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2014 超低價智慧型手機時代來臨 - 軟體、差異化及行銷創新成重點 ( 2014 ultra-low-cost smartphone era - software,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ing innovation become the key important factor )


大陸智慧機廠商小米拼銷量,不只喊話今年將出貨4,000萬台,並傳將推出50美元(約台幣1,500元)的超低價機種。CNET和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9日報導,小米是大陸的低價高階智慧機製造商,50美元的價格將威脅對手。據稱是蘋果平價機的 iPhone 5c空機價高達549美元,Moto G 的空機價也要199美元。

除了小米,大陸酷派和印度 MicroMax 也有意推出50美元機種。低價風潮的推手可能是日本零售商,當地實體和網購業者打算推出自有品牌智慧機,靠著直接向製造商大批購買,壓低價格。

日本零售巨擘永旺(Aeon)最近在千葉縣開設新購物中心,大打該公司首見的「全通路」(Omnichannel)零售;消費者在購物中心內拍下想買的商品,貨品就能直接送到家。Aeon和日本7-Eleven母公司Seven & i Holdings近來聚焦全通路銷售,日經亞洲評論認為兩家業者都有開發自有品牌商品的豐富經驗,可能想發售自有品牌的低價智慧機,拉近和消費者距離,提升營收。

廉價機種搶市,不只衝擊競爭同業,還可能撼動整個供應鏈,從晶片商到螢幕商都會感受到壓力,或許會引發智慧機的低價革命。

IDC去年11月底指出,智慧機均價下滑是帶動市場成長的最大因素,估計2013年的智慧機均價將達337美元,較2012年的387美元下滑12.8%。展望2017年,智慧機均價可能會進一步下滑至265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701元)。

華碩發表99美元起跳的 ZenFone 智慧型手機

ZenFone將推出Zenfone 4、5、6三款機型,瞄準一般智慧型手機市場,均採用英特爾處理器,入門款Zenfone售價最低從99美元起跳。

華碩在美國CES上發表新款手機,包括Padfone變形手機,還有介於4到6吋螢幕售價99美元起跳的ZenFone,大舉進攻智慧型手機市場。

新的Padfone產品包括英特爾處理器版本的Padfone mini,搭載英特爾Atom Z2560雙核心處理器,4.3吋螢幕手機嵌入基座後即化身為7吋平板電腦,售價從249美元起跳。

另外,華碩也與AT&T合作發表Padfone X,該手機搭載5吋Full HD螢幕,延續變形手機的產品設計,手機嵌入基座後即成為一款9吋平板電腦,使手機兼具有平板電腦功能,Padfone X可支援VoLTE(Voice over LTE)。

除了擴大變形手機產品線,CES上也發表了純手機產品線Zenfone,包括Zenfone 4、5與6,螢幕大小從4到6吋,不同於變形手機瞄準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混合使用需求,Zenfone鎖定一般智慧型手機市場,最低售價從99美元起跳。

Zenfone 4為入門級手機,售價從99美元起跳,使用IPS螢幕,搭載英特爾Atom Z2520雙核心處理器,後方內建500萬畫素相機,支援雙SIM卡設計,重量約105公克;Zenfone 5為進階款,使用5吋HD IPS螢幕與Atom Z2580雙核心處理器,後方配備800萬畫素PixelMaster相機。

最高階的Zenfone 6使用6吋HD螢幕,提供更大的螢幕畫面,搭載1300萬畫素PixelMaster相機,與Zenfone 5同樣強化螢幕觸控感應功能,標榜即使戴著手套也能操作。

陸製廉價平板充斥全球市場

全球平板電腦市場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而中國大陸產製的廉價平板則傾巢而出,對市場影響力與日俱增。

根據英文「日經新聞」(Nikkei)報導,科技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估計,今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有望激增50%,上看1.84億台。

恩益禧(NEC )與其他日本平板廠推出各種類型機種,要價2萬日圓(195美元)起跳。反之,有時可能僅賣1萬日圓、甚或不到1萬日圓的大陸廉價平板,正逐漸攻城掠地,掌控全球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9月份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出貨,大陸平板廠合計就採購了其中52%。即使是平板龍頭美商蘋果(Apple)在9月LCD面板採購所佔比重也不到20%。

不過,由於蘋果日前推出新機iPad Air與新款iPadmini,蘋果在10月與之後料將占LCD面板採購大宗。然而,即使蘋果與平板電腦二哥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 )的採購加總,仍僅占LCD面板出貨的僅30%左右。
iPhone X come out with extra low cost smart phone?

在美國平板電腦銷售排名第三的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以及台灣華碩與大陸聯想集團(Lenovo Group )分別僅占LCD面板出貨的近4%比重,遠遠落後蘋果與三星這兩家LCD面板採購大戶。

分析
  • 依照最近分析,發現小米智慧型手機強項是軟體,它軟體是非常像 iPhone 的設計操作模式,不過這樣設計不能在歐美銷售;
  • 小米智慧型手機有許多功能如老人模式都是非常適合人們需求,這是它非常的地方;
    • 許多小米智慧型手機操作方式是很簡易;
    • 它的客製化人機介面也是很不錯;
  • 台廠需學習小米智慧型手機行銷創新及定價策略是非常有技巧,以 3999 NT 之紅米智慧型手機成本計算,是可以賺錢的;無論我們稱它飢餓行銷或策略性價格網路行銷,其實,就是一種結合定價策略、產品風格、媒體、粉絲社群之網路行銷;
  • Asus 智慧型手機若能結合行銷創新及定價策略將會是下一個可以成功的亮點;
  • 低價智慧型手機受惠族群將是上游產業如聯發科、台積電、觸控等等;
Enhanced by Zemanta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馬政府拼經濟的迷失在 ECFA、 服貿、TPP及 RCEP裡,從韓國李明博前總統實例、台灣ECFA經驗、台灣2013GDP結構談起


馬總統國債成長率極可能超越有高鐵建設之阿扁總統,平均GDP成長率也
會低於貪污之阿扁總統執政,平均失業率也高於阿扁總統時期;
總統馬英九18日與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廠商座談時強調,目前政府正從區域來突破經濟困境,台灣要盡快加入TPP及RCEP。

 根據中央社18日報導,馬總統今天視察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參訪生寶集團旗下的瑞寶基因公司及台灣福蝦公司。

 在與園區廠商座談時,馬總統表示,瑞寶研發的豬藍耳病疫苗,一出手市佔率就6成,福蝦公司將觀賞蝦推廣成潮流,兩家公司讓他嘆為觀止,大開眼界。

 他說,到農科視察是想了解政府將農科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後,目前做到什麼程度;現在有許多廠商想進駐農科,投資金額雖不大,但期待這些企業可以帶來新技術。

TPP potential members
馬總統表示,政府正推動中堅產業躍升計畫,培養小而強、小而美及小而精的產業;在德國,許多中堅產業都扮演關鍵角色。

 馬總統表示,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因為外交孤立,周邊貿易談判一直沒有成果。他上任後,與中國大陸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並準備簽服貿協議,「才有日本與我們簽投資協議、紐西蘭與我們簽經濟合作協定、美國與我們協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及新加坡與我們簽經濟合作協定」。

 馬總統說,雙邊及周邊貿易談判要快馬加鞭與區域經濟整合,台灣必須要排除障礙、調整心態(鬆綁法令與開放市場),盡快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瑞寶公司建議政府在兩岸談判時,推動兩岸疫苗相互簡化登記程序;天明製藥公司代表則表示,台灣104家中草藥製造廠商,每家都有獨門,中國大陸在這方面落後台灣10到15年;中草藥世界市場目前需求龐大,應該要放眼世界,台灣可以用技術及出口實力做為兩岸談判的戰略武器。

 另有廠商建議政府,學習歐美發展預防醫學,在農科旁設立長壽村。

李明博的轉型改革

台灣有許多人都在談南韓轉型崛起和南韓總統李明博。李明博儼然成了南韓的轉型改革英雄。但李明博的轉型改革可不是平空出現的,他在首爾市市長任內,就做了許多地方性的轉型中小改革。由於改革由小做起,而且卓然有成,累積出了信用,當他出任總統後要做大改革,人們當然會相信,產官學界也會配合。

就以李明博在首爾市長任內的改革為例,他很清楚認知到首爾乃是個古老都市,自朝鮮時代太祖李成桂起就被定為京城,這種古老都市多年都是因陋就簡自 然而形成,它的格局既乏規劃,都市機能亦不合理。因此他當了市長後就由小到大,力行改革,最早是小的公車改革、街道改革;而後是中型的區域改革,如清溪川整治、都松森林公園開闢;再到大的都市性格重新塑造等。由小到中到大,一步步循序漸進,有思想、有方法、有願景,他的改革當然有成,他自己的「改革信用」 當然愈累積愈大。一旦他當總統,這麼一個有巨大「改革信用」的總統上台,南韓社會的產業、文化及國際地位當然到了改頭換面的時候。

我不久前讀了93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諾施(Douglas North)所寫的《經濟變遷》小冊,諾施即在書中指出,經濟變遷的成敗要看有權者的意向和企圖,以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吻合這種條件的社會就會向他所希望的方向前進,缺乏這種知識能力的就無法達成目標,甚至造成反效果。這也是最近在演講場合,我會以李明博和諾施為例,認為轉型改革必須:
這服貿協定根本不利台灣中小企業, 該修改?請
馬政府與在野黨多跟大陸要一些屬於台灣內銷
中小企業之利益吧!
  1. 轉型改革不能只是講大話唱口號,而必須是個改革者自我證明的過程,他必須從小改革開始,進而中改革,最後到大改革,替自己一步步累積「改革信用」。一個沒有「改革信用」的人,別人是不會相信他的
  2. 改革是一種願景的顯示,願景不是文宣口號,而取決於品識與知識,一種改革的想法一定要在自己心裡走一次,可以自我說服的才勉強可以一試。硬幹到底的所謂改革,其實是在為難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徒眾和別人。
大學時期李曾任商學部學生會長,後來因為領導學生示威抗議1964年韓日間準備簽署的《韓日基本條約》而被拘捕,入獄兩年。出獄後因背負著反政府運動主導者罪名,被列入政府黑名單,李明博發現在就業上遭遇困難。李明博於是給當時總統朴正熙寫了一封信,獲總統助理接見。李明博對總統助理說:「如果一個國家妨礙一個人自食其力,那麼這個人將永遠成為國家的負擔。」受此話所動的政府決定不再阻撓他找工作。
  1. 在選舉中李明博曾提出「七四七」競選口號,承諾擔任總統後要讓經濟成長率達7%,讓南韓國國民人均所得達到四萬美元,使南韓國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以及連結漢江及洛東江的「朝鮮半島大運河」。李明博的領導目標是使「南韓國747」計劃成真。正如李明博指出的,在他的政府領導下,南韓國將會變得「人民富足,社會和諧,國家強大。」為此,他計劃實施一個務實的市場引導策略。李明博作為漢城市市長以重建清溪川工程而聞名,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他將聞名於朝鮮半島大運河的建設。大運河是到目前為止李明博提出的最具野心和最具爭議的項目,它是一系列連接南韓國主要河流與城市的內陸運河,將會把內陸城市變成繁榮的貿易港口。如果成功的話,此計劃將疏浚南韓國的航道,改善南韓國河流的污染情況,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除此以外,它還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推進旅遊業的發展,並且大幅削減運輸費用。如果失敗的話,將對河川生態系造成不可復原性地破壞。大運河建設項目在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論戰。
  2. 在經濟政策方面,他力主加速解除管制、降低企業稅負,並通過一個以市場為主導的全面計劃來使過熱的不動產市場降溫
    連ECFA早收清單的石化業都衰退,誰能相信政府對服貿的說法
  3. 李明博還希望實現南北韓經濟共同體來減少南北韓的經濟差距並促進朝鮮的經濟革新。為此他尋求同朝鮮進行人員交換,建立一個「和平城市」,帶領朝鮮進入市場經濟,並共同運作非軍事區的農場。李明博計劃訓練 30萬朝鮮人從事金融、經濟和科技工作,並為朝鮮的工程建立一個 400億美元的基金。 關於南韓上屆政府達成的南北韓協議,李明博宣稱將選擇性地付諸實施。為此他的政府將要把南北韓項目按可行性進行劃分。
  4. 李明博的政策影響最大是政府大幅縮減人事、可以代表右派的小政府思想。讓政府歲入大幅可以用在鼓勵企業投資及產業升級,而台灣馬總統是大幅增加政府經常性支出,政府歲出可以用在鼓勵企業投資及產業升級大幅減少,台灣經濟當然遲緩、失業率當然高;( 註:李明博就猛烈批評:“韓國公務員已經到了阻礙時代發展的危險境地。”李明博一上台就開展公務員“整風運動”,目的是建立一支具有 “開放、自律和創意”精神的公務員隊伍,以此打造一個“小而不失效率的政府”。一是給公務員隊伍減肥。就任總統的第三天,新政府就宣布裁減中央政府公務員 3427名,最明顯的是:廢除副總理職務、恢復無任所長官及精簡中央行政機構,大幅節省政府經常性支出。 )
  5. 對日態度 : 自兩國1964年關係正常化以來,韓國和日本都得益於雙方的友好睦鄰關係,日本為韓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兩國間的民間交流也逐漸活躍起來,韓國的團體遊客大批地前往日本,日本也有大批的遊客來到韓國觀光。韓國的文化商品如電影和電視劇在日本非常流行,而日本小說在韓國也備受歡迎。
( 註: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很清楚,貿易對國際雙邊開放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資金支持企業產業升級,小政府思想省下50%政府經常性支出才有籌碼與資源刺激企業往前,反觀,馬總統開放國際雙邊貿易協議卻無力量激勵企業產業升級,將淪為墨西哥開放國際雙邊貿易協議之結果:經濟持續低靡 )

ECFA 對台優勢已逐漸消失只剩金融業
台灣幾乎得到所有開放ECFA的缺點

   ECFA 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證據 ─ ECFA 到底發展了台灣什麼經濟?一再下修的經濟成長率,難道還不能說明 ECFA 根本無法幫助台灣經濟了?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一般人─不是財團─成為受害者,倒退十六年的實質薪資所得,以及四小龍最高的失業率,證明ECFA事實上已經嚴重傷害了台灣人民的福祉!

    ECFA 簽了後,大陸對台灣投資也下降了,大部份台灣人搞錯了,今日不是台灣對大陸、美國開放經濟就會好,也不是台灣關起門經濟就會好,而是要搞清楚政府要給什麼棒子與糖果讓台灣資金回流投資、刺激內部資金投資創業,經濟才會好

    不管簽 ECFA及服貿,大陸策略仍在吸收台灣人才、資金、技術,這也是為甚麼台灣最大投資仍是 TSMC、日月光、台化等台廠及歐美外商,陸商在台投資比率非常低,遠遠低於陸商對歐、美、東協投資,大陸對歐、美、東協投資是千億美元為單位,對台灣只有個位數之美元投資相差之大就可知道大陸策略是讓台灣經濟變弱依靠大陸;舉例來說:服貿協定開放台灣金融業去大陸,若造成更多台灣錢借給大陸企業與台商競爭,台灣將會發生金融風暴,因為陸企若打不贏台商而倒閉是台灣金融業損失,若陸企若打贏台商,台商倒閉也是造成台灣損失,所以許多與大陸協定一定要讓北京了解台灣這邊想法;
簽ECFA後,台灣GDP成長率從13.11%衰退至1.18%,減幅是全球第
一,有兩大主因:1. 大陸經濟持緩, 2. 台灣與大陸之產業大量重疊;

ECFA、國債泡沫、房地產泡沫造成台灣產業衝症痛期才開始,國民黨極可能已經失去執政位置 ( 基本上就是台灣中小企業體質承受不了中國企業進住競爭之問題,而台灣中小企業卻照顧 580萬勞工 )

台灣GDP結構看

   2013 台灣 GDP 在支撐經濟成長的C(消費)、I(投資)、G(政府)、X-M(貿易順差)之中,請参考表,X-M(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占 6.4% + 3.3%、外資投資占14.7%、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占54.1%、政府支出占19.2%,公司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 + 外資投資 + 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就占整體 GDP 78.5%;

   2013 台灣GDP 在支撐成長最明顯部份是 TSMC、日月光、台化等公司及外資在台灣之投資,而 ECFA 造成台商資金流向大陸、東協反成為GDP成長之負面教材

   政府支出占GDP太大比率而大部分是經常性支出,政府支出占GDP越大,能抽到稅是不多的,因此賦稅/GDP低,政府支出越大 GDP越高但能抽到稅越低,更不用說18%、退休俸支出是計入政府支出占GDP,稅率卻是0;

    從台灣GDP結構、產業升級、投資率、ECFA經驗、韓國李明博前總統實例、大部分台商在大陸及東協角度看,台灣不是盡快加入 TPP及 RCEP,台灣經濟就能成長,而是台灣如何刪減公務員降低政府支出經常性支出,提高政府可刺激台商、外商投資台灣之籌碼,搭配 TPP及 RCEP 適當開放,才能有台灣經濟大成長,請馬總統自已搞清楚。( 註:馬政府也要搞清楚,自從大陸 2011 年開始調整產業結構,製造出兩岸產業競爭關係,讓台灣及香港都成為亞洲 GDP 成長減速最快地區,可参考下圖台灣由13.11% GDP成長率降低至2.95%,減速達 -10.16% )。




ECFA 簽之前, 台灣之失業人數約49.8萬人, 兩岸簽 ECFA 後陸資投資台灣就業增加人數約 9380人,但台灣之失業人數因TSMC、日月光、台化等公司、外資在台灣之投資及大陸和東協台商創造就業人數約 86000人,所以很確認台商在台灣、大陸和東協創造就業機會才是失業降低之主因。

参考: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醫學的前景?應用程序、智能穿載、微型感測器、基因工程、奈米醫療、微型機器人等技術將大放異彩 ( Future medical? Apps, smart wearable, micro sensors, genetic engineering, nano-medicine, nano-robotic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will shine )

Daniel Kraft is a physician-scientist, inventor and innovator. He chairs the FutureMed program at Singularity University, exploring the impact and potential of rapidly developing technologies as applied to health and medicine. ( 在馬斯特里赫特TED上,丹尼爾.卡夫特快速地展望了未來幾年的醫學革新。未來醫學將因設備、測試和應用程序的推陳出新讓病患能立即獲得診斷資訊。)

幾年前 當我參加TED長灘會議的時候 我遇見了哈里特。 我們之前在網路上就遇到過 不是你們想的那種遇見方式。 其實我們遇見是因為我們都認識琳達.埃維 她是最早的線上私人基因組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因為琳達知道我們兩人的基因訊息 所以她發現我們兩個都有一種罕見的線粒體DNA 叫做單倍體基因型 K1a 1b 1a 這說明了我們是遠親。 其實我們和冰人奧茲也有血緣關係 所以,奧茲、哈裏特和我算是親戚。 因為現在大家都使用臉書,我們當然也設立了自己的臉書群組。 我們歡迎你們加入。 隔年當我在TED會議上遇到哈里特時 她早就已經上網訂做了我們自己的快樂單倍體T恤。 為什麼我要告訴你們這件事呢? 這和我們未來的健康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和哈裏特相遇的過程其實充分地說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跨學科的研究、突飛猛進的科技 正影響我們將來的身心健康—— 這些研究和科技包含了低成本的基因分析 有能力運用功能強大的生物信息學 以及網路和社會網絡之間的關聯。 今天我想談的就是我們應該了解這些指數科技。 我們的思考經常是直線的。 但是你想像一下,如果你有一片蓮花葉子 而且它每天都分裂一次 兩片,四片,八片,十六片 15天後你就有三萬兩千片葉子。 那一個月後你認為會有多少葉子?答案是10億。 所以如果我們開始學著「次方性思考」 我們就可以讓我們身邊所有的科技有所不同。 許多這些科技,就我醫生的角色和想創新的人來說, 是我們真的能用來改變我們未來的健康以及保健發展 解決我們現今在保健發展遇到的主要難題 例如說保健制度的巨額成本

老年人口 沒能非常有效地運用資訊、整合保健制度 還有採用創新技術時 過程也經常是困難重重。 我們能做的一件重要的事,這我們今天也剛談了一些 就是把這條曲線向左移。 我們把大多數金錢花費在生命階段的最後百分之二十。 如果我們將錢花在保健制度和我們自身的健康管理中 透過科技親自參予這些系統運作和管理 將曲線向左移、改善我們的健康,那會怎樣呢? 我最喜歡的科技是「次方科技」 我們大家現在都在使用這種科技了。 想想看,這些科技現在正突飛猛進。 打個比方,iPhone4已經是這樣了 想像一下iPhone8的功能會有多強大。 我對這項技術已經有一些心得。 我在矽谷一家辛格蘭若堤大學的醫學部門工作 我們會在每個夏天從全世界找來一百個傑出的學生 研究這些關於醫學,生物科技 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納米技術,空間技術的整合科技, 解決跨學科訓練的問題 並利用這些技術來影響還沒有實現的重大目標。

我們也有七天的執行計畫。 接下來的幾個月是「未來醫學」 這個計畫能協助跨學科訓練並將技術運用到醫學上。 我剛提到了手機。 這些手機擁有超過兩萬個不同的應用程序 甚至英國還設計了一種應用程式 你可以把一片小晶片連上你的 iPhone,然後在晶片上小便 看看你是不是得了性病。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試,不過是有這樣的程式可以用。 還有其他的應用程式能讓手機有診斷功能。 例如說如果你有糖尿病 你可以用iPhone來測量血脂 然後把數據發給你的醫師

所以你和醫生都能更了解你的血糖狀況。 讓我們看看整合科技是如何應用在保健用途上。 讓我們從速度開始。 我們都知道,就如摩爾定律所說的 電腦運作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所以我們能夠運用它們來做更多事。 電腦的能力越來越接近人腦的能力 很多情況下甚至超越了人腦。 但我認為電腦的速度對成像技術的好處最大。 這種用非常高畫素即時地呈現身體內部的技術 進步真的是越來越驚人。 我們正在綜合多種技術, PET掃描、CT掃描和分子診斷 來發現和尋找所在位置不同的東西。 你現在看到的是今天MRI掃描技術以極高畫素重建的馬克.霍頓希的頭像 他是TED醫學會議的管理者。 現在我們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的像素和能力來看大腦內部

從根本上學會如何重建、甚至重新設計、或是逆向設計大腦 因此我們能更了解病變,疾病和治療方法。 我們能用fMRI即時來觀察大腦內部。 通過理解這些過程和聯繫 我們能夠瞭解藥物和冥想所帶來的影響 改善個人化治療、提高功效 例如說,更符合個人需求、更有效的精神藥物。 fMR用的掃描器現在變得更小更輕便,也不像過去那樣昂貴。 從這些掃描器得到的數據實在太多 很快地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現在的掃描佔用了800本書的空間或者20G。 幾年後的掃描將會佔用1T或者800000本書的空間。 我們該如何去利用這些信息呢? 讓我們從自己的例子說起吧。我不會問這裡誰做過結腸檢查, 但是如果你大於50歲,那麼該是你檢查結腸的時候了。 你怎麼避開結腸鏡的尖端呢? 現在有一種虛擬的結腸鏡檢查。 比較這兩張圖,作為放射科醫生 你可以檢查你病人結腸的內部 藉由人工智慧的協助 找出可能受傷的部位,就像你在這裡所看到的損傷。 我們以前可能會錯過這種損傷,但是藉由在放射科中用人工智能 我們能找到我們以前沒發現的損傷。

這可能會讓以前不願做結腸檢查的人願意檢查。 這是一個診療方式轉變的例子。 我們正朝向一個生物醫學、信息技術和無線網路的整合時代 而且我會說是「整合機動式」時代,也就是數位醫學的時代。 所以甚至我的聽診器都是數位的。 當然,它有個應用程序。 我們正走向《星際奇航記》裡出現的那個「影音分析儀」的時代。 這種手持超音波儀器正超越而且取代聽診器。 這種儀器過去的價位是十萬英鎊或幾十萬美元 現在只要大約五千美元 我就能買得起這樣一個功能強大的診斷儀器。 我們正把這個裝置和電子醫療記錄結合起來 在美國,電子化醫療紀錄仍然少於百分之二十。 我想在荷蘭應該高於百分之八十。 但是我們現在轉到結合醫療數據, 把數據電子化, 如此我們就能整合資訊。 現在作為一名醫生,不論在哪裡

透過這些移動設備,我就能得到病人的數據。 當然,我們正處在iPad,甚至iPad2的時代。 就在上個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首度通過的應用程序 證實可以讓放射科醫生直接在這些設備上讀數據。 所以肯定的是,現今的醫生,包括我自己 已經完全離不開這些設備了。 正如你們大約一個月前所看到的 來自IBM的華生在益智節目「危險邊緣」中擊敗了兩位冠軍。 因此我要你們想像當我們在幾年內開始採用雲端資訊 並真正有了人工智慧醫生連接到我們的大腦 我們做的決定和診斷會和過去全然不同。 你們現在在很多情況下已經不需要去看醫生了。 只有大約百分之二十的狀況下醫生才會用到手來做診療。 我們正處在虛擬診療的時代 從使用Skype到American Well來做線上看病

到思科研製的非常精密的健康診斷系統。 這種和你的醫師的互動能力是有別於以往的。 現在因為有這些設備我們的能力更是提高了。 這是我的朋友傑西卡傳給我的她頭部裂傷的圖片 所以她不用來急診室,我能通過看照片來診斷。 或許我們能利用現今的遊戲技術 比如微軟Kinect來進行診斷。 例如在診斷中風時, 用簡單的移動偵測儀器和幾百元的設備就可以進行檢測。 我們現在實際上能用機器人來看病。 如果我是一名血液病專家 可以用這台RP7到另一家診所或醫院看診。 這種能提升診療效率的整套工具其實現在在家就找的到。 所以想像一下,我們已經擁有無線網路體重計。 你可以站在體重計上 你可以把你的體重用Tweet告訴你的朋友,他們能幫你保持身材。 我們有無線網絡血壓器。 我們正在整合這所有的技術。 所以我們不用戴這些雜七雜八的裝置,而是可以把他們變成一個貼片。 這是我在史丹福的一個同事發明的iRhythm。 它完全取代了先前的技術,而且價格低很多,效率更好。 現在我們正處於自我量化的時代。 人們可以買幾百元的裝置

像這個小FitBit。 我可以量化我的步數和我的卡路里消耗。 我可以每天都從這些數據了解一些事情。 我可以把數據和朋友,醫生分享。 現在有一種手錶可以測量你的心律,叫Zeo睡眠偵測器。 它能讓你使用這些資訊對自身的健康更了解。 當我們開始整合這些資訊 我們就會更知道用它做什麼,更了解我們的病狀和身心健康。 現在甚至有一種鏡子可以測量你的脈搏率。 我認為,在未來,我們衣服裡會有可以穿戴的裝置 全天候檢測我們的身體。 就像我們現在車裏的OnStar系統, 紅燈會亮起,雖然它不會說「去檢查引擎」 但它會說去「檢查你的身體」 回家好好照顧自己。 也許幾年後

你照鏡子時鏡子會幫你看病。 家裡有小孩的 你會想要這種會幫你的無線尿布吧... 我想你不需要這麼多資訊。 但是這一天會來的。 今天我們已經聽了很多新技術和技術整合。 我認為有些技術會使我們和病人更接近 有更多時間表達我們對病人的關懷。 這些技術能夠提供這樣的幫助。 我們談到了一些能幫助患者的科技 那麼科技如何幫助醫生呢? 我們正處在「超強化外科醫生」的時代。 他們能進入身體內部 用機器人做手術,這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了。 這種水平即使是短短五年前都不太可能達到的。

現在這種技術還因為多重影像技術,例如「增像技術」得到提升。 所以醫生能通過他們的鏡頭看到患者的內部 看腫瘤在哪裡,血管在哪裡。 除此之外,「決策支持」這個技術也可以和「機器手術」做整合。 例如說,在紐約的醫生可以幫阿姆茲特丹的醫生。 我們正在步入一個叫做NOTES的真正無疤手術的時代。 機器內窺鏡能穿過胃部切除膽囊 不會留下疤痕,過程也是機器化的。 這是即將被採用的技術。 基本上是一種無疤手術 拜機器化手術之賜。 除了控制機器手,我們還能控制其他東西嗎? 對於身障人士,那些半身不遂的人 有一種能讓人腦和電腦互動的技術叫做BCI。 在四肢癱瘓者的大腦皮層運動區植入晶片 他們就能控制滑鼠指標、輪椅或者機器手臂。 這些晶片現在做得越來越小

越來越多患者體內都能夠放入這種晶片。 這種技術仍在臨床階段,但想像一下 當我們將這些技術結合令人驚歎的仿生學假肢 像卡門院長和他的同事設計的DEKA手臂 有17種不同的移動方式和靈活度 能使失去肢體的人比以前更靈巧。 我們實際上真正進入到了可穿的機器人時代。 如果你手腳完好,但是你得了中風 你可以穿這些假肢。 或者假如你下半身癱瘓,像我在巴克力仿生物公司拜訪的朋友們 他們發明了eLEGS。 我上週拍了這段影片。 影片中這位半身癱瘓的人因為穿上這些仿生裝備正在走路。 如果不穿這些盔甲,他完全得依賴輪椅。 這些機器裝備現在還在發展初期。 我認為藉由這些技術 我們能改變對殘疾的定義 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能將「殘疾」轉變成「超能」。 這是艾米.馬林斯,她在小時候就失去了雙腿。 這是休.赫爾,麻省理工的教授 他也在一次攀岩事故中失去了雙腿。 現在他們通過修復手術可以比正常人爬得更好,動得更快 用不同的方式游泳。 再說說其他的整合科技吧。 很明顯地,肥胖趨勢朝著錯誤的方向快速發展 包括肥胖症造成的支出也是越來越龐大。 但是醫學儀器卻有種越做越迷你的趨勢。

例如說,我們可以用這種電子藥丸來做一趟「奇幻航行」。 你可以吞下這個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的裝置。 當它通過你的消化道時 能在消化道裡拍照,並且進行診斷和治療。 我們還做了更小的微型機器人 他們能自動通過你的消化系統 用一種更溫和的方式來做外科醫師做不到的事。 有時這些裝置會在你的消化系統內自行組裝 從而提升使用價值。 在心臟儀器方面,起搏器越來越容易植入 因此不需要訓練一位介入性心臟科醫師來植入這些儀器。 你可以用移動裝置再次的無線遙控這些儀器。 所以你可以去任何地方而不影響對儀器的遠程遙控。 我們甚至還要把它做得更小。 這是一個Medtrinic製作的樣品,比一分錢還小。

另外,我們能將人工視網膜放到眼球後面 使盲人回復視力。 雖然這還在早期實驗階段,但成功的機率是很大的。 這些將會是革命性的改變。 或著對我們這些視力正常的人 有了這些輔助生活的隱形眼鏡會怎樣? 我們現在有藍牙、無線網絡,可以將圖像投射到你的眼睛。 如果你維持飲食有困難 這些額外的圖像也許能提醒你食物裡有多少卡路里。 如果病理學家能把他們的手機當做顯微鏡使用 把資料傳回主機,進行更好的診斷,這會是怎樣的局面呢? 實際上,現在整個實驗醫學界的情況已經完全改變了。 我們現在能利用微流體 像斯坦福大學的史提夫. 奎克做的這片晶片。 微流體技術能取代整個實驗室的技術員。 把它放在晶片上 它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照護站同時做上千個檢測。

這些技術對農村和醫療不發達的地方會非常有幫助。 它能把上千元的檢測成本縮減到幾分錢 而且在任何的照護站都能做。 如果我們沿著這條「微科技之路」再稍微往前走一點 我們就會進入奈米醫學時代。 奈米科技讓我們能將儀器做的超級迷你 迷你到我們可以設計紅血球細胞 或者設計微型機器人來檢測我們的血液或免疫系統 或者甚至清除動脈裏的血栓。 再來說到成本大減價這一點。 不是我們通常在醫學時代裡想到的那種 而是過去10MB就要3400元的硬碟現在變得非常的便宜。 在基因組學裏 十年前我們花了十億美元才發現第一組基因組 現在基本上找出基因組的成變成一千美元

也許今後一兩年就只要一百美元。 我們能用一百元換來的基因組做什麼呢? 很快的我們能用這些基因組來做數以百萬種的檢測。 當我們集中這些基因組資訊的時候,事情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我們會開始進入了真正的個人化的醫學時代 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人做正確的藥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給每個人同樣的藥 有點像是胡亂開藥似的 開給對病人沒用的藥。 很多不同的公司正在努力利用這些方法。 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還是來自「23和我」的例子。 我的數據顯示我已經到了會得視網膜斑點退化的危險期 這是會導致失明的疾病。 但是如果我把同樣的數據上傳到deCODEme 我還能看到我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有多高。 我得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幾乎高於標準值兩倍了。 所以我可能會開始注意我在午飯休息時間吃了多少甜點。

因此這種診斷也許會改變我的行為。 利用我對基因藥理學的知識 我的基因如何控制,我的藥物作用是什麼,甚麼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這些都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一旦人們和患者有了這些資訊 就能提升藥物劑量和藥物選擇的品質。 所以不是只有基因重要 我們的習慣和環境都很重要。 上次你的醫生問你住在哪裡是什麼時侯? 在風土醫學裡 你住在哪裡,你接觸過什麼對你的健康有極大的影響。 我們能抓住這些信息。 因此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環境, 所有這些數據都湧向我們和可憐的醫生。 我們該如何管理它? 我們正在進入系統醫學或者系統生物學時代 也就是說我們能開始整合這些資訊。 例如,做檢測時可以在我們的血液中發現一萬個生物標記 透過觀察這些標記 我們能看到這些小標記

讓我們更早發現疾病。 這個領域的創始人李.胡德稱這種方法為P4醫學。 我們將能預測我們可能會得甚麼病。 我們能預防,這種預防性可以針對個人需求。 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夠參予其中。 透過一些如「Patients Like Me」這樣的網站 或是使用微軟HealthVault或谷歌健康軟體來管理你的數據, 病人能利用這些方法參予預防診斷過程 這點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再來我要以「品質」來作為結束。 我們的治療會更好、更有效。 現在高血壓大部分是通過吃藥來治療。 如果我們用一種新裝置 麻醉調節血壓的神經血管 一次就能治好高血壓。 這新裝置已經能做到這種治療了。 再一、兩年內應該就可以上市。

還有更有目標性的癌症療法。 我是腫瘤科醫生 我必須說大多數我們開的藥其實是毒藥。 我們斯坦福和其他地方發現 我們能找到癌症幹細胞 就是可能引起癌症復發的細胞。 如果你把癌症看成是一個種子 我們通常能除掉這些種子。 它看似萎縮,但經常又長回來。 所以我們瞄準的目標是錯誤的。 癌症幹細胞依然存在 腫瘤能在幾個月後或幾年後再長出來。 我們現在學會了鑒定癌症幹細胞

將它們設為長期治療的目標。 我們正在進入個人化腫瘤學時代 我們有能力會整、利用這些資訊 有能力分析腫瘤 為每一個患者量身制做出一套有效的雞尾酒式療法。 最後我要說的是再生醫學。 我對幹細胞研究很多 胚胎幹細胞再生能力特別強。 我們體內也遍佈成體的幹細胞。 我們把這些幹細胞運用在骨髓移植領域。 就在去年傑龍做了第一次嘗試 他用人類的胚胎幹細胞治療脊髓神經傷害。 雖然仍在實驗階段,但有進展。 我們在臨床實驗運用成體幹細胞大概有十五年了 用它來治療許多不同的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 我們取出自己的骨髓細胞治療心臟病病人 病人心臟病發後用了我們自己的骨髓細胞 我們發現病人的心臟功能改蓋,而且活得更好。 我發明了一種叫MarrowMiner的裝置 它能用比較溫和的方式來收集骨髓。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已經核准這個裝置 預期將會在這一兩年內上市。 希望你們能喜歡這個發明 它能沿著患者的脊椎移除患者的骨髓

以前需要穿刺兩百次,現在只要局部麻醉後作一次穿刺就可以。 但是現在幹細胞治療是朝什麼方向發展呢? 想一下,你身體裡每一個細胞都有同樣的DNA 這在你還是一個胚胎的時候就有了。 我們現在能重新構造你的皮膚細胞 讓它就像一個多功能的胚胎幹細胞 利用這個技術能治療同一個患者的多個器官 製造你個人的幹細胞线。 我認為這將開啟個人幹細胞庫的新時代 把你的心血管細胞、肌肉細胞、神經細胞存在冷凍櫃裡 在你將來需要的時候使用。 我們現在用這所有的細胞工程技術來整合這些資訊。 為3D器官影像列印整合技術 用細胞代替墨水來重建一個3D器官。 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現在我們還在發展初期。 但我認為,就整合科技來說 這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所以在結束的時候,我想說說現在的技術趨勢 以及這些趨勢對健康和醫學會有怎樣的巨大影響。 我們正進入微型化、分散化、個人化的時代。 我認為如果我們能開始思考如何了解、利用這些技術 透過集中這些技術 我們就能讓病患對疾病更了解 讓醫生更有能力,讓人們更健康 而且能夠防患於未然。 因為作為醫生我知道,如果某人在患病初期來看我

我會很高興,因為通常我們可以治好他們的病。 但是他們經常來得太晚,例如可能到了癌症三或四期才來。 所以通過利用這些整合技術 我認為我們可以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稱之為「零期醫學」的時代。 作為一名癌症醫生,我期待失業。 非常感謝。 謝謝,謝謝。 鞠躬,鞠躬。


Enhanced by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