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程式商店登台 免費下載
谷歌(
Google)宣布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 (
Chrome Web Store) 正式登陸台灣,台灣用戶可透過繁體中文介面,免費享用各種網路工具、趣味遊戲等應用。
谷歌台灣分公司今天(22日)宣布,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登台,台灣與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可透過43種語言介面,享用超過2萬9000個應用程式、擴充功能和主題;其中也包括台灣開發者所設計的應用程式, 如HitFT (
Taiwan) 的一指知天下、5733 熱詞消除等。
谷歌台灣分公司表示,自2010年12月Google推出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以來,目前每天有數百萬個應用程式被下載。
去年10月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推出新介面後,下載量每天成長超過100%,全球使用者能更便利地依不同的類別瀏覽網頁,尋找各種新奇且適合自己的應用程式、擴充功能和主題。
谷歌台灣分公司指出,隨著繁體中文版的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在台上線,台灣使用者可透過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下載全球熱門應用程式與擴充功能,像是廣受歡迎的 Google 瀏覽內容轉送手機擴充功能(Chrome to Phone)、Google+、Google +1 按鈕、Offline Gmail、Google翻譯、Google地圖、憤怒鳥(
Angry Birds)、寶石方塊 (
Bejeweled)、植物大戰殭屍 (Plants vs Zombies)、魔幻堡壘 ( Bastion )、Cut the Rope HD等等。
谷歌台灣分公司表示,這些網路應用程式都是免費下載,未來谷歌將規劃收費的線上應用程式,但會和免費的有所區隔,相關法規也會協調好才登台。
谷歌業務布局全面盤點:搜索廣告仍是中流砥柱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撰文,對谷歌的非核心業務表現進行了評估,YouTube、Android 和DoubleClick等通過收購獲取的業務表現不俗,而自主開發的業務多數都業績平平。
以下為文章全文:
谷歌需要多元化。在經歷了14年的發展後,該公司仍有95%的收入來自網絡廣告,而且多數都源於搜索。這並不是因為缺乏嘗試。多年來,谷歌已經在搜索以外推出了很多新產品,盡管很多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多數都沒有為其貢獻太多利潤。
如今,谷歌甚至開始押注硬件領域。這也成為了谷歌歷史上規模最大,甚至是風險最大的一次轉型。谷歌能否成功\?它是否已經疲於探索?為了更好地了解現狀,我們決定回顧一下谷歌的所有非核心業務,並一一打分:
智能手機:A-
Android已經成為谷歌的一項重要業務,在2005年花費5000萬美元收購了一款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基本框架後,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谷歌就將Android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平台。
之所以得了A-,而不是A,唯一一個原因在於:iPhone上一季度為蘋果貢獻了超過240億美元收入,Android卻沒有幫谷歌賺太多錢,原因是這款系統被免費提供給各大廠商使用。谷歌表示,該公司每年通過移動廣告創收約10億美元,但很多都來自包括iPhone在內的其他平台。
從戰略上講,這或許\無關大局。谷歌的主要目的是,通過Android的成功\避免蘋果等競爭對手封殺谷歌搜索。不過,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後,谷歌可能會積極部署創收計劃。
網絡瀏覽器:A
Chrome與Android很相似。在這一市場,谷歌同樣是以新秀的身份進軍了一個成熟市場,並且很快改變了格局。只用了3年多時間,Chrome就超越火狐,成為全球第二熱門的瀏覽器。Chrome的規模仍然落後於IE,但每年都被安裝到數億台新PC中。
與Android相同,Chrome也是為一個更大的目標服務──確保第三方瀏覽器不會封殺谷歌服務。但該瀏覽器的確能夠提供快速、穩定的網絡體驗,並吸引用戶在網上停留更長時間。Chrome也是一款免費產品,但沒有哪家企業用瀏覽器賺錢,所以谷歌也沒有理由這麼做。
上網本:D
Chrome的另外一個附屬項目是Chrome OS,這是一款基於瀏覽器的操作系統,但其目的是克服Windows在上網本市場一些問題。
Chromebook很便宜,啟動速度很快,而且很容易升級、打補丁,所有的軟件都通過網絡運行。但該系統支持的硬件很少,應用數量也遠不及Windows。另外,上網本市場也已經因為iPad的崛起而倍受打擊。總之,在2009年上網本如日中天時,這似乎還是一個不錯的實驗項目,但時過境遷,環境已經變了。
顯示廣告:A
由於每年都能吸引廣告主購買數十億美元的搜索廣告,因此谷歌似乎很容易開展這項業務。不過,直到2007年收購DoubleClick後,該公司才真正在顯示廣告市場有所作為。5年後,谷歌已經打造了觸角最廣泛的顯示廣告網絡之一,該業務今年的收入有望達到50億美元。
視頻:B
YouTube對谷歌而言是一次風險巨大的收購,每年都有可能因為侵犯版權賠償數十億美元。
但谷歌的表現卻非常出色,在應版權方的要求撤下侵權內容後,他們順利化解了法律糾紛。YouTube目前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視頻網站。最近幾個月,谷歌還招募了大量內容制作人,幫助其打造獨家節目,並在YouTube上創建了很多頻道,而不再簡單地提供隨機視頻組合。那為什麼只給了個B?因為盡管觀眾很多,但YouTube的收入卻很少──2012年的收入預計不超過16億美元。
社交網絡:C
去年夏天,谷歌發布了備受期待的
Google+ ,對Facebook發起挑戰。
這款服務已經吸引了9000萬注冊用戶,但目前還不清楚其中的活躍用戶究竟有多少。很多人只是登錄了Gmail等其他谷歌服務,並沒有真正使用Google+。
谷歌或許\會辯解稱:這沒有關係,因為Google+原本就不是為了搶奪Facebook的用戶。相反,這只是谷歌了解用戶社交關係的一個渠道,借此改進其他產品。Facebook和Twitter顯然不希望為谷歌提供所有信息,所以谷歌才決定單幹。
但這一項目的表現並不十分理想。今年早些時候,當谷歌將Google+的內容在谷歌搜索中突出顯示時,引發了眾多質疑,還有很多人認為這會導致用戶轉用微軟必應。
另外,外界普遍認為,普通用戶並不使用這款服務,Google+上的多數互動都來自科技行業從業人員以及谷歌員工,你的父母和老同學根本不用。簡而言之,Google+是谷歌迄今為止最優秀的社交項目,比此前失敗的Wave和Buzz好很多。但現在就對這款服務能否成為谷歌在社交時代的救命稻草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消費電子:F
谷歌尚未開發消費電子產品。但的確為其他公司提供軟件,幫助他們生產這類設備。不幸的是,這些產品目前都遭遇慘敗。第一版Google TV的表現十分糟糕,導致谷歌的合作伙伴之一羅技2011年第一季度的退貨量高於銷量。羅技的CEO甚至將其稱作是一個“昂貴的錯誤”。第二版似乎好很多,但國際消費電子展(
CES)上似乎並沒有如谷歌承諾的那樣展出大量產品。
Android平板電腦同樣銷售慘淡,只有Kindle Fire是個例外,這款產品採用了亞馬遜定制的瀏覽器、應用商店和應用,與谷歌服務沒有任何關係。
企業應用:B-
這對谷歌而言是一項理所當然的業務。將電子郵件和文檔協作等企業應用引入雲端會帶來很多利益,而谷歌也是這一領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
但谷歌似乎並未對該市場投入100%的精力。電子表格等個別谷歌應用缺乏一些關鍵功\能,這就導致很多用戶仍然離不開微軟Office。而如今,微軟則憑借Office 365雲計算解決方案發起反擊。這將成為一場激烈的廝殺,但谷歌給了微軟太長的反應時間。
另外,從收入角度講,谷歌Apps同樣業績平平,年收入不足10億美元。但不要誤會,我們喜歡Gmail和Apps,也很滿意這些服務,我們只是認為它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本地商務:C
一方面,本地商務出現在了谷歌搜索結果的很多地方,這似乎在情理之中,畢竟這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相關的搜索結果,尤其是在移動設備中。但Yelp等公司卻認為谷歌此舉涉嫌不正當競爭。除此之外,谷歌還借助基於手機的谷歌錢包服務拓展實體支付領域,但該服務目前僅支持兩款手機,而且安全漏洞頻出。谷歌還試圖在團購市場推出與Groupon類似的服務。谷歌已經斥資1.51億美元收購了餐\館指南服務Zagat,並有望將其融入到本地商務業務中。
有朝一日,用戶可能會使用谷歌直接購買本地商家的產品。但與社交業務一樣,這個項目仍在進展之中。
結論
谷歌非核心領域的表現喜憂參半。一方面,該公司在收購其他企業後,對相應的服務進行了改版,並很快適應了市場發展,例如YouTube、Android和DoubleClick。
但另一方面,如果是谷歌自主開發的項目,表現似乎並不盡如人意,雖然Chrome瀏覽器業績不俗,但本地化和社交業務卻未見起色。除了手機外,谷歌在其他消費電子領域的表現也很糟糕,對於即將開展的硬件業務,這似乎並非吉兆。
分析
- Google 瀏覽器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是瀏覽器的進化,最大問題仍是使用者擔心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會降低瀏覽器 Chrome 的效能,筆者自已也曾經遇過;
- 一旦,瀏覽器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擴充至使用者 Chrome,可即時 on 、off 離開記憶體,且不占記憶體及CPU loading,商用化的時機就成熟,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就成為 Google 新收入;
- 這是瀏覽器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