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歐盟 LTRO 2.0 開始 - 分析

The government surplus/deficit of Portugal, It...
Image via Wikipedia

歐央行LTRO 2如何影響匯市?機構看法迥異

歐洲央行(ECB)將於周三(29日)推出的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 LTRO  2)成當前金融市場頭等風險事件,或是機構一致看法。然而對於 LTRO 2 對外匯市場的影響,各大機構卻看法迥異。德意志銀行外匯交易策略主管表示,若歐洲央行推出的LTRO 2規模超出市場普遍預期的水平,歐元匯率或將受到打壓。

歐洲央行周三將實施第二輪三年期再融資操作,為歐元區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德意志銀行認為,如果金融機構獲得的低息貸款超出市場預期,歐元可能出現回落。

根據國外機構調查結果顯示,歐洲央行或在本輪再融資操作過程中提供4700億歐元的流動性。去年12月,超過500家歐洲金融機構通過LTRO從歐洲央行獲得4890億歐元貸款。德意志銀行外匯分析師表示,“如果LTRO 2規模超出預期,我認為將給歐元帶來下行壓力,因為這反映出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迅速膨脹的事實。”

“若LTRO 2規模小於預期或與預期一致,將對歐元帶來提振,這意味著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僅錄得較小的擴張。”該分析師指出,“不過長期來看,此舉對歐元區增長前景仍將產生負面效應。”

不過其他機構并不認同上述說法。在瑞士信貸看來,歐洲央行LTRO 2規模料在3500-4500億歐元之間,若最終規模低於2000億歐元,將對風險情緒造成明顯沖擊;但若超過5000億歐元,則將推動風險情緒強勢回歸,刺激風險貨幣進一步走高。


隔夜標普宣布希臘“局部違約”,但市場對此早有預期,加之歐洲央行周三(2月29日)將實施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市場未理會希臘利空,主要非美貨幣兌美元本周以來呈區間波動。

短期市場正在等待歐洲央行的連續措施,包括針對銀行業推出的7天期貸款招標,以及之后於周三進行3年期再融資操作( LTRO ),這將是未來幾天影響市場人氣的關鍵因素。分析指出,若7天期貸款投放規模小而隔夜貸款操作規模大,那么可能預示著周三的3年期貸款投放規模將增加。

歐洲央行定於周三推出第二輪3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以再度向歐元區銀行發放貸款,幫其解決融資緊張的問題。該行在去年12月份的首輪3年期LTRO中發放了4,890億歐元貸款。

據道瓊斯通訊社,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在一項有關客戶對LTRO預期的非正式調查中稱,歐元區客戶均認為本輪LTRO規模會大於4,500歐元,64%的客戶甚至認為大於6,000億歐元。

巴克萊的調查結果還顯示,64%的非歐元區銀行和48%的歐元區銀行認為,本輪LTRO規模若大於一致預期將推動歐元走高,但該機構認為歐元在這種情況下會走軟。而根據彭博的調查,歐洲央行此次提供低息的貸款規模預計為4700億歐元,去年12月首次融資操作的4890億歐元接近。

有分析師表示,若銀行資金需求低於預期,歐元將可能受到支持,因這可能反映歐洲金融機構已經有足夠流動性。若銀行資金需求大於早前,歐元有機會承壓,而新興貨幣例如澳元和紐元將可能受到支持,因過度的流動性將可能刺激澳元、紐元兌歐元的套息交易。

LTRO放水 焦點預覽

歐洲央行於去年12月22日,首次推出對金融機構的3年期再融資操作(LTRO),被視為變相「放水」;並將於本周三(29日),再向歐羅區銀行發放第二輪超低息無限制的長期貸款。本網整理了市場對此輪LTRO的關注點。

日期:

2月29日 ,結果將於香港時間晚上10:30公布

預計規模:

1月市場仍料今次的規模或達1萬億歐羅,因歐洲大銀行在不借白不借的情況下,需求應洶湧。但最新路透調查估計,第二輪貸款預測或降至4920億歐羅。

第一輪回顧:

首推LTRO,超預期發放4890億歐羅,有523家銀行參與認購,效果無異量化寬鬆( QE )。項目推出當日,意大利的10年債息為6.745%,對比上周五為5.468%;在歐央行水淹市場下,市場風險胃納上升。

第二輪焦點:

1. 貸款規模和參與銀行數量,仍受關注;但市場焦點是資金最後落在哪些人、用在何方上,以及是否仍用以支持歐洲債市。
2. 有傳這輪LTRO將是最後一次,因歐央行將把確保歐羅區前景的任務,交還給區內政府。

分析
  • 到底LTRO時資金如何流動,照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預估本輪LTRO規模會大於4,500歐元,認為歐元在這種情況下會走軟。所以澳元、紐元兌歐元因套息而上漲,理應歐元跌其他貨幣漲,黃金也漲。
  • 我可以仔細觀察匯率趨勢2012 美股、亞股、債卷整體配息投資策略全球投資趨勢  、 農產品 ETF 、  世界礦產。根據高盛高手,如果大家齊漲,再來之修正是大於10%,不知是真的嗎?
  • 這是今年因應歐債到期,歐盟最大演出之戲: LTRO 2.0 。這刺激會不會像美聯儲 QE1、QE2 就不得而知;要不是德國及希臘反反覆覆,應該是很正面。

Enhanced by Zemanta

Walking Among Painting Art, Dance With Heart ( 逛當代油畫 With Romantic Italy Pop )

逛當代油畫藝術

    邊聽 Patrizio Buanne 美妙歌聲,邊看 Willow Bader 油畫,真的是一種享受,讓生命多一點藝術的滋潤,讓心靈之幸福感增加。Willow Bader、 Jenedy Paige Hollingsworth, Karen 在網路上可連絡及接洽如何買她們的畫;




All Artist's Blog:









A Child's Prayer
Nicole Wong
Empowerment
Craig Mullins
Abundance


馬總統努力不夠,無法提振民間投資率,為什麼?


民間投資負成長 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85%

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外需成長減緩,企業産能過剩與獲利不佳,科技廠商節制擴産步調,台灣行政機構預測今年當地民間投資將呈現負成長1.16%,因而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下修至3.85%,較1月底時預測的3.91%,又再下修了0.06個百分點。

據報道,台灣2011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為1.89%,較1月概估數略降0.01個百分點;第3季經濟成長率也修正為3.45%,較原統計數提高0.03個百分點,並計去年第1季成長6.62%、第2季4.52%後,2011年經濟成長率修正為4.04%,較1月概估數微幅上修0.01個百分點。

台當局「主計總處」因此預測今年以美元計價海關出口3233億美元,年增4.87%;進口因出口及內需引申需求,預測全年2936億美元,年增4.24%;並計商品與服務並剔除物價因素後,預測今年輸出成長4.38%,輸入成長0.90%,預測外部凈需求對經濟成長貢獻2.76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方面,「主計總處」指出,雖然台灣電信業者持續加碼投資、赴台旅客成長帶動休閒相關産業投資、企業海外生産比較優勢因兩岸生産要素價格差距大幅拉近縮小,為分散營運風險,陸續規劃赴台設廠等,均有利台灣投資。

不過,企業産能過剩與獲利不佳,佔台灣投資比重很高的科技廠商節制擴産步調,預測今年民間投資金額下修了650億元,成長率也從去年11月時預測的2.57%,下修至負成長1.16%,下修了3.73個百分點。

公共部門方面,當局持續推動各項公共建設計劃,今年固定投資4332億元,但因重大公共工程高峰已過,今年負成長10.22%;公營事業固定投資則小幅成長0.31%。

至於民間消費部分,雖然經濟前景尚未完全明朗,民眾消費信心仍嫌脆弱,但勞動情勢持續改善,有助逐漸強化消費能力與意願,去年12月失業率已降至4.18%,較金融海嘯以來高點2009年8月的6.13%,下降了近2個百分點,且無薪休假情況已有減緩跡象,預測今年民間消費成長2.72%。

「主計總處」也認為,景氣低點已過,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應可逐步攀升,呈現穩固復蘇態勢,預測第1季經濟成長率1.19%、第2季3.52%、第3季4.48%、第4季5.97%,全年經濟成長率3.85%。


扁政三年 經濟沉淪

陳總統水扁先生及民進黨執政滿三年了,三年的時間不算短,再也無法以「新手駕車,沒有經驗」為藉口,要求人民多給他一點時間表現。現在是對陳總統執政的經濟表現作「客觀檢驗」的時候了。

首先,就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而言,2000年國民黨將執政權交出時,經濟成長率有5.86%,但是民進黨執政滿一週年後,2001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18%,而2002年台灣經濟有正成長3.54%,全是因為前一年經濟跌至谷底,基期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較小的緣故。相對而言,台灣過去50年在國民黨執政下,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有百分之8點多。

其次,就失業率而言,2000年國民黨將執政權交出時,失業率是2.99%,失業人數是29.3萬人,但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失業率大幅攀升,2001及2002年的失業率分別為4.57%及5.17%,失業人數為45萬及51.5萬人,以一個失業人口平均影響一個家庭四口計算,台灣約有「兩百萬人」受到失業的影響。

第三,就經濟成長的動力「民間投資」而言,2000年國民黨將執政權交出時,台灣仍維持15.74%的民間投資成長率,然而民進黨執政滿一年後,2001年台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29.20%,而具有投資指標作用的「僑外投資」更是衰退32.59%,而2002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勉強維持為正0.19%,但此係在前一年民間投資已衰退三成之基礎下的成長,且僑外投資進一步衰退36.20%。

這些「數字」就是陳總統在經濟方面的施政表現,我們只是「公正」「客觀」的將之展現給全國民眾。我們不敢作任何「公正、客觀的評論」,以免被人說成是「唱衰台灣」,就讓全國人民根據這些數字,自己在心中對陳總統經濟施政的表現作公正的論斷吧。

經濟發展攸關台灣的未來及老百姓的福祉,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唱衰它」,希望陳總統及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勇於面對現實,拿出具體計劃去「拼經濟」,在國際逆境中求成長、求發展,努力振興台灣經濟,才無愧於選民之付託,如果無能為力,那就不要怪選民明年用選票來表達他們的抗議了。

按照這樣評估,2011 ~ 2012 年的失業率接近陳總統執政的 2001,今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呈現負成長1.16%,馬總統執政成績很差,民間投資成長率與利率、貨幣寬鬆、稅法及投資環境有關,台灣利率、貨幣寬鬆及投資環境都還不錯,但2011/3月M1B最高時,民間投資成長率往房地產成長比率升高很多,證明跟稅法一定有關;


2011台灣經濟 震盪大於復甦

觀察國際重要的不確定因素,2011年台灣經濟表現,不再如2010年一樣亮麗,民眾可期待「微感復甦」,但要有面對「有感震盪」的心理準備。
2011年剛到,正是回顧2010經濟表現並展望今年經濟前景的時候。依行政院主計處估算,2010經濟年成長率為10.41%,民間投資成長率為31.91%,民間消費成長率為3.43%,馬政府聲稱2010台灣經濟表現亮麗。然而,2010年全年平均失業率仍在5%以上,薪資所得成長停滯,仍有360萬受僱者,月薪不到3萬元,淪為窮忙族,顯示不少民眾享受不到這些亮麗數字,因而呈現「無感復甦,有感震盪」的狀態。

投資中國過熱 台灣投資不振

「無感復甦」反映的是台灣企業「以中國為主體」的全球化,讓多數民眾淪為輸者圈成員。2000年後,廠商將過去在台灣採取「降低成本」策略的成功經驗,以5倍、10倍或更大規模到中國複製。生產製造地點移往中國後,國內工作機會跟著關廠與歇業而減少,目前屬於此類因關廠歇業的結構性失業人數,約占整體失業人數的42%。另一方面,國內生產毛額卻因機器設備、半成品零組件大量出口到中國而有成長,薪資所得卻因工作機會流失,新工作機會不易創造而停滯,使得經濟成長率、薪資所得成長率與失業率呈現不同方向的變化,這是2010年經濟成長率數字亮麗,薪資所得不易成長,失業率難以下降,不少民眾無法享受經濟成長果實最重要的原因。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在經建會年終記者會則宣稱,2010年台灣民間投資的成長將帶動2011年工作機會的增加;並舉出1991~2000年間,台灣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率平均每年高達10%,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當時年平均失業率介於1%與3%之間,2001年後,民間投資平均每年衰退0.7%,而年平均失業率則上升到4%至5%之間,為四小龍之末。

其實,1991~2000年間,台灣民間投資率居於亞洲四小龍之首,就是因為當時政府對投資中國採取較嚴格的管制措施,廠商對中國金額占GDP比重一直維持在0.5%以下,廠商不易將資金技術移往中國,只有在國內投資進行必要的轉型與升級。反觀2000~2008年期間,政府對廠商海外投資採取開放的態度,廠商對中國投資占GDP比重則由2000年的0.9%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2.5%,過度集中投資中國才是近年來台灣民間投資不振的主要原因。

振興經濟無方 消費力道疲弱

此外,劉憶如還期待2011年成為民間消費年。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由於薪資所得成長以及工作機會增加,使民間消費成長快速,成為我國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動力。然而,隨著廠商投資中國,目前約有200萬中高階投資人士以及高科技人才及其眷屬被迫前往中國工作。這些人又是民間消費主力,人不在台灣自然減少在台灣消費,這是為何2000年後,民間消費不再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而國內薪資所得成長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更讓民間消費力道不足。馬政府上台後,雖推出優惠房貸、消費券、減稅、促進就業等多項振興經濟方案,亦未能提升2010年民間消費成長率。國內外經濟預測機構預測2011年民間消費成長率將在3.8%上下,較2010年為低。

同期新加坡投資率及消費成長都遠高台灣,失業率更遠低於台灣,我分析結果有幾大因素影響因素及改善之道:

  • 台灣多屬代工產業型態,金融海嘯後代工產業更需要降低成本,往越南、大陸內陸如重慶等地區增加 , 林教授分析部份就是這裡,其他部份他沒有分析到;更說明政府必須大幅鼓勵有錢人開創新公司從事品牌、創新及研發,轉移代工型態,才能改善投資率;
  • 設立新公司屬於新創未上市公司,由於2006年制定2010年開始對投資未上市公司實施最低稅負制 ,阻止許多有錢人投資進入新創公司,加上新加坡及大陸提出許多新創公司之優惠投資條件,新創公司往國外發展,境外新創公司結合國內子公司成主流, 新加坡及大陸更是出許多奇招拉攏台灣有創意及專利之新創公司,如增資一億元新加坡也送一億元當獎勵投資之條件,根本是搶台灣有創意及專利之新創公司,這些是真實例子;
  • 過去政府相當鼓勵有錢人開公司養員工, 開設新公司都屬於新創公司,因為投資新創公司風險很高但可以創造很高數量之工作機會,投資新創公司屬於長期投資,所以未上市公司買賣過去政府只科證交稅,對投資未上市公司實施最低稅負制後,投資人只能等公司上市時才能買賣,而10家未上市公司約8家6年內不可能上市 ,造成原投資未上市公司的錢都轉向,最明顯是2008 ~ 2009許多投資未上市公司的錢都轉向房地產,因為稅率及風險遠低於未上市公司投資, 房地產投資所創造之工作機會又遠低於新創公司投資,這也就是投資率太低、失業率太高之主因,也是實例;
  • 政府鼓勵投資一定要由稅法,如果增加富人稅、暴利稅 、 成交大於5億金額之證所稅,建議政府鼓勵投資於未上市超過3年既可抵減, 只要同年 投資於未上市公司, 投資超過3年既可抵減,將富人獲利轉成長期投資,增加投資率這才是治本
  • 不鼓勵政府大幅抽證所稅,因為易造成外資法人現貨大賣製造虧損,由期貨及摩台指放空套利,如此一來根本抽不到稅,台灣散戶投資人大虧錢,2011 年下半年就發生 外資法人現貨大賣, 台幣匯率、期貨及摩台指大幅套利之現象,2011/8月外資法人曾一度運用期貨放空套利賺走約九百多億台幣,基於外資現貨大賣、 期貨放空比做多易賺走台灣錢, 政府須極小心
  • 政府如果能運用投資新創公司養員工來減免5%未來遺產稅,估計至少可以產生 5000億 ~ 8000 億投資金額注入新創公司,而且不影響目前稅收,最好是鼓勵引進技術與專利、品牌之新創公司,約可以創造 30萬 ~ 50人萬之工作機會,100 萬~ 150人萬受惠 ;這樣最能改善投資率及失業率,也讓台勞回台灣工作,連消費都會大幅改善及成長 。
  • 政府開放海外投資,新加坡、大陸持續對台灣優質新創公司之額外投資優惠是台灣投資低靡之主因;這些都是親自知道的案例,台灣兩黨及政府官員根本不清楚;
  • 新加坡更大幅吸引台灣、大陸有錢人移民新加坡,台灣應該學習新加坡,因為有錢人移民台灣可創造消費成長 ,也創造投資成長 , 可著手於中東、巴西 、 蘇俄 、 歐 、 美 、日本、韓國、大陸之有錢人觀光移民台灣,一次觀光移民簽證6年,讓台灣連結國際更緊密 , 例如:一中東有錢人觀光移民台灣,並在台灣設立子公司,對於消費及投資都是新成長;
  • 馬總統許多觀念是錯誤的,例如租稅正義可達均富,以目前稅收分配制度,一年一兆多 軍公教薪資及3千多億軍公教退休俸花費,增稅只是提供更多錢給軍公教,無助於均富 ,因為最窮的是勞工階層,投資率低及廠商外移導致工作機會少造成勞工階層長期處於低薪狀況無法翻身 , 除非提升民間投資率,否則無法均富
  • 提升民間投資率,讓無薪假消失,讓台勞回台工作,只要250萬台勞有100 萬台勞回國工作,內需將增加 2000億,消費成長遠超過大陸自由行。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