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積極簽FTA 台灣呢?
南韓與歐盟本周一宣布,雙方就自由貿易協定(FTA)獲致協議,預期最快明年上半年可生效。南韓自2002年與智利簽署FTA後,即全面展開FTA談判,先後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新加坡、東協等簽署的FTA已生效,與美國所簽署的FTA正待兩國國會批准,與印度FTA談判今年2月已達成協議。南韓如此積極,是怕在FTA盛行的大勢中被邊緣化。然而南韓的出口產品與台灣有高度重疊性,而今南韓除中國大陸與日本外,世界主要市場的關稅門檻幾已消失;可是台灣呢?
台灣自第一次政權輪替後,出口產品在主要國家進口市場占有率即每下愈況。如1999年我們出口最大市場的美國,台灣產品在其進口市場占3.43%,高居第七位;但至去年腰斬到1.72%,退出十名以外。其次在歐盟及日本進口市場占有率,同時期也分別自2.77%與4.12%,降到1.55%與2.86%。即使現為我最大出口市場的中國大陸,台灣產品在其進口市場占有率,同時期亦自11.28%降至9.13%。在這九年間國際貿易市場發展相當蓬勃,貿易額平均每年增加12.4%,可是台灣出口每年才增加8.4%;因此台灣出口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自1999年的2.19%,去年降到1.59%。
過去九年台灣出口在國際市場如此慘敗,除前任政府不務正業,搞意識形態外,台灣未能及時與主要貿易夥伴國簽署FTA,應為關鍵因素之一。以我們出口重要競爭對手的南韓與新加坡為例。南韓於2006年3月與新加坡簽訂FTA生效;在之前的2003-05年南韓與台灣對新加坡出口每年增加率幾相同,分別為20.9%與20.4%,但協定生效後的2006-08年,南韓對新加坡出口每年增加率躍升到30.1%,台灣則大降至13.2%。再看南韓於2007年6月與東協簽訂FTA生效之前的2004-06年,南韓對東協出口每年增加16.6%,簽署FTA後的2007-08年增加率大幅提高到24.0%,而台灣對東協出口增加率,同時期卻自20.1%,大降至11.8%。顯然南韓簽署FTA後,對該兩市場台灣產品已產生排擠作用。而且南韓與中國大陸自2006年11月開始,對雙方簽署FTA有關事項進行共同研究,至去年6月已進行五次會議;一旦簽署FTA,南韓出口產品到中國大陸,絕大部分可享受免稅,而台灣產品出口大陸,目前平均關稅率是8.94%,將對台灣造成極大傷害。
至於新加坡是全世界簽署FTA最多的國家之一。在2003年新加坡出口尚低於台灣,但近五年來其出口增加率高達18.6%,是台灣的1.7倍。因此新加坡2004年出口即開始超越台灣,去年更超出三分之一。加以東協10+1(中國大陸)FTA明年初生效,而東協近年已升至我出口第二大對象,超過美國,僅次於中國大陸。我對中國大陸及東協出口,已超過我總出口的一半以上;該兩地區簽FTA後,產品往來完全免稅,台灣若不能參與,對我衝擊之嚴重可想而知。
為突破此一困境,政府正在推動的「經合構協」(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能否及早簽署,則是關鍵所在。雖我政府日昨證實進度沒有落後,但仍要到明年才能簽署。我們不了解,既然稱為「架構協議」,其內容應該是幾條原則性規定及早期收穫計畫,列出比較有迫切性雙方早期降稅貨品項目及時程表,有那麼困難嗎?我們建議儘早與對岸協商於今年內簽署,細節列入後段再談。更重要的是,政府應展開全面FTA諮商,包括新加坡、美國、歐盟與東協,在與對岸簽署「經合構協」後,接連與上述各國及地區完成FTA簽署,以利於台灣經濟的向上提升!
務實面對美牛爭議
台灣總統大選底定,隨著「陳江」配新內閣名單的出爐,執政團隊在讚賞與認同下走馬上任。馬政府背負沈重的託付,宣示以大刀闊斧的方式進行改革,誠如要改善國內貧富差距、尋求公平正義與開拓國際空間等等議題。然而,接踵而來的挑戰正考驗著新政府的智慧,例如美牛進口的問題,將影響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的進程。因此,新政府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必須立即探討務實可行與解決的方案。
據媒體報導,本月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來台討論美台安全合作與經貿各項議題,並關切懸宕已久的美牛問題。受訪時表示美國牛肉是台灣追求更廣泛貿易自由化的一步,顯見重啟美台「貿易暨投資協定(TIFA)」會議,美牛問題是關鍵因素,若妥善化解美牛爭議,不僅有利TIFA談判,甚至幫助台灣提早加入TPP,對改善經濟結構,創造貿易自由化影響重大。然而,面對美國要求放寬進口美牛使用瘦肉精,政府如何在經貿關係與食品安全上達成共識?確實是個兩難的情況。
回顧美牛爭議歷史事件,是在於2003年12月美國爆發了人類的第一宗狂牛症-新型庫賈氏症(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簡稱vCJD),又稱為海綿狀腦病變(BSE)。因此,我國隨即將美國公告狂牛症疫區,禁止美國牛肉進口。然2005年我國在有條件下開放30個月齡美牛進口;2009年台美簽署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中又開放同月齡帶骨牛肉,雖然政府強調風險已降至極低,且條件也較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規範嚴格,但由於缺乏向消費者積極溝通與宣導,導致引發起國內輿論界的一陣撻伐。
如今再度面對美牛瘦肉精解禁的問題,其不僅影響消費者健康的風險,同時也將衝擊到國內畜牧業的發展,更牽扯到未來台美貿易談判的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提供相關單位參考:
一、參照國際標準:國際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又稱食品法典,簡稱CODEX)即將於七月份召開國際會議,為瘦肉精在人體合理殘留量取得共識,我國應可做為參考標準。
二、表明文化差異:觀察我國飲食文化偏好動物內臟,有異於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國家不吃內臟的習慣,而內臟積存之瘦肉精殘留量更為肉質殘留量一倍以上。為了國民的健康,我方必須有責任表明自我立場。
三、加強宣導:食品安全涉及專業的問題,一般民眾可能不甚瞭解。因此,政府必須加強民眾對科學檢疫的認知,清楚告知相關單位將以「專業思考」和「風險控管」為國人健康把關,降低消費者心中的疑慮與恐慌。
四、嚴格管制:例如日本同意美國牛肉進口,但只限定在特定美系量飯店販售,控制通路。另外,歐盟也禁止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所以美國專門飼養不含瘦肉精的牛肉賣給歐盟,可做為我國之借鏡。
針對美牛爭議,即將上任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指出,美牛問題牽涉到農委會、衛生署與外交部等單位,未來必須進行跨部會小組討論才能有具體的作法。至於衛生署提到從國際經驗來看是否解禁或訂定瘦肉精殘留標準,鄰國日本採取的是「國外准用、國內不用」的雙軌模式。我國仍必須考量對產業與食品安全的衝擊,加強與畜牧業溝通,保護豬農生計並為國人健康把關。
美牛問題再度浮上臺面,影響的不僅僅是國內食品安全問題,更影響到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腳步。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面對未來台灣與各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美國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希望雙方可以透過友好溝通解決歧見,開拓經貿自由化空間,進而提昇我國農業的競爭力,創造台灣農業一片新天地。
分析
- 新加坡是全世界簽署FTA最多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簽訂FTA之名字問題易解決,美牛爭議很難處理,既使同意美國牛肉進口,也不代表我們進的了「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
- 香港不買瘦肉精美牛,經濟表現遠比台灣好,馬總統經濟成長方向有問題,只努力觀光、作秀是無用的。而且, 巴西、南美、東歐進口關稅非常高,簽 FTA 效果大,許多南美與美國有關稅互惠協議,美對南美進口關稅超低勝過南韓對美關稅,台灣應拉攏南美。
- 為什麼不談台、加、南美 FTA? 加拿大出口美國許多是零關稅,半成品進加國, 成品再進美國。
- 台灣應該加速台灣、日本、東歐、巴西、印度、印尼 FTA,美國 FTA 反而不能快,因為美國關稅低,美國電子產品進口關稅大都低於3.6%,與美國談判難度高,美國農產品進口會強壓台灣農產品
, 而東歐、巴西、印度、印尼有進口關稅高於10%,當然是與日本、東歐、巴西、印度、印尼、泰國、澳洲、中東沙國及科威特、土耳其、墨西哥談雙邊投資及關稅較有利 。
- 印尼電子產品 12.5% ~ 5%,大部份10%;
- 印度電子產品 10% ~ 2.5%,大部份7.5%;
- 波蘭電子產品 21% ~ 3%,大部份9.0%;
- 匈牙利電子產品 25% ~ 5%,大部份10.0%;
- 日本電子產品 4.5% ~ 0%,大部份0%;( 與美國很接近 )
- 巴西電子產品 20% ~ 6%,大部份16%;
- 泰國電子產品 10% ~ 1%,大部份10 ~ 5%;
- 菲律賓電子產品 15% ~ 1%,大部份10 ~ 5%;
- 台灣如何拓展全球經貿關係,增加投資降低它國對台灣之關稅是重點之一
, 那就要靠FTA;
- 因為美國關稅低,TIFA 美國讓 1% 電子產品,台灣要讓出整個農產品市場,還會害到台灣肉類加工出口之農產品信譽,反而傷害台灣;
- 另一重點是如何讓國外有錢人移民台灣
,
國外有錢人移民台灣可以增加內需消費市場,也可以引進國外有錢人商業關係,創造許多台灣新的全球經貿人脈關係
,
新加坡是全世界經貿人脈關係做的最好的,就是靠國外有錢人新移民。
- 大陸與巴西有錢人可以觀光移民,一次觀光移民 5年,沒有像台灣這麼呆的國家,拒絕 有錢人觀光移民,應該盡快引進人民幣定存業務,讓台灣外幣定存業務之利息拉高,治安優良,吸引有錢人來台觀光移民。
- 台灣建設要以引進有錢人觀光移民、 有錢人子女觀光遊學移民為主,各大學也要以引進國外著名之分校為目的,也就是一趟4年遊學移民可以讀書同時進修國外著名之分校學分,減化將來進入國外著名學校之門檻 ,讓有錢人子女觀光遊學移民深感台灣遊學移民之優勢。
- 政府各部門要很努力,台灣經濟成長才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