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2013 台灣 M1B 看政府刺激經濟成長,將啟動台股資金行情? ( 2013 Taiwan M1B surge new high will stimulate Taiwan stock market go up )

Taipei 101, Taiwan. (Alton Thompson)
Taipei 101, Taiwan. (Alton Thompson)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央行定存單利率 創史上次低台灣錢,淹腳目,銀行為了去化多餘資金(濫頭寸),競標中央銀行364天期存單。央行昨(3)日標售千億元存單,吸引3倍(3,035億元)的資金競逐,得標利率因而下殺至0.657%,僅略高於2010年9月的0.624%,創下歷年來央行標售同天期存單利率的次低水準。

     相較4月央行標售364天期存單時的得標利率為0.691%,本次利率下跌0.034個百分點,銀行主管指出,債票券的利率走低指價格走高,顯示景氣欠佳下,企業資金需求不強,銀行為了替錢找出口,不惜高價(低利)搶標存單。

     銀行主管指出,目前台灣銀行1年期定儲利率約1.38%,也就是銀行用1.38%吸收資金,如果用來投資央行定存單,收益僅0.657%,連資金成本的一半都不到,儘管這樣,銀行還是用力搶存單,可見資金真的多到滿出來了。

     央行從2010年4月開始,就每月定期標售1,000億元的364天期定存單收回市場過多資金,至今已連續38個月標售,央行評估,發行定存單約收回1.2兆元資金,效果等同調高存款準備率4.5個百分點。
景氣仍不振

     銀行主管指出,歐洲央行(ECB)將基準利率調降至歷史低點的0.5%,印度央行也宣布降息,至於央行6月的第2季理監事會,在市場資金已多的情況下,預期沒有降息的空間;但因台灣景氣仍有疑慮,央行也不太可能反向升息。銀行主管分析,國內資金供給充裕,現在主要問題是企業需求不振,央行再調降利率的效果有限,反會衝擊銀行和保險獲利,同時可能引發資產泡沫和通膨隱憂,加上新台幣實質利率已是負利率,利率過低有可能降低民間消費意願,進而不利內需。

     銀行主管推估,5月報稅季,受到稅款繳庫的緊縮因素影響,市場資金浮濫的情況應會較4月改善,但長期來看,由於資金過多,除非景氣大幅反彈,否則利率急速彈升的空間有限,新台幣利率仍將處於谷底盤旋。

台灣 M1B 創歷史新高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3月M1B年增率漲至6.03%,創下一年半來新高,台股資金動能可期。央行經研處副處長陳一端指出,2月下旬為春假,民眾對活期資金需求增加,季節性因素遞延至3月,推升M1B年增率。至於央行貨幣政策指標M2年增率,因銀行放款與投資成長增加,3月進一步上漲至3.78%,為去年10月以來的半年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業務2月6日開辦,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3月吸收人民幣存款88.74億元,折合新台幣約428億元,推升外匯存款突破3兆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央行數據顯示,3月底外匯存款為3兆163億元,較2月底增加402億元,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人民幣存款所貢獻。

M1B與M2為央行貨幣總計數,其中M1B組成包括通貨淨額、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加上活期性儲蓄存款,為國人手邊隨時可動用的資金,也被視為是股市資金動能指標之一。

M2屬流動性低的金融資產,組成包括M1B、定期存款、可轉讓定期存單、外匯存款、外國人新台幣存款、郵匯局轉存款及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準貨幣,被視為「廣義貨幣供給」。

陳一端指出,今年以來,股市表現還算穩定,比去年好一些。象徵散戶信心指標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3月底為1兆2,176億元,較2月減少86億元,顯示散戶對股市態度轉趨保守。

國內資金充裕,金融機構存款餘額持續累積。央行數據顯示,3月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增加815和899億元,政府存款小增23億元,合計增加1,737億元,存款餘額漲至33兆7,765 億元,同樣創歷史新高。

營建業營收年增率(108.57%)、月增率都領先其他產業

台灣房屋智庫統計,3月各加盟店成交價量表現,發現六大都會區成交量較上月回溫13%至15%左右,交易價格微增2%至8%。其中,六都交易熱區為新北、桃園及高雄;交易價部分以台北、新竹房價漲幅最有感。台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分析,因寬鬆貨幣政策加持,以及國內利率不變下,3月全台房市熱潮不斷,預料此波買氣可望延續329檔期(4月底)。
周鶴鳴表示,本月全台買氣搶搶滾,受惠於貨幣寬鬆政策及國內利率不變下,讓買氣湧現,尤其交易熱區新北、桃園及高雄,其買氣增溫幅度分別為7%、16%及20%,顯見全台買氣呈現「北溫南熱」格局;至於交易價部分則以台北及新竹房價成長分別為8%及2%最有感。
其中,台北市因以成交收租型店面及高級住宅產品居多,因此房價微增8%;至於新竹部分則因股市動盪不大,加上新竹新建案銷售屢創佳績,在比價效應下,讓新竹房價也微增2%。
周鶴鳴說,由於房市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因實價揭露政策,讓房價很難急漲,而整體經濟也走進U型復甦,因此,房市要維持健康的交易量能,公共建設、住宅政策、就業機會及社會福利等才是影響房市的關鍵。

台股走向資金行情?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則進一步分析,3月份台北市的自住市場以蛋白區為主要交易熱區、置產市場以蛋黃區為主要交易熱區。至於新北部分,由於房價基期相對台北低,低單價加上微總價效應,讓新北交易量成長近7%,主要交易熱區以林口、淡水及三重為前三名交易熱區,即便皆為信用管制區,但是在利率不變,又受惠於公共建設、交通便捷及生活機能佳等利多加持下,仍吸引自住客前往,房市熱情依舊不滅。

上市公司總營收年增率(6.27%)、月增率仍衰退,成長最大類別是營建業、金融、其他電子
至於桃竹地區,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則表示,3月桃竹地區平均房價分別為桃園每坪14.7萬元、新竹每坪16.5萬元;過年後買氣倍增桃竹交易量的部分較上月增加1~2成,較去年同期更是成長2~3成,主因民眾有感今年整體經濟環境景氣較去年佳且有信心,再上多項公共建設與政策為桃園房市添新材,因此,民眾購屋買氣相對增加。
5% ~ 2.5% surge up in Taipei
2% ~ 0.5% surge up in HsinChu 


此外,最近回溫的新竹房市則是以竹北河岸景觀宅、竹北高鐵特區內的公園宅較為熱選,顯見科技人對於住宅周邊環境的重視程度甚高,同時讓新竹房價因而再加溫。
而台中3月的交易熱區為南屯區、高雄則以三民區最熱。劉怡蓉分析,3月台中交易量回溫,且以南屯區特別是七期及八期重劃區最夯,其中八期重劃區受惠於綠覆蓋率高、生活機能提升加上未來捷運綠線通車效應,讓房市能見度提升,吸引不少買盤進駐;至於高雄買氣回溫20%,以三民區最主要交易熱區,主因不少北客南下置產,鎖定主要熱門商圈、收益型產品,致當地交易熱絡。

分析

  • 政府因應景氣低靡,央行不得不大幅放鬆貨幣,讓 M1B 持續創歷史新高;
  • 上市公司總營收年增率(6.27%)、月增率仍衰退,成長最大類別是營建業、金融、其他電子( 鴻海集團 ),反而觀光產業成長遠不如預期,ECFA效應持續下降,台股今年屬於資金行情,若美國聯儲持續貨幣寬鬆,預估第三季至第四季是台股高點,但 GDP 成長高點極可能在第三季,也說明台灣逐漸脫離衰退危機,走向緩慢的復甦;
  • 民間最大投資是台積電 3000億日月光集團,今年第1季重大民間投資金額為2,554億元,達成率為全年的21.28%,其中以電子資訊業的1,077億元貢獻度最大,其次則是民生化工業,第1季投資金額為675億元,達成率也有24.1%。第三名為金屬機電業,投資金額為651億元,達成21.70%。批發、零售與物流業,則受景氣影響,達成率僅有4%。
  • 本波外資大幅買超台積電、中信金、日月光、新光金、台新金、永豐金、友達、群創,期指淨多單未平倉口數一直超過 16000 口,又拉抬台股ADR、EWT,強勢做多;
  • 台灣刺激經濟還是放在貨幣政策、國內營建硬體建設,這種刺激經濟政策是最難創造就業率,所以造成大量中階勞工外移,創造出大量淨流出人口,內需消費低靡;還好是民間投資大幅增加,促進新就業率,否則真不知道會怎樣;
  • 救失業之重點在於獎勵投資的減稅優惠上,台灣的銀行存款總額達新台幣27.5兆元,為甚麼民間投資率還這麼低?答案當然是投資激勵之優惠不夠。建議對投資增加用人公司,可減免營餘保留加收稅10%,讓就業率增加,稅收及經濟成長才會有感。今年因 TSMC 等公司大幅投資,民間投資率及就業率會提高。
  • 設立新公司屬於新創未上市公司,由於2006年制定2010年開始對投資未上市公司實施最低稅負制 ,阻止許多有錢人投資進入新創公司,加上新加坡及大陸提出許多新創公司之優惠投資條件,新創公司往國外發展,境外新創公司結合國內子公司成主流, 新加坡及大陸更是出許多奇招拉攏台灣有創意及專利之新創公司,如增資一億元新加坡也送一億元當獎勵投資之條件,根本是搶台灣有創意及專利之新創公司,這些是真實例子;建議對投資新創公司之投資人長期持股有減免稅率優惠,讓新就業率增加加速,勞工薪資成長才會有感
  • 建立創業籌資的好環境: 台灣政府不需要扶植創業,趕快撤除路障就好.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由台灣重要網頁造訪率及淨流出人口得知,第二季經濟會差,短期刺激方案須針對實際問題,否則會越來越差

GDP下修 江宜樺:短期刺激方案未來數周內推出!

主計總處最新公告台灣首季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概估值下修至1.54%低於預期;行政院長江宜樺今(2)日於院會特別裁示,台灣身為敏感經濟體,經濟情勢不容過度樂觀,短期刺激方案未來數周內推出!

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轉述江宜樺裁示,首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下修至1.54%低於預期,數字不理想,主計總處的分析顯示國際復甦緩慢與國內消費疲弱所致,這是一個警訊,政府嚴陣以待!

他說,現在政府主要動作,兩方面包含推動出口與提振內需,推動出口方面協助廠商拓產新興市場,提振內需方面加速桃園航空城、自由經濟示範區與桃園航空城以及公共建設預算加速發包刺激經濟效果!

展望未來,他強調,據國際機構預測全球經濟在下半年仍屬復甦,但台灣身為敏感經濟體,國內經濟情勢不容過度樂觀,各部會應積極推動短中長方案,「短期方案未來數周內研商推出」。

打破悶經濟發消費券 江宜樺:太輕易出手會變依賴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坦言「沒想到民間消費成長那麼低」、王品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拋出發放「消費券」打破「悶」經濟;對此,行政院長江宜樺對媒體表示,還不到適當時機,如太輕易出手,會變成依賴現象。且考量政府舉債空間不到4000億元,他已要求經建會等財經閣員月內提出因應方案。

由於早先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坦言「保4困難」,更說「沒想到民間消費成長那麼低」。外界關注政府是否再發消費券?江宜樺說,還不到適當時機,日前閣員已交換過意見,也都認為還不到啟動時。

他更說,消費券如太輕易出手,會變成依賴現象,如果遇經濟不振,民眾就很期待政府發。況且,發消費券除了要有特別條例,還要有相當經費,目前政府舉債空間不到4000億元。

江宜樺強調,這一季民間消費不如預期部分已與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談過,也要求財經閣員月內提因應對策;基本原則是傾向具「中長期效果」的政策上較好。

台灣許多重要網頁搜尋拜訪率2012/12開始就持續下滑

Google.com.tw、 Udn.com 、Hinet.net、PChome、cnyes.com、pixnet.net、104.com.tw 及Yahoo 為台灣造訪者使用率最高的網頁。不過除了美國、亞洲與中國,大部分的國家造訪率仍是上升的。憑藉追蹤 Google.com.tw、 Udn.com 、Hinet.net、PChome、cnyes.com、pixnet.net、104.com.tw 網頁拜訪率,可以預知消費者路徑還能了解消費人口成長率,例如 104.com.tw 網頁拜訪率下降 17.6% 是相當異常的,是否代表景氣持續下滑各公司新職缺減少、將是失業率先前指標,可以察覺出各網頁拜訪率的各類表現與不同等級的市場特性,分析出未來一 ~ 二個月整個經濟指標。研究發現,消費者在使用各網頁時,喜愛搜尋科技與網路等資訊服務,勝過烹飪、運動與房地產。因此,可以知道景氣動態。

根據我既時消費經濟研究與追蹤,Google 及相關重要網頁搜尋拜訪率是有關的。由圖分析,很明顯看見台灣重要網頁拜訪率整個掉下來,自然消費開始就一直下滑。

分析發現
  • 台灣 Google 及相關重要網頁搜尋拜訪率將於五月份持續下滑,消費信心往下;
  • www. 104.com.tw 網頁拜訪率下降 17.6%,代表景氣持續下滑各公司新職缺減少,失業率將上升;
  • 內政部『台灣出境人數 - 台灣入境人數』觀查發現台灣累計淨流出人口高達 29萬人數,若持續人口淨流出,消費力將持續下降,台灣是否因大量人口內需持續衰退?其實,內政部『台灣出境人數 - 台灣入境人數』並不準,大陸登記常住之台灣人就超過 150萬,加上時常去大陸、東南亞出差總共 300萬 ( 勞工加雇主 ),這是普遍的看法。
  • 若用拉升股市刺激經濟,台股拉不到 10000 ~ 9900 是很難內需有感。
  • 消費性貸款自去年十二月來持續下降;
  • 所以,主因仍是民間投資率不足、外資投資大幅減少,工作機會少,許多人海外工作,消費力將持續下降,加上證所稅、奢侈稅、房貸利率調高及油電雙漲,消費力被打下來;因此,消費卷是無法改善實際問題,只有刺激投資創造工作機會、台商或外資投資才可以大幅改善
  • 亞洲大環境是 " 2008 ~ 2013 亞洲區域性競爭新局面:投資優惠「吸金」",而台灣稅率看是不鼓勵有錢人投資開公司反鼓勵有錢人買房地產,造成之現象是: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女性將主宰社群媒體,終結性別區分 ( Female will dominate the social media and cease the position of male control world )

媒體和廣告公司至今仍使用舊的人口分類的方法來了解群衆,然而媒體專家喬漢娜·布雷克里( Johanna Blakley ), Who received a PhD in Englis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where she taught courses on popular culture and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Blakley has held a variety of positions with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cluding Web producer and digital archivist at Vivendi-Universal Games, 認爲群衆是越來越難被掌握。她為我們解釋:當社會媒體的使用率高過於傳統媒體,女性使用者多於男性時,會發生什麽變化。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 聼起來有些瘋狂: 社會媒體和性別區分的終結。 讓我把之間的關係解釋一下 我今天要來闡述 讓我們又愛又恨的 社交應用程式 實際上能讓我們 從固有、荒謬的 性別差異的假設中解放。 我甚至認爲 社會媒體能幫我們 破除一些在現有媒體和廣告裏 充斥、圍繞在性別上的 既有概念。

如果你還沒注意到, 在當今的媒體氛圍裏所呈現的 我們的生活和性別 跟實際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我認爲這將會改變。 大部分的媒體公司 像電視、廣播、出版社、遊戲等 在了解他們的觀衆聽衆上 使用的還是很僵化的區分方法。 是舊有的人口學 他們用這些很僵化的標籤來定義我們 更瘋狂的是 媒體公司相信 你要是屬於某個群體 那麽你的行爲也是可以預測的。 你會有某些特定品味 會喜歡某些事物。 這樣的推論就導致了這個奇怪的結果: 大部分當今的流行文化 都是建立在這樣的 人口分類學上的假設上。

年紀分類學: 18到49歲的年齡層 對我國大衆媒體的規劃 有重大影響。 從1960年開始 當嬰兒潮世代還年輕的時候就如此了。 現在嬰兒潮的世代已經超過這個年齡層 但是大家的做法還是沒變 像尼爾森等較大的市調公司 甚至不把年紀大於54嵗的人 列入電視市調的對象。 在當今的媒體大環境裏 這些人被當作是不存在的。 你如果跟我一樣在看“廣告狂人” 這個在美國很受歡迎的連續劇 米勒博士在做一些“心理圖”的東西 這產生於1960年左右 你去對消費者勾勒出 描述複雜的心理檔案。 但是心理圖並沒有對媒體業產生重大的影響 只是停留在基礎的人口分類學上而已。

我在南加大的Norman Lear中心 在過去的七八年裏我們做了很多 有關人口分類學的研究 還有其對這國家或外國娛樂媒體 所產生的影響。 在最近的3年裏 我們特別研究了社會媒體的改變 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所有使用社交媒體網路的人, 過去媒體和廣告公司爲了分析研究 所用的分類系統 也還可以套用在他們的身上。 但是這些分類的意義跟以前比起來 顯得更不重要。 因爲這些線上的社交工具 讓我們更輕易地 能跳脫人口分類的框架。 我們能自由地跟其他人聯係 還能重新定義我們在網上的身份。 我們也能輕易的謊報年齡。 我們能和志同道合的人們 互相聯繫。 我們再也不需要媒體公司 來幫我們。

所以這些傳統的媒體公司理所當然地 緊密地在注意著這些網上的群體。 他們知道這將是未來的目標群衆 他們必須了解這些人。 但是這些人不像以前那麽容易了解 原因在於媒體公司還是用以前的分類來分析 因爲這是決定廣告費用的標準。 當他們監視你的點擊率 你也知道你是被監視的 他們很難去分析出 你的年齡、性別和收入。 他們據以往經驗也許能猜出些端倪 但是他們得到的資訊 大部分是關於你爲何上網 你喜歡什麽、對什麽有興趣 這比你是誰還容易猜到 雖然這聽起來讓人覺得怪怪的 但是有人監視你的興趣 還是有些好處的。 突然間我們的喜好品味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在這之前都是別人幫我們設定好了。

你現在要是看看網路上人們聚集的原因 這不是因爲大家 有相同的年齡、性別或收入。 大家聚在一起是因爲 有相同的嗜好。 你如果再想想, 相同的嗜好,這個聚集人們的因素 比起年齡來是要強許多的。 我會比較想去知道 你喜不喜歡"捉鬼者巴菲(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 而不是你今年幾嵗。 這比年紀還帶來更多的資訊。

我們還發現社會媒體 一個驚人之處 那就是女人 正在帶領著社會媒體革命。 你如果看看統計數字 這些是世界的統計數字 在每一個年齡層裏 使用社交網路科技的女人 都比男人要來得多。 你要是再看看 她們花在這些網站的時間 女人真的主導了社會媒體的使用 而社會媒體進一步又對傳統媒體 有重大的影響。 所以問題是,這對我們的文化 會帶來什麽樣的衝擊 這對女人又代表了什麽意義? 如果說社會媒體 會主導傳統媒體 而女人又會主導社會媒體的話, 這是不是意味著說 女
人會接管全球的媒體呢? 我們是不是將會 在卡通、遊戲、或電視節目裏 看到更多的女性角色的出現呢? 下一部好萊塢的超級大製作 會不會是女性電影呢? 未來我們的媒體 是不是有可能 變得更有女性主義呢?

我並不這樣認爲。 我認爲媒體公司將會雇用更多的女性員工 因爲他們了解這對公司是重要的。 我也認爲 女性會繼續主導 社會媒體。 很諷刺地,我也認爲 女性會帶起一陣軟性 輕薄俗的片種 像是女性影片 或其他這一類的影片 那種由人口分類學假設的 某個年齡層會喜歡某種類型的影片 像拉丁裔的人喜歡某些事物 年輕人喜歡某些事物。 這樣的推論還是太簡單化了。 將來的媒體會是 十分資料導向的 將會是基於 我們調查線上社群的喜好品味來設計的 而這裡會由女性來主導。  


你可能會問,爲什麽知道 什麽帶給人們歡樂是重要的? 爲什麽我需要知道這些? 當然,傳統的媒體和廣告公司 需要知道這些。 但是我的理論是 你如果想了解地球村 你最好要去知道 他們喜歡什麽,對什麽感興趣 有空時作什麽消遣。 這對了解人們來説是很重要的。 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 都花在了解媒體和娛樂 還有他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我之所以這麽做不止是因爲這很有趣 事實上,這真的很有趣, 也還因爲 我們的研究一再顯示 娛樂和遊戲 對人們的生活有深遠的影響 譬如說,對他們的政治理念 和他們的健康都有影響。 再者,你如果對了解這世界有興趣 可以看看人們如何娛樂自己 這是個很好的研究起點。

所以,想像一個媒體 不是被殘缺的 性別、或其他年齡層的 刻板印象所主導。 你能想像那會是怎麽樣的一個情景嗎? 我真是等不及去看那會是怎麽樣。

註:想了解女性客戶需求,不参與社群網活動似乎會失去許多市場資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