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Google Glass 原理及功能定義越來越清楚 - 將啟動各種可穿戴式運算新世界 ( Google Glass principle and functional defin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 will launch a variety of wearable computing World )

Google Glass更新,提供新的語音命令

每月都會定期更新Glass韌體的Google Glass團隊周一(8/12)宣布,已新增2項語音命令,並改善了Google Now與影音播放功能。

Google表示,現在開發人員可將其他服務的語音命令添加到主要選單中,最先示範的兩項語音命令是張貼更新(Post an update)與作筆記(Take a note),前者目前支援社交程式Path,後者支援Evernote。Glass用戶必須先說出「Ok,Glass」以啟用語音命令功能,張貼更新與作筆記只是個開始,未來Google將會允許Glass用戶利用語音來執行各種服務。

此次Google也改善了Glass平台上的重點服務─Google Now,Google Now標榜能在對的時間與地點展示對的資訊,有各種類別的卡片,諸如交通、天氣與運動賽事的即時成績等,現在則新增電影、活動與緊急通知卡片,可顯示附近電影院正上映的影片,亦可提醒使用者音樂會或有訂位的晚餐時間快到了,或是在天災發生時進行緊急通知。

至於新的影音播放工具則提供暫停、播放與快轉等新功能。

Google期望Google Glass可於今年正式上市,目前估計約有數千人正使用測試版的Google Glass Explorer,測試版售價為1500美元。

Google Glass更新:餐廳訂位、路況回報及第三方語音控制等功能

在Google Glass的XE8最新發表更新中,這次Google Glass搭載的Google Now功能將有新了的內容更新,且可使用第三方語音應用更新和影片播放控制等功能。

Google Glass在Google Now功能更新包括:旅館及餐廳訂位、演唱會門票預訂及提醒、院線電影放映的資訊、緊急災害提醒、交通狀況回報及提醒、天氣預報、隨時查看運動賽事等。

Google Glass在主選單中新增了「第三方語音控制」選項,可支援Path以及Evernote等應用。

此外Google Glass影片播放時,新增了可讓用戶在影片播放時控制影片播放的狀態,暫停、播放、快轉等。

Martin Missfeldt Graphic on How Google Glass Works

Martin Missfeldt is a Berlin-based artist with a sense of humor, known for posting gags like asserting the Google Glass team is working on an X-ray-spec-like application (and that Apple is countering it with asbestos-lined underwear). However, Missfeldt has also released an earnest infographic showing "How Google Glass Works," based on his study of both the patent and several write-ups.

The bulkiest parts are the battery riding on the right ear and the projector, though these things will presumably shrink over time. (On the battery front, have a look at LG Chem's wire-like battery tech and UCLA's developments in supercapacitors.) The image is bounced off of a prism and focused directly onto the wearer's retina. Interestingly, the fine-tuning of the focus is apparently achieved in a primitive way: By physically adjusting the distance of the prism from the eye.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Google will now be to make the Google Glass also usable for people with normal glasses," writes Missfeldt. That's no trivial matter, as by his reckoning that's more than 50% of the population in some countries; by your correspondent's observation, countries like South Korea and cities like Hong Kong have an insanely high percentage of children wearing eyeglasses.

"In this case the Google Glass has to be placed ahead of normal glasses—which doesn't [work well]. Or Google has to manufactor [sic] individual customized prisms, but this would be considerably more expensive than the standard production."

What Google Glass can do for us?

  • It’s surprisingly simple with clock there and any picture you watch;
  • Say “take a picture” to take a picture for any moment you need and keep a record for your life;
  • Record what you see in Hands-free situation, this is pretty amazing;
  • Even share what you see and what you live;
  • Directions right in front of you.
  • Speak to send a message.
  • Ask whatever’s on your mind.
  • Translate your voice.
  • Answers without having to ask.

Ask whatever’s on your mind.
Translate your voice



三星智慧錶 9月亮相

SamMobile.com網站周三報導,三星電子可望在9月4日柏林舉行的新品發表會上,揭開首款智慧型手錶的神祕面紗,其型號為Galaxy Gear(SM-V700)。

     該網站證實,三星當天除了發表最新平板智慧型手機Galaxy Note III之外,外界期盼已久的Galaxy Gear也會一同亮相,將作為Galaxy Note III相互搭配的週邊產品。儘管三星對於手錶外型保密到家,但預料其內建可彎曲螢幕。

SamMobile.com為追蹤三星行動裝置消息的網站,先前曾揭露三星在南韓提出的專利申請的消息以及設計圖。

Google Glass 拆解圖

Related articles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10月電價調漲,大家須抗議中油的天然氣、瓦斯太貴,中油天然氣太貴才是台電成本升高主因

10月電價調漲 民生、住宅漲幅可望縮小
經濟成長龜速,行政院長江宜樺仍堅持10月漲電價

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10月電價一定調漲,對此,經濟部傍晚表示,院長所講的方向僅是眾多方案的一種,經濟部雖有評估整體漲幅縮小,其中,商業跟住宅的電價漲幅縮小機會較大,但工業用電漲幅傾向維持原案,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拍板定案。

據了解,由於調整電價需1個月前公告,若趕在10月適用,最遲9月初須公告,外界也預期,10月電價調整方案可望在8月底前拍板。

義美食品董事長、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高志尚,今出席兩岸連鎖品牌服務業發展與轉型論壇時則表示,連鎖加盟事業除人力支出外,成本最高的就是房租、電力,且現在許多同業都是24小時開店,電價若調漲,將增加成本、造成重大影響,盼政府三思。

電價處理原則 張家祝:降低對民生用電的負擔、節能減碳

預定10月調漲的第二階段電價調整,經濟部長張家祝今(15)日表示,內部有研究好幾套方案,但尚未定案,他也說明規劃的原則,第一盡量降低對基本民生用電的負擔,第二是要有節能減碳的效果。

去(101)年5月1日公布的電價調整方案是分三階段調漲電價,第一階段在去年6月10日上路,原本預定在去年12月10日進行的第二階段調漲,則因景氣趨緩而延至今年10月1日,不過,今年景氣雖然較去年成長,但成長力道不強,朝野也都傳出不同聲音。

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表示,電價10月調漲將如期進行,但小商店與住宅用戶的調漲幅度會微調,令各界都相當關切。經濟部長張家祝今日在被媒體問及電價調漲方案時表示,經濟部與台電已經研究很久,而且有好幾套方案,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決定,決定了會跟外界說明。

張家祝指出,基本上,電價調整的原則就是,第一,對基本民生用電的負擔盡量把它降低,第二,要有節能減碳的效果。

朱文成:考慮不買中油天然氣
北美天然氣價格遠低於中油採購價?

台電總經理專訪(4)(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3日電)台電向中油採購天然氣的慣例恐改變,因國際能源價格飆高,在面臨鉅額虧損,電價無法充分反映下,台電總經理朱文成投下震撼彈,考慮自行採購天然氣,降低燃料成本。

朱文成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截至去年底止,台電累積虧損達新台幣1935.77億元,加上預估今年仍要虧損539億餘元,台電虧損已近2500億元,直逼台電資本額3300億元。

他說,台電每年營收約 5000億元,其中有7成要支付燃料費用,除了燃煤約750億元外,台電每年支付中油天然氣費 3000億元。

朱文成以2003年為例表示,當時每度電的售電成本 1.87元,其中燃料成本 0.7元、其他成本1.17元;到了2012年每度電的售電成本 3.04元,其中燃料成本增加到1.92元、其他成本降到1.12元。

他說,如果訴諸民意,一定沒人願意漲電價,但便利商店的茶葉蛋1顆都由5元漲到8元,民眾怎麼可能期待電價不漲?在反映燃料成本的考量下,10月第二階段的電價調整計畫勢在必行。

另外,朱文成指出,台電近年力行撙節,但效果有限,在目前電價無法真實反映成本的現實考量下,只能聚焦降低燃料採購價格及購電支出。

他指出,台電除已檢討儲煤庫存天數,由45天降至36天,省下約2億元的積壓資金外,也試行由各發電廠預估每天用電量及成本估算,以調配最低發電成本。

更重要的是,朱文成表示,美國頁岩氣的發展可能促使天然氣價下跌,為增加談判籌碼,自主天然氣源,台電正考慮不跟中油公司採購天然氣,自行建置天然氣接收站,降低成本。他說,目前已有國內外業者向台電探詢意願,台電正逐步接觸、了解。

中油是帶動國內『油電燃氣』價格原兇?

中油其實是國內物價助手
2008/7 國際油價是 124.08 美元/桶

2008 中油油價漲幅減半都能有 154.26億盈餘,而中油油價百分之百反應漲幅時,盈餘將達 175 億多元,真的績效不好。

若依照台幣/美元匯率來看,2007 ~ 2008 平均匯率約 32 以上,2012 平均匯率約 29.96,單單匯率來看就差了 6.38%,也就是中油原油進口就可以因匯率便宜 6.38%;

再看中油調整漲幅後之油價,2012/9/19 現在中油無鉛95油價是 36.3 而 2008/7月中油無鉛95油價 36.1,而2008/7月國際油價收盤是 124.08 USD/Barrel,但現在國際油價收盤是 95.29 USD/Barrel , 為什麼中油油價經過執政 4年半比2008年的時候處理成本增加約 30%? 而天然氣也是進口,怎會天然氣瓦斯價格比國外高出73% ~ 80%?國際海運價格只占10%成本,怎會貴這麼多? 更奇怪是中油 2008 盈餘不比 2012年差,所以國營單位支出浮濫與貪污腐敗問題嚴重?難怪連台電也覺得很貴,台電每年向中油採購天然氣3000億,台電總經理朱文成考慮自行採購天然氣,降低燃料成本

馬上台後 20kg瓦斯500漲到1千

桶裝瓦斯又漲價,引發強烈民怨,而且自從總統馬英九上台以來,20公斤的桶裝瓦斯,價格從500元漲到1000元,整整漲了一倍,不過, 同時期的國際液化石油氣價格,卻只漲了3成,中油的瓦斯漲幅明顯不合理,不但民進黨立委提案要求緩漲,國民黨議員,也說基層反彈很大,要漲價應該先拿出配套措施!

一桶一桶的瓦斯,不管是小吃攤,還是一般家庭,每天都不能少,不過馬政府上台後,幾乎每年都漲價,根據統計資料,國際液化石油氣價格,從2007年的每噸872美金,隔年跌到337美金,接著暴漲到725美金,一直到2013年,漲到1162美金,7年來大約漲了3成,可是中油的桶裝瓦斯價格,卻是從2007年的每桶500元台幣,隔年漲到690元,不但年年都漲價,到了2013年,更漲到每桶1000元,漲了足足一倍。


國際漲,中油跟著漲,國際跌,中油還是漲,實在不合理,雖然中油澄清,漲價都是有憑有據,不過瓦斯漲個不停,連馬總統也要中油給個交代,民進黨立委更提案,不但要凍漲,更要補貼弱勢,就連國民黨議員,也反對瓦斯再漲價,不過民進黨立委的提案,還是被國民黨立委擋下,交付朝野協商,民眾也只能摸摸鼻子,把瓦斯漲價的苦水,吞下去。

中油壟斷天然氣 立委控聯合拉抬電價
由國際天然氣價格低於中油,大家開始懷疑

民進黨立委林佳龍昨召開「中油壟斷天然氣暴利,中油台電聯合拉抬電價讓全民買單」記者會,要求經濟部及中油公司立即公布採購天然氣的成本,不能讓「民眾在中油加油、中油向民眾揩油」。

促公布採購成本 中油︰已每月公告於網站

中油副總經理陳明輝說,這恐是立委誤會了,中油購買天然氣的成本每月都在中油全球資訊網站公告,賣給電廠的價格就是中油公告發電用戶牌價,也公告於網站,天然氣採購涉及保密協定,不方便公告,但立委或監察院可依其職權調閱。

家用市場賺2成暴利? 中油否認

林佳龍表示,中油透過壟斷性的訂價策略,在家庭用天然氣市場的平均毛利,高達二十.五九%,每年賺取五十億元以上的價差。

日本進口天然氣、歐洲進口天然氣

他指出,由於中油擁有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專賣權,且每年向台電及燃氣民營電廠銷售大量的發電用天然氣,顯示出中油的天然氣價格,除牽動著這一波電價調漲外,也質疑中油在天然氣市場上賺取壟斷性暴利。

林佳龍說,國際的天然氣價格持續走跌,但中油販售給家用的天然氣價格卻屢創新高,民眾為了省錢,會轉而使用電氣,中油調漲天然氣價格,無疑是替台電賺錢,此外,台電為了要發更多的電力,提供給民眾使用,又向中油買更多的天然氣,最終這些成本都轉嫁到民眾的身上。

陳明輝強調,天然氣價計算公式是委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訂,產官學各界組成的「電力及天然氣價格諮詢會」審議,並無採取壟斷性的訂價策略。且九十七至一百年天然氣決算數平均毛利率約為負○.四二%,並無家庭用天然氣平均毛利高達兩成以上之情事。

漲電價恐帶動物價 陳怡潔:馬政府未從油電雙漲學到教訓
美國來自於煤、天然氣電價平均低於 2007,主要漲價部份是再生能源發電

針對經濟部宣布自10月起調漲電價,親民黨立法委員陳怡潔28日表示,馬政府未改革燃煤、天然氣採購弊案,以及圖利民營電廠、民生用電補貼工業,完全未從去年油電雙漲學到教訓,調漲電價勢必帶動物價上漲,讓人民生活更辛苦,執政者不知民間疾苦,本是毫無同理心,自我感覺良好的恐龍政府。

陳怡潔指出,馬政府違反立法院決議,無視民意反彈及國內外經濟情勢,執意調漲電價,政府口口聲聲強調「電價合理化」,但當初說好的改革完全沒做到,採購燃煤、天然氣的弊案調查沒有下文,圖利民營電廠情況依舊,民生用電補貼工業用電的不當政策也沒有改善,只要改正這三大錯誤,電價根本不需要調漲

陳怡潔說,台電一再強調原物料上漲,造成發電成本上升,但是根據台電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國際燃煤價格一路下跌,較2011年平均價格接近腰斬,更只有2008年歷史高點的三分之一,用燃料價格上漲作為電價調漲的理由完全不存在
依國際天然氣、煤價計算, 台電不該漲電價

分析
  • 馬政府這六年執政,國營單位之糖漲價、水漲價、油漲價、天然氣漲價,卻未見馬政府要求中油公開採購價格及台電燃煤採購價格,而國營單位之盈餘卻未見增加,國營單位極可能是馬政府未清理之腐敗核心,馬總統要仔細查國營單位,這是搞垮馬總統最簡單辦法。
  • 國際漲,中油跟著漲,國際跌,中油還是漲,實在不合理,雖然中油澄清,但事實上不可能漲了 100%,政府應該追蹤中油採購、中油高層人員財產,民間單位都知道國營單位有許多問題,馬總統上台後 20kg瓦斯500漲到1千(漲了100%),而日本瓦斯才漲 50%,為什麼政府不查?
  • 再由中鋼林益世貪污案可看出,國營單位極可能都有問題。
  • 中油情況其實是非常令人懷疑,因為它極可能是腐敗之核心,建議立委要求所有國營單位高層財產須公開並隋時可以接受檢方、人民調查。
  • 由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格也不難看出中油價格過高,更何況中油是國際長期大客戶,採購價格應該低於公開之國際價格,這也是民間採購人員懷疑有多少油水流入中油高層,令人懷疑國營單位之腐敗是選舉超級大錢坑。
  • 懷疑中油採購高層極可能利用保密協定,從採購中賺取回扣再匯入個人海外帳戶,台灣國營單位採購之管理應該有許多漏洞,否則,為什麼進口石油、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公開價格都差這麼多?
  • 經濟部根本自已在亂搞,全世界 2008 ~ 2013 電費漲最多極可能就是台電,2008 ~ 2013 全世界天然氣漲最多也極可能是中油,國際天然氣價格只有2008高點的3/10、國際燃煤價格只有高點2008的1/3,馬政府這種騙錢爛做法實在奇怪!
  • 馬總統說台灣的電力供應上,煤炭占了41%、天然氣占了30%、核能占了18.4%,其餘是由水力以及再生能源。也就說 : 1. 國際煤價跌 41%; 2. 台灣進口液態天然氣價漲 45% ( 依日本液態天然氣價格漲幅計算 ); 3. 假設核能成本不變。 台灣電價 : 41% * (1-41%) + 30%*(1+45%) + 18.4% = 86.69% = 1 - 13.31%; 若再考慮台幣比 2007 漲了 8% , 台灣電價應該跌 13.31% + 8% = 21.81%,2007 當時台電也已經向民營買電,值得仔細查!
  • 漲價:理由一開始是週遭國家便宜,漲上來又找到台電快倒閉虧損嚴重,問題是國際煤價也跌了40.5%,天然氣價格更跌了73.9%,未見政府要求降價,也未見政府要求中油降低天然氣價格;竟把問題推給民營電廠賣電給台電太貴,問題是台電買電比重很低,大部份電力是用中油採購天然氣、台電採購煤、部份核電用在台電發電,也未見增加許多營餘繳國庫還見虧損,那多賺的錢到那裡去?
  • 最後終於找到中油的天然氣太貴主因是中油進口的是 LNG 不是 NG ( nature gas ),但中油的天然氣進口天然氣價格並未反應台幣升值之因素,事實就是中油進口的是 LNG漲幅比日本高,按照這樣情況台電能源政策還有得調整,台灣是否可建立天然氣管由週遭國家進口天然氣? 
  • 更離譜是若國際原油漲漲跌跌,中油油價公式,創造永遠跌不回去的油價,其實我也曾分析過中油油價,確實 2013 中油油價是接近 2008 每桶國際油價在 121 ~ 141美元的價格,問題是2013每桶國際油價在 89 ~ 110美元價格,當時我也計算發現 " 為什麼馬總統執政5年後中油油價就貴了30% ? "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中國品牌崛起 - 小米智慧型低價手機大幅搶占中國市場 ( Chinese brand rise - Mi smart phones significantly seize the Chinese market )

中國有「蘋」頸,宏達電、諾基亞亮警訊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消費者調查事業處AVANTI最新一季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幾乎沉寂一年的iPhone系列手機,在中國歷經一連串負面新聞風波之後,僅剩下「品牌印象度」以1%些微差距領先三星保住王位,但在「下次最想購買智慧型手機品牌」以及「最常使用智慧型手機品牌」指標上皆大幅落後三星,甚至有持續衰退的現象。備受矚目的中國品牌華為、聯想、小米三大指標幾乎連續四個季度看漲,相較宏達電HTC(2498)與Nokia三大指標表現直落,中國手機品牌的認同度上揚,已嚴重威脅宏達電(2498)與Nokia兩大品牌地位。

 調查顯示,三星因在智慧型手機上推陳出新,藉由高階智慧手機拉抬中低階手機銷售成效顯著,品牌印象度自2012年第一季至今持續穩定上升,至2013年第二季,三星已是79.6%的受訪者第一個會想到的智慧型手機品牌,直逼 iPhone的80.6%;而在「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品牌」與「下次最想購買的智慧型手機品牌」方面,三星均位於首位、且持續穩定上升,而iPhone卻持續衰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HTC和Nokia是與iPhone並列三大品牌表現指標衰退幅度最明顯的品牌,在「品牌印象度」方面,HTC與Nokia雖然名列iPhone與三星之後,但卻是唯二表現衰退的品牌;「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品牌」指標方面,Nokia從去年同期第一滑落至第三,HTC則遭華為超越名列第五;「下次最想購買的智慧型手機品牌」表現上,兩品牌雖然在四、五名上纏鬥好幾個季度,但華為已悄悄追上,與第五名的HTC僅差距不到1%。

 根據TrendForce日前發布的第二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華為與聯想已擠進前五強,分居三、四名位置;在消費者「品牌印象度」調查方面,小米、聯想與華為已分居五六、七、名位置,持續進逼第四名的Nokia。而在下次最想購買品牌上,小米、聯想與華為皆穩定成長,唯獨小米在「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上較上季呈現小幅下滑,估計是受到小米機缺料影響導致出貨萎縮。

TrendForce認為,以高規低價為訴求的小米手機,做為2012年異軍突起的中國國產品牌,至今品牌印象度不僅大幅攀升,且品牌忠誠度也較高,在下次最想購買品牌占比中,小米表現明顯多於市場占有率。這次紅米手機綁中國移動以人民幣799元搶市,引發QQ 700萬台預購熱潮,TrendForce表示小米機採破壞性價格將衝擊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未來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將面臨一場苦戰。然而,小米手機實際銷售量仍需視其出貨是否順暢而定,主晶片與記憶體將是關鍵。

 「品牌忠誠度」方面,iPhone、三星與小米位居前三名,遙遙領先四、五名的Nokia與華為;而品牌忠誠度在五名外的品牌消費者,最想轉換的品牌仍是三星高於iPhone,其中以HTC使用者轉換意願最高,達33.8%。另外,在產品購買導向方面,中國消費者最在意產品好用與價格適中,其次才是品牌是否值得信賴,過去高階智慧手機時代比拼的產品規格只有17%的受訪者重視,可見智慧型手機發展至今步入成熟期後,中價位且CP值高的產品才能獲得消費者青睞,也是品牌廠商擴大市占率的關鍵武器。

小米機異軍突起 陸凝聚勢力

研調機構指出,以高規低價為訴求的小米手機,成為2012年異軍突起的大陸品牌,至今品牌印象度不僅大幅攀升,且品牌忠誠度高,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根據TrendForce日前發布的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華為與聯想,已擠進前5強,分居3、4名位置,在消費者「品牌印象度」調查方面,小米、聯想與華為以分居5、6、7名,位置持續進逼第4名的Nokia,但小米機在「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上,較首季呈現小幅下滑,估計是受到小米機缺料影響導致出貨萎縮。

最近發布的紅米手機,綁約中國移動以人民幣799元搶市,引發700萬支預購熱潮,TrendForce表示,小米機採破壞性價格將衝擊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未來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將面臨一場苦戰,然而,小米手機實際銷售量仍需視其出貨是否順暢而定,主晶片與記憶體將是關鍵。

「品牌忠誠度」方面,iPhone、三星與小米位居前3名,遙遙領先4、5名的Nokia與華為,而品牌忠誠度在5名之外的品牌消費者,最想轉換的品牌仍是三星,高於iPhone,其中,HTC使用者轉換意願最高達33.8%。

在產品購買導向方面,中國消費者最在意產品好用與價格適中,其次才是品牌是否值得信賴,而過去高階智慧手機時代比拼的產品規格,只有17%的受訪者重視,TrendForce認為,智慧型手機發展到現在步入成熟期之後,中價位且CP值高的產品才能獲得消費者青睞,也是品牌廠商擴大市占率的關鍵武器。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