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國債成長率極可能超越有高鐵建設之阿扁總統,平均GDP成長率也 會低於貪污之阿扁總統執政,平均失業率也高於阿扁總統時期; |
根據中央社18日報導,馬總統今天視察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參訪生寶集團旗下的瑞寶基因公司及台灣福蝦公司。
在與園區廠商座談時,馬總統表示,瑞寶研發的豬藍耳病疫苗,一出手市佔率就6成,福蝦公司將觀賞蝦推廣成潮流,兩家公司讓他嘆為觀止,大開眼界。
他說,到農科視察是想了解政府將農科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後,目前做到什麼程度;現在有許多廠商想進駐農科,投資金額雖不大,但期待這些企業可以帶來新技術。
TPP potential members |
馬總統表示,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因為外交孤立,周邊貿易談判一直沒有成果。他上任後,與中國大陸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並準備簽服貿協議,「才有日本與我們簽投資協議、紐西蘭與我們簽經濟合作協定、美國與我們協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及新加坡與我們簽經濟合作協定」。
馬總統說,雙邊及周邊貿易談判要快馬加鞭與區域經濟整合,台灣必須要排除障礙、調整心態(鬆綁法令與開放市場),盡快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瑞寶公司建議政府在兩岸談判時,推動兩岸疫苗相互簡化登記程序;天明製藥公司代表則表示,台灣104家中草藥製造廠商,每家都有獨門,中國大陸在這方面落後台灣10到15年;中草藥世界市場目前需求龐大,應該要放眼世界,台灣可以用技術及出口實力做為兩岸談判的戰略武器。
另有廠商建議政府,學習歐美發展預防醫學,在農科旁設立長壽村。
李明博的轉型改革
台灣有許多人都在談南韓轉型崛起和南韓總統李明博。李明博儼然成了南韓的轉型改革英雄。但李明博的轉型改革可不是平空出現的,他在首爾市市長任內,就做了許多地方性的轉型中小改革。由於改革由小做起,而且卓然有成,累積出了信用,當他出任總統後要做大改革,人們當然會相信,產官學界也會配合。
就以李明博在首爾市長任內的改革為例,他很清楚認知到首爾乃是個古老都市,自朝鮮時代太祖李成桂起就被定為京城,這種古老都市多年都是因陋就簡自 然而形成,它的格局既乏規劃,都市機能亦不合理。因此他當了市長後就由小到大,力行改革,最早是小的公車改革、街道改革;而後是中型的區域改革,如清溪川整治、都松森林公園開闢;再到大的都市性格重新塑造等。由小到中到大,一步步循序漸進,有思想、有方法、有願景,他的改革當然有成,他自己的「改革信用」 當然愈累積愈大。一旦他當總統,這麼一個有巨大「改革信用」的總統上台,南韓社會的產業、文化及國際地位當然到了改頭換面的時候。
我不久前讀了93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諾施(Douglas North)所寫的《經濟變遷》小冊,諾施即在書中指出,經濟變遷的成敗要看有權者的意向和企圖,以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吻合這種條件的社會就會向他所希望的方向前進,缺乏這種知識能力的就無法達成目標,甚至造成反效果。這也是最近在演講場合,我會以李明博和諾施為例,認為轉型改革必須:
這服貿協定根本不利台灣中小企業, 該修改?請 馬政府與在野黨多跟大陸要一些屬於台灣內銷 中小企業之利益吧! |
- 轉型改革不能只是講大話唱口號,而必須是個改革者自我證明的過程,他必須從小改革開始,進而中改革,最後到大改革,替自己一步步累積「改革信用」。一個沒有「改革信用」的人,別人是不會相信他的。
- 改革是一種願景的顯示,願景不是文宣口號,而取決於品識與知識,一種改革的想法一定要在自己心裡走一次,可以自我說服的才勉強可以一試。硬幹到底的所謂改革,其實是在為難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徒眾和別人。
- 在選舉中李明博曾提出「七四七」競選口號,承諾擔任總統後要讓經濟成長率達7%,讓南韓國國民人均所得達到四萬美元,使南韓國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以及連結漢江及洛東江的「朝鮮半島大運河」。李明博的領導目標是使「南韓國747」計劃成真。正如李明博指出的,在他的政府領導下,南韓國將會變得「人民富足,社會和諧,國家強大。」為此,他計劃實施一個務實的市場引導策略。李明博作為漢城市市長以重建清溪川工程而聞名,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他將聞名於朝鮮半島大運河的建設。大運河是到目前為止李明博提出的最具野心和最具爭議的項目,它是一系列連接南韓國主要河流與城市的內陸運河,將會把內陸城市變成繁榮的貿易港口。如果成功的話,此計劃將疏浚南韓國的航道,改善南韓國河流的污染情況,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除此以外,它還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推進旅遊業的發展,並且大幅削減運輸費用。如果失敗的話,將對河川生態系造成不可復原性地破壞。大運河建設項目在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論戰。
- 在經濟政策方面,他力主加速解除管制、降低企業稅負,並通過一個以市場為主導的全面計劃來使過熱的不動產市場降溫。
連ECFA早收清單的石化業都衰退,誰能相信政府對服貿的說法 - 李明博還希望實現南北韓經濟共同體來減少南北韓的經濟差距並促進朝鮮的經濟革新。為此他尋求同朝鮮進行人員交換,建立一個「和平城市」,帶領朝鮮進入市場經濟,並共同運作非軍事區的農場。李明博計劃訓練 30萬朝鮮人從事金融、經濟和科技工作,並為朝鮮的工程建立一個 400億美元的基金。 關於南韓上屆政府達成的南北韓協議,李明博宣稱將選擇性地付諸實施。為此他的政府將要把南北韓項目按可行性進行劃分。
- 李明博的政策影響最大是政府大幅縮減人事、可以代表右派的小政府思想。讓政府歲入大幅可以用在鼓勵企業投資及產業升級,而台灣馬總統是大幅增加政府經常性支出,政府歲出可以用在鼓勵企業投資及產業升級大幅減少,台灣經濟當然遲緩、失業率當然高;( 註:李明博就猛烈批評:“韓國公務員已經到了阻礙時代發展的危險境地。”李明博一上台就開展公務員“整風運動”,目的是建立一支具有 “開放、自律和創意”精神的公務員隊伍,以此打造一個“小而不失效率的政府”。一是給公務員隊伍減肥。就任總統的第三天,新政府就宣布裁減中央政府公務員 3427名,最明顯的是:廢除副總理職務、恢復無任所長官及精簡中央行政機構,大幅節省政府經常性支出。 )
- 對日態度 : 自兩國1964年關係正常化以來,韓國和日本都得益於雙方的友好睦鄰關係,日本為韓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兩國間的民間交流也逐漸活躍起來,韓國的團體遊客大批地前往日本,日本也有大批的遊客來到韓國觀光。韓國的文化商品如電影和電視劇在日本非常流行,而日本小說在韓國也備受歡迎。
( 註: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很清楚,貿易對國際雙邊開放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資金支持企業產業升級,小政府思想省下50%政府經常性支出才有籌碼與資源刺激企業往前,反觀,馬總統開放國際雙邊貿易協議卻無力量激勵企業產業升級,將淪為墨西哥開放國際雙邊貿易協議之結果:經濟持續低靡 )
台灣幾乎得到所有開放ECFA的缺點 |
ECFA 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證據 ─ ECFA 到底發展了台灣什麼經濟?一再下修的經濟成長率,難道還不能說明 ECFA 根本無法幫助台灣經濟了?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一般人─不是財團─成為受害者,倒退十六年的實質薪資所得,以及四小龍最高的失業率,證明ECFA事實上已經嚴重傷害了台灣人民的福祉!
ECFA 簽了後,大陸對台灣投資也下降了,大部份台灣人搞錯了,今日不是台灣對大陸、美國開放經濟就會好,也不是台灣關起門經濟就會好,而是要搞清楚政府要給什麼棒子與糖果讓台灣資金回流投資、刺激內部資金投資創業,經濟才會好;
不管簽 ECFA及服貿,大陸策略仍在吸收台灣人才、資金、技術,這也是為甚麼台灣最大投資仍是 TSMC、日月光、台化等台廠及歐美外商,陸商在台投資比率非常低,遠遠低於陸商對歐、美、東協投資,大陸對歐、美、東協投資是千億美元為單位,對台灣只有個位數之美元投資,相差之大就可知道大陸策略是讓台灣經濟變弱依靠大陸;舉例來說:服貿協定開放台灣金融業去大陸,若造成更多台灣錢借給大陸企業與台商競爭,台灣將會發生金融風暴,因為陸企若打不贏台商而倒閉是台灣金融業損失,若陸企若打贏台商,台商倒閉也是造成台灣損失,所以許多與大陸協定一定要讓北京了解台灣這邊想法;
簽ECFA後,台灣GDP成長率從13.11%衰退至1.18%,減幅是全球第 一,有兩大主因:1. 大陸經濟持緩, 2. 台灣與大陸之產業大量重疊; |
ECFA、國債泡沫、房地產泡沫造成台灣產業衝症痛期才開始,國民黨極可能已經失去執政位置 ( 基本上就是台灣中小企業體質承受不了中國企業進住競爭之問題,而台灣中小企業卻照顧 580萬勞工 )
- 2008 金融海嘯衝擊台灣經濟,GDP成長率降至 -8.12%
- 馬政府啟動兩岸會談,兩岸和平影響加上降稅率誘發許多對台投資,2010 第一季 GDP 成長率到達 13.11%,問題是馬政府只重視觀光業、忽略了刺激產業升級及政府經常性支出泡沫,更不知如果高科技衰退, 觀光業、生技業成長,稅收是會減少,也不知台灣稅率並不鼓勵企業開公司創業反而鼓勵養房;
2013 大部分東協國家GDP成長怎會都比台灣強? - ECFA 在 2010, 6, 29 簽訂,簽訂後台灣因歐債問題及大陸產業升級,台灣產業獲利大幅衰退,終於至 2011 第四季台灣GDP成長率從13.11%衰退至1.18%;
- 2011 人民幣加速升值,大陸加速產業升級,兩岸在LCD, LED, 太陽能, 家電等許多產業成相互競爭局面;( 註:主要是馬政府官員不專業,根本搞不清楚服貿是需要一個小行業一個行業談,沒有仔細談等於出賣台灣工作權 );
- 2012 公務員加薪 3%,政府經常性支出成長7% 到達歲出之83%,國債泡沫來自『政府經常性支出成長』加速擴大;
- 台灣刺激經濟無力,加上執政多年漲油、漲電、漲瓦斯、漲糖、漲水,東協加大投資優惠「吸金」,許多台商往東協投資,2012外資投資率全世界倒數;
- 2013 大多數東協國家 GDP成長率都高於台灣,台灣GDP成長率不僅輸給菲律賓也輸給政治不穩的泰國;
- 2014 要再簽現在的服貿協定,由於在許多產業是相互競爭局面,幾乎70%台灣人民反對。( 註:經了解大陸人士說明,北京以為這樣服貿協定已經有讓利,事實上,北京是歡迎給台灣更多服貿協定利益,國民黨顯然誤解北京本意,大陸是期待台灣人民可體會大陸善意,台灣經濟衰退另一主因是國民黨顯然不知如何向北京爭取台灣人民經濟利益?或兩岸紅利已過,導致台灣經濟難受惠?;現在政院版服貿協議最大衝擊是境外直營及陸資投資運輸業 是錢都被大陸賺走, 台灣政府抽不到營業稅, 將來政府就增加營業稅從5%至10%,結果全民受害, 而對台灣經濟幫助又不大;我預估簽服貿,TPP, RECP幫助不大,事實上中經院報告GDP影響不大,因為透過 ECFA, HK CEPA 關稅根本 0,有些狀況也可省大陸 VAT 17%,真正幫助大應修改移民法學新加坡,讓歐、美、日、大陸、印、中東有錢人想移民台灣,台灣高中大學應該要跟歐美名校聯姻,學新加坡 公共場所以中文英文為主; 然後 學韓國產業升級,禁止金融業借錢給中國, 應該將台灣金融業與東協結合, 東協一國一國簽FTA, 讓東協有錢人來台移民; )
- 簽ECFA後另一大衰退主因:馬總統讓利給大陸項目等於加速台廠外移,例如:LED、電源相關產品、LCD、... 工廠移往大陸, 馬總統極可能出賣了許多在台灣繳稅的公司? 為什麼? 大家真的搞不清楚? ( 因為馬總統簽的 ECFA 關稅協定不利"台灣出口至大陸", 僅農業及觀光馬政府現在談判還占一點利益, 其他都是台灣公司出口至大陸關稅+VAT遠高於大陸出口至台灣, ... )
台灣GDP結構看
2013 台灣 GDP 在支撐經濟成長的C(消費)、I(投資)、G(政府)、X-M(貿易順差)之中,請参考表,X-M(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占 6.4% + 3.3%、外資投資占14.7%、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占54.1%、政府支出占19.2%,公司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 + 外資投資 + 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就占整體 GDP 78.5%;
2013 台灣GDP 在支撐成長最明顯部份是 TSMC、日月光、台化等公司及外資在台灣之投資,而 ECFA 造成台商資金流向大陸、東協反成為GDP成長之負面教材;
政府支出占GDP太大比率而大部分是經常性支出,政府支出占GDP越大,能抽到稅是不多的,因此賦稅/GDP低,政府支出越大 GDP越高但能抽到稅越低,更不用說18%、退休俸支出是計入政府支出占GDP,稅率卻是0;
從台灣GDP結構、產業升級、投資率、ECFA經驗、韓國李明博前總統實例、大部分台商在大陸及東協角度看,台灣不是盡快加入 TPP及 RCEP,台灣經濟就能成長,而是台灣如何刪減公務員降低政府支出經常性支出,提高政府可刺激台商、外商投資台灣之籌碼,搭配 TPP及 RCEP 適當開放,才能有台灣經濟大成長,請馬總統自已搞清楚。( 註:馬政府也要搞清楚,自從大陸 2011 年開始調整產業結構,製造出兩岸產業競爭關係,讓台灣及香港都成為亞洲 GDP 成長減速最快地區,可参考下圖台灣由13.11% GDP成長率降低至2.95%,減速達 -10.16% )。
ECFA 簽之前, 台灣之失業人數約49.8萬人, 兩岸簽 ECFA 後陸資投資台灣就業增加人數約 9380人,但台灣之失業人數因TSMC、日月光、台化等公司、外資在台灣之投資及大陸和東協台商創造就業人數約 86000人,所以很確認台商在台灣、大陸和東協創造就業機會才是失業降低之主因。 |
- 墨西哥他們的服務貿易協定是全世界最多的,它們國家就真的有你所謂"增加競爭力"、"增加國家的工作機會",帶動國家的經濟? 為什麼墨西哥經濟成長也不強?
- 台灣 GDP 結構;( 馬政府執政5年,台灣GDP結構已經改變而產業變弱勢,服貿、TPP 也就救不了台灣,若要簽FTA要由產業互補之國家,一國一國簽如台與新、台與紐簽署FTA來突破,就能以時間換取空間,來做產業升級,才能恢復台灣生機,而台商只要在簽署FTA國設立行銷據點及半成品組裝,一樣可以將產品推入TPP及RCEP國家,例如: 台與墨西哥簽署 FTA來突破南美及北美市場,台商只要在墨西哥設立行銷據點及半成品組裝,一樣可以用更低關稅將產品推入南美及北美市場,又無需犧牲台灣小企業,必竟台灣中小企業養超過500萬勞工,我們能犧牲他們生存空間嗎? );
- 後ECFA時期,經濟成長仍嚴峻,恐面臨保2危機;
- 台大經濟系主任 鄭秀玲是很理性討論『服貿』修正與因應問題,為什麼馬總統不聽見意呢?
- 蝦米啊!大陸人4萬八可以移居台灣啊? ( 這可能不是真的?);
- 馬政府執政前幾年刺激投資及產業升級做的太少,以致讓台灣中小企業競爭力下降,難以大幅参與區域性貿易協定,這才是台灣真正問題;( 註:早在2009 就指出台灣要刺激投資率,政府可以富人之5%遺產稅投資開辦新創公司養員工,這樣一來許多有錢人就會將未來5%遺產稅超過5000億資金轉變成投資,由新創公司創造之經濟利益及稅收就能大幅改變台灣產業結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
- 黑箱服貿攻防戰,郝明義、鄭秀玲:現在的服貿協定不值得簽;
- 中韓FTA,豈能與兩岸服貿相比? 韓國簽FTA非常重視國家經濟利益。
- 別碰TPP!紐西蘭學者:99%自貿利益遭1%大企業吞噬;
- TPP是大黑箱,秘魯、馬、紐都想翻桌;
- 大陸住美學者說:服貿是中共的政治目的,能介入台灣金融與企業;
- 兩岸醫藥協議簽了3年「簽了都沒用」大陸市場仍「看得到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