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8月到期的美元國庫券測試美元強度及後QE2之策略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tands with Federal R...Image via Wikipedia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如美國債務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財政部設定的最後期限前上調,美國主權債評等將被置於負面觀察名單中。屆時美國各州和市的評等將受到影響。惠譽表示,如果財政部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時支付票息,惠譽可能將美國主權債評等置於"局部違約"檔。另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億美元國庫券不能全額被償付,惠譽將把相關債券的評等從"AAA"調降至"B+"。債務違約風險或成為美元面臨的最大威脅,美元反彈或遙遙無期。

美國公布了經濟褐皮書,褐皮書顯示經濟繼續擴張,但是步伐減緩,工資增長仍然溫和,房地產市場同樣疲軟,而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抑制了消費支出。總的來看內容并無多大新意,在褐皮書公布后股市略微下跌,而美元繼續持穩。


美國知名分析師梅勒迪斯·惠特尼在2010年12月份曾預期美國將會有50至100個市政債券將發生違約,涉及違約債務金額將達到數千億美元,從此惠特尼成為了詆毀者最常攻擊的目標之一,他們聲稱惠特尼極大地夸大了地方政府財政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在周三再次接受CNBC采訪時,惠特尼堅持了她的預期,盡管她表示,債務崩潰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美聯儲褐皮書稱,12個地區聯儲的報告顯示,自上次報告發布以來,經濟活動總體上持續擴張,不過為數不多的一些地區顯示經濟活動有所減緩。

褐皮書稱紐約、費城、亞特拉大和芝加哥聯儲地區成長放緩,但達拉斯聯儲報告成長加速。許多地區5月制造業成長放緩;消費者支出持穩,但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支出意愿;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中斷令給經銷商的新車減少,令汽車銷售下降;5月房屋建造和地產銷售顯示出廣泛疲弱的狀態。褐皮書稱投入價格繼續攀升,尤其是大宗商品,基於原油的產品以及工業金屬等的價格;5月就業市場逐步改善,薪資增長溫和,具備特殊技能人才的供應出現部分短缺。

褐皮書對於美國經濟的樂觀看法與數名美聯儲高官的觀點相一致,令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復甦形勢的擔憂情緒有所放緩。這樣的市場環境將令美元獲得支撐。
  
堪薩斯聯儲(Kansas FED)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表示,盡管面臨沉重債務負擔,但美國經濟在各個方面均有所成長。
  
聖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表現將於第二季度回暖的預期是合理的。另外,美國經濟并沒有疲弱到需要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地步。
  
對於進一步刺激措施一事,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二的講話也并沒有對其做出明確暗示,這意味著市場所魂牽夢繞的第三輪量化寬松仍然遙不可及。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表示,美元在金融危機期間受益於經濟衰緩的沖擊,但這樣的聯系可能正走向重點,因美國出現額外經濟刺激舉措的前景已極為黯淡。根據該行的數據統計,自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產后,過去兩年來,美元漲跌大致與美國經濟數據呈反向態勢,但今年美元匯率隨弱勢經濟指標一并走弱。
  
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元因全球投資者尋求避風港的欲念而走強,但之后風險偏好情緒隨經濟復甦漸入正軌而升溫,美元也因此滑落--經濟刺激政策極大地鼓舞了市場人氣。

花旗集團駐紐約的外匯分析師Steven Englander在一次采訪中談到:“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利好美元的假設似乎過於武斷。在過去兩年中,美國經濟顯示出疲軟跡象時,政府往往會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應對。”

他補充道:“即便目前失業率仍高於9%,我們認為美聯儲不會再次采取2009年那樣的經濟刺激措施。”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6.9%,并在5月4日觸及2008年7月以來的低點72.696。根據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美國經濟數據錄得2008年12月以來最差表現,2008年12月正是作為金融危機導火索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發生后的三個月。

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十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Jens Nordvig表示,因預計美聯儲(FED)仍將維持利率在記錄低點,美元弱勢料在今年持續,但若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則美元可能走強。Nordvig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G10貨幣中,處於升息周期國家的貨幣,如澳元和加元兌美元的升幅預計將領先於其它貨幣。他認為,推動美元走軟的因素,諸如低利率,高企能源價格以及結構性疲弱的資本流動依然完好無損。不過Nordvig指出,弱勢美元的觀點面臨如下風險,即一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急速放緩,則高風險資產可能會遭受打壓。


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週三(6月8日)發出警告,美國債務水平不斷攀升,正接近爆發一場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羅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債務正在飛漲。在過去3年中,美國政府花費了大量金錢,而美聯儲不斷地印刷美元。可是下次再出現問題時,他們該如何應對?他們不能再令債務成倍增長,也不能再大量印刷美元,因此下次碰到的問題要嚴重得多。”

羅傑斯相信,即使國會與政府未能就上調債務上限達成共識,政府也不會在8月關門。 但他認為,政府需要大幅削減支出,特別是軍費方面的支出。

他說道:“美國在全球的150個國家有軍隊,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在這方面的花費過於龐大。”他還表示,他持有中國股票,並認為人民幣較美元更加安全。

他指出:“美國債務正在飛漲,美國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的最大的債務國,但沒有人再願意借錢給美國了。”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週三表示,如美國債務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財政部設定的最後期限前上調,將把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屆時美國各州及各市的評等將受到影響。

惠譽表示,如果財政部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時支付票息,惠譽可能將美國主權債評等列入“局部違約”檔。 另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億美元國庫券不能全額償付,惠譽將把相關債券的評級從“AAA”調降至“B+”。 但惠譽也表示,該機構相信美國最終將達成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羅傑斯對於美元地位發出警告稱,當英鎊失去了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後,英鎊貶值了90%,美元也將如此。

羅傑斯還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提出尖銳批評,稱其就任美聯儲主席以來“沒有任何一件正確的事情,只知道印刷美元。”他表示,在美聯儲6月結束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之後,美聯儲仍不會罷休,其仍可能會以新的名目印刷鈔票。


金融時報周一報導,美國一位匿名銀行高層透露,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都準備在8月減持美國公債,且減少依賴美國公債做為擔保品,以預防如果美國朝野之間無法在短期間達成提高舉債上限共識,可能在金融市場引發動盪。他們的策略是增加現金部位,以取代美國公債作為衍生金融商品與其他交易的擔保品,近而減少金融系統對美國公債的倚賴。

 這名銀行高層指出,「我們計畫8月初降低對美國公債使用,並增加手中現金以作為應急措施。」報導也指出,這此些華爾街業者只能做不能說。據了解,美國發行9.7兆美元公債,多數由全球投資者持有,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摩根大通估算,現有美國公債,將近4成約4兆美元作為附買回、期貨與交換市場的擔保之用。

 由於美國公債在金融系統扮演擔保品的關鍵角色,假設因舉債上限的爭議導致債務違約發生,後續在金融市場引發的動盪將很驚人。美債的頂級信評與流動性,意味它支持交易的成本也相對低廉。財政部曾經表示,法定的舉債上限如果無法調高,美國將在8月2日前出現債務違約。華爾街已經警告,該情勢將對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問題。

 摩根大通高層主管,同時也身兼財政部貸款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札米斯(Matthew Zames),4月曾寫信給財長蓋特納,警告「債務違約將引發一波追繳保證金與擔保品折價率加大的浪潮,並進而導致去槓桿操作與放款大幅下降」。

 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贊助的美國財政部市場操作集團(The Treasury Market Practices Group)、紐約梅隆銀行與摩根大通都拒絕就此一報導進行評論。華爾街業者指出,「在美國逼近舉債上限之際,我們將持續關注流動性環境與適當的擔保品折價率。」

分析
  • 由美元ETF趨勢看出,美元反彈極可能結束了,既使再有反彈也不易太強。
  • Obama 經濟政策是要讓美國經濟成長,利率不能提高,美元仍需弱勢。
  • 全球各國央行為了降低美國主權債風險,逐漸調高其他貨幣及黃金比重,由德銀近期續買黃金可看出,以全球浮動資產比率,房地產占55%、債卷占25%、黃金占的比率0.9%,一旦,美債泡沫對全球經濟衝擊很大,其他貨幣及黃金反成主流,黃金占的比率0.9%很低,續漲成為今年重點。既使美元升息,只要美債無法降低,美元仍弱勢。
  • 匯率趨勢原物料與能源趨勢,FXA、SGG及新興股市將是資金重陣。
  • 勿相信美元升息美元會大幅轉強。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七月美股配息( US Stock Dividend ) 接力,低利時代之選擇

Various Federal Reserve Notes, c.1995. Only th...Image via Wikipedia
超低利率時代,許多人都在找尋報酬率不錯、風險低的投資標的,尋找配息安全之美股投資標的成為風潮,讓許多每月需要固定利息收入的資金趨之若鶩。

七月份我選擇幾個配息股來分析,配息股通常要注意
  1. 配息前較易漲,還是配息後較易填息。
  2. 大盤漲時之強度比較,可以比較美股ETF
  3. 財報與配息。


台灣人(及非美國人)在美國沒有社會安全號碼,當他們在美國的銀行或證券商開戶時,要填寫一份W-8BEN 表,來證明其外國人的身份。W-8BEN 表每3年需重新填寫一次,在一般的證券商會主動通知您到期重填,而且每家銀行或券商都會要客戶填一份,無論是否已在別處填過,這是因為各家銀行根據手上的客戶資料,各自向美國政府報稅。

  1. 投資美股的銀行利息,股票資本利得,都是不扣稅。
  2. 美股所配股息, 持有W-8BEN的外人會在配息當時就源扣繳30%稅,會直接從帳戶扣除,拿到手上的配息僅有70%。
  3. 美股ADR配股息通常不用扣30%稅,但有時會因該ADR本國家的稅制而有扣繳的狀況。
  4. 若未填寫W-8BEN表或者過期未補填,賣股票的資本利得會被扣30%稅。
  5. 每年3月底券商會寄一份 1042-S 表 1042-S 表會清楚紀錄去年整年度所配股息BOX 1: 01 不用扣30%股利稅(非美國公司) 06 有被扣30%股利稅




Enhanced by Zemanta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女性經濟崛起 ( Female Economy Booming )

Around the Way Girl
Image via Wikipedia
女性經濟崛起 ( Female economic stand-up )

近年,女性在公共領域逐漸出頭天,Nancy Pelosi從1987年自加州第八選區眾議員參政,成為歷史上職位最高的女性聯邦官員,從2007年至今為國會眾議院議長。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 以外交專長成為Clinton政府也是美國史上首位國務卿,Condoleezza Rice以其蘇聯專家的身份在Bush政府任內擔任國務卿一職;Hillary Clinton不僅曾是高薪律師,卸下第一夫人身份後,不僅選上紐約州參議員,還能與男性角逐總統一職,現為美國史上第三位國務卿;Meg Whitman 和Carly Fiorina這兩位女性不僅參與加州選舉,而且還是億萬富豪,這在幾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事,女性不僅有自己事業的一片天,還能在公共領域與男性一較高下。

女性角色的重要性不僅在「職場上」有越來越重要份量,對於「經濟」與「企業運作」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從「就業數目」來看,2009年3月在「非農產業」中首次女性工作者的數目高於男性,2010年第一季的勞動人口中,女性也是高於男性,現在女性與男性在非農業產業的勞動力已幾乎是各佔50%。

從「薪資水平」來看,1970年代只有約4%的已婚女性賺的「高於」配偶或「一樣」,平均來看,女性在同樣職位的薪資僅是男性的八成,但在2008年已有超過35%的已婚女性賺的比先生還多,甚至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在主要的大都會中,未婚或無小孩的女性賺的錢平均是男性的108%。例如加州首府Sacramento是全美排名前五名未婚女性薪資高於男性的都市,平均薪資是男性的116%;女性和男性薪資差別最大的地方在Atlanta,多了21%。

伴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昇,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僅是支配著家裏金錢的流向,他們有工作能力後也有更多花的是「自己」的錢。根據統計,有85%家庭的購物決定是落在「太太」的身上,不同於男性的購物「鎖定特定目標→比價→下手」的購買方式,女性往往是更「全面性」的「參考」、「評比」、「比價」。女性也比男性更願意去「分享」物品的購買和使用的結果,例如在Facebook上62%的分享是來自女性。聽著「建議」心動購物的也佔著很高比例,「女人錢很好賺」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

從族群的角度分析,亞裔女性賺的錢也是所有族群女性中最高的。這樣的趨勢與現象,也影響了一些企業的經營策略,例如電腦產業的設計不再是黑色、銀色這種「男性」(或中性)的顏色,手提電腦的外殼開始有各種紅色、粉色甚是小花的色彩,吸引女性族群的目光;健康保險業針對著買保險有80%是女性的趨勢,也將產品內容調整多些吸引女性的產品;知名保養品公司針對亞洲女性市場開發特定的產品…,亞洲不僅是世界經濟的焦點,亞裔女性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全球職業婦女增加 2007年達12億人 ( There are 1.2 billion female in job market, increase much in the world )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 今天公布的最新報告,全球職業婦女的人數持續增加,過去十年來增加近二億人,總計去年職業婦女人數達十二億人,就業男性則有十八億人。

報告指出,職業婦女從事服務業的人數達百分之四十六點三,超過從事農業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一。統計顯示,去年女性的失業率達百分之六點四,男性則為百分之五點七。

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支領薪水的就業婦女比例由百分之四十一點八,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六點四,在貧窮地區從事危險工作的婦女人數比例,從百分之五十六點一,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一點七。

全球女性勞工人數的地區,以位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最高,其次是東南亞,貧窮的情況仍十分普遍。ILO 兩性平等部主任馬賽爾指出,要達到兩性平等,讓女性獲得進入勞力市場及良好工作機會,至為重要,女性在求職時必須克服許多歧視問題,如果要減少貧窮問題,各國政府不能忽視婦女在勞力市場的潛力。


隨教育程度提升,勞動參與率增加,自主經濟能力增強,社會地位提高,女性對經濟的影響愈顯重要,若干文獻甚至以「Womenomics」反映此等趨勢。2009年8月及9月高盛(Goldman Sachs)及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分別發布研究報告、專論,從不同角度探討女性經濟勢力的崛起。前者探討金磚及新鑽等新興國家隨性別歧視的改善,女性掌控更多的消費支出,經濟影響力大幅提升;後者運用全球調查資料,分析女性市場潛在商機及潛力產業。女性經濟之發展已不容忽視,政府應加速女性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運用,並鼓勵廠商區隔市場,發展滿足女性需求的主軸商品,積極拓銷國內外。
A1gp Grid girl team Chech Rep during A1gp Mala...
Image via Wikipedia

一、新興國家女性經濟影響力提升

2009年8月,高盛( Goldman Sachs )研究報告「錢包的力量」( The Power of the Purse )指出,新興國家經社環境改變,性別漸趨平等,加速女性投入勞動市場,進而提升人力資本、生產力及薪資水準,促使女性擁有更大的經濟影響力。

(一)性別更趨平等

隨著教育、就業、參政等程度提升,以及性別歧視相關法律與社會規範的改善,金磚4國和新鑽11國女性在家庭與市場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及決策權。

(二)消費模式轉變

隨著女性決策權提升,其對商品採購影響力亦顯著增加。女性消費優先順序不同於男性,以改善家庭生活水準之商品和服務為主,影響所及,食品、醫療保健、教育、兒童保育、服裝、耐用消費品和金融服務等消費隨之提高。

(三)性別平等與新中產階級議題結合
  • 目前全球新中產階級(依購買力平價指數計算,年收入6,000至30,000美元)約有17億人,預期2030年將達36億人,其中大約85%集中於金磚及新鑽等國。
  • 隨著性別更趨平等,以及新興國家新中產階級抬頭,綜合二者意謂女性將掌控更多的所得,對於消費者需求極具影響力。未來5年,以中國與俄羅斯表現將最為明顯。

二、女性市場商機龐大

2009年9月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以「女性經濟」(  The Female Economy  )為題,引用波士頓顧問集團(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 )大型調查資料,探討女性市場商機及潛力產業。

(一)市場商機:女性族群所得提高,並掌握消費支出主導權,在全球消費市場中最具成長機會。
  • 估計2009年全球女性總所得約13兆美元,2014年甚至將達18兆美元,遠超過中國與印度GDP的總和(中國及印度2009年GDP分別約4.4、1.2兆美元,2014年將達6.6、1.8兆美元)。
  • 消費者支出中,由女性掌控之開銷,2009年達20兆美元,2014年將達28兆美元。

(二)女性需求與潛力產業:女性消費市場需求雄厚,惟業者潛存刻板印象而忽視,潛力產業亟待開發。
  • 即便女性對於市場支配能力增強,社會地位顯著提升,惟此等趨勢仍未受到產品消費市場的重視,舉如:汽車設計仍強調速度,忽視女性所在意之功能與實用性。
  • BCG調查顯示,食品、塑身、化妝品、服飾、金融服務及醫療保健六大潛力產業,前4者潛藏擴大消費額機會,後2者因女性族群對其服務最為不滿,極具改善空間。
三、研析意見

女性經濟勢力抬頭,女性族群已成為後金融風暴時期,帶動經濟發展、景氣復甦的主要動能之一。近年來,國內女性經濟表現亦有長足進步,舉如:2000至2008年,女性管理與經理階層人數由59,000人上升至82,000人;女性平均每人工作所得(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亦由13,769.5美元增加至23,504.2美元,成長幅度分別為4.2%、6.9%,皆高於男性之0.9%及4.7%,顯示國內女性經濟發展深具潛力。

(一)營造適宜環境,加速女性投入勞動市場

國內高等教育普及,2007年大專院校女學生相對於男學生的性別比例為100:97.6,女學生人數多於男學生。我國女性勞動素質高,惟勞動力參與率卻遠低於男性(2008年女性49.67%,男性67.09%),因此加強營造女性投入勞動市場之環境,以提升人力資本、生產力,帶動經濟成長,為政府當前重要課題。

(二)發展女性需求之主軸商品,並積極拓銷新興市場
  • 隨女性消費能力的提升,政府應鼓勵廠商產品設計考量女性需求,爭取女性市場商機。
  • 掌握金磚4國和新鑽11國女性中產階級消費趨勢,發展主軸商品,加強拓銷。
漢娜羅辛談論到這些令人吃驚的新數據,顯示女性在許多重要要測量基準上都超越了男性,像是大學畢業的比率。這些以美國為中心、或全球化的趨勢,是否為「男性終點」的標誌?或許不是,但此指出了一個值得被討論的社會變遷。( We are now going through an amazing and unprecedented moment where the power dynamic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shifting very rapidly, and in many of the places where it counts the most, women are, in fact, taking control of everything. In my mother's day, she didn't go to college. Not a lot of women did. And now, for every two men who get a college degree, three women will do the same. Wome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ear, became the majority of the American workforce. And they're starting to dominate lots of professions -- doctors, lawyers, bankers, accountants. Over 50 percent of managers are women these days, and in the 15 professions projected to grow the most in the next decade, all but two of them are dominated by women. So the global economy is becoming a place where women are more successful than men, believe it or not, and these economic changes are starting to rapidly affect our culture -- what our romantic comedies look like, what our marriages look like, what our dating lives look like, and our new set of superheroes. ).

  


分析
  • 發現女性在演藝、財務、會計及行銷較易突出;
  • 全世界最出名又收入高之歌星、演藝人員, 女性是多數;
  • 設計之機型須考慮女性身邊時常需要之物品如皮包、口紅等等;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