表 ECB 的勝利?或者央行和德國的角力賽仍會持續?情況應該很明顯。以法國和義大利為首,失業高漲和債臺高築的歐元區南方國家,一直在等待機會反擊德國的撙節措施。ECB 的 QE 就是週邊國家勝利的一刻,希臘大選結果則是再次反擊德國。

德國總理梅克爾一直對負債偏高的歐元區國家提出警告,她憂心央行創造流動性、降低各國的債務負擔,會令許多週邊國家放緩改革的速度。她重申,ECB 不應該放鬆對歐元區國家結構性改革的壓力。

ECB 和德國的爭論,究竟誰有理?《CNBC》認為,就許多方面來說,德國的態度並沒有錯。ECB 以量化寬鬆解決通縮,其實是搞錯原因了。歐元區 12 月通膨陷入負值,完全是因為能源價格下跌 6.3% 所致,扣除能源後,12 月通膨其實上升 0.6%,幾乎和 2014 下半年完全相同。但服務業通膨則是 1.2%,而且先前六個月一直維持穩定。此外,歐元區的薪資也在成長,預估去年增幅為 2%,推升單位勞動成本 1.5%。
德國憂心,ECB 的量化寬鬆對推升通膨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會令歐元區南部成員國放慢改革的腳步,因為便宜的公共債務融資,讓政府不需要進行任何財政整合就可以降低赤字。
歐洲QE購債方式只能救歐洲經濟不再沉淪,仍救不了 歐豬5國

此外,德國的觀察家認為,ECB 所創造的流動性恐怕不會進入歐元區的企業和家庭,這樣的觀點也沒錯。顯然在通縮的大環境下,歐元區的銀行業不會急著放款,因為這會累積壞帳的風險。以美國為例,Fed 三波量化寬鬆後,美國銀行業才在去年第一季開始增加放款。

儘管如此,德國也有不對的地方。首先,認為義大利和法國這些難以改變的國家,會因為德國的壓力而忽然間創造出更彈性化、更有競爭力的勞動市場和產品。另一方面,西班牙和希臘則是在改革經濟與公共部門上有著長足的進步,如果要逼迫這兩國再做更多撙節,恐怕不是什麼好主意。最好讓他們喘一口氣,消化一下他們的福利國家少了些什麼福利,然後再讓他們進行下一階段的社會與財政調整。

第二,德國對債臺高築的歐元區國家採取不必要的迅速而且龐大的預算刪減,條件是降低需求和失業率高升。德國為了國內的選舉需要,拖延歐元區的債務管理、加深金融市場對主權債務違約的憂心,而惡化了債務國的財務負擔。這不只是不必要的,而且是錯誤、無法接受的做法,在政治上也令人無法忍受。這一點從希臘大選結果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就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歐元區和美國一樣,央行創造的龐大流動性都需要時間才能讓銀行開始放款給私人部門。QE 對歐元區的立即幫助應該是出口產品對其他國家來說變得更便宜,特別是使用美元的國家。量化寬鬆也會透過降低債務與赤字的負擔,而放鬆歐元區的財政政策。顯然,流動性增加會推升歐元區的股市,但 ECB 和德國之間幾乎已經形成了永遠與系統性政策衝突,這使得單一貨幣聯盟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希臘問題沒有速效藥 德財長:希臘不想要新的紓困就算了

希臘債務將於月底到期,先前以新債換舊債和反撙節的提議,顯然不被北歐國家所接受。德國財長Wolfgang Schäuble週二仍明確的表示,希臘債務危機沒有任何迅速的解決方法,只有遵守現有協議才是解決之道。

《MarketWatch》報導指出,各國媒體與傳言皆認為,希臘紓困案還可以延長六個月的時間,這段期間應可讓反撙的新政府與債權人協商出新的方案,以避免債務違約。但德國財長Schäuble表示,這樣的臆測只不過是幻想。他表示,當歐元國家財長在布魯賽爾召開緊急會議時,不會倉促的達成協議。

《道瓊通訊社》報導指出,Schäuble說,任何「接軌」的說法都是假的,否決希臘以新債養舊債的提案。此外,Schäuble也暗示,關於希臘必須遵守現行的紓困方案要求,柏林方面並沒有退讓,並拒絕希臘的新政府有關減債、結束撙節政策的呼籲。《路透》的報導指出,Schäuble說如果希臘不想要新的紓困方案,那就算了。若要達成協議,雅典和柏林都必須達到共識。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經濟體,歐元區若要達成任何協議,都不可能不經過「金主」德國的同意。

同時,希臘政府也傳出不同的暗示。一方面希臘堅決反對撙節政策,且對「三巨頭」(歐盟、歐洲央行及國際貨幣基金) 採取強硬的立場。但另一方面,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希臘撤消部分先前的要求,包括減債。此外,希臘也打算繼續將國營的比雷埃夫斯港私有化,這是希臘的債權人的要求。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也於週一向國會表示,會遵守目前紓困方案約70%的改革要求。

希臘債務到期已經開始倒數。目前的紓困方案將在2月28日到期,有些分析師憂心,希臘可能在此之前就會彈盡援絕。但雙方並不是非得在週三就達成協議。歐盟領袖將於週四召開高峰會,將有機會進行更高層級的協商。接著則是2月16日的歐元區固定會議。

分析
  • 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Syriza)贏了大選。許多主流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對希臘經濟狀況感到非常擔憂,因此他們開始贊同激進左翼聯盟黨的觀點,即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大幅削減希臘國家債務: 希臘國家債務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175%。希臘違約也將對德國政治局勢造成不利影響。歐洲的極左翼政黨也在為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黨歡呼。輕易就能賴賬和結束緊縮措施的想法,必定對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和義大利等債務壓力巨大的國家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但歐元區各國(尤其是在義大利或西班牙)普遍債務違約的前景將讓市場感到恐慌,並加大再次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 希臘倒債問題是全球金融今年風暴,歐元區早晚要踢走希臘,希臘對歐洲根本毫無價值。觀查歐元區風暴須注意
  • 台灣退休制度也一樣,比希臘公務員還誇張,而這種誇張卻是政府支出苛待勞工換來的全世界沒有一國家可實施95退休俸制度,既使希臘都低於65%,以整個台灣稅收支出看,83%都是經常性支出,怎有可能支持這種制度?2012 從主計處資料就預估退撫基金將倒閉軍公教經常性支出大增,台灣加速希臘化,還在上班軍公教須自已去將已退休拿過多福利的先砍了,降低退休俸比重才不致倒閉。
Related articles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由賽國存款戶課稅造成賽國金融崩潰看富人離開是一國衰退開始 ( From Cyprus crisis, the impact of rich people leave a country become a key to make a country can survive or not)

違約 是歐債唯一解答
賽銀危機將是歐洲資金大幅流出最危險主因

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坦伯頓新興市場集團董事長墨比爾斯( Mark Mobius ),周四表示賽普勒斯危機引發的恐慌情緒,會傳染至歐元區其他國家,要解決歐元區問題唯一方法是讓債務違約。

     他接受CNBC節目「錢流」(Cash Flow)訪問時說:「紓困永遠無法解決歐債問題,因為到最後必定會違約。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辦法。」他強調若解決問題的時間拖得愈長,違約風險就愈高。歐元國家的算盤是想延長還債時間,認為拖到經濟復甦的那一天,就慢慢有能力清償債務。

     墨氏評論中正值出問題的賽國銀行業,周四重新開門營業。賽國政府下令當地銀行停止營業已將近2周,期間與歐元區商討取得紓困的條件,包括向存款大戶課稅。

     有跡象顯示,市場擔心賽國危機的餘震正持續擴散,其他債務纏身的歐元區國家,像義大利周三標售規模69億歐元的5年期公債就出現困難,西班牙公債殖利率升破5%,都被分析師視為警戒訊號。

     墨氏說,對賽國存款戶課稅是「瘋狂」之舉,只會把「小小的賽國問題」演變成歐元區的大問題。結果只會讓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和其他南歐國家的存款戶,開始意識到其存款不再安全無虞。這些存款戶其實是讓這些國家銀行業得以存活的人,所以要把存款戶的錢留在銀行才對。

     他強調「強勢」歐元必須貶值,才能讓歐元區得以減輕其債務負擔。他認為這情況最終將會發生,歐元兌其他國際貨幣,尤其新興市場貨幣等匯率將會貶值。歐元兌美元匯率周四盤中報1.278美元,迫近4個月低點。墨氏認為歐元應繼續貶值。他認為歐元匯率應該走貶,但歐元目前並非弱勢貨幣。歐元區以外地區的人繼續持有歐元,甚至買進歐元,這是一個奇特現象。

賽普勒斯銀行高額存戶 恐損失6成存款

賽普勒斯政府30日宣布,根據賽普勒斯與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IMF)達成的紓困協議,該國第一大銀行賽普勒斯銀行存款超過10萬歐元(約382.7萬台幣)的存戶,恐怕要損失60%的存款,大大高於原先預期。

根據賽普勒斯政府30日所發布的新聞稿指出,賽普勒斯銀行( Bank of Cyprus )中超過10萬歐元的存款中,有37.5%將被轉為該銀行的股權;另外22.5%的存款將轉成無息基金,視情況部分轉為該銀行股權,或者最後被勾消。剩下的40%的存款,將有利息,但是在銀行狀況好轉之前不會支付。

當天,賽國央行也發布命令,將賽普勒斯第二大銀行大眾銀行( Laiki Bank )正式移交給賽普勒斯銀行。大眾銀行10萬歐元以上的存款,將被凍結在一個「壞銀行」裡,並在7年之後清算。

至於大眾銀行10萬歐元以下的存款和10萬歐元以上的債務,包括積欠賽國央行的92億歐元債務,全部轉移至賽普勒斯銀行。

賽普勒斯銀行在28日重新營運後,沒有出現擠兌現象。目前,進口商可以向政府相關部門用支票支付不高於5000歐元(約191,350元台幣)的款項,超過該數目的支付,仍需央行批准。

賽普勒斯危機緩和後?歐元區境外資金恐出走 留意義、西

賽普勒斯國會就歐盟紓困條件一事達成共識,目前各家銀行恢復正常營業,也成功避免恐慌性擠兌潮,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指出,儘管在歐元集團允諾紓困的情況下,歐債問題暫獲控制,但塞國境內 Laiki 銀行走上破產清算一途,後續效應可能導致歐元區境外資金出走,飽受債信問題煎熬的義、西兩國或受影響,需密切留意。

元大寶華指出,歐元集團主席不再將塞國問題歸類為單一事件的做法,令人相當擔憂,假若這樣的立場獲得更多國家、甚至歐洲央行的支持,將意味今(2013)年6月銀行聯盟的籌組將宣告失敗,特別是銀行聯盟籌組是維繫近期歐元區信心重要的兩大支柱之一,屆時對市場將造成潛在風險。

元大寶華進一步分析,塞國銀行倒閉引起金融市場疑慮,歐元區境內外資金勢必有一波轉移潮出現,境外資金可能流往海外,而境內資金將尋求資產結構較安全的銀行停放,對於目前正進行結構重整的西班牙銀行業可能帶來一波衝擊;同時,隨著資金流動、資本重新分配,短期內歐元區的貨幣供給改善可能中止,經濟復甦的時程也將向後推延。

元大寶華強調,這次賽普勒斯的處理方式可能暗示6月銀行聯盟的談判破裂,特別是歐元集團財長Dijsselbloem在賽普勒斯獲得紓困金後,一改原先將賽普勒斯認定為單一事件的說法並表示,利用大眾的資金承擔金融部門風險不是一個正確的做法。

更令人擔心的是,Dijsselbloem甚至指出,賽普勒斯的救援計畫將代表以後歐洲處理銀行問題時的新範本,元大寶華認為,假使未來歐洲銀行重組基金或者銀行存款保險機制真依循賽普勒斯的方式進行,將會大幅減損銀行聯盟籌組穩定金融市場的能力,也將讓過去一年歐洲試圖透過銀行聯盟解決金融體系不穩的努力告終。

:一旦支撐歐洲銀行體系存款戶離開、歐洲富人離開,歐洲經營不佳之銀行將會面臨[近破產危機,歐債風暴至今,問題其實一直拖著;

分析
  • 最後不要把錢存在有危機之國家及銀行;( don't save your money in high debt countries and risky bank )
  • 歐洲資金大幅流出才是歐債最危險主因,這危險因子並無消失;( Europe a substantial outflow of money is the main most dangerous cause to the European debt, this risk factor has not disappeared; )
  • 顯然歐盟已經受不了這些歐洲爛債面臨倒閉的國家;( Obviously, the EU can not stand these bad debts in Europe countries face closure; )
  • 一旦支撐歐洲銀行體系存款戶離開、歐洲富人離開,意味沒人投資、沒人消費,歐元區將衰退將更嚴重,國債/GDP將上升,債評將會更差,也就是說,歐元若不大幅貶值來增加競爭力,歐洲債務問題將持續存在,投資人將更少,逼使歐洲勞工降薪外移他國工作,歐洲必然面臨更嚴苛金融環境。( Once support the European banking system and depositors to leave, the rich European left, mean that no one investment, not human consumption, the euro zone will be more severe recession, national debt / GDP will rise, debt rating will be worse, that is to say, if the euro not sharp depreciation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debt problems will continue to exist, investors will be less force European workers to take a pay cut to the relocation of his country to work in Europe is bound to face more stringent financial environment. )
  • 台灣應該推出更好條件,讓歐洲富人移民投資,不僅收割歐洲富人移民果實,更能幫助台灣擴展歐洲市場。
  • 最後由希臘債危機證明一國家政府體系之支出龐大是一國家最後敗亡主因,原因就是國家政府體系之支出是全民負擔、無生產力如同一公司之行政體系,若國家政府體系之支出占超過政府支出 50%以上又每年增加國債,最後當然是國債過高面臨倒閉,因為國家政府體系之人事支出是無法增加生產力,所以無法提高 GDP卻增加國債。台灣將走上破產危機,真正主因也是中央與地方體系支出浮濫,提供政府真正稅收及GDP成長之勞工卻只占政府歲出6.04%,這種不公平制度造成國家衰敗。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