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iPad2提前引爆平板大戰 - 分析與評論

iPad2 mit 3D Videotelefonie (ei Pad)Image by jwpriebe via Flickr當品牌廠商於德國漢諾威電腦展(CeBIT)努力推出自家平板電腦之際,蘋果iPad2的問世,搶走全球目光,iPad2計劃3月11日在美上市,也提前引爆平板電腦大戰。

繼行動通訊世界大會(MWC)宏達電發表首款平板電腦Flyer、三星推出第2款平板電腦Galaxy Tab 2後,包括華碩、微星等PC品牌廠商也在德國漢諾威電腦展推出多款平板電腦。

不過,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於3月2日發表的iPad2則是搶走了全球目光的焦點;iPad2搭載全新A5處理器,具備先前A4版本的2倍處理效能與9倍的繪圖效能,同時採用雙核心架構設計,不但更快、更輕、更薄,且配備前後攝影鏡頭,另外內建3軸陀螺儀、動態感應器與藍芽連接功能。

蘋果iPad2售價與先前iPad相同,介於499美元至829美元,讓成本難以下降的其他廠商壓力大增。而IPad2預定3月11日在美國上市,包括日本、法國和德國等26個國家則於3月25日推出,時程上也較市場預期的5月或6月更為提前,延續iPad熱度、搶攻平板市場先機的企圖明顯,也打亂了其他品牌平板電腦的銷售布局。

DIGITMES Research分析師彭建航分析,iPad 2無論在工藝設計、硬體、作業系統上都有相當進步,並延續iPad的價格,其性價比將帶給其他競爭產品相當大壓力;彭建航預估,2011年蘋果平板電腦銷售量(包含iPad、iPad2)將在3500萬台以上。

日盛證券指出,蘋果的iPad2的備配、規格、顏色符合預期,上市時間略優於市場預期,加上主要競爭作業系統Android 3.0也準時上市,日盛證券維持2011年兩代iPad銷售4000萬台及全球平板電腦7200萬台的目標不變;由於價格競爭力優於主要競爭對手,蘋果的銷售有上調的空間。

由蘋果引爆的平板電腦風潮,吸引手機及PC品牌廠蜂湧跟進;根據統計,各廠商預告將推出的平板電腦已超過100款,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在漢諾威展現場表示,業界對平板電腦市場恐太過樂觀,今年可能發生重覆下單的慘劇,將有1場「殊死戰」,全球僅有4、5家廠商能勝出。

彭建航也指出,iPad在2010年的購買族群較集中在商務人士,iPad 2在大眾消費性市場的斬獲,將決定蘋果平板電腦能否在2011年有超過4000萬台的銷售量,讓蘋果在2011保有7成市占率。

除各廠商在作業平台系統的軟體競爭外,價格也將是平板電腦廠商搶得市占的關鍵因素,沈振來指出,華碩在產品上規畫多種價格,最低入門價為399美元,比蘋果電腦iPad的499美元還低,也比摩托羅拉Xoom售價近800美元便宜。

整體來看,蘋果iPad2的準時問世及提前於3月上市,是有延續iPad熱度、搶在其他品牌平板電腦第2季上市高峰期之前的意味,價格延續iPad的水準,更使其他品牌平板電腦壓力大增,進而推出多種價格的產品迎戰,看來決定各品牌平板電腦存活的淘汰戰,已提早展開。


蘋果公司 (Apple Inc.)(AAPL-US) 在上周三發表 iPad 2,擁有許多優於前代產品的改革,然而前代 iPad 和新產品最誘人的特點或許相同:價格便宜划算。而和這項特點相映生輝的,是目前平板電腦市場競爭對手,仍無法將價格壓低至蘋果產品的水位。

iPad 2 如同前一代產品,初售價格為 499 美元。蘋果宣稱,自從去 (2010) 年 4 月推出 iPad 後,至今已賣出 1500 萬台,帶來 95 億美元的營收。分析師們認為,這僅是平板電腦開始崛起的表徵,未來到 2012 年,蘋果此業務營收可能將上衝至 350 億美元。

摩托羅拉 (Motorola Inc.)(MOT-US) 的「Xoom」和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Co.)(005930-KR) 的「Galaxy Tab」近期方問市,兩者均廣受好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售價高昂。

其他數十間硬體電腦製造商,今 (2011) 年皆奮力意圖搶進平板電腦市場:如惠普 (Hewlett-Packard Co.,HP)(HPQ-US) 的 TouchPad、宏達電 (HTC)(2498-TW) 的 Flyer、LG (034220-KR) 的 G-Slate,以及 RIM (RIM-CA)(RIMM-US) 的 PlayBook 等等。

然而此些產品的價格,甚至發布日期等資訊,目前都尚未獲得公開,產業專家們認為,此些競爭產品不一定能拼過蘋果的價位優勢。

分析師和業界專家們指出數項原因所在。首先,蘋果的現金儲備量驚人,共高達 600 億美元之多,便其和其他公司組織戰略性合夥關係,由此大量購買零組件產品,如低價的閃存記憶體等等。如此一來,公司可確保供應商的低價,進而鞏固較低的製造成本優勢。

在此同時,專家表示蘋果已順利規避高專利許可費的問題,如 iPad 使用的 A4 和 A5 處理器等高價零件,皆由蘋果收購的企業自行設計。

蘋果的 iPad 成本費用,另有一部分可由應用程式商店 App Store 的營收補貼,該商店年度營收超過 10 億美元。代表著蘋果可壓低 iPad 的利潤率,目前利潤比率達 25%,其他產品如 iPhone 則達 50%。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由於競爭加劇﹐2010年第四季度蘋果公司(Apple Inc.)產品在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佔有率從前一季度的93%下滑至73%。

IDC稱﹐假日季節期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的平板電腦Galaxy Tab是蘋果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Galaxy Tab第四季度的市場佔有率超過17%﹐其他數款競爭力相對偏弱的同類產品也從蘋果公司手中奪取了一些市場份額。

不過﹐IDC預計﹐2011年全年﹐蘋果公司產品在平板電腦市場中的佔有率將保持在70%-80%。

2010年蘋果公司的iPad銷量接近1,500萬台﹐該公司對今年的銷量寄予厚望。蘋果推出的新產品iPad2週五將開始發售。與第一代iPad相比﹐iPad2機型更輕薄、運行速度更快。

IDC稱﹐去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電腦發貨量總計1,010萬台﹐較前一季度的450萬台增長一倍多。IDC估計2011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發貨量有望達到5,000萬台。


一位分析師稱,半導體代工巨頭台積電(TSMC)正打算狠狠咬住蘋果。
“關於蘋果公司決定將其A5處理器的訂單從三星轉向台積電的傳言越傳越烈。”HSBC的分析師Steven Pelayo在一份新的報告中表示,“雖然未經證實,但是,鑑於台積電的生產能力、技術優勢,以及它與蘋果之間不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我們相信這個合作將會是必然的。”

如果這次台積電確實能夠獲得來自蘋果公司的業務,“結果顯示,本次業務將為台積電的收入帶來2011年至少1%的增長,以及2012年至少2%的增長”他說。

“在之前的報告中,我們注意到台積電很少有獲得'第一輪' 平板 大戰中蘋果代工的機會,因為那幾乎都由三星獨攬。我們始終期待在'第二輪'平板大戰中,台積電能通過非iPad平板產品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現在看來,台積電有可能會狠狠'咬蘋果一口'”Steven補充。

在這份報告中,HSBC試圖量化台積電拿下A5處理器訂單的收入增量。

“我們假設採用40/45nm的雙核的A5處理器的尺寸為60mm 2 ,估計一個300mm 晶圓 片上大約可容納1,035個單元。假設在2011和2012年分別是85%和90%的產率(以成熟的工藝節點),我們預計2011和2012年分別消耗880和932片晶圓。”

“我們估計蘋果今年iPhone/iPad的出貨量為1.3億,其中將有9,000萬台產品會採用A5處理器。我們期待A5能盡快入駐iPhone,所以我們預測,到2012年A5的出貨量將有機會成長150%,達到2.3億的規模。”

“假設今年台積電獲得蘋果30%的訂單(三星將保有70%),平均晶圓單價為4,000美元,那麼台積電2011年的收入與之前的預估值增長僅為0.8%。假設到2012年台積電獲得60%的A5訂單,平均晶圓單價降至3,000美元,那麼來自蘋果訂單的貢獻將增長到2.5%。”

分析與評論

  • 市場由 Apple iOS 及 Google Android 主導是確任,只是台廠怎麼還持續抓住 Wintel 真奇怪。
  • 今年台積電獲得蘋果30%的訂單,代表台積電努力一點既可全勝
  • Apple iOS 仍將占有70% Pad 市場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谷歌Chrome、Android 將開始擠壓微軟


Android3.0準備就緒,對於宏碁、華碩等非蘋果陣營而言,這將是與蘋果iPad一較高下的關鍵時刻,今年Android3.0平板電腦全球市場規模將挑戰2,000萬台。

(經濟日報/提供)
面對蘋果iPad引領平板電腦風潮,「開放陣營」重壓Android3.0 系統。像是宏碁去年底紐約新品發表會一口氣推出五款平板電腦,其中就有三款機種搭載Android3.0系統,螢幕尺寸分別為10.1 吋、7吋、4.8吋。


而華碩在今年初的CES消費性電子展上,發表四款特色定位各異的平板電腦,其中也有迷你平板、變形平板、和滑蓋平板等三款為Android3.0機種。

研究機構預估,今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規模約4,500萬至6,000萬台,除了iPad以外,其他開放陣營廠商有機會搶下一半大餅,其中Android3.0會是主流系統,Android3.0平板電腦今年出貨量有機會上看1,500萬至2,000萬台。

分析師表示,由於Android平台在智慧型手機應用上獲得成功,一舉擊敗蘋果的Mac OS、黑莓機、和微軟的Windows Mobile等勁敵,成為最受歡迎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各電腦廠商都希望,Android3.0能複製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成功經驗,挑戰蘋果iPad。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曾表示,從Android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已經超過iPhone,代表一個很重要的轉折訊號。

雖然iPhone的聲勢如日中天,卻不敵Android的開放架構,因為團結力量大。

根據歷史經驗,封閉陣營終究敵不過開放陣營,等到平板電腦市場穩定下來,估計蘋果的市占率會從目前的接近100%,幾年後慢慢退守到20%至30%。


導讀:《 PC World 》網站專欄作家大衛·考塞( David Coursey )今天撰文稱,谷歌作業系統 Chrome OS 可能迫使微軟不再限制上網本性能,轉而幫助PC廠商推出功能更強大的Windows 7上網本。

  以下為全文:

  Chrome OS可能導致高性能上網本的面世,但這些產品並不一定安裝谷歌的這款下一代作業系統。其原因在於,Chrome OS可能迫使微軟停止削弱上網本功能。

  上網本配備了10.1英寸顯示屏、使用性能低下的淩動處理器並採用1GB內存和160GB硬盤,用戶體驗也不佳,而這一切都要歸咎於微軟。最新的上網本受Windows 7初級版的限制,既不支援DVD播放器,又無法加入網路域。

  此外,初級版用戶還無法定制桌面,使用戶難以使用和體驗Aero功能,僅僅支援1GB內存也大大限制了其他的功能。由於對上網本而言,Windows 7初級版的功能因“過於簡單”而廣受詬病。有調查發現,潛在用戶並不希望在新機器上安裝Windows 7初級版。雖然剛剛面世,但Windows 7初級版已經象“前輩”Windows ME一樣受到用戶的排斥。

  微軟利用自身影響力迫使廠商削弱上網本的性能,當該公司在作業系統市場一家獨大時,這一做法或許有效,但隨著谷歌Chrome OS面世在即,微軟可能需要改變原有的遊戲法則了。

  微軟希望企業市場遠離上網本,如果可以迫使用戶選擇價格更高的筆記本電腦,或至少花費80美元將初級版升級到Windows 7家庭高級版,對微軟而言將是一種勝利。但是,到明年感恩節時,用戶可以選擇安裝Chrome OS的上網本。谷歌聲稱其突出特點是速度飛快。

  雖然Chrome OS的功能還無法與Windows 7一較高低,但與Windows 7初級版仍有一拼,而且谷歌作業系統在網路媒體應用上還更勝一籌。不管是對用戶還是對微軟而言,這種選擇的根本原因就是“錢”。

  廠商銷售300美元的上網本向微軟支付的作業系統授權費,肯定無法與售價達10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相比。因此,微軟有意限制上網本的性能,迫使用戶轉而購買更為昂貴的筆記本電腦。而用戶則希望買到價格便宜、性能強勁的產品。上網本的流行就是有力的證明,但如果該產品的性能有所提升,預計將更為普及。

  因此,微軟應允許廠商搶在Chrome OS上市前開發最好的Windows 7上網本,如果該公司可以提高上網本的性能,潛在的Chrome用戶可能會認識到,完整功能的作業系統將勝於一個雖然快速,但功能有限的作業系統。微軟限制上網本性能的做法也將損害用戶利用,如果該公司不加以改變,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Android平台智慧手機愈來愈夯,生產Android智慧手機的廠商全球市占率上季暴增,研究機構IDC的資料顯示,南韓三星電子的智慧手機市占率飆升近2倍,台灣宏達電的市占率也增加近1倍。
彭博資訊報導,三星上季出貨量增加4倍多,市占率成長到9.6%。宏達電出貨量增加2倍多,市占率上升到8.5%。

未生產Android智慧手機的廠商市占率即使未下降,也只能持平。智慧手機一哥芬蘭的諾基亞 (Nokia)市占率從38.6%大減到28%,黑莓機廠商RIM從19.9%跌到14.5%,生產iPhone 的蘋果公司則維持16.1%。

IDC表示,去年第四季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1億零90萬支,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而且比前年同期大增87%。全年而言,2010年智慧手機出貨總量達3億零260萬支,比2009年成長74.4%。

另一研究機構ComScore的資料顯示,Android智慧手機在美國的市占率上季已超越iPhone,並迅速逼近黑莓機。黑莓機雖然仍是美國最普遍的智慧手機,市占率已從37.3%降到31.6%,Andoid手機則從21.4%上升到28.7%。iPhone市占率從24.3%小增到25%,但只能屈居第三。微軟平台手機從9.9%降至8.4%,被惠普收購的Palm從4.2%降到3.7%。

ComScore表示,去年底擁有智慧手機的美國人多達6320萬人,比一年前增加六成。以所有手機而言,美國有2億3400萬用戶,整體市占率最高的是三星 (24.8%),其次是LG(20.9%)、摩托羅拉 (16.7%)、 RIM (8.5%)和諾基亞(7%)。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理財之最重要信念 - 勇氣與不放棄 ( The most important belief in money management - courage and do not give up )

Nick Vujicic 來鼓勵大家,他出生下來沒有手沒有腳、一無所有,也許有人會認為“一出生下來就是人生谷底”,然而靠著他對生命的態度,他由『一無所有』至『一無所缺』的勇者。
人生有許多事需要堅持,你不能放棄,放棄一好的信念,十年錯過了,你就會後悔一生;這裡用
投資理財也一樣,我不認為它不是人們所說:『買股票、投機而已、賭場』,我認為:『投資理財是我們面對混亂巨大世界局勢之追求真理最簡易的方式』,投資理財時常要面對【得到的】是否要【失去】,天天要面對超出【預估】的賽局,時常要面對將出現的恐懼與著慮,要靠甚麼讓你不放棄,不斷修正找出機會與贏得『投資理財賽局』之方法,一定要想像你成功可以幫助多少人,也要很感謝上帝,這樣你一定會找出機會與完整的投資理財操作,勇敢與堅持是非常重要的信念。

沒有『害怕的』,不叫做『勇氣』,沒有『堅持的』,不叫做『信念』,投資理財是要很認真面對的事,它的成功可以幫助許多人,只要你仔細了解它可以『如何幫助許多人』,『如何幫助你完成夢想』,我相信你會有勇氣堅持完成『完整的投資理財操作』。

連創業也一樣,『勇氣』、『堅持』是一定要有的信念,創業是要很認真面對的事,它的成功可以幫助許多人,只要你仔細了解它可以『如何幫助許多人』。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宋鴻兵那一場鴉片與白銀的戰爭 - 分析看2011理財

Book Cover for Complicated Chinese Edition of ...Image via Wikipedia
2007年,一部名為《貨幣戰爭》的書使得留美多年的宋鴻兵名聲大噪,“一夜成名”幾乎成了其給人的第一印象。 兩年後,宋鴻兵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書《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以三百年的時間跨度,全面闡述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排擠、衝突、聯合與製衡。
2011年1月宋鴻兵再次推出第三部力作:《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將目光集中到了中國,從金融方面解說中國近代史。 除了用金融的名義拷問中國近代史,新書中還有一條“白銀”的線索貫穿全書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金融高邊疆。

在已經過去的2010年,“貨幣戰爭”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局勢的流行詞。 那麼面對國際貨幣戰爭的硝煙逐漸瀰漫,中國究竟該如何應對? 老百姓又該如何應對愈演愈烈的通脹危機? 宋鴻兵攜其“戰爭系列”,以盛世危言之姿,試圖給出答案。

歷史上的戰爭“金融資本突擊力量遠比船堅砲利的帝國海軍更具威力。”

在《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中,宋鴻兵以金融的角度梳理了中國現代史,並得出“清帝國的敗亡,金融先於軍事”的結論。 “鴉片貿易的首要戰略目標是顛覆中國的貨幣體系,而這一戰略的製定和執行都源於倫敦金融城。鴉片戰爭實際上是英國的金本位與中國的銀本位之間的一場戰略決戰” 。 宋鴻兵認為,在喪失金融高邊疆控制權的情況下,中國的貿易定價權、工業自主發展的定位權、政府的財政稅收權、軍事與國防的開支權將逐步淪喪。 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西方列強的待宰羔羊。 中國圍繞貨幣產生的戰爭,第一次發生在1935年。 彼時國民黨法幣改革,與白銀掛鉤,正在經歷經濟衰退的美國為了加大出口,通過收購白銀提高幣值,使中國貨幣升值,妄圖提高其購買力,繼而進口美國商品,但由於中國作為貨幣的白銀大量流出,導致中國嚴重的物價暴跌,通貨劇烈緊縮,並沒有給美國帶來任何好處。
法幣改革統一了中國的貨幣,卻加速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戰爭一旦爆發,外匯立刻短缺,法幣的基礎遭到嚴重削弱。 蔣介石不得不依靠英美貸款,才能穩定貨幣,堅持抗戰。 英美充分利用了蔣介石的困境,以外匯平準基金為平台,以外匯貸款為條件,一舉奪走了中央銀行的大權。
此時,美國、英國和日本為要求法幣與其掛鉤,產生了一系列貨幣戰爭,“可以說法幣戰爭的結果是導致中日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抗戰勝利後,四大家族利用貨幣手段,無情地掠奪了大後方與淪陷區的財富,盡失民心。 當時正處在恢復經濟的關鍵時刻,貨幣穩定本該壓倒一切,宋子文卻在一個錯誤的時機,推出了一個錯誤的貨幣政策,這就是外匯自由化,其後果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和法幣信用的崩潰,最終葬送了蔣家王朝。 ”而美國貨幣國際化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其鑄幣稅”。 宋鴻兵認為,美國這樣做是弊大於利的。 “現在所發生的一切正式拉開了一場系統性危機的序幕。13.8萬億美元國債,利息支出4100億美元,國債是財政支出的第三位,當一個國家的財政本息超過財政支出的40 %後,國家將會滅亡,而美國將在2035年達到這一數字”。

金融高邊疆“金融高邊疆,是金融安全,國家利益的外圍,否則國家金融是沒有安全的。”

19世紀末,美國人馬漢首先提出了“制海權”的概念,認為“控制海洋就是控制世界”。 1921年,意大利人杜黑提出“制空權”的概念,提出“掌握制空權就是勝利”。 時隔60年,美國陸軍中將格雷厄姆又提出了“制太空權”的“高邊疆”理論,堅信“控制外層空間就可以稱霸世界”。
無論是製海權、制空權,還是“高邊疆”理論,歸根到底強調的是控制範圍和控制能力。 從西方文明的視角看,有人類活動而沒有被控制的地區都是需要征服的“邊疆”。 基於此,宋鴻兵提出金融高邊疆理論。 “日本金融的歷史,遠比大多數中國人想像的更久遠、更先進。三井家族的金融從業經歷,比英格蘭銀行還早10年,比山西票號早了100多年;日本現代銀行體系的建立,比中國領先了30多年;日本中央銀行的成形,比中國早28年;日本的統一貨幣日元,遙遙領先中國的法幣70多年;日本在亞洲最早確立了金本位的貨幣基石;日本的金融網絡,完全控制了本國的經濟體系;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幫助本國貿易商一舉奪回了定價權。
宋鴻兵指出,日本成功地守住了金融高邊疆,擊退了外國金融勢力的染指,這正是日本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關鍵前提。 “日本最終發現了銀行信用的秘密,在金銀貨幣有限的情況下,以金融的高倍槓桿,充分調動起全國的資源,撬開了近代工業化的大門。”

反觀中國,宋鴻兵發現,早在抗戰時期,根據地就開始了以“物資儲備”發行貨幣的金融創新,“這種貨幣在完全沒有金銀外匯做儲備的情況下,保持了幣值和物價的穩定,這在當時世界普遍採用以黃金儲備來發行貨幣的情況下,堪稱驚世駭俗。中國共產黨的貨幣實踐遠比西方的貨幣理論更前衛”。
然而宋鴻兵指出,當前困境在於,人民幣監管清算遲遲未見所動。 “美國的金融監控非常嚴格,任何一家銀行與朝鮮、伊朗等國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髮生交易,美國都能監控到,隨之將其劃入黑名單。而中國在這方面的部署卻幾乎為零,我們的企業只要離開中國,去任何地方進行金融博弈的每一分鐘都在別國牢牢的監控之下,我們的每一筆金融交易都在美國和歐洲的監控之下。”
“人民幣的國際化,並非只是將貨幣放出海外這樣簡單,人民幣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是國家利益之所在,哪裡就是貨幣當局監管的新邊疆。”從中央銀行創造的貨幣源頭,直至最終接受貨幣的客戶終端;從貨幣流動的綿密網絡,到結算的清算中心;從金融票據的交易市場,到信用評估的評級系統;從軟性的金融法律制度監管,到剛性的金融基礎設施;從龐大的金融機構,到高效的行業協會;從復雜的金融產品,到簡單的投資理財,金融高邊疆保護著貨幣血液從中央銀行心臟,流向金融毛細血管乃至全身經濟細胞的完整高效的循環系統。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白銀很可能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投資機會,我更建議買實物白銀。”
白銀在50多種語言中都與錢是同義詞。 白銀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是主要的貨幣。 自鴉片戰爭至清末的50多年時間中,屢戰屢敗的中國,各種不平等條約簽了1000多條,累計賠款總額達到10億兩白銀。 一貫喜歡金幣的西方人為什麼不首先掠奪中國的黃金呢? 為什麼鴉片不被推銷到印度、非洲、美洲,偏偏賣到中國來呢? “這是特別為中國設計的鴉片戰爭。”宋鴻兵如是說。
宋鴻兵認為,美國所啟動的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終將以失敗收場,其後果必將推動黃金價格繼續走高。 在他看來,未來黃金價格還有巨大的上漲空間。 除繼續關注黃金的投資潛力外,白銀的重要投資價值也將逐步體現,有望為投資者帶來驚人的回報。
“世界貨幣要重回金本位,黃金的價格漲到一萬美元是非常保守的數字。”宋鴻兵曾經在《貨幣戰爭》一書中指出,美元體係可能發生重大危機,並提出未來黃金可能會重新貨幣化。 時隔四年,黃金價格經過持續上漲,價格為2006年時的3倍。 對於未來黃金價格的走勢,宋鴻兵認為,金價達到1萬美元/盎司並非沒有可能。
他的觀點是,美國經濟的根本問題在於負債率過高,負債增速遠遠超過了GDP增長的速度,而能夠持續繁榮的動力來自於向其他國家低成本負債以推動資產價值。 這個模式的核心在於資產價格要無限上漲,但最終會面臨自己的債務越來越高,造成資金流斷裂。 “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戰國時代”。
同時,宋鴻兵也提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白銀具有重要的投資價值。 “歷史上,白銀就是貨幣,無論在中國、美國、英國都一樣。白銀在美國用到上世紀60年代,這個歷史傳承和慣性是存在的。”

白銀擁有較大的工業需求,包括新能源、手機、液晶、電池等產品都存在對白銀的需求,隨著環保新能源的廣泛使用,這一需求還將大比例增加。 與此同時,白銀的產量有限,“白銀比黃金更具投資價值。黃金與白銀曾經的歷史比價是1:16,現在為1:60。白銀比黃金更稀缺,工業用途更大。白銀儲備是黃金的五分之一,換句話說白銀比黃金稀缺得多,從未來全世界的儲量看,白銀可開發的時間是12.3年。”未來,白銀貨幣金屬屬性還可能凸顯,為投資者帶來驚人的回報。 “如果黃金繼續不斷的上漲,白銀會上漲得更快。”


分析與評論

  • 宋鴻兵指出白銀是今年長期投資標的。
  • 2011 最普遍問題是通膨與抗通膨,理財重點有三大重點: 1. 匯率趨勢;2. 原物料與能源趨勢;3. 美股多空
  • 操作上,長期投資商品之部位與短期套例商品之平衡,如何維持短期套例商品穩定獲利,讓長期投資商品之部位不致隨意出脫,而達到獲利高峰。
  • 台股商品如何更簡化成運用 0050、0051、EWT、ADR、外資權值股及多空選擇權單之套利操作,達成穩定獲利是關鍵
  • 高科技一定要看營收獲率成長率。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2011年半導體產業前景的預測 - 分析與評論

TSMC Sports DayImage by pphantom via Flickr

2011年已經過了快一個月,各家市場分析機構對產業前景的預測報告仍陸續出爐,以下是 Arete Research 所列出的 2011年預測:
1. IC市場大亂鬥

消費性電子、手機與PC三大領域出現重疊性衝突,半導體產業界也將掀起策略性戰役,甚至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結構性改變;可能的情況有:

  • Qualcomm 、 Broadcom 、 Marvell 與 ST-Ericsson 將群起搶攻原本是聯發科(Mediatek)的灰色手機市場,拉攏生產低價智慧型手機的客戶。
  • 晶片製造商的 Android 產品交貨期,在18個月內由4天延長到20天。
  • 隨著28奈米製程量產,GHz等級處理器價格將在2011年跌到10美元以下。
  • CSR 與 Synaptics 可能在今年成為被併購的對象──CSR的藍牙與GPS專長,會使其成為Intel與Marvell等廠商有興趣的目標,而後兩家公司都試圖擴展無線產品版圖,而且CSR與Broadcon之間的法律問題已經解決。Synaptics則是因為其專長的觸控面板模組技術當紅,身價也不高,因此可能成為具吸引力的收購標的。
  • IntelARM 兩大陣營的晶片供應商或晶圓代工廠,可能會產生不少侵權糾紛。

2. DRAM市場很難過

記憶體市場今年的主流趨勢,會是原本居次的 NAND快閃記憶體領域表現將超越DRAM,並取代成為該市場的主角。Arete Research估計,DRAM市場2011年將衰退26%,但NAND市場反而將取得28%的成長,營收規模由220億美元擴張至290億美元。

該機構並預測,DRAM價格在 2010年第四季下跌30%之後,將於 2011年前兩季再分別出現29%與12%的跌幅。從需求端來看,主要的問題在於記憶體買家的應用支出已經由傳統PC轉向智慧型手機與平板裝置;PC市場的成長表現仍將是今年影響DRAM市場的最關鍵因素。

而此趨勢顯然也對記憶體廠商的資本支出計畫產生重大影響,2011年DRAM廠商資本支出規模減少了40%,但 NAND快閃記憶體業者資本支出則成長了85%,這是歷史上首度出現DRAM資本支出被NAND超越的情形。

不過儘管NAND快閃記憶體業者大舉投資,但今年應該不會出現供過於求現象,因為三大供應商的新廠(Toshiba、IMFS與Samsung)要到2012年上半年才會全線量產,因此到2012年中,該市場不至於出現供應過剩。

3. 半導體設備產業前景好轉

半導體資本設備業前景已出現改善跡象,雖然DRAM產業水深火熱,但晶圓代工廠商資本支出規模創紀錄,以及邏輯晶片業者加速投資,可望帶動晶圓廠前段設備(WFE)市場在2011年成長8%,達到320億美元規模。

因此短期內可望看到半導體設備訂單狀況出現好轉;先前Arete Research預測,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訂單可能會在2011年前兩季分別下滑5~10%,但現在由於一連串邏輯晶片業者資本支出計畫的宣佈,前兩季的半導體設備業訂單狀況可望縮小跌幅至5%或出現5%的成長。

4. 終端市場表現平淡

雖然Intel對PC與伺服器市場抱持樂觀態度,但Arete Research仍維持對該市場今年度出貨成長率10%的預測,並認為PC應用半導體市場2011年營收可能僅有5%的成長表現。來自新興市場的資料中心、企業用PC需求,將抵銷已開發市場的政府與消費性PC需求。而資料中心會是 2011年成長最快速的市場。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裝置)風潮,將使無線晶片市場表現在 2011年超越其他邏輯半導體市場,但是激烈的價格競爭會限制該市場的成長率僅達到10%左右水準;根據Arete Research預測,平板裝置市場今年出貨量約有5,600萬台(平均售價估計400美元),總銷售金額規模約220億美元。

在電視市場部分,Samsung與LG在2011年都沒有達到預期銷售目標,主要是因為LED背光電視的價格高出一般CCFL背光液晶電視30~50%,無法吸引消費者。Arete Research預測,電視市場的買氣會在2011上半年緩慢好轉,同時LED晶片庫存會回歸正常水位,以及LED背光電視新機種也陸續上市。該機構估計LED背光液晶電視出貨量,今年將出現三倍成長,達到1.02億台規模。

5. LED市場熱絡

隨著LED背光陸續進駐低階液晶電視機型,可望推動今年 LED 市場進一步成長;LED晶片平均銷售價格因為來自筆記型電腦/電視背光模組需求的減緩,在2010年第四季下滑了10~15%,Arete Research估計,LED晶片將在2011年上半年再下滑30%,而且還可能再經歷另一波下滑才會趨於穩定。但是LED出貨量今年應可由原先預測的9,500萬顆,提升至1.02億顆。

6. MOCVD設備供應過剩

Arete Research估計,2010年LED生產用的MOCVD設備出貨量為245台,市場呈現供過於求局面;該類設備訂單主要來自中國。而雖然MOCVD設備2011年出貨量估計有730台,但是到2012年可能減至638台。

據傳中國官方將取消對LED廠商購置MOCVD機台的補貼,但目前尚未證實;Arete Research認為,中國本土的LED產業投資熱潮在2011上半年不會消退,但是由於當地缺乏專業人才,自製LED晶片品質也不佳,因此短時間內可能會面臨現實考驗。



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率達到了30%,半導體銷售額也加了31%,然而,基於半導體產品出貨的晶圓需求卻僅增加了22%,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落差?或許半導體製造商陷入了由於過去幾年投資不足而導致的產品窘迫局面。不過,市調機構 Semico 管理總監Joanne Itow認為,這個產業早已習慣在高度壓力下的運作模式。

即使在產能吃緊情況下,2010年製造商仍然達到了31%的成長。記憶體製造商藉由轉移到更先進技術節點,以獲得在相同矽晶片面積上實現更大密度的微縮優勢;邏輯晶片製造商則專注於提升45nm/40nm產線的生產力。Semico 指出,2010年,45nm及以下製程佔整體晶圓需求比重從2009年的9.4%提升到了16.5%;此外,在2010年朝更大晶圓尺寸轉移的趨勢,也有助於提高當年度的生產率。

2010年,離散元件和類比產品分別交出了破紀錄的32.7%和34.1%成長率。這些領域的產品正透過轉移到更大尺寸晶圓來獲得提升效率的優勢。舉例來說,許多微機電(MEMS)製造商開始從150mm晶圓轉移到200mm,而像德州儀器等類比廠商則開始轉移到300mm晶圓。

此外,Semico也預估,2011年隨著庫存達到平衡,矽晶片的出貨和總晶圓使用量都將同步成長。

分析與評論

  • 由於 Samsung 半導體獲利增加許多,而且也擺明要打敗台積電,台積電必須加速研發低功率精密製程擴大產能,讓客戶喜歡台積電技術服務,讓世界晶圓與Samsung無法超越是最佳辦法,全球高階製程需求增加低階製程需求減少。
  • 台積電與聯電需加速與 ARM 最新的 core 合作,讓智能終端機之許多半導體客戶能使用 Sub-license 模式與台積電合作,節省客戶開發時間與成本。
  • LED 照明市場將是新機會,但仍然擔心產能過剩之問題。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行動雲端服務將引導 Smart device 及 connected device

Cloud computing sample architectureImage via Wikipedia

Frost & Sullivan 研究公司指出,隨著行動裝置的採用在未來十年內將會呈現「巨幅的成長」,電信業者與協力廠商預期將會趁勢推出行動雲端服務,它將會提供安全與額外的運算功能。

根據 Frost & Sullivan Asia-Pacific 的合夥人Nitin Bhat表示,全球將會變得比以前更加的連網化,使得全球銷售的連網裝置的數量將會從2011年的60億成長至2020年的800億。連網裝置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視與智慧電網( smart grid ),Bhat日前提出了該公司對2011年的ICT預測。

該分析師指出,在智慧型手機銷售方面,亞太地區將會大躍升,從5000萬台攀升至2011年的一億台。這個數字將會佔該地區今年所有行動裝置出貨量的20%。

他預測,隨著連網行動裝置的接受度提升,將會使得行動雲端服務隨之出現,主要是針對智慧型手機的行動安全與額外的運算功能。

Bhat解釋道,「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病毒會針對這些裝置而來。目前已經有病毒出現在Apple的iOS與Google的Android平台,以及透過SMS(簡訊服務)傳送,我們預期針對平板電腦的第一批惡意軟體將會在今年出現。」

為了對這些威脅做出回應,許多協力廠商已經提供了遠端安全服務,例如Remote Wipe,但是主要是針對企業客戶。然而,亞太地區的電信業者對於此一趨勢的投資仍然過慢,以致於無法提供這些服務給其客戶。

Bhat預測,電信業者很可能會透過雲端強化現有的智慧型手機相當「有限」的功能。這些包括提升裝置的記憶體容量與處理速度。

除了新的雲端服務之外,Bhat指出,「更豐富的通訊」與轉移至行動運算將會對企業市場造成最大的衝擊。該分析師將「豐富的」通訊定義為「能夠強化現有商業程序的通訊技術」。這些技術將包括視訊、VoIP (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與社交網路功能。這些技術將被用來強化現有的企業協力工具,例如wiki與部落格。

在行動運算方面,該分析師指出,可攜式PC,意指平板電腦、小筆電與筆記型電腦,在2010年的全球PC銷售量上已經超越桌上型系統。目前可攜式PC佔了PC市場的61%,桌上系統則退縮到只有39%。這個差距預期到2014年將會更形擴大,可攜式PC將達到75%,而桌上系統則是佔了剩下的市場。



2011年最夯的科技產業會是什麼?毫無疑問行動通訊仍將獨佔鰲頭,而蘋果以外的其他業者仍將繼續尋求平板電腦的策略。筆記型電腦價格持續下探。在軟體部分,雲端的興起將傷及開發企業應用程式的業者。
以上關於2011年科技發展的預測在即將來臨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上可嗅出一些端倪,以下將補充說明。

平板電腦
1.蘋果iPad仍將繼續獨領風騷,雖然Android平板電腦在旁虎視眈眈,但作者認為iPad仍將持續主宰地位,對於Android平板電腦可望在明年同時獲得一半市佔率的預測,可能有點太過樂觀,至少在今年中以前,Android還沒有能力與蘋果iPad相提並論。而蘋果新一代iPad挾著價格優勢,相信仍將繼續處於領導地位。

2.RIM的PlayBook可能獲得一些企業的青睞,但除此之外可能就乏人問津了。RIM這幾個月來嘗試對開發人員展示、講解並討論PlayBook,不過範圍似乎還侷限在黑莓機在企業電子郵件的用途上,某種程度來說,黑莓機與PlayBook對企業的用途並無二致,而這些功能Android與Apple的平板電腦也可做到。

3.微軟欲使Windows Phone 7成為平板作業系統主宰的期望,可能將給微軟帶來長達數年的困擾。從2011開始,微軟有可能繼續推動旗下所有的作業系統至平板上。

行動通訊
1.Windows Phone 7可望在2011年底獲得手機市場14%的使用率,而Android可能稱霸手機市場,至於蘋果的iOS將可望維持目前佔有率。RIM仍將持續面臨市佔率被瓜分的問題,即使QNX作業系統的推出可能激起一些漣漪,但對黑莓機製造商來說,實在是大勢已去。

硬體
1.筆記型電腦的報價(極輕、強化功能的小筆電等)將落在350美元上下。而大批便宜且效能好的筆記型電腦將引導小筆電至滅亡之路。當然還是會有10吋左右的機種存在,不過為數不多,主力仍會落在12吋及以上的機種。

2.伺服器更新周期可能趨緩,主要有三大原因 - 1. 長遠來看,虛擬化降低對硬體的需求,2. 重新檢視並更正造成資料中心出現疲態的原因, 3. 雲端運算持續獲得更大的佔有率。

3.HP可能將成為思科的隱憂,因為HP的交換器與路由器等產品不斷侵蝕思科的市佔率。雖然思科有機會守住目前市佔率,但HP將給思科帶來相當大的獲利壓力。對於目前網路產品業者如思科及Juniper Networks,接下來的幾季將面臨相當激烈的競爭。

軟體
1.軟體即服務的概念將被企業廣泛採用,不過這個對於軟體即服務的預測並非是最後結果,最後可能由隨選軟體勝出。原因是甲骨文即將發表Fusion應用程式,讓客戶可自行決定是否升級。思愛普(SAP)執行長Bill McDermott指出該公司將受惠於甲骨文的新軟體,因為這些變革可能會帶來銷售,也讓企業重新思考如何從甲骨文、思愛普以及軟體即服務間挑選適合的產品。

2.HP瞭解單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在軟體市場有所成長,因此解決方案將是併購Citrix、BMC與Teradata等軟體公司。

3.目前還不知道Google的Chrome作業系統可能為軟體界帶來什麼影響。雖然有一些關於微軟Windows 8的耳聞,但作者希望Windows 7至少可以維持至少10年。

4.雲端運算仍是2011年的顯學,所有硬體、軟體以及技術將圍繞這個主題打轉。最後雲端會演變成用來幫助軟硬體銷售的話術,而失去他本身的意義。

網路
1.如果AT&T不綁蘋果iPhone的獨家銷售,可能會讓營收來得更好看一些。對於iPhone與Verizon Wireless的合作,一般認為是因為AT&T搞砸了,但事實不然。當許多iPhone用戶被迫綁約18個月時,會導致AT&T網路流量的問題。所以當Verizon可以分擔一些iPhone用戶時,也有助改善AT&T的網路品質以及減少在網路上的投資。而且AT&T並非停止與蘋果的合作,只是不再享有獨家的權利。

2.Verizon並不會因為取得iPhone銷售就可以統治世界,而且也不會在2011年的前半年就為Verizon帶來實質的利益。當然Verizon會透過銷售iPhone而增加客戶,不過至少在這兩年,並不會影響到AT&T。

3.期待已久的4G也許終將令人失望。而Verizon即將推出的4G服務很可能由原本定義的50美元售價迅速轉換成80美元,多出來的費用可能會減緩用戶轉換至4G的需求。

4.網路中立的理想可能幻滅.,雖然FCC採用開放網路的規定,但國會最後可能改變。原因是網路中立議題並非重要議題,而且根據Rasmussen Reports所做的民調顯示,只有21%的人贊成FCC繼續網路中立性的動作,大部分受訪者並不關心此議題。


分析與評論

  • 台灣雲端產業不管硬體與軟體在全世界競爭力還不足,台灣高階伺服器之研發也不足,真正台灣產業危機在這裡,沒有強大研發與市場能力,如何讓台灣產業更上一層樓呢?
  • 台積電與聯電需加速與 ARM 最新的 core 合作,讓智能終端機與台灣高階伺服器有之自已平台能使用台灣優勢,未來 APPLE 一定使用自已平台優勢與台灣競爭,政府與業界需在雲端與智能終端產生平台優勢,才能成為世界成長率最高之經濟體。
  • 中華電信、台灣大與遠傳必須提升數據通訊競爭力,台灣網路費用太高是雲端產業阻礙。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預測2011年的電信產業發展

4G LTE single mode modem by Samsung, operating...Image via Wikipedia

市調機構 Ovum 日前發佈了2011年版的電信產業概況預測,指出智慧手機市場龍頭的轉變,新興市場手機用戶增長減緩, Web 2.0 企業對於批發服務的需求增加,都將牽動今年一整年的全球電信市場。

Ovum對2011年全球電信產業的趨勢預測包括:

  • Windows Phone 7將會破壞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現狀,成為成長最迅速的智慧型手機平台。
  • Android將超越iPhone,在今年年底將成為行動應用程式開發者最喜歡的平台。
  • 雲端運算服務的發展將從早期採用的階段邁入早期主流的階段,而且將影響關鍵的新興電信服務。
  • 寬頻服務將會是新興市場最迅速、最有前途的發展。
  • 新興市場手機用戶市場的爭奪將會開始畫下句點,因為競爭激烈,一位數或二位數的增長將變成常態。
  • 中介機構將會增加他們批發類的管理服務需求。
  • 批發市場將會在新興國家全面起飛。
  • 連接/拓展家庭的服務戰爭將會加速。
  • 數據商業模式和資費策略將有許多爭議,同時數據服務收費將會出現創新的方式。
  • 為行動寬頻業務取得黃金頻譜是最重要的事。
  • 監管機構將捲入行動終端費率的激烈辯論諮詢過程。
  • 電信公司將會投資客戶服務中心和後端技術,因為客戶是他們的業務重心。
  • 電信產業供應鏈將會有進一步的動搖,發展良好的供應商將需要在大幅度增長的應用領域中,好好的經營行動寬頻、刪減支援客戶的成本,和提高收入。
  • 光學元件市場將會有溫和的增長,需求來自10、40、和100G的產品,但是市場潛在的基本面將維持不變,呈現一個不穩定的供應鏈。


即將在4月初卸下Google Inc.執行長職位的Eric Schmidt 20日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網站發表專文指出,今年Google的策略規劃將是圍繞在「行動(Mobile)」,焦點將放在「LTE(4G)」、「行動電子貨幣」、「低價智慧型手機」。Schmidt指出,LTE速度大約是目前行動網路的10倍,新穎、富創意的應用軟體將應運而生。他並且表示,許多貧窮國人民將手機當作銀行帳戶,但以現代技術來說手機的金融應用層面還可以再進一步擴大。Schmidt預期未來幾年內全球將有10億人口手握低價觸控手機。

美國行動電話公司Verizon Wireless 1月6日宣布,美國超過三分之一人口都已在LTE行動寬頻網路訊號覆蓋範圍內。Verizon將在2011年底前擴增逾140個4G服務市場;預估2013年底4G覆蓋範圍將和目前的3G相同。4G的日益普及有機會讓隨時隨地觀看流暢電視節目的夢想成真,而在這過程當中與台灣相關的微型投影(Pico-projector)廠商(亞光、揚明光、創惟、奇景)可望因而受惠。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日前報導,英國Google行動研發團隊經理Robert Hamilton在接受專訪時坦承「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功能在日本以外市場尚未掀起風潮,但他對這項新技術未來的發展潛力抱持高度期待。Hamilton並且預期行動上網人口將在2014年超越桌上型電腦上網人數。
三星電子在去年12月發表業界首見內建快閃記憶體的近距離(最長10公分)NFC晶片。三星表示內建快閃記憶體的NFC晶片具備可進行軟體/韌體升級以及低耗電的優點,即使手機已耗盡電力這款NFC晶片仍可執行行動付費功能。

Google前任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去年9月6日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指出,隨著智慧型手機售價的逐漸下滑,中國大陸手機上網人口可望在3-5年內由目前的3億人跳增至8億人。李開復預期2010年大陸市場Android智慧型手機售價將會跌至1,500元(人民幣,下同),2011年進一步腰斬至750元。


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人士透露,1月18日上午,工信部召開會議正式宣布啟動TD-LTE規模技術試驗,該試驗於上海、深圳、廣州、南京、廈門、杭州六城市進行。規模試驗中,每座城市將部署100-200個基站。

大唐電信技術總監凌翔此前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 TD-LTE 基站建設中,核心網和承載網的成熟都還要經過很多試驗和調試,而六大城市規模實驗的開展無疑會加速TD-LTE的產業化進程。

據悉,LTE是3G與4G技術之間的一個過渡技術。去年10月,TD-LTE 增強型被國際電聯確定為4G國際標準。

工信部去年成立了TD-LTE規模試驗領導小組,統一領導TD-LTE試驗工作。中國移動也已召集華為、大唐移動、中興通訊、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等廠商商談方案。包括大唐、中興、華為、諾西、阿朗、愛立信等企業在內的國內外主流系統廠家,以及大唐、聯芯、展訊、STE(t3g)、創毅視訊、華為海思等在內的終端芯片企業將會參與規模試驗。此次TD-LTE規模試驗網將成為全球TD-LTE規模部署和應用的示范網絡。

根據規劃,TD-LTE規模試驗以形成商用能力為目標,通過進一步擴大部署和應用規模,進而實現端到端產品達到規模商用的成熟度,并帶動國際運營商選擇和部署TD-LTE。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在18日舉行的“2011中國ICT產業發展趨勢高峰論壇”上表示,全球LTE產業目前只是部分啟動,全球LTE規模應用仍需3-5年培育時間,整體仍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18日還與韓國KT公司和日本 NTT DOCOMO 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TD-LTE的發展也是此次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中的重要內容。


全球電信設備商易利信(Ericsson)(ERIC-US)積極佈局北歐4G電信業務,不但與芬蘭營運商DNA簽署LTE合約,也將為挪威第二大行動營運商TeliaSonera擴建挪威北部的LTE網路,兩合約期限皆為3年。芬蘭營運商DNA計畫擴展、升級3G網路,並在主要城市提供4G服務,與易利信簽下3年期合約,規劃導入各項最新技術,以建立、推出更具競爭力的 3G HSPA 演進技術與更高階4G LTE網路,將涵蓋網路管理產品、無線連結、分組核心、回傳傳輸與相關的網路建置服務。


在合約期限內,DNA旗下速度達21Mbps、42Mbps的3G HSPA演進服務將擴展到芬蘭全國,而4G網路服務也將在芬蘭主要城市推出,以加速網路繁忙地區的數據流量;另外,DNA也計畫在2011年時,推出商用4G網路。DNA技術副總裁Tommy Olenius看好,在運用易利信多標準射頻解決方案(Multi-standard Radio Solution)來更新網路系統之下,DNA將可降低網路能源消耗,進而減少碳足跡與DNA行動服務的營運成本。

此外易利信也被挪威第二大行動營運商TeliaSonera選為旗下GSM、EDGE與WCDMA、HSPA網路供應商,由於TeliaSonera將為該公司位於挪威北部的網路進行改造及擴容,並佈建 4G LTE 網路,因此與易利信簽訂3年合約,將採用易利信的多標準射頻基地台RBS 6000,汰換現有的2G、3G射頻基地台。

易利信指出,此次合約簽署,將進一步擴大易利信與TeliaSonera在挪威地區的合作範圍,之前雙方合作主要在於4G LTE領域,但此次專案,易利信將提供多標準射頻基地台RBS 6000與佈建的相關服務。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的新科技趨勢

Cloud computing stack showing infrastructure, ...Image via Wikipedia

無所不在的運算新體驗──英特爾預測2011年科技趨勢


即將於 2011年推出的新科技與趨勢,將為無所不在的運算開創許多新體驗。使用者將在提供最佳體驗的許多裝置與技術中面臨抉擇; 2011年消費者將看到更聰明、更強大、而且更實用的科技。以下介紹英特爾(Intel)對 2011年科技趨勢的預測:

1. 體驗智慧型電視的夢想成真

英特爾預期為數眾多的電視、數位視訊轉換器(digital set-top box)、以及其它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廠商將跨足智慧型電視(Smart TV)市場。在 2011年底之前,這些廠商將能帶動消費者採用智慧型電視。

2. 平板電腦熱潮與“混合化(hybrid-ization)”趨勢

許多配備不同外型與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即將於2011年問世。英特爾預期見到結合隨身型易網機(netbook)與平板電腦優點的新型混合裝置,像是在英特爾科技論壇(Intel Developer Forum)上公開亮相,內含英特爾處理器的戴爾(Dell)原型機,或是新款的11吋螢幕Macbook Air筆記型電腦。

3. 筆記型電腦銷售成績亮麗

由於消費者獲得各種新的HD以及繪圖相關功能,包括透過無線網路把內容傳送到電視,因此英特爾預見筆記型電腦的銷售將持續穩健成長;企業的換機潮,加上持續回溫的經濟景氣,也將帶動筆記型電腦的穩健銷售。

4. PC與智慧型裝置具備感知功能:情境感知與感知運算

當第一波情境感知或感知電腦上市,這些運用硬體與軟體感測技術的電腦必會讓消費者愛不釋手。例如一項名為個人度假助理(Personal Vacation Assistant,PVA)的行動裝置,能運用情境感知的運算技術,讓使用者獲得最滿足的旅遊經驗。

英特爾表示,這類可攜式裝置運用“硬體感測器”──包括能辨識物體的攝影機,以及從 GPS 擷取到的資訊,搭配“軟體感測器”──旅行者在裝置輸入行事曆以及對料理喜好的資訊,能夠提供適地化的建議,包括值得一遊的景點,美食好去處等資訊。

5. 摩爾定律持續向前邁進

英特爾認為,創新與製造技術將破除摩爾定律(Moore’s Law)已死的論點;這意謂在未來數年,數十億計的新裝置將內含運算與上網功能,並藉由在矽元件中納入更多功能,讓系統獲得顯著的效能提升,同時更大幅降低功耗與延長電池續航力。

6. 更嚴密的安全防護

由於安全威脅日趨複雜,加上雲端以及眾多可連網消費性電子裝置所帶來的新使用模式,快速改變我們對IT的要求,安全仍將是IT產業最優先考慮的要素之一;英特爾預測在未來一年,業界將聚焦於發展各種基礎功能,以保護基礎設施與維護個人與企業機密。

Intel Core vPro處理器、英特爾併購 McAfee 、以及英特爾矽晶片本身與相關的開發計畫,都將在此扮演要角。

7. 在景氣不明時期,消費者會挑選信賴的品牌

由於經濟前景不明,將促使消費者在購物與做決定時更加深思熟慮;大多數消費者對要購買的物品將會考慮再三。英特爾認為,儘管這種不確定的狀態會持續一段時日,消費者未來很可能回歸到自己熟悉的品牌,因為其代表著可信賴的投資與可信任的品質。

8. IT的“消費化”

2011年,消費性裝置與企業用裝置之間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英特爾指出,在2010年我們看到 iPhoneAndroid 手機被帶入企業防火牆,員工會運用個人的解決方案來提高工作生產力,而老闆將希望藉由裝置使企業環境更加完善,藉以提高生產力。當這些裝置從住家移動到工作場所時,需要有虛擬化、防竊技術、以及遠端管理與防護功能的支援。

9. 智慧型電子看板

類似電影《關鍵報告》中出現的互動式數位電子看板將被廣為採納,這類產品結合包括臉部與手勢辨識等的新形態互動模式。

10. 消費者對於節能環保的革新

消費者將從過去談論管理能源消耗,到透過各種住宅能源管理裝置與服務,實際力行節能環保。

11. 汽車科技

現今汽車運用精密科技打造中樞神經系統,不論是新型娛樂功能、語音操控的免手持智慧型手機、其他安全技術、或是由汽車自動運行的駕駛功能,新型車載技術將持續吸引各界目光。

12. 雲端與虛擬運算前景光明

隨著越來越多雲端服務搶進企業應用領域,企業雲將隨之向上成長,其中包括社交網路。大多數大型企業於2010年在其環境中推動虛擬化,明年則將看到內部雲端解決方案開始成長。此外,建構在雲端環境的著色系統(rendering),讓使用者手中繪圖效能尚可的裝置,可透過寬頻網路得到卓越的繪圖效能。


MIC揭示產業未來「十大高科技旋風」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MIC) 日前發佈2011年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趨勢觀察報告,歸納出十大即將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的科技項目,包括:低碳風、智慧風、平板風、平台風、App市場風、3D風、體感風、雲端風、社群風、4G風。

低碳風──驅動能源與資通訊跨業整合發展

隨著各國投資建置智慧電網,2009年全球智慧電網市場規模將近700億美元,預期2015年將成長至1,9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18%。資策會MIC表示,未來感測器、控制器與網通模組設備的產業規模具市場領先地位,系統整合廠商可向上整合或向下延伸,開發節能管理平台與系統產品。

觀察全球綠色節能減碳發展可歸納為三個階段,首先是「產業綠色化」,即從生產到消費過程的綠化節能對策,降低對環境的危害以達到節能減碳目的,其次為「綠色產業化及能源技術產業化」,即結合能源與ICT技術以達到低碳生活願景,最後是「綠色生活低碳經濟,全球共同追求低碳化,並與環境生態共存為發展目標。

智慧風──Smartphone, Smart TV逐漸起飛

觀察全球行動電話發展趨勢,從2003年至2009年歷經「硬體外型及觸控螢幕」的變革發展階段,預期2010年至2012年為「操作介面」變革發展,而台灣行動通訊產業產值將成為新興兆元產業。2010年Smart TV Box台廠占全球出貨約40%,台灣主要廠商包括鴻海、永碩、技嘉、明泰、友訊等業者。在消費者對線上影音、網路租片等服務需求持續增加,以及Google與Apple加入市場的情形下,可望再提升台廠出貨比重,預估201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000萬台。

平板風──平板裝置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

2011年伴隨Android新平台推出之後,多數品牌廠商投入形成熱潮,可望再加速Android於Tablet Device應用之成熟度,推昇後續的出貨量。觀察2010年至2011年全球平板裝置(Tablet Device)出貨規劃,歐美大廠如Apple、HP、Viewsonic、Motorola、Dell、RIM,日本Toshiba、韓國Samsung、台灣Asus、Acer、HTC、MSI、HTC等企業,多數採用Win7或Android的作業系統,面板尺寸介於7吋至10吋之間,其中以10吋面板的產品規劃為多數。

平台風──3C應用疆域模糊化,Wintel面臨A2來勢洶洶

筆記型電腦(Notebook)、迷你筆記型電腦(Netbook)皆著重於運算效能及文書處理,而Tablet Device則多數偏重於ARM架構,重視多媒體娛樂;Intel則提供3至4個OS/App可配合,支援WebOS、MeeGo、Windows 7等作業系統,Microsoft仰賴WinCE、Windows Mobile提供行動電話使用,而Chrome有多數大廠欲評估採用,惟多數功能仍需連網才能使用。ARM架構與Google將會衝擊傳統Wintel的運算架構,預期ARM架構將從消費性電子及通訊領域,成功跨入電腦系統,而Google Android則從行動通訊裝置邁入行動運算裝置。

App市場風──App市場動能強勁

2009年蘋果App Store年營收約14億美元,為全球最大應用軟體商店,2010年每個應用軟體平均付費價格為1.5美元,資策會MIC預估至2013年,全球應用軟體商店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除三星外,SONY也已結合Google TV推出SNAP平台,LG則將在明年初推出自有應用商店,雖然電信業者有基礎使用戶數,但所開設的應用商店在使用者數、應用程式數目上仍然落後許多。

3D風──3D顯示技術由TV朝向可攜式產品延伸

3D應用技術持續推陳出新,應用範圍包括影像購物、3D視訊、互動學習、智慧家具等領域。展望未來,高畫質3D等新興規格也將帶動液晶電視持續熱賣,並帶動相關應用產品更趨多元化,3D顯示技術由TV朝向可攜式產品延伸。

體感風-操控朝提升精準度與擴大感測範圍進展

預期未來仍是Wii、Xbox360、PlayStation 3等三大遊戲主機帶動體感操控風潮,將分別發展在移動與固定狀態下,不同感受的體感操控,並將致力於提升精準度與擴大動作感測範圍進展。

雲端風──雲端服務市場眾所期待

雲端運算特色包括虛擬架構(Virtualized)、彈性訂閱(On Demand)、網路服務(Internet Access)等。資策會MIC預估,全球雲端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104億美元成長至2013年372億美元,CAGR達到37.5%,雲端運算將帶動全新的生態系統。

社群風──網路應用生活化,社群商務取代電子商務

資策會MIC預估,2010年台灣團購市場規模約為新台幣72億元,2011年可望達到約新台幣90億元,2010年使用網路團購/合購網友達27%,較2009年成長16%。展望未來,社群網站利用社群聚集人氣發起團購,將團購視為主要獲利來源,而傳統B2C平台則將團購視為行銷方式,進行促銷以推廣產品,接觸更多消費者。根據資策會MIC的調查顯示,隨Freemium趨勢發展,消費者對於服務類別及品質要求將更形嚴格,對於仍以付費服務為主要獲利模式的業者,恐將構成明顯的衝擊。

4G風──LTE 商業化及產品發展議題

在營運商方面,至2010年11月底為止,已經有美國、瑞典、挪威、烏茲別克、波蘭、德國、奧地利及香港等8個國家開通LTE服務,全球也已經有46個國家的113個營運商將投入LTE商轉網路,其中依據各營運商公佈的時間,預計將有49家於2011年底前開通LTE商用網路。2009年底TeliaSonera即於瑞典開通LTE服務,但只有數千個使用戶,2010年底開始,大型營運商如美國Verizon、日本NTT DoCoMo及2011年美國AT&T,都將陸續開始提供LTE商用化服務,將產生超過百萬台聯網設備及智慧型行動電話的需求。

在設備方面,2010年參與LTE設備開發廠商數達27家,現階段參與卡位的廠商以晶片廠為主,比重約占60%。預期在2011年,過去累積WiMAX(OFDMA技術)能力的台灣廠商,如聯發科、正文、合勤、台揚、廣達及宏達電等,都將成為LTE供應鏈環節之一。而2011年多技術共用頻段趨勢(如美國Sprint)將使設備更趨複雜化。

在應用方面,2010年LTE服務仍以透過行動網卡,提供資料傳輸為主要服務模式。而Voice over LTE(VoLTE)標準預計2011年第一季才會完成。


預測2011年十大「策略性科技」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近日預測, 2011年大多數企業團體將為十項策略性科技與趨勢所主導。所謂策略性科技,乃指可能在未來三年為企業帶來重大影響的科技,而任何足以干擾IT進程或企業運作、投資金額需求較高,或延誤導入即帶來風險之科技,均可定義為具有重大影響。

所謂策略性科技,可能是已然成熟或日漸普及的既有技術,也可能是及早採用便能帶來策略性商業優勢的新興科技,抑或該技術具有在未來五年內嚴重擾亂市場的潛力。因此,這些策略性科技對企業長期規劃均具有相當影響力。

Gartner 副總裁David Cearley表示,企業進行策略性規劃時應將這十項科技納入考慮,並在未來兩年內自我檢討與審慎決策。另一位Gartner副總裁Carl Claunch亦指出,經過評估後,有的企業可能仍會決定不予採用某項技術,有的決定維持過去投資步調,其他則會進行測試並加快導入該項技術的腳步。

Gartner預測的2011年十大策略性科技如下:

1. 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服務項目範圍極廣,從開放的公共雲端到閉鎖的私有雲端均屬此類。不過未來三年內,預料將出現各種介於兩種極端之間的服務項目。業者將提供成套的私有雲端建構服務,傳授用戶公共雲端服務技術(軟體和/或硬體)與方法(例如建立與運作某項服務的最佳方式),讓消費者在企業中進行部署。Gartner預測,2012年前大型企業將陸續成立外包團隊,負責雲端外包相關決策與管理。

2. 行動應用與媒體平板裝置

Gartner預估2010年底前,全球將有12億人擁有具備行動商務與行動網路功能的手機。行動裝置逐漸成為電腦的一種,處理資料的能力與頻寬都令人驚豔。像蘋果(Apple) iPhone 這樣的行動平台,儘管市場有限(僅供單一平台使用)且需特殊編碼,目前已有數十萬種相關應用程式出爐。

行動裝置應用程式能運用在使用者的位置、行動或其他行為細節,因此消費者對於應用程式的體驗,能讓企業透過這些行動裝置與消費者互動。這項特點促使眾業者競相推出應用程式以提昇競爭力,相較之下,就顯得比單純以瀏覽器介面為主的廠商更具優勢。

3.社交傳播與協同

社交媒體可分為:(1)社交網路──包括MySpace、 Facebook 、LinkedIn、Friendster之類的社交檔案管理網站,以及運用演算法了解並利用人際關係的社交網路分析(SNA)技術;(2)社交協同──例如維基百科、部落格、即時通、協同辦公(collaborative office)、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等技術;(3)社群發布──協助社群集結個人內容,聚合為一個社群成員均可進入並使用的內容庫,如YouTube、flickr;(4)社群回饋──透過YouTube、Flickr、Digg、Del.icio.us、亞馬遜(Amazon)等網站發表特定主題,讓社群成員發表回饋與意見。

Gartner預測在2016年前,多數商業應用程式將結合社交相關技術,因此企業必須協調社交客戶關係管理、內部溝通協同與公眾社交網站計畫,使其整合成一套完整策略。

4.視訊

視訊是一種存在已久的媒體形式,但非媒體企業以視訊做為標準媒體類型的狀況正迅速擴張。拜數位攝影、消費型電子、網際網路、社交軟體、整合通訊、數位與網路電視、行動運算等科技趨勢所賜,視訊已然躍上主流地位。

Gartner認為未來三年,視訊對多數使用者而言將成為一種普遍的內容類型與互動型式,而且到了2013年,企業員工每天將接觸超過25%以上的圖片、視訊或語音為主的訊息。

5. 下一代分析

有鑑於行動裝置等電腦運算能力日趨強大,以及連網技術日益提升,業務對經營決策的影響力也開始出現變化。除了靠回顧資料檢視過去的互動之外,企業已漸漸利用模擬方法或模型進行即時預測,以支持各業務行動。上述雖可能需要大幅調整既有的營業與商業智慧基礎架構,卻帶來顯著的業績成長與其他的成功率。

6. 社群分析

社群分析是指測量、分析,與詮釋人、各種主題,與觀念間的互動和合作過程。這些互動發生在職場內部,或是對外部社群及網路上所使用的社交軟體程式中。社會分析是一種統稱,包括社群過濾、社交網路分析、敏感度分析、社群媒體分析等專業分析技術。

社交網路分析工具有助審視社群結構與相互依賴性,以及個人、團體或組織的工作模式。社交網路分析包括從多種資源蒐集資料、辨認關係、評估關係的影響力、品質,與效益。

7. 情境感知運算

情境感知運算(Context- Aware Computing)的概念是利用終端用戶、物件環境、活動連結與偏好等資訊來改善與該終端用戶的互動品質。終端用戶可能是顧客、生意夥伴,或者是員工。情境知覺感知系統可預測使用者的需求,並主動提供最適合與最客製化的內容、產品,或服務。

Gartner預期,在2013年之前,名列財富雜誌全球500大的企業,將有超過五成會主動採用情境感知運算;到2016年前,全球手機消費行銷將有三分之一將會以情境感知運算為主。

8. 存取記憶體

Gartner預期,未來的消費裝置、娛樂設備,與其他嵌入式IT系統將大量使用快閃記憶體,若應用於伺服器與用戶端電腦,儲存架構則能多出新的儲存層,無論在儲存空間、耐熱、高效能與耐用等方面均具有極大優勢。

不同於伺服器與個人電腦的主要記憶體RAM,快閃記憶體即使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仍能持續運作。因此,快閃記憶體較像是資訊儲存的磁碟機,必須能在斷電的情況下或是重新啟動後仍然能持續儲存運作。

若光以快閃記憶體做為固態硬碟有其成本考量,但如果在檔案系統外新增儲存層,就能針對需要快閃記憶體效能與永續性(persistence)雙重特點的特定高階資料進行儲存。而檔案系統外剩餘的容量部分,則混合使用快閃記憶體,以達到最為經濟且有效率的模式。

9. 普適運算

根據普適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之父Mark Weiser,與全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Xerox's PARC)研究員所發表的作品,在即將到來的第三波運算時代,電腦將以無形的狀態存在世界中。隨著電腦的普及,且當日常用品時被賦予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籤具備通訊的能力時,網路便能達到或超過傳統集中方式所管理的範圍。這將帶來一個重要趨勢,亦即運算系統將大幅運用在操作技術上,無論作為穩定狀況的技術,或是明確地被管理,或是與IT結合。

此外,這也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參考要素,包括對未來個人裝置的大幅成長、消費對IT決策的影響趨勢,以及因應每人持有電腦數量激增的壓力所產生的必要功能。

10. 基於結構的基礎設施與電腦

結構為主的電腦(Fabric-Based Infrastructure and Computers)是一種運算的模組化形態,其系統是由類似積木的獨立模組所組合,組合的方式是透過結構或交換背板所聯結而成。結構為主的電腦之基本型態包括獨立處理器、記憶體、I/O,與卸載模組(如GPU與NPU等),它們被連結至交換連接器。其中很重要的是,該軟體需要去對衍生的系統進行配置和管理。

基於結構的基礎設施(FBI)模型的軟體功能是將處理器核心、網路寬頻、連結與儲存等實體資源擷取至結構資源庫管理員(Fabric Resource Pool Manager,簡稱FRPM)所管理的資源庫中。FRPM是由即時基礎設施服務管理(Real Time Infrastructure ,簡稱RTIr)軟體所驅動。以結構為主的基礎建設可由合作密切的單一或一群廠商,或單一內/外部整合者所供應。


影響未來三年科技產業的七大關鍵議題


有鑑於2011年IT產業營收預估將達到近3.5兆美元,且未來五年也將持續攀升,研究機構 Gartner 分析師提出了值得關注的經濟與IT科技相關議題,呼籲科技產業應以清楚明確的策略因應未來趨勢。

據Gartner預估,人類機能增進(Human Augmentation)裝置與無線電源裝置市場將在2020年前增至10億美元。Gartner副總Stephen Prentice表示:「我們日益習慣在數位世界中生活、玩樂與工作。在數位世界中,人們無從選擇,只好將可用的資產變得更數位化。」

2012年,網路預估將較2002年成長75倍。假設Facebook是個國家,它將是全球第三大國(人口僅次於中國與印度)。未來裝置設備與資料的大增也將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到2020年,智慧裝置的數量會由2010年的600億成長至2,000億。

Gartner副總Ken McGee 則指出:「科技不再是資訊長的專屬領域,而科技現已然成為每個人的財產與議題。」

由於IT產業在未來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估計為4%,Gartner建議資訊長應在未來三年對七大經濟與IT科技議題採取行動。McGee亦表示,資訊長需開始在三年內採用下列的科技,方能符合六年的預期,此七大議題包括:

IT/OT整合:全球前100大公司若在2013年之前,在操作技術(OT)系統上的軟體管理不當將導致重大的業務疏失。

企業主管逐漸瞭解透過IT與OT團隊的整合,將有助節省開銷與提高管理效率。儘管整合企業是一大挑戰,但一致性的精簡預算、協調規劃、技術架構決策,以及將高技術購買力提升到最大所帶來的益處,可成功讓IT與 OT團隊整合。

業務趨向社群化:自今迄2015年,將有80%的組織在處理集體資訊時缺乏一致的方法。

目前社群媒體正在改變做生意的方式。McGee認為,瞭解社群的力量、各社群成員的期待、他們的志向和之間互動的方式,將成為21 世紀不可或缺的業務技巧。不過,在未來10年或10年之後,IT與企業領導人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方能尋求出善用社群網絡力量、影響力,與普及化的方法。

模式基礎策略:至2015年,模式尋求技術將成為全球前2000大公司在智慧產品投資組合中成長最快的技術。

模式基礎策略提供了一種架構來積極主動尋找和配合領先指標,並進行模型預測。這通常被稱為「不明顯」信號,而信號是市場模式的構件。模式基礎策略可使IT領導人在快速增加的資訊來源中找出模式,並針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模型預測。Prentice表示:「我們發現資深企業與IT領導人認為資訊無法共享將阻礙成長。」

雲端運算:至2016年,全球使用公有雲服務的公司將達2,000家。

雲端運算的開始象徵了供應商與購買IT解決方案的消費者之間關係出現變化。它建構出一種不連貫的基礎,並出現對IT服務使用者與銷售者之間的關係進行重整的機會。Gartner指出,全球雲端服務營收(包括公有雲與私有雲服務)預計將在 2014年達到1,488億美元。

情境感知運算:2016年前全球三分之一行動消費行銷活動將以此為基礎

有了情境感知運算,人類掌握的各項資產將更加數位化。這項技術利用定位與時間等資訊,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帶來新的紀元。在2012年之前,全球電信支出中預料將超過1,500億美元經費由服務項目轉移至應用相關支出,而情境感知服務的全球市場規模也將增到2,150億美元。McGee表示,情境感知服務市場的潛力逐漸開發,日後將成為IT部門一大挑戰。舉例來說,Gartner預測未來新增搜尋設備將有75%與社交相關,企業主絕不能忽略這股全球性的數位化趨勢。

永續性:2016年前將成企業因應法令相關費用中成長最快的項目

倘若目前氣候變遷相關科學研究無誤,各界對能源、水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等議題的關注可望持續,進而引發資源耗損、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等其他環境議題的討論。因此如何在財務營運績效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預料企業未來仍將面臨許多折衝權衡。資訊系統在此一方面至為重要,範圍涵蓋治理、風險與相關法令的遵守,並透過企業社會責任(CSR)體系,找出更新且更符合永續原則的商業模式。

IT界的新現實:成本及創新須與風險、治理達成平衡- 2016年前,創新成就將是企業選擇資訊長三大條件之一。

近年來,在全球景氣低迷的商業環境下,具有創新思考能力的人才須就營收、就業或產業面另闢蹊徑以帶動成長。成本與價值的優化仍為優先要務,並同時持續追求成長,此外,政府與企業也開始日漸關注風險問題。Gartner還預測,未來企業變革治理也將日益受到重視。

未來趨勢

根據Gartner分析師預測,有兩種新近崛起的趨勢,2020年以後其市場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首先是人類機能增進(human augmentation),這種新技術可提升感知與體能表現,融為人體一部份的概念現也逐步實現,未來可望大幅改善人類生活。第二個趨勢則為無線電源裝置,由於2011年前全球預料將有超過10億台個人電腦與50億支手機,Gartner據此預測2020年前無線電源產品累積銷售金額將超過10億美元。

McGee指出,Gartner研究未來IT成長與普及率相關預測數字,因而得致以上結論,並根據新近崛起的商業與社會趨勢,預言未來IT界的贏家與輸家,這套研究方法雖不能取代任何既有做法,但卻能夠彌補其中不足之處。

Prentice亦表示, Gartner展望未來,預料現有科技將出現更多創新應用,能躍上主流地位的新技術卻愈來愈少,不過這並不代表科技業完全沒有新發展,而是這些新技術,將成為2025年到2080年間下一波新科技浪潮的前身與雛型。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2010起,Google 大幅收購公司 - 分析與評論


Google去年收購了40多家公司,現在甚至以收購來打開新的一年,13日宣布買下製造數位閱讀產品、擁有一個完整閱讀平台 (從電子器、線上書店到內容分享系統都有)的「電子書科技公司」 (eBook Technologies),但沒有透露交易價碼。Google 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很高興歡迎電子書科技團隊加入Google,我們希望由此結合,從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隨身裝置方面,為大眾提供更豐富的閱讀體驗」。電子書科技也在其網站宣布,「我們興奮宣布,我們已被Google收購」。Google去年12月上旬開張以雲端為基礎的線上書店Google eBookstore,由此進軍向來由亞馬遜稱霸的電子書市場,供用戶閱讀或購買麥克米蘭、藍燈、賽門舒斯特等大出版公司的產品,明年還計畫做國際拓展。

現在,Google 買下電子書科技公司,用意明顯是要使任何行動裝置都能和 Google 電子書店的產品連線。「電子書科技」有全套的電子書服務,包括具備用戶介面科技的電子閱讀器、一個「線上書架」、一個以網路為基礎的內容銷售系統,以及電子書內容轉換和出版工具。這些工具的重要性在於,它們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間」購買或接觸內容。

由此看來,Google可能有意運用這家公司的硬體和軟體來加強Google eBookstore的服務,在利潤日豐的電子書市場挑戰亞馬遜和蘋果。根據專業統計,今年美國的電子書營收可達9億6600萬美元,比去年增加3億100萬美元,2015年預估更達28億1000萬美元。

另外,線上旅遊服務業獲利漸高,Google去年7月以7億美元買下有500名員工的線上旅遊資訊巨擘「ITA軟體」,引起觸犯反托辣斯規定之疑,《華爾街日報》13日報導,美國司法部已著手彙集資料,了解該項交易會不會造成Google壟斷線上旅遊業,一批業者也要求政府封殺該項交易。報導說,美司法部可能本月底或下月初決定要不要向法院遞狀。


Google去年收購了40多家公司

Google去年收購了40多家公司,現在甚至以收購來打開新的一年,13日宣布買下製造數位閱讀產品、擁有一個完整閱讀平台 (從電子器、線上書店到內容分享系統都有)的「電子書科技公司」 ( eBook Technologies ),但沒有透露交易價碼。






分析與評論

  • Google 許多收購動作,使 Chrome OSAndroid 、Admob、Adsense 會是處於最佳位置,在雲端與網路實力 Google 更是台廠應該積極合作之對向,才能促成許多台廠在智能裝置上進入與 iPAD、iPhone 強勢競爭之位置;
  • Google Chrome官方部落格宣布,決定在一年內停止支援H.264規格,往後Chrome瀏覽器的HTLM5視訊只支援WebM與Theora格式。Theora格式是由On2公司以Xiph.Org基金會制定的規格所開發,On2釋出成為開放源碼,並拋棄專利權。
  • Google 許多收購開始賺錢,例如 Youtube、Android、Abmob 等等,加速 Google 產業佈局;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iPad衝擊 雙A全球排名倒退 - 分析與評論

Markets where Google and Apple overlap...Image by The Next Web via Flickr

受到平板電腦攪局,導致小筆電銷售疲軟,市調機構 IDC 昨(13)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去年第四季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9,207.5萬台,年增率僅2.7% ,低於原先預估的成長5.5%。其中「台灣雙A」 因為小筆電銷售占比較高,聲勢連帶受挫,宏碁再度被戴爾超越,全球市占排行落居第三位,華碩更被東芝擠出前五名榜外。不過,基期壓低後,法人看好宏碁與華碩今年第一季營收、出貨量季減率,可望控制在5%以內,優於過去五年的平均季減15%至20%。

另外,市調機構 Gartner 也調查指出,去年第四季全球PC出貨量9,350萬台,年增率3.1%,同樣遜於原先預估的年成長4.8%。IDC 說,去年第四季PC市場表現不如預期,一方面是受到前年基期偏高,再加上平板電腦搶市的衝擊。其中小筆電受iPad的衝擊最深,在小筆電市場擁有高占有率的宏碁、華碩連帶受創最重。

根據IDC的報告,去年第四季宏碁PC出貨量977.5萬台,較前年同期大減15% ,表現在全球前五大品牌敬陪末座。市占率也從去年第三季的13%,大幅滑落至第四季的10.6%,再次被戴爾超越,落居第三名,而且與第四名聯想的差距,僅僅相差0.2個百分點。

不過,Gartner 調查,宏碁去年第四季PC出貨量只比前年同期衰退1.8%,達1,185 萬台,市占率12.7%,仍領先戴爾的11.6%,穩居全球第二。以歐洲為銷售大本營的宏碁日前坦承,去年底受到歐元貶值,以及歐洲暴風雪影響,第四季銷售成績不如預期。法人圈估算,宏碁去年第四季筆電出貨量可能季減5%至9%,遠遠不如原先預估的季增5%至10%,

另外,華碩也受到小筆電市場降溫拖累,去年第四季已經被擠出全球PC市占排行榜的前五名,遭日本東芝以5.8% 的市占率取而代之。為此,宏碁、華碩都已公開發表平板電腦,預計今年上半年會陸續推出多款平板電腦應戰,與iPad正面對決。



科技業吹起平板風,不論是拓墣、Gartner,還是資策會MIC、IEK等研究單位出具今年科技業趨勢報告,平板電腦是不可能缺席的要角,同時也是今年剛落幕的CES中最引人矚目的產品,IEK今日上午舉行CES直擊研討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王英裕指出,平板電腦面臨規格相近且競爭激烈態勢,不過短期內仍難以撼動iPad的領導地位。

拓墣產業研究所也指出,今年CES的一大特色就是「平板機大爆發」,拓墣認為, 展場中眾多平板機其實大同小異,大廠仍是主要玩家,「多工整合」和「高階傳輸規格」則是新一代平板機特徵。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也針對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趨勢,歸納出低碳風、智慧風、平板風、平台風、App市場風、3D風、體感風、雲端風、社群風、 4G風10大發展趨勢,認為今年在Android新平台推出下,將加深品牌廠商在平板商品上的投入程度,加速Android在平板裝置應用的成熟度,同時推升出貨量。



圖中這項產品被三星稱為”第一台滑動式平板電腦”。

三星發表了一台新的裝置,名為三星Sliding PC 7系列,預計三月推出,這是一台融合筆電和平板優點的產品。本系列搭載的是Windows 7作業系統並使用Intel的Atom Oak Trail晶片。這台平板的設計概念是推出一台擁有鍵盤的輕型平板電腦。

最大的問題是這台平板真的有像三星所講的一樣,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產品類別嗎?三星表示,三星7系列自成一格,不僅可以完成一般平板電腦的作業,同時還能夠處理許多更高難度的運算及內容生成。

這台滑出式的電腦重2.2磅,以下是幾項規格:
  • 7系列內含4合1記憶卡讀卡機
  • 32GB64GB SSD
  • 自選3G
  • 內建微軟應用程式
  • 價格從699美元起跳

三星自有品牌智慧型手機旗艦機種Galaxy S(銀河系)成為在韓國第一款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達200萬支的機種,三星電子表示,該機款於今年6月25日在韓國上市,在短短的6個月內達里程碑。相較下,蘋果iPhone系列在去年11月份即首度在韓國上市,則是累計共售出180萬台。

三星能在母市場擊敗競爭對手iPhone,顯示在母市場的行銷與運作成功,也累積了三星未來在其他市場縮小與智慧型手機領先廠商的差距。對於三星來說,因為同屬Android陣營,預期全球市場主要的競逐對象仍是樂金(LG)、宏達電(2498)與摩托羅拉。
另外,值得觀察的指標是,據三星自己的公布,其Galaxy S在上周五累計全球銷售量已達到930萬支,讓Galaxy S在今年底或是明年初,可望成為第一個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將達到1,000萬支大關的機種,將列為三星明星級機種。

而對手iPhone 4也陸續在全球市場上市,今年10月份已經達到1,400萬支的全球銷售佳績。
另外,三星的平板電腦Galaxy Tab最近在韓國銷售越過了10萬台關卡,在全球市場則已突破100萬台大關。

分析與評論

  • Google 平板電腦主流會是 Dual OS,Chrome OS + Android 會是最佳組合,價位應該是低於 350 美金最佳,因為 Android 愛好者會期待,會促成許多人再多一台平板電腦的想法;
  • 以尺寸與重量分割,平板電腦將分兩大區塊:1. 七吋重量低於365g平板電腦,主要吃智能手機及超小型NB市場;2. 九吋以上重量高於550g平板電腦,主要NB市場;而七吋重量低於330g平板裝置將是 Apple iOS 及 Android with Chrome 市場;
  • 以目前Android 及 Apple iOS 成長率,微軟 Windows 7 手機是無法超越的;
  • 蘋果iPad 與 Google Android 智慧型裝置興起 - 分析與因應
  1. 台灣廠商必需大力與 Google、Amazon 合作,尋找 None Wintel 最佳合作主導廠商,發展不同於 Wintel 產品特性,依照趨勢分析 None Wintel 未來成長率非常高;
  2. 這是一個微軟 ( Microsoft ) 、Intel 、Apple 、Google、ARM陣營多項競爭與合作時代,台灣廠商必需非常注意趨勢不在 Wintel;
  3. Window 7 沒有想像中好用,效能依然差
  4. Acer 及 Asus 產品規劃的人真的該打,還推出 Win7 及 Android dual OS 重量遠超過 iPAD 裝置,重點是輕、快、省電之加強版的 Android OS 裝置,我的 Blogger 這麼早告訴大家要開始抱 Google 大腿,死守 Wintel 只是等死啊;
  5. 筆者至少分析過 Wintel 由硬體至軟體都不敵 Apple,而 Google Android 結合 Amazon 及數家音樂串流之雲端 service 較接近 Apple,Wintel 差太遠了,單單看 Intel 當家都是 PC 派,就知道 Intel 輸了,真正在移動智能裝置多年高手到 Intel 如果不能領導 Intel 打這仗,怎麼會贏;再由参加一場 Intel Moorestown 系統整合,一些 PC 硬體、Bio工程師及業界主管們竟然看不出 Intel 出甚麼問題,我也只能搖頭,今日台廠名次掉這麼多,這仗已經改變方向與重點 @#%%&*,你們恐怕還不知道輸在那裡;
  6. Wintel 這一仗會打的很苦,未來股價會見血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