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2014 ~ 2015 台積電與英特爾、三星大競爭時代 - 台灣該加強什麼 ( 2014 ~ 2015 TSMC will complete with Intel and Samsung strongly )

先進製程領先者,最佳光景才要到來 ─台積董事長張忠謀
2013 TSMC will go into 16nm FIN pross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一年一度的股東會上,有「小何麗玲」之稱的股市名人黃雪芬再度出席,向董事長張忠謀獻花,感謝台積去年營收、獲利衝新高,以及經營團隊一年來的努力。接下花束的張忠謀顯得心情愉快,並重申「台積最好的光景,仍未到來」,同時對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台灣景氣以及證所稅、貧富差距等問題,知無不談。

《看台積:最好時光尚未到來》

關於先進製程的進展,張忠謀表示,台積於去年11月即開始採用20奈米系統單晶片製程,為客戶生產測試晶片,並預計於2014年正式進入量產。此外,台積也同步切入16奈米FinFET製程,於2012年完成16奈米 FinFET 製程的定義後即進行開發,並順利完成測試晶片的產品設計定案(tape-out)。

而由於20-SoC製程與16奈米 FinFET 製程導線密度的相似性,他指出,台積預計在 20-SoC製程推出一年後,緊接著進入16奈米FinFET製程試產,量產速度將較前幾代製程更快。此外,台積也同時開始佈局下一世代的10奈米製程,對於採用多重曝光顯影機台的10奈米製程前導作業也已起步,目前正著手開發創新製程,以因應先進世代技術所帶來的挑戰。
由上圖可知 TSMC 16nm FIN 製程提早3年

張忠謀也重申,他對台積的前途「非常樂觀」,且台積「最好光景仍未到來」(the best is yet to come)。

他指出,2010年台積破了營收、獲利的紀錄,2012年營收和獲利則再度雙雙創高,至於2013年他相信也會是「破紀錄的一年」。至於這是否意味台積今年的EPS會超越去年的6.41元、再創新高?張忠謀則微笑表示,「I think so」。

而關於台積營運動能強勁,但股價卻似乎總未能適度反映台積的價值?對此,張忠謀則表示,過去如果說過台積股價委屈,「這是失言」,其實不該對股價評論。而他也重申,自己對股價的態度方面是一個「基本面者」(fundamentalist),意謂僅要台積獲利成長好、投入資本的回收狀況理想,那麼台積股價「長期來說一定會好」。

而張忠謀也強調,他對股價一直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因此短期即使對股價感到委屈,但他也「不應該講話」。

《看韓國:可畏的只有三星》

曾在公開場合說過三星是「可畏對手」,以及三星與英特爾是兩隻「700磅大猩猩」的張忠謀,關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和韓國之間的競爭,如今則進一步表達樂觀態度。他表示,韓國所謂「可畏」的競爭對手,其實也只有三星而已。

張忠謀指出,他不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僅有台積獨自強出頭,像是宏達電雖然面臨手機市場激烈的競爭,但仍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另外,他也特別點名聯發科、鴻海都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好企業,即使鴻海「毛利率低了一點」。

張忠謀更進一步舉例,表示三星的市值約2千億美金,在韓國可說是獨大的企業,第二名就遙遙落後,而這結構跟台灣有些類似:台積以市值1千億美金居第一、第二則是鴻海的300-400億美金。所以他認為,韓國「也沒什麼可怕」。

張忠謀表示,三星成功的地方,就是產品線很多、很廣,而雖台灣沒有像三星這種橫跨眾多產品、應用的企業,但他認為,台灣有台積可應付三星的半導體部門,宏達電則可對抗三星的手機,聯發科則能與三星的IC部門相抗衡,至於鴻海甚至還切入了三星尚未進入的新領域,因此他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足以和韓國對抗。

不過他也提醒,台灣與韓國的競爭「當然也要注意匯率」,而台幣兌韓圜的匯率事實上已經有許多年,都對台灣出口商不利。

《看英特爾:我們不會在美國設廠》

至於另一隻「大猩猩」英特爾,張忠謀日前就曾多次表示,台積認為英特爾是選擇性的進入晶圓代工領域,而即使英特爾搶先進入14奈米製程,但台積也有16奈米FinFET製程將於2015年量產來抗衡。而關於台積是否將會強龍壓境,跨入美國、在英特爾的地盤設廠?對此張忠謀則是表示,短期在美國沒有設廠計劃。

張忠謀分析,英特爾在美國可說是最受半導體人才青睞的雇主(favorite),至於台積則是台灣半導體人才最嚮往的企業,所以台積在台灣反而可以吸納更多頂尖人才,到了美國就不見得,因此此刻在美國並沒有建廠的計劃。

他指出,台積究竟要不要在美國設廠,終歸還是要回到投資回報率(return)如何,是否符合經濟的效益。事實上,台積目前在台灣的經濟規模已很大,也相當有優勢,像台積在竹科、南科、中科都有據點,且這中間都有高鐵串連,幾乎是一小時內就可到,所以大批工程師,可以在各大廠區之間快速調配,以解決各種研發、生產的問題。

張忠謀強調,去年台積28奈米製程的出貨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快」,事實上,這就是靠台積將數百名工程師,從台南跟新竹調到中科的28奈米主力廠房去,所達成的成果。此外,像台積的無塵室之間設有空橋,可無縫進行設備的運送,這就是台積在台灣規模經濟發揮的證明,因此他不認為台積現在有到美國設廠的必要。

《看台灣:今年GDP保守,證所稅/貧富差距/電力都是課題》

2015 road map 都提早了
張忠謀指出,台灣目前在全球經濟體中扮演的角色,大概就是處於中間、小康的位置,但還不到富有國家的程度。而以這樣中間國家的位置來說,他認為其GDP成長率應該要在5%的水準,但感覺台灣今年GDP成長率要達到這水準有些挑戰。

而關於台灣明年經濟的走向如何?他則表示,短期的未來還看不到太大的轉機,如果台灣可以出現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三箭」這樣大膽的經濟改革的狀況,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應該還是會有潛力。

此外,張忠謀也特別提到現在年輕人低薪資、以及社會貧富差距大的問題。關於日前王品董事長戴勝益月薪不到5萬、應投資自己、不要儲蓄的一席話成為市場焦點,他表示,自己同意戴勝益的說法,認為月薪若在5萬元以下,要存錢老實說也存不了多少,年輕人不如多多拿來投資自己,比方去上課、進行教育性的旅遊,或者交際等等。

不過,雖同意年輕人若月薪不高,應勇於投資自己,但張忠謀也再次點出他對社會貧富結構不均的反對意見。他指出,如果真要說自己的經濟立場,應是中間偏向自由派(liberal),而相較於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 Paul Robin Krugman ),他並沒有那麼右派,因此他認為貧富不均是很嚴重,且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而關於證所稅修正案最快將於24日表決、以及核四公投等時事議題,張忠謀也一一做出回應。他重申,去年在通過證所稅時,政府將把非證券所得的最低稅負一案,夾帶入場,並進一步把最低稅負從10%調升至12%,這與證券所得根本毫無關係,台積對此覺得相當不平。

至於核四議題,張忠謀則指出,台積身為用電大戶,如果沒有一個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絕對是會受不了」,台積向來也對電力供應非常關心。而他記得當年李登輝擔任總統時,自己也曾向他反映過科學園區有時會跳電的狀況,而當時李登輝「拍了一下桌子」,且表示假如政府無法供給企業可靠的電力,那「這個政府要來幹什麼」,而他對這樣的態度也感到非常同意與敬佩,因此台積向來對電力議題很關注,不過對核四訴諸公投是否恰當?他則表示不便評論。

英特爾搶攻代工有3大挑戰 台積電地位難撼動
ARM 64bits CPU 將大幅威脅 Intel

半導體巨擘英特爾甫釋出將擴大晶圓代工業務,擬運用其先進製程優勢為其他廠商代工,且範圍將擴及ARM架構晶片的訊息,這也引發外界關注此舉對台積電(2330)可能造成的影響。不過事實上,考量到英特爾與高通、蘋果之間複雜的利益衝突,台積IP佈局火網的綿密,以及英特爾在14奈米製程仍有三星、格羅方德等兩大對手步步進逼三大因素,即使英特爾擴大晶圓代工業務的企圖積極,短期內新增客戶基礎恐有限,仍難以撼動台積地位。

首先,英特爾應不致於接下太多採ARM架構生產的晶片訂單,主要是此塊市場規模過於龐大,英特爾仍缺乏相應的足夠產能,因此外資里昂即指出,英特爾這席話,最大目標應該是想爭取蘋果的訂單。

另一方面,蘋果所力拱的64位元A7處理器,已應用於iPhone 5s、iPad Air、新款iPad Mini等熱門機種,隨著蘋果對處理器位元數規格的拉高,可能對英特爾傳統的x 86 CPU架構形成挑戰,雙方仍存在利益衝突。加上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基於英特爾積極發展行動通訊晶片(Bay Trail將於明年上市)的戰略考量,也絕不可能大量釋單予英特爾,在少了高通、蘋果兩大咖挹注的情況下,英特爾要擴大晶圓代工市佔並不容易

第二,台積在大同盟(Grand Alliance)合作夥伴撐腰下,其開放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目前已囊括近5700個IP。根據台積管理階層的說法,當中有20~30%的IP都為台積電自行研發,可供客戶發展先進SoC之用,而台積在每一個客戶的tape-out(設計定案)上,平均可用上8~12個獨特的IP,且另一方面,客戶採用某些熱門IP的回流率也相當高,在約5700個IP之中,大概有2500個IP受到客戶重複使用,這些在在都顯示台積於IP綿密的火網佈局,可望成為爭取客戶的最佳利器。

外資瑞信(Credit Suisse)對此則分析,英特爾雖表示願意對包括低價行動裝置,乃至FPGA/ASIC等低階到高階的客戶敞開懷抱,等於企圖搶進台積約60%的客戶,惟障礙在於,英特爾要建立如同台積一樣龐大的IP基礎難度太高。再者,英特爾雖獨霸應用於PC以及伺服器的CPU市場,且平均每片wafer(晶圓)可為英特爾賺進高達33,000美元的收益(平均每片晶圓成本約12,500美元),不過事實上其若要搶進行動通訊的晶圓代工市場,成本結構將做出極大調整(以台積20奈米製程為例,台積每片晶圓估可賺進8,000美元,每片晶圓投入的成本則約4~5,000美元),這對英特爾又是另一個挑戰

第三,純就先進製程進度而言,英特爾的14奈米製程量產並不順暢,估計最快也得等到明年Q1,而這個時程與同樣採14奈米製程的三星、格羅方德,差距不到一年。加上台積在今年Q1即可開始量產20奈米、20奈米製程機台與16奈米重疊度亦極高,在學習曲線加持下,台積將於2015年展開的16奈米製程量產也可望取得好成果,屆時英特爾能否成功突圍,還有很多變數。因此,英特爾即使轉變晶圓代工業務規則,短期內對台積應仍難形成威脅。

Intel-Infineon acquisition deal: What analysts are saying
Intel PC CPU 也將面臨威脅

SAN JOSE, Calif. - Intel Corp. plans to purchas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s Wireless Solutions Business (WLS) for $1.4 billion in cash with the deal expected to clos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1.This is yet another deal in a buying spree that has seen Intel agree to acquire Texas Instruments Inc.'s cable modem product line, on Aug 16 and willing to spend $7.68 billion on security software vendor McAfee Inc. last week.

Here's what analysts said about the Intel-Infineon deal:

Craig Berger, an analyst with FBR, said: ''Intel feels compelled to build out its mobile product suite, including ARM baseband processors for handsets,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other mobile devices. Remember, Intel sold its ARM-based baseband product group, Xscale, to Marvell in late 2006 for $600 million in cash.

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Intel regarding the Infineon transaction. Positives include: (1) This transaction gives Intel a well executing, sizable presence in the cellular baseband market with top customers including Apple, Nokia, Samsung, LG and others; (2) Infineon does have competitive wireless products including a 65-nm HSUPA platform (XMM 6160), an upcoming 40-nm HSPA platform (XMM 6260), and decent 4G LTE products; (3) Intel's soon-to-be acquired ARM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found in smartphones and tablet PCs so that Intel can defend its CPU market share as tablets ramp.

Negatives include: 1) Execution risks loom as Intel does not have a great track record of success outside of its core Intel Architecture CPU markets; 2) Intel's management could get distracted with its baseband- and mobile-related efforts; 3) the baseband business is mixing in at lower gross and operating margins, slightly negatively impacting Intel's overall margins (but by one point or less); and 4) touting Atom chips and ARM based-chips could be somewhat confusing to customers. Net, Intel's efforts here are a 'show-me' story as we feel like we have seen this movie before (Xscale) and generally remain skeptical of Intel's ability to execute outside of core CPU market.''

Stephen Entwistle, vice president of strategic technology at market consultancy Strategy Analytics, said: "We see this a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cellular baseband market. Infineon brings top-10 handset OEM relationships and valuable cellular radio modem expertise.''

Sravan Kundojjala, handset component analyst with Strategy Analytics, said: "Intel is likely to keep Infineon's 2G business as it provides scale which is crucial to play in the cellular baseband segment. Intel's volume play could potentially impact Qualcomm, MediaTek and ST-Ericsson. In the near-term Intel could potentially equip every PC with 3G which could accelerate its 3G volumes and directly challenge Qualcomm's 3G dominance."

Hans Mosesmann, an analyst with Raymond James & Associates, said: Infineon ''is a leading provider of cellular platforms to top tier global phone makers, including the iPhone 4. The acquisition expands Intel's current Wi-Fi and 4G WiMAX offerings to include Infineon's 3G capabilities and supports Intel's plans to accelerate Long-Term Evolution (LTE).

Intel believes it can keep a majority of WLS’s existing customers,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one or two customers (Apple? Samsung?) leaving due to competitive reasons.

Intel Acquires Fujitsu Wireless

LONDON —Intel Corp. confirmed that it acquired last month Fujitsu Semiconductor Wireless Products Inc. (FSWP), the Tempe, Ariz.-based subsidiary of Fujitsu that developed an advanced multimode LTE RF transceiver. The financial terms of the deal were not disclosed.

The acquisition, reported this week by Will Strauss, the president and principal analyst of Forward Concepts in Mesa, Ariz., was confirmed by an Intel spokesman in an email to EE Times. The spokesman said Intel made the acqusition to expand its mobile capabilities.

In an email newsletter to clients, Strauss said the move wa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gave Intel access to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ransceiver and design team he had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probably the best standalone RF team in the world. Intel likely would have made such a move to help it win design slots in mobile equipment such as smartphones and tablet computers.

The RF team's lineage goes back from Fujitsu to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and before that to Motorola's semiconductor product sector.

Strauss said the latest RF transceiver includes such features as antenna tuning, envelope tracking, and an internal DSP that supports any application processor, including those that implement the x86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Of even greater interest may be what the team is working on: an RF chip for LTE-Advanced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of traffic.

In the newsletter, Strauss said that Intel had not made any formal announcement of the Fujitsu acquisition, probably because it did not wish to embarrass its wireless business unit based on its 2011 acquisition of Infineon's wireless business unit for about $1.4 billion. That group brought a healthy business in 2G and 3G RF transceivers to Intel. It is shipping a multimode LTE RF transceiver, but not a much needed LTE modem. However, it seems that any overlap has not deterred Intel from acquiring the Arizona group.

The Intel spokesman said the company does not typically do formal announcements around acquisitions such as this. "Don't read too much into that," the spokesman said via email.


業界首顆64位元系統單晶片(So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搶先亮相。Altera宣布將以英特爾(Intel)14奈米(nm)三閘極(Tri-gate)製程推出Stratix 10系統單晶片FPGA,採用四核心、64位元安謀國際(ARM)Cortex-A53處理器,以及浮點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及高效能FPGA結構,期大舉進攻資料中心加速運算、雷達系統及通訊設備等應用市場。

Altera企業策略與行銷資深副總裁Danny Biran表示,對客戶而言,高整合度元件將持續成為複雜、高效能應用產品的最佳解決方案;而Stratix 10 SoC能讓工程師擁有一個多功能且效能強大的異質(Heterogeneous)運算平台,讓他們可以設計出更創新且更快上市的產品。  

ARM處理器部門執行副總裁暨總經理Tom Cronk指出,Cortex-A53 處理器可提供高效率功耗及理想的表現效能,且ARM生態系統及軟體社群將全面支援該顆處理器,因此Altera以最低功耗的64位元架構補強DSP與FPGA運算元素,將可創造出最先進的異質運算平台。  

事實上,ARM Cortex-A53處理器係第一顆被SoC FPGA採用的64位元處理器。Altera將其應用於Stratix 10 SoC,看重的是 Cortex-A53 處理器的效能、功耗及數據吞吐量及其他先進特色。Cortex-A53係目前ARM應用層級處理器中具備最高電源效率的產品,不僅如此,Cortex-A53 在英特爾14奈米Tri-Gate 製程的助力下,將可提供較現今最高效能的SoC FPGA六倍以上的數據吞吐量。  

除效能外,Cortex-A53處理器亦提供虛擬支援功能,包括256TB記憶體及在L1及L2快取(Cache)的錯誤校正碼(ECC)。此外,Cortex-A53處理器核心可以32位元模式運作,亦即以 Cortex-A9 運作系統執行且軟體相容,該特色將可讓 Altera 的28奈米及20奈米SoC FPGA無縫升級。  

Altera提高Stratix 10 SoC效能表現的關鍵,除採用Cortex-A53處理器架構外,英特爾14奈米Tri-Gate製程亦扮演要角。Altera Stratix 10 SoC將可提供高於1GHz的可編程邏輯效能,相當於現今28奈米製程FPGA的兩倍,並降低70%的耗電量。除此之外,Stratix 10 SoC內建業界首創硬體浮點運算DSP區塊,可提供每秒十兆次的浮點運算(10TFLOPS)效能。  

Altera在第一代及第二代的SoC產品線中已導入ARM Cortex-A9 MPCore核心,而在第三代SoC產品--Stratix 10 SoC,Altera更延續一貫風格,以Cortex-A53核心做為提高SoC FPGA效能的重要武器,因此,該公司將提供一系列設計軟體及ARM生態系統工具及作業系統支援,包括以Altera版本的ARM DS-5開發工具為特色的SoC嵌入式設計套件(EDS),以及Altera的OpenCL軟體開發套件(SDK),期協助工程師利用OpenCL高階設計語言完成異質運算平台,並縮短開發時間。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台灣經濟成長持續停滯、GDP成長低於1.8% - 馬總統應該重新整頓經濟部、經建會、財政部及主計處,做不好都該換掉

台經院10月燈號黃藍燈 製造業成長停滯

受國際景氣相互成長減緩影響,台灣製造業表現自第2季起不景氣,台經院今天(29日) 發布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續亮黃藍燈,是今年以來連續第7顆。台經院認為上半年歐美景氣不佳,下半年換成亞洲,都影響出口表現,除了電子零組件及礦產品成長,其他產業都呈衰退

  台灣與國際經濟連動密切,國際表現不佳深深影響我國進出口。台經院29日發布10月製造業景氣概況,分數下跌,燈號續呈黃藍燈,已經是4月以來第7顆黃藍燈,本月變燈較多產業是民生產業中,受食安問題影響較多的「食品」及「飲料」業。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食安問題在經濟部統計數據並無太多下滑,真正影響製造業的還是國際景氣,使得各類產業成長均不理想,他說:『今年我們出口大概只有電子零組件跟礦產品,也就是汽油、柴油出口比較好,其他行業都很糟糕,幾乎都是負成長,所以反應到景氣燈號,大概所有的行業表現都不理想。』

  此外,製造業產業表現,本月呈現低迷的「藍燈」產業比例達4成,顯示下半年因亞洲地區成長走緩影響更甚歐美,孫明德:『我們今年遇到的問題就是上半年歐美不好、亞洲好;下半年變成歐美好、亞洲不好,但是亞洲的影響對我們反而比較大,因為我們出口三分之二都在亞洲。』

  台經院認為2013年台灣經濟有些「停滯」,不好也不壞,年底歐美採購旺季也即將結束,當前景氣狀況會持續到年底。


主計總處今(29)日發布今(102)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從2.31%大幅下修至1.74%,下修幅度達0.57個百分點,馬政府力守的「保二」防線,徹底破功崩潰,甚至比國內預測機構的數字還要悽慘。明(10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也大幅下修至2.59%,下修幅度更高達0.78個百分點。

  10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主要是因為出口表現很差,第3季出口高估18億美元,第4季出口也高估,因此這次下修37億美元至759億美元;37億美元相當於上千億新台幣。

  主計總處指出,第4季雖然民間消費略微上修,但出口大幅下調,預測國內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為1.22%,較8月預測數下修1.39個百分點,影響全年經濟成長率降低0.37個百分點。併計前3季已實現的成長1.93%,全年成長1.74%,較8月預測數,下修0.57個百分點。

  10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由8月預測的3.37%,下修為2.59%,幅度達0.78個百分點,也是因為出口預期調低所致。國內出口主要來源為國內製造業,投資不佳、產能遞減;我國原占優勢的PC與NB產業,市況持續低迷;蓬勃發展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則是受到產業消長變化衝擊,蘋果市占下滑,影響我國零組件供應鏈,加上兩岸競爭產業的產能過剩,都不利於我國出口。

  民間消費方面,102年全年成長下修,103年全年也下調,民間消費成長僅有1.72%。民間消費不佳主要是因為國人所得增加有限,消費意願很難獲得明顯地提振。民間投資方面,除了4G系統建置之外,其餘產業投資動能不足,103年民間投資成長也調低至4.37%。

  至於物價方面,主計總處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可望走跌,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近期也下滑,預測今年躉售物價指數下跌2.38%,明年續呈下跌0.53%。

台商、外商大幅往東協跑,造就東協國家GDP成長率普遍比較好,也比台灣好許多

假設第四季GDP年增是1.65%, 台灣2013全年GDP成長率才有可能1.78%, 問題是2012Q4GDP年增是3.7%,
所以, 2012Q4GDP年增低於1.65%之風險仍存在, 因此, 台股這次是強勢反彈之資金年底行情

分析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台灣成為全球人幣離岸中心之影響 ( The inference of Taiwan into a global China RMB of currency offshore centers )

倫敦獲800億RQFII額度 成全球人幣離岸中心 下一個料是台灣
要注意轉換匯率差價

人民幣國際化再下一城。中英政府上周五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以倫敦為基地的投資者,將獲800億元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以投資大陸資本市場。這是大陸首次對香港以外地區批出RQFII額度。市場預期下一個獲批相關額道的地區,將是台灣或新加坡。

《星島日報》報導,今年以來,RQFII試點擴展步伐明顯加快,今年3月試點範圍,從在港中資機構擴大到所有香港金融機構,並取消了投資比例限制。按此前兩岸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已經允許台灣金融機構以RQFII形式投資內地資本市場,台灣業界則早已表明,將爭取單獨1000億元RQFII額度,預期台灣有可能成為倫敦以後,第3個獲RQFII額度的市場。

RQFII業務從香港延伸至倫敦,香港及倫敦業界將聯手策劃申請RQFII資格和額度,進一步擴闊兩個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據外管局最新數據,截至今年9月,啟動還不到兩年的RQFII投資者增至37家,實際已批出的投資額度為1049億元人民幣。

外電報導,英鎊和人民幣將會開始直接兌換,而毋須經過其他中間貨幣,令英鎊成為美元、日圓和澳元後,第4種可以跟人民幣直接兌換交易的貨幣。

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昨天在北京表示,英國將加強銀行體系的結算和清算系統,以提升人民幣在當地的流動性。他重申,希望通過與香港合作,保持倫敦人民幣業務在西方的樞紐地位。

英國《金融時報》稱,英國將就允許中資銀行設立英國分支行作會談,並研究讓中資行通過倫敦分行經營批發業務,即獲得與本地銀行同等的待遇;此前,三大內銀已將其歐洲總部設在盧森堡,以抗議倫敦以高門檻將中資銀行擋門外。如今,為提升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英國又再向中資銀行示好,中資銀行若符合資本緩衝、透明度及流動性要求,將可拓闊業務範圍。

香港《文匯報》報導, 本次對話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Osborne)共同主持,持續近4個小時,達成了59項共識,創下歷屆對話會成果之最。雙方支持多邊開發銀行增強貸款能力;雙方將繼續擴大或提升雙邊貿易和投資,打造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技術、生物技術、先進材料、光伏產業等其他清潔能源產業、高技術服務業等合作亮點,努力實現2015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

中方同意給予英方800億元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繼續支持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分析指出,這就意味著中國將賦予倫敦投資者使用所持人民幣直接購買最多800億元人民幣(131億美元)內地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的權力,而無需再經由香港市場。據資料顯示,香港目前RQFII額度約為2700億元人民幣。

此前,中英雙方就支持發展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達成一致,雙方簽署規模上限為2000億元人民幣/200億英鎊的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如今,倫敦已經成為大中華區之外最有活力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外的62%人民幣支付都是在倫敦進行。

馬凱還指出,中英就人民幣—英鎊直接交易達成共識,不過他沒有給出直接交易的時間表。據悉,兩國將允許英鎊和人民幣在上海和倫敦直接進行兌換,而不再通過美元,因此將明顯降低交易成本。

歐思邦當天亦在同一場合宣佈,英國政府將降低中資企業在倫敦開辦分行的監管門檻。他稱,中英兩國同意在倫敦進行人民幣結算和清算;英國將允許中國的銀行在英國建立分行,開展批發業務。他希望倫敦成為西方人民幣業務中心。

澳新銀行在一份報告中稱,「如今人民幣將在歐洲佔據更為穩固的一席之地。」周一歐思邦曾表示,「中國這樣的大國應當擁有一種全球貨幣。中國應當借助倫敦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壯大人民幣業務。」國際清算銀行最新的數據顯示,6個月前,人民幣在倫敦匯市日交易量已達到5.3兆美元。

外電分析稱,歐思邦的建議可以令倫敦成為中國銀行、債券和金融業務的中心。而目前中資銀行主要以附屬公司的形式經營,在透明度和資本要求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北京一直有不滿,導致中國國有三大銀行,都改在盧森堡設立歐洲總部。當天,歐思邦還在Twitter上表示,中國工商銀行下個月將創下中資銀行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首例。

此外,中英兩國政府昨日亦簽署了《關於加強民用核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有英國媒體報導稱,備忘錄的內容包括支持中國企業參與英國一個新的核電站建設項目。

歐思邦此行亦對剛剛啟動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表現出濃厚興趣,直言希望英國能參與其中。本次對話會上,雙方同意將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和商業發展作為雙方合作的一部分。

單月衝新高 人民幣存款餘額破1200億

中央銀行昨天公布,至10月底國內人民幣存款餘額1232.47億人民幣,較9月底增加245.88億,月增24.92%,創下人民幣業務開辦以來,單月最大增幅,且提早兩個月達成1200億的目標。

銀行人民幣資金運用收益動輒4%以上,但國內人民幣定存牌告利率約僅1%左,央行9月下旬央行邀集台銀、合庫、兆豐及三商銀等10大銀行總經理座談,促請各銀行應適度調高人民幣定存利率。

業者表示,人民幣定存牌告利率調高,且搭配利率動輒2.5%至3%的專案優惠方案之下,人民幣定存與台幣定存利差擴大至1至1.5個百分點,甚至超過2個百分點,加上人民幣趨勢看升,吸引國人把部分把台幣定存搬到人民幣定期,使國內人民幣存款餘額大幅增加。

據了解,目前國內銀行吸收到的人民幣存款,大都用於轉存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及中資銀行,其餘包括同業拆借或購買債券等,資金運用收益超過4%,甚至逼近5%。

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日前說,國內人民幣存款金額已躍居外幣存款第2名,僅次於美元。同時,央行為深化台灣人民幣市場,擬建立台灣離岸人民幣匯率與利率定價機制,作為國內人民幣衍生性商品訂價參考及比價基礎。

央行指出,到10月底止,指定外匯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達885.04億元,較9月底大增222.24億元;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 )存款餘額則為347.43億人民幣,較9月底增加23.64億元,DBU和OBU 合計存款餘額1,232.47億人民幣。

美元即將面對人民幣崛起之挑戰!

現任美國聯準會副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已經被歐巴馬提名,為明年2月開始之聯準會主席。原本是葉倫與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之爭,後來薩默斯退出;葉倫將在2014年2月1日上任。

葉倫上任之後,將面臨兩大問題:一、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將要在2014年中退場。二、美國財政問題自2009年11月舉債上限大幅調高後,2011年8月來一次債務危機;2013年10月這一次,問題更嚴重。三、美國財政問題,已經近似歐盟主權債務危機國家;如果美國財政繼續惡化,美國公債違約危機感一直存在,則未來勢必終將再暴發一次美元貶值危機;則歐洲國家將可能將會再提議,進行國際貨幣改革。四、如果國際貨幣基金(IMF)進行國際貨幣改革,則美元現在之準備貨幣(Reserve Currency)地位將式微。

貳、美元在過去已發生過幾次貶值危機!
台北成為亞洲紐約金融中心、歐美日亞富人觀光移民重心

葉倫必需面對的美國國內問題有:一、財政問題,也就是自2012年以來現任主席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一直刁在嘴上的財政懸崖(Fiscal Cliff)。但美國財政問題演變到今日「政府關門」地步,這已經不是懸崖問題了,而是美國債券違約與美元危機。如果美國債券違約問題,就在2013年10月17日這一次發生,則美元的信用將出現問題,美元貶值長期趨勢可能無法避免。二、弱勢美元,短期內還是可以成為國際準備貨幣,但相對於即將又谷底翻身的日圓,與在自律甚嚴謹之德國所主導下的歐元,及目前旭日初升的人民幣;美元必然因為此事件、相對遜色。三、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未完全解除,日本經濟還沒有完全復甦之前,在IMF中,除了美元之外,歐元與日圓多可能仍然無法完全獲得信任。那唯一辦法就是再將新的、流通性高的貨幣放入特別提款權(SDR)中,而最有可能選擇之標的就是人民幣(RMB)。

IMF規定SDR可由五種貨幣組成,目前只有四種:美元、歐元、日圓、英鎊。SDR之組成貨幣,由國際貿易量所決定,目前以這四大貨幣結算之國際貿易量最大。IMF之規定是,原則上可以五種貨幣為組合;最早1974年4月時,是16種貨幣。SDR之權重(Weight)與貨幣(Currencies),每五年檢討一次;1986年1月改為五種貨幣:美元、馬克、日圓、英鎊、法郎。1999年馬克與法郎改為歐元,成為四種貨幣。改為預計下一次檢討時間可能在2016年。我們認為,屆時如果美元貶值情況沒有改善,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還是此起彼落,則人民幣「入閣」的機會將大為增高

或許學者專家會認為,這為時尚早!因為,目前除了國際貿易之外,中國對金融與外匯管制仍然相當嚴謹。自1997年,中國因為改革保守,避開金融改革開放,得成功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脫身之後,對金融市場開放、更是小心翼翼。以社會大眾最熟悉之股票,大陸股市制度整合多還在進行中。大陸股市區分為上海與深圳證交所,分別在1990年與1991年開業。中國目前政策將以上海交易所為主,目前政策朝向:未來在深圳交易所流通之股票也將轉到上海掛牌,深圳交易所將消失之方向進行。

大陸兩個交易所多有A、B兩種股票,B股是專為境外投資者以外幣交易設的,以解決人民幣不可兌換問題;其中上海B股是以美元、深圳B股則以港幣計價交易。大陸股市B股是在1992年2月21日開始,第一家公司是真空電子。B股被稱之為特種股票,而A股則為普通股股票,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為H股,票面金額多是人民幣1元。如果將這三大類股票,完全以人民幣交易,並且QFII的額度再對國際機構投資者放大,才能使人民幣流動性再增加。

人民幣尚無法成為全球主要貨幣之一,與金融市場開放及自由化有關。如英鎊,在過去因為英國有眾多海外殖民地,因此與英國貿易商務往來密切,當時全球的金融中心在英國倫敦,英鎊成為主要貨幣。但二次大戰之後,全球經濟與金融中心轉至美國與紐約華爾街,因此美元成為主要貨幣。我們的意思是,中國人民幣如果要成為全球主要貨幣,除了貿易之結算之外,金融中心之發展是關鍵。香港現在已經成為人民幣最大離岸結算中心;但目前中國企業所仰賴的籌資,大多仍以上海與深圳股市為主。因此,要不然就是所有中國內地公司多直接到香港上市,以香港為中國內地所有企業籌資與投資的中心,並以人民幣完全替代港幣。但,這在歷史淵源上與「一國兩制」政治安排上,即使如此做也是不可能。不只是會計制度與土地所有權制、及法律有很大不同;還有貨幣本身之可兌換價值,這種信用是長期累積的、是歷史使然,無法譟進。或因如此,中國在2013年9月29日,由上海自由貿易經濟試驗區開始,進行利率自由化與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最主要目的仍是想以上海為中國未來金融發展中心的樣板。

一國之貨幣成為國際主要貨幣,代表一國之國民生產毛額(GDP)在全球經濟地位上舉足輕重,也是國家經濟與政治與軍事力量之擴張,這對這一個國家是一種榮耀、但也是一種責任。因為「貨幣」代表的是,對持有人購買力之負債,持有者隨時可以求償。因此,不必勉強、因勢利導、天時與情勢發展,水到渠成將是最上策。

全球第五!新加坡幣、人民幣將可直兌
台灣成長成人民幣離岸中心

人民幣炙手可熱,新加坡搶搭風潮,22日宣布將兩國貨幣將可直接兌換,無需透過美元結算。此舉有望鞏固星國地位,成為東南亞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彭博社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聲明表示,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500億人民幣額度,星國金融機構將可投資中國國內證券。金管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指出,兩國的金融關係大幅加深,新加坡將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上,能更廣泛使用。

新加坡5月開始人民幣清算服務,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和渣打(Standard Chartered Plc)率先開賣點心債。據瞭解,匯豐透過新加坡分行發行2年期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渣打則發行3年期點心債。

英國上週才宣布英鎊和人民幣將可直接兌換,為繼美元、日圓、澳元之後,第四種可與人民幣進行直接兌換的貨幣。英國還獲得800億人民幣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將可用於投資大陸股債市。

英國為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不僅計畫放寬陸銀設立分部法規,並將開放投資銀行相關業務。據彭博社報導,全球市值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下個月就將在倫敦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分析

  • 台灣為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不僅有助於放寬陸銀在台灣設立分行,拉高台灣人民幣定存利息,觀光局開放5年觀光移民向歐美日推廣,讓歐美日富人來台灣存高利過好的生活,可大幅幫助台灣經濟;
  • 台灣金融業因人民幣開放,今年業績都成長,上市公司以金融業整體成長率最高;需結合更多金融人才,創造金融業創新商品新成長;
  • 台灣成為全球人幣離岸中心,金融業營收將再成長 50%,靈活推出金融商品才是金融業營收成長關鍵;
  • 人民幣利息高、台灣治安好、物價低廉、居住品質高、島內旅遊點多,若結合歐美日亞富人5年觀光移民,內需經濟將大幅成長;
  • 爭取 ECFA 主要利益仍是金融、觀光,服貿協定之簽訂以金融相關為先,其他行業需慢慢來,才能談出最佳點;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