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近日公佈《2013年新興技術發展週期(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報告,描繪了人類與機器的關係演進;該機構指出,選擇以「人機關係」為主題,乃因智慧型機器、認知運算(cognitive computing)以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等熱潮正不斷加溫,而 Gartner 分析師認為,此一關係正因新科技不斷出現而重新改寫,逐漸拉近人類與機器間的距離。
Gartner的 2013年技術發展週期特別報告提供策略專家及規劃者關於98個領域、逾2,000項技術的成熟度、商業效益與未來發展方向的評估參考。今年發布的技術發展週期報告包含內容與社群分析、內嵌式軟體與系統、消費市場研究、開放銀行、銀行營運創新,以及非洲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
技術發展週期報告是此類研究歷史最悠久的年度報告,提供高階主管、資訊長、策略專家、創新者、業務開發者與技術規劃師,有關發展新興技術組合的跨產業技術與趨勢觀點。Gartner副總裁Jackie Fenn表示:「這是Gartner有史以來涵蓋範圍最廣的技術發展週期報告,具體指出已進入高度成熟發展、廣受矚目的技術,或是Gartner認為可能帶來重大影響的技術。」
Fenn進一步表示:「今年技術發展週期的主題圍繞在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我們鼓勵企業將眼光放遠,不要侷限於機器和電腦將取代人類的狹隘觀點。透過對早期採用者如何運用新興科技的觀察,實際上有三個主要趨勢正在運作,包括:(1)利用科技擴增人類機能,如:員工使用穿戴式運算裝置;(2)利用科技取代人類,如:使用具備認知能力的虛擬助理擔任自動化客服人員;(3)人類與機器協力工作,如:倉庫員工與行動機器人合力搬運貨箱。」
Gartner研究副總裁Hung LeHong表示:「未來的企業將結合這三股潮流以提高生產力、改善民眾或客戶的體驗,以及發掘競爭優勢。這三大趨勢需仰賴有助於人機關係發展的三個領域來實現:(1)讓機器更能了解人類及環境,例如從說話的聲音分辨一個人的情緒;(2)讓人類更加了解機器,例如藉由物聯網的協助;(3)讓機器和人類因合作而變得更加聰明。」
2013年新興技術發展週期詳列以下六大範疇的技術:
1. 利用科技擴增人類機能
科技讓人類在體能、情感與認知方面擁有更優異的表現。在使用科技來擴增人類機能方面,企業獲得的主要好處在於建立更強大的工作人力。例如,想像若所有員工都能取得穿戴式科技,可輕易回答任何產品、服務相關問題或調出企業資料。
這項能力將大幅提高生產力、銷售能力與客戶服務。對於此類科技抱持興趣的企業可以留意生物聲學感應(bioacoustic sensing)、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3D生物列印(3D bioprinting)、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人類機能增進(human augmentation)、語音對語音翻譯(speech-to-speech translation)、神經商業(neurobusiness)、穿戴式使用者介面(wearable user interface)、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以及手勢操控(gesture control)。
2. 利用科技取代人類
部分顯而易見的情況下很適合以機器取代人類,例如:危險的工作、相對簡單但工資昂貴的工作,以及重複的工作。以機器取代人類的最主要優點在於提高生產力、降低人類風險,有時甚至可提升工作品質和回應速度。
例如,具備優秀能力的虛擬客戶服務專員能以最新的資訊回答許多單純直接的客戶問題,及取代大部分客戶服務專員的「吃重」工作。企業應看看一些這類客戶專員技術來尋求以機器取代人類的創新來源,例如:體積式或全像式投影顯示(volumetric and holographic display)、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行動機器人(mobile robot)以及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
3. 人類與機器協力工作
人類和機器並非不能並存,有時讓機器和人類協助工作會是更好的選擇。新一代機器人即是為了讓它們與人類一起工作而設計。IBM的 Watson 機器人可替醫師進行一些基礎研究,如同研究助理般確保醫師在診斷或提供治療建議時已參考了最新的臨床實務、研究及其他資訊。人類和機器一起工作的主要效益是能同時發揮兩者之長(亦即機器的生產力與速度,以及人類的情緒智能與處理未知情況的能力)。此趨勢的代表科技包括:自動駕駛車輛、行動機器人、自然語言問答(NLQA, natural Language question and answering)以及虛擬助理。
以上三個趨勢能夠改變未來勞動力與人類日常生活,需仰賴一些能夠增進機器和人類彼此了解的科技。以下三個領域則是人類與機器培養綜效關係的必要基礎:
4. 讓機器更了解人類及環境
唯有讓機器和系統更了解人文環境以及人類本身與人類情緒才能創造效益。這樣的理解能力可造就簡單的環境感知式互動,例如:顯示一份離使用者最近地點的運作狀況報告;提高對客戶的了解,例如分析Facebook貼文來衡量消費者對新產品的反應;與客戶進行複雜的對話,例如:讓具備自然語言問答能力的虛擬助理回答客戶的詢問。
今年技術發展週期報告當中代表此類能力的科技包括:生物聲學感應、智慧灰塵(smart dust)、量化自我、腦機介面、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生物晶片(biochip)、3D掃瞄器、自然語言問答、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tics)、行動健康監測(mobile health monitoring)、手勢操控、活動即時數據(activity stream)、生物特徵認證(biometric authentication)、地理智慧(location intelligence)以及語音辨識(speech recognition)。
5. 讓人類更了解機器
隨著機器日益聰明,並且將更多人類的工作自動化,人類勢必要對機器感到信賴和安心。構成物聯網的科技將提供更多有關機器運作狀態和所處運作環境的資訊。例如,IBM的Watson機器人會在提供人類答案時註明「信賴度」分數,而Baxter機器人在不知該怎麼做時會在螢幕上顯示疑惑的表情。
此外,MIT也一直在開發能從視覺及聽覺感應器分辨社交線索的Kismet機器人,並且還會利用臉部表情表達理解程度。此類科技對於讓人類與機器一起工作非常重要。2013年技術發展週期所收錄的此類技術有:物聯網、機器對機器通訊服務、網狀網路(mesh network,感測器與活動即時數據)。
6.讓機器與人類都變得更加聰明
巨量資料、分析與認知運算方法激增將為人類提供決策支援及自動化,並且為機器提供感知能力及智慧。這些科技能讓人類和機器都變得更加聰明。自然語言問答(NLQA)技術能讓虛擬客服人員變得更好。
NLQA 亦能讓醫師研讀大量的醫學期刊和臨床測試報告以協助診斷某種疾病或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此類支援科技是人類和機器邁向數位未來的基礎,企業應考慮量子運算(quantum computing)、規範分析(prescriptive analytics)、神經商業、NLQA、巨量資料、複雜事件處理、記憶體內資料庫管理系統(in-memory DBMS)、雲端運算、記憶體資料庫分析(in-memory analytics)及預測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
Fitbit raises $43 million in new funding
Fitbit ramp faster than Jango music social streaming web site |
Health tracker bulks up ahead of possible competition from Apple.FORTUNE -- Fitbit, maker of a wearable device that measures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 has raised $43 million in new venture capital funding. Fortune has learned that Softbank Capital led the round, and was joined by existing shareholders like Foundry Group and True Ventures.
TechCrunch had reported back in March that Fitbit was looking to raise $30 million at a $300 million valuation. The San Francisco-based company previously raised $23 million.
"The business is growing really fast," explains Steve Murray, a SoftBank Capital partner and new Fitbit board member. "It's a device which means that it really requires a good deal of working capital, unlike all these software apps venture capitalists are usually funding." He adds that it falls somewhere between software and medical device investing.
FitBit's new capital infusion also comes just months before Apple (AAPL) is rumored to be unveiling its iWatch, which may have activity tracking capabilities.
"It would be reckless to say that we're not concerned at all about what Apple is doing, but it reminds me a bit of 10 or 15 years ago when people would say 'Well, Microsoft (MSFT) could do that,' about virtually every startup," Murray adds. "And then people said the same things five years ago about Google (GOOG). And plenty of young companies have become successful without being destroyed by Microsoft or Google."
時代周刊:移動行業迎來黃金時代
Chetan Sharma Consulting 公司創始人切坦·沙瑪( Chetan Sharma )是我認識的最了解移動行業的人之一。我有幸在幾天前的一次活動上與他進行了溝通,他對移動行業的認知和觀點深深打動了我。
他最近給我發來了一封“移動未來發展”( Mobile Future Forward )活動的推廣函,這次活動將於9月10日在西雅圖舉行。我之前沒有參加過這種會議,但卻聽這是移動行業最好、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將會探討移動行業的各種問題和發展機會,而移動無疑將成為推動全球下一波科技浪潮的關鍵動力。
沙瑪在推廣函中對潛在參與者簡要闡述了移動行業的未來:“很明顯,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聯網情報’( Connected Intelligence )時代。這兩個特工常用的詞將會定義人類進化的下一個階段,並將顯著改變各行各業。歡迎來到移動黃金年代。”
聯網情報
沙瑪所言不虛,移動設備內包含的“聯網情報”的確會成為移動創新的下一個重大推動力,而整個移動行業似乎也看到了這個願景,並且准備向這個方向發展。沙瑪認為,科技發展的周期是50年。他在上周與我的對話中指出,蒸汽機、電力、汽車等品都驗證了這一理論。在這些周期裏,核心技術紛紛建立,創新品相繼湧現,而底層技術也為更多創新提供了支柱。
他表示,PC創新始於1970年代中期,目前已經進入到這個周期的第42年。在此期間,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都已經開發出來,而骨幹技術也已經湧現,並將推動更大的創新。他預計,下一波重大趨勢將來自於使用IP網絡和新型無線技術的聯網情報設備,從而催生全新的一批品和服務。他還指出,我們可能會進入新的領域,從而利用上一周期的技術,並在今後十年推動優秀的智能移動應用和新的創新。
他還在我們的對話中給出了另外一個重要觀點:雖然聯網是重要因素,但真正的差異性因素在於能從可編程的數據中提煉出情報。這便為聯網賦予了新的意義,“擁有情報的連接將定義下一波計算浪潮”。
他舉了一個重要的例子,用以明感測器將如何影響移動醫療應用,並增強這些應用的智能性。Fitbit、耐克Fuel、Misfit Shine和Jawbone UP都使用感測器來計算行進步數、燃燒的卡路裏和睡眠狀態。有些甚至可以監控用戶行走或跑步的距離,並將相應的數據反饋到移動設備,以供分析。下一步是在移動設備上實時反饋和分析這些數據。
我們經常提到的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糖尿病人的血液指標檢測儀。這項技術將內置WiFi,將檢測儀的讀數上傳到移動設備,或是直接發送給醫生和護士,幫助他們監測數據,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據沙瑪介紹,下一波浪潮的核心是“用情報將各個節點連接起來”。
預測引擎
Prediction will happen in our devices, smart device commnunication |
關於應用引擎的工作方式,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設備能夠梳理數據,並且可以通過編程尋找與背景相關的事物時,便可像沙瑪所的那樣,“將節點連接起來”。借助我的日程安排、GPS數據,以及通過Open Table對我喜歡的餐館的了解,我的移動設備便可預料到我今天中午將會有一次約會,併我推薦餐館,甚至為我訂餐。又或者,我的移動設備知道我一個小時后有一場會議,但我離辦公室還有30分鐘的路程,於是提前為我掃描路況,看看是否存在交通擁堵的狀況,最終為我自動規劃前往辦公室的最快路線。這條路線將會發送到我的移動設備和我車內的智能導航系統。
另外一個例子則發生在旅行途中。我可能會在日程表裏輸入一段旅行計劃,然后,移動設備就會使用預設的偏好自動尋找並預訂汽車出租服務、酒店、機票。它還會將發送一份行程表,我可以調整,也可以全盤接受。或者,我計劃約老闆在我家吃飯,移動設備便可為我推薦菜譜,並充分考慮客人的飲食偏好和禁忌,並從背景資料庫中調取其他可用的信息。聯網情報、預測引擎和新技術還將催生更多的品和服務,從而推動未來的移動技術發展。
過去十年的科技發展,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底層技術,包括無線連接、低功耗處理器、高清觸摸屏和設備創新等,讓我們為迎接下一波移動浪潮做好了准備。
如果你思考移動行業的未來發展時,將先進的高速網絡連接、情報和連接生活中各個數位元組點的預期引擎考慮進去,同時研究一下各種定義新興應用和服務的技術,相信你一定能夠理解沙瑪所的“歡迎來到移動黃金時代”是什麼意思。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