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蕎麥、蕎麥麵、蕎麥芝麻醬是很好的養生食物 ( Soba is a best food for our health, Soba is Japanese buckwheat noodle )

蕎麥

蕎麥性質微涼裡面所含的營養成分有粗蛋白、粗脂肪、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菸鹼酸、納、鉀、鈣、鎂、磷、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蕎麥有分為甜蕎麥及苦蕎麥,甜蕎麥營養成分為概略上述,則苦蕎麥裡除了含有上述營養成分外,其多了一種芸香素,此類物質為水溶性,可強化人體微血管及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症狀

冬天是腦溢血及消化性潰瘍出血的高發期,蕎麥亦有豐富的維生素P,對於血管有保護的功用。蕎麥中含有一些容易引起過敏性的物質,容易引發或加重過敏者應避免食用。

蕎麥粒適合煮甜粥、鹹粥或混合米、甘藷及其他穀類一起烹煮,可提高其營養價值,蕎麥生粉含低脂肪、高蛋白且筋性極低之特性,比較適合使用醱粉之醱麵食品及燙麵食品,作冷水麵及使用酵母醱酵之食品時,則必須加30%的高筋或中筋麵粉,以提高筋性。蕎麥嫩莖葉,可川燙、炒、煮湯及供為火鍋蔬菜用,蕎麥芽可加在漢堡、春捲、壽司、三明治中,或在味增湯乘起前時加入湯中,均美味可口。

蕎麥麵

不添加人工色素,黃金蕎麥又稱韃靼種蕎麥,日本人稱之為長生不老蕎,韓國人認為它是神仙的糧食,德國人比喻為東方神草!

蕎麥芝麻醬

芝麻醬是經由白芝麻炒熟後,利用石磨慢慢研磨後製作而成。其重點在於原料的選擇及火候的控制會影響其味道,芝麻醬口味獨特,夏天可當涼麵、乾麵,冬天亦可當火鍋調醬,有多重的用途,尤其玉民芝麻醬又加入了蕎麥,更多養生的元素。

蕎麥海苔

台灣本產黃金蕎麥粒,搭配新鮮海苔,營養可口滿足饕客的幸福感!蕎麥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一打開海苔薄燒濃濃的蕎麥香味四溢,蕎麥香氣與海苔鮮脆口感的絕妙組合!!

維生素P食物

維生素P是由柑桔屬生物類黄酮、芸香素和橙皮素構成的,是黄色結晶,溶於乙醇和丙酮。在複合維生素C中一般都含有維生素P,也是水溶性的。它能防止維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壞,增強維生素的效果。能增強毛細血管壁,防止瘀傷。有助於牙齦出血的預防和治療,有助於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腫或頭暈的治療等。許多營養學家認爲,每服用500毫克維生素C時,最少應該同時服用100毫克生物類黄酮。以增強它們的協同作用。在橙、檸檬、杏、櫻桃、玫瑰果實中及蕎麥粉中含有維生素P。維生素 P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人體無法自身合成,因此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蕎麥營養與功效

蕎麥含有芸香醇,可以強化微血管、防止腦中風等疾病,並防治大腦記憶細胞破壞或失智症。此外,芸香醇還有淨化血液,防止血管栓塞的作用,可以有效預防並改善高血壓或動脈硬化。

此外,芸香醇還有提高維生素C功效的效果。對提升免疫力和防止皮膚老化也有幫助。蕎麥含有八種必需胺基酸,包含了優良的蛋白質。這些腋基酸有抑制脂肪增加的作用,所以能有效防止肥胖。一般認為越黑的蕎麥粉就有越多營養成分。實際上,就鐵、鈣等礦物質,維生素B1、B2等維生素的含量來看,黑色蕎麥粉確實要比淡色蕎麥粉來得豐富。

營養豐富的蕎麥還有消除疲勞的效果。此外還有強化腸胃作用,對便祕腹瀉也行有效。更是具有效溫暖身體作用的優良食品

参考: 台灣黃金蕎麥公司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葉 - 太陽能 ( MIT Artificial leaf )

仿光合作用 人工葉造能源

發展乾淨能源,關鍵在片片綠葉?英國目前正進行人工造葉計劃,希望藉由複製葉子行光合作用時轉換太陽能的方式,積極發展太陽能,替未來製造充足的乾淨能源。目前轉換太陽能,大多是運用太陽能電板。然而電板價格不低,是發展太陽能的一大阻力。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發起「人工造葉」計劃,投入100萬英鎊(近新台幣5500萬),就是為了要研發出價格低廉又好用的造能工具。

其實人類一年活動所需能源,等同於太陽照射地球一小時所產生的所有能量。因此,以目前科技來說,人類發展太陽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而葉子行光合作用轉換太陽能、產生氧氣、水和葡萄糖的過程,指引了重要方向。

若能複製出如綠葉般充份轉換太陽能量的系統,順利將水(H2O)分解成氧與氫,就能進一步利用氫,發展乾淨能源將大有可為。其實現在已有相關分解水的技術,但所費不貲,且需嚴格控制實驗環境,過程不易。

若計劃主持人詹姆斯‧巴伯與研究團隊,能成功運用人工造葉系統、轉換太陽能量的10%,評估人類能源使用量,未來只需地表面積0.16%的大小,能源供應到2030年前都沒有問題。而這項人工造葉系統也能擺置在廣大沙漠地區,減少與人爭地的困擾。

其他科學家,如巴伯的同事詹姆斯‧杜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丹‧諾索拉,也在研究如何製造出穩定、造價低的催化劑,協助分解水、得到氫。美國、荷蘭也有類似的太陽能計劃。其中,美國投入一年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荷蘭則是4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8億)。

MIT's artificial leaf is ten time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real thing

Speaking at the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n California, MIT professor Daniel Nocera claims to have created an artificial leaf, made from stable and inexpensive materials, which mimics nature's photosynthesis process.

The device is an advanced solar cell, no bigger than a typical playing card, which is left floating in a pool of water. Then, much like a natural leaf, it uses sunlight to split the water into its two core components, oxygen and hydrogen, which are stored in a fuel cell to be used when producing electricity.

Nocera's leaf is stable -- operating continuously for at least 45 hours without a drop in activity in preliminary tests -- and made of widely available, inexpensive materials -- like silicon, electronics and chemical catalysts. It's also powerful, as much as ten times more efficient at carrying out photosynthesis than a natural leaf.

With a single gallon of water, Nocera says, the chip could produce enough electricity to power a hous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for an entire day. Provide every house on the planet with an artificial leaf and we could satisfy our 14 terrawatt need with just one gallon of water a day.

Those are impressive claims, but they're also not just pie-in-the-sky, conceptual thoughts. Nocera has already signed a contract with a global megafirm to commercialise his groundbreaking idea. The mammoth Indian conglomerate, Tata Group has forged a deal with the MIT professor to build a small power plant, the size of a refrigerator, in about a year and a half.
Due to deforestation, new type of energy is needed for human

This isn't the first ever artificial leaf, of course. The concept of emulating nature's energy-generating process has been around for decades and many scientists have tried to create leaves in that time. The first, built more than ten years ago by John Turner of the US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was efficient at faking photosynthesis but was made of rare and hugely expensive materials. It was also highly unstable, and had a lifespan of barely one day.

For now, Nocera is setting his sight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Our goal is to make each home its own power station," he said. "One can envision villages in India and Africa not long from now purchasing an affordable basic power system based on this technology."

( Note 註 : Global Deforestation Estimates 全球森林砍伐預估, In his excellent Deforesting the earth: from prehistory to global crisis, Williams estimates that humans have cleared some 1.8 billion hectares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or an average net loss of 360,000 hectares per year. So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n energy system without generating CO2, only Artificial Leaf can avoid to generate more of other kind of air components not meet with the need of long term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3D生物印表機技術既將成熟? ( 3D bio printing will become an new technology applied in human life? )

3D生物印表CAD軟體,未來可望打印出人體器官

3D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的領導者歐特克公司( Autodesk )宣布,他們正和3D生物印表機Organovo公司合作一項研究計畫,研發可打印出血管,肝臟組織和其餘人體器官的電腦輔助設計( CAD )工具。日前兩家公司發表這項合作計畫,雙方總裁興奮地透露這次結盟的計畫細節。

這次合作對Organovo來說,將會有戲劇性的大突破。他們擁有的生物印表機可建置細胞,長成可應用在醫學研究的人體組織,這些功能強大的先進產品,應用軟體卻像是從阿波羅時代傳下來一般的陳舊,研發人員每每想利用這些印表機都必須從寫程式著手,等於完全從頭開始,以及忙著處理程式中的錯誤,做實驗對他們而言簡直是種奢求。

Organovo執行長Keith Murthy表示:「這項研究所跨足的領域,多到讓我們覺得再加一個軟體設計絕對不是好主意,現在,有了專業3D 設計軟體,一定會加速研發人員實驗的進度,這也讓外界相關專家們更容易了解我們系統。」

現在讓我們一窺Autodesk的世界。這個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的龍頭在許多領域上,不論是建築或工業設計都獨占鰲頭,此外,Autodesk旗下的軟體應用在17部電影製作,更為這些電影在奧斯卡金像獎中奪下最佳視覺效果大獎,包含阿凡達擬真生物的特效處理。

現在這項與Organovo的合作,將軟體技術與生物印表機設備製造商做結合,開始創造出有生命的東西。

在Autodesk帶領14人團隊,掌管生物/微細/程式化部門的主管Carlos Olguin表示:「地球上過去二十年來所設計或建造的,不論是建築、汽車或桌子多少都有用到我們的軟體,但這些都是死的、無生命的。現在,生命這奧妙的議題在工程上漸漸有了設計萌芽的空間,開始談論專業,可以講究品管,甚至是可重複的,生物學也可以說是工程的一個學門。」

這項合作計畫在2013年開始積極地進行,但若要談任何重大的科學突破則言之過早,合作總要先有一段整併適應期。

Olguin說:「從許多方面來看,第一項合作主要是技術的轉移,生物打印的軟體設計還在寫命令列引數(commend line)的階段,即使如此,就算第一版軟體只有使用者介面、參數模型,以及過去10到15年用在電腦輔助設計的方案,就生物打印來說,仍會是一項重大的突破。」Murphy指出:「我們的團隊迫不急待想展開第一步,嘗試那些運用在3D軟體的操作方式,例如,我們之前不清楚什麼才是最好的操作路徑,但現在有這些軟體設計程序的工具輔助,我們可以更清楚掌握所有的可能性,以及在重複嘗試有效方法上更有效率。」

此外,Olguin深信這次的合作能讓Autodesk的程式設計師有不同的思維,他指出,這次的設計程序不同於以往傳統方式,過去工程師們所得到的成果,就是當初所設計的模樣,但這次利用幹細胞一層層打印出一組活的組織,設計師或工程師們必須要能掌握任何可能的意外生長狀況。


這一切聽來真的很不可思議,但真正的問題來了:我們何時可以用這機器打印出一副腎臟來呢?答案恐怕令人不甚滿意。
現階段就算要打印出一個略微精密的組織,像是能用來修補心臟病發引起的心肌肉組織,都還得等上數十年,但先別太失望,總是得一步步來,他說道:「之前已經成功地從病人取下的細胞打印出血管組織,因為全由人體細胞構成,因此可以擴張也可以收縮,韌性也足以供移植使用,只是還沒進入移植階段。」
Organovo研發平台上的第一個應用是打印簡單的組織,預期在五到六年後可進行臨床實驗。
這樣的時程以現今日新月異的智慧型手機發展來比擬,等同於一世紀那麼久,但就醫療研究而言,這可說是進展神速,在此之前,Organovo仍會持續研發,繼續經營會帶來穩定收益的藥廠事業,他表示:「這對剛起步的生命科學公司來說,可算是很少見的事情。」

Organovo在學術研究領域向來保持優良紀錄,不僅與史丹佛、哈佛大學合作,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更是引起生物醫學界不小的迴響,Murphy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更多人投入實驗,他表示:「對我來說,想要讓實驗成功,必須讓我們的平台更開放,讓更多的人可以加入。」

只可惜,對那些想要扮演科學怪人博士的人來說,這樣的軟體或是Organovo的打印機短期內還沒有上市的計畫,但Murphy覺得,未來Organovo可以為生物醫學推出訂製服務,像Shapeways 3D打印購物網一樣,只是他們提供訂購皮膚組織的服務。

他進一步表示:「正確來說,整個3D打印的市場已日漸普及,到達一天可生產1千到1萬件可用產品的程度,相對而言,3D生物印表機仍在發展曲線的另一端,進展比較接近以前過時的記憶體:打孔卡階段,而不是現在先進的筆電時代。」


Autodesk跨足3D生物列印,開發可設計人類活體組織的CAD軟體

領先業界的CAD軟體公司Autodesk宣布它跟生物印表機製造商Organovo合作開發立體設計軟體,可用於設計和印製人類活體組織(living tissue)。對於軟體遍及工業和建築設計的Autodesk來說,這個領域可讓它將觸手伸進新領域,提供研究人員新工具。

Organovo的生物繪圖機(bioplotter)是少數可以製作活體組織的機器之一,運作原理跟標準桌上型立體印刷機很像,只不過所用的材料不是ABS樹脂,而是活生生的細胞。

製作活組織時,生物繪圖機將膠狀的原料印製成組織支架,然後將細胞放在支架上,之後會形成可用來發展新藥物的活組織。

價格和供貨量等相關細節都尚未公開,雖然資訊不多,但是兩間公司都對這系統的潛力感到興奮不已。

Organovo的執行長Keith Murphy說道:「對於發展立體生物印刷機的新軟體,Autodesk是一個很棒的合作對象。這次結盟將可以引領生物印刷的進步,像是提高系統彈性和內部產量,還有Organovo客製化生產立體組織的長期潛力。」

Autodesk資深副總裁暨科技長Jeff Kowalski說:「生物印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這項技術結合了工程、生物學和立體印刷,因此對Autodesk來說是很自然的選擇,與Organovo合作探索這個新興領域、共同成長,將可以產生迷人且驚人的醫學研究進展。」

即使能夠解決為人類印製器官或是組織的技術難題,任何發展出來的成果都必須經過複雜的臨床試驗,以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和國際相關單位的審查。

不過,光是等著看醫學研究人員和擅於自己動手的生物駭客(編按:biohacker,對生物技術或是基因工程具有業餘愛好的人)到底會做出什麼,就令人感到雀躍不已。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