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奈米天線 - 能源應用 ( nano antennas application and its future )

English: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s history o...
English: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s history of innovation, part 3.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新太陽能:彈性奈米天線陣列捕捉大量紅外光

研究者設計出一種廉價的方法來製造塑膠薄片,上面包含數十億根奈米天線(nanoantennas),能收集由太陽或其他來源所產生的熱能。這項技術在美國能源部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INL)開發,是達成太陽能收集器(譯註:論文詳見 http://www.inl.gov/pdfs/nantenna.pdf)的第一步,那能夠在有彈性的材料上大量生產。

雖然將能量轉換成有用的電力仍待開發,但這種薄片有朝一日能當成一種輕量的「外殼(skins)」來製造,以比傳統太陽電池還要高的效率,為混合車到 iPods 的每樣東西提供動力,研究者表示,他們在 8/13 當天於美國機械工程協會在佛州 Jacksonville 所舉辦的 2008 年第二次能源永續性國際研討會上報告他們的發現。這種奈米天線也有潛力作為一種冷卻裝置,能夠從建築物或電子裝置中將廢熱吸出而無須使用電力。

這種奈米天線以中紅外線光(mid-infrared rays)為目標,當地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能量一整天後,它會不斷的以熱輻射出來。相較下,傳統的太陽能電池只能利用可見光,在黑暗中它們只得閒置下來。紅外線輻射是一種格外豐富的能量來源,因為它也會由工業製程所產生,例如燃煤發電廠。

INL 物理學家 Steven Novack 表示,工業界中的每個步驟都會創造廢熱,這些能量我們只是扔掉。Novack 領導這個研究團隊,那包括 INL 工程師 Dale Kotter、MicroContinuum, Inc. 的 W. Dennis Slafer,以及 Patrick Pinhero,現位於 Missouri 大學。
運用奈米天線早晚都能吸收太陽能,比現在技術高3~6倍之效率

奈米天線是微小的正方形螺旋狀黃金,被安置在一個經過特別處理的聚乙烯(PE,一種用於塑膠袋的材料)形態中。雖然他人已成功發明天線,那從電磁頻譜的低頻區域,例如微波,收集能量,但紅外線光已被證明更難以捉摸。部份原因是,材料的特性在高頻波長時會大大地改變,Kotter 說。

研究者們研究了各種材料 -- 包括金、錳、銅 -- 在紅外線光之下的表現,並利用所產生的資料建構奈米天線的電腦模型。他們發現,在正確的材料、形狀與大小下,受激的奈米天線能夠在紅外線波長中收穫高達 92% 的能量。

該團隊接著創造真實的原型以測試他們的電腦模型。首先,他們使用傳統的製造方法以奈米天線圖案來蝕刻矽晶圓。基於矽的奈米天線與電腦模擬相符,在預期中的波長中吸收超過 80% 的能量。接著,他們使用壓印與重複( stamp-and-repeat)的製程使奈米天線凸出(emboss)在塑膠薄片上。雖然塑膠原型仍在接受測試,初步實驗指出,它也能在期待的紅外線波長中捕捉能量。

奈米天線吸收紅外線輻射的能力使得它們有希望能成為冷卻裝置。因為物體以紅外光的方式發散熱,這些奈米天線能收集這些光線,並且以無害的波長重新散發能量。這樣的系統能冷卻建築物與電腦,而不需要空調或風扇所需之外部動力來源。

但是在奈米天線能將它們的能量轉換成電流之前,仍需要更多技術上的進展。紅外線光能在奈米天線中創造出交流電,那每秒振動數兆次,需要一種稱為整流器的元件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今日的整流器無法處理如此高的頻率。"我們需要設計奈米整流器(nanorectifiers)那能與我們的奈米天線相配," Kotter 表示,提到奈米尺度的整流器將需要比當前的商業化裝置小 1,000 倍,而且將需要新的製造方法。其他可能性是開發電子迴路,那也許能將電流減緩到可用的頻率。

如果這些技術障礙能被克服,奈米天線有潛力成為太陽能電池更便宜、更有效率的替代者。傳統的太陽能電池倚賴化學反應,那至多只能讓它們收集到的 20% 可見光有作用。科學家已開發更複雜的太陽能電池,具有更高的效率,但這些模組太過於昂貴以致於無法廣泛使用。

在另一方面,奈米天線能經過調校,倚靠其形狀與大小獲得特定波長。這種彈性有可能創造出雙面奈米天線薄片,那能夠從太陽光譜中的不同部份收穫能量,Novack 說。該團隊的壓印與重複製程也能夠拓展到大規模的輥與輥製造技術,那能以每分鐘數碼的速率印出陣列。這種薄片有可能覆蓋建築物的屋頂,或構成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手機、iPods,的「外殼」,提供連續不斷的、廉價的再生能源。

陪電波跳舞的單奈米碳管天線! ( Real single nanotube radio plays Layla )

在每個家庭都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天線, 用來接收不同的頻率的電波訊息. 一般的天線大概就是靜靜地保持某個合適的姿勢來接收電波, 讓電波引起的電場在天線上共振. 這樣的共振的電子訊號在被解譯成各種資訊. 但是, 在很小很小的尺度上, 電波引起的天線電場的震盪是看真的會讓天線跳起舞來的. 這種電場跟機械震盪的偶合, 現在在單個奈米碳管所構成的天線上被紀錄到了!



影片中細細的那條東西, 就是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奈米碳管. 一開始的時, 這奈米天線找不到電波的頻訊, 所以就不動, 後來影片傳出歌聲, 表示找到電波的頻率. 開始接收電波以後, 電波引起的局部電場變化 讓整個奈米碳管都動了起來. 所以再聽到音樂的同時就看不到奈碳管, 因為他正在快速震盪. 換句話說, 奈米碳正跟著要接收的電波一起跳舞的呢!

夜晚的太陽能

太陽照射產生光與熱,取之不盡,在晴朗的熱天,太陽照射每平方公尺的光滑平面,約有一千瓦的能量,問題是怎麼採集。太陽電池的吸光板,是最常見採集能量方式,吸光板的基本原理,是把太陽的光、轉換成電,即是所謂的光電效應 (Photovoltaic Effect)。吸光板的材料是矽半導體,陽光照射有一部份穿透、一部份反射,而另一部份則為矽半導體吸收,受到光線的刺激,半導體內的電子開始鬆動,加以電場引導,鬆動的電子就開始流動,成為電流。所以太陽照射就來電,太陽下山就沒電,當然可以用電池來儲存備用。

   夏日炎炎,太陽雖然下山仍是悶熱,原來陽光白天照射地面,一部份被地面吸收的熱能,在晚上釋放出來,所以仍感覺到熱,但太陽能電池僅能吸收光線,轉換為電能,卻不能吸收熱能轉為電能,這一教人覺得可惜的現象,現在有解了。就在上週,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 ( Idaho Nationbal Laboratory ) 發表研究報告,說與業界學界共同研發出一種便宜的能源技術,可以印在軟性材料上,而且天黑之後仍能製造能源。這個技術,是把導電的金屬線製成極小的螺旋方塊,連在一起放在膠布上(如圖、點選放大),作為採集熱能的器具,估計可以採集到 80% 的太陽能量,而現在的太陽電池,僅能採集到 20% 的太陽能。

   上面說的螺旋金屬方塊,形狀有如天線,而且小到奈米程度,僅有頭髮粗細的 25 分之 1 大小,研究人員稱為奈米天線 (Nanoantenna)(如圖、點選放大),所接收的信號,就是太陽的熱能、也就是紅外線,包括太陽白天照射地表、晚上以紅外線的型態釋放出來的熱能。奈米天線雖小到原子層次,但仍舊是天線,依天線的原理與紅外線頻率產生共振,製造交流電流。

   這一技術所以會運作成功,當然是拜奈米科技之賜,奈米技術把東西越做越小,而且發揮各種特性。奈米天線日夜都能運作,效能較目前的太陽能電池大幅提昇,研究人員期望找出更好的組合與製造方法,把奈米天線製成一卷,好像現在的保鮮膠膜、或是鋁箔紙,才好廣為應用。目前已經能在六吋大的材料上,印製 1000 萬個奈米天線。

   研究人員很興奮,認為這一奈米能源技術,將來很可以替代目前的吸光板,因為吸光板主要用矽的半導體作材料,不但供應少、價格高,還要塗抹有害的材料來提升效益。奈米天線就沒有這些缺點,可以使用多種導電的材料製作,而且很容易印到薄軟如塑化的材質上。為了快速製成成品,研究人員構思用便宜的現成材料製造,希望便宜到低價位地毯的價格。至於應用的地方,那就多了,可以用到手持電器給電池充電、安裝到住家房頂供室內照明,甚至進一步與布料結合,做成自動發電的衣服。

   新技術總會想到以後怎麼樣的廣為應用,但從實驗室走到商場,並不那麼容易。奈米天線在製造上或許較為簡單,但如何儲存與傳送所產生的電能,仍是一大挑戰。紅外線固然可以產生交流電,頻率卻在原子的層面,高達每秒鐘 10 兆次,而我們用的電器每秒鐘僅需 60 次,研究小組正在研究降低頻率的方法,並且轉換成直流電可以儲存到電池。研究小組,已經有多種能源轉換技術申請專利,成員仍然樂觀的認為不出幾年,新一代的太陽能採集方式,即將普及問世。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球上不能補充的能源即將耗盡,日後必會有更多的研發打太陽的主意,更方便的技術來採集、轉換、儲存、傳輸太陽的能量,奈米科技也必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重點分析
  • 數十億根奈米天線技術,是把導電的金屬線製成極小的螺旋方塊,連在一起放在膠布上,作為採集熱能的器具,估計可以採集到 60% ~ 70% 的太陽能量,比現在的太陽電池,僅能採集到 20% 的太陽能更有效;
  • 在正確的材料、形狀與大小下,受激的奈米天線能夠在紅外線波長中收穫高達 92% 的能量;
  • 以奈米天線技術吸收80% 的太陽能量,可以直接點亮 LED 路燈,許多城市可能設計都改變;
  • 數十億根奈米天線技術,作為採集熱能的器具,估計可以採集到 80% 的太陽能量,白天晚上都可以採集太陽能量,就足以省上許多儲能系統成本,使整個競爭成本遠低於現在光伏太陽能發電系統。
  • 未來也可以用石墨烯高度有效地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Pinterest 社交網絡成功關鍵 - 分析 ( The successful factors in Pinterest social network from analysis )

Pinterest CEO:成功關鍵在推廣而非技術
Pinterest 女性網友占多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1日早間消息,美國圖片社交網絡Pinterest CEO本﹒希伯曼(Ben Silbermann)周六在斯坦福大學參加Y Combinator的創業公司學校活動時表示,Pinterest目前已是互聯網上第3大參考流量來源,而Pinterest實現增長主要是通過更好的市場推廣。

  為了實現增長,Pinterest發揮了矽谷的智慧。這主要是依靠營銷,尤其是草根營銷,而不是更好的算法。

  2010年,在Pinterest推出的3個月之後,該網站衹有3000名用戶。不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活躍用戶,並喜歡該網站的服務。希伯曼本人也是其中一員。他表示:“我想,或許我可以尋找像我一樣的人,而不是去調整產品。”

  因此,Pinterest開始拜訪當地的精品服裝店,為參加活動的人拍攝有趣的照片,並邀請博客主參加“Pin轉發”等活動。希伯曼表示,當他發現在一些活動上人們開始談論 Pinterest的創新項目時,他意識到這一戰略起到了效果,而人們對 Pinterest 的關注不衹是 Twitter和facebook上的表面關係。

  希伯曼表示:“矽谷的許多人並不了解 Pinterest,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了解Pinterest。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Pinterest對某些人有意義。”

  在Pinterest的發展早期,許多投資者不願向Pinterest及其非科技行業出身的CEO投資。希伯曼表示:“投資者拒絕妳的方式多種多樣,我相信我已經聽到了每一種。”

  投資者最初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Pinterest改進。幾年前,有風險投資公司指出,Pinterest應當改成基於文字的實時服務,而不是當前突出視覺效果、時效性較差的服務。斯伯曼表示:“從根本上來看,未來是不可預知的。如果他們知道會是這樣,那么他們也可以做到。”

  希伯曼同時表示,他曾經想過,如果要推動 Pinterest 的增長,那么應當尋找一些斯坦福的畢業生,開發更好的算法。不過最終,Pinterest的成功並非依靠更強大的技術,而是更好的傳播渠道。希伯曼認為,如果說Pinterest的成功有什麼經驗,那么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

八成使用者是女性 Pinterest助業者賺女人財
女性服飾成 Pinterest 主流

想知道35歲以上的女性喜歡什麼嗎?也許Pinterest可以告訴你。根據DoubleClick Ad Planner的調查,Pinterest用戶平均年齡為40.1,且79%為女性。更重要的是,這些女性很習慣讓Pinterest影響他們的購物行為。這也讓業者摩拳擦掌,準備好好利用Pinterest大賺女人財。

今年3月才成立的Pinterest,7月時註冊會員就已達到2.34億人,幾乎佔網路使用人口的十分之一。這個以圖片分享為主的社群網站,以簡單的介面提供人們在造型、家飾上的靈感來源,且使用者無法分辨哪些圖片是純分享、哪些是廣告。

此外,Pinterest也對女性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根據BlogHer2012年2月的調查顯示,近半數(47%)的Pinterest美國女性使用者會根據網站上看到的圖片進行購買,而在兩大社群網站霸主Facebook和Twitter的使用者中,則僅有1/3(分別為33%和31%)的人會乖乖聽話。Pinterest之所以對女性特別有影響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Pinterest 上的圖片以服飾和家飾為大宗。

由此可見,業者和行銷人員將可以好好利用 Pinterest 對女性消費者的影響力。研究機構eMarketer 認為,儘管 Pinterest 的還沒有達到Facebook和Twitter的使用者滲透水準,但Pinterest的使用者卻更有「價值」,意即他們能為線上業者帶來更多直接收入,因為Pinterest的用戶通常單筆消費額較高、購買的物品也較多。此外,這些女性消費者更喜歡分享,也恰好命中社群行銷的商務核心。

Pinterest 推出用戶資料驗證功能

香港時間10月27日消息,美國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週五推出一項新功能,對用戶帳戶資料進行驗証。Facebook和Twitter此前也推出了類似功能。Pinterest的新功能主要用於驗証用戶公佈在Pinterest頁面上的個人網站。目前,Pinterest僅支援驗証頂級域名,例如www.pinterest.com,而不支援www.pinterest.com/xxx這樣的域名。

  當用戶訪問Pinterest的驗証賬戶時,將會看見用戶公佈的個人網址旁出現了紅色標記。這一紅色標記也會出現在Pinterest的域名搜索結果中。Pinterest將在本週內逐步發佈這一功能。

  除驗証帳戶外,Pinterest上週還推出了另一項功能,允許用戶屏蔽、標記及報告其他用戶的不恰當行為。通過這一功能,Pinterest將可以更好地打擊非法內容,例如色情照片、帶仇恨的標誌,以及侵權圖片等。本週,根據comScore的數據,Pinterest首次成為美國訪問量最大的50家網站之一。9月份,Pinterest的美國用戶訪問量為2530萬,排名第50。

預防人多口雜 Pinterest新增檢舉和封鎖功能
Good quality of picture is important

人多口雜,Pinterest也深深體會到這個道理。推出不滿一年的Pinterest,如今每天吸引超過2.34億人、平均花15分鐘駐足。而有鑑於愈來愈多會員加入Pinterest轉貼圖片的行列,可能會帶入一些負面的訊息,Pinterest推出圖片檢舉和封鎖的功能,希望維持網站一貫的品味與水準。

Pinterest指出,只要你在網站上看到色情、裸露、暴力或任何具攻擊意涵的圖片,都能透過圖片下方的檢舉及回報按鈕,向網站管理者要求撤下這張圖片。此外,Pinterest也新增封鎖功能,你可以選擇封鎖不喜歡的人,讓他無法看到你轉發的圖片、或是在你的圖片下留言,而且他不會知道他被你封鎖了。

即便Pinterest主打自己是個有品味的社群網站,免不了仍會有一些不雅的圖片或訊息入侵。過去為了維持網站中分享圖片的水準,Pinterest創辦人班‧施柏曼(Ben Silbermann)會直接邀請設計師或創作者加入,並禁止人們直接從臉書分享照片到Pinterest上。但隨著網站躋身當今三大社群網站之一,大量的新會員註冊加入,Pinterest無法再透過控制會員品質來維護網站形象。於是Pinterest現在將檢舉不合適圖片的功能交到使用者手中,要透過大家的力量,共同營造「品味而美觀」的社群。

Pinterest首次躋身全美頂級網站:排名第50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5日下午消息,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comScore 本周發布了2012年9月美國流量50大網站排名。這一排名基於2012年9月comScore Media Metric服務的數據。

由於9月份學校開學,因此學生、教師和家長開始更多地訪問教育類網站。9月份,優惠信息網站的訪問量也較大。comScroe執行副總裁傑夫·海克特(Jeff Hackett)錶示:“9月份,學生和教師回到了教室,推動教育類網站流量的增長。教育類網站成為流量增長最快的一類網站。”

他同時指出,9月份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首次躋身comScore的美國50大網站排名,該月的用戶訪問量超過2500萬。

網絡資源協助課堂教學

在完成一天的課堂教學之后,學生、教師和家長將會通過教育信息網站獲取額外資源。9月份,此類網站吸引了8250萬用戶,環比上月增長9%。其中,培生教育排名第1,用戶訪問量為2140萬,環比增長39%,成為流量增長最快的網站之一。About.com Education排名第2,用戶訪問量為1400萬,環比增長43%。Hotchalk排名第3,用戶訪問量為1360萬,環比增長66%。

優惠信息吸引美國用戶

9月份,優惠信息網站繼續幫助美國人節約開支。用戶訪問量為2460萬,環比增長7%。Zulily.com排名第1,用戶訪問量為300萬。SlickDeals.net排名第2,用戶訪問量為250萬,環比增長7%。CotterWeb排名第3,用戶訪問量為200萬。

前50大網站

9月份,谷歌網站流量排名第1,用戶訪問量為1.87億。隨后分別為微軟網站、雅虎網站和Facebook,用戶訪問量分別為1.67億、1.64億和1.5億。ESPN排名上升6位,至第23,流量環比增長24%。Pinterest首次出現在排名中,以2530萬的用戶訪問量排名第50。

分析
  • Social business 已經越來越重要: 近半數(47%)的Pinterest美國女性使用者會根據網站上看到的圖片進行購買,而在兩大社群網站霸主Facebook和Twitter的使用者中;
  • Pinterest之所以對女性特別有影響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Pinterest 上的圖片以服飾和家飾為大宗。
  • cloud web 主要功能只要能打中一兩項使用者需求、操作簡單,PC web 及 mobile web 都易上手,重視經營面,就易成功。
  • cloud web business 也是台灣新機會,應該要加強這方面實力;
  • 台灣新機會在結合 social network 、apps、cloud、 硬體;

Enhanced by Zemanta

環太平洋火山帶、地震及海嘯將大幅影響相關國家,台灣應注意海嘯 ( Pacific Ring of Fire, volcanoes, earth quake, tsunami will make a great inference to those countries around the rim of fire )

規模7.7 加拿大驚爆強震 ( 2012/10/28 )

美國地質調查所( USGS )表示,加拿大西岸外海夏洛特女王島27日發生規模7.7強震。美國國家大氣和海洋局後並發布海嘯警報,預警區域包括美國加州、俄勒岡、阿拉斯加、華盛頓等州和加拿大哥倫比亞省。相關單位呼籲沿海居民向內陸地勢較高地區疏散。
美國地質調查所指出,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27日晚間8時04分(台北時間28日早上11時04分),震央在馬塞鎮( Masset )以南139公里處,震源深度為9.9公里,屬於淺層地震。

目前當地尚未立即傳出災情和傷亡。

加拿大地震局說,他們在海達瓜區偵測到規模7.1的地震,震央在夏洛特女王市西南西方69公里處。地震局在網站上發布的聲明說:「包括海達瓜、魯培港、奎斯尼與休士頓的卑詩省中北部多數地區,都可以感覺到地震,但目前尚無傷害的報導。」

卑詩省南方的維多利亞與溫哥華則各有一位居民告訴路透說,他們未感覺到地震的發生。當地電視台說,這是卑詩省有史以來的第三大地震,可能造成19公尺高的海嘯。

上周溫哥華才舉行過大地震的救難演習,是以規模7.3為想定,演習非常逼真。當地居民陳先生表示,當時心裡還在想加拿大怎麼有可能有7.3的大地震,沒想到馬上就發生真的地震了。他說,「這次算是幸運的了,震央在外海。」

瓜地馬拉7.4地震 已有48死亡 ( 2012/11/08 )

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的太平洋沿岸,在當地時間星期三,發生芮氏規模7.4的強震,至少造成48人死亡,約百餘人失蹤。

報導說,這起地震的震央,位在「聖薩爾瓦多」以西約三百三十公里處,震央深度四十二公里,除了瓜地馬拉之外,「薩爾瓦多」,甚至是「墨西哥市」,都感受到了劇烈搖晃。

目前,瓜地馬拉總統「培瑞斯」,宣佈全國進入「紅色警戒」狀態,呼籲民眾冷靜,依照指示疏散,同時也讓高層建築內的民眾撤離,避免造成更多災情。

印尼外海規模8.9大地震

(中央社雅加達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印尼亞齊省外海今天發生規模8.9大地震,相關當局已發出海嘯警報。

地質調查所表示,這起強震的震央約在亞齊省省府大亞齊市(Banda Aceh)西南方309哩。印尼政府已針對這次地震發布海嘯警報

日本地震排山倒海 ( 2011/2/11 )

日本周五發生芮氏規模8.9超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和夾帶著無數雜物的巨量海水倒灌,衝向內陸的高速公路。天搖地震、排山倒海的畫面,有如災難電影《2012》的真實版。  

這次地震震央宮城縣距離首都東京373公里(231英里),美國地質調查局稱,當地居民都感到了震動。接著就陸續傳出災情。 這次地震震倒了許多建築物,大批汽車從高架橋上被震落到橋下的水域。夾帶著許多雜物,像火山熔岩般的海浪,捲過農田,連帶著 拖船、房舍和拖車衝向內陸的高速公路。

在東京,人們聚集在街道上,焦慮的試圖透過手機跟親友聯或報平安。據了解,目前地震至少做成8人死亡,大批人受傷。東京有400萬戶停電。

紐西蘭基督城6.3淺層地震

紐西蘭南島「基督城」在台北時間22日早上7時51分發生規模6.3淺層地震,在主震15分鐘後,當地再發生一起規模5.6的餘震,據傳有大面積建築坍塌,並有多人傷亡,目前無法進一步證實。

基督城市長表示,市區有多棟建築坍塌,斷瓦殘壁散落路旁,道路龜裂,兩輛巴士被倒塌的建築壓毀,靠近市中心一座教堂倒塌,市區發生多起大火,不少民眾驚聲尖叫衝上大街,警報聲不斷響起,市議會內有多人受傷。

據當地廣播電視台報導,地震時市區辦公室搖晃不已,檔案櫃倒塌,不少人被困在倒塌的建築內。消防服務處發言人則說,「這次地震強度沒上次大,但比上次糟,因為破壞性更大,有很多人被困瓦礫中。」目前當地機場已關閉,醫院也緊急疏散病患,電力通訊中斷,水管爆裂,部分地區因此淹水,還有不少停在路旁的汽車也被倒塌建築壓壞。

美國地質探勘所表示(US Geological Survey),這起地震震央距離基督城只有5公里,震源深度只有4公里。因此在基督城的搖晃非常強烈。基督城去年9月曾遭規模7.1地震襲擊,災情慘重,但當時無人死亡。

智利大地震規模再上修至芮氏規模8.8 (2010/2/27)

南美洲國家智利在台北時間27日下午2點34分左右,發生芮氏規模8.8的大地震(LARGE EARTHQUAKE),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隨即也向智利與鄰國秘魯發出海嘯預警。據當地媒體報導指出,截至目前為止至少有10人遇難;至於地震規模則是「一變再變」,從最初的8.3被美國地質勘探局上修為8.5,隨後又一度恢復原本的8.3,最後又提高為8.8。

27日發生在智利的強烈大地震,從原本的8.3被提高為8.8,震央在首都聖地牙哥南方的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附近,地震震源為地下59.4公里,地點則是智利馬烏萊外海,震中確定距智利康塞普西翁99公里,距智利首都聖地牙哥317公里。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報告指出,8.8地震後不久,又發生芮氏規模6.2餘震。

而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報告則指出,智利發生的強烈地震已經引發一次海嘯,可能對震央附近的智利海岸產生破壞。地震發生當時,首都聖地亞哥的建築物也劇烈搖晃,部份地區還傳出停電。至於災情部分,目前傳出至少有十人遇難;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目前暫時未收到當地旅行團求助,但會保持與旅行社聯絡。

無獨有偶,日本南部琉球群島沖繩縣外海也在台北時間今天(27日)清晨4時31分左右,發生芮氏規模7.3強震,目前知道造成一人受到輕傷。地震發生後,日本氣象廳隨即發佈海嘯警報,不過稍後取消。

根據美國地質學會表示,這起地震發生在距離台灣相當近的日本南部沖繩縣外海,震央距離那霸市只有84公里,深度為29公里,美國方面測得的規模為7.3,日本氣象廳測量規模為6.9。 根據當地民眾表示,地震發生時,上下左右搖晃至少10秒鐘。日本氣象廳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隨即發佈海嘯警報,初步預估浪高可達2公尺,但不久後就取消。

印尼大地震與印度洋大海嘯

在2004年12月26日,香港時間早上八時,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黎克特制9級大地震,掀動東南亞以至東印度洋大部分地區。隨後,許多地方均出現連串強烈地震,印度發生7.5級餘震,孟加拉發生7.3級強震,印度東岸部分地區亦錄得連串溫和地震。

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表示,今次印尼發生的大地震,是近40年來全球最強烈的地震,也是亞洲歷來錄得的最強地震。印尼大地震的震央位於棉蘭以西330公里的海底,震源在海底地面以下約10公里,因震源淺,故破壞力特大。

這場九級地震引發海嘯,十米高的巨浪衝擊印度洋沿岸多個國家,在印尼、印度、泰國、斯里蘭卡等地,捲走遊客、漁民、沿海居民、房屋、汽車和船隻,造成斯里蘭卡、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嚴重破壞和二十多萬人死亡。受海嘯波及的地區,有許多是港人的熱門旅遊地點,包括泰國的布吉和PP島,以及馬來西亞的檳城和浮羅交怡等。

1.1 災情嚴重,死傷者眾  
在眾多的災區之中,以印尼,斯里蘭卡及印度受災程度最嚴重。

受影響地區及死亡人數(截至2005年5月

國家/地區
死亡人數
印尼
163,795
斯里蘭卡
35,399
印度
16,389
泰國
8,345
非洲東部(索馬利亞、坦桑尼亞、塞席爾共和國、肯亞)
312
馬爾代夫
102
馬來西亞
80
緬甸
71
孟加拉
2
總死亡人數
224,495

分析
  • 台灣最大來至環太平洋火山帶地震及海嘯之威脅是需要非常注意,數據顯示環太平洋火山帶地震持續發生地震而且頻率增加,勿住靠近海邊,一旦,大海嘯來臨將是非常危險災難
  • 每年環太平洋火山帶地震持續發生地震而且持續頻率增加,可能的原因還不明;
  • 以未來面臨溫室效應惡化海平面上升、環太平洋火山帶地震持續地震增加之海嘯威脅,實在不宜住海邊;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布魯斯.亞伯特(BRUCE ALBERTS)博士在接受《時代周刊》記者採訪時嚴肅指出,經過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亞洲、太平洋板塊變得越發脆弱,地震和海嘯也將越發活躍。尤其是亞洲東部的日本列島已經處在了一個隨時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日本十年內毀滅?科學家:地震僅是開始...
全球地震追蹤網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