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2015 股票、ETF投資每週專業基本功課及財務管理 ( Stock, ETF investment basic proces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

  上次在許多自已週遭朋友討論人生理財課題,因為許多朋友也認識十年了,他們夫妻都很努力也曾經夫妻總收入有很高的十年光景,為什麼至今也沒什麼超過300萬存款且還在支付台北房貸,相形之下當然很感謝上天很眷顧自已,經仔細了解才發現許多家庭財務工程之錯誤:

  • 大部分賺的錢有許多去支付房貸,不知在房價高點及房租低點賣出房子改成租屋降低負債增加存款;稍算一下他們一生多支付銀行超過 1000萬 ( 不含復利及沒負債增加配息 ),凡是貸款買房就是融資置產,是要假設房價持續漲增值,若房價進入高點開始下跌融資置產增值條件會不存在,房子就變成你幫銀行賺錢且你的負擔反增加;
  • 大部分投資的股票都賠大錢,不知道如何學習投資;
  • 不知道家庭財務上在房市及股市上揚時是等待高點賣出 ( 如果有高房貸及投資比重占資產超過 25% ),當房市或股市開始下跌反轉時,家庭財務上最重要是將負債降為零,增加薪資存款;
  • 沒有趨勢管理的知識;
  • 沒有風險管理的知識;
也希望寫下這些讓許多網友了解投資專業基本功課及家庭財務管理是非常重要,因為人生經十年累積,相差會大於 20 ~ 30 倍以上,知識力量及執行力就能讓你變成長期成長股,讓你能幫助更多人成長;




投資每週專業基本功課

學習看準投資、景氣及產業正確點 : 一般人以為隨時都可以投資的觀念其實是很短線的,要尋找價值投資之定指標定額買進點不是隨時可得的,隨時可得的投資點,怎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呢?只有市場恐慌大跌後,價值投資之定指標定額買進點才易出現

每日、每週、每月基本功課怎麼做
2015 投資風險及機會分析


參考: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OPEC策略激發出2015全球最大投資機會 - 超低油價區投資最具競爭力石油公司及商品 ( OPEC strategy on Oil production will stimulate a great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2015 )

    OPEC策略奏效?油價跌跌不休 美國頁岩油開發踩煞車

    油價跌跌不休 美國頁岩油開發踩煞車, 全球經濟大機會
    油價直直落令消費者受惠,但許多 OPEC 產油國大喊吃不消。現在除了委內瑞拉外,帶動這一波產油量大增、油價下跌的美國頁岩油商,也開始感受到低油價的衝擊。

    《CNNMoney》報導,由於油價持續下滑,美國頁岩油開發商開始擔心,開發新專案可能獲利不佳。美國油商 ConocoPhillips (COP-US) 率先表示將大砍 2015 年的支出,金融市場普遍預期將有其他業者跟進。看來 OPEC 打擊美國頁岩油的策略已開始看到成效了。

    油價自 6 月以來已重挫了 40%,不少經濟較脆弱的產油國都希望 OPEC 能減產,但以沙烏地阿拉伯首的 OPEC 於 11 月底決定不減產,令油價一路走跌。油市普遍認為,OPEC 此舉是為打擊美國的頁岩油開發,以避免市占率被搶。

    油價跌跌不休,對全球消費者來說是一大福音,但卻對能源產業帶來極大衝擊。部分國家如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產油成本都偏高,低油價令他們入不敷出。晨星負責研究能源公司的分析師 Allen Good 認為,可能會看到美國油商普遍調降資本支出。
    2015 以空原物料為主,特別是石油價格
    主要頁岩油商之一的 ConocoPhillips 決定調降明年資本支出 20% 引人側目。該公司表示,新的目標反映主要專案的支出降低。雖然分析師認為,其他油商也可能會跟進減少支出,但不表示美國頁岩油生產已死,只是未來幾年內,頁岩油的資本支出可能不會大增。

    ConocoPhillips 執行長 Ryan Lance 指出,有鑑於目前的環境,這是保守的支出計畫。這顯示該公司預期未來一、兩年油價可能都會維持在低點,令投資人感到憂心。ConocoPhillips 公佈消息後股價下挫 3%,為 2 月底以來首見跌幅。

    Conoco 外,摩根士丹利週一發佈的報告也提出警告,原油面臨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威脅,明年可能短暫跌至 35~40 美元,然後才會回升。

    上週艾克森美孚 (XOM-US) 及雪佛龍 (CVX-US) 才表示,即使油價跌到 40 美元也不受影響。Oppenheimer 的分析師 Fadel Gheit 也指出,雪佛龍認為油價 40 美元對公司來說不成問題。Gheit 認為,對雪佛龍和艾克森來說,油價最好是大跌,嚇壞其他業者,這時就會是收購的好機會。他預估,如果明年夏季前油價沒有回升,就會出現一波併購潮。

    但艾克森美孚及雪佛龍都是大型油商,財務較具彈性。儘管如此,晨星仍認為兩者也將宣佈未來幾個月將微幅調降支出,但幅度不會如 Conoco 那麼大。Gheit 也指出,即使是艾克森美孚,也無法在每桶 40 美元的大環境下支撐太久。若油價太低,包括艾克森在內,都無法創造足夠的現金流以進行資本支出和支付股利,這表示公司就必須出售資產、大砍支出或發債。

    另外,產油業者減少資本支出,直接受創的就是仰賴這個產業的重機具生產商。Schlumberger (SLB-US) 及 Halliburton (HAL-US) 股價雙雙下滑 2%。

    $40 oil doesn't scare Big Oil. Here's why

    If OPEC hoped to scare Big Oil, it's not working. Oil prices have plunged below $70 per barrel following the cartel's decision to keep production steady despite tumbling prices.

    But oil heavyweights ExxonMobil (XOM) and Chevron (CVX) claim they aren't losing sleep over the oil prices drop. In fact, they could survive oil as low as $40 per barrel. Exxon CEO Rex Tillerson told CNBC on Wednesday his company's massive energy projects are decade-long investment decisions that have been tested to be successful even "at the bottom of the cycle." "We test across a range all the way down to $40 and up to $120," Tillerson said.

    Chevron also believes it could weather the storm down to $40 a barrel, according to Oppenheimer analyst Fadel Gheit, who cited a recent conversation with executives from the energy giant. Chevron did not respond to CNNMoney's request for comment.

    Fire sales ahead? The defiant statements show how the American energy industry is not backing down against OPEC, which appears to be attempting to choke off the U.S. shale boom with painfully low prices.

    If oil prices remain low -- or even tumble further -- some smaller energy companies and high-cost producers are likely to find themselves in serious financial trouble.

    That could present a buying opportunity for Big Oil companies that have the financial flexibility to take advantage of a fire sale. "The best thing for Chevron and Exxon...is to see oil prices crashing and scare the hell out of everybody else. It becomes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acquisitions, said Gheit. He predicted a wav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f oil prices don't recover by next summer.

    Exxon CEO says company can weather $40 oil

    放空石油 ETF SCO 已經漲超過 100%
    SAN FRANCISCO (MarketWatch) -- Exxon Mobil Corp. XOM, -2.26% has tested the profitability of its oil plays against crude-oil prices as low as $40 a barrel and as high as $120 a barrel, CEO Rex Tillerson told CNBC on Wednesday. Exxon makes decades-long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projects have been tested to accomodate price swings, Tillerson said. Shares of Exxon rose on Wednesday, and crude-oil futures CLF5, -0.87% also gained after a weekly supply report showed a surprise decline in inventories. Crude futures have plunged in recent sessions after OPEC dashed hopes of an output cut that would help boost oil prices, which have fallen nearly 40% since June.

    原油風暴擴散,奈及利亞恐成OPEC下一個未爆彈

    油價崩盤猶如「秋風掃落葉」、橫掃OPEC產油國,繼全球最大原油儲備國委內瑞拉傳出兩年內可能破產消息之後,非洲的奈及利亞被認為可能是下一個未爆彈。

    奈及利亞是OPEC組織成員中人口最多國家,但卻也深受國內宗教派系與種族衝突所苦,石油出口不僅為該國主要的經濟來源,目前也是內部團結的唯一支撐。CNBC.com報導,RBC Capitaly在上週發佈的報告指出,如果油價持續走跌,奈及利亞爆發內戰機率將是所有OPEC國家中最高。奈及利亞股市指數在7月的時候觸頂,當時布蘭特原油最高一度來到每桶115美元。但隨著油價週二跌至66美元附近,奈及利亞股市指數也自最高點滑落23%。

    據巴克萊銀行估計,石油與天然氣所創造的收入占奈及利亞出口產值比重高達95%、占其政府預算也在70%左右,油價每下跌1美元,奈及利亞出口收入就減少7億美元,據此推算,奈及利亞今年經常帳恐由盈轉虧。在OPEC產油國殺價搶市的同時,美國卻坐享漁翁之利。低油價一方面除了有利美國以及日本、埃及與以色列等友邦經濟復甦外,另一方面則重創俄羅斯、伊朗、敘利亞與委內瑞拉等敵對國家展望,為美國創造國內經濟、國外戰略均受益雙贏的局面。

    分析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大過剩時代:中國、新興國家改寫全球經濟也創造自已的大泡沫 ( The Age of Oversupply : China and emerging countries to rewrite the global economy has also created a large bubble of their own )

      『大過剩時代:失控全球化後,治好世界經濟焦慮的成長解答』這本書是我覺得很值得研讀,因為作者指出當今全球經濟最大問題:生產過剩、資金廉價、借債成長,若中國、新興國家、已開發國家不一起開會解決,當QE停止時,其他弱經濟成長區域必然仍會實施QE,全球將面臨下經濟遲緩、債泡沫,當QE停止美息升高時,中國大陸、新興國家之高收債必然會有倒閉的,因為廉價資金將逐漸減少,前一陣中國大陸銅債、中國鋼鐵企業債面臨無錢還款,就是剛開始狀況,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策略是全球大過剩時代主因,因為中國大陸訂定的GDP成長率年增7.5%計劃經濟根本是用房屋過剩、房價泡沫、太陽能產業泡沫、LCD產能過剩、鋼生產過剩等等許多全球性生產過剩之大泡沫累積出來的,若中國大陸不降低利率、刺激消費、減稅來提高自由消費在GDP成長率占之比重,QE停止美元升息時,中國經濟硬著陸機率很高,這大過剩泡沫破滅時來臨的就是大通縮的來臨。

    人們消費有限,存款不足,卻又能便宜借錢?廉價資金全球流動,卻都投射向泡沬活動?
    年輕世代正在呼救,他們沒工作!為什麼企業生產更多,卻沒新的人力需求?

    這些新崛起的成本廉價資金,最後落腳的地方並不是一個秘密,至少是在美國這端的大西洋。幾乎美國的每一個單位,都背負了債務,每一個人,從失業的家庭廚師到美國財政部,乃至於地方市長到企業執行長等等,大家都參與了這場盛宴

    「全球化已改變了所有事」,這句話我們已經聽了上百萬次。不過,多數人不了解的是,這些改變,其實遠遠超出了把電話服務中心設立在印度,或是把工廠設置在中國等。

    生產過剩:中國大陸無法自拔的漩渦

    如果中國的貿易產品繼續充斥國際市場的話,那麼它將面臨著無休止的貿易爭端。而問題在於,中國沒有辦法阻止這一發展,因為它的工業深深陷在長期的生產過剩問題中無法自拔。

    目前當政的中共領導人把刺激國內消費看成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溫家寶在2003年接任總理一職時就宣布,將拉動內需作為中共政府推動經濟長期發展的一個基本方針。如今8年已經過去,看起來北京在這方面還是失敗了。去年,中國居民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跌到33%的低谷。

    生產能力遠遠大於居民消費能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老百姓不消費。恰恰相反,從絕對數字來看,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消費市場,居民消費總額已經從2003年的7000億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萬億。所以,那些知名品牌紛紛爭相把自己的產品送到中國商店的貨架上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是最貧困的中國農村家庭,現在也至少買得起冰箱、空調和彩電。 儘管如此,中國人的消費熱情仍然不足以消化那些如潮水般從中國工廠里湧出來的產品。

      2010年,中國居民的消費總額和工業生產部門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價值之間仍然有著5000億美元的差距。就拿彩電為例:中國全國彩電的銷售量從2000年的100萬台增加到了2010年的4000萬台;但同時,彩電的產量卻是從2000年的300萬台猛增到了2010年的1.18億台。類似的現象也在許多其它工業領域普遍存在。即使在相對新興的行業如汽車製造、電子晶元、太陽能等領域,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也要快於國內需求的增長。預計到2015年,國內和國外的汽車製造商的生產能力將達到3000萬輛,而國內市場則只能消化其中的2300萬輛。

      而就在短短几年之前,中國的汽車生產還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狀況。 這種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之間的差距導致大量工廠將減少對其生產設備的利用。2010年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的生產設備利用率僅有70%到75%,也就是說,大約四分之一的生產設備是閑置的。而在一些基本原料領域如鋼、銅和各種塑料材料的生產部門,這一閑置率甚至會高達50%。而在印刷電路板、太陽能電池板等新興產業也是如此。這一狀況造成的結果是,工業企業的利潤率常常低至3%,而一些企業還在為扭虧為盈而掙扎。

    中國的特殊國情造成生產過剩無法通過正常競爭機制來糾正

      數字就先列舉這麼多,下面讓我們試著來解釋一下這種現象。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中,生產能力過剩和低利潤的問題可以得到自我矯正,因為只有最具有革新能力、最有效率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而在中國則不是這樣。當然,很多問題嚴重的企業還是破產了,或是被更大的集團併購,但是這並不足以糾正普遍的生產過剩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中國一直是許多跨國企業的生產中轉站,所以他們的生產量大於中國市場的需求量也是符合邏輯的,因為還有很多產品是銷往世界其他各國的。

      其次,許多企業為了滿足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的需求量,也大幅提高了自己的生產能力。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中共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本國企業,以幫助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 許多處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國家出於各種不同原因也都遇到過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中國的特別之處在於:一方面,它的市場規模巨大,即使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它仍然可以享有巨大的相對廉價和勤勞能幹的勞動力儲備。
    滬港通開放海外及香港民眾投資大陸股市,該計畫期待更多資金來帶動大陸股市,好讓大陸股市許多高檔
    套牢資金能出脫等待美元升息時轉成美元資產?因此,需注意上證未來未來6個月內是否突破3413
      他們將繼續成為吸引外國投資者的巨大磁石--他們既可以利用中國作為出口中轉站,又可以隨著居民購買力的增加相應提高自己的產品銷售額。 另一方面,國家對本土企業的支持造成了失衡局面。是的,北京的確多次表示過要控制生產能力過剩的決心。但是出於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擔憂和減少對外國企業依賴性的決心,政府還是繼續為中國工廠注入大批的資金,並通過出口補貼政策來幫助他們將產品銷往國外。而地方政府則常常會走的更遠。一些經濟不那麼發達的二線省份正在傾其全力地追趕沿海省份。河南、安徽和重慶地方政府採取各種中國越是想通過投入大資本來擺脫自己在經濟上的落後地位,就越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中國將繼續為促使脆弱的經濟結構恢復平衡而掙扎,同時又越來越依賴於變化無常的國外市場。更多納稅人的錢將流向那些不能盈利的工業企業,或是讓國外的消費者享受大量的廉價產品。這一切將會帶來巨大的政治代價,因為中國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指責成一個"貪婪的、一切通吃的"市場,它也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美元將再突破續強, 明年將往上攻七年美元高點
    辦法來拉動經濟增長,包括優惠的貸款,免費租用的土地,還有提供包括員工食堂在內的整套工廠設施。

    「供給過剩」vs.「需求不足」

    QE結束強勢美元將造就美股榮景
    如今我們已都知道,海耶克輸的一塌糊塗,凱因斯大獲全勝,從此以後政府堂而皇之站上經濟舞台當主角,以財政和貨幣等公共政策來「精密調節」(fine tuning)經濟景氣。儘管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消失是不是凱因斯政策奏效,仍然沒有定論,但政府創造有效需求卻迄今都一直被認同,近年日本「安倍經濟學」和美國聯準會(Fed)的「量化寬鬆」(QE)就是典例。不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卻昭告世人,「供給過剩」依然存在人間,而歐債危機掀起的「撙節」vs.「成長」,又是早年海耶克和凱因斯論爭的翻版。

    只是,三○年代的金融風暴肇因是美國華爾街的大炒作,是Fed濫發貨幣所致,1980年代以來的各次金融風暴,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表面上是美國次貸危機所點燃,實質上是「新興經濟體(以金磚四特別是「中國」,以新重商主義理念施行「超廉價商品」出口賺取超大額外匯,致全球資金泛濫,終而重演「供給過剩」,而且是「超大過剩供給」,如今還在肆虐全球。能不能再用凱因斯的老招式來應對呢?
    BDI on 2015/3/23 已破底, 全球通縮勢力越來越大
    國為代表)」,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