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未來新科技、未來新智能趨勢是什麼?( What is the real meaning of smart device and smart life through technology ? )

連網技術,在2025年時,將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哪些影響?” ( 引用 eetaiwan Tech 2025 )

雖然2025年聽起來仍像是科幻小說的題材,但已經有許多人都開始押注在他們認為在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技術上了。

所謂的網真 ( telepresence ) 可能形成廣大的市場嗎?何謂線上協作 ( online collaboration )?社交電視(social TV)呢?而標準化的進展( advancements in standardization )又是什麼?這些都只是這場線上會議討論主題的一部份,然而,包括三星(Samsung)、華為(Huawei)、 Comcast 、Plantronics、思科(Cisco)、Primesense等知名企業,以及其他多家公司的高層們,都參與了這個線上會議,共同討論未來。

EE Times 》也與 IMTC 總裁 Anatoli Levine 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共同探討業界廠商們所擘畫出的未來藍圖。

面對未來時,一個永恆不變的問題是──未來永遠是未來,至少明天才是今天的未來。在「回到未來」這部電影中,2012年就會出現飛行汽車,但至今我們還未看到。那麼,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可以構想,但又不會太過遙遠?

:讓我們從兩件日常瑣事談起。若沒有後視鏡,你是不能開車的。另外,如果你想去某個地方,你就應該先檢查你的時程表,否則你很可能永遠不會去。人們永遠著迷於未來。我們一直努力猜測未來的模樣。這讓我們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當我們試圖預測未來的輪廓時,事實上我們也正在發揮想像力,藉由潛意識的不斷運作,我們終將得到答案,而這也正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去五年來,人們不斷預言「視訊將無所不在」,並認為這股趨勢將改變未來,網路電視亦然。但這是正確的方向嗎?或許人們期待不同的未來,而我們選錯了對象?

: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問題。首先,人類是視覺動物──我們都喜歡形象逼真且栩栩如生的照片。要實現如同日常生活般生動的視訊品質,仍然是一個努力中的目標。然而,今天若用手機通話,或是用手機傳送訊息(包括電子郵件、簡訊)等功能突然消失,我們的驚嚇指數會非常高,而且會立即發現有很多事完全不能做。在沒有視訊功能時,我們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所以,目前視訊並不是通訊的基礎需求。

另外兩個更重要的因素,是成本和複雜性。沒有人願意為了視訊付更多錢。確實,最原始的手機可能很簡陋陃,但它很容易使用。儘管今天的 SkypeFacetime 在使用方式上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但目前視訊通訊仍然在朝「易於使用」的方向發展。最終,當我們能實現易用、高品質和低價格之際,視訊通訊才可能真正成功。

運動控制:現在和未來都應該關注的重點

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中描述了大量運動控制場景,讓人們對此有著更多的想像空間。Primsesense是第一家運用類似概念的技術大獲成功的公司(後來整合到微軟Kinect中)。然而,自那時起到現在,運動控制技術有任何新的進展了嗎?

:首先,我們必須記住,運動控制並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技術。其次,若價格不是重點,那麼你就可以開發出大量的解決方案──然而,只有在電影裡,才不需要考慮到價格,在真實生活中,價格仍然是該技術擴展的關鍵因素。我想,運動控制近年來已經呈現出長足發展。PrimeSense公司現在有了競爭對手,像是Open Motion和三星等,現在都開始在其電視中使用手勢控制來取代部份搖控功能。運動控制的時代即將到來,從現在開始,我們還將看到許多創新應用陸續出現。

前要開發出能在任何環境、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的運動感測器,仍面臨著許多技術挑戰。目前這些挑戰已經能夠克服了嗎?還是我們仍需等到2025年?

:看看今天的科技進展,毫無疑問,2025年運動控制將遍佈我們的生活,在許多領域發揮重大作用。

沒有可能,在2025年我們會厭倦數位化的通訊,並因此回歸到現實生活,採用最原始的溝通方式?

:這個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不過,到2025年時,通訊應該會採用更自然的方法。我相信,數位通訊技術將更加便利,更融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數位通訊技術本身也將變得更加複雜,因為可用的技術會有非常多種,而我們將很難決定究竟哪一種技術才會成為未來的主流。此外,即使在今天,數位通訊也早已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中用來溝通的最主要技術了。

手勢和語音控制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心理層面?畢竟,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我們會用雙手來使用許多工具。我們都依賴觸覺,我們都喜歡去碰觸許多東西,這樣才能產生許多感覺。

:語音和手勢控制只會讓我們更加人性化,而不是減少人性化的部份。這正是我們目前用來控制一切的根本──我們透過語言和手勢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以及用手勢對人們表達我們想做什麼。在2025年時,我們將能夠用機器做同樣的事,所以我們的溝通只會變得更加自然,而不是變得比較不人性化,所以,屆時人類與人類,或是與機器之間的溝通,不會有太大區別。

夢想

為什麼你認為IMTC會議對今天的工程師來說如此重要?難道懷抱夢想的重要性,會高過他們手邊的工作嗎?

:從字面上來看,夢想可說是工程師最應該重視的要素。你必須擁有夢想,並堅持下去──例行性的工作或規矩經常會扼殺創新、創造力和慾望。要放眼未來,激勵工程師們在現有的開發工作中尋求創新,不斷去探索哪些創新的做法有可能真正實現。

如果讓你押注一項「未來技術」,你會選擇哪一種?為什麼?

:我相信,未來的技術將會是無形的──它會環繞在我們四週,而且可能是以非常簡單的設備型態來呈現。如智慧恆溫器 Nest ,就是向這個方向跨出的一步。依此類推,未來各種自然的互動技術──包括與我們四週的產品互動的方式,如觸控、語音或手勢控制等,都包含在內。

我們相信,這些趨勢對我們的影響將愈來愈大,而且終將發展出愈來愈多可穿戴、簡單、體積小的設備,這些設備都能以更智慧的方法彼此溝通。未來,機器對機器(M2M)技術將無所不在,將所有網路串連起來。

另一個象徵此一概念的早期產品是 Google 眼鏡 or iGlass。像這類型的裝置,都還在等待完整的生態系統,以及更多的使用者體驗──而在等待生態系統發展的同時,我們將看到我們周圍的世界變得更智慧,所有設備也都將搭載網路連接能力。

果要你預測2025年哪一種技術或產品會消失,那會是什麼?原因是…?

:印刷。到了2025年,由於iPad和其他平板的催化,人們會完全習慣互動式的閱讀體驗,因此紙本印刷的重要性將遠不如今天。

屆時,除了懷舊以外,紙本印刷書籍的價值不會再像今天一樣,因為觸控將成為最主要的介面。稍早前,電子書的銷售額首度超越了實體書籍,這是13年來電子書首度超越實體書。此外,與數位化平台相比,紙本書籍的流通難度也高出許多。

與數位化產品的便利性相比,印刷本書籍顯然無法相比。看來,未來我們得找其他東西來包魚,而不能再用舊報紙或舊雜誌了。

2025年的可攜式設備會是什麼樣子?它們的數量會有多龐大?

答:在可攜式設備方面,我相信趨勢是不斷朝功能匯聚的方向發展,所以,2025年時我們可能只需要帶一台設備出門就行了──不過,也有可能我們必須為這個設備再準備其他許多配件。

2025年,PC還會存在嗎

:我們都知道,即使到了2025年,PC仍可能會存在,但數量可能很有限。今天,智慧手機已經擁有強大的運算能力,許多資料開始朝「雲端」轉移,我們也正逐漸適應過去都存放在私人設備內的珍貴資料,開始存放在房間以外的雲端設備中的情況──所有這些因素都將迫使我們改變使用電腦的方式,進而縮減專用PC的實際用途。

2015 年新智能是什麼

     只用上面所討論功能匯聚的方向發展可攜式智能設備嗎?答案當然不是,是一個雲端智慧、可攜式智能設備、智能感應器網路、智能自動化設備及整體通信網路之大整合。

更智能是什麼意思?

    我們生活在一個動盪變化的時間,把各種規模的企業和各行業的壓力。 世界也在發生變化,其他的根本途徑。 它正在變得越來越小,平坦,更聰明。因此,跨所有類型的企業領導人都面臨著新的挑戰,才能保持成功。 這些組織應對這些挑戰的最佳定位在“智能十年超越。” 
智慧地球的跡象都在我們身邊。數據被捕獲的今天,作為前所未有的。 它揭示了一切的位置,溫度,安全和在全球供應鏈的每個項目的條件,從大和系統性的模式,全球市場,工作流程,國家基礎設施和自然生態系統。在IBM,我們想要的情報,將注入系統和流程,使世界上的工作事情沒有人會承認電腦: 汽車 , 家電 , 公路 , 電網 , 衣服 ,甚至是自然生態系統,如農業和河流 。自2008年以來 ,我們已經談到構建智慧的地球需要什麼。 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公司,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世界是複雜的系統,確實,系統。 推進這些系統更儀表,智能和互聯的需要朝著更加協作方式,在管理和治理的深刻轉變。

六迫切需要智慧的地球

超越智慧的地球上,企業面臨著六個基本需求:

1. Turn information insight : 組織不堪重負的數據。 在智慧的地球上,最成功的組織,可以把這些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見解。 憑藉先進的分析,可以打開業務優化的新機遇,實現快速,知情和自信的決策和行動。閱讀更多有關 商業分析和優化 

2. Drive enterprice operation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 在一個增長緩慢的環境中,組織必須用更少的。 要取得成功,組織必須推動持續和可持續的運營改進,降低成本和減少複雜性。閱讀更多有關智慧計算 

3. Increase agility : 智慧的地球,變化是唯一不變的。 最敏感和敏捷的公司的支持與創新的業務模式和流程將被定位,導致其行業和超越自己的競爭。閱讀更多有關業務的敏捷性

4. Connect And Empower People : 創新來自合作。 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來。 擁抱社會技術力量的企業將充分發揮在整個價值鏈,從員工到合作夥伴,供應商向客戶的生產力和創新。閱讀更多有關社會事業 

5. Enable business servic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 製造商都面臨著更加聰明的產品,更聰明的服務和更多的創新能力,同時創造更加個性化的經驗,在整個產品和服務的生命週期的期望。 它可能提供這種創新,成本和效率不斷提高。閱讀更多有關智能的產品和服務 。

6. Manage risk, security and compliance : 智慧的地球上存在一系列風險:安全,信用,市場,業務,環境與合規風險......僅舉幾例。 有了正確的過程和系統的改進,領導者可以識別,評估和監測這些風險,減輕和防止他們。了解更多有關安全性和可靠性



聰明零售

要贏得並留住忠實的客戶,零售商正在尋找隱藏的連接轉變他們如何做生意;天氣預報為一家德國麵包店鏈,有助於確定的需求。 一個在美國的動物園能夠創建實時程序根據公園的遊客流量的變化。 和西班牙兒童服裝生產線,能夠有效的休賽期通信客戶 reactivite。

所有這些零售的成功故事是什麼有什麼共同點? 預測分析。 這意味著組織不只是使用分析來查找信息。 他們用聰明的分析與複雜的算法,過去的交易變成未來的見解。

這個普遍以客戶為中心的分析需要的驅動力,包括永久連接,超知情的消費者的崛起,社會化媒體的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和購買意向的影響;和新產品的複雜性,類別,供應鏈和市場營銷。...,幾乎理所當然的,經常變化的產品和服務創新,聰明的名單,他們身後所有的普通發動機保持恆定的。

例如飛機,火車和汽車,交通。 很簡單,他們計算別出心裁的奇蹟。 你離開,你到達時,你甚至不想想你如何與數百,數千名旅客每天達到你的目的地的安全。

在現實中,你走了,這實際上是一個便攜式的數據中心在車輛,你來到軟件的禮貌。 數百萬行代碼的設計,讓您的旅途更安全和更高效。 和你的產品和服務的所有聰明。

智能的建築物

你的資產負債表上最大的行項目之一,可能是您的建築

如果你坐在一個傳統的辦公室現在,花點時間考慮你周圍的環境。 這是一個地方堵塞在你的筆記本電腦。 您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大規模系統。...。美國國家科學和技術委員會估計,商業和住宅樓宇的世界能源消耗的1/3。 例如,在北美,這意味著發電量的72%,12%的用水和非工業廢物的60%。考慮另一個事實。 如果全球能源利用的趨勢繼續下去,建築將成為全球能源最大的2025年比聯合運輸和工業部門更多的消費者。 更不用提可高達50%,這些建築物的電力和水的浪費。

什麼是你想說的建設?

使用可持續材料建造綠色建築,更聰明的建築設計更有效地運行,更重要的是,和對各種系統溝通。前所未有的智能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在過去十年中,...。 從全盤的角度理解建設需要的設施和IT組織之間的合作在新的水平,並創建新技能在組織或企業轉型的需要。

分析了城市的未來

正如你可以看一下報紙的照片和看到的圖像和微小的,給它的形狀和陰影的各個點,...,預期服務和基礎設施老化,運行複雜的網絡上不斷尋求更有效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分析,預見問題,並在他們的城市協調資源。

作為商業,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城市在公共安全,交通運輸,水,建築,社會服務和機構整合許多智慧的地球的原則和創新是符合邏輯的地方。 一種新的解決方案,IBM的智能業務智慧城市的中心(也可用雲 )同步和分析各部門和機構,因為它們發生的努力,給決策者的綜合信息,幫助他們的預期,而不是只是反應的問題。 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城市管理增長以可持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並有助於提高大家的繁榮和發展。

教育智慧的地球

從未有一個更好的時間,使教育系統更聰明

學校和高等教育系統在削減預算緊張。 具有專業技能的知識工作者的需求每年增長11%。 許多工作需要終身培訓和技能的不斷更新。 和教育產業已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困難的談判,作為學生追求各種個人學習路徑。

最大的挑戰之一在於使我們的教育技術更有效。 例如,美國有15000名個人的學區和4000多個高等教育機構大部分與自己的目標和管理流程,。 在中國,許多近50萬小學和初中是負責管理自己的基礎設施。 這些裁員已經創造了巨大的效率低下,氣球的成本和資源孤島。

好消息是,在教育技術分析的進步,早期預警系統,以識別高危學生,雲計算可以幫助我們的系統更新過時的基礎設施,新的功能。 他們可以變得更加相互關聯的,儀表和智能。 總之,聰明。 它已經發生了。

更聰明的食物

食品科技與創新的健康食慾

食品科技

食物是根本,因為它得到。 每年和我們與它的關係已經改變。 就在10年前,大多數消費者都集中在吃低脂肪的飲食。 生物技術是應用極為有限,並認為有些危險。 很少有人知道有機意味著什麼,或者為什麼它的重要。

今天,畫的是高度的挑戰之一。 食品價格飛漲。 短缺引發的動盪世界各地。 沙門氏菌中毒的威脅提示的數以百萬計的美國雞蛋召回。 和每年1000萬的人死於飢餓和飢餓有關的疾病。 同時,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餓了,他們的食物信息。 他們更好地了解營養和更多的了解他們所購買的一切環境和社會影響。 事實上,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調查顯示,每5個美國和英國消費者說,安全顧慮,決定什麼食物和won't購買。

因此,IBM有什麼食物可以做嗎? 食品更安全及智能生產技術。

當熱帶風暴納爾吉斯2008年5月達成,緬甸人民失去了他們的大米供應大約三分之一。 在美國調查人員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神秘的沙門氏菌爆發,感染了1300多人和100萬美元以上的成本番茄種植者。 這些事件說明了食品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一般的糧食供應的脆弱性。

IBM正在以創新的數字技術和強大的解決方案,確保食品的跟踪,因為它雖然日益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中傳遞正確。 IBM還通過生物研究食物heartier。

從今天開始的未來食品。

寵物食品。 生菜。 花生醬。 嬰兒食品。 牛奶。 這些都是一些高調回顧我們在去年看到的。 全世界的消費者都擔心,這樣做是正確的。 是他們的食品安全嗎? 它來自哪裡?

解決辦法之一是跟踪和追踪技術 ,包括二維和三維的條形碼和射頻識別(RFID)。 這使我們能夠跟踪從食品“從農場到餐桌”。 現在政府法規和行業的質量和可追溯性要求正在推動全球糧食生產者提供更詳細的產品。 細節與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供應鏈,即必須是全面的和可靠的。 細節,並與該公司可實現附加值,以及,如流線型分銷鏈和低腐敗率。 事實上,消費產品和零售行業損失400億美元左右,每年或3.5%的銷售,由於供應鏈效率。

從農場到餐桌

平均一餐是通過一個複雜的供應鏈的時間到達餐桌。 數十家企業參與生產的只是一個單一
的肋眼牛排。 在加拿大的馬尼托巴省,IBM幫助制定完整的可追溯性解決方案,提供業務諮詢和項目管理服務,工作超過16個供應鏈的合作夥伴,包括牛肉和豬肉生產者,動物飼料生產商,飼料生產企業,農民,加工廠,卡車司機零售連鎖雜貨店。

從IBM的商業合作夥伴TraceTracker全球可追溯性網絡(GTNet)軟件,馬尼托巴省的項目顯示可以安全,準確地收集和緊縮從1來源和份額的各種的信息有關的一塊肉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步驟,。

智能冰箱

屠夫在德國的麥德龍未來商店做比禮服烤更多。 它們也適用於在與IBM公司設計了一個解決方案RFID智能標籤。 當它被放置到冷藏陳列櫃,這是完全與讀寫器和天線配備掃描每個產品的標籤,因為它的推移,它坐落在貨架上,因為它可以追溯到與每個包被識別和記錄消費者。 這些信息可幫助商店保持新鮮的產品,控制與實時銷售數據存儲在其中,他們的環境和管理庫存水平。

明通信

探索新的通信的最佳做法

這比空談

經過十年的飛速增長,電信行業現在面臨安裝的挑戰。 不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為電信運營商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身份,作為通信服務提供商(CSP)。

原因是變化。 個人通信技術的發展,從方法到娛樂上的需求,無論你走到哪裡,辦公室和社會網絡和流媒體不斷同伴保持聯繫。 工業和城市也上來了新的方法來改善生活使用寬帶。 簡而言之,醫療,教育,公用事業和其他重要的服務將永遠是相同的,創造性的思維和高速數據傳輸。

智慧的地球上,幾乎什麼都可以成為數字意識到,儀器和互連。 我們有足夠強大萬億美元的設備互相溝通和改善世界的工作方式的連接,加工,分析和能力 。

基礎設施的需要成長和通信服務提供商需要跟上的大競爭中來,當你考慮,全球消費者寬帶連接,預計將增加7.9%,從2008年的367.6萬美元到2012年的498.8萬美元。

實現聰明通信技術的潛力,將需要新的功能和模式注入到我們的系統,使其更容易為設備傳輸和解釋數據,提供更安全的連接,並保護身份。 和傳統的通信供應商的新方式,以保持強勁有關,例如,通過移動到相鄰的市場,如醫療保健和交通(telemediacy),雙向智能電錶的維護骨幹,其中兩個。

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資產,到相鄰的行業提供價值。實施雲計算技術,通過提供新服務的收入迅速增加。部署區分客戶體驗和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分析。

分析

  • 將來是一個雲端智慧、可攜式智能設備、智能感應器網路、智能自動化設備及整體通信網路之大整合時代;
  • 是一個全面 IP connected with smart computing、 smart sensor、cloud computing 的時代;
  • 從食物到你穿的衣服 、 從吃到行與睡、從智能手機到 Ultrabook 與 Tablet 、從雲端智慧到smart sensor 與 service robot 、 從節能到智慧型建築 、 從電動車到智慧型城市無一不是人類走向更精密智能時代。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歐洲債多人老工作少 - 台灣也走往同一條路? ( Europe Crisis now is similar to Taiwan future? )

IMF Photograph
IMF Photograph (Photo credi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歐洲現場直擊 債多人老工作少  福利吃垮未來  ( 引用遠見雜誌 )

歐債危機爆發二年多以來,始終看不見谷底究竟在哪裡,讓全球金融市場投資人提心吊膽。而對於歐洲人民來說,這些痛苦更加真實、深刻。國家愈來愈窮、工作愈來愈難找,使得原本的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更加嚴重。

西班牙債多人老工作少,每二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找不到工作;希臘的經濟困境再加上政治紛爭,讓這個曾經發明數學的國家,似乎完全找不到未來的解答;法國總統換人當,對於歐元區的未來,更增加了令人憂心的未知數。

就在法國舉行這場關鍵大選時,《遠見》走訪法國、西班牙,現場直擊歐債風暴核心,分析歐洲的問題關鍵與未來變數。

歐債難纏, 二年多下台了12個領導人
   
     在不確定因素下,5月6日前,歐洲股市已全面走跌,全球股市即將跟著遭殃。...

希臘每況愈下〉 可能被逐出歐元區,爆發擠兌潮

     整個5月天,歐洲危機持續蔓延。先來看看引爆歐債危機的希臘。希臘原本執政的兩大黨在選舉中重挫,但籌組新聯合政府的談判於13日破裂,決定6月17日再次選舉。....

西班牙屋漏逢大雨〉 民眾強烈不滿,銀行壞帳創新高

     再來看看也深陷危機的西班牙。5月12日是個陽光普照的假日,西班牙市中心卻沒有一絲寧靜氣息。首都馬德里的太陽門廣場不斷湧進上萬民眾,有的在胸前貼上抗議標語,有的高喊反對口號,有的揮舞自製的抗議海報,用行動表達他們「反撙節、反不公」的鮮明立場。...

用撙節換復甦但歐洲人說日子更難過!

     按照歐盟、IMF和歐洲央行協定,減少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的緊縮政策,是為了長期的復甦,為什麼在5月6日大挫敗呢?主因是,人民覺得生活太苦了。... 漲稅金又刪預算 公立學校甚至付不起電費西班牙人民,也一樣覺得苦。為了減輕債務,西班牙也致力緊縮。去年11月上台的總理拉荷伊( Mariano Rajoy ),16日警告國會,假使不支持減赤計畫,恐怕會被拒於國際市場,沒人願意借錢救援。...

擴張才能成長? 但政府不能再負債了!

     儘管主張擴張景氣的政治人物在四個國家得到勝利,也很難決定未來歐盟的發展。根據西班牙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CIS )4月民調顯示,新總理支持度仍有四成,遠超過反對黨,馬德里大學教授黎萬棠表示,雖說自己薪水少了5%,仍願意配合,他感歎:「再不緊縮,西班牙就完了!」

     支持緊縮政策的歐洲人其實不少。他們認為為了維繫歐盟、歐元區完整版圖,政府必須節衣縮食,只要社會有公平正義,不少人願犧牲個人利益。

 以奧地利為例,雖然沒有實施緊縮政策,政府已開始討論,考慮減少教師薪水。公立中學教師克勞蒂亞(Claudia)就說,當地貧富差距加大,企業主所得遠超過勞工,如果政府同時能向富人增加課稅,她願意減薪。...

台灣軍公教退休年齡比歐洲更早福利更好? ( 台灣政府財政問題主因 )

台灣公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 53歲,人平均退休年齡 44歲退休俸又是90% ~ 95% 薪資,怎麼比歐洲還優厚啊?那台灣政府財政不是早晚倒閉? 




台灣公務員普遍有九十%至一一○%的水準,因此有人甚至退休後領得比工作時還多;但台灣勞工過去退休後生活極無保障,依勞退舊制得以在退休後領到退休金者不到一成,絕大多數都僅領到勞保退休金,這部分退休所得替代率依勞委會推算約為二十七%。而台灣公務員九十%到一百一十%的退休所得替代率,傲視全球,即使未來上限修為九十%,仍屬全世界的頂級待遇。嚴重造成政府財政問題。

又老又窮西班牙 ( 引用遠見雜誌 )

歐老化最快 老人退休金 每年吃掉8.4%的GDP

西班牙
人口老化速度全歐最快,但因經濟不振,女性不敢生小孩,未來的西班牙,長壽很可能不是一種福氣。

     80歲的郭美絲(Antonia Álvaro Gómez)是典型的西班牙奶奶,她一人獨居,卻身體硬朗,喜歡幫兒孫做飯,還會裁縫,孫女今年5月結婚,她就是穿著自己做的衣服,參加盛會。
     20年前,丈夫過世,她過了幾年傷心日子。後來,交了個男朋友,兩人一起看山看海,男友在去年因為腦癌過世,她又回到一個人的世界,所幸兒孫住得很近,還能打起精神面對往後的歲月。
     像郭美絲這樣的八旬長者,在西班牙有243萬人,占總人口的5.2%。隨著醫學進步,歐洲人民壽命逐漸延長,西班牙女性平均壽命也增加到85.3歲,在歐盟居冠,男性平均壽命為79.1歲,和瑞士、冰島、列支敦士登等國名列前茅(表1)。

口老化速度 全歐洲最快

     西班牙可說是歐盟最長壽的國家,駐西班牙代表侯清山認為,這可能和當地氣候、飲食有關。西班牙人一天至少要吃五餐,晚上10點半才吃晚餐,生活習慣和台灣不同,地中海型飲食的蕃茄、橄欖油、葡萄酒,或許也是長壽原因。
     根據歐盟統計局資料,2011年西班牙65歲以上人口有17.1%,雖然還不是老人最多的國家,可是在2031年,預計增加到23%,將近四個人,有一個是退休老人,這樣的老化速度,是歐洲國家最快的。
     西班牙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首席人口學家德爾加多(Margarita Delgado)表示,到了2049年,37年後,每三個迎面而來的西班牙人,幾乎有一個是老人,每十個人就有一人超過80歲!
     在失業率高居不下的西班牙,這些老人泰半不會有工作,得靠政府的退休金過活,然而,欠債累累的西班牙政府已到了捉襟見肘、寅吃卯糧的地步。
     根據統計,目前西班牙老人退休金每年吃掉西班牙GDP的8.4%,隨著老人增加,在2050年,這個比率將上升到15.7%。美國作家泰德‧費雪曼(Ted Fishman)在《當世界又老又窮》就說:「人口老化對經濟的影響要比經濟衰退更令人恐懼。」 .....

輕人一無所有,什麼都不怕

西班牙
     他解釋,如果經濟狀況依舊,他們這一代就沒有未來,也沒有工作,買不起房子,更不會有退休金。當他們一無所有,就什麼都不怕。「現在就是真正的民主」(Democracia Real YA)網站更是當地青年重要發聲管道。

     他們在西班牙有80個聯絡地點,和美、德、英等70個國家的占領運動團體連結,也利用YouTube播放宣傳短片。無獨有偶,住在畢爾包的柯倫茲(Alexander Corrons)也透過臉書、推特,發起「我不付錢」(Yo No Pago)運動,呼籲民眾搭地鐵不要付錢,以抗議社會不公。

     當店員的柯倫茲對《遠見》表示,人民失業率高,物價上漲,10張地鐵票今年1月更是從9.3歐元漲到12歐元,和巴黎地鐵12.9歐元相去無幾,社會沒有正義,所以才發起這項運動。一 開始,只有50人參加,2月1日活動當天,共有200人在畢爾包、馬德里、巴塞隆納響應,警察逮捕了5人,但後來仍吸引超過1萬7000人支持這項活動。 許多人在柯倫茲的臉書、推特留言,還有人貼上自己開車上高速公路,卻不付錢的短片。「這是不合作運動!」他說。

     5月19日,幾百名馬德里民眾盛裝打扮,他們戴著禮帽、穿著19世紀王公貴族的服飾搭乘地鐵,抗議地鐵上漲,抗議聲中帶著派對的熱鬧氣氛。穿著低胸禮服的薩爾瓦多移民凱倫(Karen)表示,她的薪水很低,地鐵卻還要漲價,看到這項活動,就來加入抗議行列;哈維耶(Javier)則穿上衣櫃裡最好的禮服,他說,地鐵變得像東方快車,是給有錢人坐的。

     已在馬德里居住五年的IE商學院媒體公關孫力抱怨,過去五年來地鐵票價已漲五次,他的薪水卻沒有漲五次,實在不公平,他有些朋友深受影響,為了省錢,乾脆走路,不搭短程地鐵。草根憤怒運動深入西班牙各個角落,透過社群網路,幾乎每星期都在各地上演著抗議活動,儘管沒有暴動,不過已經給執政者帶來沉重的負擔。...

台灣再過3年會跟西班牙一樣 - 又老國債又高?


    2010行政院公布統計,2009年出生嬰兒計19萬1310人、粗出生率千分之 8.3,分別較前年減少3.7%及減少 0.4個千分點,再創歷史新低,台灣與德國並列為最低出生率的國家,成為全世界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這場少子化、人口老化危機的世紀災難居然比我們想像中還可怕。2008年經建會委託學者擬定的「人口政策白皮書」來說,當時預估2009年的出生人口是20萬2千人,總生育率是1.11%,不料人口下滑的幅度卻超乎預期,2009年出生人口不但跌破二十萬人大關,總生育率1%,遠低於全球平均值2.6%,更成了世界之末。2012,台灣老年人口將超過10.8%,已經超過許多亞洲國家衛生署昨天指出,台灣老年人口比率民國106年估將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114年更將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短短14年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人口比率將以「三級跳」激增,扶老比11年內由7:1迅速降至4:1。軍公教退休俸總支出將超過 3600億,占總稅收20%,正危及政府財政

    政府總債務,中央政府為2兆9487億元 ( 約等於過去軍教30年所欠繳之稅累計),加上地方政府的2兆8874億元,合計5兆8,361億元,超過台灣GNP達14.3兆元新台幣之40%,四大基金將破產之問題很嚴重。

分析
  • 歐洲被福利吃垮未來,而台灣將被軍公教退休福利吃垮未來。
  • 過去政府債務累積在中央部份大都由軍公教35年大部分欠稅年份造成,地方部份是由政治選舉支票亂開地方建設績效低與浪費造成。真真原因是"台灣政府中央與地方競相增債"
  • 希臘公務人員占總人口10%,台灣軍公教含其退休人員占總人口約6.6%, 希臘整體公務人員經常性支出占總政府支出55%,台灣軍公教含其退休人員經常性支出占總政府支出83%,過去35年台灣軍公教未繳稅之欠稅累計達3兆 ( 扣除近幾年有繳稅 ),台灣正在加速希臘化,台灣之所以沒有這麼快變成希臘,主因是民間企業肯努力賺錢出口,讓政府有這麼多稅收,可以養這麼浮濫的政府,但馬政府已經達到極限一年近2兆支出8成3以上是經常性支出,世界級之浪費。
  • 很明顯過去退休俸欠稅部分必須補稅,我國稅制分綜所稅、營所稅、營業稅、燃料稅、貨物稅、進出口稅,國營單位上繳國庫之間接稅率、央行上繳國庫之間接稅率,實際上支出給私人企業之勞工可貢獻之稅收、GDP成長相當高,而政府支出之公教人員貢獻之稅收、GDP成長很低,雇主還付擔健保、勞保(70%),所以政府效能非常低。
  • 葉金川的看法是,替代率上限應逐步降為八○%,滿年資年限從三十五年逐步延到四十五年,一八%優退利息也應逐步調降。我認為軍公教退休福利須與勞工平等才有機會改善政府財政及台灣整體經濟結構。
  • 大多數的OECD國家已經宣布延長退休年齡西班牙更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7歲,建議軍公教人員須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與勞工退休福利平等。早期退休替代率由90% ~ 95% 降至42%與 退休福利接近。
  • 勞保基金不足不是政府財政問題,而是政府稅收支出分配問題,政府稅收支出分配給勞工僅有4.x%,政府需調高勞保費補助比例至20%及調高政府對勞工退休基金支持度就可以解決問題,只要將公教人員退休年齡延後至58歲,不能提早退休,既可有足夠經費可解決問題。
  • 馬政府執政的幾年,平均失業率創歷史新高,實質平均薪資倒退13年,國內投資率創下50年來的新低。沒有投資其實就沒有工作機會,薪資所得就很難成長。國際研究單位更有差異數字比較, 馬政府執政其間台灣實質投資率是全球排名倒數的,而政府花費在公教之經常性支出占稅收比重創新高,國營單位經營之電    瓦斯、水果  糖價漲幅也是13年新高;
  • 台灣財政破產真真衝擊是什麼?正如西班牙狀況:
    • 房地產因須增稅大跌,泡沫破滅,股市大跌;
    • 銀行房地產大跌出現,部份銀行面臨倒閉
    • 資金大幅流出,台幣及股市大跌
    • 軍公教年資低於15年都將無退休俸或極低之退休俸
    • 勞工社會福利消失,勞保基金破產, 無退休給付或極低之退休給付 ( 如果,勞委會持續用勞保基金來支出勞工社會福利如包含生育、傷病、失能等非退休福利之花費,也就是真正害勞保基金的『勞工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若這些勞工社會福利由勞工繳的綜所稅來支出,勞保基金是不會倒。)
    • 工作機會大幅減少,如西班牙,年輕人需自立互助式創業
  • 最重要有幾點可以防止
    • 政府減少負債
    • 新增人員都為雇員、政府肥貓須刪除
    • 退休俸月領高於3.9萬者須補繳過去欠政府之稅
    • 政府邀富人投資開公司養員工,增加稅收最佳方式就是富人投資開公司養員工產生綜所稅、營所稅、營業稅、貨物稅,而政府不增加負債
    • 政府服務盡量減化、民眾DIY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鋰電前途在那裡? - ( 鋰電池未來需求成長約 25% ) ( the future of battery )

English: High power Ni-MH Battery of Toyota NH...
English: High power Ni-MH Battery of Toyota NHW20 Prius 日本語: NHW20系トヨタ・プリウスの高出力ニッケル水素電池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平板電腦、電動車催動 鋰電前途不可限量

來自摩根大通與貝萊德公司的投資專家,看好 iPads 與油電混合車熱潮繼續延燒,而這些設備幕後的最大功臣鋰電池,對投資專家而言更是投資亮點。

鋰是元素週期表中最輕的金屬。由於鋰應用在汽車、陶瓷、電子產品、與潤滑劑等處愈來愈廣泛,因此價格自 2000 年以來已翻漲 2 倍,現在一年市值可高達 10 億美元。蘋果(AAPL-US)與生產 Prius 油電混合車的豐田汽車公司(7203-JP),為追求更優異的產品性能與高穩定性,鋰電池對他們而言是項難以取代的生產要素,也因此讓專門從事全球自然資源供應鏈投資銀行的 Dahlman Rose & Co. 分析師們,預測到 2020 年,全球對鋰的需求還會再成長 1 倍。

鋰的超人氣也反應在供應商的股價上。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有限公司(TLH-CA)的股票在本月已上揚 22%。泰利森加上智利的 Soc. Quimica & Minera de Chile SA (SQM-US)、Rockwood Holdings Inc.(ROC-US)、以及 FMC Corp. (FMC-US)這四家礦業公司,鋰產量總計佔全球近 95%,堪稱鋰礦四強。

貝萊德基金經理人 Evy Hambro 管理市值約 130 億美元的礦業股票。他在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他已鎖定幾家與鋰相關的公司股票並打算加碼投資。而倫敦 Roskill Information Services Ltd. 分析師 Robert Baylis 表示,亞洲對鋰電池需求攀升,鋰的價格在過去 12 年因此上漲 2 倍,2000 至 2011 年之間,全球鋰電池用量同樣翻倍。

2004-2008 Toyota Prius photographed in Bethesd...
2004-2008 Toyota Prius photographed in Bethesda, Maryland, USA. (Photo credit: Wikipedia)
鋰電池的優勢在於它產生的電力高於傳統的鉛酸電池,適合耗電量高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至於配置在行動設備內的鋰電池重量大小為何?傳統手機內碳酸鋰電池重量約 1.7 公克,智慧型手機內的碳酸鋰電池重量為 2.1 公克,而平板電腦裏的碳酸鋰電池重量為 20 克。

至於汽車內的鋰電池重量:油電混合車內配備的鋰電池,重量是 1.3 公斤,而插電式混合電動車鋰電池則是 12.8 公斤,而純電動車內的鋰電池則重 19.2 公斤。礦業公司 Rockwood 執行長 Seifollah Ghasemi 表示,全球鋰電產業在 2016 至 2017 年間望出現劃時代變革,屆時電動車將會更普及

市場寡頭壟斷

回到供應面來看,就會發現鋰礦四強(泰利森、SQM、Rockwood、FMC)壟斷了鋰礦市場。這四強有能力提高鋰產量,但需要時間且開採成本高,也需要更多資金抑注才能達成。投資銀行 Dahlman Rose 分析師 Anthony Rizzuto 在上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可被開採且具經濟價值的優質鋰礦數量有限,而在過去 25 年也沒有再興建新的鋰礦場。

全球鋰礦消費量,可望在 2020 年達到每年 30 萬公噸的水準,高於目前的 15 萬公噸。至於鋰電池的需求則是成長約 25%,大於其產量年增速的 4-5%,需求吃緊可見一斑。

鋰電池最大生產商泰利森執行長 Peter Oliver 預估,在未來十年,鋰礦需求將會成長 1 至 2 倍。電動汽車產業對鋰需求成長 1 倍所帶來的衝擊較小,但倘若未來 10 年電動汽車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屆時需求可能會成長 2 倍。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門的自然資源經理 Neil Gregson 在接受訪問時也表示對鋰的前景感到非常樂觀。

全球第三大礦業商力拓集團(RIO-US)也加入鋰電熱潮分一杯羮,因此正在研究要開發位於塞爾維亞 Jadar 的鋰硼業務。與此同時,其他供應商也在擴大產量以滿足不斷攀升的需求。鋰礦最大供應商泰利森的市場占有率約32%,該公司在今年 6 月甫完成在澳洲西部 Greenbushes 礦場擴增工作,可望使產能提高一倍。

億萬富豪 Julio Ponce 控股的 SQM 則是全球第二大鋰礦供應商,Rockwood 緊追在後。SQM 今年股價已上揚 2.1%,Rockwood 股價漲 17%,FMC 股價則漲 20%。19 日,泰利森公司股價在加拿大單日飆漲 12%, 堪稱是近三月漲幅最高的一回。

目前全球最大的鋰礦產區是澳洲,智利居次。智利在上週表示,該國將授權民間業者開採位於鹽湖地區的鋰鹽礦,為期 20 年,這項計劃同意業者在未來 20 年開採最多 10 萬噸的鋰礦。

前景無限好

力拓執行長 Tom Albanese 在 4 月曾表示,鋰對電動汽車和油電混合車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日本及南韓公司對鋰表達強烈興趣,都希望在油電車領域以及鋰技術上拔得頭籌。
   
豐田汽車 15 年前就開始銷售 Prius,並在今年第 1 季躍升成為全球第三大暢銷車款,原因是美國市場需求上升,以及豐田汽車在日本市場上採取購車補貼措施。雖然目前多數 Prius 配備的是氫化鎳蓄電池,但最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則使用由松下提供的鋰電池。泰利森指出,目前汽車業採用鋰電池比率不到 1%,故公司對鋰電池應用在汽車產業發展不能過度樂觀,但若電動汽車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則鋰的未來絕對值得期待。

全球對平板電腦的需求成長超乎預期的快速,其中蘋果 iPad 市占率遙遙領先。市調公司 IDC 近日指出,今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將達到 1.07 億台,高於先前預期的 1.06 億台。此外 IDC 還預測,平板電腦出貨量在 2013 年可望達到 1.42 億台,到 2016 年更可達到 2.22 億台。Rockwood 執行長 Ghasemi 在近期一場會議上表示,沒有鋰電池的支援,行動科技難以有今日成就。隨著平板電腦出貨量預測愈來愈樂觀,外界也認為鋰電池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GM 投資 Envia 鋰電池




IBM Battery 500 Project ( 一個解決未來電動車能源計劃 )

IBM及其合作夥伴正在努力解決廣泛採用電動車的最大障礙之一:電池電壓範圍有限。今天,電動車通常可以前往目前的電池技術,稱為鋰離子電池(LIB),只有大約100英里。 光照充足,前往500英里,一次充電足夠便宜,是一個典型的家庭用車​​的實際代表的LIB技術的機會不大。 這個問題是創造一個電動車採用的重大障礙。

認識到這一點,IBM開始在2009年電池500計劃開發出新型鋰 - 空氣電池技術,預計到十倍,極大地提高能量密度增加的能源量,這些電池可以產生並儲存。 今天,IBM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證明了鋰 - 空氣電池的充電和充電過程的基本化學。

在2012年,行業領導者中央玻璃和旭化成加入了這個項目。 每個人帶來了電動汽車材料創新的歷史,以幫助IBM把研究的道路上。 總之,鋰電池未來是非常高科技,研發能力不行之公司是不能長遠的。


仔細分析鋰電池相關之股票及ETF,可要精選且不能亂買,只能用價值投資之策略。



Related articles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谷歌 Chrombook 對 NB 及 平板的影響 - Chrombook & Web + Cloud OS Combination

Google推出最新筆電 第二代Chromebook美國上市

Google(GOOG-US)與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005930-KR)於周二發布了最新款的第二代 Chromebook 和雲端計算電腦 Chromebox,電腦操作以瀏覽器 chrome 為中心,並結合了三星筆電輕薄的特色。

與大多數電腦不同,Chromebook 硬碟碟空間不大,功能網路終端設備一樣,其資料都會存在雲端。 Chromebook 內建16GB快閃記憶體,這與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一些iPad一樣。Chromebook的設計,其特殊性在於可迅速連上Google及gmail、Drive文件儲存系統等線上服務。Chromebook還擁有兩個USB介面,可連接隨身硬碟及其他設備。

而新一代的 Chromebook 名為「Series 5 550」,12.1 吋大的螢幕,重約 1.48 公斤,搭載Intel Ivy Bridge處理器和4GB記憶體,其預計運行速度是前一代的2.5倍,能夠快速瀏覽網頁,而它最大的賣點,就是能夠在 6 個禮拜之內,自動下載最新的軟體,完全省掉了手動更新的麻煩,Chrome OS 的執行長 Caesar Sengupta便表示:「你買到的不是一個硬體,而是一項服務!」
另外,「Series 5 550」能夠允許使用者在離線的狀態之下使用Google Docs和Gmail,並能夠存取更多以Word和Excel等微軟所創建的檔案格式。而遠端遙控 Macintosh 和 Windows電腦的速度也比上一代快上許多。

然而第一代Chromebook甫推出時,市場反應冷淡,市場調研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 Inc.)的分析師 Michael Gartenberg 指出,由三星和宏碁聯手推出的第一代 Chromebook 是個「有趣的科學實驗」,但市場不見得需要一台以 Chrome 為特色筆記型電腦,而另一位分析師 Mika Kitagawa 也指出, Chromebook 的功能相較平板電腦遜色,使得消費者不感興趣。

Google採納了多方的建議,修正了缺失推出了新一代的 Chromebook,Gartenberg便說,「站在消費者的角度,Google讓Chromebox變的好用太多了!」目前「Series 5 550」的定價,WiFi版的Chromebook為美金449元,而3G版的 Chromebook 則為549美元。另外去年推出的第一代「Chromebox Series 3」迷你桌電,則是擴充了能夠支援Chromebook特定程式的功能,目前售價為美金329元。新一代 Chromebook 和 Chromebox 最初只能線上購買,下個月起開始在美國販售。


Chromebook - Introdcution 


Chromebook - Speed, Overview, Apps, Security, Cloud Printing



分析

  • 隨著 Chromebook,其桌面 Chromebox,谷歌正在試圖做什麼,以前蘋果( AAPL )的微軟( MSFT ) 。 也就是說,創建以一個受歡迎的專有標準大眾市場的低端替代。
  • Chromebook 代表寬頻時代,雲端應用與雲端 OS的開始,許多雲端應用與雲端 OS是結合 Browser 進入 computing device.
  • 預估未來 Chromebook 將低於 259 美元價位,對未來 NB 、 PC 、上網機影響是很大的 , 如果,Chromebook app 執行是如同 Multitask + Java  + Javascript 環境,而且將 Quick Office 移進來,那極可能很快會進入 NB , PC 市場,台廠要注意這趨勢;
  • 隨著 Win8 出現,沒有大幅流行,人們會再度思考 NB, PC 之用途;
  • 如果, Chromebook 變成 Tablet,那會發生那些事? 
  • 以 Chromebook 效能速度、輕薄、高電持續航力,也可以用多核心 ARM Codex A15 來執行,預估 Chromebook  多核心 ARM Codex A15  電持續航力將增加一倍;
  • 企業用戶可能更在意的是像 Citrix Receiver 這套遠端桌面軟體也如期地在今年夏天發行,就如同我們稍早於 Google I/O 時報導過的,透過 Citrix 的方案可在 Chrome OS 上直接操作遠端 Windows 刀鋒伺服器上的虛擬應用程式,不論是你們公司專用的會計軟體或者 Photoshop 之類的虛擬應用程式都可透過 Chrome 瀏覽器/OS的介面顯示。
  • Chromebook 也支援 Offline Apps 模式,Offline apps 如 list
  • 預估 Win8 平板賣最好公司是 Asus 、 Lenovo、Samsung, 一定要有 KeyPad 。
  • ABI:今年Windows平板出貨量市佔僅將達1.3% ,台廠要有多套平板備案。

Related articles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移動數據無線通訊趨勢 - LTE & Wifi with multiple data plan

隨著移動數據無限制服務之縮減,出現了新的選擇

Verizon公司昨天宣布,新的“分享一切”無線計劃在一個共享的資源池相結合的數據,語音分鐘,短信。 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集團計劃提供靈活性,讓電力用戶拿起額外的容量時中學計劃成員在利用他或她的帳戶。 不幸的是,新的定價結構不為大家節省錢。 (所有無限數據計劃都沒有了,例如),截至6月28日,所有新老客戶,老客戶,誰想要升級到一個新的手機,將有簽署分享一切帳戶。 沒有如果,可是的任何藉口。( Yesterday Verizon announced new “Share Everything” wireless plans combining data, voice minutes, and text messages in one shared pool of resources. And for most subscribers, this is a good thing. Group plans provide flexibility and let power users pick up extra capacity when a secondary plan member under-utilizes his or her account. Unfortunately, the new pricing structure doesn’t save money for everyone. (All unlimited data plans are gone, for example.) And, as of June 28th, all new customers, and old customers who want to upgrade to a new phone, will have to sign up for a Share Everything account. No ifs, ands, or buts. )

無限的移動寬帶選項正在迅速消失,這意味著它的時間​​來與一些創新的辦法。 幸運的是,一些公司正在嘗試與新的寬帶模型,並創建新的移動接入選擇。 以這三個例子:( Options for unlimited mobile broadband plans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which means it’s time to come up with some innovative alternatives. Luckily, several companies are experimenting with new broadband models, and creating new options for mobile access. Take these three examples: )

1。 捆綁的Wi-Fi -英特爾公司近日宣布,消費者購買其新的Ultrabooks和片劑,將自動獲得數以百萬計的 Devicescape 公司在全球各地提供的 Wi-Fi 熱點 。 這不是移動寬帶,但它是體面的無線網絡覆蓋,它可能會在沒有任何額外的費用。 這也是模仿Wi-Fi接入計劃正在推動由固網寬帶供應商,像Comcast的這一舉動。 至少現在,Wi-Fi的數據帽,要么意味著沒有。( Bundled Wi-Fi - Intel recently announced that consumers buying its new Ultrabooks and tablets would automatically gain access to millions of Wi-Fi hotspots provided by Devicescape around the globe. That’s not cellular broadband, but it is decent wireless coverage, and it may come at no extra cost. It’s also a move that mimics Wi-Fi access plans being promoted now by fixed-line broadband providers like Comcast. And at least for now, Wi-Fi means no data caps either. )

2。 短期寬帶 - 聯想採取了不同的路線與移動接入。 筆記本電腦和平板製造商就在這個星期宣布,它現在提供無合同寬帶計劃 。 如果你能對Wi-Fi的大部分時間,聯想將讓你買的3G移動寬帶,只有當你需要它。 用戶可以拿起“時間通行證”,短短30分鐘,或選擇天通,或每月計劃。 有數據的上限,但如果你只需要偶爾移動寬帶,就可避免巨額經常月租費。 公司支付廣告空間或用戶信息的交換,以提供短期寬帶,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未來的贊助通行證。

3。 緩存服務 - 然後有創新的應用程序提供商。 流媒體佔用的帶寬,但如果你本地緩存內容,通過Wi-Fi,你能避免以上的移動寬帶連接任何實際流。 我最喜歡的例子是懶鬼音樂服務 ,它可以讓你玩緩存整個電台“關閉空氣。”我經常使用懶鬼,我可以得到小時的音樂,沒有吃任何我的移動數據津貼。 ( Caching Services - And then there are the innovative app providers. Media streaming takes up the most bandwidth, but if you cache content locally over Wi-Fi, you can avoid any actual streaming over a mobile broadband connection. My favorite example of this is the Slacker music service, which lets you cache whole radio stations for playing “off air.” I use Slacker regularly, and I can get hours of music without eating up any of my mobile data allowance. )

有沒有無限移動數據服務的完美替代品,但如果我不能有永遠,那麼我將愉快地採取任何替代品可用。 只要保持數據流動。


Verizon 公司:4G LTE,我們也是在電信高科技

LTE System Architecture
LTE System Architecture (Photo credit: Wikipedia)
週一的移動運營商 Verizon Wireless 展示了幾個新的連接技術,它希望將運行在您的日益智能化車輛-一個新的網絡提供出微妙的幫助。公司的宗旨是硬塞到已經擁擠的領域由通用,福特,微軟,谷歌和其他公司的產品佔據了自己的4G LTE的信息通信技術(翻譯:新一代無線連接為您的愛車)。( Mobile carrier Verizon Wireless on Monday showed off several new connected technologies that it hopes will run on your (increasingly intelligent) vehicle —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its new network. The company aims to shoehorn its own 4G LTE telematics tech (translation: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your car) into an already crowded field occupied by offerings from GM, Ford, Microsoft, Google and others. )

消息:汽車製造商和高科技公司可能有連接汽車各種整齊技術 - 從實時數據到基於位置的服務,安全和信息娛樂 - 但如果你想做到這一點,你需要Verizon的迅速基礎設施。正因為如此,Verizon正在炫耀其產品於2011年在底特律,密歇根州的 Telematics 會議

其突出的合作夥伴有:


  • Airbiquity公司 ,遠程信息處理服務公司,管理車載移動應用(天氣,音頻流,當地景點)和他們的車輛內的一體化。 Verizon 的連接:把汽車的V CAST的應用程序。( Airbiquity, a telematics services company that manages in-car mobile applications (weather, streaming audio, local points of interest) and their integration within the vehicle. The Verizon connection: bringing V CAST apps into the car. )
  • Plex,流數字媒體服務,使訪問不同類型的媒體,通過一個單一的開放源碼平台。( Plex, a streaming digital media service that allows access to different types of media through a single open source platform. )
  • MyAssist,1現場代理個人汽車製造商和其他遠程信息處理公司和醫療援助服務。 認為它像一個第三方的OnStar系統。( MyAssist, a live-agent personal (and medical) assistance service for automakers and other telematics companies. Think of it like a third-party OnStar. )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它帶來的是移動雲計算服務(導航應用程序,本地搜索,資產跟踪,社會應用等)的汽車。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which is bringing mobil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apps for navigation, local search, asset tracking, social applications, etc.) to the car. )
字裡行間,未來變得清晰:無線運營商看到作為一個全新的市場快速增長的汽車。 問題:你的新的日產將運行在Verizon、AT&T 公司和 Sprint?

LTE 將在 2013 ~ 2015 高速成長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