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Google 瀏覽器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登台 - 分析

Español: Logo de la Chrome Web Store
Image via Wikipedia

谷歌程式商店登台 免費下載

谷歌(Google)宣布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 (Chrome Web Store) 正式登陸台灣,台灣用戶可透過繁體中文介面,免費享用各種網路工具、趣味遊戲等應用。

谷歌台灣分公司今天(22日)宣布,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登台,台灣與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可透過43種語言介面,享用超過2萬9000個應用程式、擴充功能和主題;其中也包括台灣開發者所設計的應用程式, 如HitFT (Taiwan) 的一指知天下、5733 熱詞消除等。

谷歌台灣分公司表示,自2010年12月Google推出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以來,目前每天有數百萬個應用程式被下載。

去年10月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推出新介面後,下載量每天成長超過100%,全球使用者能更便利地依不同的類別瀏覽網頁,尋找各種新奇且適合自己的應用程式、擴充功能和主題。

English: A black version of an emblem used by ...
Image via Wikipedia
谷歌台灣分公司指出,隨著繁體中文版的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在台上線,台灣使用者可透過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下載全球熱門應用程式與擴充功能,像是廣受歡迎的 Google 瀏覽內容轉送手機擴充功能(Chrome to Phone)、Google+、Google +1 按鈕、Offline Gmail、Google翻譯、Google地圖、憤怒鳥(Angry Birds)、寶石方塊 (Bejeweled)、植物大戰殭屍 (Plants vs Zombies)、魔幻堡壘 ( Bastion )、Cut the Rope HD等等。

谷歌台灣分公司表示,這些網路應用程式都是免費下載,未來谷歌將規劃收費的線上應用程式,但會和免費的有所區隔,相關法規也會協調好才登台。

谷歌業務布局全面盤點:搜索廣告仍是中流砥柱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撰文,對谷歌的非核心業務表現進行了評估,YouTube、Android 和DoubleClick等通過收購獲取的業務表現不俗,而自主開發的業務多數都業績平平。

以下為文章全文:

谷歌需要多元化。在經歷了14年的發展後,該公司仍有95%的收入來自網絡廣告,而且多數都源於搜索。這並不是因為缺乏嘗試。多年來,谷歌已經在搜索以外推出了很多新產品,盡管很多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多數都沒有為其貢獻太多利潤。

如今,谷歌甚至開始押注硬件領域。這也成為了谷歌歷史上規模最大,甚至是風險最大的一次轉型。谷歌能否成功\?它是否已經疲於探索?為了更好地了解現狀,我們決定回顧一下谷歌的所有非核心業務,並一一打分:

智能手機:A-

Android已經成為谷歌的一項重要業務,在2005年花費5000萬美元收購了一款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基本框架後,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谷歌就將Android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平台。

之所以得了A-,而不是A,唯一一個原因在於:iPhone上一季度為蘋果貢獻了超過240億美元收入,Android卻沒有幫谷歌賺太多錢,原因是這款系統被免費提供給各大廠商使用。谷歌表示,該公司每年通過移動廣告創收約10億美元,但很多都來自包括iPhone在內的其他平台。

從戰略上講,這或許\無關大局。谷歌的主要目的是,通過Android的成功\避免蘋果等競爭對手封殺谷歌搜索。不過,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後,谷歌可能會積極部署創收計劃。

網絡瀏覽器:A

Chrome與Android很相似。在這一市場,谷歌同樣是以新秀的身份進軍了一個成熟市場,並且很快改變了格局。只用了3年多時間,Chrome就超越火狐,成為全球第二熱門的瀏覽器。Chrome的規模仍然落後於IE,但每年都被安裝到數億台新PC中。

與Android相同,Chrome也是為一個更大的目標服務──確保第三方瀏覽器不會封殺谷歌服務。但該瀏覽器的確能夠提供快速、穩定的網絡體驗,並吸引用戶在網上停留更長時間。Chrome也是一款免費產品,但沒有哪家企業用瀏覽器賺錢,所以谷歌也沒有理由這麼做。

上網本:D

Chrome的另外一個附屬項目是Chrome OS,這是一款基於瀏覽器的操作系統,但其目的是克服Windows在上網本市場一些問題。

Chromebook很便宜,啟動速度很快,而且很容易升級、打補丁,所有的軟件都通過網絡運行。但該系統支持的硬件很少,應用數量也遠不及Windows。另外,上網本市場也已經因為iPad的崛起而倍受打擊。總之,在2009年上網本如日中天時,這似乎還是一個不錯的實驗項目,但時過境遷,環境已經變了。

顯示廣告:A

由於每年都能吸引廣告主購買數十億美元的搜索廣告,因此谷歌似乎很容易開展這項業務。不過,直到2007年收購DoubleClick後,該公司才真正在顯示廣告市場有所作為。5年後,谷歌已經打造了觸角最廣泛的顯示廣告網絡之一,該業務今年的收入有望達到50億美元。

視頻:B

YouTube對谷歌而言是一次風險巨大的收購,每年都有可能因為侵犯版權賠償數十億美元。

但谷歌的表現卻非常出色,在應版權方的要求撤下侵權內容後,他們順利化解了法律糾紛。YouTube目前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視頻網站。最近幾個月,谷歌還招募了大量內容制作人,幫助其打造獨家節目,並在YouTube上創建了很多頻道,而不再簡單地提供隨機視頻組合。那為什麼只給了個B?因為盡管觀眾很多,但YouTube的收入卻很少──2012年的收入預計不超過16億美元。

社交網絡:C

去年夏天,谷歌發布了備受期待的 Google+ ,對Facebook發起挑戰。

這款服務已經吸引了9000萬注冊用戶,但目前還不清楚其中的活躍用戶究竟有多少。很多人只是登錄了Gmail等其他谷歌服務,並沒有真正使用Google+。

谷歌或許\會辯解稱:這沒有關係,因為Google+原本就不是為了搶奪Facebook的用戶。相反,這只是谷歌了解用戶社交關係的一個渠道,借此改進其他產品。Facebook和Twitter顯然不希望為谷歌提供所有信息,所以谷歌才決定單幹。

但這一項目的表現並不十分理想。今年早些時候,當谷歌將Google+的內容在谷歌搜索中突出顯示時,引發了眾多質疑,還有很多人認為這會導致用戶轉用微軟必應。
另外,外界普遍認為,普通用戶並不使用這款服務,Google+上的多數互動都來自科技行業從業人員以及谷歌員工,你的父母和老同學根本不用。簡而言之,Google+是谷歌迄今為止最優秀的社交項目,比此前失敗的Wave和Buzz好很多。但現在就對這款服務能否成為谷歌在社交時代的救命稻草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消費電子:F

谷歌尚未開發消費電子產品。但的確為其他公司提供軟件,幫助他們生產這類設備。不幸的是,這些產品目前都遭遇慘敗。第一版Google TV的表現十分糟糕,導致谷歌的合作伙伴之一羅技2011年第一季度的退貨量高於銷量。羅技的CEO甚至將其稱作是一個“昂貴的錯誤”。第二版似乎好很多,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似乎並沒有如谷歌承諾的那樣展出大量產品。
Android平板電腦同樣銷售慘淡,只有Kindle Fire是個例外,這款產品採用了亞馬遜定制的瀏覽器、應用商店和應用,與谷歌服務沒有任何關係。

企業應用:B-

這對谷歌而言是一項理所當然的業務。將電子郵件和文檔協作等企業應用引入雲端會帶來很多利益,而谷歌也是這一領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

但谷歌似乎並未對該市場投入100%的精力。電子表格等個別谷歌應用缺乏一些關鍵功\能,這就導致很多用戶仍然離不開微軟Office。而如今,微軟則憑借Office 365雲計算解決方案發起反擊。這將成為一場激烈的廝殺,但谷歌給了微軟太長的反應時間。

另外,從收入角度講,谷歌Apps同樣業績平平,年收入不足10億美元。但不要誤會,我們喜歡Gmail和Apps,也很滿意這些服務,我們只是認為它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本地商務:C

一方面,本地商務出現在了谷歌搜索結果的很多地方,這似乎在情理之中,畢竟這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相關的搜索結果,尤其是在移動設備中。但Yelp等公司卻認為谷歌此舉涉嫌不正當競爭。除此之外,谷歌還借助基於手機的谷歌錢包服務拓展實體支付領域,但該服務目前僅支持兩款手機,而且安全漏洞頻出。谷歌還試圖在團購市場推出與Groupon類似的服務。谷歌已經斥資1.51億美元收購了餐\館指南服務Zagat,並有望將其融入到本地商務業務中。

有朝一日,用戶可能會使用谷歌直接購買本地商家的產品。但與社交業務一樣,這個項目仍在進展之中。

結論

谷歌非核心領域的表現喜憂參半。一方面,該公司在收購其他企業後,對相應的服務進行了改版,並很快適應了市場發展,例如YouTube、Android和DoubleClick。
但另一方面,如果是谷歌自主開發的項目,表現似乎並不盡如人意,雖然Chrome瀏覽器業績不俗,但本地化和社交業務卻未見起色。除了手機外,谷歌在其他消費電子領域的表現也很糟糕,對於即將開展的硬件業務,這似乎並非吉兆。

分析

  • Google 瀏覽器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是瀏覽器的進化,最大問題仍是使用者擔心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會降低瀏覽器 Chrome 的效能,筆者自已也曾經遇過;
  • 一旦,瀏覽器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擴充至使用者 Chrome,可即時 on 、off 離開記憶體,且不占記憶體及CPU loading,商用化的時機就成熟,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就成為 Google 新收入;
  • 這是瀏覽器新革命;

Enhanced by Zemanta

追求均富 總統重申推動租稅改革 - 分析與評論

Map of Taiwan
Image via Wikipedia
追求均富 總統重申推動租稅改革

馬英九總統今天(22日)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時表示,他第二個任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追求均富,同時希望進一步推動租稅改革,落實量能課稅的原則;也就是讓收入高的人多負擔稅捐,幫助更多弱勢民眾。

總統在出席論壇致詞時,談到自己過去3年多如何因應全球金融海嘯,以「3挺1安」政策及發放消費券等方式穩定民心,並且積極提高就業率,終於逐步讓台灣景氣復甦。總統表示,他從這過程中了解到危機不見得是壞事,困境反而讓大家有機會思考,並學到逆境求生術。

展望未來,總統表示,他第二個任期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追求均富社會、照顧弱勢,其中包括租稅改革,進一步落實量能課稅的原則。

總統指出,事實上,政府已經開始推動稅制改革,包括去年6月開徵的奢侈稅;在不動產方面,則推動實價登錄,要讓收入高的人多負擔稅負。總統:『(原音)儘管我們還沒走向實價課稅,這是許多人希望我們做,但我們條件還沒完全成熟。不過,我們先把實價登錄做好,也就是把準備工作做好,將來如果要做,比較有機會做。但這還不夠,還需要在其他方面能夠讓收入高的多負擔一點稅捐,一方面健全我們財政,二方面進一步幫助我們的弱勢。』

總統指出,政府其他重要工作還包括增加就業、將台灣從效能驅動的經濟變成創新驅動的經濟,以及繼續擴大和區域經濟整合的連結,希望能在10年內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否則台灣又將面臨被邊緣化的惡夢。

總統強調,未來的挑戰非常大,除了經濟發展,他也要努力追求社會公平,避免貧富差距繼續擴大,因此行政院將在今年內提出國民幸福指數,作為國家未來努力的方向。


劉憶如:奢侈稅 擬改區域開徵

TPP
TPP (Photo credit: transnationalinstitute)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籌組「財政健全小組」,財政部長劉憶如昨天接受專訪表示,不動產短期交易課徵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是否限縮課徵範圍,例如大台北地區、台中七期、高雄美術館附近等,中南部房價穩定的地區,可能都不用課徵奢侈稅,也就是由現行全面開徵改為部分區域開徵,將可納入討論。

劉憶如說,先前提到的「Windfall tax」(暴利稅),如果大家都有期待,也可開放討論,但暴利稅不是針對彩券中獎,而是針對獨占且因外在環境改變而有超額利潤的企業。

中南部房價穩 考慮不徵

劉憶如指出,去年一月討論奢侈稅時,就有人提出分區課稅的概念,因為炒房問題僅侷限在某些都會區,所以有人建議開徵奢侈稅應該分區,也就是部分區域課奢侈稅、部分區域不課;後來因外界期待奢侈稅儘快上路,所以決定先開徵奢侈稅,有些問題以後再來談。

劉憶如表示,這次成立財政健全小組,除了賦改會討論過的能源稅、營業稅及資本利得稅等議題,奢侈稅是否由全面開徵改為部分區域開徵,也可納入討論,但可以討論不代表贊成,未來光是討論哪些區域要課徵奢侈稅、哪些區域不用課徵,可能就是一個大工程。

根據「奢侈稅條例」規定,持有未滿二年就出售的不動產,須按銷售價格課徵十%至十五%奢侈稅。據了解,若不動產奢侈稅改為分區開徵,除了房價漲幅較大的都會區之外,例如大台北地區、台中七期、高雄美術館附近等,中南部房價穩定的地區,可能都不用課徵奢侈稅。
Emma Watson

課徵暴利稅 非針對彩券

至於Windfall tax(暴利稅)是否也納入財政健全小組討論?劉憶如表示,要看參與的成員,她認為機率可能不會太高,因為時間有限,大家關心的題目很多,那些會先放在第一階段討論。不過,這個概念提出後,大家討論熱烈,也有一些想像,有時候也許無心插柳,如果大家都有期待,可以開放討論。

劉憶如解釋,當時談到理想的租稅是要符合公平正義、又儘量不要打擊商業活動,才舉Windfall tax為例,後來被誤解是要針對彩券課稅,其實不是這樣。國外課Windfall tax,像是獨家開採石油本來也有繳稅,但因油價突然大漲而有超額利潤,政府又給獨家、沒有競爭,這種情況就被要求多繳一點稅;但也不是獨占就要課稅,還要因外在環境改變而有超額利潤,例如商品價格突然暴漲,目前台灣沒有這樣的情況。

課徵資本利得稅 方法才是重點

上周行政院長陳冲接受媒體訪問時,釋出「證所稅從不課到全課都可討論」的訊息後,當天股市大跌一三五點。雖然當天股市重挫的原因與歐美股市回檔有關,但市場解讀還是歸因於「證所稅的消息面」,工商團體也立即進言要政府「稅改要步步慢行」,證所稅的敏感由此可見。本周起馬政府「稅制合理化」的「財政健全小組」將宣布成立,資本利得稅是否課徵的議題再上火線。

     從國際趨勢看,過去廿年幾乎是「降稅」當道。全球化的影響,讓所有國家難再自外於「外力因素」,各國爭相爭取企業、富人的投資、資金與移民。這些能「逐高利而居」者,讓降稅成常態,增稅成反常。台灣從兩稅合一、各種租稅獎勵減免、到遺贈稅、營所稅,無一不是調降。

     不過全球金融海嘯後接踵而來的國家主權債信危機、貧富差距擴大引發的「佔據華爾街」運動等,讓這個趨勢逐漸改變。除了歐陸國家,歐巴馬最新提出的預算案中,除對大型金融機構徵「金融危機責任費」外,已決定終止布希時代對富人減稅的措施,同時對年收入逾百萬美元者課徵三○%的「巴菲特稅」。

     再從國內情況分析,政府財政日益惡化、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直線上升到五兆元,租稅負擔率降到十一%到十二%的低點,顯示政府已無力承受財政壓力。社會民情上,民眾對分配不均、貧富拉大的不滿,也不斷上升。這次總統大選,在野黨主打「公平正義」就是看準這點,執政黨更因此飽受壓力。要不是去年政府已推出奢侈稅,並完成「土地正義五法」的修正立法,稍微平復民眾的不滿,否則,選戰勝負仍難說。 .....

公務人員退休金存款18%優惠利率現況分析

(一)一年18%的利息負擔多少

據退撫司司長呂明泰於7日在答覆國民黨立委吳清池質詢18%相關議題時表示:如果公務人員以平均56歲退休,再領取24年18%優惠利率的基礎來計算,在未來40年,政府將要支付6兆的利息。不過由於銓敘部原本估算是以每年最多負擔700多億,同時領取18%的人數也會因年齡增長而有所遞減,因此銓敘部的估算為不超過3兆。
根據台灣銀行最新統計,目前18%優惠存款總帳戶數為40萬1千戶,總存款規模為4,303億元,一個月必須支出64億元的利息,以去年11月為例,台銀負擔16億元,政府則負擔48八億元利息,總計一年利息支出金額便高達768億元。
由於呂明泰司長的說法、銓敘部相差一倍。而且台灣銀行最新統計資料又與前者不同,到底哪個才正確,則應有明確之計算方式,讓社會大眾了解檢驗。

(二)享有18%優惠的對象為何

優惠存款達200萬元以上的人數佔總退休人數的20%,亦即當時屬高階公務員,多是資深民代、政務官等;而其他大部份都屬中低階公務員,大多只領70到80萬元退休金。
優惠存款達200萬元以上的人,若以200萬元18%來計,將近有4萬元,相較於當前不景氣、高失業率的情況下,算是不菲的收入。
但對於其他中低階公務員一次退大多只領70到80萬元退休金者,18%計算,每月拿到的利息不過一萬多元,頂多維持最起碼生活而已。


分析

  • 收入高的多負擔一點稅捐,一方面健全我們財政,二方面進一步幫助我們的弱勢;台灣稅制本來就是累進稅,收入高的本來就多負擔稅,而且,政府也無法給多繳稅人好的年老福利,應該要多繳稅的有好的年老福利,大家才願意留在台灣繳稅養老,否則,有錢人會離開這裡;因為 , 收入高繳多稅的人不能保證他永遠有錢 , 年老窮困時, 政府也無法給多繳稅人好的年老福利,大家自然沒動機繳稅。
  • 一些高收入的人,一年繳 40%稅,政府也無法給多繳稅人好的年老福利,再一想到繳 10000元稅金就有 7000 給了軍公教人員之花費,3.08 給了勞工,軍公教人員之年老退休福利又比非軍公教人員好上 4 ~ 6 倍,根本沒有人想繳稅,非常不公平;所以,政府租稅改革根本是欺騙人民與勞工。( 註:根據主計處歲出,才發現政府支出 91%是與勞工工作機會及福利無關,台灣政府是世界民主國家最苛待勞工,誰願意繳稅)。
  • 除非,新增之稅收是只提供給非軍公教人員之福利,否則, 政府租稅改革根本是欺騙人民   因為它是70%  給了軍公教人員之花費含薪資 根本沒人要繳稅  如果 新增之稅收是只提供非軍公教人員 ,將勞工退休福利金稅收補助拉高執政黨將大幅吸收85%選民信賴,打破過去台灣傳統;
  • 我們仔細計算,勞工十年都得不到政府什麼福利 ,但平均貢獻政府稅收約 100萬台幣 ,自已勞退儲金約 60萬台幣 , 造成許多不公平,因為, 勞工、雇主與公司繳的稅70%都提供給軍公教人員之花費 , 而累積 30年 軍教人員未繳之稅部份形成的債務確是全民負擔
  • 而勞工是受惠於台灣投資率增加工作機會, 租稅改革最怕就是壓低了台灣投資率 ,進而造成勞工失業,逼著勞工到東南亞、大陸工作,現在情況就是這樣,台灣已經有 250萬台勞在大陸工作,這就是馬總統須改善之處。
  • 仔細研究台灣稅收對勞工工作機會之影響,不得不說政府對未上市及興櫃公司投資科最低稅負制,等於傷害整個能創造高就業率 , 影響台灣勞工就業機會最大之稅法是對未上市公司最低稅負制 ,直接影響勞工工作機會。有錢人投資開新公司都屬於未上市公司 ,這稅法直接殺死許許多多想投資開新公司養員工之有錢人投資意願。
  • 台灣總統與部長們是否真的有承諾,許多有錢人、雇主、勞工對政府信心不足,因為政治人物一向沒有信用,只會抽稅、奪取政治利益及運用媒體,卻沒有真正了解台灣投資率竟然是四小龍裡面最低的,逼使台灣250萬勞工必須離鄉背井到大陸工作,這是台灣總統與部長們最大恥辱,將近31% 台灣勞工在投資率低迷下離鄉背井到當台勞, 台灣總統是何其殘忍讓如此多台灣勞工長期身家分離,就因為政府不再視提高投資率是他們職責。
  • 課徵資本利得稅能「公平正義」是指一般勞工以為稅收100%有至少45%用在勞工福利上,繳稅得著應有福利,但現在全國總稅收用於勞工及其家庭含退休福利預估是遠低於6.06% ,而 軍公教含退休人員是140萬人, 全國人口之6.67%卻用盡超過70%稅收含他們之薪資與退休俸,因此,課徵資本利得稅不見得有 「公平正義」,只是搶錢給公務員花而已,如壓抑到投資率更是壓抑勞工工作機會,變成假的 「公平正義」。
  • 由 “ 公務人員退休金存款18%優惠利率現況分析 ”得知軍公教人員 140萬裡已經有29.28% 是領退休俸, 領退休俸人員將會逐年增加,新進 軍公教人員也就逐年增加, 也就是說1兆多軍公教人員花費將逐年增加,不是原預估之 3 % ~ 5% ,那是財政大問題。解決辦法就是軍公教人員每月由薪資提撥之退休儲蓄提高超過10% ,也就是讓每年軍公教人員 退休儲蓄基金增加1100億,這樣五年後軍公教人員之退休俸就可以逐年增加由退休儲蓄基金支援之比率,稅收支出至軍公教退休俸就可以逐年減少,勞工退休年金就可以增加政府支援之比率,這樣才能逐漸讓稅收與國民福利達到 「公平正義」,消除目前政府稅收之退休福利都集中於軍公教人員,形成一般勞工是次等公民之現象 ;如果政府稅收不完全用來照顧繳稅三十年之勞工福利,則政府稅收70%變成只是用來照顧累計三十年未繳稅之公教人員福利,從退休福利看更明顯, 勞工 退休福利幾乎100%來自雇主及自已多扣之退休國民儲金,而軍公教之退休福利是勞工與雇主繳的稅,非常不公義的稅收分配制度
  • 我認為這國家最需要出來抗爭的是勞工,不是228受難人員,勞工長期被這稅收分配制度直接與間接壓迫,導致工作機會減少與還要長期負擔軍公教人員累積下來之債務。卻連退休福利都要自已負擔,許多國家勞工之退休福利是自已繳稅之一部份,我們這國家是軍公教人員之退休福利是勞工與雇主繳稅之一部份,勞工及雇主是次等公民。
  • 政府只有調高勞保最高薪資才能增加勞工福利,勞工及企業真正繳稅能得到之福利就是勞工養老給付,總不能過去長期欠稅之軍公教平均退休年齡低於勞工又可以領90%以上薪資退休俸,而勞工領得之勞工養老給付遠低於35%勞工真正薪資

Enhanced by Zemanta

Ultrabook、MacBook Air 大戰 - 分析 ( Ultrabook will face a hard war with Macbook Air )

Ultrabook Notebook Tipis Harga Murah Terbaik
Ultrabook Notebook Tipis Harga Murah Terbaik (Photo credit: Nirwana sitoeking)

Ultrabook接招!美分析師:MacBook Air 3月改版

AppleInsider.com 21日報導,Piper Jaffray證券分析師 Gene Munster 指出,NPD零售調查數據顯示,本季(1-3月)美國市場麥金塔電腦( Mac )銷售量可能只有年增1%。Munster表示,所幸Mac在美國以外市場的成長動能依舊強勁,而且新款MacBook Air(MBA)超薄筆電也可望在3月問世,預估本季Mac整體銷售量將可年增17-22%至440萬-460萬台。
Munster指出,上季(2011年10-12月)NPD美國零售調查數據顯示Mac銷售量年增12%,但蘋果財報顯示整體Mac銷售量年增26%,代表美國以外市場正扮演成長動能來源。蘋果全球行銷部資深副總Philip Schiller日前指出,Mac的銷售量成長速度已經連續23個季度超越整體PC業的表現。

蘋果2011年10-12月當季美洲地區Mac銷售量季減6%。所幸,歐洲、日本以及亞太地區分別季增26%、5%、11%。MBA若真的在3月改版的話,將可在「山獅(Mountain Lion)」作業系統問世(預計今年夏末)前為Mac提供新的成長動能。蘋果2011年10-12月當季整體Mac銷量年增26%(季增6%)至519.8萬台。

barrons.com 報導,JP摩根證券分析師Mike Moskowitz 14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博通(Broadcom)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蘋果MacBook Air的主要無線晶片( WiFi 、藍牙、 FM radio )供應商。


蘋果專利直指Ultrabook?NB廠:避開難度應不高

有外電報導指出,蘋果近期取得一項名為「D654,072」的美國專利,而這項專利可能會讓產品外觀設計和 MacBook Air( MBA )相近的Ultrabook廠商面臨侵權官司威脅。不過對此NB業者則是認為,要避開產品外觀設計專利的難度應不高。

MagSafe power plug and USB and headphone and m...
Image via Wikipedia
事實上,NB業者多不否認自家的 Ultrabook 和MacBook Air有相似之處,但各家廠商先前也都已經注意到可能的侵權問題,因此在設計上早有防範。以華碩(2357)為例,其Zenbook的超薄外觀乍看之下也與MacBook Air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據了解華碩在產品推出前,就已經針對可能引發的專利問題做過深入研究,因此包括機殼的邊角處、機殼A件圖樣設計,還有軸承等等,都可以看出和MacBook Air的不同。

當然,目前市場還不清楚蘋果實際上申請的專利範圍涉及哪些項目與細節,但基本上NB業者認為,要避開外觀上的設計專利,應不會有太大的難度,所以對於後續Ultrabook的推出也應該不至造成嚴重影響。

而雖說目前Ultrabook的銷量仍小,難以和 MacBook Air 相比擬,但市場認為,就近期傳出蘋果要求和碩(4938)選邊站,停止代工華碩Zenbook的消息,或是針對MacBook Air的外觀設計申請專利等動作來看,Ultrabook浩大的聲勢可能已經讓蘋果感受到潛在威脅,因此也陸續展開了捍衛自身在超薄NB市場地位的動作。

分析

  • Intel Ultrabook CPU 及相關零件價格,目前 Ultrabook 價格仍是太高;
  • 再以 Macbook Air 專利,有許多專利要避開,專利戰才開始 , Intel 想的太美了 ,  台廠 不能完全被 Intel 帶著走;
  • 加上低價 4 核心 ARM Cotex A9 出現,台廠需要思考低價 4 核心 ARM Cotex A9 之 Ultrabook Window 8 戰略,只有價格對且品味高之 Ultrabook 才能擊重 Macbook Air 要害而出頭;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