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3D 列印引導產業革命,在電動車、機器人、航太將產生巨大影響 ( 3D printing to guid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lectric vehicles, robots, aerospace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

本田推出日本首輛 3D 列印電動車

據外媒報導,近日本田和日本 3D 列印公司 Kabuku 推出一款定制的電動汽車,這款汽車最為獨特的地方是機身是用 3D 列印製作。這款汽車在工業設計和配置上與雷諾 Twizy 概念車有些相似,其使用了輕量型框架,以保證汽車底盤穩定;此外,車身主體則是透過 3D 列印製造。本田和 Kabuku 公司稱,製造這款車的過程中,3D 列印使得其減少了生產的成本和時間,很適合批量生產。

至於這輛車的用途,消息稱是為日本鎌倉糖果公司豐島屋(Toshimaya)定制,由於道路較窄,該店專門定制這輛體型迷你的車來運送酥餅。

該款 3D 列印電動汽車共耗時兩個月完成,應用本田 Variable Design Platform 設計理念,將車身和骨架分開進行設計,這樣設計使得組件可輕鬆運用於其他車輛的製造上。和普通車輛不同的是,這輛 3D 列印車只有一個主駕駛座,重量為 600 公斤,大小為 2.5 x 1.3 x 1.5 公尺。

祥細閱讀請 explore

特斯拉新對手:3D列印車量產了 - 李嘉誠投資、歐洲第二大汽車集團搶合作

在剛落幕的十一月中美國洛杉磯汽車展上,全場矚目焦點不在各大車廠的新車,而是出現了特斯拉(Tesla)的新對手:3D列印車!

用3D列印技術製造汽車,過去仍停留在實驗性質,是以塑膠為材質列印出汽車車款。但這次由Divergent 3D(簡稱D3D)所推出的超級跑車刀鋒(Blade),是第一款採用鋁合金、鈦合金及碳纖維材質為原料,透過3D列印技術製造出汽車底盤與車體,擁有七百匹馬力,由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二.二秒,比法拉利跑車還要快,真正用此種列印技術把汽車生產量產化。

這個成果,吸引了歐洲第二大汽車集團標緻雪鐵龍(簡稱PSA集團)注意,在九月中簽下技術合作協議,將採用D3D的技術量產汽車。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維港創投看好這項技術,參與D3D的A輪共二千三百萬美元的融資案,成為李嘉誠進軍汽車產業的第一項投資。

.....

只做技術授權,擴大影響力

「他可是我認識的人中,個子最小、個性也最頑強的人,」耶魯大學電機暨應用物理系講座教授馬佐平形容。

台大電機系畢業、與台積電前研發副總經理蔣尚義是同班同學的馬佐平指出,卡辛格是耶魯畢業的校友,個子小小的他是耶魯美式足球校隊跑鋒,擁有不服輸的創業家特質。身為教授的自己當初是因為一個半導體創業投資案,由耶魯校長建議找卡辛格尋求創業建議而認識。

當時卡辛格有意投資,而研究半導體產業長達一年半,還因此來過台灣參訪半導體產業,這次他的汽車3D列印技術經營模式,觀念就來自半導體產業的專業分工。

「D3D的經營模式,就像是英國的安謀、美國的高通。」卡辛格說,「我不生產自有品牌汽車,而是授權我的列印技術,這才能夠改變汽車產業的生產模式,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

.....

根據D3D估計,採用3D列印技術製車可減少汽車底盤結構重量五○%以上、降低汽車底盤結構零件數超過七五%以上。卡辛格說,用D3D技術做出來的汽車底盤結構可採用傳統汽油引擎,也可以採用電動車結構,將更減少對環境危害。

持續閱讀請 explore

奇異積極在航空領域發展 3D 列印利基

3D 列印在媒體報導及股市表現上逐漸退燒的同時,在航空產業上似乎逐漸找到第二春,波音正往實驗用 3D 列印技術打造機翼的方向邁進,也與航空產業淵源極深的綜合工業大廠奇異,也不落人後,一方面提出購併 2 家 3D 列印公司,同時宣布以 3D 列印技術打造螺旋槳飛機引擎,減少了 845 個零件。

2016 年 9 月 6 日,奇異發表對積層製造──也就是 3D 列印──未來的看法。奇異計劃在奇異航空事業部之下設立獨立的積層製造部門,執行長傑夫‧伊梅爾特( Jeffrey R."Jeff " Immelt)預期積層製造部門在 2017 年可創造 3 億美元營收,到 2020 年更能創造  10 億美元營收,是將奇異轉型為數位工業公司的關鍵。奇異自 2010 年以來已經在 6 大事業部之下總計投資於 3D 列印高達 15 億美元,在金屬粉末 3D 列印技術領域取得 346 項專利。

.....

航空零部件極度要求輕量化,過去受限於製造上的需要,若形狀特殊,難以一次鑄成,或難以自單一金屬塊切割而成的零部件,往往得規劃分成數塊,之後再焊接、組裝或以鉚釘連接,不僅產生結構弱點,也增加額外重量,若能改以金屬粉末 3D 列印一體成形,可避免上述缺點;此外,如燃油噴嘴等形狀複雜元件,3D 列印一次成形可減少許多工序,使得金屬 3D 列印在航空領域具有特殊利基。

簡化設計製造流程

奇異先前推出第一款金屬 3D 列印燃油噴嘴,用於奇異與法國薩法蘭航空引擎(Safran Aircraft Engines,原名 Snecma)合資成立的 CFM 為空中巴士(Airbus)A320neo 所打造的 Leap-1A 引擎之中,CFM 至今已經出貨 1.1 萬具 Leap 系列引擎,每具引擎中有 20 個燃油噴嘴,成為奇異航空積層製造部門長期穩定營收來源,預期到 2020 年將可生產出貨 4 萬個 3D 列印燃油噴嘴。

奇異此次則發表以 3D 列印打造先進螺旋槳飛機引擎(Advanced Turboprop Engine),將用於德事隆航空(Textron Aviation)德納利(Denali)單引擎螺旋槳飛機,由於使用 3D 列印一體成形,減少了 845 個零件,更省去了過去無數零件製造機器必須時時進行的視察與參數調整,也省去了數百項零件採購合約與採購品管,不需為了組裝工序而設計結構殼層,更因此省下可觀的重量。

此外,3D 列印也大幅簡化了引擎這種內部構造複雜產品的設計製造流程,過去需要拆解設計為 300 個獨立零部件,因而得橫跨 50 座不同生產設施,由總計 60 位工業設計工程師設計,用上 40 種不同的工業設計資料系統,才能設計完成一具引擎,改用 3D 列印一次印成後,只需要一份設計資料、8 位工程師、一台金屬 3D 列印機,就能製成,而所有的設計與流程資訊都可透過奇異的 Predix 資訊系統取得。奇異也強調 3D 列印引擎的安全性,表示產品不管是鑄造、焊接、機器切割,還是積層製造,都會符合美國航空總署(FAA)標準。

除了奇異以外,3D 列印大廠 Stratasys 也正在往航空領域發展,先前已經生產數個空中巴士  A350XWB 廣體客機零件,2016 年 9 月發表技術示範,宣稱其新設備可製造更大、強度更高的零件,符合更高品質標準需求,以克服過去 3D 列印製品在強度上不足,而在航空領域接受度低的障礙。


趨勢分析:

  • HP 3D列印技術分析來看,各產業3D列印技術應用將產生新的產業革命;
  • 3D列印技術應用將先發生於電動車機器人、航太產業,產生巨大產業革命影響;
  • 研究機構IDC最新全球3D列印市場支出追蹤半年報指出,2016年相關市場支出將達15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977億元),並以24.1%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2020年將達到35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11兆元)。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人工智慧成為未來產業更重要的趨勢 - 人工智慧災難也將來臨 ( AI become major trend in industrial - it will induce AI crisis )

繼霍金之後,Elon Musk 再示警:人工智慧災難 5 年內爆發

豪無節制地發展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且災難可能最近幾年就會爆發!

AI 發展迅速恐造成嚴重後果

身兼美國豪華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 Motors)、航太運輸服務公司 SpaceX 兩家公司執行長以及美國太陽能板公司 SolarCity 董事長的 Elon Musk 上週末再度對人工智慧的危險性提出警告,認為這種科技的發展腳步非常快速,而且只有英國人工智慧公司 DeepMind 等相關業者的內部人才知道速度究竟有多快。

CNBC 17 日報導,Musk 同時指出,人工智慧勢必會導致非常危險的事件,且五年內、最多十年就可能發生。Musk 強調,這絕對不是「狼來了」,他是對整個事件有相當的理解才會對大家示警。

Musk 是在知名科學交流網站 Edge.org 一篇名為「The Myth of AI(人工智慧的迷思)」的文章底下留言,但他在留言送出不久後立即將之刪除。

Musk 發言人在回答 Re/code 詢問時表示,該篇留言的確是 Musk 所寫,但這原本是要寄送給 Edge 網站創辦人 John Brockman 的私人電子郵件,並非公開的評論。該名發言人並透露,Musk 之後會在部落格撰寫一篇較長的文章來討論這個話題。

Musk 6 月 18 日在接受 CNBC 專訪時就曾指出,他在 DeepMind 被 Google 併購前曾是該公司的股東之一,另外也投資了舊金山人工智慧軟體業者 Vicarious。Musk 說,投資 Vicarious 的目的並不是在追求報酬,他只是想藉此追蹤人工智慧的發展程度。Musk 當時警告,就像電影「魔鬼終結者」演的一樣,人工智慧發展到最後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可能難以被人類掌控

霍金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工智慧教授 Stuart Russell、麻省理工學院宇宙學家 Max Tegmark 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 Frank Wilczek 5 月份就曾聯合在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發表文章警告,AI 短期內的影響端賴背後掌控的人而定,但長遠來看,AI 能否被操控,才是問題的核心。

霍金等人指出,強尼戴普主演的最新電影《全面進化(Transcendence)》描述了一個逐漸失控的 AI,其實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 AI 未來可能會比金融分析師還聰明、比科學家更具創意、比人類領袖更能操縱人心、甚至還有機會研發出人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武器。

霍金並警告,世界文明是人類智慧的產物,但當這種智慧被 AI 的工具放大時,產生的結果實在難料,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戰爭、疾病與貧窮會是大家最先消滅的問題。就在最近,全球各地的軍隊已開始考慮導入能夠自選並殲滅目標的自動化武器系統(聯合國與人權觀察組織已開始呼籲禁用這類武器);中期來看,人工智慧甚至可能轉化整個經濟型態,帶來巨大的財富與嚴重的混亂。

庫克 : 未來人工智慧在智慧型手機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根據《華盛頓郵報》日前一篇針對蘋果 15 周年,而對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所做的專訪中指出,庫克認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關鍵將會是在人工智慧 (AI) 上。至於,當前非常火紅的擴增實境項目上,雖然庫克指出,蘋果正在大力朝這方面發展。不過,卻沒有針對即將開發的產品項目進行說明。而在未來蘋果是否發展 「Apple Car」 的問題上,庫克則沒有進行正面的答覆。

在該篇專訪中指出,蘋果在過去的 4 季裡的營收大約是 1,410 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為 4.42 兆元),這比思科 (Cisco) 、迪士尼 (disney) 、耐吉 (Nike) 3 家公司合起來一年的總收入都要多。然而,在蘋果最新一季的財報中顯示,支持營收最大來源的 iPhone ,其銷量下跌了 23% 。對此,庫克必須思考出針對蘋果未來新的成長動力。

報導中進一步指出,在尋求蘋果新的成長動能方面,庫克表示,看看構成當代智慧型手機的核心技術,再去看看未來智慧型手機中的決定性關鍵技術。例如 「人工智慧」 這將使得智慧型手機對使用者來說更為必要。

至於,對於擴增實境 (AR) 的部分,庫克則重申了他過去的說法表示,蘋果正在向擴增實境投入鉅資進行研發。不過,他並沒有對此明確的透露,蘋果的研發只是針對發展擴增實境軟體,還是會推出類似 Google 眼鏡、亦或者是針對 Magic Leap 和微軟 HoloLens 的專用硬體。他僅表示,「我認為,擴增實境非常有趣,是一種核心技術。因此,目前我們在幕後有很多工作正在開展。」

最後,在專訪中記者提及了日前傳言滿天飛的蘋果 「Apple Car」 問題時,庫克的回答則是以解說其他的周邊話題帶過,並沒有對此做出正面的回應。因此,外界猜測, 「Apple Car」 目前或許也還沒有個定論,所以庫克也不希望外界有過多的聯想與猜測。

Intel 宣布將發展針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新處理器

正在美國舊金山舉行 IDF 大會的半導體龍頭英特爾 (Intel)18 日宣布,由於人工智慧 (AI) 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且預計未來市場也越來越多依賴人工智慧的應用,因此 Intel 將開發人工智慧技術的專用晶片,從而在人工智慧的領域中扮演更積極重要的角色。

根據 Intel 在 IDF 上對開發者的表示,計劃於 2017 年推出新型號的 Phi 處理器。Intel 過去開發 Phi 一系列的處理器是針對了特別的科學類應用而來,而未來新型號的 Phi 處理器將導入加速人工智慧計算任務的功能。Intel 指出,新技術將給當前的深度學習 (Deep Learnning) 領域帶來幫助。尤其是在語音辨識、圖像辨識及自動駕駛等領域,深度學習技術將可藉此獲得到更多更強大的運算效能。

過去,Intel 的 Phi 處理器已將在許多的資料中心被廣泛部署,並且也被用於許多的深度學習運算任務上。Intel 表示,Phi 處理器的產品線比標準處理器有更多的處理器核心。英特爾資料中心集團執行副總裁戴安‧布萊恩特(Diane Bryant)表示,2017 年推出的新型號將可以處理深度學習中專有的某些指令。

而且,Intel 還強調,Phi 處理器可以運行大部分數據分析軟體,同時無需用到可能導致分析速度放緩的外部處理器,這也是 Phi 處理器相對於其他產品的關鍵優勢。過去,部分客戶在使用了 Phi 處理器的產品之後,也部署了用於人工智慧任務的輔助處理器。而這些輔助處理器則大多是來自英偉達 (Nvidia) 的所開發的 GPU (圖形處理單元)。

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國際性大公司,包括中國百度等企業在深度學習領域解決方案提供者的 Nivida,對此已經在官方網站上表示,Intel 發展深度學習領域是件好事,但他們應當陳述事實。尤其,在最新晶片的處理速度上,Nivida 仍要遠遠超過 Intel 的技術。而這樣的回應,也似乎宣告兩家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逐漸掀起競爭的煙硝味。

至於,在其他人工智慧領域方面,intel 日前還收購了專注於深度學習晶片和軟體開發德創新公司 Nervana Systems ,說明 Intel 將不只在人工智慧的處理器上布局,其他各應用層面 Intel 也可能將投入發展。

Google、Microsoft 等 5 家科技巨頭成立 AI 組織,試圖制定發展準則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和應用在近年爆發,不過因為研究所需成本和知識含量相當高,成了科技巨頭的戰場。不過在競爭的同時,28 日,5 家科技巨頭 Amazon、Google、Facebook、IBM、Microsoft 合夥成立共同研究 AI 的非營利組織,但主要是研究 AI 與人類與社會的關係,像是道德、隱私、可信度等問題,確保 AI 的應用是能夠造福人類和社會。

5 家科技巨頭共同成立的 AI 組織就叫做「The 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Benefit People and Society 」(The Partnership on AI ),在新架設的官方網站中寫到,該組織的目標是找出研究 AI 科技的最佳行為準則,針對特定領域如健康照顧或運輸設立工作小組開發 AI 應用、增進社會大眾對於 AI 的理解、同時作為開放平台討論 AI。

而在研究 AI 科技的最佳發展準則部分,該組織也特別提出幾點如:倫理道德、公平性與包容性;透明、隱私、共通性;AI與人類間的合作;科技的可信賴、可靠、強健程度。

The Partnership on AI 總共有 10 席董事會,5 家創始會員都有派人出任,而 Google 指派的董事是 DeepMind 團隊成員,該團隊位於倫敦,其開發的「AlphaGo」人工智慧系統曾打敗南韓棋王李世乭 ;另外有學術界的專家、非營利組織人士、政策和道德專家參與,未來也會廣納其他企業參加,甚至促成跨產業的合作。而 5 個創始會員也會貢獻財源以及研究用的資源。

會有 The Partnership on AI 這個組織的出現,是 5 個創始會員大力發展 AI,看好他的機會及潛能,應用在語音助手、自動駕駛車、圖片辨識、甚至是下圍棋的同時,他們也注意到社會上一部分的人憂心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會不會造成人們失業、帶來經濟問題,甚至會不會比人們聰明、威脅到人類生存。該組織強調,他們及 AI 研究人員同樣也重視這些問題,因此他們才攜手努力於這些重要的議題。

「身為這領域的研究者,我們很看重人們的信任,才能確保科技的進步是為人類的價值而提供。」Facebook AI 研究部門的主管 LeCun 在一份聲明中說到,他是深度學習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 Facebook 指派到 The Partnership on AI 的董事。

機器學習、AI題材大爆發,NVIDIA連續5天創歷史新高

investors.com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將NVIDIA Corporation納入確認買進名單、並將目標價自92美元調高至129美元。高盛指出,NVIDIA是半導體業的獨特成長故事,在遊戲、汽車、虛擬實境以及機器學習(ML)都有相當強勁的成長表現。

瑞穗證券分析師Vijay Rakesh 20日重申NVIDIA投資評等為「買進」、目標價自80美元調高至115美元,超微(AMD)投資評等自「中立」調高至「買進」、目標價設定在13美元,英特爾(Intel)投資評等也是「買進」、目標價上看42美元。Rakesh指出,深度學習、人工智慧(AI)將是下一個重大的運算典範,NVIDIA、超微以及英特爾可望因而受惠。他提到,英特爾在這個領域的起步雖然較慢,但隨著數據中心開始採用Xeon Phi協同處理器、公司可望受惠於GPU相關銷售。

霸榮(Barrons.com)部落格報導,高盛分析師Toshiya Hari指出,業界人士預估機器學習、AI市場潛在規模高達50-100億美元。NVIDIA在機器學習領域的競爭對手是兩家未上市公司Graphcore、Cerebras。

NVIDIA於2017會計年度第3季(截至2016年10月30日為止)宣布,特斯拉(Tesla)Model S、Model X以及Model 3的全新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都將配備NVIDIA DRIVE PX 2。此外,NVIDIA也宣布與百度(Baidu)結盟、攜手開發自駕、人工智慧車與圖資系統。NVIDIA並於第3季度發表代號「Xavier」的次世代Tegra處理器、未來將充當自駕車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

根據NVIDIA在9月28日上傳至YouTube的影片(連結點此),暱稱「BB8」自駕測試車可在沒有車道分隔線的道路(包括羊腸小徑)或夜間、下雨路況安全地移動。特斯拉10月19日宣布,即日起出廠的旗下所有電動車(包括Model 3)都將配備全自動駕駛硬體配件。特斯拉指出,現在配備的電腦處理效能是前一代的40倍,負責執行自家開發的視覺、聲納和雷達處理軟體的神經網路。2017年底特斯拉旗下車種將可啟動無人駕駛模式、自洛杉磯開到紐約時代廣場。
英國金融時報12月4日報導,蘋果(Apple Inc.)首度坦承公開坦承正在進行自駕車開發計畫。蘋果品管部主任Steve Kenner於11月22日寫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信件內容中提到,蘋果透過機器學習讓產品、服務變得更為聰明、更直覺且更為個人化。他指出,蘋果砸大錢開發機器學習與自動化,公司對自動化系統在運輸業等領域的潛力感到雀躍。

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NVIDIA 12月20日上漲3.48%、收105.17美元,連續第5個交易日創歷史收盤新高;今年迄今漲幅高達219.08%。超微20日大漲5.11%、收11.51美元,創2007年11月19日以來收盤新高;今年迄今漲幅高達301.05%。英特爾20日上漲0.87%、收37.21美元,創10月18日以來收盤新高;今年迄今上漲8.01%。

產業趨勢
  • 人工智慧成為未來產業更重要的趨勢,勢不可擋之趨勢下,人工智慧災難也將來臨,因為 AI 未來可能會比金融分析師還聰明、比科學家更具創意、比人類領袖更能操縱人心;
  • 人工智慧應用於機器人、智慧型自駕車、社交網路機器人、金融專家機器人、購物助理機器人等等,人類許多工作機會將消失;
  • 若 Google、Facebook、Apple、Intel 將機器人科技整合了電腦,在合理價位下一個是機器人又是電腦的科技將普及人類社會,讓企業效率更高,讓電腦與娛樂、教學、搜尋及建議之機器人電腦產生下一代革命。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一中政策』未帶來美國利益產生之問題:美國『一中政策』開始鬆動,台灣『維持現況』

CNN:不清楚川普是否準備廢除一中政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對美國「一中政策」的說法,再度引起北京反彈與亞洲各國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指出,這顯示他不怕激怒中國,但不清楚他是否準備廢除一中政策。川普(Donald Trump)在政論節目「週日福斯新聞」(Fox News Sunday)有關美國為何要被一個中國政策限制的談話,繼與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後,再度掀起輿論軒然大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 川普的說法顯示他不怕激怒中國,除非中方就經貿與北韓等問題回到談判桌。CNN認為,川普11日的談話明白顯示,他有意迫使中方接受新的協議,但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準備廢除自時任總統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之後,做為美中外交關係基石的一中政策。

報導還指出,川普尚未入主白宮,但他已反對並漠視這項政策,並以此激怒中國。網路政治媒體Politico報導,川普認為主導美中關係超過35年的一中政策,並未給美國帶來好處。他對與蔡英文總統通電話的爭議性決定,並未感到需要過度憂心。

報導寫到,強硬面對中國是川普競選的重要政見,他誓言要中方停止操控貨幣,並讓美國的工作機會不再流向中國。他在訪問中再度強調這些說法,並批評中方在南海的擴張行動。

川普不斷嗆中國,原因是……

川普在大選前後,都不斷嗆中國經貿不公,操控貨幣貶值、產品傾銷等,還大嗆中國執行政策前(包括南海、亞太秩序、北韓核武議題未盡到責任等),都沒問過美國,連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後,亦然。

川普這幾天馬不停蹄的「謝票之旅」,亦是一樣照嗆不誤;像6日在北卡羅萊納州除了介紹準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註:國際名聞遐邇的「大將中的大將」)外,就直嗆中國是歷史上最大的工作偷竊國,偷走許多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工作;9日在愛荷華州謝票時,怒嗆中國中國偷竊大量智慧財產權,在根本不是市場經濟體,更不遵守遊戲規則,「是該收手的時候了!」(註:當過愛荷華州州長22年的布蘭斯岱,由川普推選將出任駐北京大使)
川普何以一路嗆中國,他只是狂妄自大嗎?!其實不然。簡言之,就是指中國是一個「法西斯」式的專制獨裁政權,所有的民營大企業,不是「特許」,便是「國營」,等於是一個「國家」與美國個別的民營企業競爭,具有各種優勢的條件,自然容易搞垮或兼併美國民營公司,搶走許多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工作,造成美國經貿不振、經濟衰退等,不一而足。

例如,與川普集團打交道的中國「國家電網」,就是一家為「黨」服務的典型公司,成立於2002年底。在2016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二。

據香港《爭鳴》雜誌2014年10月號,就曾報導《誰的國有企業?》,揭露中共權貴集中貪腐的國企黑幕。指中共竊取政權後,把私有財產變為國有財產;現在權貴們變戲法,把國有財產變為私有,富可敵國。包括江澤民家族壟斷電子通訊業,曾慶紅家族長期掌控石油、能源、化工行業。劉雲山長子劉樂飛藏身中信,暗控金融界。吳官正家族掌握著光大集團,李長春之女李彤是中銀國際控股公司首席執行官等。

而「國際調查記者聯盟」亦在去年4月初公布的「巴拿馬文件」,曾引發全球強烈政治連鎖反應,9名現任和前中共最高領導人的親屬捲入事件。「美國之音」引述《中國數字時代》創辦人兼總編輯蕭強指出,中共權貴階層在海外的巨額隱密離岸資產被曝光,給中國普羅大眾對中國未來和執政黨的信心構成巨大衝擊。這種衝擊是非常深遠的,涉及對中共的統治和對這個體制的信心。
另《爭鳴》2016年7月號還報導,據中共國務院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社會科學院所調查研究數據(部分)披露,中國大陸有財富1億元人民幣或以上的人或家庭(戶)有291.3萬至300萬人(戶),其中億萬超級富豪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六市占有億萬富豪251.53萬多人(戶)。其中中共高層權貴最為集中的北京,億萬富豪人數最多,億元資產以上有57.2萬人(戶),10億元至20億元有6.1萬人(戶),20億元以上有1.1萬人(戶)。

報導並披露,中共紅二、三代家屬八成已經通過經商成為億萬富豪,紅二代家屬經商占78%,紅三代家屬經商占83%。並且這些紅後代們成為億萬富豪速度飛快,紅二代家屬子女經商平均五年以上就能成為億萬富豪。

不久前,經濟學家何清漣教授就在「美國之音」撰文指出,近20多年來,中國權貴資本掠奪公共財與民財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造成貧富差距十分懸殊、財富過度集中的不平等狀況。像港媒就披露,去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習近平先後3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深改組等會議上表示,社會貧富懸殊、嚴重不公、中共官員及家屬不正常暴富,已經對社會制度造成衝擊,中共黨內、社會、政局都不穩定。

同時,北京大學今年初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5》,顯示當前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狀況日趨嚴重。中國約三分之一的財富被頂端1%的家庭占有,而社會底層25%的家庭卻僅擁有社會財富總量的1%左右。

換言之,「又紅又專」才造就中國「高富帥」的勝利組,而紅三代花邊新聞和醜聞不絕如縷,非僅使年輕世代的中國人不平,猶受到世界高度關注:「原來這些人經常出國旅遊、花大錢、超級享受」,就是因為有個『紅專』的父祖庇蔭!」此對川普靠努力奮鬥起家的企業家而言,當然看不慣,無怪會不斷嗆中國共產黨他的好友普丁則是經民選出任總理、總統)!

據最近的對沖基金Kynikos Associates統計,中國淨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減去外債)目前僅剩下1.7兆美元。此顯示中國中國11月份外匯存底一再下滑,外匯儲備已連五降!可說是,川普近來兵不血刃的一項明顯經濟成果!

獲諾貝爾和平獎、還在坐牢的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曾在2006年八月曾發表「中國權貴的暴發戶心態」(原載《民主中國》),就指出:「在國民權利極端匱乏和一切向錢看的中國,…使中共政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經濟政府』,….實質上是讓全民財富和國家資源服務於特權集團的利益,….這種剛剛擺脫貧困生活的大陸富豪的暴發戶心態,最突出特徵往往表現為:一面是用大把花錢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夜暴富,開始還只是向窮親戚展示,現在發展為向先前的富人展示。….更不願像比爾·蓋茨等西方富豪那樣,將個人資產的大量注入社會慈善事業。……如今富貴攀比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價值取向…但富豪們卻喜歡炫耀『我現在比你闊多了』….但面對獨裁政權及其寡頭,他們立刻威嚴掃地,很像長不大的乞丐。

他們媚笑著、屈膝著、哄騙著、收買著,僅僅是為了在掠奪性的權貴資本主義的最後晚餐中爭得一個侍從的位置,多分點兒權勢者們吃剩的殘羹敗葉。」當是其來有自,頗發人深省。

評英川通話 普丁:川普是個聰明人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11月4日針對蔡英文與川普之間的通話,做出了罕見的正面評論。

根據《國際財經時報》的報導,美國政府與學界對川普接聽蔡英文電話的舉動多持負面看法,認為他毫無經驗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反倒是普丁對此有正面看法,認為川普是一個聰明人,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瞭解外交政策的細微之處。理所當然的,北京對川普破壞了尼克森訪問大陸以來建立的美國對華政策原則感到氣憤異常。

尤其蔡英文又被質疑是台獨運動的長期推動者,更難免讓北京高層懷疑川普將破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然而,向來與中國大陸關係友好的普丁卻罕見的在接受俄羅斯獨立電視台採訪時為川普辯護。他首先指出川普過去是生意人與企業家,而現在則是美國這個世界強權的政治與軍事領袖。既然他過去能夠在商場如魚得水,那就意味著川普一定是個聰明人。

普丁指出,假若川普是一個聰明人,那麼他學習政治與外交事務的速度也不會太慢。遲早有一天,川普會瞭解自己每一段言論在政治與外交上可能帶來的責任有多麼巨大。同時,普丁還告訴克里姆林宮的官員做好與川普政權合作的準備。可見普丁有意將與美國在敘利亞還有烏克蘭的衝突拋諸腦後,推動兩國關係的正常化。

瞎咪!普丁也愛台灣?!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來不論是在公開場合,或媒體專訪,都是對川普推崇備至,甚至力挺他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註:普丁一樣直呼「台灣總統」,令國際媒體驚詫)。近日在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接受專訪(註:此乃刻意安排),就直接稱讚川普是絕頂聰明的人,並支持他的台灣論辯看法(Putin calls Trump a smart man and backs him on Taiwan controversy),他認為,川普首次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是自1970末期美國一中政策原則以來的新突破,北京的反彈是可以預期的。對他而言,則是又驚又喜,川普以前是個生意人和企業家,如今他已是在全世界經濟、軍事上稱霸的美國的元首。普丁強調,川普可以在商場上成功,這就證明他是個絕頂聰明人,預期以後美俄之間必然合作愉快。

接著,英國的「衛報」猶引述普丁在克林姆林宮告訴國會議員與官員的話,普丁說,已經準備好與新的美國政府來合作,他提到:「在平等且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始發展雙邊關係並正常化是很重要的」,普丁還說到他想與接下來的川普政府修復關係,撤銷經濟制裁、像是在烏克蘭、敘利亞的意見衝突上拋開歧見云云。

簡言之,川普正改變過去自尼克森至雷根的共和黨「聯中制蘇」政策,翻轉為「聯俄制中」大戰略,川普和普丁更在進行各種的明裏暗裡合作的事宜。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在日前更發表一篇名為「美國對中國及伊朗政策將轉趨強硬」(Trump will get tough with China and Iran)的專文指出,從川普提名的鷹派成員,顯示出他要讓美國在國際間重振雄風的強大企圖心。而川普有意終結美國37年來對北京低聲下氣的「臣服外交」;跡象顯示,這位未來白宮新主人對亞洲問題至為關切。而北京正是一個直接挑戰美國霸權、國際影響力、網路安全防衛,以及經濟成長的國家。中國崛起正好讓美國螽測出其可能面臨衰落命運。基於這類危機意識,讓川普當選後,就和俄羅斯加強合作關係,分進合擊,扭轉頹勢,以使美國再強大!

最近的Politico新聞網站,取得的川普政權交接團隊的內部文件顯示,川普上任首要政策之一就是把中國貼上「貨幣操縱國」的標籤,並和美國貿易代表署、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合作,審查所有外資對美國企業的重要收購案,確保美國投資人於海外獲得平等機會。諸此,將會對中國經濟構成重大的「黑天鵝效應」,最嚴重可能讓中國GDP倒退4.8%。

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的債務約占整個中國企業債務總規模的55%,超過一半。雖然目前國資委正在進行各項改革試點,但在諸多改革中,債務累積不斷虧損是一大難題。

美國商務部長普莉茲克日前公開表示,賦予中國在WTO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仍不成熟」,相關評估須嚴格遵照法律規定的六項標準,而當前也沒有國際貿易法規要求美國須改變反傾銷稅的計算方法。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15年來,係屬「非市場經濟」的國家地位,即是由政府控制匯率和生產活動的國家,貿易夥伴國可據以判斷傾銷行為,並採取反傾銷稅等措施來對抗。

台灣在兩蔣時代「反共抗俄」喊久了,現在卻知道中國,不知反「共產黨的中國」,甚至連國民黨都有「中共統一」的妄想症;而當年的「抗俄」更是不知所云,只是因為中共抱「蘇聯老大哥」大腿,把老蔣的國民黨政權趕到台灣,一併視為「敵人」。如今時遷勢移,蘇聯自解體為俄羅斯後,中共反而追上「老二」地位,讓「俄羅斯英雄」普丁不爽在心裡,雙方於是「貌合神離」,漸行漸遠。

由於早年的蘇聯幫中共得到中國天下,變得貪婪予取予求,自讓毛澤東不滿,於是在1969年召集了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和徐向前四大將領討論對付蘇聯的辦法,提出打美國牌以牽制蘇聯的策略。還主動安排尼克森訪中,建立了「美中聯合制蘇」戰略;美國海軍自此取消了在台灣海峽巡邏的慣例,並開始對中國提供蘇聯的情報;並在1980年的雷根政府時代,轉讓了將近十億美元價值的軍事裝備及六大武器系統,換取中國不與蘇聯結盟的承諾;美國在技術和情報上對於中國的暗中支援,一直是美國政府過去45年來防範最嚴密的機密之一。

1979年美、中建交,與台灣斷交,並以「台灣關係法」維繫美台關係。從中共2013年底不顧美國軍方反對,重新單方面劃分「東海防空識別區」起,以及擴張南海企圖,美國軍方就開始從被動轉向主動,始規劃連結日、韓、台、菲,建立起防範中國力量西進的第一島鏈網,美軍在日韓菲都有基地,台灣則以國內法的「台灣關係法」,軍售防衛性武器和提供訓練及維修等能量。

2015年在美方默許下,日本國會9月19日通過《國際和平支援法》、《自衛隊法》、《武力攻擊事態對處法》等11個相應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保法案,亞洲情勢亦丕變,日本將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而日美合作的範圍,亦將「從平時的海洋監視擴展至廣泛範圍的突發事態應對」。在在顯示美日決心合作共同維持東海、南海、台海的安定與和平。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更在日前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舉行會談,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台前,雙方再次確認美日同盟的重要性,重申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第五條,是美國協防日本的對象。卡特強調,美日同盟今後仍是維持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絕對必要存在的基石,美日同盟關係讓雙方都獲益。顯然歐巴馬政府在移轉政權前,已獲悉川普的態度和企圖心,以延續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

如今川普在與普丁合作下,俄國政經軍事勢力亦將會介入亞太地區,像北韓擁核問題,普丁將會協助美方解決(不讓中共專美於前),而日俄之間目前亦已有所加強關係動作。

台灣與俄羅斯原就有經貿代表處,今後尤須配合美日與俄方合作。像前次宋楚瑜代表蔡總統出席APEC峰會時,與普丁還談及西伯利亞農業開發等事宜,顯然須由小英當局指示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推動,使台俄有更上層樓的發展。

說來有趣,普丁的二女兒,多年前還和一位台灣國安局官員的兒子有一段情。兩人是在莫斯科念大學時認識,後來這位官員退休回國,普丁的二女兒也曾來台灣探望。而這段情誼,係由前國安局上校、前法國特派員李天鐸透露,傳為美談。而今川普和普丁都對台灣印象不錯,英全政府得在這方面加把勁了!

中國與台灣問題其實是中國如何接納台灣

說來有趣,普丁的二女兒,多年前還和一位台灣國安局官員的兒子有一段情。兩人是在莫斯科念大學時認識,後來這位官員退休回國,普丁的二女兒也曾來台灣探望。而這段情誼,係由前國安局上校、前法國特派員李天鐸透露,傳為美談。而今川普和普丁都對台灣印象不錯,英全政府得在這方面加把勁了!

從二次大戰後舊金山合約看台灣問題

中國二次大戰並沒收復台灣,只是聯軍統帥派蔣中正暫時接管,而且按照國際法,台灣割讓脫離中國經滿清朝代經袁世凱再經民國及抗日,已經超過2個朝代,是不再屬於中國; 所以二戰後舊金山合約全球48國家同意台灣這國家應該由台灣人自已決定,既使PRC不同意,也只是一國一票無法改變現實。所以中國過去領導人如鄧小平寄望台灣人決定未來與中國統一也是現實狀況及合理的。

從中共持續打壓台灣及迫害台商看,台灣極可能造成台灣完全遠離中國,原因就是中國沒有意識台灣被割讓脫離中國是如同被中國拋棄,造成台灣損失幾十兆,這種怨氣是長遠難解。在中國如此對台灣敵意下,ECFA簽後中國對台策略錯誤造成台灣經濟衰退嚴重,才造成KMT永遠落入敗部,中國善待台灣,被中國拋棄百年的怨才能消除進而漸走漸近。

趨勢之思考

  • 『一中政策』未帶來美國利益產生之問題,每年又高達3680億美元順差,中國這種違反對它幫助如此大之美國看成敵國是完全錯誤的策略,將對美國領導人及國會產生長遠影響,也就是美國『一中政策』開始鬆動;
  • 『ECFA』未帶來台灣之真實經濟利益產生之問題,將對台灣領導人、台灣政黨、台灣人民思想及國會產生長遠影響,也就是台灣『西向政策』完全鬆動,台灣這樣的歷史環境,在中國特別對台敵意下,其實是完全無助於『維持現狀,走向中國民主聯邦』;
  • 台灣之真實經濟利益仍應該以『維持現狀,兩岸和平』為主,中國領導人應該多給台灣島內中小企業經濟利益,中國善待台灣,被中國拋棄百年的怨才能漸走漸近,他國就難從兩岸的矛盾找到機會。
    • 蔣介石提台灣是托管地書信,說明台灣以『維持現狀』已經是對中國很大善意,中國不要一直迫害你們拋棄100年受傷累累且歷經超過兩個朝代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台灣的華人是你們同血脈的親族,是被中國拋棄100年的親族,勿再用你們教課書欺騙中國的華人。
  • 中國也必須給美國、俄真實經濟利益,來維繫中國經濟利益之發展,未來美、中、俄、日、台都將是『一中政策』開始鬆動之轉變,中國若真心善待台灣,被中國拋棄百年的怨才能消除,許多台灣華人都是被迫當日劇時代之皇民,所以中國需要真心善待台灣人,許多台灣人是不會敵視中國,但也沒有多少台灣人喜歡過中國極權政治下的生活。
    • 美國『一中政策』開始鬆動,將帶動全球『一中政策』開始鬆動,基本上是中國對台灣民主之恐懼造成對台灣過度打壓,反而讓台灣遠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