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全球金融走上負利率及通縮局勢及美元強勢? QE結束是否引發全球強勢貨幣區域及美股資金行情?( The global financial situation took a coexisting of deflation and a strong USD dollar? QE ends will trigger a surging up of financial market in US stocks? )

歐陷負利率 金融市場「倒貼」


歐洲金融界全面邁向「負利率」時代。最早是公債市場出現負殖利率,現在已擴及到公司債市場,而銀行的存款、貸款也開始出現負利率。貸方「倒貼」借方的離奇現象層出不窮,債券市場已被形容為「慈善事業」。
歐洲央行(ECB)為刺激經濟及拉抬通膨,3月將陸續買進達1.14兆歐元的歐元區各國公債。在預期心理下,歐元區債券殖利率重挫。彭博資訊估計,歐元區負殖利率的公債達88種,總額已接近1.75兆歐元,約相當於總發行額的四分之一。

德國5年期公債殖利率26日跌到-0.08%,27日7年期公債殖利率最低降到-0.17%。荷蘭、法國、比利時、芬蘭等強國公債也出現負殖利率,連財政困難的義大利公債亦然。

不僅公債市場如此,像雀巢食品、諾華製藥等公司歐元債發行時的殖利率雖非負數,但在投資人拉抬價格下殖利率已降到零以下。分析師預測,不久後便可能看到短期公司債以零殖利率發行。不過只有AAA級公司債,才能享有負殖利率;低評等公司債的殖利率,仍將受油價及其他金融事件所主導。

銀行業也搶搭「負利率」列車。丹麥的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已出現-0.172%的水準。貸款戶雖仍須支付一些手續費,但銀行卻反過來要付利息給客戶。消費者貸款及房貸出現負利率仍屬罕見,銀行仍在試辦階段。但一些存款戶卻遭到相反的命運,因為銀行已通知他們須支付相當於存款額0.5%的費用。

這種「倒貼式」的借錢模式,反映出歐洲經濟前景黯淡。決策官員正盡其所能地刺激經濟成長,不惜使利率降到負數,以鼓勵企業及民眾借錢來投資及消費。

通縮風險引發全球擔憂

在這輪市場波動背後潛伏著一個決策者認為幾年前已解決掉的問題:通貨緊縮。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物價普跌逐漸成為市場擔心的主要問題,因為這會讓人聯想類似大蕭條和日本失速20年的嚴重且揮之不去的經濟衰退。全球主要央行近些年使用了五花八門的寬鬆貨幣政策來對抗衰退的影響。如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股市不振和國債收益率下滑的種種新跡象表明,通縮風險尚未走遠,特別是在投資者有時顯得狂熱的眼中。在這些威脅逐漸浮出水面之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簡稱:美聯儲正行進在本月退出購債計劃的軌道上。購債計劃是美聯儲對抗價格下跌的主要工具之一。

通縮問題在歐洲和日本尤其明顯。在這兩個經濟體中,決策者都在努力想方設法對抗十分緩慢的經濟增長。然而,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表明通貨膨脹率下行壓力──如果不是全面通縮的話──可能成為一個更廣泛的現象,而且會對美國和新興市場這樣的經濟體產生一些好壞參半的影響。投資者對於全球經濟的擔心情緒似乎在周三集中爆發。( 註:由全球通縮區域與原因看,高外債、經濟疲弱、失業率高之區域,最好少投資 )。


美元欲再度橫掃全球泡沫

美元若小幅升息, 美國將是資金氾濫
美元在1月23日沖破95點后,一直調整到2月11日,當日美元指數連續第二日漲勢如虹,突破95.00,略微於95.00之上,更新了2009年以來收盤價。

一輪快速上攻的形態已經很成熟,強勢美元將再度橫掃全球泡沫。

近來美國經濟數據好轉,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退出及美國開啟新一輪加息的預期,都使得美元走強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從美元指數這一階段的變化情況來看,美元走強的趨勢已經發生。自去年3月美元從低於80以下的低位反彈以來,近期,美元指數創下11年新高,對歐元升值更近7%。知名財經學者牛刀表示,貨幣戰爭的第一階段已經宣告結束,第二階段開始。第一階段,我們看見黃金暴漲,可以說是人民幣的殊死頑抗,黃金價格被中國拉到將近1314美元的高度,而近日又回到低點。

周三晚間黃金價格跌破1220,更新了1月9日來低點1218.05。雖然此后金價略有回升,但從日
拉美是第一波受資金回美之受害者?
線圖來看,目前的支撐位將處在1200-1215水平,前低1230被跌穿也意味著在該水平形成三重底的可能已經消失,這也促使多頭進一步撤離。

牛刀稱,在第二階段,美元指數短線突破100點。今夜站穩95點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宣告第一階段的結束和第二階段的開始,可以不假思索地說,96點可以輕輕松松地一躍而過,在中國春節假日中,美元指數將力克97點98點直逼100點;第二階段中線是美元指數突破116點,這個階段是美元加息前到第一次加息結束,如果美聯儲第三次加息完成,美元指數會漲到126點,每一次加息都會帶動美元指數上漲5點
土耳其將是第二波受資金回美之受害者?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1月30日曾表示,美元大漲有助於美國就業市場的增長,美聯儲正處於“臨界點”,且隨時準備加息,但最問題是何時加息。費舍爾表示,盡早小幅加息是明智的做法,若等到充分實現就業目標再加息是很危險的。費舍爾強調,“提早、溫和”加息是明智的,最好盡早加息以確保利率的逐步上升。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接受mni采訪時也指出,當美聯儲開始加息的時候,長期利率將隨之上升,傾向於支援盡早而非較晚加息。

美元走強態勢及預期逐漸加快對美國經濟刺激明顯,但美元一路走強卻可能加劇全球范圍內的金融與貨幣動盪,其負面效應在未來可能持續發酵,還可能誘發國際匯率及金融市場波動。

首先是發展中經濟體,尤其是傳統資源出口國經濟將深受其害。美元強勢正引發國際資本加速向美國流動,且正加重部分國家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負擔,進而推高其國內通脹水平,容易引發其貨幣出現災難性貶值。這也令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資本外流的局面。目前,部分發展中經濟體為應對資本外逃等威脅已背負巨額財政赤字

與此同時,美元走強對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巨大壓力,給部分嚴重依賴資源產品出口的新興經濟體經濟造成巨大威脅,俄羅斯、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墨西哥等國經濟已受損害。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這對原油需求的增長步伐構成拖累等,對大宗商品價格也形成壓力。

其次,美元走強導致多數國家資產承壓,加劇相關國家金融動盪,近期國際匯市劇烈震盪就是明證。新上臺的希臘左翼激進聯盟黨反對紓困舉措,對國際債權人發起公開挑戰,反對緊縮政策,宣布中止依據紓困協議制定的各項民營化計劃等,加劇了歐元承壓趨勢。
World Wide MSCI index will be surged up by US stock final boost?

與此同時,瑞士央行意外棄守瑞士法郎對歐元匯率上限,在金融市場掀起不小波瀾;新西蘭元跌至4年新低,導致澳洲央行降息預期升溫,打壓澳元降至5年低位。澳新貨幣、歐元和亞洲貨幣的疲軟,尤其是俄羅斯等國貨幣大幅貶值,與美元強勢都不無關係

此外,強勢美元導致美國跨國公司盈利大幅下跌。近期,美元升值對美國上市公司業績造成影響,強生、輝瑞、寶潔、微軟等企業紛紛下調業績預測,蘋果和谷歌也被 迫就“猛烈的匯率逆風”發出警告。總體來看,美國的資訊科技、原材料和工業板塊因海外銷售占比高,盈利最易受美元升值影響。

更為嚴峻的是,企業利潤率下降,導致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部分勢力聯手施壓美國貿易代表,要求將匯率操縱條款寫進《跨太平洋(601099,股吧)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矛頭直指日元。但有分析認為,這一舉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真正的施壓目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貨幣。

無論是資產物流還是本國貨幣貶值,這一切都將使得經濟泡沫出現破滅。如若美元足夠強勢,那么資產泡沫將呈現被碾壓態勢,毫無還手之力。並且通過梳理資料,可見自1971年8 月15 日“尼克松沖擊”打破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體系以來,自金本位制度讓渡於美元本位制度的近四十余年間里,幾輪美元周期與全球金融動盪都有極為密切的聯系,美元大幅波動對其它國家的金融市場動盪影響巨大。尤其當其處於上漲首期時。
Nasdag index will surge above the history highest point can describe this is the new boost of USD index
1971年-1979年,美元下降周期,期間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陷入史無前例的“滯脹”;1980-1985年,美元強勢上漲周期,期間拉美危機爆發;1986-1995年,美元下降周期,期間廣場協定迫使日元升值;1996-2001年,美元上漲周期,期間亞洲金融[0.00%]危機爆發。2002年至今,弱勢美元周期出現,期間全球金融危機出現。

美元周期與全球經濟周期的聯系如此密切令人驚嘆,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美元步入新一輪升值周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必將是巨大的。美元走強很有可能是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外部不確定因素。

本輪美元的大形態突破已經接近了時間視窗。一輪美元的世界沖擊波呼之欲出,隨之,將改變世界。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群眾集資成為創業主流 - 智慧手錶創下 Kickstarter 新紀錄:49分鐘集資100萬美元 ( Crowd funding became main trend in new promotion )

平民集資潮東移 網絡籌款逐財富夢 中國資金潛力佔全球一半

歐美國家近年興起「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熱潮,隨即席捲全球。小公司或個人可透過網絡平台,為個別項目向公眾籌募資金。群眾集資在西方國家已成大規模產業,但世界銀行預期集資潮將「向東移」。到了2025年,全球新興市場群眾集資金額可達960億美元(約7453億港元),其中中國集資潛力將為460億至500億美元(約3571億至3882億港元),接近全球一半。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世界銀行報告指,由於群眾集資在網上進行,它與社交網絡滲透率息息相關。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加上社交網人數上升,愈來愈多人可成為群眾集資項目的投資者。世銀估計,在2025年的新興經濟體群眾集資市場,中國資金潛力最大,接著是中歐和中亞,估計有137億美元(約 1064億港元);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亦有70億至80億美元(約543億至621億港元)。

平民集資帶動籌款網站興起,全球最大群眾集資網 Kickstarter發表報告指,去年在全球各地向300萬名投資者,合共籌得4.8億美元(約37億港元),遠超前年的3.198億美元(約25億港元)。Kickstarter預期,今年在科技、電影和音樂的籌款成績會再創新高。

群眾集資不只是幫助創業者白手興家,現在連企業也運用這種方式,讓員工一嚐話事人滋味,成為群眾集資最新趨勢之一。國際商業機器(IBM)積極嘗試把群眾集資融入公司管理,前年設立群眾集資平台「iFundIT」,供資訊科技(IT)部門員工提出建議。
Kickstar backer continue to increase

員工可評論或加入其他人的建議,還可投票支持自己喜歡的建議,每一票代表100美元(約776港元,每位員工最多有20票),而這些資金都來自IBM內部投資基金。這新嘗試果然收到良好效果,IBM IT項目經理亨里克斯去年想到一個應用程式(app)的設計。按照以往程序,他要把建議書提交上司,但可能數月也得不到答覆。

今次亨里克斯把想法放上iFundIT,獲多名同僚支持,籌得2萬美元(約15.5萬港元)預算,讓他的app得以在數周後面世。他坦言這經驗令他印象深刻,「感覺不再單是為IBM工作,而是IBM變成了我的公司。」由此可見,群眾集資模式打破企業繁複的官僚主義,鼓勵由高層至基層員工提出意見,並讓員工決定如何分配公司資源,有助增加歸屬感。

據悉IBM計劃今年擴展 iFundIT 到其他部門,並會研發手機 app,增加參與度,最終更可能會包裝成商品,推銷予其他企業。不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訊息與決策科學教授伯徹懷疑,未必所有公司都敢於仿傚,因此舉涉及把高層權力下放,一些注重階級觀念的企業未必能夠接受。

Techcrunch 網站指出,群眾集資網站盛行,較著名的有美國 Kickstarter、Indiegogo 等。以澳洲墨爾本為基地的 Pozible 網站,過去3年 Pozible 成功為5,000個項目集資,總額1,600萬澳元(約1.08億港元),最近更打入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為有意創業的亞洲人提供集資平台。

Pozible較受歡迎項目包括電影、音樂及藝術。澳洲一家公司推出的真人殭屍射擊遊戲「Patient 0」,籌得24.3萬澳元(約164萬港元),是Pozible成立以來最吸金項目。

Pozible共同創辦人里克.陳(Rick Chen,譯音)表示,現時約6成網站瀏覽量來自澳洲,亞洲、美國、歐洲等緊隨其後,目前正積極拓展亞洲用戶人數及集資項目。

據《福布斯》/CNBC報導,群眾集資近年大行其道,不論創意產品、電影以至政治候選人及賑災,皆可透過互聯網籌集所需資金,方便快捷。如今這概念更推廣至房地產發展,發展商有多一種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集資渠道,投資者投入資金不多便可參與,風險相對較低,堪稱雙贏。

房地產投資所需資金不菲,幾乎是傳統發展商及金融貸款機構的專利。引入群眾集資後,資金不多的企業家亦可分一杯羹。拜美國前年4月通過鼓勵創業的《促進創業融資法》(JOBS)所賜,發展商現可於網上向投資者推銷發展項目。

華盛頓的米勒兄弟兩年前創立Fundrise公司,專門協助本地房地產發展項目從網上集資。在JOBS放寬監管後,他們現時可自由向投資者推銷項目,令房地產投資更普及,至今吸引數百名本地投資者為一個項目出資,平均每人投資約1000美元(約7750港元),可享有樓盤的股權,有權按百分比分享租金收入及樓盤升值所得。

米勒說:「公眾將幫助你發展樓房項目,但實際上你會發現公眾人士是可靠的夥伴和資產。房產投資普及,不單讓你取得資金,更可獲得以前不可能得到的社會力量。」

矽谷新創企業RealtyShares同樣是為房地產項目在網上融資,總裁阿特瓦爾認為,網上籌款將影響未來房地產投資模式。他指投資者參與房地產發展的途徑非常有限,而且所需資金動輒5萬至10萬美元(約38.8萬至77.6萬港元),投資者承受的風險較高。

阿特瓦爾表示,以該公司的網上投資平台為例,投資者可藉此投資全國各地項目,投資額可低至5000美元(約3.88萬港元),並可從公司網站監察回報及稅務文件,與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同樣容易。

群眾集資除協助不少人實現創業夢,亦是改善民眾生活的好幫手。Business Insider 網站指出,美國休士頓一所小學自前年8月起,便透過群眾集資網站籌到價值4.3萬美元(約33.4萬港元)的學校用品。不過專家指出,雖然教育相關群眾集資網站在2000年已面世,但很多教師由於不熟悉科技或缺乏時間理解,仍然十分抗拒群眾集資。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美學生人均教育經費下跌,是1977年有數據以來首次。而華府自動削支機制生效後,教育津貼成為聯邦政府開刀對象,使不少學校頭痛。曾利用群眾集資的教師表示,網上集資成本低廉又方便,有時更吸引到雪佛龍或起亞汽車等大公司出資,可說是學校的及時雨。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去年提出方案,允許創業人士及新創企業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小規模集資,有望改寫美國小企業從私人債券市場融資的途徑。然而有分析指出,SEC按投資者淨資產為集資額設限,又要求企業提交財務報表,手續費等相關開支可能佔集資額高達39%,阻礙小企業透過群眾集資融資。

據路透社/彭博通訊報導指出,SEC的「群眾集資」計劃是根據前年生效的《促進創業融資法》(JOBS)制定,旨在推動中小企成長和創業。新例解禁企業向淨資產少於1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的對象集資,但限定集資額不得超過2000美元(約1.55萬港元)或對象收入的5%(以較高一方為準),集資額上限會隨著對象的淨資產比例上升。新例亦限制股權融資公司一年最多只能集資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


新例同時要求進行群眾集資的公司提交經審計核實的財務報表,恐為企業造成財政負擔。據SEC估計,對於10萬美元以下的集資行動,相關手續費可能介乎集資額的12.9%至39%,意味一間公司集資10萬美元,可能要繳付高達3.9萬美元(約30.3萬港元)費用。此比例會隨集資額增加而下降,例如集資10萬至50萬美元(約388萬港元)約為7.96%,50萬至100萬則為7.66%。

回饋或捐獻變宣傳

這種群眾集資方式在全球迅速發展,尤其是新興市場。注資者資金不會有現金回報,如同捐獻,受益人可將所得資金製造的物品回贈注資者 Kickstarter 等集資網常以此吸引傳媒注意,從而吸引專業投資者,項目發起人可能以自身資金推高集資額,營造高需求及高人氣效果。

資產群眾集資

可讓資產符合一定要求的專業投資者更容易注資小企業,散戶亦將因為風險分散而受惠。由於美國遲遲未讓容許進一步放寬群眾集資的「Title III」條款成為正式法例,愈來愈多州份自行制訂州內集資免稅標準。除了美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及法國亦正研究這種集資方式。

債務群眾集資

指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方式。需要借錢的人,可經由網上平台向公眾借貸,現時整個群眾集資市場有過半資金屬於這個板塊。金融集團及投資基金開始外判部分業務,例如發放貸款等,科技發展及群眾集資的低廉成本將吸引它們更加善用這種借貸方式。

今年債務群眾集資市場仍會繼續擴張,除了主要的消費者借貸外,學生貸款及個人對商業的債務集資亦會冒起。國際群眾集資平台之間的合作及併購亦會增加,如 Kickstarter 去年進軍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

Pebble Time智慧手錶創下Kickstarter新紀錄:49分鐘集資100萬美元
不到一個月就募到3億台幣
之前Kickstarter募資100萬美元的最快紀錄是Reaper Miniature Bones遊戲模型的2小時42分鐘,而今Pebble Time則在短短的49分鐘便募集了100萬美元,截稿時集資金額已近800萬美元,外界預期Pebble Time很快就會刷新Kickstarter的最高集資紀錄。
Pebble watch battery is 130mah, 23.5*22.5*5.5mm

智慧型手錶製造商Pebble周二(2/24)於眾籌網站Kickstarter發表有彩色錶面的Pebble Time新款智慧型手錶,並打算募資50萬美元。然而,Pebble Time在17分鐘就達到50萬美元的集資目標,而且只花了49分鐘便集資100萬美元,創下Kickstarter最快募得100萬美元資金的新紀錄。

Pebble可說是Kickstarter的代表作之一,三年前Pebble的第一款同名手錶就曾登上Kickstarter募資,以約1個月時間募集了1026萬美元的資金,當時即締造了Kickstarter的新紀錄。而今Pebble Time則再度創下Kickstarter募資最快紀錄,短短的49分鐘便募集了100萬美元,截稿時集資金額已近800萬美元,外界預期Pebble Time很快就會刷新Kickstarter的最高集資紀錄。

之前Kickstarter募資100萬美元的最快紀錄是來自Reaper Miniature Bones的遊戲模型,該公司花了2小時42分鐘募得100萬美元。
50歲且在65歲以下有『二百多萬人』被歸類在非勞動力及
政府支出勞工失業補助占支出比重世界低,那台
灣實際失業率應該遠高於美國

Pebble Time採用了彩色的電子紙顯示器,比第一代的Pebble Time薄20%,電池續航力為7天,並有全新的時間軸介面,相容於既有的6500多種Pebble程式,也支援iPhone及Android手機,建議售價為199美元。在Kickstarter上的促銷價為159美元,預計於今年5月出貨。

定位要替新創業者籌措資金的Kickstarter已然成為行銷平台,有許多不缺資金的企業紛紛選擇Kickstarter作為新產品的發表園地,並藉以吸引媒體與消費者的目光,Pebble即為絕佳的例子。

Pebble在Kickstarter上的成功也印證了市場對智慧型手錶的興趣尚未止歇,對蘋果即將上市的Apple Watch來說是個好消息。

分析

Related articles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高體溫」讓你年輕10歲! - 一本很實用書 ( Magical hot towel method: a hot towel to cure sore ! "High temperature" makes you 10 years younger! )

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高體溫」讓你年輕10歲!

「低體溫」讓你常常生病!原因不明的痠痛與不適,都與「體溫」有關

  許多人沒有生病也沒有受傷,卻長期苦於原因不明的疼痛、暈眩。肩膀嚴重痠痛、身體老是覺得無力……下降的體溫就是造成身體不適的原因。本書是《一個動作治好腰痛》的作者吉田始史的最新著作,主張不打針、不吃藥自然療法的他,這次要用「一條毛巾」為大家打造不生病的身體!只要「溫暖身體局部」讓血液中某處就能提高自癒力,告別慢性疼痛、打造不衰老的體質!

醫學證實:體溫下降一度,免疫力會降低三成

  「體溫」可說是判斷一個人身體狀態的健康指標。身體感到不適或疼痛的患者,絕對都有低體溫問題,或是正常體溫比以前低。協助身體發揮作用的細胞,在三十七度左右活性最強。醫學證實人的體溫下降一度,免疫力就降低三成。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也會隨之下降,不只變得容易感冒,還會出現過敏症狀,感到身體不適且遲遲無法治癒。

體溫低於36度就有健康危機!【低溫族】快速自我檢測!

  當體溫下降,血液循環變差、免疫力降低,人便容易生病!一般人的正常體溫為36.5~37.1度,「低體溫」則指體溫低於36度。低體溫問題好發於運動不足導致肌肉量較少、身材偏瘦的人、高齡銀髮族、減肥的人、飲食不均衡及壓力大的人。

你是低體溫族群嗎?居家「神奇熱敷法」解決身體小毛病

「體溫」可說是判斷一個人身體狀態的健康指標。醫學證實人的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降低3成。「低體溫」的人,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也會隨之下降,不只變得容易感冒,還會出現過敏症狀,感到身體不適且遲遲無法治癒。你可能會有疑問:「我不會覺得冷,為什麼身體還是常常痠痛不斷?」其實「虛寒體質」和「低體溫」是不一樣的,虛寒體質是指體表的一部份變冷,例如:手腳冰冷,自己會有明顯感覺,而低體溫則是體內溫度較低,不會有「冰冷感」,兩種狀況都有害身體健康,不過相較之下,「低體溫」對健康造成的傷害比虛寒體質更嚴重!一般人的正常體溫為36.5~37.1度,「低體溫」則指體溫低於36度,尤其是運動不足導致肌肉量較少、身材偏瘦的人、高齡銀髮族、減肥的人、飲食不均衡及壓力大的人會有「低體溫」的困擾。

《神奇熱敷法》的作者吉田始史認為,許多人沒有生病也沒有受傷,卻長期苦於原因不明的疼痛、暈眩。肩膀嚴重痠痛、身體老是覺得無力…,下降的體溫就是造成身體不適的原因。只要利用毛巾熱敷,「溫暖身體局部」讓血液中某處就能提高自癒力,告別慢性疼痛、打造不衰老的體質,甚至「高體溫」還能讓你年輕10歲!書中吉田始史針對最多人苦惱的27種症狀,一一說明熱敷部位,例如:

耳鳴、暈眩症──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並伴隨肩痛、頭痛
建議熱敷部位:後頸至耳後、左右肩胛骨。

坐骨神經痛──久痛不癒,上班族及孕婦最困擾的常見毛病
建議熱敷部位:恥骨部位、臀部肌肉,可利用手肘泡熱水及手掌反射按壓做為急救妙方。

前列腺肥大症──殘尿感、下腹部不適,男性有排尿障礙
熱敷【股間】處,將毛巾放在椅子坐上熱敷,利用體重增加服貼度。

但在天冷時期,熱毛巾總是無法達到長效保溫,三五分鐘就得重新加熱好麻煩。吉田始史教你三步驟,自己做「長效熱敷巾」,溫熱效果長達30分鐘!
1、將毛巾完全浸泡在沸騰熱水中。
2、帶上隔熱手套,將毛巾稍微擰乾就好,擰太乾會加速冷卻速度。
3、放入塑膠袋裡,再用乾毛巾包覆即可開始進行熱敷。

另外,吉田始史建議,每次「針對一個疼痛部位」集中熱敷效果最好。若想紓緩2~3個症狀,請從「下半身」的熱敷點開始進行。熱敷點在背部時,「仰躺」較能維持毛巾熱度,導熱效果也比較好,熱敷後腦勺與頸部時,可用靠枕固定頭部,讓熱毛巾緊密服貼頭頸曲線。熱敷時,不必脫衣服,「隔著衣服熱敷」即可,採取自己覺得輕鬆的姿勢,坐著或躺著都可以進行,但只要感覺熱毛巾稍有冷卻就要立即取下,否則會降低熱敷消痛的效果。

體力差的人,最適合用「熱敷」改善不適

坊間有許多提高體溫的方法,有些是提高全身體溫、有些則以提高局部體溫為訴求。無論如何,溫暖身體對提高體溫絕對有幫助。

不過,大家要理解提高全身體溫和提高局部體溫,各有不同功效。「泡澡」是溫暖全身最簡單的方法,泡溫水澡可讓血液流往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提高生熱力,進而提升免疫力。此外,雖然只有短暫功效,但水壓還能提高肝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出浴後隨著體溫下降,這些效果也會跟著消失。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身體感到不適或疼痛的患者,都有低體溫的現象,或是正常體溫比以前低。患者原本只感到輕微不適或疼痛,但為了增加肌力而做運動,卻為身體帶來更多負擔。更糟的是,連泡澡也會讓體力吃不消。其實溫暖全身需要花費時間和體力,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這一點來看,溫暖身體局部的方法較適合沒有體力的人,以及臥病在床的老年人。「溫暖身體局部」時,加溫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液量增加,同時有更多氧氣與養分聚集於該處,因此可以迅速紓緩不適與疼痛。

上述原理告訴我們,能迅速紓緩不適與疼痛的,不是藥物與手術這些「外來」力量,而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自然治癒力既沒有副作用,也完全不花一毛錢。

想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體溫,最理想的情形就是同時並用溫暖全身與局部的方法。話說回來,對於一個身體健康的人而言,光是想到每天要做這個那個的養生法,就會覺得很麻煩,更別說是慢性疼痛患者、體力不佳的人以及老年人了。只要養成溫暖身體局部的習慣,就能減輕不適與疼痛症狀,還能培養生熱力,成功打造「不衰老的體質」。

「長效熱敷巾」的製作步驟

進行毛巾熱敷法前,當場製作長效熱敷巾。
製作長效熱敷巾需要使用剛煮沸的熱水,請全程戴上隔熱手套,小心操作,避免燙傷。

Step1:將毛巾泡在熱水裡

在大臉盆裡倒入剛煮沸的熱水(90~96℃),再放入需要的毛巾數量,將毛巾完全泡在熱水裡,使其充分吸收熱水。

Step2:適度擰乾毛巾

  1. 雙手戴上隔熱手套,慢慢拿出毛巾擰乾。如果將水分完全擰乾,毛巾熱度很快就會消失,因此只要稍微擰過,讓水不會滴落即可。
  2. 擰太乾會加速毛巾冷卻。毛巾一定要含有適度水分,放進塑膠袋裡熱水不會滴出即可。

Step3:將毛巾放入塑膠袋並適度對折

  1. 將擰過的毛巾折成二或三折,放入塑膠袋裡。
  2. 盡量擠出袋子裡的空氣,將塑膠袋的袋口往內折約 2 公分。用乾毛巾包覆整個塑膠袋。戴著隔熱手套時,如果覺得毛巾太燙,請先放置一段時間,等到熱度稍退,不會燙傷時再包覆。
  3. 折成適合「熱敷點」的大小。
Step4:用乾毛巾包覆
用乾毛巾包覆整個塑膠袋。帶著隔熱手套時,如果覺得毛巾太燙,請先放置一段時間,等到熱度稍退,不會燙傷時再包覆。

用微波爐製作「長效熱敷巾」

  1. 用水浸濕毛巾,擰乾至不滴水的程度。
  2. 用保鮮膜包得鬆鬆的,放入微波爐裡,加熱1分鐘。
  3. 後續步驟和使用熱水製作長效熱敷巾時相同。

加熱時間請依微波爐功率適度調整。
用微波爐做的熱毛巾,大約2分鐘就會冷卻,如果想要獲得最好的熱敷效果,每個熱敷點熱敷2分鐘後,請換另一條新的熱毛巾繼續敷,總計熱敷10分鐘。 ..... 持續閱讀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