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大陸對台策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陸對台策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中國扶植「陸版台積電」,想一舉擊殺台灣半導體產業:台灣兩岸貨貿、TPP、RECP 極可能還不如與東協、印度加速策略性整合 ( Taiwan join TPP, RECP will not be better than to sign FTA with south Asia countries, Why? )

狠砸千億 中國扶植「陸版台積電」

中國大陸處處與台灣競爭,顯現馬總統兩岸經濟戰略是很失敗
6月底,中國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難得同步發布新聞,宣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已由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推進綱要》內指出,國家將成立1200億人民幣(約5900億台幣)的投資基金,扶持中國半導體產業。

下一個剿滅對象:聯發科

8月中,中國更對蘋果iPhone供應商豪威(OmniVision)發出公開收購要約,直接瞄準台灣半導體的上游客戶群,壯大自己下游晶圓代工與封測業的戰力。

業界甚至揣測,中國大陸發改委最近認定,全球IC設計龍頭高通遭反壟斷之後,「下一個被點名要剿滅的對象,就是聯發科,」一位台灣業界專家私底下透露。蕞爾小島台灣,30年之內,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強國,僅次美國。更培育出全球晶圓代工冠軍台積電、全球第二大IC設計企業聯發科技。為什麼中國大陸一個剛出爐的產業政策,就讓台灣逾兩兆台幣產值的半導體業,如臨大敵?

有形之手 結合無形之手

首先,這是力道最強的產業政策。「這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對國家有戰略意義的行業,但我們很長時間每年的投入,只夠修2公里的地鐵,」中國《新世紀》週刊報導。而《推進綱要》將成立的1200億人民幣投資基金,足足可以蓋4座28奈米製程晶圓廠。金額創下史上新高。

其次,和過去的鼓勵政策不同,中國政府這次自己擔綱主角。

「過去是鼓勵政策,政府是旁觀者,企業是主角。你要不要接受這鼓勵政策,是企業做決定。《推進綱要》是政府要帶頭做這件事,責任主體是政府,」參與《推進綱要》起草工作的北京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告訴《天下》。

「這一千兩百億人民幣是『投資基金』,不是『發展基金』,」魏少軍強調。他解釋,過去鼓勵政策不涉及股權,但現在以投資基金運作,就會擁有與投資金額相對的企業股權,並要求投資報酬率,用股權結構進一步改變企業結構、產業結構。

終結「空芯現象」

中國雖然早在10年前就躍居全球IC消費最大國,但中國半導體發展仍處處受制於人。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預估,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將有7成至8成,仍仰賴進口。讓中國政府頭疼的是,前年,中國進口了2322億美元的IC。這金額,比中國購買石油的外匯還要高。

「對於具備戰略和軍事意義的高端集成電路,花再大的價錢也買不來,」《新世紀》週刊報導,這是中國的「空芯現象」,只能被國際巨頭牽著鼻子走。

台灣的隱形優勢

面對中國崛起,失去了員工分紅配股、號召年輕人魅力的台灣半導體業,無法再單憑創業精神、技術領先求勝。「產業起不起得來,跟政策比較無關,還是要看企業自己強不強,」曾任台積電行銷副總、到深圳創業的胡正大,感觸很深。他眼見中國政策大力扶植太陽能、LED產業,卻造就全球產能過剩的泡沫。

曾經支撐起台灣半導體一片天的大學教育、工程師人才、企業的誠信文化、國家的智慧財產權制度,這些隱形優勢,不僅是美國目前遙遙領先的箇中原因,更是台灣和中國一爭高下的關鍵…(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554期)

東協10+6自貿區協議啟動談判 : 台灣可選擇一國一國簽FTA

東南亞國家協會10個會員國和澳洲、紐西蘭、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等16國的資深談判代表,日前已在汶萊就「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ECP)的組建,達成部分協議。這項又名為「東協加六」(10+6)自由貿易區協議的談判,經醞釀多時終告啟動,並確定若干關鍵會談的時程。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外最大自由貿易區籌建工作的開始。從此另一大型區域經濟整合進入實際作業階段,使新的自貿區協議呼之欲出;另也證實與談各方能以經貿發展掛帥的立場,朝存異求同方向邁進,為亞太開啟一片繁榮新天地,營造出無窮希望。

東協(10+6)自貿區貿易協定談判啟動,意味著世界最大的區域經濟整合,已由多年的意見具申,進入了實際行動。在由坐而談判起而行之前,各方對於這個大規模區域自貿區的組建,能不能順利推展,是存有不少疑慮的。因為不僅亞太16國內部的多種差異,外部的不同性質拉扯阻窒,也有若干令人側目的影響,甚可能連起步都會出現困難。但是汶萊16國資深代表之會,不僅決定在明(2014)年8月前敲定自由貿易準則,還達成了從9月24日在澳洲舉行的下一輪談判期間開始,全面展開調降或取消關稅的磋商。前述決定內容具體、層次分明,呈現出談判人員有備而來的意涵。也展現各國經濟優先的務實態度,使外界沉重的心情緩和了不少。

東協10+6自貿區一旦建成,其經濟規模近20兆美元,會員國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1/3,人口逾30億約為全球半數。遼闊幅員正是經濟發展大開大闔的一片天地,尤其是「全球化」的思維與操作備受質疑,西方國家全力推動的世界貿易組織功敗垂成後,區域經濟組織觀念抬頭,透過自由貿易協定等機制所發揮的功能,而成為取代不易實現的「全球治理」主張,正受各方所歡迎。而東協近年所參與的自貿區運作,又有卓著成效可資覆按,更使外界對以東協為主軸的區域經濟整合存有信心,東協10+6自貿區發展基礎無疑是穩固的。

台積衝10奈米 年底試產

台積電取得跨足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最關鍵的極紫外光(EUV)機台,擺脫半導體摩爾定律可能受到的物理極限限制,成本還有再下降空間,未來將持續用來生產高通、蘋果等大客戶高階晶片。

EUV機台要價9,000萬歐元(約新台幣36億元),被譽為是「半導體設備中的鑽石」,由於造價昂貴,已豎起進入門檻。據了解,除了台積電之外,三星、英特爾、IBM也是向艾司摩爾下單EUV機台的「大戶」,這些公司將同時取得進入10奈米以下世代製程的門票,半導體業「愈高階製程愈走向寡占」的態勢更加確立。

主導EUV設備開發的艾司摩爾(ASML)亞太區技術行銷協理鄭國偉昨(3)日在台北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開幕首日,透露相關訊息。他表示,艾司摩爾已接獲多家半導體大廠共11台EUV訂單,首批六台已交貨,台積電在出貨名單之列。預料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第1季,另五台設備也將完成交貨。

艾司摩爾這項宣布,透露先前遭遇技術瓶頸的EUV設備,克服關鍵輸出率不佳的最大瓶頸,有助半導體廠加速導入10 奈米量產腳步。設備商透露,艾司摩爾現有11台EUV訂單當中,有兩台是台積電下單,其中一台已在台積電竹科12廠安裝完畢,正進行10奈米製程研發,另一台可能在明年首季於台積電中科廠裝設。台積電昨未對此置評。

業界評估,台積電有了EUV機台之後,先進製程推進腳步將更如虎添翼,甩開原本業界憂心礙於物理限制、恐無法順利導入10奈米以下製程的問題,若良率提升狀況順利,有助台積電成本持續下降。

鄭國偉說,艾司摩爾有信心,協助客戶在今年底前試產10奈米製程,並於2016年導入量產,後續也將著手為更先進的7奈米製程做準備。業界預期,台積電10奈米製程量產之後,初期仍將承接高通、蘋果等需要更省電、更高階製程需求的行動通訊晶片大客戶訂單。台積電昨天漲2元、收128元;美國存託憑證(ADR)也在先進製程布局報喜激勵下,早盤漲逾1%。

艾司摩爾在開發EUV機台初期,考量相關投資龐大,對台積電、英特爾、三星提出投資邀約,希望集結各大廠的資源共同開發,三家業者隨後都同意入股。台積電在2012年10月投資8.38億歐元(約新台幣335.2億元),取得艾司摩爾5%股權。

極紫外光

極紫外光(EUV)技術是次世代微影技術之一,被半導體視為跨入10奈米製程以下,取代傳統浸潤式曝光(Immersion )、進入18吋晶圓的一項重要微影技術。浸潤式曝光機台是在光源與晶圓中間加入水的原理,使波長縮短到132奈米的微影技術,EUV曝光設備是利用波長極短的紫外線,在矽基板上刻出更微細的電路圖案。EUV售價昂貴,一台售價高達9,000萬歐元(約新台幣36億元),主力設備開發廠艾司摩爾(ASML)為降低開發風險,要求英特爾、三星及台積電以入股方式,共同參與這項先進微影技術開發。

註: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後QE時代的中國經濟與全球變局 - 讀書心得及延伸看法 (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change in the situation after the QE End )

  美國量化寬鬆退場之後將會掀起全球性的資金緊縮,過去推升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資金將無以為繼而終告破滅。美國QE(量化寬鬆)政策漸進退場已成定局,新興經濟體資金愈來愈緊俏也成共識,金融資產泡沫破滅近在眼前的聲音也愈來愈響亮。其中,紅色中國是最大泡沫愈來愈受到注目,連就在二○一四年∼二○一五年初的確切日期也被明白提出,而且會持續十年大蕭條。這不禁讓我想起二○○一年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十多年之後是否就要實現了呢?

當年章家敦的立論是「中國四大國營銀行的壞帳已經高到不能維持的地步,早晚走向崩潰一途」,但迄今中國沒有崩潰,是否意謂章家敦的預測錯了呢?不要忽略章家敦說的是「即將」、「早晚」,並未明確指出日期,且十多年的時間其實並不長,而中共中國是共產極權,它利用高存放款利差的政策,奪取人民存款該有的利息收入以補貼金融業的虧空,這種打消呆帳的作法在歐美民主國家無法「長期」執行,因為執政者會被趕下台,但在共產中國,為國犧牲一些利息收益被認為合情合理。問題是:如此作法能維持多久?

  二○○八年金融海嘯出現,該年十一月中共推出四兆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引出瘋狂大借貸,產生畸型的地方「城投債」,房貸與一般企業放款產生的房市泡沫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這是本土趨勢投資家林洸興在二○一一年的觀察,他當時認為二○一二年這顆超級炸彈就會引爆,二○一二年過去了,不但不見爆炸,「世界末日」的馬雅預言也未實現。不過,危機解除了嗎?

同樣在二○一一年,鄧特公司(HS Dent)出版了《大崩壞就在眼前》(The Great Crash Ahead),鄧特二世( Harry S. Dent, Jr. )指出:「最後一個泡沫在中國,由於其政府一手促成的超大資本投資,製造了一個極端龐大的房地產泡沫和高度過剩的住宅、基礎建設和工業產能,到了二○一二年初,歐洲經濟走疲的影響將擴散到美國,並開始對中國造成衝擊,由中國政府主導的那個泡沫也將會破滅。」

  他在二○一四年一月再出版《二○一四年∼二○一九經濟大懸崖》(The Demographic Cliff:How to Survive and Prosper During the Great Deflation of 2014~2019)新書中,一再警告我們:「當其他經濟學家、分析師告訴你,我們終於出現長久復甦—千萬不要相信他們!」而且他還透露「二○一四年∼二○一九年的大通貨緊縮是有生之年最嚴重的衰退、最深的低谷」。

  中國大泡沫就要破滅 鄧特二世認為,中國泡沫可能是現代史上最大的政府驅動型泡沫,而它的崩潰也勢將創下新紀錄。要消化這個過度投資的惡果,可能得花上十年以上的時間,但到時候,中國又將掉落人口統計趨勢斷崖,所以,它可能永遠都無緣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氣數即將告終。

2014 大陸70個主要城市房價連續下滑

大陸70個主要城市房價連續下滑,杭州本來高居不下的房價,像骨牌瞬間推倒,接連降價求售,溫州跌幅最深,房價已經連跌31個月,各地房市混沌不明,很多購房者才剛剛買了預售屋,房地產業者就打出促銷訊息,房子沒到手已經巨額虧損,不甘心的購房者發起一波又一波抗議活動,砸毀接待中心,到建商公司開伙「辦桌」,各式各樣的「房鬧」越演越烈,溫州是「房鬧」重災區,房地產業者不堪其擾,聯合寫了倡議書,要求政府推出相關政策出手制止。

保全vs.抗議者:「你們把所謂的需求都集中起來好不好?你也拿出一點誠意來,不要這麼苦大仇深的。」

保全拿著大聲公,以一擋百。保全vs.抗議者:「你說怎麼談?這裡怎麼談?」

預售屋的模型已經被砸得東倒西歪,非得先穩住陣腳不可,深怕憤怒的購房者裡應外合,購房者早就團團包圍出入口,免得負責人開溜了,杭州這個建案24小時內每坪降了近台幣萬元,之前聽信推銷員先搶先贏,沒想到才過一夜,血本無歸

溫州房產從漲幅最快的「黃金屋」,變成跌幅最深的「大地雷」,2011年房價每坪近11萬人民幣,到今年1月,只剩6.3萬人民幣,連續下跌31個月。溫州房地產業者:「房地產的十之八九都破產了,現在跑路的沒有幾個房地產現在活得開心的,現在作為企業也是很困難。」

2014 大陸二線70個主要城市房價連續下滑,2015 大陸一線房價會下滑,地方銀行將破產,中國城市經濟將結束

彭博:中國零首付購房迴響美國次貸風險

中國購房正在出現零首付,令人回想起觸發美國經濟崩潰和全球金融危機的次貸危機。根
據官方媒體和政府機構以及開發商的聲明,今年從南方的廣州,深圳到北方的北京都出現交易規避政府有關購房首付至少要有30%的要求。

彭博社6月13日報導說,放鬆零首付的要求可能侵蝕中國的金融穩定,增加房地產公司、銀行和中國經濟的風險。政府對消費者的警告暗示,官員將努力限制這樣的安排。這是一個房屋過剩的房地產市場的緊張跡象。

「它對於開發商和第三方的風險是嚴重的,因為購房者沒有承諾。」花旗集團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說。「零首付過去曾經出現在美國。它基本上讓不合格的人們可以購買房子。」丁爽說。「我們需要觀察,是否這將成為廣泛的現象。」丁爽說。「現在,它似乎仍然是零星的。」

增添影子銀行風險

彭博社引述瑞穗證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沈劍光表示,這種做法威脅增添中國7萬億美元影子銀行積累的風險,開發商或第三方安排資金來覆蓋首付的要求。國家統計局週五說,今年頭五個月,中國房屋銷售額下滑10.2%。

根據《南方日報》報導,在廣州,將近20個房地產開發商推出零首付計劃來刺激銷售。廣州和深圳政府機構警告不要實施這種做法。「零首付不能解決購房者資金短缺的問題,它不得不依賴非傳統做法諸如以高利息幫客戶支付零首付,或欺騙性升高房價以從銀行騙取貸款。」 深圳市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於4月10日聲明中說。

週四發佈的信貸數據顯示,政府遏制影子銀行,同時允許銀行增加借貸來支持步履蹣跚的經濟。五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預計的8708億元。中新社六月六日報導說,保利房地產集團在它的南京中央公園開發樓盤當中,允許購房者推遲支付完全首付。買房者可以支付五萬元押金,然後在三個月內支付房價的15%。最小單位大約是70平米,要價120萬元。

在美國,以崩潰而結束的房貸瘋狂持續了十年,它的特點是放鬆標準,包括降低資格審查,降低起始利率(但是在一段日子之後升高利率)。自從2010年以來,中共政府要求首次購房者支付最少30%的首付,對二次購房者的要求更高。業主有限的槓桿限制了風險。


中國臭名昭著的鬼城甚至比它們聽起來更加毛骨悚然。隨著全中國的房價在今年頭五個月下跌10.2%,房地產開發商正顯示出恐慌的跡象。他們推出零首付的房屋。彭博社6月16日評論說,隨著中國漠視前車之鑑,犯下跟美國同樣的次貸錯誤,中國在走向一個硬著陸—並且是非常突然的發生。

令人脊背發涼的事態發展 

彭博社評論說,現在中國的開發商們似乎在從 Angelo Mozilo 身上吸取靈感。就像這位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前負責人一樣,他們在儘量逃避旨在遏制房地產投機的監管規定,甚至開始向中國13億迷戀房地產的公民們推出零首付貸款。當你考慮一下這樣的計劃給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以及最終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是多麼糟糕的結局的時候,你開始理解為甚麼這是一個如此令人脊背發涼的事態發展。

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在警告,中國可能在走近一個「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這是隨著債務積累超過現金流的步伐,投機熱潮發生一個突然和醜陋的終結的時刻。實際上,由於中國巨大的和不透明的影子銀行系統的迅速增長,沒有人真的知道中國現在的情況可能有多糟糕。

有人常常提及中國房地產當中30%的首付的規定,由此世界不應該擔憂大陸金融,但是就像彭博社6月13日報導中所說的,逃避這些規定的交易正開始出現在從廣州、深圳到北京。這增添了房地產公司、銀行和走向24年來最疲軟增長的中國經濟的風險。

中國經濟規模大 難以拯救

彭博社評論說,未能監管美國的非存款銀行體系是2008年世界最大經濟體危機的原因。中國自己的影子銀行怪獸估計規模達7萬億美元,它包含許多不透明的金融工具。開發商或第三方使用它們來安排資金滿足首付要求。很大的可能性是,影子銀行系統比任何人包括習近平的經濟重組團隊所認為的都遠遠更大。它可能遠大於中國的8.2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

在一個迷信大銀行不會崩潰的世界裡,中國整個的經濟可能大得難以拯救。樂觀派說,那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呢?中國將捉襟見肘的動用這些資金救助一個又一個公司,每一個都將令美國政府扔給美國國際集團的850億美元相形見絀。但是,當交易商甩賣成風的時刻,市場將崩潰,美國收益率將扶搖直上。中國將遭遇難以想像的帳面虧損,而它的出口依賴型經濟將遭遇更實實在在的損失。

延遲經濟和政治的清算

政府在警告消費者,提防那些聽起來太好的房地產交易。但是箝制措施頂多是做做樣子。只要北京真正的重點是達到7.5%的增長目標,當局阻斷這些融資把戲的機會就很渺茫。次貸已經不僅成為點燃經濟活動的一個方式,而且也成為說服中國家庭,他們的財富在增加,因此不要挑戰共產黨的一個方式。它在延遲一個經濟和政治的清算。

這種故意的視而不見意味著中國最終的崩潰可能比人們想像得更加巨大,更加可怕。那些堅持說北京在盡力控制情況的人在忽視官方數據,它顯示五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預期達到1,400億美元。而「官方」意味著真實的數字肯定更高。

突然發生的硬著陸

彭博社評論說,中國的資產負債表對於華盛頓、東京和其他地方構成如此巨大的風險的原因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糟糕。黯淡的報告感染所有的經濟領域。在青島巨大的港口,交易商最近被控使用同一批鋁和銅的庫存作為多批貸款的抵押。不使用國際透明度和會計的規範,隨著中共箝制媒體,中國變得更加像一個黑盒子。

在四月份,前財政部長項懷誠透露,地方政府可能積累了超過3.2萬億美元債務,幾乎是2011年國家審計署報告數字的兩倍。在香港,監管機構在爭相對大陸貸款實施嚴格控制。

如果世界從華爾街的瀕死經歷學到任何東西的話,那就是一個領域的高風險行動蔓延到另外一個領域是多麼的快。美國的按揭狂潮快速演變為「無文件」(No-doc)貸款的鬧劇產品。這些狡猾的貸款合同聲稱「只收利息」不需支付本金。隨著中國犯下同樣的錯誤,北京可能發現中國在走向一個硬著陸—並且是非常突然的發生。

分析 
  • 由於中國自己的影子銀行怪獸估計規模達7兆美元,它包含許多不透明的金融工具。開發商或第三方使用它們來安排資金滿足首付要求。而『中國零首付購房』正加速中國次貸危機,預估 2015 ~ 2016 正是中國次貸危機最危險時間,中國若不降低 GDP 成長率是很難逃離風暴,一旦,中國次貸危機爆發,大陸房子會再崩盤大陸大銀行將破產,台灣房價崩盤也將難逃,人民幣大跌,台灣、韓國經濟都將大受傷。
  • 台灣人民幣境外中心不能關起門來說自己有3000億人民幣存款,若沒有去化管道,資金沒有流動機會,抱得資金愈多愈危險,所以一定要提供有效的去化管道,一旦,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台灣金融風險會突增,仍要仔細關心中國現有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以免中國金融危機來臨時沒做好預防措施。( 註:台灣總債務達 124.4%,台灣主要債務是政府、房貸、建貸,政府+房貸+建貸/GDP 將近 86.52%,政府經常性支出占政府歲出83%,一旦,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將易造成台灣房貸及國債破裂,年輕人將面臨希臘近破產之慘狀) 台灣人民幣商品金額及金融業風險:
    • 3000 億人民幣存款;
    • 200 億人民幣寶島債;
    • 台灣全體國銀對中國曝險續創新高,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升至三五一.三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更高達五一○.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五兆元,約 3060 億人民幣),中國首度成為台灣最大債務國,台灣風險大增。
    • 因此,人民幣商品總金額已經達到 6260 億人民幣,約3兆元新台幣,一旦,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將易造成人民幣跌幅超過20%,台灣金融業損失將出現金融風暴;台灣理財族需思考中國泡沫崩裂時,台灣金融業風險
  • 若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時,全球供應鏈會瞬間出現大幅庫存無法消化,所有原物料價格頓時崩盤,許多全球供應鏈大廠極可能面臨危機,全球經濟成長必然衰退;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中國片面撕毀ECFA? 馬政府卻噤聲 ( China unilaterally tore up the ECFA? But Taiwan government has silenced )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是,況且兩岸還簽署兩岸ECFA協議,現在中國即將要片面毀約,台灣政府若不抗議,ECFA豈不是簽假的?

中國近期將公布新法,禁止境外會計師以「臨時審計證」進入大陸對公司查帳,然而,「允許台灣會計師事務所在大陸臨時開展審計業務時,申請有效期為1年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早已列入兩岸ECFA早收清單中,一旦中國頒布新規,等同片面毀約、違反ECFA協議,不僅公然賞馬政府一巴掌,再對比此時中國國台辦張志軍在台的「傾聽基層之旅」,更凸顯中國政府對台政策的兩面手法。

臨時審計證 列ECFA早收清單

對於近期F股來台政策大轉彎一事,金管會主委曾銘宗25日在首場網路座談會中解釋,許多中資企業以F股名義變身來台,對投資人會有風險,「況且,現在中國對於查帳的問題要限縮,現在還在研議中,以前可以『臨時審計證』申請到大陸去查帳,現在似乎不准境外會計師到中國查帳,必須委託當地會計師事務所才可以查,這也是我們考量因素之一。」

據了解,中國財政部在今年4月21日公布「會計師事務所跨境執行審計業務暫行規定」,不准境外會計師以「臨時審計證」進入大陸對公司查帳,並透過中國會計司在5月30日前,對海外包括美國、新加坡跟台灣等地的主管機關徵詢「意見」,正式法規會在近期內公布施行。

然而,早在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署ECFA協議時,在大陸方面非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承諾中,「允許台灣會計師事務所在大陸臨時開展審計業務時,申請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的有效期為1年」列入早收清單,如今,中國若不准台灣會計師以申請「臨時審計證」方式到中國查帳,等同片面毀約,違反兩岸ECFA早收清單的協議。

國貿局不知情 促透過協商解決

求證負責兩岸ECFA協議的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張俊福此事,張俊福吃驚地說:「有這件事情嗎?我不知道。如果真是如此,會違反兩岸ECFA協議中的早收清單,因為在早收清單中,中國已經給予我們臨時審計證1年期的優惠,更在兩岸服貿協議中加碼,同意給我們臨時審計證期限拉長到2年,如果他們現在頒布新法禁止境外會計師申請臨時審計證到中國查帳,等同片面毀約,金管會他們應該有在溝通吧?」

張俊福表示,中國頒布新法會影響到各國廠商的權益,但要視中國與其他國家是否有簽署貿易協定,如果沒簽,當然隨時可以取消,「但我們跟中國有明確簽署ECFA協議,還列入早收清單中,中國若頒布新法,影響台灣廠商權益,台灣可以提出抗議。」

張俊福指出,按照ECFA協議,發生爭端可以照著爭端解決機制來走,但現在此機制還沒談完,所以要根據ECFA第10條規定,透過協商解決,像是提出在經合會上討論,或者金管會他們也有一個銀行證券業的溝通平台,他們應該會向中國反應。」

證期局長:立新法就按規定走

中國近期將頒布的「不准境外會計師以『臨時審計證』進入中國對公司查帳」的規定,究竟是否會違反兩岸ECFA早收清單的約定?對此,證期局局長吳裕群斬釘截鐵地說:「這跟ECFA沒有關係」。

追問ECFA早收清單中載明「允許台灣會計師事務所申請1年有效期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如今中國限縮規定,不准台灣會計師以「臨時審計證」到中國查帳,難道不等同於毀約?吳裕群語氣激動地說:「這是他的權責,站在他立場,他有很多法規可以隨著環境改變來重新制定,他現在也還沒有正式公布,還在徵詢外界意見,本來各國法規都會改變,立新法後大家就按照規定走,就我們了解,所有會計師都在反彈,連香港證監會也向中國反應。」

當記者質疑:「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是,況且兩岸還簽署兩岸ECFA協議,現在中國即將要片面毀約,台灣政府若不抗議,ECFA豈不是簽假的?」吳裕群此時暴怒地說:「妳一個記者,憑什麼管我們兩邊政府溝通的事情?我為什麼要跟妳說明?違反承諾是另一個東西,他們現在規範還沒出來,我們也不知道有沒有違反,我們會處理。」隨即掛上電話。

金管會噤聲 圖隱匿中國毀約

然而,對於中國財政部將頒布的新法可能會違反ECFA早收清單協議,負責兩岸ECFA談判的經濟部國貿局迄今卻毫不知情來看,金管會企圖隻手遮天、隱匿中國毀約在即的事實,不敢挺直腰桿向中國大聲抗議,卻以保護投資人之名,透過手段讓F股來台政策轉彎,令人十分不解。

中國政府一方面毀約在即,另一方面卻又首度派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傾聽「台灣基層聲音」,凸顯中國從未改變過對台政策-「前面握握手、後面下重手」的兩面手法。

政府為何一直講不清楚ECFA是什麼?

A.政府不願讓人民清楚知道90%中國產品要免稅進口而搶走國人的工作,所以不敢明講ECFA是一種自由貿易協定,也避談中國產品免稅進口的問題,反而是在其他細節大做文章,讓人民愈聽愈不清楚。

簽了ECFA廠商可以不去中國投資嗎?

A.國民黨相關人士十年來常說直航就可讓台商不必去中國投資,台灣經濟會變好,但馬政府讓兩岸直航後,台灣經濟成長率卻在四小龍中下降最多,而失業率上升最多,對中國投資也相對增加,現在馬政府卻又用同樣說法來推銷ECFA,直航和ECFA表面上會使台灣產品更容易賣去中國,但其實中國產品也更容易賣來台灣,所以廠商不一定更願意在台灣投資生產,由於中國仍有各種貿易障礙及不公平補貼,很多台灣廠商很可能將去中國生產再回銷台灣更划算

分析
引用: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中國的公司債占全球三成 - 金融危機跳增 ( China Enterprise Debt Surge Up To Global Enterprise Debt 1/3 - The risk Of Crash Is Increasing )

世銀︰中國恐重演美式金融危機

根據中國官方及金融業者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公司債占全球三成,影子銀行規模達三十三兆人民幣,地方政府負債六年來暴增三倍、逼近十八兆人民幣,加上房價出現下修;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巴蘇警告,中國恐面臨美國式金融風暴。

渣打銀行週三指出,中國債務負擔再度攀高,到今年第一季末整體債務已升到一四二兆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二四五%;以利率五.八%計算,光支付利息就達其GDP的十三%,遠高於二○○○年以後平均的七%至八%。

渣打銀行認為,中國債務多半來自銀行貸款,且經常性「借舊還新」,造成銀行不良貸款率攀升。標普企業信用研究主管華特斯表示,近五年來,中國企業財務惡化,一旦經濟成長持續趨緩、房價下跌,影子銀行將湧現危機,導致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中國公司債曝險受到衝擊,尤其鋼鐵業會出現更多違約。

中國影子銀行、中誠信託的金融產品一月瀕臨違約,靠官方紓困解圍;但上海超日太陽能公司債三月無法避免違約,引爆企業倒債首例。最新官方統計,中國五月份七十個城市新建住宅售價,兩年來首度下跌,顯示房市開始下修。

地方政府負債18兆人民幣

此外,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也在升高。根據中國審計署報告,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到去年六月高達十.八八兆人民幣,加上擔保及可能承擔紓困的廣義債務總額,達十七.八九兆人民幣。繼國際貨幣基金後,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巴蘇發出警告,中國金融資產過度膨脹,未來一至二年內,恐面臨如美國二○○八年發生的金融危機 ... Continue to Read.

中國大陸總負債2012 達到GDP 277%, 到達2014 就會超越德國, 預估到 2016極可能與義大利一樣成為高負債國

Chinese companies have racked up $14.2 trillion in debt above 165% GDP 

Back in 2009, China’s 8,500 listed companies were in much better shape than their global peers. No longer. The average Chinese company now has worse cash flows and more debt than other similar firm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says Standard & Poor’s, a ratings agency.

So great has China’s borrowing binge been that its companies racked up $14.2 trillion in debt at the end of 2013, blowing past the US’s $13.1 trillion to become the world’s biggest corporate borrower. This, says S&P, is worrying since a “higher risk for China’s borrowers means higher risk for the world.”  ... Continue to Read.




房價大幅回檔 大銀行將破產

投資機構野村報告指出,中國房市泡沫已破裂,如今不再是會不會、而是有多嚴重的問題,第1季中國26省有4省房產投資下滑, 吉林 、黑龍江減幅更逾25%,供給過剩與開發商難取得融資正在拖垮房市,恐拖累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跌破6%,無法達成7.5%官方目標。

野村分析師張智威周一發布報告指出:「我們認為,這已不是破裂與否的問題,而是房市回檔會有多劇烈。」野村認為,北京當局能做的不多,「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政策」。

嚴格地說,中國房價在2012年開始就是泡沫破滅的時間。大家知道,從2009年開始,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出口和消費,是以投資做龍頭,拉動出口和消費。在2012年初,... Continue To Read;

溫州、鄂爾多斯(行情 股吧 買賣點)同時傳出泡沫破滅的信號,一個是溫州GDP增長在全國倒數第一,房價跌去35%以上,很多樓盤已被腰斬。鄂爾多斯當時GDO下跌幅度不大,但是,房價泡沫開始破滅,2萬以上的房價現在只賣3000元。這兩個地方泡沫的破滅,給中國樓市帶來巨大的打擊,34月份全國房價開始出現下跌的跡象,5月份開始,央行見勢不妙,一個月內連續兩次降息,才改變了市場的預期,重新開始放大泡沫。 房市泡沫大破裂 大銀行將破產。... Continue To Read;

中國躍居台灣最大債務國 國銀風險大增 - 台灣國銀對中曝險續創新高

台灣中央銀行昨公布九月底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全體國銀對中國曝險續創新高,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升至三五一.三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更高達五一○.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五兆元),中國首度成為台灣最大債務國,我國風險大增。

「跨國國際債權」是指本國銀行(含OBU及國外分支機構)對非本國居民未經風險移轉的債權,包括存放款、拆款同業及海外投資等。

馬上台後 五年成長九倍

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攀升速度驚人,二○○八年底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僅三十四.八億美元,不到五年已成長九倍;九月底依最終借款人國別重新歸類的「最終風險餘額」甚至突破五百億美元,首度擠下盧森堡,躍居第一。

財金官員表示,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加上越來越多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造成國銀對中國債權部位不斷增加,隨著金融機構相繼赴中投資、外匯指定銀行(DBU)開辦人民幣業
務,此趨勢還會持續。中國成為國銀最大債務國,好處是代表業務緊密往來,壞處則是風險更高。

台灣本國銀行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前三名國家,分別是盧森堡(四一六.六億美元)、中國(三五一.三億美元)、美國(二六八.三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前三名則是中國(五一○.一億美元)、盧森堡(四○六.四億美元)、美國(四○一億美元)。

財金官員說明,盧森堡為避稅天堂,使得跨國國際債權餘額高於最終風險餘額,因最終借款人與債務人分屬不同國家,移轉後導致中國、美國的最終風險餘額大於跨國國際債權餘額。本國銀行九月底跨國國際債權總額為二三五四.六億元美元,較上季增加九十.六億美元,其中近一半來自中國的貢獻,台灣與中國經貿往來越緊密,國銀風險也大幅升高。

分析 ( 再度重申中國金融危機激增,大家都須仔細因應 )
  • 台灣人民幣境外中心不能關起門來說自己有3000億人民幣存款,若沒有去化管道,資金沒有流動機會,抱得資金愈多愈危險,所以一定要提供有效的去化管道,一旦,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台灣金融風險會突增,仍要仔細關心中國現有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以免中國金融危機來臨時沒做好預防措施。( 註:台灣總債務達 124.4%,台灣主要債務是政府、房貸、建貸,政府+房貸+建貸/GDP 將近 86.52%,政府經常性支出占政府歲出83%,一旦,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將易造成台灣房貸及國債破裂,年輕人將面臨希臘近破產之慘狀) 台灣人民幣商品金額及金融業風險:
    • 3000 億人民幣存款;
    • 200 億人民幣寶島債;
    • 台灣全體國銀對中國曝險續創新高,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升至三五一.三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更高達五一○.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五兆元,約 3060 億人民幣),中國首度成為台灣最大債務國,台灣風險大增。
    • 因此,人民幣商品總金額已經達到 6260 億人民幣,約3兆元新台幣,一旦,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將易造成人民幣跌幅超過20%,台灣金融業損失將出現金融風暴;台灣理財族需思考中國泡沫崩裂時,台灣金融業風險
  • 若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時,全球供應鏈會瞬間出現大幅庫存無法消化,所有原物料價格頓時崩盤,許多全球供應鏈大廠極可能面臨危機,全球經濟成長必然衰退;
  • 2005 ~ 2013 中國大幅擴張勢力至尚比亞、秘魯、緬甸、 非洲、莫三比來取得資源,問題是2015 ~ 2016 若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後,全球資源出現大幅庫存無法消化的窘境,嚴重程度可能超過雷曼倒閉時
  • 當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時,上證A股最後防線 1933 破了,地方債倒避風暴跟著來時,香港經濟、股市將遭到最大傷害,香港親中政權是否也倒台?
  • 台灣經濟、股市也將遭到大幅傷害,國民黨政權也必然因沒有做好經濟倒台,許多投資中國債卷也面臨考驗,大幅虧損是難免;
  • 觀察指標是上海上證A股FXI中國到期債償還能力大陸房市中國各銀行及影子金融機構的未償還債務,也可以含BDI指數來觀察,該避開大幅依賴大陸市場、庫存很高、借貸比率很重的公司,也要注意大陸及香港房地主力觀察包括香港李嘉誠的動作;若上海上證A股量支撐在第三季末之前都能守住,表示中國到期債轉為長債成功,風險移至明年,那今年全球仍是有許多機會,只是新興市場與美股不同。
  • 投資大陸台灣房地產,僅能集中於捷運地鐵、人潮流量區域,其他應該避開。
  • "單是中國GDP在未來超越今日美國經濟的 1.5 倍",這是不懂經濟學的荒唐預估,今日全球經濟之所以成長有利於中國是因為歐美印鈔、歐美消費經濟及中國低價化造成的,說個不好聽是歐美願意印鈔讓全球經濟成長,當中國擴張到美國 75% GDP時,中國經濟要有 50% 需靠自已消費經濟,不能靠歐美消費經濟,而現在中國總負債是GDP 277%, 到那時中國就需要低利率印鈔刺激消費,否則是不可能的,今日中國利率還高達 5.6% ~ 5.9%, 消費%占GDP 26%, 還差太遠!