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扶持 LCD、LED、太陽能,直接與台灣企業競爭 |
台灣半導體產業出現勁敵。大陸IC設計巨擘展訊通信創始人陳大同透露,大陸扶持半導體產業,規劃十年內投資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5兆元),力度是過去的十倍。2013年大陸晶片企業設計總銷售額約人民幣874億元(約新台幣4,370億元),可能首次超越台灣。
OFweek電子新聞網引述陳大同在大陸一場公開演講中的說法,過去十年,大陸平均對半導體補助人民幣幾十億元,現在中央投資要成長十倍,前所未見。
大陸半導體公司多屬於中小企業,今年營業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的有127家。陳大同表示,大陸本土所提供的晶片占大陸晶片需求10%,還不能自給自足,發展空間很大。下一個十年、20年,真是一個追趕超越的十年。陳大同說,上個月開了集成電路設計年會,根據年會數據顯示,2013年大陸630多家晶片企業設計總銷售額可達人民幣874億元,可能第一次超越台灣。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高級顧問王龍興曾表示,大陸政府為全力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已祭出半導體設備、IC設計、晶片製造等企業獲利前兩年免稅,及第三年稅金減半優惠措施,減輕初期投資虧損壓力。
大陸半導體產業於2006年至201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8.8%;其中,IC設計產業年複合成長率25.7%,晶片製造15.4%,封裝測試方面17.6%,預估2013年與2014年皆可望持續成長,顯見其成長快速。
新電子網報導,目前大陸半導體產業四大聚落為長江三角洲、京津環渤海灣、珠江三角洲與中西部地區。其中,長江三角洲內的上海半導體產業園區,由於產業鏈體系較為完整,為大陸最重要的半導體發展核心地帶,產值約占整體大陸半導體31%。
預估2015年,大陸IC設計技術水準達到22/20奈米,而封裝技術將進入國際主流領域。
社評-善用兩岸優勢 分享大陸開放紅利 ( 旺報 )
旺報變成陸報?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發布了兩萬字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成為習近平李克強任內的改革總綱領。全球投資者對此反應十分積極,因為在大陸已面臨經濟增速下滑的挑戰,市場迫切希望從中找到真正的「二次紅利」。
站在台灣的角度解讀這份文件可以發現,未來大陸的「開放紅利」會比「改革紅利」更重要。《決定》申明要「以開放促改革」,「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以《決定》為契機,大陸將開啟新一輪全面開放。
《決定》中有幾處內容特別值得關注。第一:放寬服務業投資准入。《決定》罕見地明確提出九大行業需要加快開放,其中金融、教育、文化、醫療四大領域是下一輪開放的重點。更具體的分類中,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將是重點開放行業。
在以上領域,台灣都具有優勢,尤其醫療服務業,2012年1至8月分台灣接待的境外醫療訪客達5萬人次,其中4成來自大陸。台灣醫美業尤其具有競爭優勢,不但技術先進,有現代的管理經驗,和韓國相比更沒有語言障礙,成為許多大陸民眾的優先選擇。在《決定》的強力推動下,大陸醫療業勢必對外開放,台灣醫療業發展已經飽和,台灣醫療業進入大陸將享有很大的語言優勢。
第二,自貿區的發展在《決定》中占有很大比例,自貿區建設將成為未來10年大陸開放的重點。大陸政府除將對上海自貿區繼續給予支持外,《決定》中亦強調將「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廈門自貿區是熱門選項之一,由於廈門具有連接兩岸經貿的特殊優勢,可能獲得高層的優先考慮。
由於受到政策鼓舞,廈門市政府已一改過去謹慎保守的態度,在三中全會前夕,正式啟動申報自貿區作業。若成功獲批,福建和台灣的服務貿易、產業投資、金融活動等都會實現更高程度的自由化。以廈門自貿區為起點,「上海─廈門─台灣」的自由貿易三角,或「廈門─金門」的大自貿區,都有繼續拓展的可能。
此外,《決定》中還提出,將堅持雙邊、多邊、區域及次區域的開放合作,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此前大陸高層曾經表態,對加入TPP持開放態度。台灣不宜輕忽大陸加入TPP的可能性,宜與大陸協商合作,兩岸若能攜手加入,將為兩岸及兩岸和世界的經貿發展帶來巨大的新突破。
第三,《決定》明文記載,決擴大對台灣開放合作,著墨雖然不多,卻明確顯示「擴大開放」是大陸對兩岸經貿的政策主軸。《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立法院長期受阻,顯示兩岸開放合作已經進入深水區,兩岸堅持和平發展大局者,必須以更大的智慧繼續推進相互經濟開放。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大陸的開放程度仍有不足。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國進民退」,甚至變相製造貿易保護,以保護大型國企或重點扶植產業。國際商會(ICC)2013年發布的「市場開放指數」中,大陸僅排名57位,而大陸各城市的開放程度亦天差地別,陸官方智庫的報告顯示,「經濟開放度」上海分數最高為99.3,北京僅有51.6,許多中西部省分的開放程度不及上海的1/5。中國大陸經濟體的開放,仍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大陸經濟的高速增長,是與不斷擴大的開放直接相關的。這不僅是大陸的成功經驗,也是自由貿易規律的體現。從最初在深圳、廈門等地設立特區,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每一次對外開放都帶來一段經濟高速增長。當前大陸面臨經濟降速的挑戰,「以開放促改革」的號召正當其時。
大陸正在加快開放腳步,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相比大陸大刀闊斧推動自貿區,台灣的自經區卻顯得牛步化。由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嚴重受阻,兩岸的相互開放甚至有倒退的可能。
事實上,當前大陸的開放與30年前有很大不同。當時大陸高度依賴台灣、香港的投資,如今大陸的商機已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對大陸顯得興趣更濃,台灣如果不能善用兩岸優勢,主動推動合作,在全球競爭中一落千丈並非危言聳聽。( 旺報及力鼓吹台資流向大陸 )
郭台銘:鴻海美國投資將再增10倍!
鴻海集團(2317-TW)董事長郭台銘今天表示,鴻海在美國投資製造,可用當地的材料作原料,且頁岩氣讓美國能源價格相對便宜,因此鴻海決定到美國投資,而目前赴美國投資4000萬美元只是第一步,後續在美國的投資規模將達10倍!「八屏一網一雲」多項產品,也可赴美生產。
今天是郭台銘亡妻林淑如冥誕,郭台銘特地前往愛物園悼念。
郭台銘指出,美國消費市場大,而鴻海在美國投資製造,可運用當地原料,並結合自動化機械製造,整合產業上下游,降低成本。目前八屏一網一雲中,許多運費較高的產品,未來將有機會在美國製造,就近供應市場。例如目前在美洲地區,鴻海60吋、70吋大電視的生產基地在墨西哥,未來即有機會移轉到美國生產。
另外在印尼部分,郭台銘也透露,印尼的投資預定農曆年後,即可開始動作,印尼部分因為之前土地較難取得,問題已可陸續解決。
郭台銘指出,鴻海在全球投資佈局,仍將持續進行,台灣產業只要定位清楚,經濟及技術持續成長,全世界市場都是台灣的市場,全世界人才都是台灣的人才!
寶島債熱潮 四陸銀同天搶發
金管會主動變成替台灣資金流向大陸窗口,真奇怪? |
櫃買中心董事長吳壽山表示,目前已經開通陸企來台,順利達成年度人民幣百億元發債目標。若未來能進一步降低稅率,加上簡化發行程序,相信未來三年內達到人民幣600億元的寶島債發債規模應該不是難事;總經理李啟賢也說,四家陸銀肩負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任務,爭搶兩岸第一、歷史留名,櫃買樂觀其成。
這四檔將在台灣櫃買中心掛牌的寶島債,規模合計人民幣67億元。業者指出,因為目前針對專業機構投資人銷售、又簡化發行程序,大幅降低時間成本,市場反應熱烈,加上還有多家陸企有意來台發行,相信明年寶島債市場將更火熱。
率先取得發行核准的中國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由滙豐(台灣)銀行擔任財務顧問,金額人民幣12億元,定價分別為3年期及5年期,票面利率3.4%及3.7%,報酬率居四家陸銀最高。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香港分行均將發行規模達人民幣20億元的寶島債,發行金額四家最高,中行並獨推2年期別,升息趨勢下有助吸引買盤進駐。中國農業銀行香港分行發行規模人民幣15億元,定價是3年期及5年期票面利率分別為3.3%及3.6%。滙豐(台灣)環球資本市場處負責人陳志堅表示,交行香港發行的寶島債,投資人反應相當踴躍。參與的專業機構投資人相當多元,包括保險業、銀行業、證券業及投信業等。
閱讀祕書/寶島債
寶島債意指國內外企業與金融機構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的人民幣債券。發行機構若來自大陸,寶島債目前只開放陸資銀行(含子行與分行)、台資銀行在大陸的子行、台灣上市櫃公司在大陸註冊的子公司(限編入合併報表者)可做為發行單位。
如果是陸資銀行發行的寶島債,投資人的資格也有限制,目前只開放專業機構投資人購買,幾乎都是廣義的金融業,包括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各類基金、票券、投信投顧等。
稅賦方面,法人投資寶島債,一律併入營所稅課稅,稅率一致,無境內外之分。
大陸銀行業錢荒不簡單 金融危機顯露
(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29日,中共央行時隔兩週重啟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放水」130億元。在「錢緊」的銀行業翹首以盼的情況下,中共央行向機構發出信號:要錢可以但價格不再便宜。有國有大行向中共央行借錢比年初增幅達30多倍,同時信貸收緊、銀行不良資產多方轉讓等跡象顯示,遠超2008年規模的金融危機或將在中國出現。
中共央行做生意 金融機構要錢價得漲
自10月21日起,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持續上漲,其中隔夜、7天、14天品種截至28日分別大漲138、140、278個基點。一時間業內猜測銀行間資金或再度上演月底資金大戰,更有人士戲稱「錢荒升級版」即將到來。
10月29日,央行公開市場時隔兩週重啟逆回購操作,期限仍為7天。此次交易量為130億,中標利率4.1%,高於上次(10月15日)3.9%的水平。
雖然市場翹首以盼有強烈的需求,但中共央行再度重啟逆回購還是出乎市場的意料。有銀行業內人士稱,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上升20個基點,表明了央行的態度:市場要錢可以,但價格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便宜了。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稱,經歷了6月份資金緊張局面後,市場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和市場利率的波動預期非常敏感,導致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波動幅度加大,市場預期的細微改變都會導致銀行的流動性需求上升。
金融風險不斷增大 國有銀行借款增30多倍
資金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國有大銀行也頗感壓力。國有大行主要通過向央行借款形式獲得資金,三季度末,部份大行從央行獲取的負債暴增了一倍以上。建行最新公佈的三季報顯示,該行3季度末向央行借款由年初62.8億元飆升至2224.3億元,增幅高達3441%。
銀行的資金面目前仍舊緊張。中共央行29日發佈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9月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大幅增長,9月末餘額達253548.69億元,較8月末的250866.64億元增加2682.05億元,增長幅度觸及5個月新高。
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銀行信貸持續收緊,房貸已經成為重點收縮的目標之一。目前不少銀行首套房貸利率為基準利率的9折左右,8.5折優惠越來越少。不僅如此,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即使現在已經提交房貸申請,放款可能還要等到明年初。
中共權貴掏空金融業 中共當局已無法化解危機
中共當局對於危機的處理已經不能內部消化,即用國家信用、政府財政已經化解不了危機,因此欲將危機轉嫁出去,中共央行出各種對策以圖瞞天過海繼續忽悠百姓。中共權貴依靠對中國金融的壟斷,已將國民財富掠奪一空並消耗殆盡,中國金融業的危機就是中共當局的危機,金融的崩潰也是中共政權崩潰的時刻。
隨著中共政局的不穩,尤其是自薄案以來,引發中共政局發生劇烈動盪,中共政權隨時面臨跨台的危險,令中共權貴與富商們深感危機,進一步加劇了中國資金的外逃。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10月21日報導稱,根據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大陸買家今年在美國置業上花的錢會達到82億美元,將近70%的大陸買家會付現金。全球金融誠信組織(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發表報告顯示,據估計,2012年的非法資金外流已突破1萬億美元,預計2013年的非法資金外流規模將達到1萬5千億美元
租賃登陸享租稅優惠 期限延長至3月底 11家須再增資
金管會推動兩岸特色金融成果豐碩,金管會銀行局長桂先農表示,各部會協助業者爭取有利條件,進入大陸市場,其中,金管會透過陸委會向陸方爭取台資銀行、金控在大陸投資設立的融資租賃公司,延長享有租稅優惠的期限,3月底前增資至人民幣1.7億元即可享有優惠,目前有11家租賃未達門檻須再增資,才可享有租稅優惠。
桂先農表示,大陸稅務機關近期進行稅制改革,尤其最近發布財稅106號文件,有關台資租賃公司享受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優惠,必須要資本額達人民幣1.7億元,原本預計是在去年12月底要生效,透過兩岸協商,爭取彈性時間,陸方已經將期限由去年的12月底,延到今年3月底,讓業者有空間可以進行增資,以適用租稅優惠。
金管會資料顯示,已經核准到大陸設置融資租賃公司有18家,已經有16家開業,包括:一銀、華銀、上海商銀、中華開發、台工銀(有兩家)、台中商銀、陽信商銀、中信金、永豐金、台新金(有兩家)、新光金、第一金、國票金及合庫金。
目前16家已開業的台資融資租賃公司,除中信金的仲信國際租賃、台灣工銀的台駿國租賃、永豐金的永豐金國際租賃、第一金的第一金租賃(成都)、合庫金的合庫金國際租賃實收資本額逾1.7億人民幣外,其餘11家都需要增資,才可以適用租稅優惠。
分析
- 大陸政府資金扶持 LCD、LED、太陽能及半導體產業,直接與台灣民間企業競爭,基本上也是拉攏台灣、歐、美、華人技術人才及資金做產業升級,Copy 台灣產業就是大陸產業升級的同時弱化台灣之策略,問題是會造成台灣勞工失業、經濟成長遲緩,又來台灣吸金,壯大大陸產業,金管會不知道在做什麼?
- 台灣的資金要用在對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和技術升級的作用上,大陸選擇直接用大陸政府資金扶持 LCD、LED、太陽能及半導體產業,其實就是要擊垮台灣金融體系,一旦,台灣金融體系因台灣 LCD、LED、太陽能產業倒避,金融業就會有2兆資金虧損,大陸就可以救台灣金融業之名跨入台灣金融體系而控制台灣,所以台灣政黨就需要大陸支持,也就是步入『一國兩制』前期;金管會根本是賣國資匪的行為;
- 台灣產業轉型可朝向雲端、網路、環保、生物基因、純電動車能源和機器人自動化等方向發展。郭台銘認為,台灣的經濟其實不悶,仍有一定活力,政府要給台灣投資企業投資者更多機會,是經濟活動帶領金融活動,金融資金要搭配經濟活動的前進,有經濟活動才有稅收,經濟和財政是一體兩面。
- 馬政府體系,馬政府政府花費是歷任總統最高 經濟成長卻是歷任總統最低,早該一年減少公務員刪除績效最差之公務員,退休俸改革,降低國債,否則,怎麼對抗大陸、東協持續拉攏台商之趨勢? 立法院也要趕快立法守住台灣企業人才,不然,台灣未來只剩政府體系人員及少量勞工,稅收就大量減少,政府就財政倒閉,祖國就以『救台灣之名占領台灣財政及金融體系』,台灣人民就會活在集權體制下之『一國兩制』,那時兩黨都會年年拜北京,這就是政府花費超越稅收、政府支出於產業升級比重不足、企業被大陸、東協持續拉走、台灣企業人才也持續流出台灣之結果;
- 鼓勵台灣資金持續投資台灣雲端、網路、環保、生物基因、純電動車能源、材料科技和機器人自動化,並持續歐、美、日、東協市場才能讓台灣自力自強,祖國對台投資及陸對其他國家投資金額比率就可知,2005 ~ 2013 投資台灣約 5~ 8億美金,投資其他國家是 > 5000億美金,相差超過 500倍.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蔣耀平在廈門表示,截至2013年7月底,大陸累計批准台資專案8.9萬項,金額584.66億美元。如加上經第三地轉投資,台商在大陸投資將近1100億美元。也就是說台灣投資大陸金額是大陸對台投資之100倍,造成台灣失業率高、投資率低、集中於代工業,很明顯是大陸對台策略造成;也就是說,兩岸和平也真的要祖國對台有足夠投資,才是照顧台灣;
- 寶島債、大陸設置融資租賃公司反而將造成台灣稅收減少,甚致會產生金融風暴,馬總統到底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