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Smart Phone 的成長看,全球智能手機將進入成熟期, Apple Inc., 應有的策略是什麼? ( Smart phone will go into mature market, what is the needed strategy for Apple Inc.,? )

Actually, The US Smartphone Revolution Has Entered The Late Innings

To listen to some mobile industry executives and investors tell it, you would think the smartphone revolution was just begi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one of the more mature smartphone markets--we're actually already entering the later innings.

Specifically, smartphone penetration in the U.S. has reached the point where market growth will begin to slow rapidly. And in a few more years, the U.S. market will be almost fully penetrated. 具體而言,在美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達到那市場的快速增長將開始放緩的地步。而在未來幾年中,美國市場將幾乎完全滲透。

The maturing of the U.S. smartphone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less-attractive financial demographics of future new users (most affluent Americans already have a smartphone), mean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the U.S. smartphone ecosystem--gadgets, apps, ads, mobile commerce, and mobile web usage--will also likely slow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Executives and investors who still regard the U.S. smartphone revolution as being in its early stages, therefore, should take heed. The U.S. Smartphone Market Is Already More Than Halfway Penetrated

Recent data suggest that the U.S. smartphone market is already more than halfway penetrated.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 growth rate of most technology markets tends to slow rapidly once the halfway point has been reached. 最近的數據表明,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滲透超過一半。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當一半中間點市場已達到時,大多數技術市場的增長速度趨於緩慢的。

Let's put some numbers on this.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310 million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 Of these people, approximately 250 million are over the age of 14.
  • According to Comscore, about 235 million of these Americans use mobile devices. 根據Comscore的調查,約235萬美元,這些美國人使用移動設備.
  • It seems likely that almost all of these folks will eventually have smartphones. 這很可能是幾乎所有這些人最終將擁有智能手機。
  • This creates a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for smartphones of about 225 million people in the U.S. 這將創建一個“總共可達成的市場”,約225萬人在美國智能手機
  • Several recent data points suggest that this market opportunity is at least halfway penetrated.
  • Comscore says 114 million Americans used smartphones in July, 2012. Comscore的調查說,有1.14億美國人使用智能手機在7月,2012年.

Flurry report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165 million active Android and Apple iOS devices in the U.S. and that they are used by 78% of the adult population (age 15-64).Nielsen reported that two-thirds of of handsets sold in Q2 2012 were smartphones and that the market is now 55% penetrated (see chart below)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rimary smartphone market, U.S. adults between 18-54, already have smartphones. The demographics of those who don't yet have smartphones, meanwhile, are older Americans and those who make less than $50,000 per year.No matter which of these numbers you us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U.S. smartphone market is now more than 50% penetrated.

So if the U.S. smartphone market is already more than 50% penetrated,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the future growth of U.S. smartphone sales--as well as app sales, advertising sales, game sales, and all the other sales that depend on smartphone growth?

How about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good news for those banking on a global smartphone revolution is that the U.S. is one of the world's more mature smartphone markets. There are an estimated 6 billion mobile handsets in the world, and only about 1/5th of them are smartphones. Ove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most of these handsets will be replaced by smartphones. 全球智能手機革命的好消息是,美國是世界上比較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估計有60億的手機在世界上,只有約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機。在未來的幾年中,這些手機將被智能手機取代。
In terms of the developed world, U.S. smartphone penetration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pack. (These numbers are from Flurry Analytics, which shows higher smartphone penetration in the U.S. than Comscore does.)

Some of the world's biggest markets, however--China, India, and Brazil, for example--are still less penetrated. These are poorer countries than the first-world countries above, but they should still see explosive growth in the years ahead. 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但是 - 例如中國,印度,巴西, - 仍然是滲透率較低。這些貧窮國家的比上述第一世界國家,但他們仍然應該看到在未來幾年的爆炸式增長。

So, globally, the smartphone market still appears to be in the "early majority" phase. And the number of new smartphone users will likely continue to increase each year for at least a couple of more years. 因此,在全球範圍內,智能手機市場仍出現在“早期”的階段。新的智能手機用戶的數量可能會繼續增加,每年至少2~3年以上。

Qualcomm: A Hand in Everything

Qualcomm (NASDAQ: QCOM) has a lot of potential as a long-term tech play, as it has solidified its position in the epicenter of the smartphone and tablet industries. The wireless chip manufacturer and patent licensor has recently shattered analysts' earning expectations, earning $1.45 Billion for the quarter on $3.88 Billion of revenue. The company is projecting revenue to be an impressive $14.7 Billion for 2011 and has a positive outlook for 2012. Qualcomm’s stock is up 28% this year to $58.10 per share and expect it to continue rising given the company’s wireless chip market share coupled with steady growth in the smartphone and tablet industries.

Smartphone sales are expected to surpass PC sales in 2011. Combine that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tablet market and the company’s potential seems limitless.  Qualcomm’s chips are in over half of all Android phones, the Verizon iPhone and iPad 2, the new line of HTC smartphones, and will be in all Nokia-Windows Phone 7 smartphones among others. According to Craig Berger of FBR Capital Markets, Qualcomm will supply one-third of all cellular baseband modem chips in 2011.

Delving into Qualcomm’s fundamentals, the company has a Jamie Dimon “Fortress” balance sheet with over $22 Billion in cash and marketable securities and only $8.8 Billion in total liabilities.  If that alone isn’t enough to comfort investors, the firm increased its quarterly dividend to $0.21 and is continuing its share buyback program. Qualcomm has also been acquiring companies to diversify and vertically integrate—most recently, Qualcomm acquired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for $3.2 Billion to expand their WiFi presence in early 2011.

Qualcomm has also been gaining traction in the Asian markets, as there are now over 100 million CMDA subscribers in India and China. Earlier this year, India released ten new smartphones utilizing Qualcomm’s Snapdragon chipsets.

It i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current state of Japan poses a risk to the firm as the country is a major manufacturer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at being said, the uncertainty of Qualcomm’s suppliers in Japan has been accounted for in the firms’ 2011 forecast. The head of Qualcomm’s chipset business feels the situation in Japan won’t significantly affect Qualcomm’s ability to meet consumers’ demands.

Qualcomm even released a free augmented reality (A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Android smartphones– a category of applications that this blog frequently covers. Why would Qualcomm offer a free augmented reality development platform? Well, aside from promoting and encouraging innovation, running these cutting edge applications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processing power, and Qualcomm’s chip sets are no tortoise.

All in all, Qualcomm has its finger on the pulse of the smartphone/tablet market, and, through its extensive patent portfolio, has woven itself into the threads of the industry. I expect Qualcomm to continue to outperform the market as we have only scratched the surface of the mobile computing revolution, so keep your eye on QCOM as the industry evolves.

智慧型手機銷量 去年狂飆

(中央社華盛頓25日法新電)最新調查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在2012年狂飆,成為整體手機市場大宗。國際數據資訊(IDC)報告指數,去年智慧型手機銷售成長44%,共售出7億1200萬支,占所有手機出貨量的45.5%。

其餘手機市場表現平平,顯示消費者淘汰舊手機,改換智慧型手機。全球手機市場只成長1.2%,賣出17億支。

IDC說,南韓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主導智慧型手機以及整體手機市場。三星吃下智慧型手機29%的市占率,超過蘋果公司(Apple)的21.8%。在整體手機市場方面,三星占23%,諾基亞公司(Nokia Corp.)則是17.9%。

IDC也說,智慧型手機銷量飆高的原因,有一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製造商華為與中興通訊。由於新興市場成長,使得華為和中興通訊擠進銷量前段班。

華為銷量占智慧型手機市場4.9%,排名第3;中興通訊以4.3%排名第5,落後日本索尼(Sony)的4.5%。IDC分析師亞馬斯(Ramon Llamas)說:「看到華為和中興通訊擠進前5,代表全球市場發生明顯轉變。」

策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表示,他們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加43%,達到7億支。三星市占率超過30%。

報告顯示,2012年售出的16億手機中,智慧型手機幾乎占半數。若以整體手機市場來看,只成長了2%。


2012年4Q手機出貨排名

根據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指出,2012年第4季受聖誕購物旺季期間需求強勁推動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達2.19億支,佔整體手機出貨量的45.5%,創下歷來最高比重,與功能型手機幾乎分佔半壁江山;若與2011年同期的1.61億支相比,2012年第4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幅成長36.4%之多。

其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共拿下29.1%g市佔率,穩居全球智慧型手機第1品牌,蘋果則拿下21.8%市佔緊追其後,加總前兩大品牌廠便拿下了超過一半以上的市場大餅;其後,華為、索尼行動通訊(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興通訊,則分別以4.9%、4.5%、4.3%市佔率,分居智慧型手機出貨第3到第5大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陸本土品牌商華為、中興通訊雙雙擠進前5大智慧型手機品牌之列,顯示全球中低價智慧型手機趨勢成形。


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Shows Rapid Smartphone Uptake and Doubling of Mobile Data Traffic


  • Approximately 40 percent of all phones sold in Q3 2012 were smartphones and the growth of smartphone data traffic is expected to exceed the overall average . 2012年第3季度銷售的所有手機中,大約有40%的智能手機和智能手機數據流量的增長預計將超過整體平均成長。
  • Mobile data traffic doubled between Q3 2011 and Q3 2012, and is expected to grow 12 times between 2012 and 2018, driven mainly by video. 移動數據流量在2011年第三季度和2012年第三季度增加了一倍,並預計將增長12倍,在2012年和2018年之間,主要由視訊服務所驅動。
  • Total mobile subscriptions are expected to reach 6.6 billion in 2012 and 9.3 billion in 2018. 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預計在2018年達到66億,2012年將為93億.
  • There were an additional 13 million LTE subscriptions in Q3 2012, and numbers are predicted to reach 1.6 billion by 2018.  2012年第3季度有將近的1300萬LTE用戶和到2018年,預計將達到16億用戶。

The latest Ericsson (NASDAQ:ERIC) Mobility Report, formerly known as the Ericsson Traffic and Market Report, reveals that approximately 40 percent of all phones sold in Q3 were smartphones. Data traffic doubled between Q3 2011 and Q3 2012, and is expected to grow at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around 50 percent between 2012 and 2018, driven mainly by video.

Ericsson's research shows that online video is the biggest contributor to mobile traffic volumes, constituting 25 percent of total smartphone traffic and 40 percent of total tablet traffic. This puts new requirements on networks to cater for quality anywhere and anytime.

Douglas Gilstrap,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Head of Strategy at Ericsson, says: "Expectations of mobile-network quality have been elevat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ay we use the internet. Mobility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we always have devices within arm's reach, allowing us instant access to information, entertain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otal mobile subscriptions are expected to reach 6.6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12 and 9.3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18. These figures do not include machine-to-machine (M2M) subscriptions. China alone accounted for about 35 percent of net additions during Q3, with about 40 million additional subscriptions. Brazil (9 million), Indonesia (7 million), and the Philippines (5 million) followed in terms of net additions. Overall, global mobile penetration reached 91 percent in Q3 2012, and mobile subscriptions now total around 6.4 billion. Mobile subscriptions have grown by around 9 percent year-on-year and 2 percent quarter-on-quarter.

By mid-2012, LTE coverage was provided for an estimated 455 million people globally. Within five years, more than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benefit from to LTE coverage.

LTE is the fastest-developing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terms of buildout and uptake. LTE is currently being deployed and built out in all regions, and total subscriptions will increase from around 55 million at the end of 2012 to an estimated 1.6 billion in 2018. WCDMA/HSPA networks currently provide coverage to more than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continue to grow faster than LTE in terms of absolute numbers, adding 65 million subscriptions in Q3 2012 compared with 13 million for LTE.

分析
  • 智慧型手機在已開發國家進入成熟市場,新興國家進入成長市場,未來低價高功能智慧型手機將是主流,成熟市場轉入大螢幕高功能智慧型手機替代;
  • 再幾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都將進入成熟市場,策略很重要;
  • Qualcomm 加速 LTE 及平板晶片是對的策略,致少要比 Intel 及其他晶片公司速度快才能贏;
  • Apple Inc., 顯然沒有抓住大螢幕高功能智慧型手機、及低價高功能智慧型手機這兩個主成長方塊,讓 Samsung、華為、ZTE 搶走市場;
  • 台廠智慧型手機應該是走大尺寸屏幕介於 Tablet 及 Smart Phone 區塊會較佳,這區塊稱 Phablet ,也是所有 NB 品牌廠較能著墨的,行銷上不能只是降價競爭。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Wifi 802.11 ac Gbits 最新機會與競爭 ( 802.11 ac opportunities and competition )

JP摩根:下半年起Ultrabook將配備802.11ac

appleinsider.com報導,JP摩根證券分析師Mike Moskowitz 14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PC銷售之所以下滑是因為廠商將重心擺在「降價」,而不是「技術提升」。Moskowitz認為PC廠商的Ultrabook很難複製蘋果(Apple Inc.)MacBook Air(MBA)的成功經驗,但今年下半年問世的第二代產品(價格下滑、內建Windows 8作業系統)將有機會創造出優於第1代的成績。

Moskowitz指出,蘋果MBA在截至2011年第3季為止的3年期間平均複合年增率(CAGR)為69.3%。相較之下,同一時間整體筆記型電腦產業的CAGR僅有15.8%。barrons.com報導,JP摩根預期今年下半年起Ultrabook/notebook市場就會看到 802.11ac WiFi 蹤跡,技術領導廠商博通(Broadcom)將會是主要受惠者。此外,博通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蘋果MacBook Air的主要無線晶片(WiFi、藍牙、FM radio)供應商。

基於Ultrabooks買家大多傾向採用固態硬碟(SSD),JP摩根預期包括LSI、Marvell Technology、美光(Micron Technology)以及SanDisk將成為此一趨勢的受惠族群。

Western Digital 推出 802.11ac 無線路由器,採用平行陣列天線設計

提起 Western Digital ,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其所造的硬碟;不過 Western Digital 也想在無線路由器市場挖一把金,在今年 6 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在前期基礎上,這次又推出了 My Net AC1300 和 My Net AC Bridge 兩款產品。我們先來看看 AC1300,這款路由器支持 802.11ac Wi-Fi ,採用獨特的 3×3 平行陣列天線設計,無線連線速度可以達到 1.3Gbps。

在接口方面,擁有四個 Gigabit Ethernet 埠,以及兩個 USB2.0 介面,可以方便地添加外部存儲硬碟或者共用印表機和掃描器等。另外,它還能自動提升那些需要大流量的娛樂服務的優先順序別,如Netflix、YouTube 或線上遊戲等。AC1300 的價格是 US$190,而 My Net AC Bridge 的價格是 US$150,後者可以同時橋接 4 個設備,如智慧型電視,遊戲機,藍光光碟播放機和媒體播放機等,實現 Wi-Fi 無線高速訪問。對無線連線速度有要求的朋友,可以稍微留意下這兩款產品的當地價格。


無線視訊傳輸技術大戰 誰將出線?

在各種有線、無線家庭網路架構與標準的競爭持續白熱化同時,有一種無線應用技術在今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竄出頭──Miracast;該技術可讓使用者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式裝置上的內容無線傳送至電視機的大螢幕播放,在展場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
Miracast 展示了一種將個人多媒體檔案(或者說是透過行動裝置隨時可取得的網路內容)投影至大螢幕電視的途徑,完全繞過了廣播業者或其他服務業者所建立的人為限制──這些業者通常偏好將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的內容圍在高牆裡。

市場研究機構IHS資深分析師Brian O'Rourke表示,Miracast其實就是Wi-Fi Display,是一種讓Wi-Fi晶片擁有點對點(peer-to-peer)連結功能的軟體層;雖然Miracast與傳統的Wi-Fi一對多架構不同,仍是由Wi-Fi Alliance負責其標準的建立與維護。Miracast的特性就是具備能將任何小尺寸螢幕上所播放的內容,映射至較大尺寸螢幕上。

除了Miracast,另一種無線技術UltraGig 也試圖與之互別苗頭。UltraGig 是晶片廠商晶鐌(Silicon Image)正在推廣的一種專利60GHz技術,該公司的60GHz無線技術是來自2011年收購的SiBeam;後來 Silicon Image賦予了最早是由SiBeam所開發的WirelessHD技術一個新名稱,就是UltraGig。

讓我們來複習一下:WirelessHD 是頻寬最高的無線視訊傳輸解決方案,目前已可商業化量產;O'Rourke表示,該技術針對未壓縮1,080p視訊傳輸最佳化,因此應該不會有封包遺失或採用MPEG等壓縮格式後所產生的人為問題。

Miracast 與UltraGig 在CES都透過在客廳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情境,展示了類似的點對點無線連結功能。包括聯發科(MediaTek)、Nvidia與博通(Broadcom)等多家晶片廠商都在CES上推銷Miracast技術,Silicon Image副總裁暨無線部門總經理Tim Vehling則是在CES的一場論壇上極力凸顯60GHz頻段UltraGig技術的優勢。

Vehling指出,UltraGig在實際展示時不會受到任何干擾,但 Miracast 則會受到眾多Wi-Fi裝置的影響:「人們在CES展示Miracast的唯一方式,就是得離開展場(例如聯發科是在飯店的私人展示間);有些案例則是耍一些“造假”手段(如使用MHL纜線)。」

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 ABI Research 無線連結與半導體市場分析師Peter Cooney同意以上看法,他表示,有部分在CES會場的Miracast展示,可能是採用 802.11n 技術:「所以那並不是一場公平的較量。」而無論如何:「CES展場是一個非常嘈雜的環境。」

Wi-Fi無疑仍是家庭內重要的無線寬頻技術;根據ABI Research的統計,光是2012年,全球Wi-Fi裝置出貨量就超過15億台。然而這樣的數字也衍生了對Wi-Fi裝置在未來是否會過於擁擠、以及在耐用度上的合理憂慮;這正是Silicon Image挾其UltraGig技術豪賭的負面情況。

除了沒有裝置擁塞問題,Vehling還強調UltraGig的低延遲與較高視訊品質優勢:「60GHz的Wireless HD 延遲不到5ms,」對遊戲應用來說特別重要,再加上:「因為其增加的頻寬是在60GHz頻段提供,視訊品質也較佳;不必使用H.264壓縮。」

那麼,兩種技術的競爭底線何在?當然是有關專利技術與標準規格的經典爭議。不用說,UltraGig的缺點正是:「它是專利晶片解決方案,且Silicon Image 是唯一的供應來源;」IHS 分析師O’Rourke表示:「因為如此它的價格相對較高,對消費性電子業者來說是一大風險。」

據O’Rourke了解,Silicon Image已經開始向OEM廠商推銷UltraGig一段時間,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太多成功案例;」他表示,Silicon Image正陷入一種兩難境地──該公司需要衝量以壓低晶片平均銷售價格(ASP),但OEM客戶卻希望在大量應用之前就能取得較低價格:「若有另一個UltraGig晶片供應來源會有一些幫助,也能降低對OEM廠商供應風險。」

不過 UltraGig 與 Miracast 的戰爭也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新轉折。

WiGig與Wi-Fi合併所帶來的衝擊

短期看來, UltraGig 與 Miracast是60GHz專利技術與2.4GHz / 5GHz Wi-Fi標準的競爭,但稍早之前, WiGig Alliance (推動60GHz技術開放性標準的組織)與Wi-Fi Alliance宣佈合併,有可能出現的發展是:「WiGig會併入Wi-Fi,於是802.11ad就會變成主流60GHz標準。」ABI的Cooney預測。

WiGig 或802.11ad 是採用60GHz頻段中800 或1600MHz的超寬頻(UWB)技術,傳輸速率號稱最高可達7Gbps;WiGig Alliance與Wi-Fi Alliance兩個原本互相競爭的組織合併,顯然將會讓60GHz技術與2.4GHz/5GHz Wi-Fi標準之間的競爭界線出現模糊。

Cooney表示,WiGig 是一個對所有WiGig Alliance成員開放的標準,而Silicon Image也是該聯盟成員之一,因此該公司也能取得WiGig技術內容。當然,UltraGig已經可以量產,Silicon Image的目標是推動60GHz技術的起飛成長,這不會改變今日UltraGig還是專利技術的事實;但在兩到三年之後,也許情況會完全不同。

未來UltraGig「可能將擁有Wi-Fi Alliance 與其成員的支持力量,於是另外一種60GHz技術會很難(或是不可能)與之競爭。」Cooney認為。

他的預測會不會太樂觀?也許會,也許不會。根據ABI Research 預測,802.11ad (WiGig)將主要被建置於三頻晶片組(也就是同時支援802.11n、802.11ac與802.11ad三種標準的方案),然後未來行動裝置將具備可按照不同使用情況,無縫選擇任一種通訊協議的能力。

目前除了Silicon Image 以外,也有其他專攻60GHz技術的廠商。Cooney指出,其中:「Wilocity 跑得最快,該公司在CES的私人展示間展示了60GHz/ WiGig/11ad 解決方案。」這家Wi-Gig技術供應商已經與高通(Qualcomm)和Marvell合作推出三頻解決方案。在此同時,戴爾(Dell)率先發表內建Wilocity與Qualcomm Atheros合作開發的WiGig/80211a方案之ultrabook。

WiGig對Silicon Image的UltraGig未來發展將產生如何影響尚不可知;再者,Silicon Image是否會將其專利技術化為WiGig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還有待觀察。至少現在ABI認為,UltraGig不會一直都是完全隔絕於WiGig或WiFi的專利60GHz無線技術。

分析
  • 2013 起 Ultrabook 市場會持續成長,802.11ac Gbits Wifi 網路會持續成長,將有 3500萬 ~ 3800 萬台 Ultrabook 配 802.11 as Gbits Wifi;( 2013 Ultrabook market will continue to grow, the the 802.11ac Gbits Wifi Internet will continue to grow, there will be 35 million to 38 million units Ultrabook with 802.11 as Gbits Wifi; )
  • 要非常注意 Apple Inc., 的 Mac 及 iPad 系列採用之 Wifi 標準;若全換成 802.11 ac/b/g/n  將是 Wifi 晶片大洗牌;( Great attention to Apple Inc., Mac and iPad series of Wifi standards; if all replaced with 802.11 ac / b / g / n Wifi chip will be a major reshuffle; )
Enhanced by Zemanta

央行搶購黃金內幕 - 美國隱形負債逾70兆美元之影響 ( The central bank snapped up gold insider - The impact of U.S. stealth liabilities of more than 70 trillion dollars )

English: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onfers with F...
English: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onfers with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Bernanke following their meeting at the White House. (Photo credit: Wikipedia)
美國已破產?一圖道盡央行搶購黃金內幕

美國股市的持續上漲顯然令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S. Bernanke)滿意極了,他在14日於密西根大學發表演說時得意地說,1930年代央行的決策錯誤主要是起因於他們不敢嘗試非正統政策。筆者想請問柏南克先生的是:您對德國人信不過FED、準備把黃金運回國內有何感想?您對全球央行2012年黃金購買數量創1964年新高有何見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去年12日10月在IMF、世界銀行年會上指出,已開發國家公債已達到戰時水準(GDP佔比達110%),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威脅。華盛頓郵報11日報導,IMF發表的研究報告點名美國、日本、以色列、哥斯大黎加以及宏都拉斯為「揮霍無度」的國家。

全球企業管理顧問機構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研究報告作者Daniel Stelter上個月指出,已開發經濟體將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龐氏騙局,債券持有者有一天可能會接獲減債通知。

《經濟學人》報導,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提供給客戶的研究報告,多數已開發國家實際上已經破產!大摩指出,政府的資產包括課稅能力(未來稅收的折現值)、不動產(包括建築物、設備)、股權以及現金;債務則是包括公債以及未來主要支出(包括退休金、健保費用)的淨現值。大摩指出,就算政府增稅並削減一些支出,缺口(註:美國、英國GDP佔比介於800-1,000%之間)依舊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大摩研究報告顯示,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實施「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實質利率為負值)」、外匯管制、制定利率上限以及管制黃金買賣。現在與二戰後時期不同的是,當時政府部門背負戰爭債務、民間部門槓桿部位不大,但現在則是官民皆背負鉅額債務;意味著難以藉由經濟成長來削減債務。大摩的投資建議是:股優於債,但不應大舉出脫債券部位,因為不太可能蒙受大幅虧損。

大摩所指的未來主要支出就是筆者去年10月所提到的「隱形負債」。

《印錢舉債雙人組!柏南克、歐巴馬聯手摧毀美國信用?》
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紐約FED的黃金存放量據稱是居全球之冠、擁有7千公噸金塊。其中,將近98%是外國央行所持有,其餘則是歸屬於美國與IMF。

德國明鏡週刊去年10月底報導,紐約FED存放逾60國的黃金,當中包括德國的1,536公噸貴金屬。美國第二大黃金存放地Fort Knox據悉在過去數十年內不曾開放讓外界親眼檢視黃金儲備。美國不願大方讓德國視察黃金儲備引發許多聯想,數十年來德國一直盛傳存放在美國的黃金早就不見了,也有人說早就被借貸出去。

德國央行在去年底的時候原本打算在3年內將150公噸黃金運回國內進行檢查。不料,該行突然在16日宣布,2020年12月31日以前存放在紐約FED的黃金儲備比重將從2012年12月底的45%降至37%(註:相當於搬移300公噸)。兩大理由之一:藉此建立德國人對央行的信心與信任。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共同投資長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1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文時指出,如果事件發展僅止於引發其他國家跟進取回存放在美國的黃金,那麼全球經濟的運作將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反之,如果相互不信任的情緒開始滋長、演變成更大規模的緊張情勢,那麼國際間「以鄰為壑(beggar-thy-neighbor)」的政策可能會層出不窮。

《對FED投下不信任票!全球央行2012年購金量創1964年新高》

美元值不值錢,這問題當然要問最懂貨幣的央行!ibtimes.com報導,根據Thomson Reuters GFMS的統計,2012年全球官方部門淨買黃金數量年增17.4%至536公噸,創1964年以來新高。2008年以來全球央行每年皆淨買進黃金;預估今年上半年還將淨買進280公噸。

烏克蘭央行上個月表示,2012年黃金佔該國外匯儲備的比重從一年前的4.36%暴增至7.72%。巴西分別在去年10、11月買進17.2公噸、14.7公噸黃金。IMF數據顯示,伊拉克在去年8-9月大買黃金,將官方貴金屬存量從5.8公噸一口氣拉升至31.07公噸。

MarketWatch去年9月5日報導,全球最大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俄羅斯過去五年以來每個月以大約5億美元的速度敲進黃金,使得其黃金儲備在這段期間成長逾倍。

《中國、俄羅斯對美元/美債沒信心!》

中國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14日透過官方網站宣佈,已在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機構內成立了外匯儲備委託貸款辦公室(SAFE Co-Financing),負責創新外匯儲備運用這項工作。SAFE指出,人民銀行與外匯管理局近年來不斷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戰略。自開展委託貸款業務以來,透過調節外匯市場資金供需,進而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擴大了外匯儲備投資範圍與領域、促進多元化經營管理。

Thomson Reuters 17日報導,俄羅斯二十國集團(G20)會議協調員、前Sberbank首席經濟學家Ksenia Yudayeva在受訪時指出,外界希望看到一個債務價值不縮水(意即:美元不貶值)但經濟成長停滯的美國,還是一個經濟成長但債務價值縮水的美國?她說,如果不想面臨這樣的兩難局面,擁有外部盈餘的國家就該少買傳統儲備貨幣的公債。

美國最新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為止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公債餘額自1年前的1.2546兆美元縮減6.7%至1.1701兆美元。

或許有人會說,國際金融市場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就顯得相對突出、美元匯率就會走升。沒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元的確出現一波急升走勢,但那並未改變2000年以來的大方向:貶值。值得注意的是,與美元長期呈現反向關係的黃金剛剛完成連續12年上漲(1920年首見)的驚人紀錄。

FED統計顯示,2012年12月實質廣義貿易加權美元指數(TWEXBPA;見附圖;來源:St. Louis Fed Economic Data)報83.380(基期值100=1973年3月;數據越高代表美元越強),創2012年2月以來新低;僅較2011年7月的80.503(1973年1月開始統計以來最低點)上揚3.6%。廣義貨幣指數包含下列國家/地區:歐元區、加拿大、日本、墨西哥、中國大陸、英國、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巴西、瑞士、泰國、菲律賓、澳洲、印尼、印度、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瑞典、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哥倫比亞。

《基本面與股市脫鉤,令許多投資人喪失信心》
世銀在最新公佈的半年度「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epcts;GEP)」報告當中將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自去年6月預估的3.0%大降至2.4%。世銀指出,雖然金融市場現在比去年更趨於冷靜,但這樣的榮景並未反應在經濟基本面數據上。

義大利FTSE MIB指數自去年7月24日12,362.51點(歐元世代以來最低收盤紀錄)到18日的17,554.13點總計大漲了42%。股市這麼旺,這下子義國官員可以鬆一口氣了?彭博社報導,義大利央行18日以國際經濟情勢惡化、內需持續疲軟為由,將今年當地GDP萎縮預估值將由去年7月時預期的0.2%修正為1.0%。義大利失業率已達逾13年新高(11.1%)、2012年12月家庭信心指數逼近歷史最低點;義國正陷入2001年第4次的經濟衰退。

西班牙IBEX 35指數自去年7月24日5,956.3點(2003年3月新低)到18日的8,604點以來累計上漲了44.5%。西國債務危機解除?西班牙央行18日公布,2012年11月銀行壞帳比連續第17個月走高,自10月的11.23%升至11.38%,創歷史新高;金額月增20.1億歐元至1,916.3億歐元。截至2012年底為止西國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25%。

標準普爾500指數18日收盤創2007年12月26日新高,按照柏南克的邏輯美國投資人、消費者應該是荷包滿滿、信心十足,QE輕鬆退場的日子應該是指日可待。很抱歉!根據華爾街日報/NBC News在2013年1月12-15日所做的民調,在歐巴馬第二任就職典禮舉行前夕僅有36%的美國人相信他有能力讓美國經濟轉強,比例遠低於小布希總統第2任就職時的43%。高達60%的受訪者說未來一年將是艱苦的一年、得多存錢才行。不到一半(43%)的受訪者對未來4年有信心,比例低於2005年(小布希第二任)時的48%。

《你還相信FED官員的判斷力?衰退前四個月柏南克還說市場可以趨穩》

美聯社報導,2012年1月12日首度公佈的1,197頁2006年全年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完整會議紀錄副本顯示,時任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的Tim Geithner(註:即將卸任的美國財長)在2006年的例行貨幣政策會議上表示,房市降溫也許會對消費、企業支出產生影響,但應該不會產生其他的連帶傷害效應。

2006年3月首度以FED主席身分主持會議的柏南克對於房市的開始出現下滑徵兆輕描淡寫,表示經濟成長列車不會因房市降溫而脫軌,景氣應該可以軟著陸。當年5月第2次主持會議時,柏南克還是一派輕鬆,認為最壞的狀況就是房市有序的下滑。時間快轉到當年12月,柏南克當時仍預期美國經濟可以軟著陸。一年後,美國正式步入衰退!

彭博社報導,2013年1月18日首度公佈的2007年全年FOMC完整會議紀錄副本顯示,參與2007年8月7日會議的Donald Kohn(時任FED副主席)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經得起次級房貸危機的考驗。柏南克當時也說,市場應該可以恢復穩定。Janet Yellen(時任舊金山FED總裁)在2007年1月的FOMC會議上說,房市崩盤、進而衝擊消費支出的機率已大幅降低。

Reuters報導,Geithner在2007年8月10日的緊急電話會議上指出,並無任何跡象顯示美國大型金融機構面臨任何籌資壓力。柏南克在2007年12月的FOMC也說,主要金融機構應該不會面臨破產或接近破產的窘境。FOMC在一年後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

《安倍經濟學:日本人對日圓的信心即將崩盤?》
這陣子談國際財經,就不可能不談到當紅的安倍經濟學(Abeconomics)。去年11月15日即預告「日圓即將反轉貶值」的Heyman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Kyle Bass 18日在CNBC電視台指出,日本政府負債金額是中央稅收的24倍。他認為,當一個國家進入像這樣形同破產的狀態時,神仙也救不了。Bass宣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力推2%通膨會導致日本債務炸彈在24個月內引爆;日本企業應該學習軟體銀行(收購Sprint)、Dentsu(收購Aegis)趕緊利用日圓收購歐美資產。

理由?Bass指出,過去20年來日本政治人物、企業家、投資人都認定通縮將是常態、日圓必升,因此日本公債(JGB)是安全的,安倍政府硬推2%通膨的結果將導致殖利率上揚、債券價格下挫,進而導致滿手JGB的日本金融機構/保險公司、投資人受傷。Bass說,一旦換利曲線(swap curve)開始認定通膨政策是玩真的,日債危機將就此揭開序幕。日股近期相當強勢,還可以追嗎?Bass形容做多日股的風險就像是在推土機前面撿一分錢一樣;日圓貶值也無法讓日本貨在中國重拾競爭力。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的報價顯示,日本第一檔黃金ETF(2010年7月2日掛牌)「Mitsubishi UFJ Trust Gold ETF ( Japan Physical Gold ETF;代號:1540.JP)」18日跳空大漲2.34%,收4,820日圓,創歷史收盤新高。

信任,是經濟活動的基礎,沒有信任一切都免談。各大經濟體央行增加流動性原本用意是要強化市場信心,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市場信心正一點一滴地流失中!


美國隱形負債逾70兆美元

美國政府若不正視債台高築問題,台灣持有的1,980億美元或新台幣5.8兆元(註:截至2012年8月底為止;年增38%)美國公債價值可能受損(債券價格下滑、美元貶值),進而影響到你我的權益。美國為解決債務問題必定得調高企業、個人稅率,衝擊該國消費能力,進而影響台灣外銷廠商獲利以及股東們的荷包。試想,美國若繼續在財政問題上演戲給外國人看、不認真減赤,就算台灣緩徵證所稅,台股漲勢能持續多久?


美國負債問題究竟有多嚴重?可不可以像2011年7-8月舉債上限談判那樣把惱人問題繼續當作足球踢(kicking the can down the road)就算了?為何「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說,美國只有「財政大峽谷」,沒有「財政懸崖(Fiscal Cliff)」?

有人會說,美國現在2%的經濟成長率在先進國家當中已經很厲害了!美國農業部(USDA)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7月總共有破紀錄的4,668萬人向政府領取食品券(food stamps),年增率達2.9%,比經濟成長率還要高。2012年9月非自願兼差人數達861.3萬人,僅較2010年9月的938.3萬(歷史最高紀錄)短少8.2%(77萬人)。年初迄今,美國非自願兼差人數增加了6.4%。如果美國政府不在乎或輕忽這兩項數字背後代表的有形與無形成本,那麼他們可以繼續延後真正面對問題的時間。後果?誠如商品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在今年4月接受華爾街日報(WSJ)專訪時所說的,類似希臘的街頭暴動恐將會在美國上演。

截至2012年4月為止美國債務GDP佔比高達101.7%(見附圖;來源:聖路易斯FED),較經濟衰退開始時(2008年1月)的66%跳增35.7個百分點;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小,遠高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雷根總統主政時期、內戰以及獨立戰爭時期。《美國隱形負債每分鐘增加一千萬美元,政府財政比西班牙糟》

美國人真正面臨的金融負擔金額(簡稱隱形負債)究竟有多龐大?絕對不僅止於帳面上的16兆美元而已!「keepingamericagreat.org/10-million-a-minute-tour/」這個網站可以看到最即時的隱形負債變動,以每分鐘增加一千萬美元的速度向上竄升,目前(截至2012年10月29日為止)已經達到71兆美元的水準!

71兆美元是怎麼算出來的?上述71兆美元負債包括聯邦政府的總債務(公眾持有的債務、資金來源沒有著落的軍事/民用養老金)以及資金沒有著落的社會保險的承諾(例如,社會保障和醫療)等等。形容美國是「放大版歐豬五國」的全美財政責任與改革委員會聯合主席Alan Simpson(共和黨籍前參議員)11日在接受CNBC訪問時解釋「兆(Trillion)」的意義為何。他說,如果你一秒鐘花一美元,那麼你得花上32,50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1兆美元大關;如果你從耶穌誕生開始每天花用100萬美元,到現在你也還碰不到1兆美元關卡;宇宙誕生於136億年前,距離一兆大關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根據智庫機構「Comeback America Initiative(簡稱CAI)」所編列的「主權財政責任指數(SFRI)」,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美國在34個國家當中排名第28名,比目前面臨主權紓困窘境的西班牙(第26名)還糟糕,只贏匈牙利、冰島、愛爾蘭、葡萄牙、日本、希臘(註:上述六國分別名列第29-34名)。CAI是美國前聯邦審計長David Walker所發起的無黨派機構。

根據IMF 2011年9月公布的報告,美國公共債務(包括聯邦、州、地方政府)GDP佔比高於西班牙、英國;10年內美國將達到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前的水準。不過,如果你把社會安全、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以及其他聯邦信託基金債務也加進去的話,三年後美國的債務GDP佔比將追上希臘債務危機引爆點的水準。

zerohedge.com報導,根據巴克萊資本證券歐洲首席經濟學家Julian Callow所整理的數據,美國、日本、希臘以及愛爾蘭在6項政府財政指標當中全部都拿到象徵警戒水準的紅色警告,比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或英國都還糟糕。

《美國每人醫療費用遠高於OECD均值,身體狀況很糟》

根據CAI所發起的「10 Million A Minute Tour」活動投影片資料,美國聯邦支出GDP佔比在1912年時僅有2%(以2012年幣值計算相當於160億美元),到了2012年已增至24%(相當於3.8兆美元),如果不進行改革的話2040年就會飆升至37%。2012年9月美國政府部門就業人數為2,200.1萬,僅較2010年5月的2,299.7萬(歷史最高)減少4.3%。

上述數據並未包括各州以及地方政府,如果納入計算的話美國整體政府支出GDP佔比將在2040年升至50%。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說,他將透過大幅刪減政府支出(聯邦支出GDP佔比計畫從目前的24%降至2016年的20%)在10年內達成平衡預算目標。您認為羅姆尼(假設他當選)真的辦得到嗎?
1912年時美國有高達97%的預算是每年審查,但到了2012年比例已降至33%。換言之,現在有高達67%的美國聯邦預算是自動過關,這其中包括社會安全(佔20.4%)、聯邦醫療保險(佔12.6%)、其他強制性項目(佔19.7%)、醫療補助(Medicaid;佔6.7%)等等。以2011會計年度為例,當年度的聯邦政府預算僅有38%(包括國防、其他斟酌性支出)是由國會與總統來決定,低於4年前的62%。

FoxNews.com 10月4日指出,1940年美國每一名社會安全救濟金領取人背後有159名就業人口力挺,現在此一數據降至2.8名。民主黨籍財政責任與改革委員會聯合主席Erskine Bowles 11日在接受CNBC訪問時指出,未來10年社會安全計畫的資金缺口高達9千億美元。

聯邦醫療保險+醫療補助的GDP佔比目前為4.8%,2040年預估將增至9.3%。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1年公布的資料,2009年美國每人醫療保健費用為7,960每元,較OECD平均值(3,361美元)高出137%。根據Bloomberg Rankings 8月15日發表的「世界最健康國家(World`s Healthiest Countries)」評比(利用「平均預期壽命」、「吸煙率」、「死亡率」等指標來做為評斷標準),美國排名第33名。面對這樣一個身體狀況不佳、醫藥支出持續上揚的國家,國際債權人還能忍耐多久?

美國今年淨利息GDP佔比僅有1.4%,但到了2040年預估將暴增至10.8%。彭博社報導,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美國聯邦政府在上個會計年度(截至2012年9月30日為止)共支付了3,598億美元的利息,創2005會計年度(3,524億美元)以來新低。值得注意是,美國政府2005會計年度(截至2005年9月30日為止)的政府預算赤字也僅有3,183.46億美元,現在單單是利息支出就已經達到7年前的赤字總額!美國赤字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以2010年幣值來計算,美國國防年度支出約達6,900億美元,比以色列、土耳其、澳洲、加拿大、南韓、巴西、義大利、德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日本、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大陸的加總(6,700億美元)還要多。國防對經濟成長沒有太大的助益;這些數據凸顯出美國財政赤字狀況的不可持續性。
美國整體稅負GDP佔比小於法國、荷蘭、德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僅高於日本、墨西哥。此外,企業稅對美國聯邦稅收的貢獻度不到10%;多數都是由薪資與個人所得稅來包辦。美聯社今年8月報導,根據「政策研究學院」發表的報告,包括AT&T、波音、花旗集團等企業去年的平均薪資為2,040萬美元,但他們繳交給政府的稅金卻遠低於此。難怪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AT&T執行長Randall Stephenson表示,增稅勢必得成為解決債務問題的一環。

《柯林頓再當20年總統也救不了美國財政?》

靠經濟成長來解決債務問題?讓羅姆尼這個商人當總統,美國就不用削減支出?根據美國政府審計局(GAO)的估計 美國經濟得連續數十年達到兩位數的實質GDP成長率才能解決上述隱形債務!過去一百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只有25年繳出預算盈餘!1901年至剛剛結束的這個會計年度(截至2012年9月30日為止)的這段期間美國合計僅繳出5,982.32億美元的預算盈餘,連過去4年平均年度預算赤字的一半都不到。

柯林頓(Bill Clinton)第二任總統任期恰巧碰上網際網路熱潮、那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創下歷史天價,美國在1998-2001年度這4年間都繳出預算盈餘成績單、合計盈餘達5,593.57億美元。假設美國修憲讓柯林頓回鍋當總統(註:他的協調能力好,可以讓兩黨議員達成財政協議),也假設美國又出現一波足以跟網際網路相提並論的投資熱潮,那麼柯林頓再當20年總統也僅能貢獻美國2.8兆美元的盈餘,固然可以讓債權人感到寬心,但相對於逾70兆美元的隱形負債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透過美元貶值來減輕債務?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2011年8月9日在接受財富雜誌(Fortune)總編輯Andy Serwer電話專訪時表示,美國公債不會違約(因此債信評等應該還是「AAA」),但美元並不是「AAA」。此外,也有人呼籲各大央行應考慮將帳上的公債一筆勾銷。通膨是一種隱形稅,無法解決債務問題,更何況社會安全、醫療保險等資金來源沒有著落的債務成長速度是超越通膨的。

單靠增稅就可以成功減債?美國聯邦稅收GDP佔比的歷史平均值為18.4%,以合理、可持續性的假設基礎來推斷,若要單靠增稅來解決美國財政困境的話,預估到2040年聯邦稅率得增加一倍。顯然,這樣的稅率增幅勢必會衝擊美國經濟。稅率不變,單靠削減支出呢?如果美國聯邦稅收GDP佔比維持在18.4%,到2024年這樣的收入僅夠支應社會安全、聯邦醫療保險、醫療補助以及公債利息。其他像國防、運輸、教育、國土安全等支出通通得刪除!可能嗎?


為何美國經濟週期研究所(ECRI)共同創辦人Lakshman Achuthan堅稱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憑什麼說聯準會(FED)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力不增反減?這些問題的共通答案都是:貨幣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circulation)!咖啡、提神飲料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恐懼,讓貨幣流通速度創50年新低?》

華爾街日報在8月30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2012年第2季的美國貨幣流通速度(註:名目GDP除以M2貨幣供給)創逾50年新低。這意味著儘管FED已大幅擴充資產負債表規模,消費者、企業仍選擇繼續存錢。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簡稱FDIC)的統計顯示,美國存保機構存款金額持續創歷史新高,第2季底年增5.7%至10.3兆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有四分之一是不支付利息。


根據Hoisington投資管理公司總裁Van R. Hoisington、執行副總Lacy H. Hunt所做的統計,1900年迄今貨幣流通速度最高出現在1997年(2.12),最低出現在1932年(1.17),1900年至2011年第3季平均為1.67,1953年至1980年期間平均值為1.675。換言之,貨幣流通速度(彭博社資料顯示目前為1.5776)跌破長期歷史平均值應該是促使FED 9月13日決定採取行動的主因之一。

2008年3月時FED資產負債表規模僅有9,200億美元,但現在已達2.2兆美元。表面上看來FED這麼用力刺激經濟,消費者應該可以安心正常消費才對。可惜,問題沒那麼簡單!美國聯邦政府年度預算赤字預估將連續第4年超過1兆美元,民眾知道這筆帳遲早都得買單(多繳稅或面臨政府支出刪減),逃不掉的;民間未雨綢繆、減少支出可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一年前就已預測美國將再度陷入衰退、引發外界質疑聲浪的Achuthan,9月13日在ECRI官網發表專文指出,貨幣流通速度重挫破底意味著,FED不管做多少努力成效都將大打折扣。

為何一口咬定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Achuthan說衰退初期GDP數據幾乎都會下修,而且幅度還蠻大的。美國商務部9月27日公佈,2012年第2季實質GDP成長年率自原預估值1.7%下修至1.3%(註:第三次預估值),增速創2011年第3季以來新低。

businessinsider.com 29日報導,Gluskin Sheff & Associates Inc.首席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指出,2012年8月美國核心(非國防、不含飛機)資本支出訂單金額3個月移動平均值下滑4.1%。他說,歷史數據顯示當趨勢弱化至目前這個水準時,美國經濟100%已經處於衰退。2007年領先預測經濟衰退的Rosenberg曾任美林證券北美研究首席經濟學家。

根據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經濟學家Torsten Slok在2011年6月發表報告指出,經濟衰退後(註:止於2009年6月)的成長率正常為6%,3-4%為溫和復甦速度,2%等同「成長性衰退(growth recession)」。美國實際表現?2009年第4季(4.0%)、2011年第4季(4.1%)表現最突出,2011年第1季(0.1%)最差,除了上述兩次4%增幅外其餘皆未高於3%。

Slok在今年3月指出,全球主要央行(FED、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中國大陸人行、瑞士央行)自2007年以來合計印了8兆美元。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幾乎相當於全球股市市值的30%,高於2008年的10%。Slok的研究顯示,2000年迄今包括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瑞士的貨幣流通速度均呈現走低,顯示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並不明顯。

Slok指出,央行的印錢動作可以透過需求因素(例如:銀行加速放款、貨幣流通速度升高)、供給因素(原物料價格/薪資走高)以及通膨預期心理等三大管道影響通膨。由此推斷,美國通膨目前之所以處於低檔最主要是受到失業問題嚴重導致薪資增長受到壓抑以及貨幣流通速度持續低迷的影響。
Slok認為美國雖不太可能發生惡性通膨(Hyperinflaiton),但他也提到任何印錢的國家都面臨通膨預期心理失控的風險,大眾是否信賴央行是惡性通膨爆發與否的關鍵。Slok的經濟團隊已連續兩年(2010年、2011年)獲《機構投資人雜誌》票選為固定收益研究類第一名。

Thomson Reuters/美國密西根大學9月28日公佈,1年期預估通膨率2012年9月終值為3.3%,低於前月終值3.6%;5年期預期通膨率終值為2.8%,低於前月終值3.0%。2012年3-7月1年期、5年期預估通膨率區間分別為3.0-3.9%、2.7-3.0%。除了消費者對FED 9月13日QE宣布淡定以對外,美國公債市場投資人也是如此: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13日的1.75%降至27日的1.66%。

《沒有通膨是因為美國已陷入流動性陷阱?》

曾任美國財政部次長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固定收益資產組合管理部門主管傅沛德(Peter Fisher)8月20日在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繼續使用「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公債買賣活動(買進長債、出脫短債)只會創造出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繼續壓低期限溢價(term premium)並無法替美國經濟創造出更多的信用。

傅沛德9月10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文指出,既然FED認為繼續壓低長期利率對經濟有幫助,那麼何不把它打到零?他說,長期利率如果真的跌到零的話銀行將缺乏放款的誘因。

《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Sheet Recession;BSR)》名詞發明人辜朝明(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指出,民間行為因資產泡沫破裂而從「利潤極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轉變為「積極減債(Debt Minimization)」,首當其衝的就是「貨幣政策」(失效),因為負債大於資產的企業/個人是不會對任何利率水準做出反應(「流動性陷阱現象),而通貨緊縮的現象也將會隨之出現。

美國人積極減債的證據?彭博社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3月底為止美國消費者償債金額佔可支配個人收入比重為11%,低於2007年的14%。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資料,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目前的所得較2009年經濟復甦剛展開時短少了4.8%。美國中等收入已降至網際網路世代(1993年)前水準;柯林頓政府時代所增加的部分已經完全吐出來。

Thomson Reuters報導,根據德勤(Deloitte)的統計,高達80%的受訪美國財務長表示美國經濟已經或即將陷入停滯狀態。根據Thomson Reuters I/B/E/S的統計,截至第2季底為止標準普爾1,500大企業(S&P 1500)帳上總計有1兆美元現金/約當資產,與去年美國GDP(15兆美元)相比可說是一大筆資金。

《萬一新QE沒有辦法降低失業率,FED將提高通膨目標?》

美國除了資金陷入流動性陷阱外,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關注的勞動參與率8月跌0.02個百分點至63.5%,創1981年9月以來新低!怎麼樣才能讓資金動起來、讓失業的美國人重拾求職的勇氣?如果美國兩大黨沒有辦法提供財政改革對策的話,柏南克可能僅剩提高通膨目標(註:目前為2.0%)這項武器了!

Thomson Reuters報導,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共同創辦人葛洛斯(Bill Gross)9月20日表示,FED在沒看到美國失業率降至6%以前是不會善罷甘休,他預估為了達到此一目的貨幣當局將容許通貨膨脹在未來幾年內上升至3.0-3.5%。柏南克實際上早已悄悄地在放寬FED對通膨的容忍程度。今年4月,他說如果通膨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高於2%的話,FED的信譽將會受損。在9月13日的記者會上,柏南克絕口不提「通膨長時間逾2%=FED信譽受損」這回事,只說一旦通膨高於目標(註:2%),FED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將它壓回至目標區。

分析
  • 黃金價格未來決定於全球央行對美元信心,非技術分析來決定,這是我的看法;( Future price of gold decided at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confidence in the dollar, non-technical analysis, this is my opinion; )
  • 一旦,美債持續增高、日本持續印鈔,全球央行必須用黃金避險,以免貨幣泡沫傷及多年外匯果實,所以黃金價格不是決定於技術分析;( Once the U.S. debt continued to increase, Japan continued to print money,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must be gold hedge, in order to avoid The money bubble hurt the years foreign exchange fruit, so the price of gold is not decided in the technical analysis; )
  • 未來 IMF 解決全球印鈔問題只剩一藍子貨幣,黃金極可能是貨幣之一,全球央行對黃金還會再增加;( IMF can only solve global money printing by a basket of currencies, gold is very likely to be one of the currencies,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will again increase in gold; )
  • 由 Obama 策略看,會加速能源回北美美商回美投資、弱勢美元增加外銷降低進口,這樣由 GDP 四大成長因素看,將可增加順差、投資,降低政府開銷,Obama 還蠻懂經濟,那像馬總統亂搞一通;
参考:MoneyDJ 新聞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