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由美股配息、低本益比、五年平均營收成長股看待2012投資策略

Español: Sede Central de Telefónica de Argenti...
Image via Wikipedia

2012年全球市場的頭號風險仍然是歐元區危機,基金業者認為,金融市場將持續大幅動盪,不論股市或債市,收益都將是報酬率的重要部分。

英國安本資產管理全球戰略及資產配置主管特納(Mike Turner )認為,全球經濟今年將避開二次衰退,但成長速度可能會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疲軟的一次,成長率可能約為3%。

特納說,明年日本和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可能好到出人意外,新興市場的下半年可望優於上半年,這可能是因為政策逐步放鬆以支持成長。但要小心的是,歐元區危機可能升級,如果中東國家地緣政治惡化,推升油價大漲,對經濟將產生大衝擊。

特納認為,全球股市將區間震盪,並看美股的臉色。以美股來說,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可能最高達到1,300至1,350點,但最低也可能跌至1,000點。

整體來說,特納指出,在明年股市回報中,股息收益率仍將扮演重要角色。美國股市評價不錯,股息率又高,可望有不錯的表現。

在債券方面,富達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威爾斯( Andrew Wells )指出,西方國家仍將維持一段期間的負實質利率,投資人積極尋求收益性資產,高收益債券市場將保持一定程度的支撐力道。中長期來說,人口老化趨勢明顯,尋求收益性資產的潛在力量將不容小覷,足以維持高收益資產的需求於不墜。

分析

  • 2012股市回報中,股息收益率仍將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你投資  AAPL 、GOOG既使它有成長與獲利,問題這些成長都回饋到公司再投資及公司高層,投資人是無法到分紅,EPS再高我們只能由股價得到回報。
  • 尋找安全之投資檢視 標地,重點放在配息、低本益比、五年平均營收成長率,等待歐債最大利空時,檢視這些個股是否破底來決定未來可投資性。以 E, TEF, SNP, AZN, QCCO, SCCO, CHL, STO, PPL, RDS.A 為分析標地。我比較注意 PPL, SNP, CHL 三大公司之狀況。
  • 選擇的投資檢視標地,如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 SNP) 是低本益比 、五年平均營收獲利成長率大於數倍之能源石化股,同時加上2012中國將持續降低利率,預估未來五年平均營收 獲利成長率仍可以大於1 倍 , 因此,很適合當配息定指標定額投資。
  • 選擇的投資檢視標地 AstraZeneca PLC (AZN)  是低本益比 、五年平均營收獲利成長率高之醫藥生技股。
  • 選擇的投資檢視標地  Telefonica, S.A. (TEF) 是配息高、低本益比、五年平均營收穩定獲利成長之電信股,它是無線行動營運商像中華電信,配息高且穩定 。
  • 通常美股在配息前會先公佈除息日 (  Ex-Dividend  )、最後過戶日 ( Record Date ),必須在最後過戶日前三天買進該標地,抱股經過最後過戶日能配到股息。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巴菲特理財智慧及選擇之股票 ( Warren Edward Buffett financial wisdom and choice of stock )

    倫·愛德華·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 ,1930年8月30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一般人稱他為股神,但這只是以訛傳訛的說法,因為巴菲特本身並不非常熱衷於股票操作。正統的財經媒體尊稱他為「奧瑪哈的先知」、或「奧瑪哈的聖人」(the "Oracle of Omaha" or the "Sage of Omaha")。他藉由睿智地投資,匯聚了非常龐大的財富,尤其是透過他在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持股。目前巴菲特是該公司的最大股東,並擔任主席及行政總裁的職務。根據《富比士》雜誌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富豪榜,他的淨資產價值為470億美元,僅次於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茲為全球第三。2006年6月,巴菲特承諾將其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其中85%將交由蓋茲夫婦基金會來運用。巴菲特此一大手筆的慈善捐贈,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的紀錄。

最有興趣是巴菲特小時候成長歷史,許多成功的人之小時候成長歷史令我著迷:

1929年 巴菲特出生的前一年秋,美國發生「黑色星期四」的股市大崩盤,巴菲特曾經自嘲「之所以會在那年出生,完全是因為股市崩盤父親閒得沒事做」,他的人生就是從大蕭條時期開始,隨著美國股市的發展逐漸步上億萬富豪之路。

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小城奧馬哈,一個熱衷公眾事務的富裕家庭,在三個孩子中排行老二。六代以來,家族成員都在該市的政商界展露頭角,由於父親是股票經紀人,且曾擔任眾議員,在耳濡目染下,從小對數字及貨幣有著濃厚的興趣。

1936年 六歲,從祖父經營的雜貨店以25美分買進六罐裝可口可樂,然後以每瓶5美分的售價零賣,賺取自己的零用錢。

就讀玫瑰山小學。
小學時期:開始嘗試買進生平第一張股票,曾出版名為馬廄男孩的抉擇的賽馬祕訣刊物,內容包括預測賽馬贏家和如何下賭注,在家裡的地下室進行印刷,每份售價二十五美分。他姐姐透露,巴菲特小時候喜歡打籃球,打了一會兒後,他會先退場閱讀華爾街日報,然後再回來打球。

1938年 八歲,開始閱讀他父親放在家裡的股票相關書籍,他對股市一直保有濃厚的興趣,甚至製作表格追蹤股價的漲跌

1941年 十一歲,在父親的證券公司幫忙記錄,過程中也嘗試買進生平第一張股票,三股Cities Services公司的優先股。當時以38美元的成本買進,雖然曾經一度跌到27美元,沒多久就迅速回漲到40美元,此時巴菲特立刻賣出,嘗到生平第一次股票投資獲利的成果。之後該公司的股價仍然不斷飆升,數年之後達到200美元的天價,在這次的投資經驗中,巴菲特學到了股票投資必須要耐心等待的教訓

中學時期: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
.集合附近的小孩,一起從事蒐集舊高爾夫球、再便宜轉售出去的生意。
.每天送500份左右的報紙,以《華盛頓郵報》為主,同時接受其他報社的委託送報,一旦訂戶取消訂閱《華盛頓郵報》,就馬上向訂戶推銷其他報紙。
.高三經營彈珠台生意。當時全新的機台要價300美元,巴菲特和朋友以25美元購買舊機台,整修後安裝在鬧區的理髮店,營業第一天發現機台裡有四美元,巴菲特說,我想我們找到幸運輪盤了。他們的公司名稱是威爾森彈珠機台公司,威爾森是為了博得信賴而虛構的人名。後來租賃生意漸上軌道,在顛峰時期曾同時出租七台,光是租金每周就淨賺50美元。巴菲特說,我連做夢都沒想過,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1943年 十三歲,因為送報而有1000美元的收入,也開始自己報稅

1944年 十四歲,以1200美元買下40英畝的農地,並且把這些土地轉租給佃農

1946年 十六歲,高中畢業,就讀知名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他對股市的研究仍處於製圖者階段,但他已經有六千美元的積蓄,大多來自於送報的收入,雖然他有能力自費上大學,但他的父母仍供給他學費,要巴菲特把錢留著做投資。

大學時期:擔任林肯日報的地區發行經理,還找時間到百貨公司上班,當時每小時工資是75美分,藉著這些機會親眼觀察到企業運作的實際情形

讀了班傑明.葛拉漢的名著《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該書鼓吹價值投資的觀念,也就是在股市尋找股價被低估的公司,奠定了巴菲特在投資方面的興趣與基礎,他認為這是每一位成功投資人必讀的經典之作

巴菲特說:為了研究股市投資,我任何事都去鑽研,收集線圖,研究各種技術分析的資料,也打聽明牌,一直到我看了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本書,我才彷彿在股海中抓住了明燈。

1949年 十九歲,大三時,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

1950年 二十歲,夏天時不到二十歲畢業於內布拉斯加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申請哈佛商學院被拒,轉申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獲准入學。年底已累積了9,800美元。

研究所時期:一些日後成名的價值投資者,如華特.許羅斯Walter Schloss及厄文.卡漢Irving Kahn,以及對巴菲特投資哲學產生重大影響的飛利浦.費雪Philip Fisher,都是同期的學生。葛拉漢在證券分析課給了巴菲特A+,但這絕無僅有的的成績並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錄。

1951年 二十一歲,在班傑明.葛拉漢的指導下,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的碩士學位。後來,巴菲特想要進入葛拉漢創立的投資公司葛拉漢-紐曼公司(Graham-Newman)工作,被葛拉漢婉拒。畢業時,沒有人鼓勵他進軍投資業,最敬重的父親和葛拉漢都表示,當時不是從事投資的好時機。在班傑明·葛拉漢的指導下,拿到了經濟學的碩士學位,而一些將在未來嶄露頭角的價值投資者,如華特·許羅斯(Walter Schloss)及厄文·卡漢(Irving Kahn),也是同期的學生。而另外一位對巴菲特投資哲學產生重大影響的人,是知名的投資家兼作家-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在證券分析這堂課中,葛拉漢給了巴菲特A+,這在葛拉漢的學生中是絕無僅有的。後來,華倫·巴菲特想要進入葛拉漢創立的投資公司-葛拉漢/紐曼公司(Graham-Newman)工作,起初被葛拉漢婉拒,於是他回到父親的證券公司上班,從事業務方面的工作。華倫·巴菲特終於在1954年如願以償,進入了葛拉漢/紐曼公司。兩年後,由於葛拉漢決定退休,華倫·巴菲特又回到了奧瑪哈。

1956年,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Buffett Associates, Ltd.)成立,這是巴菲特第一個投資合夥事業。巴菲特出資100美元,擔任一般合夥人(general partner),而其他七位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則提供105,000美元的資本,他們都是巴菲特的親友。巴菲特後來又陸續創立了幾個合夥事業,最後一起合併成巴菲特合夥事業有限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除了睡眠外,巴菲特的時間幾乎都花在在經營事業上面,徹底實踐葛拉漢的投資哲學、與獲利分配模式(compensation structure)。這些投資在1956到1969年間,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複利成長,而一般市場的常態只有7~11%。巴菲特在管理上,主要是採取以下三種模式:

  1. 一般投資:買進符合安全程度(Margin of Safety),即股價受到低估的證券,同時在報酬/風險的特性上,符合既定標準。
  2. 套利交易:發生特定與大盤變動無關的事件,如購併、清算等,掌握其股價的可能變化。
  3. 控制權:買進的大量部位,聯合其他股東,或發動委託書大戰,企圖影響相關公司。
自已2012之建議:
  • 當大家覺得最危機時間要來反而是機會。
  • 只有站巨人肩上及借由神鷹之眼選擇之路才是最智慧之道。
  • 時時熟悉理財法則。


菲特理財智慧


菲特前十大股: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行動應用軟體 ( Apps ) 新成長將危及Microsoft?

My iPhone apps as of February 2010
Image by dougbelshaw via Flickr

蘋果谷歌移動平台應用累計下載量均突破100億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8日早間消息,根據移動分析公司Flurry的統計數據,截至20111年底,蘋果App Store、谷歌Android Market的全球累計應用下載量均突破了100億次,聖誕節當天的應用下載量就達到2.5億次。

截至今年年底,蘋果App Store累計應用下載量穩步突破100億次,將達到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累計應用下載量的兩倍。谷歌Android Market同樣創下新紀錄,累計應用下載量在今年12月份突破了100億次,是今年5月份時30億次的三倍以上。

研究人員對12月份進行了專門調查,以探究聖誕節期間智能機和平板電腦採購對業界的影響。Flurry以12月份前20天的平均激活量作為參考基准,在這期間,每天的智能機和平板電腦設備激活量為130萬至180萬台。而今年聖誕節當天,激活量超過了680萬台,相比參考基准增長353%;相比去年聖誕節的280萬台激活量增長了逾140%。

Screen of Apps
Image by sethmeranda via Flickr
用戶在激活其新款平板電腦和智能機後的首個行為就是下載App Store或Android Market應用,今年聖誕節當天的應用下載量達到2.5億次,是歷史上其它任何一天iOS和Android設備應用下載量的兩倍以上。這里要剔除12月24日,因為很多人都迫不及待打開自己的禮品,這一天的應用下載量在1.5億次。

Flurry預計,由於很多人都外出度假慶祝聖誕節和新年的到來,上一周的應用下載量預計將達到10億次。Flurry還將聖誕節當天各個時段的應用下載量進行了細分,以12月前20天的平均下載量作為參考基准,這段時間早上5點時的下載量為72萬次,到晚上9點時,應用下載就達到高峰,下載量超過800萬次。

不過聖誕節當天每個小時的下載量可達到參考基准的兩倍以上。到9點後,每個小時的應用下載量能達到1000萬次。高峰期是在晚上7點到9點,屆時每個小時的應用下載量能超過1500萬次。從早上11點到晚上11點期間,應用下載量超出了1.75億次。相比參考基准,聖誕節半天的應用下載量就比基准日整天超出70%。

Flurry預計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2012年的應用下載量將繼續增長,很多新設備將在2012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推出。


柏克萊大學用Google Apps省下7500萬美元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宣佈將採用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雲端服務,取代原本老舊的E-mail系統,並藉此省下每年7500萬美元的資訊費用。

每年7500萬美元的數字包含:

  • Google的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只要學校都可免費申請,Google提供的整體服務:Gmail、Google Docs、Google Calendar及Google+社群網絡,將以永久免費且無廣告的方式提供給柏克萊的師生教職員。
  • 柏克萊內部資訊人員將可關掉原本的CalMail及CalAgenda系統,因此不用再繼續維持這些系統所需、成本所費不貲的基礎設施。

目前加州柏克萊約有3萬6千名學生,因此參與轉換系統的人數可能達5萬人。

加州柏克萊大學原本在Google Apps及Microsoft Office 365兩套系統中評估,Google的優勢在於Google的轉換方案比較容易、保有佈署的自主性,以及支援柏克萊已簽約的Box雲端檔案同步系統。

另一方面,若採用微軟的系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費用,才能從現存e-mail架構進行轉換。根據Google Apps計畫網站指出,柏克萊會從2012年1月開始轉換計畫,師生還是可以使用原來的CalMail及CalAgenda系統。


GigaOM:行動App之2011回顧與2012展望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近年來的銷量持續成長,不過,我們可以將2011年視為轉捩點,原因就是:今年是有史以來行動設備賣得比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更好的一年。可以說是結果、也可以說是原因,大家愛上了行動應App,下載量超越以往,花在App上的時間也多出許多。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其它國家,行動族群共同證明了這項事實:蘋果App Store應用程式本月下載量達到180億次,Google Android Market的應用程式下載量也達到100億次。

2011年即將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在行動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來年又會有什麼樣的展望?

在2011年…

  • 我們花費更多時間在行動App,而不是瀏覽器:這是第一次,人們使用行動App的時間超過造訪瀏覽器Web的時間。調查機構Flurry指出,今年每人平均每天81分鐘在使用App應用程式,74分鐘在瀏覽器。一年前,分別是43分鐘和64分鐘。
  • 蘋果App Store仍是開發者賺錢的好地方:雖然Android手機銷售量超過iPhone,但是在Android平台下載排行前位的App中,有三分之二的都是免費App,也就是說使用Android行動用戶對需要付費的應用App興趣不大。開發者當然也知道這個事實:iOS開發者每賺1美元,Android開發者才賺24美分。
  • 全世界都在瘋App:當App下載量不停增加的同時,美國市場的應用程式開發占比從一月55%下降至十月47%,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App下載量在今年激烈成長了870%,另外還有阿根廷市場成長527%,沙烏地阿拉伯市場成長388%,
  • Google無法解決的Android更新頻繁的問題
  • 更多的HyLoMo:「HyLoMo」指的是hyper-local mobile,已經有一些行動App運用此概念,明年還會更加普遍。其概念是:我們所參與的許多活動都是在地的,也就是我們會在住家和公司附近逛街、購物、吃飯。智慧型手機知道我們在哪裡,因此服務和App可以獲得且提供不同的資訊,可能會去哪、想要買什麼、想要做什麼等。研究機構IMMR分析師Phil Hendrix表示,對消費者、商家、或是廣告商來說,即時資訊會讓App變得更有用也更好用。
  • 語音控制整合服務迎來爆炸式成長
  • NFC成長,卻不是應用在支付方面
  • 更多的利基型應用程式商店出現


Office 365是微軟為企業設計的雲計算辦公軟件產品,今年六月發布。微軟周二表示,Office 365的銷售速度是之前版本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BPOS)的8倍,正成為微軟歷史上銷量增長速度最快的產品之一。

然而,市場研究機構IDC分析師梅麗莎‧韋伯斯特(Melissa Webster)卻希望微軟能公布Office 365的更具體數據。韋伯斯特說:“微軟並未公布用戶或營收數據,所以很難判斷Office 365當前的確切表現。”韋伯斯特並未過分強調Office 365遠比BPOS更受歡迎的事實。她說:“BPOS 發布之時,市場對雲計算協作解決方案的興趣不大,微軟的產品難以吸引軟件即服務(SaaS)用戶的眼球。”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馬修‧凱恩(Matthew Cain)認為,微軟在本周的表態與其說是炫耀Office 365初期成功\的重大成果,倒不如說是微軟對谷歌Atmosphere大會的高調回應。Atmosphere大會在兩周以前召開,來自全球各地的350位首席信息官(CIO)出席。谷歌在大會上宣布,將對其雲計算辦公軟件產品Apps進行多項升級。

Apps是BPOS和Office 365的直接競爭對手。凱恩說:“微軟宣布Office 365旗開得勝,顯然是對谷歌的有力回擊,表明企業雲計算協作解決方案市場的競爭漸趨激烈。”在發布Office 365以前,微軟因未能對Google Apps做出強有力的回擊以及沒有及時抓住企業軟件向雲計算模式的轉型而飽受批評。

與谷歌直接較量

目前,尚不清楚最終誰能統治這個雲計算協作與通信套件的新興市場,谷歌早在2007年便推出了Google Apps,過去兩年一直在積極提升其企業級功\能,用以吸引大企業CIO與 CTO的關注。當然,微軟在傳統通信與協作軟件市場仍處於主導地位,這為其吸引更多的客戶奠定了良好基礎。

Office 365和Google Apps均支持電子郵件、日歷、辦公軟件、即時信息和其他托管於相應數據中心的工具,但兩款軟件也存在多方面的差異,其中,最大的不同是,Google Apps主要以雲計算為主,而Office 365側重於雲部署與內部部署(on-premise)的混合模式。換言之,Office 365可以充分利用微軟現有內部軟件,尤其是Office、Lync、SharePoint和Exchange的內部版本。

同大多數雲計算軟件一樣,客戶需要按月或按年訂閱\Office 365和Google Apps。此外,像Office 365和Google Apps這樣的雲計算軟件宣稱可以簡化和改善協作能力,因為文件保存於共享服務器中,世界各地的用戶可以同時使用這些文件,共同編輯。

受小企業歡迎

這種軟件即服務模式可以降低企業對軟件和硬件的前期投資,減少企業在部署和維護應用的時間和精力,近年來深受客戶歡迎,尤其是那些IT員工極少或根本沒有IT員工的小企業。事實上,微軟在發布會上還突出了一個事實,即迄今超過90%的Office 365客戶是員工人數為50人或低於50人的企業。

這種解釋也得到了韋伯斯特的更多共鳴。她說:“迄今來自新用戶群體的反應是積極的。這些用戶無疑已經在使用Office桌面工具,但尚未升級到服務器產品。”市場研究機構Nucleus Research曾對Office 365的客戶做了深入調查,該機構對Office 365在小企業中的受歡迎程度並不吃驚。

Nucleus Research 分析師麗貝卡‧威特曼(Rebecca Wettemann。)說“Office 365賦予他們更大的靈活性,可靠性更強。我們看到,許\多企業可以大幅削減技術支持開支以及升級授權使用費用。生產效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對於那些具有大量工人且他們在不同地點工作的中小企業而言,這是以相對低廉的方式提供全方位協作能力的絕佳途徑。”

凱恩指出,盡管微軟對Office 365在小企業(這是Google Apps傳統上占據優勢的細分市場)的超高普及率十分高興,但該公司的側重點注定是在高端市場。凱恩說:“眼下,雙方的競爭主要圍繞小企業展開,但我們估計這場爭奪會快速升級,雙方將展開對中等規模企業的爭奪。”

轉變經營模式

微軟是否會提供更為具體的Office 365銷售數據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在魁北克的系統整合商Cloud-IT.ca,Office 365已經成為該公司產品組合的有益補充。Cloud-IT.ca銷售與營銷主管史蒂夫‧諾伊爾(Steve Noel)說:“我們總體上對Office 365的表現相當滿意。”這一定程度上也在側面証實微軟有關Office 365尤其受小企業歡迎的說法所言非虛。

諾伊爾說,許\多潛在客戶給該公司打電話,詢問Office 365的情況,而且Office 365在Cloud-IT.ca所有產品的銷量中排名最靠前。他說:“客戶急切地想轉變他們的經營方式,所以我們很高興能抓住新的市場機遇。”諾伊爾承認,對於Cloud-IT.ca 這樣的經銷商來說,Office 365給他們創造的利潤並不高。第一年,Office 365經銷商可以從客戶使用費中獲得18%的分成,但在接下來這一分成比例會降至每年6%。

諾伊爾說,經銷商看中的是,他們可以向客戶銷售輔助性服務,從而提升利潤空間,如數據遷移、技術支持,這種技術支持不僅針對Office 365,還可以覆蓋\相關產品,如移動設備和其他軟件工具。

Cloud-IT.ca還希望,微軟能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技術支持,實現BPOS 數據向Office 365的自動遷移。目前,Cloud-IT.ca只能手動完成這項操作,費時費力,而且經常出現錯誤。

除了對Office 365做出30多項重大升級外,微軟周二還宣布,新增了對22個國家和地區的支持,其中包括中國台灣、阿根廷、南非,這些市場的用戶可免費試用30天Office 365。目前已有41個國家及地區的用戶可以使用Office 365正式版。

分析


  • 確實許人喜歡 Google apps,當我們使用 Google apps 一段時間,我們自然將 Microsoft Office 使用比率下降,這是不爭之事實。
  • 行動應用軟體 ( Apps ) 高速成長結合 Google apps API 必然含蓋許多應用,其方便性勝於 Microsoft Office ,也就是說 Microsoft Office 的危機是高速成長之許多結合 Google apps API 之小型行動應用軟體 ( Apps ) 吃掉之可能性出現了。
  • Microsoft Office 365 最大問題仍是寬頻需要寬頻較寬,行動市場占有率太低,怎樣在行動市場不被淘汰?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