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臺灣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臺灣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全球通縮極可能在2015第四季力道延伸至美洲與亞洲 - 台灣需大力加強對內之投資、產業升級及防止資金外流 ( Global deflation is likely to extend to the Americas and Asia in 2015 Q4 )

貨幣競貶 加劇全球通縮力道

油價崩跌、通貨緊縮的威脅,加上以鄰為壑的貨幣戰爭急劇升溫,導致美國股市近來大幅震盪。專家擔心,各國貨幣寬鬆政策所引發的貨幣競貶可能重演1930年代的狀況,加劇全球性經濟衰退和通縮力道。

以鄰為壑的貨幣戰爭已經爆發。歐洲央行(ECB)兩周前宣布龐大的量化寬鬆措施,新加坡上周也加入戰局,祭出引貶星元的政策。1930年代也曾爆發貨幣貶值,當年不僅傷及全球貿易,也拉高各國的緊張關係。

據空頭轉多頭的分析師席林(Gary Shilling)指出,目前支撐美股最主要的因素是,日本銀行(央行)和歐洲央行(ECB)的量化寬鬆(QE)釋出的流動性,將有相當比率流入美國市場,主要受美元升值和美國經濟相對強勢吸引。不過,分析師雅汀尼(Edward Yardeni)調降年底標普500指數目標預測,從2,300點降至2,150點,理由是油價下跌和美元升值擠壓獲利。

他說,長達20多年的債市超級多頭市場可能已接近尾聲。更糟的是,債券大漲已埋下通縮種子,因為舉債擴大的產能已超過高槓桿消費者的極限需求。但日銀和ECB將繼續寬鬆貨幣,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聯準會即使今年升息,也很可能延遲時間或僅升息一次就暫停,唯恐美元繼續大幅升值。

日圓兌美元自2011年來已貶值50%,歐元兌美元從去年來也跌了20%。新加坡上周公布抑制星元匯價的計畫後,星元兌美元隨即跌至四年來低點。上周人民幣兌美元也一度被允許跌至交易區間下限的價位。部分分析師關切歐元,如 Gavekal Dragonomics 的蓋維父子在上周的報告中說,ECB的QE計畫被視為歐元競貶措施,而非為了對歐元區銀行挹注資金、以鼓勵增加放款。

如果這是全球貿易夥伴詮釋,那麼ECB的QE宣傳可能做太差。誰聽過一個有龐大經常帳順差(主要因為德國的出口實力)的集團會貶值貨幣?同樣的,很難想像較弱的歐元區成員國能在生產力與德國競爭,尤其是當消費者因進口物價提高而變更窮時。蓋維父子擔心,ECB貨幣計畫可能製造全球衰退的力量,如1930年代貨幣競貶效應。

美股和美債在新貨幣戰爭和寬鬆貨幣的新世界將如何表現,仍有待觀察。可確定的是,全球流動性短期內將支撐美國證券市場,但非長期多頭市場的保證。

陸需求疲軟 全球通縮危機升高
BDI 指標破底突顯全球通縮嚴重

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1月出現供應過剩、需求卻依然不足,導致物價與生產疲弱不振,今年全球陷入通縮的風險益發升高。

雖然日本、印度和南韓的製造業較有活力,但這些國家卻共同面臨通膨率減緩的問題,暗示當局未來可能加碼寬鬆貨幣政策。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韓斯里說,國際油價與通膨率的降幅已證實比預期還大,歐洲、加拿大和印度等地央行都已祭出寬鬆政策因應。

在兩份調查都顯示中國今年年初製造業陷入掙扎後,當局顯然需要推出刺激措施。中國1月滙豐控股/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微升至49.7,仍低於象徵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代表製造業景氣陷入萎縮。雪上加霜的是,中國偏向大型工廠的1月官方PMI意外降至49.8,為製造業景氣近兩年半來首見萎縮。報告顯示,製造商的輸入成本創2009年3月來最大減幅,主因是石油和鋼鐵價格挫跌。

FED貨幣政策正常化策略已經浮現!

FED在QE政策不再進行後;自2014年11月至今,才短短5個月時間。所謂景氣復甦現象已轉趨式微,而美國總體經濟開始轉為低度成長。2015年GDP成長率被FED由3%以上,降為2.3%至2.7%間;2016年再降為1.6%。這種QE退場後、GDP成長轉趨低度成長,與物價持續性下跌,已經使FED不敢再升息。如果歐元區通貨緊縮確認日,是為2014年6月16日;中國之通縮確認日則為2015年2月4日;而美國通縮則確認於2015年3月19日。是FED之利率決策會議,在2015年3月19日就應宣佈貨幣正常化時,卻反而退縮、膽怯與縮手。因為FED發現,當極端權衡的QE貨幣政策退場後;水落石出的是,唯貨幣論者認為的「無為而治」哲學才是王道。QE政策除造成房地產價格、股價指數上揚外,連消費者物價穩定與溫和上揚也搞不定。
US Fed Fund rate is only 0.1%, that is impossible low, so it will raise
interesting rate to 0.35% is the real thing will happen

這樂了財務金融專家,卻使經濟學家再感到憂愁。因為有價證券與資產泡沫如果破裂,則類似2008年之金融風暴可能再來一次。而且一旦經濟體已出現通貨緊縮,則未來所可能出現的泡沫化,最後所造成的後果要比,因通膨所造成泡沫破裂要嚴重。因為在通貨膨脹期間,經濟合奏的曲調是高度成長,因此較少會出現債務沉積問題,泡沫化破裂之資產仍在經濟高度成長所庇佑。但一旦通貨緊縮出現,則代表所有企業投資回報率,已經降低一段期間了。若在這段期間中企業獲利低,甚至是沒有回報、已經開始吃老本,則一旦債權銀行緊縮銀根,企業之槓桿來不及撤退、那必然引發破產或倒閉。


美國財政部十月卅日發表匯率報告,用罕見的嚴厲措詞批評德國的經濟政策導致歐元區經濟復甦微弱,連帶拖累全球經濟。在一年公布兩次的匯率報告中,美國財政部點名德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政策,是歐元區乃至於全球經濟不振的罪魁禍首。在「主要發現」的章節中,德國取代中國大陸,成為被檢討的頭號對象。

華爾街日報認為,歐債危機從二○一○年爆發至今,基於德國是歐元區的中流砥柱,美國官員通常避免公開批評德國的決策。如今選在與德國為竊聽風暴齟齬之際發布報告,代表歐巴馬政府對主要的貿易夥伴的態度丕變。匯率報告指出:「在許多歐元區國家被迫降低進口和消費需求的節骨眼,德國提振內需的軟弱無力以及對出口的仰賴,結果造成歐元區和全球經濟偏往通貨緊縮的方向發展。」德國財政部發言人回應,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歐盟執委會(EC)等國際組織,最近對德國的經濟政策都給予好評。但是華爾街日報指出,IMF屢屢呼籲德國提振內需,因為德國大量的貿易順差,來自南歐國家的貢獻。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的歐元區專家齊克果分析,美國選在此時發布匯率報告批評德國,應該是想趁著德國籌組內閣時,影響其經濟政策的制定。

麥嘉華:面對現實吧,希臘已經破產!

知名投資人麥嘉華接受CNBC訪問指出,我們應該面對現實,希臘已經破產,應該讓希臘債務違約,但現在國際社會還在大玩地緣政治的博奕遊戲。儘管希臘與債權人針對紓困協議嘗試做最的協商,麥嘉華認為,希臘的財政狀況根本無藥可救。

麥嘉華表示:「即便希臘未來10年每年經濟成長率達10%,仍無法償還債務,該國已經破產,我們最好面對現實,不要把不想做或難做的事情不斷的往後推延,應該讓希臘債務違約。」麥嘉華表示,希臘可以退出歐元區,並發行平行的貨幣,但國際社會仍在大玩地緣政治遊戲,不讓希臘退出歐元區。
麥嘉華說,歐洲,尤其是北約組織和美國,不想讓希臘退出,因為若讓希臘退出,其他國家可能與希臘接觸,如俄羅斯或中國,這是一場地緣政治的博奕遊戲。

歐洲QE延長賽 自2015年3月起,至2016年9月底結束

歐洲央行(ECB)22日宣布推出量化寬鬆(QE)措施,將自2015年3月起實施購買債券計畫,每月購債規模600億歐元,至2016年9月底結束,總購債規模為1.14兆歐元(約1.3兆美元);ECB總裁德拉吉並暗示,有可能延長該計畫,以力求將歐元區通膨率推升至略低於2%的目標值。ECB步美國聯準會(Fed)、英國和日本央行之後,實施大規模購債計畫,掀起另一波全球貨幣戰爭,可說是QE延長賽。歐元區經濟能否藉此振衰起敝?ECB最終會是贏家或輸家?是全球矚目焦點。

在德國央行強力反對情況下,ECB排除萬難力推QE,主因是歐元區陷於經濟停滯危機,失業率高達兩位數,尤其通縮陰影揮之不去,去年12月通膨率為 -0.2%,為五年來首次負成長;核心通膨率雖維持0.7%,但遠低於2%的目標值。近來國際油價及大宗物資價格暴跌,通縮和經濟衰退風險更彌漫歐元區,再加上希臘政局動盪帶來新風險,因而歐元區成員國普遍支持ECB實施購債計畫,也迫使德國作出讓步。

ECB於去年6月及9月分別降息0.1個百分點,並實施負利率;10月後更啟動資產收購計畫,陸續收購擔保債券(Covered Bonds)及資產擔保證券(ABS)等非金融民間資產,其性質已類似美國實施的QE,只是未將政府債券列入收購範圍,當時即被稱為「歐版QE」。但ECB連續寬鬆貨幣政策顯未奏效,因而又祭出這次大規模購債計畫,收購範圍全面擴大至包括希臘在內的各成員國公債,規模每月600億歐元並至少持續到2016年9月,遠超過原先市場預期的每月500億歐元及持續一年;這也顯示德拉基下猛藥打擊通縮並振興歐元區經濟的決心。不過,在風險分擔上,各國央行所購買資產,80%風險由各國央行自行承擔,僅20%由ECB承擔,顯示ECB對德國亦作出一定的妥協。

US fund rate 只有 0.1% 利率過低造成全球股市超
調查:中國需求疲弱 全球智慧型手機Q1出貨季衰9.2%

根據調查,2015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2.91億支,季衰退幅度達9.2%,劣於原先預估,主要是受到中國手機市場內需疲軟的影響。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資料顯示,第一季全球手機銷售表現,三星以27.8%穩居全球手機市場的龍頭地位,第一季最大亮點在於Galaxy S6與S6 Edge。TrendForce預估這兩款旗艦機種在第二季出貨量可望超過2,000萬支。蘋果在第一季iPhone6與iPhone6 Plus的熱度持續延燒,帶動第一季iPhone整體出貨超過5,500萬,尤其在中國市場表現更是搶眼,坐穩中國第一季銷售冠軍寶座,相對擠壓了中國品牌廠在中國的市占。

華為第一季市場供不應求的Mate7,也帶動華為第一季出貨超過2000萬支,排名全球第三,同時,擠下聯想稱霸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 ( 註: 這意味中國大陸實質 GDP成長率極可能低於 3.5%,怎可能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成長率是全球衰退最高而GDP成長率還能維持7%?做假也做的太明顯? )

可能爆更多違約?中國地產商償債疑慮 經理人:其實風險一直都在

過去 5 年的中國房市榮景中,追求高收益的飢渴投資人買下了中國地產商債券,而真正的代價現在才剛要顯現。7 年前,中國地產開發商難以從當地銀行或債市取得資金,便轉從股市 IPO 及發行美元債券兩個方面募集資金,而且頗為順利。2010 年時,4 大核心地產商佳兆業集團 (1638-HK)、花樣年集團 (1777-HK)、人和商業 (2904-HK)、恆盛地產 (0845-HK) 加起來已經從海外募得 56 億美元資金。然而本周一 (20日),佳兆業卻因付不出 520 萬美元票據利息而宣告違約。

在中國政府嘗試控管房市泡沫之際,地產商卻是亞洲垃圾債最大發行者;他們透過此管道吸納 788 億美元國際資金投入房地產業,而在 2010 年發行的首波債券,大部分將在 2016、2017 年到期。摩根大通私人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 Ben Sy 指出,這是無心插柳的結果,過去幾年國際投資人正好在追求高收益標的,而中國地產商則出於需求對海外發行股票與債券。...

分析
US fund rate 只有 0.1% 利率過低加上日幣貶值造成日本日經指數超漲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從國泰金控:2015台GDP成長率降預測 升至3.5%及石油進口價格看 - 但實質GDP成長率是小於 1.35%, 馬政府需大力提出產業升級及新創業補助的策略 : 否則GDP將是保2

國泰金控:2015台GDP預測 升至3.5%

年初以來,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不過國泰金融集團與台灣大學合作的金融研究團隊今日下午發表第一季「經濟氣候與金融情勢」展望,仍舊上修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目標,由原本的3.22%提高至3.5%,但相較主計總處3.78%略顯保守,保3無虞、破4仍需努力,主要對於國內投資看法較為謹慎,估今年成長動能僅屬溫和,經濟氣候不確定性高。

國泰金下午經濟氣候與金融情勢展望會由台灣大學徐之強教授主持,投資長程淑芬也親自參與。國泰研究團隊認為,IMF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由3.8%降至3.5%,油價下跌雖為經濟成長帶來助力,但許多國家投資疲軟,讓潛在成長下滑,僅美國經濟穩健復甦是唯一亮點。團隊研判3-4月的經濟氣候為「陰」,5-6月則可望轉「朗」。整體而
言,前兩季的GDP季增率在0.7%-0.8%間,成長動能僅屬溫和,值得留意的是3-6月經濟氣候出現「朗」及「陰」的機率差異不大,代表經濟維持正向成長,但有偏弱風險存在。

同時影響2015年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國泰金認為有三點,包括一、QE正式推出後,歐元區復甦是否持續? 二、美聯準會是否會提前升息? 升息的幅度與速度是否比市場預期快?三、中國在降息或降準後,經濟是否能有明顯起色? 四、台灣2016大選前的政經不確定性。

國泰金研究團隊表示,美國經濟復甦依舊穩健,歐元區景氣已現曙光,可望逐步改善,中國在降息降準後,成長動能可望止穩。而市場利率可能會反應美國升息預期而微幅上升,股市高檔震盪,匯率不致大貶。惟觀察2014年下半以來,整體投資信心偏弱,後續經濟成長動能仍有隱憂。

亞銀:台灣今年經濟成長 勝星港韓

亞洲開發銀行(ADB)在廿四日發布的年度展望報告中預估,開發中亞洲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維持在百分之六點三,其中印度成長速度將一舉超越中國大陸。台灣今年及明年的經濟成長穩定,分別為百分之三點七及三點六。

亞銀公布的「二○一五年亞洲開發展望報告」指出,台灣在外需強勁,內需前景改善,以及國際油價下滑等有利因素之下,二○一五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可望達到百分之三點七,優於香港的百分之二點八、新加坡的百分之三和南韓的百分之三點五。

此外,台灣出口與觀光等產業的前景維持良好,且去年十月以來消費者信心即呈上揚趨勢,今年消費料將強勁。不過在低油價的利益逐漸消退,出口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台灣經濟成長預估明年略降至百分之三點六。

金融危機以來,開發中亞洲經濟體一直是全球經濟主力,此區有八個經濟體幾乎每年成長率都超過百分之七,如中國大陸、寮國和斯里蘭卡。

能源進口占GDP比重 創新高

依行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統計顯示,台灣上半年包括石油、煤等能源進口總值占GDP比重升至15.4%,一舉超越兩次石油危機年代的紀錄。由於進口成本驟升,使得台灣的貿易條件惡化,貿易條件指數在6月已降至88.65的新低。

 對於這項統計,經建會高層表示,10年前能源進口占GDP比重還不到3%,即使前兩次石油危機年代,最高也僅12%,但今年上半年竟然升至15.4%,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國際油價飆漲已帶給台灣進口極大的壓力。

50歲且在65歲以下有『二百多萬人』被歸類在非勞動力及
政府支出勞工失業補助占支出比重世界低,那台
灣實際失業率極可能遠高於美國
上半年台灣石油進口5,242億元台幣,加計煤、氣等能源的進口總額高達9,600億元台幣,占進口比重24.4%,換言之,因應進口所支付的外匯中,有四分之一花在購買能源,這一比率創下民國71年以來最高。經建會表示,這份資料解釋了台灣何以今年出超會驟減兩成的原因,但更令人憂心的是因此所衍生的貿易條件惡化問題。

 所謂貿易條件是指「出口單位價值」與「進口單位價值」的比率,指數升高表示貿易條件好轉,每單位出口的利潤率升高,反之則為貿易條件惡化,統計顯示台灣的貿易條件指數在92年還高達109.98,去年6月降至97.98,今年6月續降至88.65的新低紀錄,貿易條件確實正在惡化中。

 經建會官員表示,雖然原油高漲是造成近期台灣貿易條件的惡化的原因,但追根究底,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台灣製造業一直未能掌握關鍵技術,使得台灣無法主導出口的價格,但相較過去,台灣也已有些進步,改善貿易條件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不過,這位官員表示,近日油價已明顯走跌,依美國能源資訊署預測,今年油價約在120美元,明年會更低,這意味下半年台灣的進口壓力可望紓緩一些。

累積1到4月出口為937.4億美元、進口755.6億美元,分別較去年衰退6.2%及16.8%

財政部昨(8)日發布海關進出口統計,受到全球景氣成長趨緩,加上油價及農工原料價格下跌及清明連假影響,4月出口僅234.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11.7%,衰退幅度意外較3月更擴大,為五年半來單月最大減幅,貿易情勢顯露疲態。
財政部坦言,5月出口要恢復正成長「很困難」,預期主計總處會下修第2季的出口預期。主要是因DRAM、太陽電池市況不佳問題短期難以改善,電子產品出口增幅減緩、光學器材得和中國大陸跟南韓低價搶單,市況嚴峻;基本金屬、塑橡膠、化學品等短期內價格也很難回升到去年水準。不過,5月上班天數較多,預期出口減幅應會縮小。

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234.9億美元,年減11.7%;進口187.3億美元,年減22.1%。因進口衰退大於出口,4月出超為181.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4月有三因素拖垮進出口表現,其一國際原油、鋼品及農工原料價格下挫,依據主計總處調查,4月出口物價較去年同期下跌了7.7%、進口物價下跌16%。其二是全球景氣成長趨緩,包含美、韓、中等國家出口表現都連月衰退。...


一、資源量

國際:化石能源日漸匱乏,然短中期供給仍以化石能源為主。
  • 依據英國石油公司(BP)預估(2010),石油僅夠未來45.7年之需,天然氣亦僅再開採62.8 年,煤炭則可再開採119.0 年。
  • 鑑於化石能源日漸匱乏,世界各國皆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然由於自然資源稟賦及技術成本限制,短期內再生能源仍無法取代化石能源。
國內:我國自產能源不足,我國能源供給高度仰賴進口,能源安全體系脆弱,易受國際能源衝擊影響。
  • 我國能礦資源匱乏,進口能源占總能源供給比例高達99.4%(如依IEA 能源統計,將核能列為自產,則為90.6%),且為獨立能源供應體系,致使能源安全體系脆弱。
  • 我國初級能源供應以石油及煤炭為主,能源供應種類集中度較鄰近之日、韓二國為高,達61.3%。其中,石油依存度亦高達 51.8%,且進口來源主要來自中東國家(進口依存度達81.9%),因此,極易受中東政經情勢影響。
  • 近年國際能源價格劇烈變動,長期呈上漲趨勢,以致2009 年我國能源進口值占GDP 比率相較1999 年,已由2.7%提高至10.0%。
分析
更嚴重問題是台灣企業繳稅占總稅收比重並不低, 國庫空是稅收不足
還是軍公教福利太好功能不彰, 就更明顯
從石油於2007大漲60%造成GDP成長衰退2.5%及2015石油大跌50%GDP成長突增2.2%, 可發現DPP執政8年最後一年
GDP實質成長率高於6.5%, KMT
執政8年最後一年實質成長率高於1.5%, 更確認是台灣需大力發展綠能及電動車, 大
量使用太陽能、風力、水力及
發展節能產業, 才不致於 2025後石油再漲價時 GDP 變負成長

台灣上市公司營收及景氣恢復率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國民黨執政滿六周年,金融淨流出資金達新台幣近4兆元,平均經濟成長率是歷任最低、失業率是歷任最高

首季資金持續外流 

中央銀行昨(20)日公布今年首季國際收支,保險公司加碼海外投資、人民幣轉存款匯出兩大因素,抵銷外資積極加碼台股效應,金融帳淨流出129.5億美元,創下連15季淨流出的紀錄。

但今年首季經常帳順差高達154.9億美元,遠超過金融帳淨流出部位,資本帳支出也僅有2,000萬美元,首季整體國際收支合計仍有順差26.2億美元。

由於昨日剛好碰上馬總統執政滿六周年,連15季金融淨流出、累計流出1,290.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近4兆元),在市場引發議論。此金額換算可興建8.5條高鐵,或68棟台北101大樓。

目前市場最關心的是,高喊要推動金融進口替代的金管會,農曆年後大幅鬆綁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業務,能否有效抑制資金出走潮?

財經官員說,今年首季金融帳雖呈現淨流出,金額也突破百億美元,相較前一季流出金額確實縮減,但是否代表政策效果發揮,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央行統計顯示,今年第1季,金融帳淨流出金額較去年第4季流出金額,大幅縮減34.7億美元。

而去年第4季金融帳淨流出164.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財經官員分析表示,除壽險業大舉加碼國外債券外,國人熱愛投資海外基金、人民幣商品,也是主要原因。也因此,促使金管會加速開放腳步,將OBU業務鬆綁,並準備鼓勵國銀自行研發金融商品,把資金留在台灣。

對於首季金融帳匯出的情況,央行官員進一步指出,主要是保險公司加碼海外投資,使今年首季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114.6億美元,但因為外資積極加碼台股匯入資金,非居民證券投資呈現淨流入48.8億美元,也創2012年第2季以來新高。

兩因素相互抵銷後,金融帳下的證券投資淨流出65.8億美元,較前一季流出金額增加8.2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國人積極投資人民幣的行為,也對金融帳產生影響。國銀吸收人民幣存款後轉存,使金融帳下其他投資的銀行部門統計,淨流出22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近100億美元。

TDR、F股頻出包 還敢推T股,大陸籌資困難都跑到台灣來吸金?

馬政府上台後,誇稱要發展台股成為亞太籌資平台,從TDR到F股,放行上百檔來台吸金,未來還研擬在中國註冊企業來台掛牌、發行T股;先不論這次F-再生(1337)爆發爭議是真或假,馬政府假國際化之名,財經政策萬事以中國為軸心,爽到了承銷商、掛牌企業及簽證會計師等,卻害慘了股民。

先撇開爭議不斷、早已進「冷凍庫」的TDR,到今年1月底止,來台第一上市櫃掛牌的F股,上市有38家、上櫃有22家,合計達60家。以上市家數38家F股為例,占全體上市家數比率約4.38%,從2010年到去年底,F股現金增資共募資669億元,占整體市場現增總額比重達11.85%,顯見F股在台股吸金本事比本地企業還強。

分析這些F股背景,雖頂著「F」的外國企業光環,但7成以上是以中國為生產或銷售基地的台商,來台股募資吸金669億元,卻僅約15%把資金留在台灣投資,其餘資金幾乎全數錢進中國。

不管是F股或TDR,境外企業來台掛牌都有「財報真實性難以掌握」、「承銷商及會計師跨境查核困難」、「若發行公司出問題,跨海求償不易」、「募資後,匯出海外金額龐大」等問題。

但馬政府一向是錯的事就堅持到底,不管先前TDR、F股引發外界多大的爭議與質疑,但一路向西絕不退縮,還仿效香港發行的H股(在中國註冊公司赴港掛牌),規劃讓中國註冊的台商或中企來台掛牌T股,不知是政策愚蠢、還是認定台灣股民多是蠢蛋。

連勝文做門神,金衛在台吸金、聯貸!
原來連勝文是帶大陸公司來台吸金,
自已賺什麼利益呢?大家會有這疑問!

其實是兩座門神。中國大陸的金衛醫療集團,打著醫療的名號,操弄的是資本市場的金融遊戲,賺錢撈大錢,業內相關人士看在眼裡,敢怒不敢言,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最淒慘的,是有苦說不出口的,和金衛同行競爭的台灣生技醫療,特別是臍帶血業者,被大陸強勢地頭蛇金衛壓著打,完全無法開拓中國的廣大市場。甚至,其中有好幾家台資集團,在中國大陸佈點,掛牌營運政府許可執照都拿到手了,還遭到阻撓不能大展鴻圖。

理由呢?擔心公開喊冤要公道會招致麻煩的業者負責人跟我說,金衛集團主席,那位曾經來台和連勝文併肩拍照,霸氣逼人的甘源先生和太太,兩岸三地人盡皆知,何許人也?

政商關係雄厚,國務院人脈、權脈實力堅強,豈止是形容詞?溫雲松加連勝文,溫家寶和連戰的公子,金衛集團的股東,風行草偃,台灣同業小螞蟻,誰有能力反制?所以,香港上市的金衛集團,2011年在台灣發行 TDR,來台灣吸台灣股市的資金、榨台灣股民的心血,倒出一大筆股票,靠著連勝文的站台加持之下,一股11.2元一口氣捧到18.6元,一波波高價賣出,獲金7.8億元,開開心心匯回香港,台灣人像活菩薩,供奉鈔票被套牢,還要被連勝文嘲諷是不知道解套。

金衛這種藉 TDR的發行,在台灣資本市場吸金,撈完一票就跑人,對台灣產業發展毫無貢獻的現象,大多數是中國的企業,立法院預算中心2011年中就以公文書提出糾正,向金管會發出警訊,至今不了了之,台灣資金市場失血,被當成凱子,活該。

TDR入袋7.8億,只是前菜。金衛集團,中國大陸知名生技企業,卻來台灣申請公、民營銀行低利無擔保貸款,更驚人
掏空台灣原來是KMT黨國高層? 大家會懷疑!

中國大陸放款利息利率高,動輒是台灣平均利率的4、5倍;金衛左手在台灣吸取不必提供擔保品的低利低成本貸款資金,右手匯出台灣到較高利率的資本遊戲市場玩槓桿操作。

這種錢賺的真爽快,冤大頭是誰?台灣人,貸不到低利放款的台灣企業。

悲哀。金管會在立委逼迫下,昨天出示資料,證明台灣的9家公、民營銀行,把金衛當神明朝拜的無擔保貸款優惠待遇。

金管會昨天傍晚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本國銀行對金衛曾經辦過2次聯貸,第1次是民國100年的時候,2家公股銀行、6家是民營銀行與外商銀行參貸,貸款金額為5000萬美元,作為資本支出,首次聯貸已經還清。

金管會表示,第2次聯貸則是5家公股銀行、4家民營與外銀參貸,貸款金額是人民幣6億元,做為周轉金之用,擔保品為金衛公司可轉債,已經撥款給金衛公司,金衛去年的營收為港幣10億元,目前還款繳息、履約正常。
央行統計今年首季,國銀對大陸跨國債權餘額,最終風險達
812.71億美元約2.43兆,等於GDP之17.1%,已經遠超過雷曼

金管會是回應立委質詢,才交出這個令人側目的聯貸案例的。立委是昨天(23日)砲轟,金衛TDR向公股行庫聯貸30億元,但金衛股價卻跌價腰斬,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允諾,下班前會查明金衛是否補足擔保品。金管會傍晚表示,金衛聯貸參貸銀行公民營行皆有,並非只向公股行庫聯貸,擔保品為金衛公司可轉債,且目前還款繳息正常。

陳其邁質疑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投資金衛TDR,並且向公股銀行聯貸30億元。立委林淑芬更指出,金衛向8家公股銀行聯貸30億元,貸款時股價18元,現在已經跌到10元以下,「30億元的聯貸已經跌了一半、腰斬!」

曾銘宗回應表示,這是正常貸款,金衛也還在正常還利息,理論上若遇跌價,銀行會要求提供擔保品。在立委追問增加了什麼擔保品後,曾銘宗承諾,下班前會查出來。

真相終於浮出檯面。吸金股市7.8億;低利無擔保貸款前後共45億;外加台灣的生技業者挨打,被排擠無法赴大陸競爭。好威風、好霸道,好會佔盡台灣人好處的金衛集團。金衛有兩大股東,北京的新天域基金;香港的 Evenstar 基金。台灣的 9家銀行合體和金衛攀關係,看上的,不會不是這兩大股東的背後勢力。他們嗷嗷待哺,都揪心企盼赴大陸開展地盤。

新天域的創辦人叫溫雲松;Evenstar 的重要合伙人叫連勝文。這兩家基金公司都創立於2005年。這年,溫雲松的爸爸溫家寶,中國國務院總理;連勝文的父親連戰破冰之旅、訪問中國大陸,成為中共胡溫領導當局的座上客。

門神、國共官二代,兩岸三地通吃。這就是金衛醫療,連勝文引以為傲,拉抬背書TDR的金衛集團。

台灣國銀大陸逾放金額4000萬美元,合庫銀大陸放款980億

金管會統計,截至103年8月底止,國銀OBU及海外分行對大陸地區法人、自然人的授信金額279億900萬美元,逾放金額400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12億,逾放比率為0.14%,尚在可控範圍。

習近平接見統派時幾乎和德國媒體做了呼應,更提和平統一和
「一國兩制」,連勝文也同意嗎?
而對於大陸地區的曝險總額度, 金管會特別予以控管,規定不得超過銀行淨值的1倍,金管會表示,將持續督促各銀行加強相關業務及整體的風險控管,確實執行貸放後的管理。

對於近期鄉民熱烈討論「合庫對大陸企業放款980億元」的消息,合庫銀表示,該行對大陸企業的放款金額約100億元(台幣),至於對大陸的曝險也已降到920億元以下,對大陸曝險主要為存放同業及資金拆放調度。

由野村統籌、國泰世華銀行主辦的大陸企業索力鞋業爆出完成聯貸,取得6000萬美元的資金後就不還款,包含7家海內外銀行放款踩地雷,合庫銀統計,對索力聯貸放款1000萬美元。合庫銀表示,所謂「980億元的曝險」包含存放銀行同業、存
怎麼魏家TDR連勝文也参與? 連家到底是不是有問題?
款、拆放調度、投資及企業放款等資金,對大陸企業的放款只是計算曝險的項目之一,合庫銀對大陸的主要曝險為存放同業以及資金拆借調度,且光轉存銀行同業的人民幣就超過40億人民幣,此外,蘇州、天津兩家分行資本額共16億人民幣,都算在對大陸曝險內。

此外,根據金管會規定,本國銀行對大陸曝險不能超過淨值的一倍,金管會截至8月底統計,合庫銀淨值約1452億元,對大陸曝險約900億,即對大陸曝險約6成,不僅較整體40家國銀對大陸曝險的6成5為低,亦較民營銀行的動輒超過8、9成為低。

分析
引用: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003/409219.htm;
  • 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15&id=67355; 
  •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6894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