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洋蔥是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有神奇功效 - 兩本最值得閱讀之洋蔥食療及我的洋蔥莎拉 ( Onions are highly nutritious and Improve health a lot - The Two Most Worthy Onion Treats And My Onion Sarah )

大吃洋蔥好處:殺菌、防癌

洋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功效卓著,堪比蔬菜界的「萬能俠」。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洋蔥的神奇功效。首先,洋蔥的營養成分有很多:每100克洋蔥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1克、粗纖維0.9克、灰分0.5克、鉀147毫克、鈣24毫克、磷39毫克、鐵0.8毫克、鋅0.23毫克、鈉4.4毫克、鎂15毫克、錳0.14毫克、銅0.05毫克、硒0.92微克、胡蘿蔔素0.02毫克、維他命B1 0.03毫克、維他命B2 0.03毫克、尼克酸0.3毫克、維他命C 8毫克、熱能1356千焦。

那麼,吃洋蔥有什麼好處呢?

菌抗感冒
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抵禦流感病毒、預防感冒。這種植物殺菌素經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時,能刺激這些位置的細胞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發汗以及抑菌防腐等作用。

助消化
洋蔥含有蔥蒜辣素,有濃郁的香氣,加工時因氣味刺鼻而常使人流淚。正是這特殊氣味可刺激胃酸分泌,增進食慾。動物實驗也證明,洋蔥能提高胃腸道張力,促進胃腸蠕動,從而起到開胃作用,對萎縮性胃炎、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慾不振有明顯效果。

防癌症

洋蔥的防癌功效來自於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同時還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則能抑制致癌細胞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一份調查顯示,常吃洋蔥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機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血壓
洋蔥是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植物,洋蔥是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食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釋劑,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會產生降血壓、能減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作用。對抗人體內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的作用,又能促進鈉鹽的排泄,從而使血壓下降,經常食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

血糖
洋蔥還具有降血糖作用,因洋蔥中含有與降血糖藥甲磺丁脈相似的有機物,並在人體內能生成具有強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蔥25至50g能起到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

善便秘
洋蔥的硫磺成份在大腸與蛋白質,或腸內的細菌結合,形成硫化氫,能促進腸蠕動。豐富的可溶性食物纖維能刺激腸,使運動更旺盛,而寡糖也能抑制腸內壞菌增殖,有效改善女生常見的便秘症狀。
洋蔥+醋,健康功效加強,且彌補洋蔥和醋單一缺點

洋蔥和醋自古就被作為具有療效的食物,能降血壓、降血糖、抗癌等諸多功效。但是洋蔥生吃味道辛辣刺鼻,難以入口,即使加到牛奶中一起飲用,仍會感覺胃部受到強烈刺激。

但是,醋洋蔥可以補足這樣的缺點。用醋浸泡洋蔥醃漬五天以上,洋蔥特有的氣味就會變得柔和,也能減緩對胃部的刺激。

而洋蔥也能彌補醋的缺點。在中醫觀點上醋是陰性食物,不適合身體冰冷的人。陽性的洋蔥正好彌補這些缺點,二烯丙基硫醚還可以增強血液循環,溫暖身體。蒜硫胺素能消除肌肉緊繃的狀態,提高基礎代謝率,升高體溫,反而可以改善身體冰冷的症狀。

讓血液‧血管活化年輕10~20歲

洋蔥的硫化物具有減緩血液凝固的效果,可以讓血液變清澈。醋的檸檬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讓血液流動順暢。胺基酸可以防止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氧化。藉著醋洋蔥這些效果,血液循環將會獲得改善。

  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後,血液即使流到微血管也可以暢行無阻,最後施加在血管壁上的壓力減少,血壓便會跟著逐漸下降

活性氧是促成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會造成變性物質沉澱在血管裡,使血管變狹窄。洋蔥內含槲皮素和穀胱甘肽等有效成分,可發揮強力的抗氧化作用,消除疾病和老化的原因,也就是活性氧,讓血管恢復年輕

目前已經有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洋蔥的人中有很多人血管年齡比沒吃的人年輕10~20歲。

九成糖尿病患者,病情有明顯的改善

洋蔥的二烯丙基硫醚和槲皮素,能減少血液中多餘糖分和脂質。二烯丙基硫醚和維生素B1結合以後變成蒜硫胺素,可以讓肌肉溫暖並且活化。這樣一來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提高,糖分代謝變旺盛,肌肉就會更容易消耗糖分作為能量使用。

另外,膳食纖維還可抑制飯後血糖值上升。醋裡的醋酸也能夠減緩飯後血糖值上升的速度。

作者長期致力於克服糖尿病的研究中,發現洋蔥內含的穀胱甘肽還具有強大的功效,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

加速新陳代謝,轉變成易瘦體質,甚至有病患因此健康瘦下12kg!

洋蔥能減少體內多餘脂質和糖,槲皮素能夠抑制身體吸收飲食中攝取到的脂質,同時提高儲存在體內的脂肪燃燒效率。還能促進體內水分循環,幫助排出多餘水分,消除水腫,消除所謂的「水腫肥胖」。

醋的檸檬酸可以使新陳代謝旺盛,身體能量的消耗量也因此跟著增加,人就因此容易瘦下來,還能有效降低體重、腰圍、血中中性脂肪和內臟脂肪。

雖然洋蔥內含的寡糖帶有甜味,但其實卡路里不到砂糖的一半。且寡糖在人體內幾乎不會被吸收,所以可說是非常適合減肥的完美幫手。

神奇洋蔥冰塊の自癒料理奇蹟:每天2顆洋蔥冰塊入菜,自癒效果連醫生都稱讚!- 值得閱讀


村上老師自創了「洋蔥冰塊」,發明了不髒手不刺鼻的洋蔥處理法,洋蔥加熱後會釋出鮮甜味,加入料理中既美味又健康,連小孩也喜歡吃。每天定量將兩顆洋蔥冰塊入菜或飲料,其多種營養素能夠有效緩解慢性病和老化症狀。這次與周東寬醫師合作,針對16種症狀研發60道食療配方。

像是每次入睡都要花30分鐘的曹小姐,喝了安眠配方「熱洋蔥牛奶」後,當晚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隔天醒來也沒有多夢睡不飽的狀況,現在每天都能睡得又香又甜。

第一型糖尿病作家順子(黃煜順)將洋蔥冰塊泡熱水喝,他說:「第一次喝洋蔥水的晚上,我半夜便發生了低血糖,這是我從未發生過的事;之後的幾次試驗比較,也讓我感覺到洋蔥確實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魅力1、「洋蔥冰塊」能夠消除洋蔥惱人的辛辣味!

大家都知道洋蔥的好處,但是切洋蔥時眼睛受到刺激會流淚不止;而且一層一層將洋蔥剝下來也很麻煩。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困擾。

「洋蔥冰塊」製作法,利用3步驟簡單處理洋蔥。
  • 將剝除外皮的整顆洋蔥加熱(用電鍋或微波爐)
  • 用果汁機打碎熟洋蔥
  • 將洋蔥泥倒入冰塊盒中,再拿去冷凍一晚。

這樣就完成了簡單、方便、嶄新的洋蔥冰塊!「洋蔥冰塊」可以冷凍兩個月,方便隨時取用。

魅力2、就算再忙,也能用洋蔥冰塊輕鬆維持健康。正是因為美味,才能堅持天天吃。

因忙碌天天外食的人,只要將洋蔥冰塊放進保溫杯中,沖熱水喝;或是加入午餐的沙拉或湯麵中一起吃,輕鬆保持健康無負擔。甜甜的洋蔥水就像飲料一樣,能夠天天持續下去。

魅力3、「洋蔥冰塊」是天然的調味料,濃縮洋蔥的精華,避開食用加工醬料。

在食品安全危機的陰霾下,儘管我們選擇了新鮮蔬食做菜,卻容易忽略添加的調味醬,我們無法用肉眼辨別每一瓶醬料是否有危害身體的添加物,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洋蔥來提味。

利用洋蔥兩味「甘甜、鮮味」來取代味精、辣醬、沙茶醬、豆瓣醬、醬油,從第一線來把關,用無毒飲食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

魅力4、洋蔥富含高品質的優良糖分──天然寡糖,能幫助腸道恢復消化功能。

洋蔥冰塊的甜味來自寡糖,可代替精製白糖或味精,減少鹽分。添加在各種飲料、甜品、菜餚中,避免人工糖加速老化、堆積脂肪。

寡糖是乳酸菌的原料,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乳酸菌的活化作用能使排泄順暢,預防及改善便祕,使過敏和鼻炎獲得改善。

魅力5、「洋蔥冰塊」具有受成年人歡迎的功效──健康瘦下去

衛生署統計,目前已有近三百萬人因肥胖名列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準候選人」。台灣人普遍「不愛動」又「愛美食」,肥胖和血壓、血糖、血脂肪三高,和台灣前十大危險疾病密切相關。

健康從瘦身護腰開始,男性保持腰圍35吋以下,女性維持31吋以下。

洋蔥含寡糖、異蒜胺酸、穀光甘肽和槲皮素,這些成分相乘效果之下,能夠燃燒脂肪,消除肥胖、潤澤美肌。

魅力6、定量食用才是關鍵!醫師和營養師共同研發,天天吃2顆,短期見效!

營養師村上祥子和洋蔥研究的第一把交椅周東寬醫師,共同研究洋蔥冰塊的份量,發現一天2顆洋蔥冰塊(50g),約是1/4中型洋蔥,能有效改善身體不適。比起一般生吃洋蔥或將洋蔥切絲入菜,洋蔥冰塊濃縮了營養素精華,份量少容易入口,攜帶方便,能夠真正持續下去。

魅力7、洋蔥冰塊擁有有益健康的十大神奇威力

生病只想到吃藥是不對的,藥物是對症療法;我們必須攝取必需的營養素、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才能讓藥發揮最大功效。

  1. 擊退高血糖 : 硫化丙基是洋蔥辛辣味的成分之一,有降低血糖值的功效,讓血液保持清澈,有效緩和糖尿病,並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食療料理:涼拌菠菜佐明太子
  2. 降低血壓 : 槲皮素是一種多酚類物質,其強力抗氧化的功能廣為人所知。不僅提升身體的免疫力,還可以柔軟血管,舒緩血壓,對治療高血壓非常有效。食療料理:法式清燉牛肉
  3. 排出膽固醇 : 槲皮素能夠分解依附在血管內壁的脂肪。只要血管變得柔軟,就能降低血壓,改善動脈硬化。另一方面,槲皮素也可以消除腸道脂肪,對預防中廣型肥胖很有效果。食療料理:洋蔥番茄汁
  4. 預防癌症 : 洋蔥裡含有的硒已被證實有抑制癌症的效果,硒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活性氧的危害,有效預防癌症。若和維他命E一起攝取的話,預防癌症的效果加倍。食療料理:洋蔥豆漿濃湯
  5. 骨質密度 up : 洋蔥裡的異蒜胺酸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鈣質,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疏鬆的一種蔬菜。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藥物更好。食療料理:焗烤馬鈴薯
  6. 改善手腳冰冷 : 洋蔥的異蒜胺酸可以活化新陳代謝,使血液流到四肢末梢,讓身體暖起來。並能幫助吸收維他命B1,身體充滿活力。食療料理:雞肉水炊鍋
  7. 安眠 : 洋蔥裡富含異蒜胺酸等硫化物,這些物質可以穩定神經,有助於安眠。硒可以消除壓力,穩定精神狀態。萬一焦慮到睡不著,可以喝加入洋蔥冰塊的熱牛奶來舒緩心神。
  8. 回復視力 : 幫助身體吸收維他命B1,幫助消除眼睛疲勞物質,也能預防白內障及避免角膜潰爛。食療料理:藍莓洋蔥甜點。
  9. 消除便祕 : 洋蔥富含的寡糖是乳酸菌的原料,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乳酸菌的活化作用能使排泄順暢。每天排便舒爽、腸道順暢。食療料理:蘋果蔬果奶昔。
  10. 美肌 : 洋蔥能夠幫助身體吸收維他命B1,恢復肌膚光澤和彈性;槲皮素可以防止肌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穀光甘肽可以預防黑斑、斑點產生。食療料理:煎南瓜片佐洋蔥。
生飲洋蔥汁的7+1大好處

在日本單身女性族群中,注重健康美容者不在少數,最近此族群風行喝「洋蔥汁」,取代了以往流行的蔬果汁或巴西苺汁。當然光看名字會覺得難以下嚥,但其實洋蔥汁富含營養價值,也有減肥功效。

洋蔥不僅有助預防一些生活習慣引起的疾病,還有幫助身體排出廢物、吸收必要營養素等功能,在韓國甚至有「洋蔥減肥法」,不須特別運動,短短3個月就減了10公斤的例子。洋蔥每日攝取量約50克,大約4分之1顆洋蔥大小,若是覺得洋蔥汁難以入口,可加蘋果汁或蜂蜜調味,今夏愛美愛健康的民眾不妨嘗試。

洋蔥汁的7+1大效果如下:( 只要先將半顆有機洋蔥切成絲用溫涼可喝的水浸泡1小時將洋蔥絲的水喝了,同時洋蔥絲與奇異果、1/4顆巴樂、毛豆(20~30顆)打成汁,這樣喝是專給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防骨質疏鬆的食療法,因為含蛋白質、維生素 A,B,C,D、各種礦物質,有飽腹感 )
  • 提高消化力:洋蔥含有菊苣纖維,這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可製造腸內好菌,促進腸道蠕動。
  • 可抑制過敏:洋蔥含有洋蔥素,具有很強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維他命E的50倍。和其他食物相比,洋蔥所含洋蔥素較易被人體吸收,也可在腸道內停留較長時間,可幫助改善過敏體質,氣喘或過敏病患不妨試試。
  • 改善呼吸道:洋蔥所含油分可以緩解咳嗽及支氣管炎,生洋蔥更是戰勝感冒的利器之一。
  • 防骨質疏鬆:吃洋蔥可以抑制骨質密度減少,更年期女性可以增加攝取量。
  • 具生髮效果:洋蔥所含硫磺化合物有生髮作用,有研究顯示,將洋蔥汁以1週2次的頻率塗抹頭皮,2個月後頭髮明顯生長。
  • 肌膚水噹噹:洋蔥可促進血液循環,可幫助難以癒合的傷口或瘀青復元
  • 有效降血糖:洋蔥含大量的,研究顯示可有效降低血糖值
  • 有效降血壓:洋蔥含大量的槲皮素,槲皮素是一種多酚類物質,可以柔軟血管,舒緩血壓,對治療高血壓非常有效。( 親自試確實非常有效 )。

如何做美味洋蔥料理?

選幾道非常好吃的洋蔥料理:
我最喜歡洋蔥沙拉及洋蔥汁,因為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有神奇功效,特別是這十大功能。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機器人時代來了,所有物聯網裝置都將有人工智慧的核心 - 那些事件發生對人類影響是巨大的 ( The era of robots is coming, all devices will have the co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機器人來了 這7種工作他們超拿手

Google involve in Robot industrial will make a big impact to human
機器人來了!功能設計更上一層樓,在一般家庭、辦公商務、醫療照護、陪伴療癒、教育娛樂、金融理財、賣場等各種生活場合,機器人提供多樣化服務,與人類更自然互動。

隨著人工智慧、環境與動作感測辨識、以及情感認知互動等技術大幅提升,機器人已更上一層樓,可以具有人型外觀、能人對話互動、甚至可從人類互動中學習增長智慧。

如今在一般家庭辦公商務醫療照護陪伴療癒教育娛樂金融理財、賣場等生活場合,我們開始可以看到機器人與人類互動、提供多樣化服務的身影。

例如話題持續延燒的日本軟銀( SoftBank )服務型機器人Pepper,預計最快 9 月下旬,就可以在台灣各大電信門市、銀行、賣場等場合,看到 Pepper 現身服務。

機器人也可以成為家庭生活的好幫手。例如日本豐田(TOYOTA)開發的 Human Support Robot 機器人,使用者可透過平板電腦觸控定點遙控,協助撿拾或吸取地上物品。此外,清潔機器人可以透過紅外線和光學感測,幫忙家庭掃地吸塵、清理地板。

當然,機器人也可以搖身一成為大廚,料理出一道道拿手好菜。

國外媒體報導,Moley Robotics 規劃最快 2017 年推出機器人廚房解決方案,家庭成員可以透過廚房的觸控螢幕,或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指示廚房內的機器人手臂,操作料理的過程。

隨著人口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缺工問題接踵而來,銀行、醫院、百貨、餐飲業、汽車運輸業等服務業,正陸續引進機器人來取代人力,因此創造出新興商業模式。

例如日本本田(HONDA)的 All-new ASIMO 人型機器人,躍進到具備自主能力(autonomous)的新階段,可在辦公場合扮演商務接待的角色,也能和一般上班族自然互動。

而在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下,數位化機器人可能逐步取代銀行分行的從業人員,化身數位理專,直接面對臨櫃一般民眾,提供理財資訊與建議,成為民眾金融理財的好幫手。

同時,機器人軟體也逐步滲透進入汽車運輸領域。例如本田和軟銀在 7 月下旬宣布合作,本田將軟銀 Pepper 機器人內建雲端人工智慧軟體,應用在汽車領域。未來汽車將變身成為超級電腦或是機器人,讓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可與駕駛和乘客對話。

在醫療照護層面,療癒機器人可以幫助醫護人員、照顧親戚和病患之間的互動,例如日本 RIKEN-TRI Collaboration 推出看護機器人 RIBA,可以抱起和放置病患,協助病患上下輪椅。

美國研究團隊也開發出智慧軟組織自動機器人(Smart Tissue Autonomous Robot),可進行比擬類外科醫生縫合動物器官軟組織的手術作業

機器人不只可以幫人類工作,還可以陪你深情伴唱

例如日本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AIST)推出的擬真機器人 HRP-4C ,可以按照人類的頭髮、臉部五官、頸部、手足設計,顏面表情更可隨著外部環境條件變化。HRP-4C 更可以結合語音合成技術,模仿人類聲音唱出歌曲,肢體也可隨著歌曲同步變化生動。

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人類沒有工作的那一天 - 值得閱讀深思

  一天,亨利福特帶汽車工人工會領導人參觀最新的自動化工廠,正為了自動化生產線不需要工人,洋洋得意。工人工會領導人回了亨利福特一句話,「你打算如何讓這些機器人買你的車呢?」

這段對話可能是虛擬的,但是卻預示了科技長期快速發展下,工資、生產力、 消費力架構的社會經濟結構,已經被推到了巨變的引爆點。

過去,機器是提高勞工生產力的工具,今天,機器就是勞工,取代的不只是低技能的工作。

  電腦成為「有思考能力」的機器,能決策 、會學習、甚至有好奇心,加上大數據與雲端運算,需要依賴電腦資訊工作的白領階層終將被機器、軟體所吞噬。這些專業化、例行性與可預測的工作,包括律師、藥劑師、醫師、分析師、IT技術人員、甚至公司主管等都將一一被取代。

  機器佔據工作機會,但機器人只生產、不消費,將使薪資成長停滯、所得更集中在少數富有者身上,大量的消費者最終因缺乏足夠的所得與購買力,使得社會失去消費動能,終將威脅到經濟成長。

不同於一般科技人或趨勢家,作者馬丁‧福特(Martin Ford)是成功創業家,長期觀察軟體發展、從獨特的科技對社會的影響角度切入,引證大量資料,率先詳盡研究機器智能和機器人科技可能帶來的衝擊,分析出因科技而生的七大致命的經濟趨勢。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機器接管工作的腳步只會加快,熟悉的生活都將終結,我們勢必要重新思考經濟運作,才能因應科技強大的顛覆破壞力。

    當機器人已經不是想像中的笨重機器手臂,現在的機器人會共享知識、靈巧度可與人類匹敵、3D視覺也難不倒它們。機器大軍即將突破人類就業安全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零售業等提供最多就業機會的產業為了生存而紛紛轉型自動化。我們創造工作的速度,遠跟不上工作消失的速度。

  機器人將成為不吃飯、不逛街、不消費的超級勞動力,而失去工作的人們將成為失能的消費者;當中產階級不再握有消費能力,經濟成長將無限期停滯,最終走向經濟學家無法從過往經驗預見的全面經濟崩壞。

  大數據、自然語言科技、機器自學、基因編程演算法,讓人工智慧走出科幻電影,成為現代生活真實的一部分,人類引以為傲的技能與專業,即將面臨嚴峻挑戰。


Google 20 日宣布收購提供聊天機器人開發工具的新創 API.AI,透過 API.AI,開發者可輕鬆打造同時支援文字和語音辨識的對話式介面(Conversational UI)。

API.AI 可支援 15 種語言

API.AI 的 API 透過語音辨識、意圖辨識和上下文語境理解等技術,讓電腦理解人類語言並轉換為行動,協助開發者打造類似 Siri 的對話式智慧助理,可用於聊天機器人、App、智慧家電等。

Google 指出,目前已有超過 6 萬名開發者使用 API.AI,其中包含 Slack、Facebook Messenger 和 Kik 等通訊軟體。API.AI 目前可支援英文、中文、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等 15 種語言和方言,而 API.AI 自家的聊天機器人助理 Assistant 已擁有超過 2 千萬名使用者。

Facebook 和 Google 的語音辨識大戰

在此之前,Google 已有豐富的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經驗,並於今年開放自家語音辨識工具 Google Natural Language API 供開發者免費使用。

此外,Google 也推出類似亞馬遜 Alexa、蘋果 Siri 的智慧語音助理 Google Assistant,並整合進旗下即時通訊軟體 Allo,可提示回覆訊息、協助訂餐廳等功能,而收購 API.AI 後,可讓 Google 更容易轉換人類語言、理解這些文字背後的意圖。

除了 Google,Facebook 同樣也在其通訊軟體加強語音辨識功能,除於 2015 年收購語音辨識新創 WIT.AI,也測試將 Facebook Messenger 的語音內容轉換為文字,讓接收者可直接閱讀。Facebook 旗下 WhatsApp 則是在 iOS 10 中與 Siri 整合,可以直接用語音指示 WhatsApp 撥電話或傳訊息。

語音辨識 + 藍牙耳機 = 語音時代來臨

有了語音辨識技術,未來智慧型手機可以辦到的事,可能都不再需要打開手機便可完成。

知名科技趨勢分析師瑪麗米克(Mary Meeker)在報告中指出,語音時代即將來臨。她說明,「語音是最有效率的運算輸入形式」,此外,語音介面也可以更容易預測我們談話背後的意圖,讓我們不用再從首頁開始瀏覽,而是直接進入想要的功能。

從蘋果推出無線耳機 AirPods 也可看見此趨勢,AirPods 內建免持麥克風,讓使用者可隨時輕鬆召喚 Siri。可想見,未來和智慧助理的溝通管道,可能將逐漸從手機轉移至耳機,或許我們就不用再花這麼多時間盯著手機螢幕了!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 (TOYOTA) 宣佈,他們發明創造出了一種機器人孩童,這種機器人不但能夠做路途嚮導,且能夠安慰和寬解那些沒有孩子的女性。據了解,豐田公司計劃將在下一年開始銷售這種「機械寶寶」。

路透社的報導指出,這種長約 10 公分的機器人名為 Kirobo Mini ,內部裝有攝影鏡頭,麥克風和藍牙系統,同時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豐田公司的研發部門表示,他能夠辨識人的情緒,並能夠做出反應。 例如;當擁有者跟 Kirobo Mini 一起坐到車上,在過程中一旦車輛緊急刹車, Kirobo Mini 的機器人能夠喊出「噢」的反應,並開始談話,目的是提醒可能疲憊的駕駛,在開車時不會睡著。而在車輛平安到目的地之後,Kirobo Mini 還會誇獎自己的主人。

除了在車上陪伴駕駛者之外,Kirobo Mini 這種機器人最非比尋常的一點,就是在於它能該安慰那些沒有子女的日本婦女。根據豐田公司表示,這種機器人能夠緩解日本因低出生率,而對婦女所造成的心理性負面後果。豐田公司的總研發師指出,Kirobo Mini 的底盤很像是一般兒童的腳,能夠表現搖晃動作,模仿那些平衡能力還未發育完全而必須要坐著的孩子們

過去,豐田也曾經研發一系列舊版本的 Kirobo 機器人,這些舊版本的機器人曾經在國際太空站中工作了 18 個月之久,為的就是陪伴太空站內的太空人,並且提供心理支持的作用。至於,新款的 Kirobo Mini 未來在日本的建議售價將為 400 美元(約為新台幣12,550元)。

餐飲服務、製造業逾五成工作已可交給機器人代勞

華爾街日報 12 日報導,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發布的報告,餐飲服務業工作是最有可能被科技所取代的,73% 的工作內容可以利用現有的自動化科技來完成。這份報告顯示,包括包裝物品、生產線焊接等可預測、重複性任務也可透過現有機器人技術加以取代。這些可自動化任務約佔美國總工時的五分之一,若就特定製造業而言,佔比將會更高。麥肯錫預估高達 59% 的製造業活動都可由機器人代勞,90% 的焊接、切割工作都可自動化。

當然,可以自動化並不意味著機器人大軍馬上就會取代人類、特別是那些勞力供給充裕的產業。這份報告發現,必須利用專業技術來做出決策、規劃以及創意的工作較難被機器人取代,醫療業從業人員目前也不用擔心會被搶走飯碗。

麥肯錫報告顯示,零售、運輸業 51% 的工作時數可被自動化,金融與保險業為 43%,藝術、娛樂與休閒為 41%。另一方面,教育服務業可被自動化的比率僅有 27%。

麥肯錫指出,如果有一天機器人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跟一般人類一樣,金融與保險業工時可自動化比率將從 43% 跳升至 66%。

趨勢分析
  • 從大數據、語音辨識技術、影像辨識技術、自然語言科技、機器自學、基因編程演算法、機器手臂、機器人走路街道辨識,那些事件發生對人類影響是巨大的,再度說出機器人時代來了,人類無法抵擋機器人時代的來臨。
  • 若 Google、Facebook、Apple、Intel 將機器人科技整合了電腦,在合理價位下一個是機器人又是電腦的科技將普及人類社會,讓企業效率更高,讓電腦與娛樂、教學、搜尋及建議之機器人電腦產生下一代革命。
  • 機器人及人工智慧趨勢將超越穿戴裝置成為普及之科技產品。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台積電與 Intel 競爭白熱化開始,也形成ARM 與 Intel 競爭白熱化 (From TSMC Competition With INTEL I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To ARM Competition With INTEL)

Intel危險?蘋果A10太強、對手無法比、媲美電腦CPU

蘋果iPhone 7採用台積電(2330)代工的「A10 Fusion」處理器,備受尊崇的晶片研究機構Linley Group分析這款晶片,直呼A10太強大,把對手打到落花流水,表現甚至優於部分電腦CPU。

巴倫(Barronˋs)21日報導,Linley Group主管Linley Gwennap報告指出,蘋果砸錢研發客製化CPU成果豐碩,iPhone 7性能優於其他旗艦機,甚至超越部分低階電腦。iPhone 7搭載A10 Fusion處理器,為蘋果首款採取big.LITTLE大小核的四核心晶片,內含兩顆高效能核心「Hurricane」,表現比前代高出35%;另兩顆核心「Zephyr」則更為省電。Hurricane和Zephyr都是蘋果的客製化核心。

Gwennap指出,Hurricane徹底擊垮對手。他引用Geekbench評比,A10處理器的單核跑分,遠勝三星電子Exynos 8890、高通驍龍820、華為麒麟955。儘管三星和華為在多核跑分表現出色,Gwennap說,多餘核心對應用程式沒有幫助,一般只需一或兩顆核心就能運作。

A10表現驚人是因為蘋果本錢雄厚,晶片比別家更大。處理器的晶粒(die)區域要價高昂,Hurricane卻大量使用,Hurricane面積為4.18平方公厘,尺寸約為其他廠商高階處理器的兩倍。蘋果不賣晶片賣手機,在晶粒多花個幾美元不打緊,只要能提高整體表現,讓產品更熱賣即可。
Gwennap稱,蘋果新CPU表現甚至優於英特爾(Intel)的x86核心,A10表現和英特爾Skylake的Core核心幾乎不相上下,差別在於英特爾Core核心用於電腦,不像A10一樣,有電池續航力的限制。這對英特爾是一大警訊,他說,蘋果CPU追上英特爾,實際上,Hurricane能輕鬆支援MacBook Air筆電等。當前蘋果筆電使用的英特爾晶片,速度比A10更慢。

目前蘋果iPhone、iPad使用自家處理器,但是筆電MacBook和個人電腦Mac仍然搭載英特爾CPU,外界老早盛傳,未來英特爾晶片可能會從蘋果產品全面淘汰,遭蘋果晶片取而代之

知名跑分軟體安兔兔(AnTuTu)1日發表9月前十大手機性能榜單,在9月1-30日期間蒐集超過2,000條單一機型數據後發現,iPhone 7 Plus的平均跑分成績高達172,644分、奪下冠軍,而iPhone 7的跑分也有170,124分,分數居次,把Android旗艦機遠遠拋在腦後。
蘋果(Apple)次代iPad Pro系列傳出將在明年春天出貨、且將搭載由台積電(2330)供應的A10X晶片,而最新傳出A10X晶片性能強大,單核跑分比前代A9X高出4成、且也比iPhone 7使用的A10晶片高出2成

日本網站taisy0、iPhone Mania 5日轉述荷蘭媒體TechTastic的報導指出,根據從可靠的消息人士取得的資料顯示,蘋果預計搭載在次代iPad Pro系列的「A10X」晶片GeekBench單核跑分達4,236、多核跑分達6,588。

The iPhone 7’s A10 Fusion Chip Is Faster Than The MacBook Air 

The majority of the iPhone 7’s improvements are under the hood, thanks to its new A10 Fusion chipset which makes it a quad-core phone versus the iPhone 6s which was still a dual-core setup. As we have seen on the AnTuTu benchmarks, this has unsurprisingly resulted in very high scores which has blown past the competition.

However it seems that’s not all. As noted by John Gruber (via MacRumors), the iPhone 7’s performance on Geekbench has revealed some very impressive single and multi-core scores which not only has outdone competing phones, but even Apple’s own products like the MacBook Air laptops.

Now there’s this perception that maybe because it is smaller and because it can’t do certain things that smartphones aren’t as powerful as laptops, and to a certain degree that is true for some models. However according to Gruber, he notes that the iPhone 7 has pretty much outdone every single MacBook Air Apple has ever released in both single and multi-core performance, save for the 2015 MacBook Air with an Intel Core i7 which only narrowly edges it out.

A follow-up tweet by Matt Mariska also revealed that the iPhone 7 managed to beat the $6,500 model of the 2013 MacBook Pro in single-thread performance. While obviously the iPhone won’t be replacing laptops anytime soon, it does go to show how far along Apple has co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A-series of ARM chipsets. Who knows, at this rate those rumors of an ARM-based Mac could come true, and it could be very well justified.

( Note: Mac Air CPU is 1.6GHz dual-core Intel Core i5 [Turbo Boost up to 2.7GHz] with 3MB shared L3 cache with 4GB onboard memory, but iPhone 7 is only 4 core ARM cotex A10 core with much less power consumption than Intel Core i5 )

A closer look at the ARM Cortex-A72

The Cortex-A72 was announced back in February, promising another boost to performance and substantial energy savings to boot. At ARM’s TechDay 2015 in London this week, we were fortunate enough to be given some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inner workings of ARM’s latest application processor.

Although the base-line architecture is very similar to the Cortex-A57, the A72 is much more than typical revision. A team of some 65 to 70 engineers have gone back through the design, optimizing almost every logical block for power efficiency, helping the processor to sustain maximum frequencies during heavy workloads, and focused on squeezing the design into a smaller area, to keep costs down.

Architecturally, the Cortex-A72 features a new branch-predictor, increases the effective decode and dispatch bandwidths, and has had changes made to the execution units, to name just a few alterations. ARMs new branch predictor reduces misprediction with a new algorithm and can suppress superfluous branch predictor accesses, which helps to reduce wasted energy. The rebuild offers up to 20 percent improvements to prediction over the A57.

The design still features a 3-wide decode, but the dispatch unit has gone from 3- to 5-wide, to more effectively break operations down into further micro-ops which help keep the 8-wide issue machine well fed. The execution stage sees the introduction of next-gen floating-point SIMD units with a
variety of latency reductions, multiple zero-cycle forwarding datapaths to reduce wasted cycles, and substantial bandwidth increases in the two integer units. The load and store units have a more sophisticated combined L1/L2 data prefetcher, offering a bandwidth improvement of 30 percent. All of which, among other changes, is designed to help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an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certain areas over the A57.

In terms of what this means for silicon designers and end users, the Cortex-A72 is still a high-end processor, but it will utilize energy more efficiently.  In other words, the CPU will be able to do more within the limited power budgets available on mobile and should result in cooler devices as well. Even at 28nm, the Cortex-A72 boasts up to a 50 percent energy reduc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rtex-A15 and a 20 percent saving compared with the A57, at the same clock speeds. Milliwatts per core have dropped from the A57, to around 700mW at 2.5GHz. The design takes up 10 percent less area than the A57, which will also help save on costs.

ARM is also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its POP IP, you’ll see quite a few references to TMSC’s 16nm FinFET Plus manufacturing node in the examples. As well as substantial energy savings, ARM reckons that the A72 will be able to sustain 2.5GHz clocks on the new 16nm process, whilst keeping within the limited smartphone power budget. It’s the additional power efficiency and resulting lower heat profile that will really help the A72 achieve higher clock speeds than a 16nm A57.

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