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下一波經濟危機 倒數計時中 > 分析與評論

專欄作家穆喬(Wolfgang Muenchau)在英國金融時報為文指出,下一波經濟危機指日可待,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 穆喬表示,已有明顯跡象指出,全球股市再度出現泡沫,而這次與前一次泡沫的不同點在於,這次泡沫破滅速度會更快。

 穆喬係依據兩種股市評價矩陣看出泡沫化端倪,一是經景氣循環調整的本益比(CAPE),另一是Q值。CAPE是耶魯大學經濟學與財務學教授席勒(Robert Schiller)的創見,用以衡量經通貨膨脹調整的本益比之10年移動平均值;Q值是一種市值除以淨值的矩陣,此一概念來自經濟學家托賓(James Tobin)。

 CAPE和Q值的量測對象不同,但兩者顯示市場相對錯誤訂價的時間點大致相同。今年9月中,這兩種矩陣皆做出如下結論:美股被高估約35%至40%。美股自彼時起,走勢線高出盈餘移動平均甚多。

 美股泡沫再起係因名目利率處於極低水準,此一情況已誘使民眾買進各種風險資產,甚至美國房價也再度走揚。美國房價從未降至與長期房價房租比和房價收入比一致的水準,而長期房價房租比和房價收入比卻是衡量不動產市場相對估價過低或過高的可靠矩陣。

 過去,央行的職責是穩定貨幣;如今,央行還要追求金融穩定。然而這兩個目標很容易相衝突。以歐洲為例,歐洲央行現處於在正常情況下應已開始升息的狀態,但該行卻文風不動,目的是為避免長期處於資本不足的歐洲金融體系受到傷害。歐洲金融體系今仍依賴歐洲央行求生存。其他地區多少也有這種情況。

 穆喬同意「今後1年期間通膨率不會大增」此一看法,不過他認為通膨率大增的機率在2010年後將大為提高。 一旦通膨率不斷攀升的看法重返,央行可能被迫在相當短時間內轉向採取激進緊縮貨幣政策,速度會比前一波景氣循環期間的政策轉向要快上許多。一次短期的通膨率勁揚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另一波景氣衰退、另一波金融危機以及通貨緊縮。大家不應把通膨和通縮視為兩種相對情況,而應看做一系列情況;當央行對貨幣走向失去掌控力,大家可能走入物價極度不穩定期,其間有通膨也有通縮。

 這就是經濟學家敏斯基(Hyman Minsky)在其金融不穩定假說中預測的情況。根據敏斯基的假設,一個擁有龐大金融部門且過度強調投資商品生產的世界會引發物價不穩定。 依據敏斯基的理論,雖然前述是引發不穩定的深層因素,但導致不穩定發生的引發點在於政府和央行如何因應危機。國家或許掌握了能終結景氣衰退的強有力方法,但國家採用的政策也可能會引發下一階段的不穩定情況。

 敏斯基主要以1970年代以及1980年代初期的數據資料為基礎,做出前述觀察,但其理論卻能解釋之後的全球經濟發展,尤其是過去10年的發展。全球經濟已先後出現許多次金融泡沫,並遭遇經濟極度不穩定情況,這些情況是任何已經確立的總經模型無法解釋的,敏斯基的理論卻極為適用。

 但世界領袖因應危機的方式卻是,強調銀行高獎金及其他不相關的次要議題,他們並未處理金融部門整體規模的問題。因此,若敏斯基是對的,不穩定應會持續下去,且會轉趨嚴重。

 目前情況可能引發兩種情況,或者兩種情況的綜合。其一是央行於2010年某一時間點開始退場,引爆另一波風險資產跌價風潮﹔以英國為例,回歸正常貨幣政策的任何舉動幾乎無可避免地暗示,房市景氣將再次下探。英國房市目前受到極為廉價的房貸所支撐。

 另一種情況是,央行可能視金融穩定的重要性高於物價穩定,於是盡可能長期維持貨幣寬鬆。穆喬相信如此情況將引發債市崩盤,而債市崩盤為所有金融市場危機之母。 換句話說,無論央行如何應對,都存在危險,成功的貨幣政策可能如同沿著危險的山脊行走,兩側都是不穩定斷崖。就目前所知,央行恐怕是騎虎難下。


分析與評論

  • 要非常注意做空型ETF走勢,以便反轉時仍然維持穫利;
  • 要非常注意利率走勢,以便利率反轉時,資金行情既熄火;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Google 將找到新營收與穫利成長動力? ( Google will find the new revenue and profit force from search and dig )

Google 最近許多新聞與發展,逐漸顯示將找到新營收與穫利成長動力,這是我根據統計發現:

  • Google Android 智慧型手機開始進入成長高速期間;
  • Google Youtube 廣告開始找到經營方向進入穫利;
  • Google Browser 開始找到廠商主推;
  • Google Youtube 開始進入與電影主導廠商如 Time Warner 經營 Online - Movie;
  • Google Editions 進入電子書先提供50萬本電子書,讀者可直接向Google買,或透過該服務向Amazon和Barnes & Noble等書店購買;
  • Google Maps 服務增加速度驚人;
我們可以 Google, Youtube, Amazon, iPhone, iTune, Google maps, Gmail and Facebook 人氣指標發現這公司將有很好新成長。值得投資。






Enhanced by Zemanta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堂前燕下凡 頂級巧克力Godiva走入尋常超市 5美元就買得到 > 分析與評論

Godiva Chocolatier
Image via Wikipedia
1926 年,以傳說中尊貴美麗的 Godiva 夫人為名的巧克力品牌 Godiva 在比利時創立,主要走高檔奢華路線,在 1968 年被命為比利時皇室御用巧克力,至今仍是大眾心中的精品巧克力。當時創立之初,只經營批發的 Godiva,如今在全球已有 10400 家分店,產品年銷量達 5 億美元。眼見巧克力已走向大眾市場,Godiva 現在也打算將觸角伸至超級市場,出售低價位的巧克力,加入兩大巧克力品牌 M&MsHershey's Kisses 的戰場。

根據《BusinessWeek》報導,Godiva 高級主管預估,這款 Gems 系列巧克力,至 2014 年可為公司的營收提高一倍。目前 Gems 系列巧克力有松露、焦糖等口味,9 月初已陸續開始在超市販售,定價為 5 美元。有人不禁要問,一向以奢華享受為訴求的 Godiva,走入超市後將越來越普及化,其商標是否會因此逐漸失去以往高貴夢幻的形象。

Godiva 執行長兼總裁 Jim Goldman 表示,Godiva 巧克力過去主要給人的形象,就像放在黃金打造的盒子裡一樣珍貴,他強調這仍是 Godiva 主要定位的方向,但現在公司正嘗試發展另一種方向的可能。Godiva 去年由土耳其公司 Yildiz Holdings 以 8.5 億美元買下,從那時候開始,Yildiz Holdings 更大手筆砸下 6250 億美元,以拓展新店、IT 系統、廣告宣傳、網站設計和進軍中國等新興市場。

在現今這個時代,轉向低價位的大眾化市場似乎也是適應環境的舉動。雖然消費者對許多如名牌包包的高價奢侈品仍無法抗拒,但像巧克力等甜品,一般人還是習慣以低價購買。市場分析機構 IBISWorld 預測,根據美國整體巧克力需求,包括國內與進口巧克力,銷量將上揚 4.3%。而巧克力製造商今年營收可望增加 2.2% 至 164.7 億美元。

GODIVA
GODIVA (Photo credit: Helal Al-Helal)


研究也指出,有 60% 的巧克力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優質巧克力,價格大約位於每磅 15 美元甚至更高。不過,即使低價位的 Gems 系列巧克力已陸續出現在超級市場的貨架上,不過 Godiva 強調,絕對不會捨棄高價位市場,尤其是一盒 20 顆裝,要價 54 美元的松露巧克力。

同樣以高級巧克力聞名的瑞士巧克力商 Lindt &Sprüngli,現在美國約有 70 家分店,但營收主要來自於其他分銷商,約佔 2008 年在全球銷售額 26 億美元的三分之二以上。Lindt & Sprüngli 執行長 Thomas Linemayr 強調:「雖然產品製造原料價格昂貴,但千萬要小心別偷工減料。」
只不過,Godiva 可以繼續維持產品的高品質,這項做法同樣也存在一項風險。那就是,如果 Godiva 推出的 Gems 系列巧克力品質和該公司高價位的產品口味相去不遠,那消費者可能不願花大錢購買高價產品,反而蠶食本身市場。


分析與評論
  • 全世界歷經這次金融風暴後,皇室御用奢華都不得不走上平價高級品路線,沒有例外先高科技高價 NB 演變成平價 Netbook,再來就是奢侈品平價高級品路線革命。
  • Godiva 系列巧克力品質真的是不錯,我也自己常去新光三越天母店買來品嚐。
  • Godiva 巧克力凍飲也蠻好吃的,香濃幼滑口感新鮮。引用: http://www.godiva.com.hk/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