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2013 台灣第一季GDP成長率極可能在低於 1.8%,經濟部、主計處原先預估出口成長率這麼差這麼多?

前2月外銷訂單年增1% 不如預期

經濟部昨(20)日公布,1、2月外銷訂單金額共計661.8億美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但年增率僅1.1%,低於原先成長逾5%的預期,主因塑化等傳產接單沒勁。經濟部認為全球景氣復甦步調仍緩,首季成長率「不會太高」,年增率可能不到1%

經濟部表示,2月外銷訂單290.4億美元,創近二年新低;也較去年同期衰退14.5%, 終結去年9月以來正成長走勢。經濟部統計長林麗貞坦言,內部預估失誤、全球景氣復甦速度放緩,都有影響,今年前兩月接單金額才不如預期。統計處官員不諱言,1月接單情形好,才會那麼樂觀。

展望3月接單,林麗貞說,「最多跟去年持平」,約383.7億美元,年成長幅度預估「持平」;今年首季外銷訂單成長率「不會太高」,保守估計年增率0.7%。受春節因素影響,2月各主要貨品海外接單都比1月減少,觀察1 、2月累計金額,三大接單貨品中,僅有資訊通信產品維持正成長,年增5.3%,面板所屬的精密儀器產品則呈現負成長,中斷從去年8月來成長趨勢。

傳統貨品主要接單地區多在大陸及香港,精密儀器高達近六成。林麗貞說,以化學品為例,除大陸需求出現減少,還面臨中東地區業者低價競爭,大陸本身也開始生產,都衝擊台灣業者的接單。

受大陸景氣趨緩衝擊,化學、塑橡膠製品接單從去年3月起出現負成長,國內塑膠類股走勢,也開始出現下滑。

觀察1、2月主要接單地區,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162.2億美元,蟬聯我最大接單地區,年成長1%。2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為50.1%;前兩月合併平均為50.5%,與去年相較持平。

:經濟部、主計處自2011開始,經濟成長率越來越失準,原預估2013 經濟成長率 3.5%以上,經濟部、主興經計處主管不應該再由公教學者、政黨或公務員出生高層來擔任,這些人長年吃公家飯,怎能為振興經濟付出?遠比我們這些企業經理人預估失準多許多,請参考:

3月外銷訂單年增 恐仍負值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今天表示,台灣2月外銷訂單金額年減14.5%,大幅差於市場預期;預期3月年增率恐仍呈負值,但衰退幅度可望較2月減輕。

經濟部20日公布2月外銷訂單金額290.4億美元,受春節影響,年減14.5%,中止連5升,但前2月接單661.8億美元,年增1.1%。寶經院表示,受春節假期長達9天影響,2月外銷訂單金額大減14.5%,跌幅遠大於市場預期的3%,創下2009年5月年減20.14%後的最大減幅,其中塑橡膠製品、基本金屬跌幅最多,超過2成。

由 2011 ~ 2012 經濟成長模型看,2013 台灣 GDP
在支撐經濟成長的C(消費)、I(投資)、G(政府)、X-M(貿易順差)之中,台灣自2011開始,X-M(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占 6.4% + 3.3%、外資投資占14.7%、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占54.1%、政府支出占19.2%,公司貿易順差含海外營餘 + 外資投資 + 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就占整體 GDP 78.5%;

經濟成長模型看
    • C(消費) :會因股市上漲轉好,但因油電雙漲而轉弱,以持平微上揚,加上奢侈稅對房市衝擊,台灣 300萬勞工長期在大陸及東南亞,一月、二月份觀光業營收大部分衰退看,消費部份應該還是持平;
    • X-M(貿易順差) : 因第一、二月較 2012 第四季衰退,油進口支出油價上揚而增加,貿易順差會持平;
    • G(政府) :政府支出與投資持平;
    • I(投資) :FDI 外資及台商投資部份,第一季外資及台商投資之金額應該是較重要部分;但第一季真正台商投資及外資之金額仍太小,提振經濟成長幅度不大,加上東協國家、大陸持續提供投資優惠之條件給台商,我不認為稅制結構:營所稅 ( 17% ) + 營餘保留加收稅 ( 10% ) = 27% 配上各人所得最高稅制 (40% ) 能大幅吸引來台投資
油電雙漲消費轉弱
上市公司獲利率及投資率看
    • 由上市公司 2013 獲利率看,整體獲利率仍不易提升,小幅提升可能性較高;台灣電子業占上市公司整體營收 68.82%看,產業升級、品牌能力之提升才有助於GDP之提升,持續降價低獲利之組裝代工、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是不易再增長GDP成長率
    • 由亞洲投資環境優惠稅率看,台灣投資環境優勢不大,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投資率是全世界倒數原因,2013 外資投資率也不易大幅提升,但應該會比2012年好;只有改善台灣投資率,GDP、勞工薪資才能大幅提升,稅收才能增加;馬政府每次都用台灣投資環境改善幫大家洗腦,更說 ECFA 後台灣投資環境改善來吹噓,但實際投資率與金額不管外資或民間在亞洲都是很落後的,因此,再考慮油電續漲、消費信心下滑因素,GDP 成長率修正至1.9% ~ 3.3%;
    • ECFA 進入末段,僅剩少數行業受惠如觀光業,僅占上市總營收不及1%,但 GDP 幫助不大;金融業會受益於人民幣開放增加獲利率,但國內銀行推出之人民幣定存利率不如外商銀行,是否幫助很大是未知數;
    • 觀光業、半導體、通訊較確認會成長,投資率會小幅上升,產業成長區塊僅占GDP約占4.5% ~ 6.5%
2012 台灣外資直接投資是全球倒數
由內需消費看
    • 內需消費含房產建材會因開徵證所稅、打壓房市持續萎縮,內需消費不會更好;
    • 因為高油電價格、證所稅及房市成交量萎縮都是直接"內需消費含建材"對GDP正面之成長產生衝擊是非常嚴重的
    • 在大陸、東南亞台灣勞工已經超過300萬人,一年流失之內需消費經濟應該已經超過 8000億,占 GDP 5.78 ~ 5.8%,其實是非常巨大,而由台灣新聞及購物網頁搜尋拜訪率預估得知2013有更多人不在台灣,這經由我實際統計 1 ~ 3 月餐廳生意,普遍是不如預期,更確認第一季內需消費極可能又不如預期;
分析
  • 目前,馬政府經濟成長努力是不夠,台灣若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低於 1.8%,全年經濟成長率超過3.3%機率就很低。若第一季、二季經濟成長率 1.8% ~ 2.2%,第三季、四季經濟成長率要超過 5.0% ~ 5.2%,全年經濟成長率才能達成目標。目前影響台灣GDP成長率很重要因素是 TSMC 之投資,若第一季TSMC 之投資金額 3000億啟動,對台灣GDP成長率及民間投資貢獻會很大,那GDP成長率第一季就有機會超過2.5%
  • 台灣GDP成長率要提高,除非外資投資率上升、產業升級、品牌能力、富人移民投資台灣增加、台灣運用之勞工就業比率要增加,否則,以台灣目前 GDP、產業結構、大幅輸出白領勞工情況下,台灣GDP成長率要再提高是不易的;
  • 幫勞工蓋低價國民房遠比打房有效,證所稅是否造成低成交量仍須觀察。
  • 廠商移出將大幅降低賦稅/GDP比率,對 GDP 成長有負效應
  • 台灣目前是四小龍失業率最高,也是四小龍白領勞工最大輸出國,每年流失之內需消費經濟已經很高,還造成勞保健保費收入減少,造成之影響就是稅收大幅減少,勞工薪資長期不漲
  • 台灣兩黨公教學者要再努力一點,因為在大陸、東南亞台灣勞工已經超過300萬人國債也超過40%台灣成為亞洲投資率倒數國家勞工可領勞保退休年齡也被延至65歲,在我們看只要政策一直讓廠商外移、投資率下降,GDP成長率就會一直下降;
  • 台灣第一季GDP成長率要看 3 月份進出口順差、內需消費、外資投資金額,希望大幅增加內需消費、外資及民間投資金額來達成第一季GDP成長率 3.07% 目標。2012 一月、二月、三月貿易餘額(美元)及工業生產年增是 4.2億、28.3億、24億 及 -16.5%、8.4%、-3.4%;2012 一月、二月貿易餘額(美元)及工業生產年增是 5億、9億及19.2%、-11.4%;
Related articles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主阿! 我好愛你! ( Lord, We sing a song as a prayer to love you, amen! )

愛的天父! 我好喜歡唱、聽這祈禱歌,可以感受主的愛是多麼美好,被主感動是多麼浪漫,主阿,我好愛你,願主永遠與我同在,阿們。

主的愛是我堅強的理由 給我勇氣面對明天

每一步 勇敢的走 每一天 好好的過,
因為上帝愛我 主會陪著我走.

主那看不見的手 安慰我,
一切恩典、醫治,
主的慈愛會幫助我.

一生最大祝福,
就是耶穌在我裡面,
因為耶穌在我裡面,
我能勇敢面對明天,


困難都將過去,
我靠主站立,定睛天上榮耀冠冕.

嚐過主恩的滋味,
還有什麼更甘甜.
一生最大祝福,
就是耶穌在我裡面,

願主的醫治、慈愛會幫助網友恢復健康,
幫助網友工作順利,阿們!  

聖經金句,讓我們渡過危難阿們!  

参考:http://mikebickle.org/





盛曉玫 主的愛創作團隊
Enhanced by Zemanta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台灣沒有核電後,真的會有缺電、電費高漲問題嗎? 還是這一切都是台電謊言

新的汽電共生發電效率高
熱電聯產(英語:Cogeneratio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又叫汽電共生,為一種工業製程技巧,利用發電後的廢熱用於工業製造或是利用工業製造的廢熱發電,達到能量最大化利用的目的。以先發電式來說由於傳統發電機效率只有30%左右,高達70%燃料能量被轉化成無用的熱汽電共生能再利用30%-50%的熱能於工業,使燃料達到80%效率。而後發電系統用的本來就是各種工業機具的廢熱,等於所發的電都是多賺到的。該高效能火力發電技術已經是給美國能源帶來新希望,他們說整體系統發電效率可達 90%,而目前台電火力發電技術只有發電機組時,發電效率40%,整體系統發電效率低於33%; Our total system efficiencies are as high as 90 percent, compared to about 40 percent with just a generator alone. Our application engineers can assess your facility for energy-saving opportunities with co-gen.

    台電目前現有的總發電量 238325 GWh,平均電價成本是台幣 1.91 元

核能發電(GWh) 40827 占 17.30%
燃煤發電(GWh) 123969 占 52.02%
天然氣發電(GWh) 48364 占 20.29%
燃油發電(GWh) 13367 占 5.61%
水力發電(GWh) 7772 占 3.62%
風力、替代能源 4026 占 1.69%

    核四是 1350 MW(百萬瓦特)核能發電廠,總發電僅占總發電量之4.5%;

    台電目前現有的傳統火力發電機組,總共至少有27個機組,分佈在深澳、林口、大林、協和、興達、台中等地方,這些傳統電廠的發電效率只有30-34%;換句話說,每100卡的熱能只有30-34卡轉換成電力。台電如果能夠將這些發電機組逐一全部改換成高效率之汽電共生發電,便可提高發電效率為39-50%。換句話說,在不增加任何污染、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情況之下,其發電量便可增加,這已經比核四的發電量多很多了,電力怎麼會不夠呢? 更何況開放民間發電賣電,就能解決萬一無電恐慌。


更換成新的高效率發電機組反而增加發電量

    若是台電停價核四且讓核一、核二、核三逐步停止運轉,傳統火力發電機組全部更換成高效率之汽電共生發電機組,發電效率就會在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情況之下提高30-34%,台電將由目前的總發電量增加為 249197 GWh,且不會增加燃料成本下增加發電量,平均電價成本將下降為是台幣 1.66 元

 這些數據是根據研究單位之發電效率估算出來,如果發電效率已經可以提高這麼多,若開放許多民間發電賣電提供大企業用電也足以應付耗電產業之需求,這更說明台電欺騙我們多年,太執著於核四,平白浪費民酯民膏與時間,奉勸政府與立法院勿讓台電一直腐敗下去。國家已經債台高築,兩黨不能再讓台電腐敗下去了。若台電認為國外研究之高效率發電數字是錯誤,也請台電仔細與國外取得實際測量資料公佈之。



我是不贊成再花經費再續建核四,大幅發節能相關產業,而且主張加速傳統火力發電機組更新為高效率之發電機組,讓核一、核二、核三逐步停止運轉,當作備用之停役發電廠,以應付能源危機時期,也請一些擁核、反核仔細算算吧,不要再給台電騙了!
將來新興國家全力發展經濟之結果就是全球用電人口全球用電量將大增,能源會越來越貴,節能產品與產業會是世界潮流,與其再花錢續建核四,不如核四先緩建 ,看節能產品與產業策略,帶來多少省電量同時提高火力發電效率,這是最實際的方向。

   實施節能產品與產業策略是全民是否能實踐之問題,絕非公投馬上可解決核四停建、續建這麼簡單。一旦,提高火力發電效率及實施節能產品與產業策略有成果,增加發電量又省下許多電,核一、核二、核三就能停止運轉當停止的備用電力廠,以備國際能源短缺特殊狀況,要像德國無核電政策一樣:核電廠停而不廢之無核電政策;

而且,美國美國早已不用舊式核能發電技術,美國2020 將用更安全新反應器及核子燃料循環的技術,由於,舊式核能發電技術 30年內幅射事故機率 0.82%,是相當危險,由於台灣地小地震多,一旦,發生在台灣等於近乎『亡國』;

全世界有 365 核能廠皆舊式核能發電 30年內出現幅射事故危及200公里機率是 0.82%,100 核能廠 30年內有一座會發生,以安全標準看是相當危檢等級,而30年內火力發電廠出現 100公里致命事故機率是 0,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自 1977 至今是大量新型火力發電廠,而且大量增加天然氣、藍煤發電比重,雖美國有新技術的核能廠研究但不是美國發電主要比率,這也是為什麼核能占全球能源比率仍低於 6%主因 (WIKI 的資料),若僅以全球發電比率,核能發電占 13.4%(EIA 的資料),占全球核能比重反而停滯,全球廢掉許多核電廠。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